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一、明确目标:考点点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货币的本质1.商品2.物物交换的困难和一般等价物的产生3.货币的含义□货币的基本职能4.价值尺度5.流通手段6.其他职能□纸币7.优点和含义8.纸币的发行规律9.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二、立足基础:知识梳理(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是用于的产品。
2.一般等价物含义: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的商品,其本质是_________。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1.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 ________,它是货币 ____的表现。
2.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五种职能。
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是和。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做,它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上的货币。
4.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5.一般说来,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的货币。
支付手段是随着________的出现而产生的。
(三)纸币1.纸币是由(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为限度。
2.纸币(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__________成正比,与__________成反比。
三、运筹帷幄:网络构建四、巩固提高:能力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一般等价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B 、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C 、在各地都是一样的D 、作为媒介与货币的职能有共同之处2.原始社会人们有时用2只羊换一把斧子,这种交换表示的是( )A 、偶然的物物交换B 、扩大的物物交换C 、一般等价物的出现D 、两只羊是一把斧子的交换价值3.在商店中一台电脑标价为8000,这8000元 ( )①观念中的货币②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③是这台电脑的价值④是这台电脑的价格A 、①B 、①②C 、①④D 、②④4.国家之所以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高一政治——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电子货币
是支付宝公司针对网上交易而特别推出的 安全付款服务,其运作的实质是以支付宝为信 用中介,在买家确认收到商品前,由支付宝替 买卖双方暂时保管货款的一种增值服务。只需 拥有以下银行的网银服务,即可立即使用支付 宝付款。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银行计 算机网络化的实现,出现了用电子计算机进行 贮存、转帐、购买、支付的电子货币。
(1)货币发挥了什么职能? (2)由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交换叫什么? (3)为什么货币执行这种职能要用现实的货币?
流通手 段含义
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商品 流通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重要 启示
生产者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 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货币能够与一切商品相交换,表现其他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一
生活与消费
神奇的货币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知识目标
识记商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理解货币产生、纸币与货币 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2、能力目标
透过现象认识货币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探究一:什么是商品
2: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①对金钱,要取之有道,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 营、致富是受法律保护的,是光荣的。不义之财终被夺,靠非法 手段攫取钱财,决没有好下场。 ②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联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③正确的金钱观,指导我们理性地对待金钱,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 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利于国家、他人的有益的地方,用到有 利于自己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对 策
通货膨胀必然导致物价上涨。 备 但物价上涨有多种情况、多 注 种原因,所以物价上涨不 一定是通货膨胀。
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5069225页PPT

交换呢料;他又打听到有呢料的人,想用呢料
换针。幸亏这位旅行家带有钢针,他就用钢针
换来呢料,接着又用呢料换来沙里布的象牙,
பைடு நூலகம்
最后才换取了自己想要的小船。
一
说明:物物交换的缺陷性。这位旅行家换到
般 等
所需要的商品最简捷的方法是换到大家普遍乐 价
意接受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换取自己 物
所需要的商品。
在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 后来一般等价物又发生了那些变化呢?
背面
新版一元纸币的背面主景图案为杭州西湖,左 上方印有阿拉伯数字“1”,左下方印有面额 “1YUAN”,右上方为“中国人民银行”汉语 拼音和蒙、藏、维、壮四种民族文字的“中国 人民银行”字样、面额,右下方为年号和“行 长之章”印鉴。
第五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纸币发行后,与现行的 人民币等值流通,具有相同的货币职能。
手段职能时,不能用(观念 )上的货币,必须用
( 现实)的货币。
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货币
4.纸币的发行规律是:(量为限度
)。
5.一位同学从商店里买回一支钢笔,又把它作 为礼物送给了好朋友。这支钢笔( )
A是商品,因为它是从商店买来的
B不是商品,因为它是作为礼物送给朋友的, 没有用于交换
C要作具体分析,从商店买来时是商品,买来 后送给朋友不是商品,而是礼品
联系:(1)都有使用价值。(2)在商品流通中,纸币的发行 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练一练 劳动产品 用于交换
1.商品必须具有两个要素:( )和( )。
2.货币的本质是(
),其基本职能是( )
和( )。
一般等价物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件(新人教必修1)
![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件(新人教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08e5ea6e48d7c1c708a1458c.png)
思考回答: 劳动产品如果不用于交换,
商品?有没有价值?
是不是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劳动产品虽然经 过了人类劳动,但它不用于交换,所以不是商品. (2)不是商品的劳动产品没有价值.其一,价值是 (2)不是商品的劳动产品没有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既然不是商品,就 谈不上价值. 谈不上价值.其二,劳动产品只有作为商品用于交换, 有差别的人类劳动才有必要化做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比 较其大小,商品才有了价值. 动比较其大小,商品才有了价值.(不用于交换的劳 动产品同样可以满足人的某方面需要,但这只是它的 有用性或说使用价值, 而并非价值) 结论:价值是商品的共有属性(一切商品都有价值) 和特有属性(只有商品才有价值)
金银的优点: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 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 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了。
(4)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货币的产生过程
偶然的物物交换
(分工发展,需要交换)
扩大了的物物交换
(交换过程复杂,不方便)
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金银固定充当一般 等价物,货币产生)
一、货币的本质
1.什么是商品
- 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注意:商品与非商品之间的身份是可 以转化的,商品一旦不用于交换或是离 开了流通领域,成了消费品或是待消费 的物品,就不再是商品了。
场景№1:肩挑货郎担,手摇拨浪鼓,走街串巷,声声吆 喝:“鸡毛换糖!”义乌人的形象早已随之传遍五湖四海。
以《鸡毛换糖》为题材的城市雕塑
结论:之所以交换成功是因为
鸡毛和糖都是劳动产品,都要耗费一定的体 力和脑力。只有双方用接近等量劳动的产品互 相交换,彼此才会比较满意。 ▲经济学上把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叫做价值。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共37张PPT)

(
特
点
公式
其
他
1
) 第一阶段 偶然的物物交换(一种商 商品-商品 由于个人需求不同以及地域等限制,物物交换存在
从
品的价值偶然通过另一种
相当大的困难
商
商品表现出来)
品 交 换 的
第二阶段 扩大的物物交换(一种商 品的价值经常性地通过多 种商品表现出来)
商品-商品
阶 第三阶段 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 商品-一般 一般等价物可以与一切商品相交换,可以表现其他
能
货币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易”“一手交钱,一手交
摆脱物物交换的困难,给商 货”等
品交换带来极大便利
贮藏手段 贮藏财富
其
他 支付手段 清偿或支付债务、税款、利
职
息、工资等
能
世界货币 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
“保存”“退出流通领域”等
“赊销赊购”“还债”“地 租”“存、贷款利息”“税 款”“工资”等 “购买外国货”“国际支 付”“国际结算”等
例 1
抗灾救灾过程中,免费发给群众的救灾物资。()
A.商品,因为这些物资是劳动产品 B.是商品,因为这些物资能满足抗灾需要 C.不是商品,因为这些物资没有用于交换 D.不是商品,因为这些物资是普通物品
二、比较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
价
值
含义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A.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C.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D.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阅读郑板桥的《渔家》:“卖得鲜鱼百二钱, 籴粮炊饭放归船。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 边。”(籴:买)据此回答5-6题。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因此,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探讨货币的神秘面纱。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1.生活实例引入:向学生展示一组古今中外货币的图片,引发他们对货币起源和发展历程的好奇心。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货币分别来自哪个时期和国家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2.问题驱动:提出一系列与货币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会有货币的出现?”“货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什么意思?”等,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3.案例分析:提供一些现实生活中的货币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带领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1.知识点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货币起源、发展、基本概念、供求关系、货币政策等知识点。
2.知识体系构建: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章节“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货币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功能,理解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货币的基本概念,如货币的内涵、货币的种类、货币的计量单位等。
高中政治必修一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共41张PPT)

货币的含义、本质及其基本属性
①含义: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本质: 一般等价物 ③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即商品的基本属性)
2.货币的职能: 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观念上的货币)
①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 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③解决办法:请听下回分解---待续
(2)通货紧缩
①含义: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 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②表现:物价下跌
(6)纸币发行量与经济形势
原因
表现
措施
实质
误区1: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价格。 评析:只有当货币产生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价格。 误区2:流通手段就是商品流通。 评析: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具有不同的含义,流通手段强调 的是货币在交换中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进 行交换。
纸币发行规律: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假设一年内某国全社会待售商品数量为5000 亿件,平均价格为8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 次,则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0000亿元
实际发行: 20000亿元
过多: 纸币贬值 物价上涨 过少: 商品卖不出去 物价下跌
通货 膨胀
通货 紧缩
误区3: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跌落就是通货紧缩。 评析:影响物价的因素有很多,通货膨胀一定表现为物价上 涨,但物价上涨未必就是通货膨胀,只有持续的物价上涨才 是通货膨胀。同样,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跌落,但物价跌落 未必是通货紧缩。
【总结提升一】纸币的面值和购 买力: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 权决定纸币的面额(面值的大 小),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也无权规定纸币的购买力。纸 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 现的。
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货币的其他职能(P7相关链接)
• 职能三 • 职能四 • 职能五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三
纸币
从货币的发展演变看纸币的产生 金属铸币
(会逐渐磨损)
金银条块
(不方便)
不足值的金属铸币
(不影响流通,具有极强 的符号意义)
电子货币
(方便)
纸币
(作为一种价值符号 而存在,充当交换媒介)
纸币的相关要点
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 和
(自然属性)
价值
(社会属性或本质属性)
脑筋再转弯
• 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吗? 否,货币的产生远在商品出现之后,它是商品交 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为什么金银会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而不是其 他的商品? 这是由金银的自身特点决定的: 体积小,价值 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管和携带.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
经济生活离不开钱-------
?钱是怎么来的呢?是历来就有?
是天神创造?
还是……
一﹑货币的本质
(一) 商品
?什么是商品?你接触过哪些商品?
1 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 特征 (1)是劳动产品 (2)用于交换 二者缺一不可
(二) 货币的产生---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 的货币表现。
4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而非现实货币
基本职能二:流通手段
1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2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W—G—W) 3 商品流通对商品生产者的启示:生产适销 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货币多用“国际收支”等词汇。
?
货币能够与一切商品相交换,表 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那么,是不 是意味着流通中的货币越多越好呢?
提示: 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 币流通规律支配的 流通中 所需要 的货币 量 待售商 商品价 × 品数量 格水平 货币流通次数
商品价格总额
=
货币流通次数
=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救灾物资是无偿捐赠的,没 有用于交换。 2.(×)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水既不是劳动产品,又没有用于 交换。 3.(×)货币的出现比商品晚得多,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 产物。 4.(×)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 们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量相等)。 5.(前×后对)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是其自身具有体积小、价值 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从商品中分离 出来后,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后,才成为货币,所以货币天然是 金银。 8.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9.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 值尺度。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通过交换,用另外一种商品来表现。
例如:10袋米=2只羊 商品(W)=商品现以后,商品的价值是通过什么 表现出来的?
———通过交换,用一定数量的货币来表现。
例如:10袋米=10盎司黄金 (金、银) 商品(W)=货币(G;价格)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卖 布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 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 品所有者。 回答:1.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一定是商 品所有者?
答: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由商品到货币的转化过程即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在商 品流通中,商品所有者的商品能否卖出去,关系到商品 生产者的生死存亡(亏损乃至破产)。 2.怎样实现这惊险的跳跃?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考点要求
•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 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材料一.鸟语虫鸣,潺潺的流水声…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 声音。美国商人费涅克,旅游时瀑布的水声激发了他的 灵感。他带上录音机,录下了许多小溪、瀑布、河水、 鸟鸣等声音,制成录音带,回到城里大量复制出磁带, 在商店高价出售录音带,生意十分兴隆,卖“声音”卖 出了财路。 材料二.马克思说:能同别的产品交换的产品就是商品。 思考:1.材料一中自然状态下的声音、录音带、出售的 录音带将进行分类?2.结合材料一、二,你能说出成为 商品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呢? 物品 劳动产品
问题反馈:
下列物品哪些是商品? ◎自然状态下的空气、山间的泉水 ◎母亲为你织的毛衣 ◎你正在饮用的矿泉水 ◎亲戚送的升学礼物 ◎回收的饮料瓶 ◎医院里待售的氧气
◎农民自产自销的蔬菜
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货币。
思考
(1)货币是用来干什么的? ———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
(2) 有人说,商品与货币是一对孪生兄 弟,此观点是否正确?如错误,那么两 者谁先谁后?
③从金银的自身特点看,它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
物。
体积小、价值大、不易磨损、易分割、便于保存和携带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货币的职能 的含义: 货币在人们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决 现 定 体
货币的本质 2)依据:
(一般等价物)
?
货币的职能
(作用 用途)
3)货币的两 种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明码标价
名称 交换方式 公式 产生时间 特点
物与物直接 W —W 物物交换 交换 以货币 商品流通 为媒介
货币产生前
买 卖 同时进行 买 卖 时空上分离
W —G--W 货币产生后
点拨反馈.货币的基本职能 1.在某电脑商场,一台某品牌的笔记本电脑标价 7999元。在这里货币执行的是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职能 D.贮藏手段职能 2.在某电脑商场,张三以7999元买了一台某牌的笔 记本电脑。在这里货币执行的是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职能 D.贮藏手段职能 1.是否需要现实的货币;是表现价值还是实现价值。 2.关键词不同。流通手段(购买手段)职能时的关键 词:买或卖、购买、现场交易等,价值尺度职能时的关 键词:价格、定价、标价。
商品
一、商品是什么 P4
1.商品的含义: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思维拓展:
无偿捐赠的物品 不是,没有用于交换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收购的废旧物品
搭配销售的东西
是以购买原商品为前提的 假冒伪劣商品、被召回的食品 不具有应有的实用价值 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并非一定是商品
思维拓展
中国名牌产品英雄HERO钢笔由中国最大的文化体育 用品企业----上海英雄集团生产,你的亲戚从商店购买 一支作为礼物送给了你,请思考:这支钢笔是不是商 品?有何启示? 将来用于交换(以交换为目的) 劳动产品 正在用于交换
买 棉 花 钱
商品————————货币————————商品
流通手段 1.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体现了货币的什么职能?
2.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能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3.布与棉花的直接交换与上述交换方式有什么不同?
注意: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能用现实的货币,不能
用观念上的货币。
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的比较:
问题思考:
1.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每件商品下方都有价格标签,该 标签代表什么? 价格 价值尺度(表现、衡量) 2.在这里,货币起什么作用(或者执行哪种职能)?货币 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为什么能起到这种作用?
3.为什么商品的下方摆的是标签,而不是现实的货币?
表现、衡量,而不是实现商品价值
1.货币出现以前,商品的价值是怎 样表现出来的?
货币的产生过程: 直接的物物交换(原始社会末期)——以一般等价 物(不固定)为媒介的交换——以货币(固定)为媒 介的交换
二、货币
1.货币含义: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 一般等价物 思维拓展:货币、商品、一般等价物的比较 三者出现后先后顺序是:商品→一般等价物→货币
货币与一般等价物有何区别与共同点
▲二者区别主要表现: ①产生时间不同,其他一般等价物出现比货币早。 ②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其他一般等价物不固定。
▲本质相同,都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思考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谈谈你对这 句话的理解? 提示:①从金银和货币产生的时间先后看, 先有金银,后有货币 ②从货币产生的过程看, 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时—货币产生
退出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 劳动产品与商品的最大区别在于:
是否用于交换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与价值 思考一.生活中,人们为什么要到商店购买各种各样 的商品?人们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什么?
满足多种多样的需要;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
思考二.在购买商品时,人们(消费者)都希望买到“物 美价廉”的东西。 “物美” 、“价廉”各是从什么角度 提出的要求?换位思考商品生产者生产、销售商品时候 希望的是什么? “物美”:商品使用价值属性; “价廉”:价值属 性 商品生产者:物美价丰、优质优价
(1)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生产适销对路 高质量的产品;
(2)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
如何判断货币的其他职能:
从关键词看: 贮藏手段多用“保存”、“退出流通领域”等词汇, 支付手段多用“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 息”、“税款”、“工资”等词汇,一手交钱,对方并不 一手交货,或延期支付,或提前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