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PPT课件

17
▪ 一、写记叙文。
最棒就是你
我是一朵雏菊,在阳光明媚的早晨被人栽种在这
里。这里是花的天地。富贵的牡丹舞姿绰约动人,
娇媚的玫瑰舞步优美清新。我低头看看自己,平凡
的枝叶,矮小的身躯,自卑感涌上心际。一阵风雨
过后,牡丹、玫瑰被掀倒在地,只有我傲然矗立。
鸟儿飞过头顶,对我说:“最棒就是你。”
——题
记
面对着初三那扇冰冷的门,我深呼一口气,怕
“我已决定径直飞向地球。”
8
1、整体阅读,确定材料中的主要描述对象
树叶 东风、西风
2、分析所有描述对象的主次关系,确定主角
树叶
3、分析所写对象的主要特点。
随风而动,无风落地
4、加以联想和想象,将主角的特点对应生活中的 现象和事理
生活中有些人善于适应环境,能顺应潮流而动; 或者说有些人没有主见和固定的目标,面对生活 左右摇摆。
字要求、内容要求等),看懂文字材料。这是快
速审题的第一步,对整篇作文的立意、结构有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
▪ 其次,明断是非优劣,通过阅读材料要迅速判断
出材料所提供现象的属性,是与非,正与误,优
与劣,以便确立自己文章的中心。
▪ 再次,挖掘深意,有的材料作文内容比较复杂,
主旨比较“隐蔽”,在这种情况下,深入领会材
▪ 2.深刻:一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二揭 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三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 3.集中:只有一个主题,中心突出 ▪ 4.新颖:新的观念、新的见解、新的思考
角度,能充分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给 人新的启迪、新的联想 。
5
▪ 写给材料作文,审题和领悟非常重要,可以从3
方面做起:
▪ 首先,要看清要求(如拟题要求、文体要求、文
第1讲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PPT课件

彭氏课件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 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 800 字。
这则材料可运用多向辐射法立意: (1)从探险者的角度:
(2)从蝴蝶的角度:
(3)从蜡烛之光的角度:
(4)从三者关系的角度:
彭氏课件
思维导引:这段材料的核心是探险者的举动给栖息在山洞 中的蝴蝶带来了影响,人的举动虽然微乎其微,却迫使蝴蝶 “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由此考生可联想到类似的事 情,小到个人,大到集体、社会都行:一个无意的举动给别人 带来的伤害;平静的内心世界被外界的喧闹打破;现代文明对 传统文明的冲击;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侵蚀;道德冷漠对社 会良知的消极影响;金钱至上、炫富攀比、急功近利、铺张浪 费等不良风气对淳朴民风的渗透;等等。根据这些联想到的事 情,运用多向辐射法就可确定不同的立意。
彭氏课件
[即时应用5] (2013·重庆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 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 会使肠胃胀气。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用盐 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
彭氏课件
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 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 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 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让普通的 大豆得到了升华。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 (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请准确把握诗歌材料的主旨,确定文章的立意:
彭氏课件
思维导引:这是一道哲理性很强的诗歌材料作文题,审题 时,考生要挖掘材料的内涵,抓住诗歌的意象。考生若能洞悉 材料中的“树根”与“流星”这两个意象的特质,就能领悟 出:“树根”虽然明显受制于地球的“引力”,似乎不那么 “自由”,但却能根深叶茂、充满勃勃的生机,而失去地球引 力的“流星”却飘忽不定、无所依附,进而由此及彼领悟诗歌 的主旨。诗中的“流星”“树根”实际上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生 命状态;诗歌的重点是在后面几句:“为了拒绝这种‘自 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它体现了 “我”的人生价值取向,抓住它就可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命题 者的意图。
材料作文审题和立意

例4:阅读下面的村料,根椐要求写一篇文章。有一次,我去 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然后 让一名学生上台来做。3×9=(27)4×9=(36)5×9=(45) 6×9= ( 54 ) 7×9= ( 62 )当这名学生写完最后一题的答案 “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喊起来:“老师,他错了, 最后一道题答错了……”我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纠正这名 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 他说:“最后一道题是答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答错 的这道题,而不说他前面四道题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 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别人的正确…… 要求:1.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 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改写。3.除诗歌、 戏剧外,文体不限。4.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在名、校名、 人名。
在吃的问题上,孔子曾有过这样一些议 论:“饭菜越精致越细腻越好,颜色不好看 的东西不吃,变质变味的东西不吃,肉割的 不方正不吃”……时隔两千多年,我们再来 品味这些话,感到它谈论的不仅是一种饮食 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阅读品位, 一种审美倾向,一种人生追求……
现在,请你任选一种角度,由此及 彼,生发联想,写一篇550字左右的文 章。文体不限,文题自拟。
在吃的问题上,孔子曾有过这样一些议 论:“饭菜越精致越细腻越好,颜色不好看 的东西不吃,变质变味的东西不吃,肉割的 不方正不吃”……时隔两千多年,我们再来 品味这些话,感到它谈论的不仅是一种饮食 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阅读品位, 一种审美倾向,一种人生追求……
现在,请你任选一种角度,由此及 彼,生发联想,写一篇550字左右的文 章。文体不限,文题自拟。
风,从水面走过,留下粼粼波 纹;阳光,从云层走过,留下 丝丝温暖;岁月,从面庞走过, 留下条条皱纹…… 我们也在走过,走过一条条道 路,走过一座座城市;也走过 自己的青春,走过自己的生命。 走过的,可以是空间,也可以 是时间;可以实实在在,也可 以虚无空幻…… 请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 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 的文章。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这个故事让人明白:欲无必有,欲有必无。那么, 要心中有真善美,必远离假恶丑。这必须经过选 择、鉴别和心灵的“巷战”,才会让一个退出, 另一个占据。 提示“无”与“有”是两个抽象 的概念,材料中要“无草”,则要“有庄稼”, 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 稼喻真善美,此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化抽象为具 体,这样一来,思路就开阔了。如要使一个人没 有贪心,就必须用良心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 人没有虚荣,就必须以真诚占据他的心灵;要使 一个人没有怨恨,就必须以宽容占据他的心灵; 要使一个人不再麻木,就必须以清醒占据他的头 脑;要使一个人不再冷漠,就必须以爱心充斥自 己的心灵等。关键要把握生活的大网,以小见大。
实际操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们总佩服“千里马”一日千里,勇往直前的气 概;人们也崇尚“老黄牛”生命不息,犁耕不止的 精神。然而有的人总感到不如意,总想让“千里 马”与“老黄牛”搞优势互补,从而派生出“千里马 ”式的“老黄牛”或“老黄牛”式的“千里马”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 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 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从和谐的角度写,水与岸的和谐 相处,创造出了美好。 从其辨证关系写,水与岸是互相 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6 .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 用这张弓射的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珍惜它。有一 次,他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 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 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 雕一些图画。”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 完整的行猎图。 “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 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装饰,我 亲爱的弓!”一面说着,他就试了试;他拉紧了 弓,弓却断了。
最新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审题技巧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通用

最新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审题技巧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通用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审题技巧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篇一审题就是对题目要求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准确领会其含意,把握写作方向和要求,切忌片面理解,顾此失彼,舍本逐末。
一篇文章在审题上站稳了,这篇文章的大方向就把握住了,写起来一般不会出太大问题。
一、审题的关键是准确审题首先要逐字逐句地把作文题全面、细致地读清楚,同时注意关键字词,把这些关键字词反复咀嚼并仔细揣摩,还要细读命题中的“要求”或“注意”,并把它们全都体现在文章当中。
考场上,怎样才能做到准确审题呢?审题的过程与构思作文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1.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审题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
一般情况下,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体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语,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2.审清要求,确定文章范围审题不仅要确定文章的体裁,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
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
3.审清“题眼”,确定写作重心审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是抓住“题眼”,比如关键词、重点句、暗示语等。
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
4.审清因素,确定文章内容有些作文命题所给因素较少,表意也比较概括宽泛,有的甚至抽象朦胧,这就给审题增加了难度。
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审清已知因素,并在已知因素上增加相关联的新的因素,就能准确地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题旨就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审题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
用“戴着镣铐跳舞”来形容考场作文可谓形象而熨帖。
这个比喻已经形象地告诉大家,考场作文是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它有自己的规则,不可能让你信马由缰、天马行空,因此,拿到题目后,务必三思而后行,切忌草草了事。
另一方面,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审题,使作文题意明确和观点鲜明,完全是能够做到的。
审题年年有,年年有跑题。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有时是因为考生的态度不够端正,缺少了一点耐心和细心。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详解

材料作文意在让学生在原材料中提炼观点,如果不作引论, 不叙原材料,不分析原材料,习作观点横空出世,就会使 人摸不着头脑。因此每篇习作的开头即要求学生在简洁的 引论部分叙、析、评三结合。叙述原材料要简洁,侧重于 为习作者提炼观点服务。分析材料是关键,须鞭辟入里, 要为提炼观点作铺垫。提炼观点是全文的灵魂,要在分析 基础上水到渠成,且语言简要明确。
分析:结果——鲤鱼、鲫鱼、米虾、空白 追溯原因——井里捞鱼 空间不宽 水域狭窄 藏鱼不多
立意:到广阔的空间去撒网,方有丰硕的收获。
方法二:找关键词句法 材料四: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 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 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 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 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例3: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 分析:
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 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
材料作文的原材料多种多样,模式不同,要求不 同,学生应分类辨析,“对症下药”,扣题而写。 此其二。 材料可分三类:一类是材料情感意向决定了
习作的主题性质,如上文所述;一类是材料提供学生写 作的社会生活背景,让学生了解所写事情的性质、范畴; 一类是提供材料让学生质疑或反其道而行之进行写作。
如
有一则材料说王安石在某地见“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蕊” 两句诗,认为对方写错字造成错误,于是改成“明月当空 照,黄犬卧花荫”;其实,“明月”是当地的一种鸟, “黄犬”是一种小毛虫。材料说:“王安石没有调查,结 果弄错了作者的原意”。原材料本身的情感意向是批评王 安石的,但如果作文要求中写道:“是王安石改诗错误, 还是原诗有缺点?请你谈谈看法。”这时完全可以一反原 材料的意向,批评原诗用词的冷僻和表现的晦涩。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法

精选课件
10
麻雀讥笑燕子怕冷,燕子就笑黄鹂虚有其表;
百灵歌声悦耳动听,却被黄鹂说成动机不纯,鹦鹉 会学人说话,却被百灵嘲笑为无原则的家伙……寓 言诗《鸟的评说》,引起我们的深思:嫉妒,而不 正视别人的优点, 是我们成长发展的大敌,要取得 成功,必须虚怀若谷,博采众长。
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是圣贤,也有他不足
的地方。孔子年七十方“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每个普
通人当然更有其不足之处,怎么能够光看到别人的缺点,却
把自己的缺点抛之脑后呢?我们必须正视自己的缺点,把自
己背后的那个口袋挂到胸前来,自己先看个一清二楚,方有
弥补不足的机会,才是最好的方法。既看到优点,也看到缺
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
根据《鸟的评
说》,自选角度,自 拟题目,联系生活实 际,展开议论,写一 篇不少于600字的议 论文。
精选课件
7
材料字面上的含义是:大家都揭别人 的短处。———七种鸟不能正确地对待别人的 优点。对别人的优点,不是采取充分肯定、 虚心学习的态度,而是采取污蔑攻击的态 度。这种态度,于己于国都是有害的。
因此从材料中可提炼的观点、角度不 外乎“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不以一眚 掩大德”、“嫉妒心”等有限的几个方面, 出此之外就属跑题。
精选课件
8
要扣材料来展开论述
1.通篇不引材料。有的考生,整篇文章,没 有一处是扣材料的,这怎么能算是材料作文 呢?这样写,即使 是立论正确的文章,也 会判为不及格,立论错误的,就更不用说了。 2.开头转抄材料全文或局部,然后,就一直 没有再扣材料来写。 3.写到文章的最后,才点一下材料,开头和 中心部分,完全没有点材料
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训练20篇

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训练20篇作文一: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无敌英雄安泰,他的母亲是地神XXX。
XXX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因为他能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只要身不离地。
然而,他的敌人XXX发现了他的秘密,将他扼死在空中。
作文二:一位卖草帽的老人在树下打盹,醒来时发现身边的草帽不见了,树上的猴子都戴着草帽。
老人想到猴子喜欢模仿人,于是他摘下自己的草帽往地上一扔,猴子也跟着做。
老人高高兴兴地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和孙子。
很多年后,孙子继承了家业,也在树下睡着了,草帽同样被猴子拿走。
他想起了爷爷的故事,摘下草帽往地上一扔,但猴子并没有跟着做,反而嘲笑他。
猴王出来说:“你以为就你有爷爷吗?”作文三:楚国有个人挑着一只山鸡在路上走,过路的人问他:“这是什么鸟?”挑山鸡的人说:“是凤凰。
”过路的人想把这只“凤凰”献给XXX,便掏出XXX买下。
然而,山鸡过了一夜就死了,过路人感到十分遗憾。
这件事传到了XXX的耳中,他非常感动,赐厚金重赏那个过路人。
作文四:公鸡在沙土堆上找食物时,翻出了一颗珍珠。
然而,公鸡觉得这个宝物对他毫无用处,不如找到一颗麦粒填饱肚子。
他把珍珠扔到一边,继续去找麦粒。
公鸡觉得珍珠可以让人们当作宝贝,但他用不着佩戴它或打扮自己。
作文五:一只老鹰从峰顶俯冲下来,抓走了一只小羊。
一只乌鸦看到后非常羡慕,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已经练得很厉害了,于是从树上扑向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飞上天,但由于它身体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如何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最终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牧羊人回答:“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狼和羊经历了长达千年的争斗后,终于握手言和了。
为了建立信任,双方交换了人质,羊交出了牧羊狗,而狼则拿出了狼崽。
仪式进行得十分隆重,并且有公证人大象出席。
然而,小狼长大后变得嗜血成性,咬死了许多羊羔,牧羊狗则因相信了狼的花言巧语,在睡梦中遭到狼的袭击,最终被撕扯成碎片,变成了冤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用多角度分析法来审题立意: 牧羊人的角度: 要从实际出发 认识自己、做好自己 不要盲目模仿
孩子的角度:
见贤思齐
勇于学习
2009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Ⅰ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 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 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 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 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 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 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 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 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 爬树嘛。”
第一个人的角度:一个人要想成功、被赏识,需要改变生存环境 第二个人的角度:成功是要付出代价的 第三个人的角度:不必改变环境,要坚守自己的阵地、位置
审题立意之方法
4.整体把握法
例1
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 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 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 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 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 喜鹊说苍鹰好高骛远 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
立意:戒贪婪 抵制诱惑
结果
审题立意之方法 原因 2.因果分析法
例2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
“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 “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 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 声。” 立意: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 结果
己 治标不如治本 正视不足、完 善自我才能赢得社会认同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 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 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可用因果分析法来审题立意:
结果:乌鸦被牧羊人捉住了(结局悲惨)
原因:模仿老鹰抓小羊的本领,但自己 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
立意:切勿盲目模仿 己、做好自己
正确地认识自
仙鹤的角度: 既要克服弱点也要发挥 优势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
分析:
材料写的中心事件是兔子学游泳 而学不会,围绕这一事件,野鸭、青 蛙和仙鹤这三者都发表了各自不同的 看法,因此本材料可用多角度分析法 来审题立意。
野鸭的角度: 只要勤奋努力就会成功 勤奋努力是成功的主要 条件 青蛙的角度: 要扬长避短,发挥特长
立意:好奇往往是发明和创新的原动力,是探 求真理的一把钥匙。
审题立意之方法
2.因果分析法
例1
原因
猩猩喜欢喝酒。村里人摆上甜酒,用大 小杯子装着。猩猩见了,知道是诱惑。但其 中一个对大家说:“何不尝一点点呢?不吃多 了就行!”于是大家先喝小杯,不久又取大杯 喝。它们实在抵制不住甜酒的诱惑,大饮而 醉。村人趁机追捕,无一幸免。
审题立意之方法
3.多个角度法
例1 陈蕃是东汉时的名人,他少年时独居 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 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事当扫除天下,安 事一屋?”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地反问,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陈蕃的角度:大丈夫做事要志存高远,不必拘于小节 薛勤的角度:要想做大事必先做小事,要重视积累的 重要性
何谓审题立意?
审题立意
是一个在明确题目要求的基础上, 阅读、理解、分析材料,进而把握材 料的基本观点、主张,并以此为基础 来确立对于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是作文成功 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审题立意正确了,后面的构思、选 材、行文等等就不会脱离开题目的要求。 审题立意出了问题,就会差之毫厘而谬 以千里,后面的步骤做得再好,也难以 取得高分。
立意:要懂得放弃 • 须放弃
放弃是一种智慧 要获取必
提示: 审题立意的四种 方法方法并不是彼此 孤立的,在具体操作 中往往可以配合使用。
高考作文真题演练
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Ⅰ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 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 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 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 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 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 可爱啊!”
审题立意之方法
3.多个角度法
例2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 枝叶后移栽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议 论着。一个说:“没有这次移栽,它不会被人赏识 的。要被人赏识,就是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 一个说:“修枝剪叶,伤根破皮,到这里还要重新 扎根生叶,还要适应环境,移栽是要付出代价的 啊!”一个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何必要 离开自己的故土呢?”……
1.抓关键句法
例2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元代大学者许衡 一日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 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惟独许衡不为 所动。有人便问:“何不摘梨以解渴?”他回 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 过于迂腐:“世道这样乱,管他是谁的梨。” 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审题立意的方法
审题立意的方法
⒈抓关键句法
⒉因果分析法 ⒊多角度分析法
⒋整体把握法
审题立意之方法
1.抓关键句法
开头句 结尾句 对话句
结语句
审题立意之方法
1.抓关键句法
例1
有人问巴西球员贝利:“你最满意的 进球是哪一个?”贝利答道:“下一 个。” 立意:永不满足 不懈追求
追求是无止境的
审题立意之方法
立意:做人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准则、节操, 不盲从,不随波逐流。
审题立意之方法
1.抓关键句法
例3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 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 士多得得出的结论。天经地义,人们尊奉了 2400多年。 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 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 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 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 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 个被信奉了2400多年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立意:正确评价他人和自己 尺有所短,寸有所 长 看问题要一分为二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审题立意之方法
4.整体把握法
例2
1996年春,瑞典的克洛普和其他12名登山者一起攀登 珠峰。在距离珠峰峰顶仅剩下300英尺时,他毅然转身独
自下山。在离峰项近在咫尺之处,克洛普为什么转身而返
?原因在于他预定返回的时间是下午2点。虽然仅需45分 钟就能登顶,但那样他会超过安全返回的时限,无法在夜 幕降临前下山。而与克洛普同行的另外12名登山者,大多 数登上了峰顶,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不过他们都因错 过了安全返回的时间,葬身于暴风雪。
复习课之 文字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考作文的常见形式 1.命题作文 2.话题作文 3.材料作文
三者相比,最难 写的是材料作文
何谓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
是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 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 定的看法和观点并随之行文的 一种作文形式。
高考材料作文一般包括文字类材 料作文与图画类材料作文,而以前者 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