实验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测试必须安全,安全才能测试!管测试(包括测试部门主管、班组长)必须管安全!2.人身安全(首先要保护好测试人员自身和周边人员):2.1.所有测试人员要求身体健康:矫正视力不低于0.8,听力正常,无精神疾病,无心脑、血管重大疾病,体检合格方可上岗;2.2.所有测试电源必须通过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电源地线为保护接地线,不得装设开关、熔断器及其他断开点;2.3.非实验室人员(以下简称测试员严禁使用(动用)测试设备!测试员必须严格按设备操作使用说明书进行作业,严禁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对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有权拒绝,并向上级领导汇报;2.4.测试电机时,测试员必须站立在绝缘橡胶垫上;2.5.驱动器和电机的外壳必须可靠接地(电源、驱动器、电机三者离地);接地线原则上与导线同截面积(因为要承受接地故障电流和对地泄漏电流而无危险);2.6.电机空转测试前必须观察其轴伸有无带键,新装电机不要装键,维修电机要取下键再做测试(如实在难以取下,要用胶带可靠固定),以免电机旋转时刻飞出、伤及人身安全!空转测试时,测试员(尤其是女性)严禁用耳朵靠近旋转电机听异音(可用物体听诊器),防止衣服、头发被卷伤及身体:2.7.做负载测试时,转动的裸露部分必须有保护罩,确保旋转部件飞不出。
2.8.凡新进厂从事测试人员,必须学习本规程和公司的安全教育,并由班组落实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在对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不熟悉、操作不熟练前,不准独立操作;2.9.上班前不得喝酒,工作场所不得吸烟。
3.设备、测试电机的安全:3.1,测试设备指定保管人,按设备保养规定进行保养维护,使设备始终处于最佳(至少是正常)状态:32.测试员根据测试任务单(送检单),开展测试工作:测试前核查被测试电机电压、转速、电流(负载测试时)、转矩(负载测试时),选择相应的测试平台和驱动器,检查测试电源及线路的容量、驱动器到电机电源线容量「导线的截面积)是否合适,以免损坏测试平台、驱动器或电机,避免导电线路电流密度过大,导线过热,引发电源短路甚至引起火灾安全事故;3.3.空载测试:要防止电机跳动翻滚,摔下桌面,砸伤电机;3.4.负载测试:要在空载测试与驱动器参数适配良好(各转速下运转声音均匀和谐)后进行,要认真安装被测电机,保证与转矩传感器同轴,安装时不能施加转矩传感器轴过大的附加扭矩,安装后电机从零速缓慢升高转速,观察有无异常振动和声音,如有,立即停机,检查安装同轴度、平台紧固螺钉是否拧紧(松动)或调整驱动器参数,消除异常振动和声音后方可进行负载试验,以免损坏转矩传感器、被测电机:3.5.测试运行时,如发现运转不正常或有异常声音,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后再进行测试,如出现较严重故障(如烧电机或驱动器等),应立即停机、保护现场,立即汇报各级主管,不得擅动,故障分析(为杜绝今后)清楚、落实责任,排除后方能继续测试:3.6.设备运转中,不得打扫旋转部位的卫生。
实验室安全标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安全标准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实验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促进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包括实验、试验、检验、测试和研究等等。
第三条实验室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守本规程。
第四条实验室应当配备并合理使用安全设备,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第五条实验室负责人应当组织实验室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第六条任何影响实验室安全的事项,必须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
第二章实验室基本基础安全操作第七条实验室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操作实验设备,不得随意改变或者停止。
第八条实验室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实验室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设备。
第九条实验室人员应当正确使用实验室设备,并且保持设备的干净和整洁。
第十条实验室人员应当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实验室负责人应当制定设备设施的维护计划,并且按照计划进行维护。
第十二条实验室设备发生故障时,实验室人员应当及时报告,并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实验室人员在操作实验设备时,必须戴好安全帽、安全眼镜、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第十四条实验室人员在操作实验设备时,应当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分心或者倦怠导致事故。
第十五条实验室人员在操作有毒品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且在通风条件良好的地方进行操作。
第十六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和落实物品存储管理制度,将有毒、易燃和易爆物品妥善存放。
第十七条实验室人员在操作化学品时,应当穿戴合适的防护服,严禁穿短袖、短裙等暴露身体的衣物。
第三章实验室消防安全操作第十八条实验室应当配备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备,并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十九条实验室应当规范放置易燃物品,禁止在实验台上放置易燃物品,确保实验室的通道畅通。
第二十条实验室应当采取措施预防火灾发生,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
第二十一条实验室人员发现火灾时,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并采取紧急灭火措施。
第二十二条实验室人员在操作易燃、易爆物品时,应当避免使用明火,并且注意保持环境通风良好。
科研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科研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1. 安全意识
- 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始终将实验室
安全放在第一位。
- 在进行实验室工作前,应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
- 发现任何潜在的安全隐患应立即上报实验室负责人。
2. 实验室进入与离开
- 进入实验室前,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洗净双手。
- 离开实验室时,应及时关闭实验设备和电源,并清理工作区域。
3. 使用实验设备
- 使用实验设备前,应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要求。
- 在操作实验设备时,应注意身体姿势,避免姿势不当造成伤害。
- 在使用化学药品时,应遵守正确的配药比例和操作方法。
4. 化学品管理
- 所有化学品应储存在指定的存放区域,并妥善标记和分类。
- 严禁将未知或过期的化学品使用于实验。
- 在操作化学品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5. 废弃物处理
- 废弃物应分类储存,确保符合相关的废物处理法规。
- 废弃物应放置于指定的储存中,并定期清理。
6. 灭火与紧急救援
- 实验室应配备灭火器等灭火设备,并保证其正常使用。
- 在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应立即采取适当的紧急救援措施,并报告相关部门。
7. 安全演练与培训
- 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 新进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并通过相关考核。
以上为科研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希望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够严格遵守,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及时反馈给实验室负责人。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是确保实验室工作环境安全的重要文件,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一、实验室安全意识1. 实验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不得擅自违反实验室的安全规定。
2. 具有应急处理紧急事故的能力,掌握逃生和灭火知识,了解实验室紧急救援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3. 严禁实验室内吸烟、饮食和闲谈,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清洁。
二、实验室个人防护1. 实验人员必须按照实验类型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如实验服、实验手套、安全眼镜、面罩等。
2. 实验人员在进行对人体有害的实验时必须佩戴合适的口罩,确保呼吸道安全。
3. 实验人员在进行对眼睛有伤害的实验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确保眼睛安全。
4. 实验人员在进行对皮肤有伤害的实验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确保皮肤安全。
三、实验室化学品的安全操作1. 严禁未经许可私自带入、存放和使用实验室化学品。
2. 使用实验室化学品前必须了解其性质、危害和安全操作方法。
3. 遵守化学品容器标志,确保正确识别化学品。
4. 实验人员在使用化学品时必须佩戴好防护装备,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毒性蒸气。
5. 处理化学废物时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理,禁止乱倒乱丢。
四、实验室设备操作和维护1. 实验人员在操作实验室设备前必须熟悉其使用方法,并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正确操作。
2. 在使用电器设备时,在离开实验室时必须关闭电源,确保用电安全。
3. 实验室设备出现故障时,不得擅自修理,应及时上报相关人员进行维修。
五、实验室火灾和紧急事故处理1. 发生火灾时,首先要迅速报警,并按照灭火设备的操作方法进行灭火。
2. 发生紧急事故时,为确保人身安全,首先要进行安全撤离,如有可能尽量进行紧急救援。
3. 发生意外溅洒化学品、烧伤、中毒等情况时,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并及时报告实验室主管。
六、实验室安全巡检和安全考核1. 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巡检,发现安全隐患和问题要及时整改。
2. 实验室安全考核要定期进行,考核结果将用于评估实验人员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1. 引言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护实验设备不受损害,维护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
2. 实验室一般规定2.1 实验室准入- 未经允许,非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
- 新员工必须接受实验室安全培训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工作。
2.2 个人防护- 进入实验室时,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防护眼镜、手套等。
-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防护设备。
2.3 实验操作- 在开始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方案,了解实验步骤、所用化学品及潜在风险。
- 严格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实验步骤。
3. 化学品管理3.1 化学品储存- 化学品应按照其性质分类储存,标签清晰,存放位置符合安全要求。
- 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化学品应单独存放,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2 化学品使用- 使用化学品时,必须遵循其安全数据表(SDS)中的指导。
-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化学品,应按照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4. 实验设备管理4.1 设备使用- 使用实验设备前,必须阅读操作手册,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潜在风险。
- 实验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4.2 设备维护- 实验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理,保持设备整洁。
- 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
5. 应急处理- 熟悉实验室应急预案,了解急救设施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 在发生意外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6. 培训与监督-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定期组织实验室安全培训。
- 实验室负责人应对实验室安全操作进行监督,确保规程得到有效执行。
7. 附录-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修订应由实验室负责人负责。
- 本规程的解释权归实验室负责人所有。
8. 生效时间本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签署确认,表明已阅读、理解和接受本操作规程。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场所,其中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为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实验室内设备和环境的安全,制定并执行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阐述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的目的、内容和执行方式。
一、目的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减少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并对实验室设备和环境进行有效管理,保障实验室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二、内容1. 实验室入场管理(1)任何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如实验服、手套、安全眼镜等。
(2)进入实验室前应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并签订安全责任书。
2. 实验操作规程(1)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实验操作流程进行实验,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步骤。
(2)涉及有毒、易爆、易燃等危险物质的实验必须在专门设定的区域进行,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 废弃物处理(1)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后必须将废弃物按照规定分类,并妥善处理。
(2)有毒废弃物必须单独存放,并交由专门机构进行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4. 实验室环境管理(1)实验室必须保持干净整洁,且排水、通风、电力设备等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实验室内应配备灭火器等灭火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三、执行方式1. 安全教育和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需定期接受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和教育,了解实验操作规程的内容和重要性,并签订安全责任书,确保其具备科学实验所需的安全知识与技能。
2. 监督检查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应由实验室主管或专门安全人员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实验操作符合规定,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实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3. 意外事故的处理实验室中发生意外事故时,应立即停止实验,采取必要的紧急救援措施,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有哪些内容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一、实验人员安全须知1. 实验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熟悉实验室的安全要求,始终保持对实验安全的警觉性。
2. 实验人员必须通过安全教育,熟悉和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3. 实验人员不得在实验室饮食、吸烟或使用明火,禁止将易燃易爆物品、毒品、放射性物质和腐蚀性物品带入实验室。
4. 实验人员应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定期检查实验室的消防设施、安全通道和应急出口,确保其畅通无阻。
5. 实验人员应遵循实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仪器设备,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二、实验设备安全使用1. 实验人员应熟悉实验设备的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设备的操作。
2. 实验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3. 实验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处理。
4. 实验人员在使用高温、低温、高压、震动等危险性设备时,应特别注意安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三、化学品安全管理1. 实验人员应了解化学品的危险性和安全防护知识,熟悉化学品的分类、储存和使用要求。
2. 化学品应存放在指定的安全柜中,并标明品名、危险性质和防护措施。
3. 实验人员在使用化学品时,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化学防护眼镜、化学防护手套等。
4. 实验人员应遵循化学品的使用规程,避免发生化学品泄漏、中毒、火灾等事故。
四、废弃物处理1. 实验废弃物应按照危险废物、一般废物和可回收废物的分类进行收集和处理。
2. 危险废物应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申报和管理。
3. 一般废物可按照实验室的规定进行合理处理或交给后勤部门统一处理。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一、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的目的和范围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规程适合于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包括实验室主任、实验室技术人员、实验室助理等。
二、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的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实验室工作必须以安全为前提。
2. 预防为主原则:通过科学合理的安全预防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综合管理原则:全员参预,协同作战,实现实验室安全的全面管理。
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的具体要求1. 实验室设备安全操作要求:(1)在使用实验设备前,必须了解其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擅自操作未经培训的设备。
(2)使用实验设备时,应保持设备的清洁和良好状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3)实验室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电源,清理工作台面,归位存放。
2. 实验室化学品安全操作要求:(1)所有实验室化学品必须经过正确的标识和储存,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禁止在实验室内私自保存或者使用未经批准的化学品。
(3)使用化学品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
3. 实验室火灾安全操作要求:(1)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严禁使用明火。
(2)实验室内应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实验室内发生火灾时,应即将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扑灭,并及时报警。
4. 实验室个人安全操作要求:(1)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工作服和安全鞋,严禁穿拖鞋、高跟鞋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服装。
(2)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严禁将手指、铅笔等放入嘴中。
(3)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安全培训和考核,掌握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
四、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的监督和管理1. 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
2. 实验室安全员负责监督实验室的安全操作,及时发现并纠正安全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在实验室工作当中存在化学灼伤、气体中毒、火灾触电、机械伤害等风险。
2、实验人员在实验室内必须穿戴工作服装,取样人员必须佩戴好相应的劳保用品与安全防护用具。
3、所有药品、标样、溶液都应有标签,绝对不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物品。
4、不准穿拖鞋进入实验室,注意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卫生。
5、有毒、腐蚀、易燃、易爆的物品应妥善保管。
贮存和使用应遵守«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6、实验室内严禁吸烟、饮水、进食。
7、开启易挥发液体试剂之前,先将试剂瓶放在自来水流中冷却几分钟,开启时,瓶口不要对人,最好在通风厨中进行。
8、易燃溶剂加热时,必须在水浴或沙浴中进行。
9、装过强腐蚀性、可燃性、有毒或易燃物品的器皿必须由使用者亲自洗净。
10、实验时若发现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如:有异味、冒烟等)时,应立即关闭电源开关,拨掉电源插头,并及时向实验室管理人员报告。
11、取下正在沸腾的溶液时,应用瓶夹摇动后取下以免溅出伤人。
12、玻璃棒、玻璃管、温度计等插入或拔出胶管时,均应垫有棉布且不可强行插入或拔出,以免折断刺伤人。
13、实验完毕,要关闭设备的电源、关好通风橱、整理好仪器设备,并打扫卫生。
14、配制药品或试验中能放出HCN、NO2、H2S、SO2、NH3及其它有毒和腐蚀性气体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带好必要的劳保用品。
15、实验室内应备有急救药品,消防器材和劳保用品。
16、化验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环境清洁、安静。
17、易燃性气体不可与有助燃性的气体放到一个气瓶间,气瓶间内一定要有相应的防爆防倾设施。
18、样品的取样、接受、贮存和处置等要符合国家和公司的相关规定。
19、对实验产生的废液、废油、废物要分类存放并定期处置,禁止随意倾倒和储存。
20、实验室使用及存储的化学药剂或化学危险品都应备有相对应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即MSDS),包括电子版和纸质版,并存放于实验室工作人员易于查找阅读的地方。
同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使用化学药剂(特别是危险化学品)之前要对MSDS进行阅读学习,了解其危险特性及应急措施。
21、化学烧伤事故应急措施:当浓酸溅到眼睛或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0.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当强碱溅到眼睛或皮服上时,应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2%的稀硼酸溶液清洗眼睛或用1%的醋酸溶液清洗皮肤。
当酸和碱滴溅到眼睛或皮肤上时,除经过上述处理外,还应马上送往医院进行救护。
对于较轻的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可用棉签浸90%—95%的酒精轻涂伤处,或用3%—5%高猛酸钾溶液擦伤处至皮肤变为棕色。
再涂上獾油或烫伤药膏,对于比较严重的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不要弄破水泡,以防感染。
要用消毒纱布轻轻包扎伤处,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当浓酸溅到衣服上时,可先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再用2%的稀碱液中和,最后再用清水冲洗。
当浓碱溅到衣服上时,可先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再用2%的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清洗,最后再用清水冲洗。
若被氢氟酸烧伤时,应把烧伤处用大量清水清洗或浸泡,再在伤口处敷以新鲜配制的20%—25%MgO甘油悬浮液。
若被石灰等碱性物质烧伤,则用2%的醋酸溶液或2%的硼酸溶液冲洗,然后涂上油膏,并将伤口包扎好,并送往医院治疗。
22、气体中毒伤害事故的应急措施:当有人因气体或蒸汽中含有毒物而引起中毒时,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对皮肤、衣服被污染者,应立即脱去污染衣服,用温水、清水洗净皮肤,严重者一定要抓紧时间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23、火灾、触电事故的应急措施:发生火情时,立即通知中控室,切断火势范围内电源,并采取适当措施防止火势蔓延,人员处于上风区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化学危险气体泄露或着火事故发生时,应马上切断现场电源、关闭气源阀门,立即将人员疏散和将其他易爆物品迅速转移,用室内配备的灭火器扑火。
有机物或能与水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化学药品着火,应用灭火器或沙子扑灭,不得随意用水灭火,以免因扑救不当造成更大损害。
若出现触电事故,应首先切断电源,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手拉触电者,也不能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若有人员伤害,则立即拨打120进行求助。
24、机械事故的应急措施:发生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
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就医。
25、化学危险品泄漏的应急措施:易燃、易爆危险品发生泄漏时,应立即开窗通风,使其在自然环境下挥发,做好防护隔离措施,严禁遭遇明火、开关电源等引发火灾事故的现象发生。
强酸、强碱发生泄漏时,应立即使用白石灰或废酸进行中和,中和后用水进行冲洗,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有毒物发生泄漏时,应立即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避免危害职工生命及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