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脚下的白族
白族文化介绍

白族,主要居住于云南西北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现约有150.56万人,属典型的农耕民族。
公元937年,白族首领段思平在洱海地区建立了"大理国"政权。
自那时以来,白族便形成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和文化、经济水平较接近、居住地较固定的民族。
白族崇尚白色,服饰以白色为基调。
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及黑领褂。
女子多穿白色上衣,外套丝绒领褂,以绣花布或彩色毛巾缠头。
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白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是数量繁多、形式独特的民俗活动和乡土节曰,除"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及汉族年节外,白族还普遍崇奉一村一方的保护神--"本主",各地还有迎神赛会等等,难怪人们把白族文化称为一部存在于曰常生活中的"民俗百科全书"。
"三月街"--白族的集市:三月街是白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在大理古城举行,会期5-10天。
三月衔原是佛教的讲经庙会、后来,由于大理是西南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逐渐演变而成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贸易集市和节日盛会。
据地方志记载,早在明代中叶,每年三月十五日,就在"苍山下贸易各省货"。
1636年徐霞客在游记中记有:"俱结棚为市,环错纷纭。
……千骑交集……男女杂沓,交臂不辨。
……十三省物无不至,滇中诸蛮物亦无不至。
"真实地记录了三四百年前三月街"诸商云集,环货山积"的盛况。
清代白族音乐家李燮羲也有一首《竹枝词》,描写了三月街的盛况"昔时繁盛几春秋,百万全钱似水流。
川广苏杭精巧货,买卖商场冠亚洲。
"三月街以骡马、木材、药材、毛皮等土特产品贸易为大宗,附近农民在三月街购买耕畜、农具,以备春耕。
而今,三月街成为滇西各族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和民族联欢大会。
白族介绍

白族介绍:有人口1594827 人。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以洱海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
少部分散居在四川、贵州、湖南等地。
由于白族风俗尚白,历史上曾有"白人"、"白王"、"白史"之称。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白族。
白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语支。
大多数白族通晓汉语,并作为与其他民族的交际工具。
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有着自己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
在天文、历法、气象、医学、文学等领域都有许多发明创造和优秀作品。
民族简介]白族,有人口1594827人。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以洱海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
少部分散居在四川、贵州、湖南等地。
白族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自古以来,就形成了稳定的白族群体。
汉、晋时期,白族先民被称为“昆明”。
唐代称为“河蛮”、“松外蛮”、“白蛮”。
元、朝时期称为“(上棘下人)人”。
由于白族风俗尚白,历史上曾有“白人”、“白王”、“白史”之称。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白族人民的自愿,正式定名为白族。
白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语支。
大多数白族通晓汉语,并作为与其他民族的交际工具。
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有着自己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
在天文、历法、气象、医学、文学等领域都有许多发明创造和优秀作品。
大理崇圣寺三塔,剑川石宝山石窟造像,《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大理画卷》等都显示了白族人民悠久的历史和在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的卓越才能。
白族主要从事农业和渔业。
他们聚居的区域已成为我国西南边陲的主要产粮区之一。
[饮食习惯]平坝地区的白族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的白族则多以玉米、洋芋、荞麦为主食。
主食都以蒸制为主。
因鲜菜常年不断,白族人每餐都喜食鲜菜和各种腌菜。
白族妇女大都善作腌菜,腌菜的种类很多,除腌制鲜菜外,还做豆瓣酱、豆豉、面酱;剑川、鹤庆的白族常采撷洱海的海菜花,加工烹制成各种风味菜。
肉食以猪肉为主,除用鲜猪肉做各种炒菜外,还喜腌制年猪,加工成火腿、腊肠、香肠、猪肝、吹肝、饭肠等精美风味食品。
大理苍山十八溪简介和历史

大理苍山十八溪简介和历史
苍山十八溪是指大理苍山脚下的十八条溪流,主要有马龙溪、云弄峰下的洗马潭、洗马井、玉带溪、沙溪,还有玉案山下的明月溪。
每条溪流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光,有的水平如镜,有的波涛汹涌。
溪水清澈凉爽,终年不断,可供人们游泳戏水、漂流。
苍山十八溪简介和历史
1.十八溪历史悠久
苍山十八溪,古称“十溪”,又名“玉案山之水”,是南诏国时期洱海地区的一条河流。
古文献记载“十溪”为:金钟潭、玉案潭、洗马潭、大龙潭、玉带潭、白沙潭、龙津河、沙溪河(又名“龙川河”),大石涧(又名“大石涧”),弥渡河(又名“弥渡河”),阿碧潭(又名“阿碧潭”),龙尾江(又名“龙川江”)。
后来有史学家认为:苍山十八溪不是《诗经》中所说的十条溪流。
早在唐宋时期,苍山十八溪畔就有了白族的村落。
据《大理县志》记载:唐开元年间(公元713年)有白族先民到此定居。
—— 1 —1 —。
大理双廊白族风情的小镇古巷

大理双廊白族风情的小镇古巷大理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拥有丰富的白族文化和迷人的自然风光。
而在大理的双廊,有一条独特的古巷,展现着白族风情,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索。
双廊古巷位于大理苍山的脚下,自古以来就是白族人聚居的地方。
这条古巷长约两公里,由各种石板铺成,两旁是古老的白族建筑,保留着白族传统的建筑风格和特色。
漫步在古巷之中,仿佛进入了一个时光隧道。
这里没有高楼大厦,取而代之的是小巷弄堂和白墙灰瓦的民居。
每一座房子都有独特的风格,色彩斑斓而又不失庄重。
门前挂着鲜花和各种手工艺品,展示着白族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古巷中的小卖部和摊点也是别具一格。
这里出售着各式各样的白族特色商品,如手工刺绣、木雕工艺品、白族服饰等等。
游客可以购买到纯正的白族手工艺品,亲身感受白族文化的魅力。
除了古巷本身的风貌,双廊还有许多特色的景点值得一提。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那洱古镇”。
这个古镇建于明代,保存下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街巷。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白族传统歌舞表演,品尝到正宗的白族美食,还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白族文化的知识。
另外,双廊还有许多白族民俗活动,如白族婚礼、白族传统节日等等。
游客可以亲身参与这些活动,与当地白族人民一同庆祝,感受白族人民的热情和喜庆。
大理双廊白族风情的小镇古巷,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展现白族文化和传统的窗口。
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白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感受到他们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
无论是品味当地特色美食,还是欣赏传统歌舞表演,都能给你带来一次独特的文化体验。
总而言之,大理双廊白族风情的小镇古巷是一处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它不仅有美丽的风景和独特的建筑,更有丰富的白族文化和传统。
来到这里,你会真切地感受到白族人民的热情和喜庆,体验到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这里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也是一个可以让你深入了解白族文化的场所。
希望你有机会能够亲自来到双廊,去感受这里的独特魅力。
苍山洱海有意思的知识

苍山洱海是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有很多有意思的知识:
1、苍山洱海是指大理地区的苍山和洱海。
苍山是云南的一个山脉,被誉为“滇中第一山脉”,海拔最高的峰顶为4,122米。
而洱海则是云南省内最大的高原湖泊,被誉为“西南明珠”。
2、苍山洱海是中国著名的景点之一,因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白族文化而著名。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苍山的雄伟和洱海的秀美,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美食和体验白族的传统文化。
3、在苍山洱海地区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寺庙和古建筑,如位于苍山脚下的三塔寺、大理古城和白族文化村等。
这些建筑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和艺术风格,也成为了游客前来参观的景点。
4、苍山洱海地区的白族文化是其独特之处。
白族是云南省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独特的语言、服饰、习俗和宗教信仰等。
在苍山洱海地区,游客可以了解到白族的传统文化,例如品尝白族的美食、欣赏白族舞蹈和音乐等。
5、苍山洱海还是一个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保护着珍稀的野生动物和植物资源。
游客在这里可以近距离接触大自然,欣赏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
同时,游客也需要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大理白族三月街风俗作文

大理白族三月街风俗作文说起大理白族的三月街,那可真是一场热闹非凡、独具风情的盛会!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大理古城西的苍山脚下就会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对于白族人民来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集市,而是承载着千年传统和深厚情感的节日。
我有幸在去年亲身感受了这一盛事。
还没走进三月街,远远地就听到了喧闹的声音,那是人群的欢声笑语、商贩的吆喝声以及各种表演的乐声交织在一起。
走进一看,好家伙,那场面真是壮观!街道两旁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有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绣工精美的手帕和背包,还有各种银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我随着人流慢慢向前移动,眼睛都快不够用了。
突然,一阵扑鼻的香气袭来,原来是卖小吃的摊位。
我凑过去,看到了烤得滋滋冒油的乳扇,那金黄的色泽让人垂涎欲滴。
摊主熟练地将乳扇卷起来,插上一根竹签,递给我。
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甜甜的奶香瞬间在口中散开,那酥脆的口感,简直让人陶醉。
还有那凉米线,白白的米线配上翠绿的韭菜、红红的辣椒油,看着就特别有食欲。
摊主一边拌着米线,一边热情地跟客人聊天,那亲切的话语让人心里暖暖的。
再往前走,我看到了一群白族姑娘正在表演舞蹈。
她们身着华丽的民族服装,裙摆随着舞步飘动,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
她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和喜悦。
旁边的白族小伙则敲打着手中的锣鼓,为舞蹈增添了热烈的气氛。
我站在那里,被他们的表演深深吸引,不知不觉中跟着节奏打起了拍子。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卖手工艺品的摊位前。
摊主是一位白族阿婆,她正专心地编织着一个竹篮。
我好奇地凑过去观看,阿婆看到我,停下手中的活儿,微笑着跟我打招呼。
她拿起一个已经编好的竹篮,对我说:“小姑娘,看看这个,这可是我们白族的传统手艺,纯手工编织的,结实又好看。
”我接过竹篮,仔细端详起来。
那竹篮编织得十分精细,每一根竹条都紧密地排列在一起,没有一点缝隙。
阿婆接着说:“这竹篮啊,我们白族人以前都用它来装东西,现在虽然用得少了,但这手艺可不能丢。
白族

宗教活动开发(本主崇拜)
• 白族主要信奉佛教,建有众
多寺庙和佛塔,如崇圣寺三 塔,尤其是观音崇拜十分普 遍,本神崇拜是白族特有的 信仰。 • 所谓本主就是本土本地的保 护神,本主崇拜是白族的白 族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 英雄崇拜等原始宗教观念的 产物。 • 本主崇拜的对象复杂,有动 物和人,但最高本主为段宗 榜
• • •
响改为土葬。丧葬仪式一般较隆重。 平坝地区食稻米,小麦;山区以玉米,荞子为主。 白族人喜酸,冷,辣等口味。 三月街(观音市),每年夏历3月15至20在点苍 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 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火把节于每年夏历6月25举行,节日当天男女老少 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 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白族特色饮食和工艺品开发
• 特色饮食:生皮,下关砂锅鱼,炖梅,雕
梅,饵块,乳扇,猪肝胙,烤茶,喜洲粑 粑,三道茶,土八碗。 • 海水煮海鱼:不用油煎,舀洱海之水煮沸, 放入鲜鱼,再搁上浓重的辣椒粉和花椒粉, 味鲜美麻辣。 • 特色工艺品:剑川木雕,大理石雕,扎染, 银饰等
开发注意事项和开发总策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白族婚俗开发
三种形式:嫁女儿到男家;招姑爷上门;卷帐回门。 一夫 一妻制 • 白族婚礼也十分有特色,仪式隆重,以“踩棚”,“正喜 日”,“散客”等要完整庆祝三日为标准。 • 背婚是洱源县流行的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员 集结的地方,陪宾们便停下来,把嫁妆码成两大摞,让新 娘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8”字。 • 男子向女子求婚女方若同意就送男方粑粑;婚礼时新娘要 下厨制作“鱼羹”;婚后的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 并以此表现新娘的厨艺。婚礼时讲究先上差点,后摆四四 如意(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
大理双廊景点介绍

大理双廊景点介绍大理双廊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喜洲镇,是大理古城的两个主要景点之一。
双廊是白族传统的聚居地,是白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游客们喜欢去的一处风景名胜区。
双廊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内廊又称洱海人家,外廊又称洱海人家村。
内廊以白族村落为主,村子里有传统的民居建筑,石板街道蜿蜒穿过村落,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文化氛围吸引了许多游客。
你可以在内廊里漫步,欣赏白族建筑的独特之美,领略白族民俗风情。
在内廊的主街上,有许多小吃摊位,你可以品尝到地道的白族美食,如粑粑、起壳饼等。
同时,还可以观赏到白族歌舞表演,了解白族的文化。
外廊主要是指洱海湖边的村落,以湖景为主要特色。
洱海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湖水清澈、湖面碧波荡漾,周围山峦环绕,构成了引人入胜的景色。
从外廊往洱海湖边走,你可以欣赏到湖光山色的美景,也可以坐船游览洱海。
在船上,你可以感受到湖风拂面的凉爽,同时还能欣赏到湖边的岛屿和湖中的鸟类。
如果你喜欢划船,也可以在这里租一艘小船自己划行,亲近湖水。
除了欣赏自然景色,双廊还有一些其他的景点值得一看。
其中之一便是白族苍山神庙,位于苍山脚下的一个小山包上。
神庙是白族人民信仰神灵的场所,是一个祈福祭祀的地方,也是了解白族宗教文化的好地方。
从神庙上望,可以俯瞰到洱海的美景,景色非常迷人。
此外,作为白族文化的代表,双廊还有一些纪念性的建筑和博物馆。
例如白族民俗博物馆、茶马古道博物馆等,这些地方展示了白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服饰、工艺品等,可以更好地了解白族的风俗和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大理双廊是一个集白族风情、洱海美景、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景点。
无论是喜欢自然风光还是喜欢了解文化历史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苍山脚下的白族
巍巍苍山,悠悠洱海孕育了一个古老的民族——白族。
它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个多彩的少数民族。
我很幸运自己能成为这个民族中的一员,我在这个能歌善舞、与人和蔼、纯朴的民族中成长。
你要问我信什么,我信佛。
佛教是我们的民族信仰,向来白族素有“佛庙国”的美称。
从南诏王时期劝奉以后,佛教奉行,特别“滇佛”奉行。
在我的家乡寺庙林立,可谓“四百八十寺”,如:大理寺、崇山寺、观音寺等。
一年中最热闹的是庙会,许许多多的人们在寺庙里拜佛,祈求全家平安,身体安康等心中的愿望,因此佛教人民有了一颗菩萨一样的心肠,与人和蔼,宽容待人。
所以白族是个团结和睦的民族。
孔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在白族充分得到了体现。
白族人特别好客,无论你何时到白族人家,都会受到热情招待。
首先你会喝到带有白族特色“三道茶”,算是为你接风洗尘吧!第一道名为“苦味茶”,第二道名为“甜味茶”,第三道名为“回味茶”,代表人生一苦三甜,苦尽甘来。
我们生活在洱海之滨,洱海是我们的“母亲”,她养育了我们。
所以我们白族的海鲜类比菜类丰富。
接下来你就会尝到许多由海鲜做的饭菜,如:虾饼、炒海带、虾锅饭、虾条、麻辣鱼等。
“烟花三月到大理”,在春暖花开,雪山融化的时间到大理,正是白族旅游文化盛行的日子。
一年一度的三月街,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会聚
苍山脚下,他们带来了地方特产,有水果、药材,各种手工艺品。
此时最受欢迎的数白族对歌比赛,你会听到用白族语言唱的民歌和看到许多白族“小金花”在跳舞。
戏外还有许多活动,如“赛马、荡秋千、耍大绳、舞龙等。
俗话说:“一个民族特点大都会聚在工艺上”。
银是白族最常见的一种工艺材料,它代表平安。
有银镯、银耳环、银手链等,上面刻有金银花、兰花、十二生肖、佛、观音、苍山等,形形色色。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装,白族也不例外。
白族帽代表“风花雪月”,上关风,下关月,苍山雪、大理月。
因白族喜欢白色,所以服装大多以白色为主,又因白族喜欢喜气,所以服装中大多会添有红色。
白族是个文化悠久的民族,具有浓重民族风俗和习惯。
时间流逝,白族仍然在巍峨矗立的三塔之旁,世代传承着,不断弘扬。
2下一页@_@我是分割线@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