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磐安县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
健康素养监测工作督导报告

健康素养监测工作督导报告一、引言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在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具备正确的健康知识与行为,能够积极参与健康决策和管理的能力。
健康素养监测工作是为了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并提供科学依据来制定相关健康政策和干预措施。
本文将对健康素养监测工作进行督导报告,以期推动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
二、健康素养监测指标体系为了全面评估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我们建立了健康素养监测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知识水平:通过问卷调查和知识测试等方式,了解人群对各种健康问题的知识掌握情况,如慢性病防控、营养与饮食、运动与健身等。
2. 健康行为表现:通过观察和记录人群的行为习惯,包括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睡眠习惯等,以及是否有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
3. 健康意识与态度:通过调查问卷了解人群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对健康威胁的认知等,以及对预防保健措施的接受程度和态度。
4. 健康服务利用:了解人群对医疗资源的利用情况,包括就医行为、健康咨询与健康管理服务的接受情况等。
三、健康素养监测工作现状我国已经建立了健康素养监测网络,通过各级卫生部门的协作,对不同人群的健康素养进行监测。
然而,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 监测指标体系不完善:目前的健康素养监测指标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评估健康意识和健康服务利用方面的指标较为薄弱。
2. 监测方法不统一:各地的健康素养监测方法不尽相同,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流程,难以进行跨地区的比较和分析。
3. 数据质量不高:部分监测数据存在采集不准确、样本不代表性等问题,影响了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四、健康素养监测工作督导建议为了提高健康素养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完善监测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健康素养监测指标体系,特别是加强对健康意识和健康服务利用的评估,以更全面地了解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
2. 统一监测方法和标准:建立统一的健康素养监测方法和标准,包括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以便进行跨地区的比较和分析。
我国健康素养的提出与健康素养促进实践

我国健康素养的提出与健康素养促进实践一、健康素养的概念及内涵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生活中的健康问题和风险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有效识别、评估、选择、实施和评价的能力。
它包括了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和健康态度三个方面的内容。
健康知识是个体对健康现象、健康问题以及预防保健等方面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它包括了生物科学、医学、公共卫生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如人体结构与功能、疾病预防与控制、生活方式与健康关系等。
健康知识的掌握有助于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患病风险。
健康行为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目标,采取的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行为方式。
它包括了饮食、运动、作息、心理调适等方面的行为。
健康行为的养成有助于个体维持良好的身体状况,预防疾病的发生。
健康态度是指个体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认识、评价和期望,以及对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和应对策略。
一个积极的健康态度有助于个体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健康态度还体现在个体对社会环境和政策的支持程度上,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影响。
1. 健康素养的定义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使其能够积极地参与健康行为的形成、维护和改善,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健康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健康问题时,能够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包括获取和评估健康信息、识别和预防疾病、管理健康风险以及实施自我照顾等。
健康素养的提出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慢性病负担加重等健康挑战,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016年,我国卫生计生委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标准》,明确了健康素养的概念、内容和评价体系,为我国健康素养的促进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为了更好地推广健康素养教育,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健康素养促进活动,如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健康素养培训、推广健康教育宣传等。
这些活动旨在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水平,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增强自我保健能力,从而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关于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的情况汇报

关于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的情况汇报XX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认真做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我们按照市卫生计生委、市疾控中心的工作部署和要求,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制定方案,完善措施,全面促进了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开展,入户现场调查已基本完成,现正进行数据录入,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取得较好进展。
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提高认识,制定方案,为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障为确保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予以高度重视,进行专题研究,认真加强了对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的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任成员的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工作职责,完善了工作制度,同时,按照省市制定的《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实施方案》和市卫生计生委印发的《XX市2015年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方案》,临卫政宣发[2015]13号,等有关工作要求,结合全县实际,制定了《XX县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方案》,提出了具体工作措施。
组织指导选定的监测村居,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制定了专项工- 1 -作方案和监测计划,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了监测队伍,并接受了技能培训。
通过一系列工作开展,为做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落实措施,积极促进,深入广泛地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为促进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的扎实深入开展,我们按照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要求,采取了以下几项工作措施,一是进行了周密部署。
按照监测方案要求,我们及时督促指导被选定的XX街道和保太镇进行了各项工作准备,落实了人力、物力、财力等保障措施。
2个监测点的8个村居均抽调专人,成立了现场调查工作组,明确了负责人、协调员、调查员、质控员和数据管理员的工作职责。
二是完善了各项准备。
组织县疾控中心和各镇,街,参与监测调查人员,对所调查的村居绘制了详细的监测地图、备齐了调查问卷、KISH表等,制定了监测调查路线和工作流程,提供了照相机、调查用车和调查用具等物品,为做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社区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范文

社区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范文一、背景居民健康素养的基本含义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
为掌握我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排专职人员于9月1-4日对部分城乡居民进行了居民健康素养调查。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基本查明了xx社区居民在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行为和健康技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找出了当前并且预测今后一个时期健康促进与健康干预的突出问题,为后面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了依据,指出了方向。
二、调查方法与内容在随机抽样的基础上,我们抽中xx村、xx社区两个地方为监测点。
调查对象为16-70周岁的常住居民,调查内容,以中国居民健康素养66条为基础。
涉及了健康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以及健康技能三方面。
健康基本知识指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等等;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主要是健康的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4个方面;健康技能比如看懂并且完全理解药品、食品的说明书,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同时打119等等。
为保证高质量地完成调查工作,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挨家挨户上门,详细解释问卷上的内容。
此次工作的开展,旨在进一步了解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变化趋势,分析居民健康素养影响情况,同时提高广大居民的健康意识。
为确保调查的效果,调查前两天我们在xx村、在xx社区醒目处张贴健康素养调查的通知,告知村民(居民)们朋友们将开展调查。
同时我们在村医陪同下带工作证上门,这个工作证起到了表明身份的作用,为入户调查进一步消除了障碍。
三、主要结果经统计显示,本次共调查60人。
全部为有效答卷。
应答1200道题答对844道,我社区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总知晓率70%.其中基本防病知识知晓率76%,卫生行为形成率为66%,基本技能知识知晓率为72%.城区居民600道题答对433道题,城区居民健康素养总知晓率为72%。
社区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范文

社区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范文调查结果显示,XX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较低,其中健康基本知识掌握不足、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不规范、健康技能缺乏等问题比较突出。
具体来说,有近三分之一的居民不知道什么是健康,超过一半的居民饮食不规律,超过四分之一的居民缺乏运动,近三分之一的居民不会正确使用药品和食品说明书,近一半的居民不知道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和知识水平,让居民了解健康的重要性。
其次,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最后,加强健康技能培训,提高居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正确使用药品和食品说明书的能力。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相信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将会有所提高。
根据统计,本次调查共有60份有效答卷,回答了1200道题目,其中正确率为844道,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总知晓率为70%o 其中,基本防病知识的知晓率为76%,卫生行为形成率为66%,基本技能知识的知晓率为72%。
在城区居民中,有433人正确回答了600道题目,健康素养总知晓率为72%。
城区居民的基本防病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形成率和基本技能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1%、71%和77%。
在农村村民中,有411人正确回答了600道题目,健康素养总知晓率为68%。
农村村民的基本防病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形成率和基本技能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0%、62%和67%。
在城区居民中,有30人的正确率达到了80%及以上,其中6人的健康素养水平为20%。
同样的方法统计出,农村村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10%。
我们的乡村健康素养水平略低于2018年全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17.06%。
虽然城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全国城乡平均水平,但与东部发达地区仍存在差距。
下面列举了本次测试中突出的几个问题,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
社区居民知晓率最低的几个问题排行榜如下:1.70%的居民认为得了病输液效果快;2.61.6%的居民认为水果可以代替蔬菜;3.60%的居民认为高血压按医生说吃药就好,别的次要;4.55%的居民认为慢病患者可以根据感受调整治疗;5∙516%的居民对药物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抗生素可以预防流感,认为长期用药有成瘾性的选择了高血压药,其实应该选择镇痛药;6.38%的居民认为高血压病人锻炼时间是清晨;7.25%的居民认为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喝白开水更好。
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分析总结范文(三篇)

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分析总结范文一、引言居民健康素养是指居民在掌握健康知识、养成健康行为、拥有健康意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持续改善和保持自身健康状况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重视自身的健康素养。
本文通过对居民健康素养的调查分析,旨在了解居民对健康素养的认知水平、行为习惯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促进居民的健康素养提升。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选取了城市和农村各1000名居民作为样本,共发放2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00份,有效回收率为95%。
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健康知识认知、健康行为、健康意识等多个方面。
三、调查结果1. 人口统计学信息:调查发现,受调查者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约为1:1,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0-50岁;另外,城市居民中高学历者较多,而农村居民中以中学文化为主。
这些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和文化水平的人对健康素养的需求和理解是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需要根据这些差异进行。
2. 健康知识认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
尽管人们普遍知道吸烟、喝酒、不健康饮食等不良习惯对健康有害,但具体的防控措施和疾病预防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
特别是在农村居民中,对传染病的认知明显不足。
因此,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的普及率,通过宣传和教育使居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3. 健康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的健康行为存在一定的不良习惯。
约有50%的居民吸烟或被动吸烟,近40%的居民饮酒频率过高。
另外,约有60%的居民以久坐为主,很少进行体育运动。
这些不良的健康行为对个体的健康状况产生了不良影响,需要通过健康教育和政策引导来改变。
4. 健康意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对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较高,92%的居民认为健康是幸福的基础。
然而,大部分居民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估偏高,很多人在身体不适时往往采取自我治疗的方式,很少选择就医。
健康素养服务项目工作实施方案

康健素养服务项目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居民康健素养工作的开展提高全民康健知识水平,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的康健素养,保障人民的身体康健,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镇康健教育素养实施方案,详尽如下:一、项目目标:(一)普及康健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围绕日常工作开展康健教育活动,加强康健教育和康健促进能力建设,逐步提高我镇居民康健素养水平。
(二)加强慢性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疾病及合理用药、食品安全、职业病、优生优育、生殖康健等重点领域康健教育,普及重点寄生虫病、地方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居民的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
(三)积极探索康健素养促进的有用模式,发挥乡镇医疗卫生工作作用,加强烟草宣传和康健教育。
(四)继续开展全镇康健素养监测和烟草流行监测,加强监测系统建设,每年对居民康健素养开展一次效果调查,针对问题,解决对策。
二、项目任务及要求(一)成立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康健素养工作小组,明确工作小组职责。
(二)定期开展康健教育讲座、咨询等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保证宣传效果。
活动主要围绕“康健素养66条(2015版)”结合我镇实际,兼顾合理膳食、无烟生活、科学就医、合理用药等主题,配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开展的“康健中国行-全民康健素养促进活动”,持续深入宣传普及康健素养相关知识与技能。
制定活动方案,填写记录,开展效果评估等。
(三)镇卫生院定期开展康健促进医院创建自评工作,记录,整理,总结将康健促进融入医院管理政策,改进医疗服务模式、康健促进干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面的有用证据与典型经验、工作方法与模式。
加强对乡村医生及本院职工的培训,提高职工及村医的医疗技能。
(四)进学校、进家庭等方式对村民进行面对面康健教育知识普及,小组成员利用集市、各村老年活动中心等人口密集区域进行不定期宣传。
三、项目管理(一)项目活动东坑镇康健素养促进行动项目管理办公室设在镇卫生院。
镇卫生院负责全镇项目组织实施和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要健康完善项目会议,督导考核工作制度,按照项目任务和考核考核要求,对2018年康健促进工作进行培训,加强对各村卫生室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现场指导,确保项目有序进行和工作目标的实现。
2018版心理健康素养十条

心理健康素养(sùyǎng)十条(2018版)第一条: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zǔchénɡbù fèn),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一个健康的人,不仅在身体(shēntǐ)方面是健康的,在心理方面也是健康的。
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
心理健康事关个体的幸福,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一方面,心理健康会影响身体健康。
例如,消极情绪会导致个体的免疫水平下降。
癌症、冠心病、消化系统溃疡等是与消极情绪有关的心身疾病。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也受到身体健康的影响。
例如,慢性疾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发病率比普通人群更高。
长期处在较大的压力下而无法有效疏解,对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第二条: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qíng xù)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
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心理健康也有帮助和益处。
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时,大脑释放的化学物质内啡肽又称快乐激素,不仅具有止痛的效果,还是天然的抗抑郁药。
太极拳、瑜伽等注重觉察和调整自身呼吸的运动有助于平静情绪、缓解焦虑。
运动还可以提升(tíshēng)自信、促进社会交往。
坚持适量运动,每周三到五天,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对于预防和缓解焦虑抑郁更为有效。
如有必要,可寻求医生和专业人员的帮助,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运动方案。
第三条: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qiúzhù),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出现心理问题却不愿寻求专业帮助是常见而有害健康的表现。
不愿求助的原因包括:认为去见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就代表自己有精神心理疾病;认为病情严重才有必要就诊;认为寻求他人帮助就意味着自己没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担心周围的人对自己的看法等。
其实(qíshí)求助于专业人员既不等于有病,也不等于病情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度磐安县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
第一部分背景
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应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是公共卫生领域的当务之急,提升健康素养有助于减少健康不公平,降低社会成本。
2015年,国家卫计委发布了新版《中国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界定了现阶段我国居民应掌握的基本健康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全面掌握我县居民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情况,科学评估与推进居民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完成健康浙江考核任务,根据《金华市全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金卫〔2017〕52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开展了全县抽样调查,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第二部分监测方法与内容
一、目标
(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县级公众健康素养监测指标体系及监测网络。
(二)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逐步提高我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建立全县居民健康素养资料动态数据库。
(三)通过全县健康素养监测工作的开展,全面推动我县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建立健全我县健康教育网络及能力建设,提高我县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水平。
(四)掌握我县健康素养指标和数据,迎接健康磐安考核。
二、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本次监测的目标人群为我县非集体居住的15~69周岁具有中国国籍的常住人口,不包括集体居住于军事基地、医院、监狱、养老院、宿舍等地点的居民。
常住人口是指过去12个月内在当地居住时间累计超过6个月的居民,不考虑是否具有当地户籍。
(二)调查范围:磐安县安文街道、仁川镇、方前镇、冷水镇。
(三)监测方法:采用入户调查方式,问卷由调查对象自填完成,如调查对象不能独立
完成填写,则采用面对面询问方式调查。
各监测点成立现场调查工作组,确定负责人、协调员、调查员、质控员及数据管理员,明确工作职责。
通过收集抽样信息的过程与被调查对象建立联系,取得其同意和配合。
准备调查所需用品,印刷调查方案和问卷,打印调查对象名单。
现场调查完成后,所有问卷交县疾控中心办公室,并由县疾控中心负责数据录入,总结分析报告撰写等后期工作。
(四)监测内容:调查问卷采用《浙江省居民健康素养和烟草使用监测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个方面。
三、数据处理及分析
(一)数据录入和整理
各监测点质控员首先对各监测点的调查质量进行质控,通过质控要求的问卷上交县疾控中心,县疾控中心质控员对调查问卷按10%比例进行抽样复核,复核后的问卷由疾控中心负责数据双录入。
按照有效问卷的确定标准(①调查对象基本信息中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4个变量填写完整无缺失;②问卷主体部分填写完整率高于95%进行问卷整理。
回收问卷641份,有效问卷640份,问卷有效率99.84%。
(二)数据分析
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完成数据统计分析。
1.分析内容
(1)居民健康素养总体结果以及不同特征人群间的差异。
(2)根据基本知识和健康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及基本技能3个方面进行分析,了解各方面健康素养的比例及不同特征人群间的差异。
(3)针对我县的主要健康问题,为适应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的需要,将健康素养按6类健康问题进行分类,具体为: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分析我县居民6类与健康问题相关素养水平及其在不同特征人群间的差异。
2.健康素养标准界定
本次调查沿用我国科学素养调查百分数计算法,参照其他国家采用的判定标准(回答正确率达到75%),考虑到目前的测评内容基于我国发布的健康素养66条的要点,是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必须理解或掌握的、最基本的健康相关信息,因此将测评问题回答正确率达到80%作为具备健康素养的标准,据此,正确回答80%及以上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或健康技能健康素养3个方面的调查内容者分别视为该调查对象具备这3个方面的健康素养。
同样,正确回答80%及以上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或健康信息这6个健康问题所考察的题目者分别视为该调查对象具备这6个问题的健康素养。
其中判断题与单选题答对计1分答错计0分。
多选题答对计2分答错计0分,错选、少选、多选都判定该题回答错误。
四、质量控制
为保证本次健康素养调查顺利实施并保证调查质量,采取如下措施对调查的每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确保调查质量。
1.采用浙江省统一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严格按照方案确定的抽样方法,在县、乡(街道)、村(居委会)选择地点和目标公众,确保所有调查工作按照统一的方法进行。
3.全县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培训采取两级培训的方式,即县级培训乡(街道)级人员,乡(街道)级培训相关调查人员,以统一调查方法和指标解释,保证调查工作的一致性。
4.调查员在完成调查后当场核对,看有无漏项、书写错误、逻辑错误,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定完成后将问卷及照片进行上传。
5.质控人员在当天对所有问卷进行核查,核对调查时间及问卷完成情况,将结果记录在质量控制检查结果记录表上。
发现问题及时与调查点负责人及调查员交换意见并确定解决方法,发现漏、错项及时纠正,并签字。
6.县疾控中心对所有调查问卷抽取10%进行质量复核。
7.问卷采用双录入形式进行录入和核对。
第三部分结果
一、监测对象人口学特征
本次健康素养监测共调查15~69 岁常住人口640人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50.80±10.84岁,主要集中在45岁~55岁年龄组(223人)。
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初中比例最高,为33.8%;在职业方面,农民比例占72.2%。
见下表1
二、磐安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2018年磐安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2.5%(表5)。
性别:女性健康素养水平为22.78%,男性为22.18%,男性略低于女性。
年龄:25~岁组健康素养水平最高,为57.69%;其次为35~岁组,为34.3%,详见表1。
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健康素养水平低于调查平均水平,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高于调查平均水平,详见表1。
职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包括公务员、教师、医务人员及其他事业单位人员等)健康素养水平最高,为52.9%;农民最低,为14.5%,远低于调查平均水平,详见表1。
表1 磐安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布情况
组别分类人数N(构成比%)具备素养人数健康素养水平性别男性302(47.2%)6722.18%女性338(52.8%)7722.78%
年龄组15~12(1.9)325.00% 25~26(4.1)1557.69%
35~120(16.9)3734.3%
45~223(34.8)5527.4%
55~188(29.4)3116.5%
65~6983(13)3 3.6%
文化程度不识字/少识字65(10.2)3 4.6%小学211(33)199.0%
初中216(33.8)4721.8%
高、中专96(15)4142.7%
大专/本科及以上52(8.1)3465.4%
职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51(8.0)2752.9%学生2(0.3)00%
农民462(72.2)6714.5%
工人及企业人员79(12.3)3341.8%
其他46(7.2)1737.0%
总计64014422.5%
三、磐安居民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
三个方面的健康素养水平分别: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32.5%,健康生活方式与行
为素养水平为28.6%,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26.7%,详见表2。
四、磐安居民六类健康问题健康素养水平
2018年磐安居民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63.6%,科学
健康观素养56.3%,健康信息素养35.0%,基本医疗素养28.1%,传染病防治素养23.1%,慢
性病防治素养18.6%,详见表3。
表2 磐安居民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素养水平(%)
组别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
人数N 构成比(%)人数N 构成比(%)人数N 构成比(%)性别
男9932.8%8126.8%8026.5%
女10932.2%10230.2%9126.9%
年龄
15~岁433.3%433.3%758.3% 25~岁1765.4%1350.0%1661.5% 35~岁5147.2%4339.8%3835.2% 45~岁8035.9%6930.9%6529.1% 55~岁4725.0%4322.9%3920.7% 65~69岁910.8%1113.3%67.2%
文化程度
不识字/少识字69.2%812.3%710.8%
小学3215.2%3416.1%3215.2%
初中8238.0%5826.9%6429.6%高、中专5254.2%4850.0%3233.3%
大专/本科及以上3669.2%3567.3%3669.2%
职业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3058.8%2956.9%3058.8%
学生00%00150.0%
农民11925.8%9721%8217.7%
工人及企业人员4050.6%3746.8%3746.8%
其他1941.3%2043.8%2145.7%
总计20832.5% 18328.6% 17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