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至江山一带的盆地——萎缩了的古大洋-浙江地质矿产研究所

合集下载

加里东期上扬子区前陆盆地演化过程中的层序特征与地层划分

加里东期上扬子区前陆盆地演化过程中的层序特征与地层划分

图 2 上扬子中奥陶—中志留统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SO2 同样不发育低位体系域,它的底界为!型 层序界面。庙坡组或十字铺组构成海侵体系域,宝
布的沉积物,厚仅 1—3m 至十余米,厚度变化不大。 凝缩层由观音桥组组成,厚度薄,以含钙质、泥灰岩、
塔组与临湘组则构成了高位体系域。庙坡组或十字 泥晶灰岩和腕足类、三叶虫生物组合为特色。苏文
加里东期上扬子区前陆盆地演化过程中的层序特征与地层划分!
尹 福 光1)2) 许 效 松2) 万 方2) 陈 明2)
( 1)中国地质大学 湖北武汉 430074; 2)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四川成都 610082)
摘 要:层序地层的主控因素包括全球海平面变化、构造沉降、气候、物源供给等方面,在不同性质的盆地内它们所
二、沉积相特征及层序地层划分 结合盆地性质及演化阶段,主要以前陆隆起开
始露出水面、提供物源方向和沉积环境的改变,将上 扬子地区从中奥陶统至中志留统划分为 2 个二级层 序、4 个三级层序(图 2)。 # 第一个二级层序组成及特征
第一个二级层序(OS-1)由大湾期至宝塔期的沉 积层组成,其顶底都为!型层序界面。红花园组的 顶部发育有多个从砂屑灰岩到藻纹层白云岩序列, 藻白云岩中鸟眼、帐篷构造常见,是一碳酸盐台地! 型暴露界面,也为第一个二级层序的底界。在临湘 组或同时代的涧草沟组顶部广泛存在一个起伏不平 的古风化剥蚀面和残积物,记录了其间一次较大的 海退(孙 云 铸,1942;卢 衍 豪,1959;盛 莘 夫,1974;李 耀西,1975;朱 兆 玲,1986;冯 洪 真,1993;成 汉 钧, 1993)。在鄂东南崇阳(刘永耀,1984)、湘中桃江(徐 熊飞,1981)、四川广元等地临湘组白云质灰岩之上, 沉积了一套石英砂岩,代表了一次海退沉积,构成了 第一、二 两个二级层序之间的!型界面。此二级层 序(OS-1)由两个三级层序组成。大湾组至牯牛潭组 的沉积物 代 表 第 一 个 三 级 层 序( SO1),十 字 铺 组 至 临湘组代表第二个三级层序(SO2)。SO1 高位体系 与 SO2 组成了第一个二级层序的高位体系域。

缙云县地层地质研究

缙云县地层地质研究

缙云县地层地质研究——地层浙江大地构造,总体以江山一绍兴深断裂带为界,分成浙西北和浙东南两个区。

浙西北属扬子准地台(Yangtze paraplatform),或称扬子地块。

浙东南属华南褶皱系(South China folded system),或称华夏地块,它出露地层比较简单,为元古界变质岩和不整合覆盖,其上广泛分布着中生代火山岩系。

缙云县属华南地块,地层主要出露中生代白垩系磨石山群、永康群、天台群、新近系上新统和第四系。

(一)磨石山群磨石山群地层名称,源于1959年浙江省石油地质队在缙云、永康两县交界的缙云一侧磨石山所建的磨石山组。

浙江省区域调查地质大队和省内外地质工作者,历经20多年,发现浙江东南部的磨石山组自下而上有5套不同组合特征的地层,将它们分别命名为大爽组、高坞组、西山头组、茶湾组和九里坪组,合称磨石山群。

而原磨石山组只包括部分西山头组和九里坪组。

其上为永康群馆头组所覆。

“磨石山”一名,本由川村农民于角山山麓石头磨刀而取,新中国成立后所编制的地图上均无此名,而该山上部正式名称为刘山和乌岩洞岗,即今缙云县新建镇的川、宏坦、玉溪、刘山、凝碧等村北部的角山、乌岩洞岗、大排帝、大面岩、历山等组成的诸山中段。

磨石山群代表浙江东南部早白世早期广泛发育的火山沉积岩系,不仅为国内地质界所熟知,也为国际上地质学界,特别是火山地质学和地层学界熟知和接受。

为避免引起混乱和误解,当今地质学界仍特别保留了“磨石山群”这一名称。

测区西南的缙云县磨石山剖面(图1-1),本亚段(J3c-1)无下1304.8米。

自上而下为:[上覆地层]九里坪组流纹岩。

~~~~火山喷发不整合~~~西山头组20.紫红色中厚至厚层状流纹质玻屑凝灰岩。

上部夹沉凝灰岩。

厚32.6米19.紫黑色块状英安质熔结凝灰岩。

厚57.8米18.暗紫色块状英安质岩屑玻屑凝灰岩。

厚33.3米17、暗紫至紫红色块状英安质凝灰熔岩,中部夹英安质含砾玻屑凝灰岩,上部夹流纹质凝熔结凝灰岩。

江山实习区区域地质

江山实习区区域地质

1江山实习区区域地质概述1.1.1实习区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概况实习区位于江山市郊,属浙江省衢州地区管辖。

填图区在西郊,离城区2 km,东径118°33ˊ45ˊˊ—118°38ˊ20ˊˊ,北纬28°43ˊ6ˊˊ—28°45ˊ50ˊˊ。

江山有浙赣铁路直达杭州、南昌,与闽北、皖南有公路相连。

实习区有公路直通市内,交通十分方便(图1-1、封底)图1-1 江山交通位置图实习区属典型的丘陵地貌,山势走向北东,蚱蜢山、江山岗一带的山前地带,山丘呈北西延展(见封底)。

区内较高的山峰有老虎山(279m),西山高地(272.2m),方家山(209.0m),龙王山(204.0m),区内最低海拔80.0m。

切割深度最大150m,一般50 m—70m。

区内水系主要为江山港,河面度200m,水深最大为2.8m,一般小于1m。

流向北东,向北东注入钱塘江。

流量随季节变化较大,8-9月份可因干旱出现暂时性断流。

实习区属亚热带温暖潮湿气候,具海洋型气候特点。

年平均气温16℃--18℃,8—9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36℃,最高可达40℃;1—2月份气温最低,平均1℃--2℃。

年降雨量1800 mm—2000mm,3—4月为梅雨季节,4月份开始出现雷阵雨。

年蒸发量700 mm—800mm。

江山一带农业以水稻为主,工业以水泥工业为支柱,食品、针织等小型厂矿较多。

近年经济发展较快。

1.1.2 地质调查简史浙江江山地区地质研究开展较早,过去多以生物地层研究为主。

1869年德国的李希霍芬,1911—1917年日本地质学者先后来本区进行地质调查。

1927年刘季辰、赵亚曾到本区进行矿产调查研究时,对地层作了初步划分,著有“浙江西部之地质”一文,有一定参考价值。

1951年盛莘夫在“浙江之地质”一文中,对本区地层作了较详细的划分,首次肯定本区有寒武系存在。

1955年卢衍豪、穆恩之,候祜堂、张日东、刘弟墉等发表“浙西古生代地层新见”一文,对本区古生代(尤其是早古生代)地层作了系统的划分,是本区地层研究的重大进步,其划分方案至今仍为人们所沿用。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第二中学2019年高一地理测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第二中学2019年高一地理测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简州市江山第二中学2019年高一地理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图(每小题2分,共52分>1, 冬至日,我国白&A4K的地点是:A. 沙B.式汉C.沈即D.洪河参考答案:A2. 关田科学院的专家报告揖出.2。

】2年太蜀将进入SH轮活动临潮期,屈时太旧殂了活动将异常活跃.其科伊家担心.人类刈将诃能发生的太阳仗"位,不足.据MFIW知上一次太活动峰伉出现在( )A. 19WB. 2(X10 ifC. 2001 if- l>. 2002 if参考答案:3. 犬安门广场升降蔑时何与num落时间相同•以下是连续三天升降旗时间的资料,根据资料回答31-32®.31. 此时.北京的任夜状况足A.任长小于夜长B,虽长等于夜长C.住长大于夜长D.资料不全.无法判断32. 此时.太阳宜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是A.位于北半球.正向北移动B.位于南北球.正向北移动C.位于北半球.正向南移动D.位于南北球.正向南移动参考答案:A.地充B.上地慢C.下地慢0.他核12. 关于圈2中芥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层京度均勾 B.②层称为号石1«C.③层主Slllft, WflliAD.①层与②层的分界而林为古匪煲万参考答案;ll.A \2.C英析】«. aifittunfiiKg. ©ittjt. g>et9. A正■故逸A.n.寿痴内M尽的卷点.①尽厚度是不垮5)的・A mats. 歇浅编以上的si分为春石■.»<2旧王婆由住.rt«rt. cm正・・CDS与g的分膊面伊?真■箭•。

哄错该,»Ac,(HlU!柘展】地球内部圈层(1)英费界而和占看堡界而地球个明金的不注续界而,典霍界而和古登候外而.①莫布界氏:在地面下平均S3干米处I播大陆邮分).在这个不连度血下.纵波和横波的传辎速度都明显增加.2 iififtWiM:在地F29IXI r*tt.在这里《1法的传播速度次怡FPh横波充仝消失.邕小麦地水稻EQ K*口其他程*作的产■构成示意图(】)铝上R1分苗该多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 (2分}<2)谖乡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HS <;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3)为提岛该乡农尺收入.促避农村径济发喉.靖体提出至少二点合理化的an. a分〉参考答案;(l>?K水H]农业(2分)(2)生产规H!小,商砧率帐,机械化和科技木平低.水利工程峰大,(4分〉(3〉近*扩大峻苗规模.M大科技投入,提A机械化水平.提枳极发喉乡填企业.提肩农产&加工水平.(任答3点.佃3分)<2)地球的内部圈螺以莫市界而和占竟堡界而为界.将地却内即划分为地秃、地幔和地核三个阉层.地球内部阉信的佑 构.诃榆化忌饴建卜表以使亍记之,呻*1A.凤化作用、外力搬运 B. J4化作用、内力更造C.仞蚀作用、人类活动 ». 12蚀作用、外力技运 参考答案,6.下图为-: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怠图.读图.完成下列各嘘.阻O013. 图示洋流中 A.①为殴流B.②为塞流C.③位于北半球D.①位于肉手球 14.图示洋流川地牌环境的影*!是A.①洋流北?E 有大的场R ②沸流,降沮M 湿作用C.③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N&箜».①济iiiin 大沿岸地以济水V参考答案: 13.C 14. C试职分析:13.图①位于北-*球中尚筛度大陆的东为枣流,②为中低蚌环流圈,为或时针.该大洋环ifcti 于■It ■•球.②为眼跖③为塞流:④位干蛟纬大陆西M 该大洋环渔为期时针,足北¥•球宾流.选c 正«.H. 丽流腐部有大浪场• Affi :②是ffllifi. T 伸混给堪作用• ,3说塞就.痂ftJtjg 会加大同炜度不问忽区戒康,C 正确;④是充流会*5少沿岸地区降水Nt. D«i<注C 正确. 7.贝加尔湖湖■符4 1-5月卅冻.冰厚可i£90H (米.下图为JS 加尔湖地区等高找图.读下图.完成F 列 &IS.23.贝加尔湖《>24. WDU 尔湖对湖区环境的A.坏冰主B.湖面中心姑冰早于边浅C.位于山谷导牧冰层较I,D.北即的肖冰期长于南芯A.结冰时使气温降低B.融冰时使气温JI高C.祓小了,泌年杖筮D.冰层增1U空气湿懂参考答案:23. D 2i. C试距分析I23. 成图.根抿纬模抑断.贝如尔湖路惊[•:要原因堡汗度较在.气汉武.祥而中心水探.受陆地*咄小.陪泳改于边作.诙渐是构造制,是地壳断裂卜陷形成,不在山谷中.北部的籍度较南潮裔.所以封注期长干南部.24. 贝址家湖绐冰时使湖区环境的■&升商戒卜降M慢,成冰时使湖区,itt降蛇.湖泊调节气候,H 小了气温年较差.冰睬不能增加空二谨.度.水《1可以增加空气混鹰.8. 光明H报2005年1月16H电.来|'|垸道部消息说,2006伟“十一”的将肴京哈.京沪、京广、隘对' 兰新、胶济、武九、浙娘等铁路技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提速后.在这些线珞的部分区段.客车运行时速将让宜200千米.据此回答武汉小出niOOlHjtM铁到襁国.合理运输方式是:A. 长江航运-上海一沔运一苏0U:运河一月布罗陀梅峡一鹿特丹一茉茵河运B. 武汉一京广铁路冲广州一海姑-苏伊士ii河一迎特丹一英芮河海C. 武汉一京广铁路一郑州一隘海铁路一兰新铁路一弟二亚欧大陆桥~蛰川D. 武汉•"京九钦瑞一商丘一隘海铁路一兰新钦路一第二亚欧大陆桥-telfl参考答案;C9. 读下列叫图.腔只考出14夜和云量情况.下列'(溪捧阵正确的瓯()取4& W g•0 •I …A. a>b>c>dB. c>d>a>bC. c>b>d>aD. b>a>c>d参考答案:B 面的保泓效戍怖.气泓不会大任.昭天时.陶1>*夜晚.大弋对地IB保混效它处.址面气沸任.I«e是n天,大■对太阳辐射消鞘作用刑,气沮高.若只为虑任夜向召撤情况,气温件序正确的总c>d>a>b. B 对.A. C, Dttt.10. 关于该山体(图)的设法,设法正娴的是佥针叶林布■fWi交林带曲1皿园落叶帕叶林带a.山休所建地定是&带季【《e〈锹b.也较垂n变化形成的主要(su月凡降水c.位于北半球高纬哎地区D.位于北半球中外吸地区参考答案:D山体山麓自然搐是落叶陶叶林带.同一自然馅.在南城分布的为拔ttft. {?干北半球.所处地区气候■J俺是汲落季14气板.也叫隧是故带海洋枚梭.A HI.杭被&汽变化形成的主尘貌因是海核高值变化. 觇W和降水变化.Bffi.位于北牛球中纬度地区.cffl. M.II. -IL半球傩年从核分H到第:年春分日.太阳H射度A. 一点向南移B. -Hrt北彷C.先向南移.后又向北移».先向北移,后又向雨移参考答案;C12. 新隼社'11. 2005年第5号台凤“修棠”于?月18日下午在台湾心;?陆.带来狂H•埃雨,于18日22时离开台湾岛,迎入台湾海峡,台风中心附近盆大民力12斌以上。

川大水文化题库

川大水文化题库

1.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某一地区逐年可以恢复和()的淡水资源。

A.更新B.开采C.储存D.消耗2.陆地上普遍存在的淡水水体分别是地表水、地下水、()。

A.降水B.海水C.土壤水D.矿泉水3.我国年均水资源总量为()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

但我国却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量为2231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

A.3.2B.2.81C.1.7D.3.54.我国水资源分配极不均匀,全国水资源的()%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

淮河以北地区仅占全国的%。

A.81,19B.51,49C.91,9D.70,305.表征天然水物理性质的指标主要有温度、嗅与味、色度、浊度、悬浮物质、电导率、()。

A.细菌B.CODC.BODD.溶解气体6.1993年第47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定为世界水日。

我国将每年的()定为中国水周。

A.3月22日,3月22~28日B.4月22日,4月22~28日C.5月22日,5月22~28日D.7月22日,7月22~28日7.水体由水、水生生物、()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A.悬浮物B.溶解氧C.漂浮物D.底质8.水的主要用途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

A.灌溉用水B.生态环境用水C.采矿用水D.航运用水9.我国现行的水质标准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方法标准三类,国家、两级。

A.水环境质量标准,地方B.管理标准,地方C.水环境质量标准,国际D.管理标准,国际10.绿色技术分为末端治理技术、清洁工艺、()三个层次。

A.植被恢复B.水土保持C.绿色产品D.环境管理11.根据建站的目的和所要完成的任务,水质监测站分为基本站、辅助站、()。

A.重点站B.背景站C.省界站D.控制站12.《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的管理体制。

A.中央管理与地方管理相结合B.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相结合C.国际管理与国内管理相结合D.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13.跨流域调水,应当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统筹兼顾调出和调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止对()造成破坏。

浙江省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

浙江省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

LAND&RESOURCES为推进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础建设,提升地质公园内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科普功能和展示水平,通过调查表、现场走访和专家咨询等形式,对浙江省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础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和梳理,了解全省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

一、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情况自2001年至今,浙江省已先后建立了1个世界地质公园、5个国家地质公园、8个省级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有火山型、岩溶型、丹霞型、海岸型、花岗岩型和古生物化石型等类型,保存着几亿年来的地质遗迹、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以及丰富多样的古生物化石,是浙江特有的生态资源和不可多得的自然遗产。

科普教育是地质公园的四大主体功能之一,也是地质公园建设的主要目的。

自建立第一批地质公园以来,浙江省一直把科普教育基础建设作为主要任务来抓,并将其作为地质公园揭碑开园评估验收的重点内容,科普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得以有效推进。

(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1.地质科普馆建设情况浙江省内省级以上地质公园14个,其中9个地质公园建有地质科普馆,分别为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新昌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仙居神仙居国家地质公园、缙云仙都国家地质公园,象山花岙岛省级地质公园、余姚四明山省级地质公园、磐安大盘山省级地质公园、江山浮盖山省级地质公园、椒江大陈岛省级地质公园。

科普馆的功能比较齐全,比如雁荡山博物馆内有影视厅、序厅、地质遗迹厅、火山展示厅、文化展示厅、世界火山展示厅、生态展示厅、地质公园建设发展厅、珍稀植物展示区等。

又如四明山陈列馆通过多媒体沙盘、四明山地貌原理模型、四明山火山地质模型、地貌演化原理及标本等展陈方式,用4D技术,以特效座椅和各类特效发生器配合影片播放,介绍四明山地质公园典型的地质成因及特征。

2.地质公园主副碑、地质广场建设情况各地质公园在主入口醒目的位置建有主碑,在其他园区建有副碑。

碑的形式多样,有的用巨型的花岗岩、变质岩作为碑体,刻上地质公园名称和图标,如缙云地质公园、大明山地质公园等;也有用钢筋混泥土搭建的碑体,如常山地质公园、临海地质公园等。

2022-2023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22-2023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22-2023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1.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线对应的海底宏观地形分别是()A.海沟海沟B.海岭海沟C.海沟海岭D.海岭海岭2.该区域大部分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特征和主要原因是()A.沿海平原水源充足B.沿海平原交通便利C.内陆高原地形平坦D.内陆高原气候凉爽2. 截止2022年末东北三省常住人口为9644万人,相比2010年减少了1308万人,人口外流是东北三省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外流的两个主要目的地是山东和北京,均超过100万人。

完成下面小题。

1. 山东和北京成为东北人口外流最主要目的地的原因是()①就业机会多②地域距离近③饮食习惯相近④产业结构相似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人口外流给东北带来的影响是()A.减轻社会负担B.加剧人口老龄化C.利于产业转型D.减少服务种类3. 埃及某地分布有世界著名的白沙漠,白沙漠由白垩(石灰岩的一种)经地质作用而成这些白垩由细粒的方解石和8000万年前白垩纪的生物遗骸经过某些作用而成,白沙漠中有些地方会有突兀而现的白垩岩石,它们形态各异,巍巍而立,有的像骆驼,有的像巨大的蘑菇群,完成下面小题。

1.白垩纪时期,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A.温暖浅海,生物众多B.温暖湿润,林草茂盛C.气候寒冷,物种灭绝D.炎热干燥,风沙频繁2.突兀白垩岩石地貌的形成过程是()A.沉积→抬升→固结→侵蚀B.侵蚀→抬升→固结→沉积C.沉积→固结→抬升→侵蚀D.抬升→侵蚀→沉积→固结4. 近些年,绍兴市加大城市二环线内产业“退二进三”力度。

位于城东的1051文创园由原绍钦印染厂改造而来,吸引了婚庆、培训、餐饮等众多行业入驻,是绍兴市产业转型比较成功的案例。

完成下面小题。

1. 绍兴市“退二进三”的主要目的是()A.发展经济,提升城市等级B.完善设施,方便居民生活C.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减排D.产业转型,优化城市环境2.1051文创园引进的行业主要属于()A.高新技术企业B.生产性服务业C.公共服务业D.生活性服务业5. 读某区域周边洋流图(虚实线代表不同性质洋流)。

浙江花岗岩类地球化学与地壳演化:Ⅰ.显生化岗岩类

浙江花岗岩类地球化学与地壳演化:Ⅰ.显生化岗岩类

0 5 2
01 0 2
00 8 2
01 5
00 5 7
45 06
I 28 1
2 1 5 2
l 93 1
17 6
76 2
同 位 素
原 比

∞ b P
0 8 A52


1 3 16
0 1 01 .4
01 6 .1 9
0. 3 8 14
01 9 21
情 况
辛 茛 廑

33 8 2 1
1 0
I3 29 7 7

2 6 08 19 4

3 6 1 I 2 1 8

23 68 23 4

5 6 01 37 5
样 品 中普 通 铅 古 量
( i r) g
Pb
Pb
00 7 0 8
同位 素 .
锫石质量是根据颢粒数厦其太小估计的质量. 不是准确称量值 , 故牿石的u P 浓度是估计值. b 仅供 参考 .
由 地 质 矿产 部 天津 地 质 研 究 所 李 惠 民测 定 .
浙 江 加 里 东 期 花 岗 岩 为 角 闪 石 花 岗 岩 和 二 长 花 岗 岩 。F O + F … Ca 和 e e0 O
啦稿 日期 】9 - 5 9 改 目 日期 19 - 3 2 96 - , 0 0 9 7 0— 4
维普资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 拒 97
图 1 浙 江 省 地 质 简 图
Fg 】 Ge lgcls ec p o h jn rvn e i oo ia k th ma fZ eig Po ic 前 震 系 和 震 旦 系 2 寒 武 系 二 叠 系 ; 3 徕 罗 系 和 白 垩 系 ;4 第 四 系 ; 5 花 岗 岩 6 大 断 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绍-江“盆地”——萎缩的古大洋
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水涛
从空中俯视浙江的山川江河,自绍兴至江山,由一连串宽展河谷低丘构成的盆地,在本省境内绵亘达二百八十余公里,这是我省通向西北、西南诸地的走廊。

在地质工作者的专用图上,这一带是晚近地质时代形成的山间盆地和河湖相沉积区。

以此为界,划分出浙西北与浙东南,两者的自然地理及地质构造景观绝然迥异。

这是地壳层上的一个分划性界面。

这一现象早在五十年代就引起了地学家的关注。

以后的研究证明,这正是地壳中一个巨大破裂带,向下深切达九十公里,在地质史上间隙地拉张并时有地幔物质涌出。

近年来,地质学家们对此断裂带内部结构构造和岩石学开展研究又获得了重要进展并由此进一步提出:绍兴至江山一线并非是一般的地壳深大断裂,而是由南部“华夏古陆”和北侧“江南古陆”发生会聚碰撞,因其间的大洋盆地萎缩关闭,而留下了缝合遗迹。

这可是中国南方地质百年研究史上的一项划时代发现,其证据又是什么呢?
地质工作者在野外进行考察新华社记者徐邦摄
绍江“断裂带”大部已为八、九亿年前岩浆体充填,最近找到了其间残存的顶盖岩石。

这些岩石都是在九亿年前的大洋环境中生成的,比如诸暨璜山等地的一种所谓科马提
岩,其形如同扁圆状的“.球体”,这是海底喷出的超镁铁熔岩突然冷凝收缩所造成。

球体长径十至十五厘米,经切割磨制后黝黑铮亮,并镶嵌着墨绿色半透明同心环带,核心由光亮可鉴的角闪石聚晶构成。

在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外部包裹着一层“淬火”边缘,用电子探针测试证实,最初形成的是球体冷凝外壳,而后矿物晶体逐渐向中心生长。

此外,还曾发现垂直层圈排列的针柱状辉石晶体,或呈束状、放射状,形同玫瑰花一般,这在岩石学上称为显微巤刺结构,因形似非洲一种带刺的花而得名。

这是鉴别古玄武科马提岩的典型标志。

诸暨科马提岩的镧系元素富集系数非常接近大西洋底海脊喷出的玄武岩类;据镧、钐与稀土元素总量计算,也证明应属大洋底或裂谷带的产物。

在诸暨科马提岩层上还发现一种绿色的岩石,据野外调研、镜下鉴别以及稀有和稀土元素含量分析,可以确认是属海底镁铁质火山熔岩,十分接近世界上古洋底产出的“细碧岩”。

4,此外,在绍兴平水还发现厚度甚大的海相沉积岩系。

其中如银白色呈强丝绢光泽的白云母片岩及洁白纯净的石英岩,现在被大量开采利用。

对绍江“断裂带”内原岩系列特征和生成环境的恢复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这一带原来曾是烟波万里、怒涛汹涌、时有海底火山喷溢的拉张大洋裂谷带。

断裂带南侧的浙东地块,以往认为它比较年轻,是在四亿年后才由“江南古陆”向海洋方向长出去的一块陆地。

近年经多种同位素方法年龄测定,已初步证明是在九至十四亿年间(或更早至20余亿年)形成的古陆,即“华夏古大陆”,断裂带之北,也有不少资料可以证明,在相近的地质年代(9-10亿年前)浙西属于江南古陆岛弧带。

因此,在九亿年前,绍兴至江山一带原始大洋盆地,北接岛弧、南邻古陆。

在现绍兴断裂带内由海洋环境生成的原始岩石系列,在九及七亿年前相继遭到了巨大压缩,被称谓磐石之坚的岩层竟紧闭摺叠,“柔软”犹如面团,表现出典型的超塑性流动现象。

断裂带南北两侧古陆前缘岩块出现强烈的变质和变形,尤其是华夏古大陆的基底岩层如同“红绸舞”的飘带,曲叠翻卷向北大规模逆冲运动,北侧江南古陆岛弧带则主要表
现为向南推覆,造成大距离位移。

于是,原始绍江带的浩瀚海洋盆地最终关闭并发生岩层的超塑性流变。

从整个中国东南的地层发育规律和古生物群落及生态变迁历史分析,表明九亿年前的华夏古大陆,犹如巨大的舰只,向北驶行,其“舰头”首先碰撞在江南古陆的浙西前缘,而后才徐徐的向顺时针方向扭转“身子”,不断靠近江南古陆,并使夹持于两大古陆间的赣湘粤桂残洋盆地由北东而西南渐渐关闭,终于在四亿年前连接成统一的古大陆。

那么,华夏古大陆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据研究,它是九亿年前外来的地块,可能是更为古老的南半球大陆破裂的残体,形成大洋高原或岛屿,尔后随着洋底扩张漂移而被“传送”到中国大陆边缘。

在江南,华夏古陆的焊接带(同熔型岩浆岩)及其两侧有多种金属矿产分布,犹如横亘中国南方大地上的一条“银河”,缀满了闪烁的“星星”,而绍兴至江山一带更是璀璨夺目。

可以预见,在本世纪末到来之前,这里必将成为我省最有前景的贵重金属、有色金属及放射性矿床的开发地。

注:原文刋于1986年5月1日浙江日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