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6.2.2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选修二:6.2《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选修二:6.2《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导学案(含答案)

第二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学习目标 1.理解海洋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其包含内容。

2.认识海洋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污染途径、危害与分布。

3.了解海洋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4.能够理解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5.了解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对策和重要性。

一、海洋环境问题(一)海洋环境污染1.概念:污染物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①____________。

2.污染物类型:废水、废物、②______化学品、③________物质。

3.海水自净方式:扩散、稀释、氧化、沉降。

4.污染物来源(1)工业④________:重金属、CO2、SO2、NO X、冷却水等。

(2)城市⑤______:生产生活垃圾及冷却水。

(3)⑥______污染:石油运输、海上石油开采、石油运输事故。

(4)⑦______排放物:农药、化肥、除草剂。

(5)核电站:⑧________、冷却水。

5.分布:集中分布于⑨____________、工业城市及⑩______附近。

6.危害:危害海洋生物和人类自身。

7.石油污染(1)分布:集中在沿海水域和海上⑪______沿线。

(2)原因:沿海石油工业、海上⑫______和海上⑬______。

(3)危害:破坏海洋生态,危害渔业生产,破坏海滨娱乐场所,使整个海岸环境退化。

(二)海洋生态破坏1.概念:在各种⑭______因素和⑮______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的海洋生态失调。

2.表现(1)海岸湿地和海岸带⑯____________被破坏。

(2)⑰________和⑱________等典型生态系统受损,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

(3)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资源减少,珍稀物种濒临灭绝。

(4)近岸污染及⑲______频发。

(三)海平面上升21________。

1.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两极⑳______融化,上层海水○22________是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最强烈的地区。

特别是沿海低地国家和一些海岛国家。

学习保护海洋生态教案

学习保护海洋生态教案

导语:保护海洋生态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生态学家发现,随着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化,海洋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开始受到严重威胁。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将海洋保护的知识带给学生,通过有趣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海洋的重要性,并从中培养他们的保护意识。

1. 教学目标(1)了解海洋的重要性,学习保护海洋生态知识;(2)增强学生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3)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生态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掌握保护海洋生态的方法。

2. 教学内容(1)海洋生态系统的构成和重要性;(2)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影响;(3)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生存环境;(4)海洋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展望;(5)海洋保护项目的介绍和实践。

3. 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对海洋环境、生物群落的演示和实地教学、实验演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海洋生态的认识。

(2)讲述法通过讲述法传播和强化海洋生态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3)互动法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展示汇报等互动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提高学习成效。

(4)实践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海洋保护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保护海洋的意义。

4. 教学流程(1)提出学习目标和教学重点通过简要说明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引发学生对海洋环保的了解和兴趣,激发学生对保护海洋的责任感。

(2)了解海洋的构成和重要性以图表、图像等形式展现海洋的构成和重要性,按科普的方式清晰表述海洋在环境、气候、生态、经济中的重要性。

(3)探讨污染和影响介绍海洋环境的污染源、特点、影响,并探讨其对生态、经济、地理环境的影响。

(4)认识海洋生物介绍海洋生物的分类、特色、生存环境,并分析海洋环境的影响因素,探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概念。

(5)理解保护法规和国际展望介绍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和国际合作,探讨全球环境变化、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保护策略和措施。

(6)了解保护项目并实践介绍和了解一些海洋保护项目,并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模拟演习、小组议题等活动来探讨和练习。

海洋科学探索与保护 - 教案

海洋科学探索与保护 - 教案

海洋科学探索与保护教案一、引言1.1海洋的重要性1.1.1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71%,是生命的摇篮。

1.1.2海洋对全球气候有重大影响,调节温度和天气模式。

1.1.3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1.1.4海洋资源对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1.2当前海洋面临的挑战1.2.1海洋污染,特别是塑料垃圾和化学物质的排放。

1.2.2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1.2.3气候变化引起的海洋酸化和海平面上升。

1.2.4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可持续性。

1.3课程目的和意义1.3.1增强学生对海洋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1.3.2培养学生的海洋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1.3.3探索海洋科学的前沿领域和研究方法。

1.3.4促进学生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二、知识点讲解2.1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2.1.1海洋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2.1.2海洋生态系统的类型,如珊瑚礁、潮汐带等。

2.1.3海洋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1.4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2.2海洋资源的种类与利用2.2.1海洋生物资源的种类,包括鱼类、贝类等。

2.2.2海洋矿产资源的种类,如石油、天然气等。

2.2.3海洋能源的开发,如潮汐能、波浪能等。

2.2.4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2.3海洋环境保护的方法与技术2.3.1海洋污染的来源和防治措施。

2.3.2海洋生态修复的技术和方法。

2.3.3海洋保护区的设立和管理。

2.3.4国际海洋保护的法律和条约。

三、教学内容3.1海洋科学的基本原理3.1.1海洋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如海水运动、潮汐等。

3.1.2海洋化学的基本原理,如海水成分、酸碱平衡等。

3.1.3海洋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如海洋食物链、生物适应性等。

3.1.4海洋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如海底地形、板块构造等。

3.2海洋科学的研究方法3.2.1海洋观测技术,如遥感、浮标等。

3.2.2海洋实验方法,如实验室分析、模拟实验等。

新教材 【人教版】地理选修二:6.2《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导学案(含答案)

新教材 【人教版】地理选修二:6.2《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导学案(含答案)

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2019.4第二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学习目标 1.理解海洋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其包含内容。

2.认识海洋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污染途径、危害与分布。

3.了解海洋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4.能够理解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5.了解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对策和重要性。

一、海洋环境问题(一)海洋环境污染1.概念:污染物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①____________。

2.污染物类型:废水、废物、②______化学品、③________物质。

3.海水自净方式:扩散、稀释、氧化、沉降。

4.污染物来源(1)工业④________:重金属、CO2、SO2、NO X、冷却水等。

(2)城市⑤______:生产生活垃圾及冷却水。

(3)⑥______污染:石油运输、海上石油开采、石油运输事故。

(4)⑦______排放物:农药、化肥、除草剂。

(5)核电站:⑧________、冷却水。

5.分布:集中分布于⑨____________、工业城市及⑩______附近。

6.危害:危害海洋生物和人类自身。

7.石油污染(1)分布:集中在沿海水域和海上⑪______沿线。

(2)原因:沿海石油工业、海上⑫______和海上⑬______。

(3)危害:破坏海洋生态,危害渔业生产,破坏海滨娱乐场所,使整个海岸环境退化。

(二)海洋生态破坏1.概念:在各种⑭______因素和⑮______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的海洋生态失调。

2.表现(1)海岸湿地和海岸带⑯____________被破坏。

(2)⑰________和⑱________等典型生态系统受损,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

(3)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资源减少,珍稀物种濒临灭绝。

(4)近岸污染及⑲______频发。

(三)海平面上升21________。

1.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两极⑳______融化,上层海水○2.影响区域:○22________是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最强烈的地区。

6.2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6.2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方法 分散 沉降 吸收 围栏 放任 燃烧
具体做法
局限性
喷洒强效洗涤剂,使 石油迅速分散
不易在近岸或渔场周围 使用,出现二次污染物
播撒粉状石灰,使其沉降
会危害海底生物,出现 二次污染物
利用麦杆、泥炭、聚苯 乙烯等吸收石油
只能在静水环境中使用
用围栏圈住回收
小面积,静水环境
让其自然分解
只适用于大洋中的原油 泄漏,且扩大污染范围
例二:石油入海流
石油是海洋污染物中最主要的一种。据估计,通 过各种途径每年进入海洋的石油和石油产品约占世 界石油总产量的干分之五。 石油进入海洋的途径有: 1.陆岸排油:是海洋石油污染危害最大的污染源之 一。 2.海洋运输与港口建设。 3.海上油田的开发。
石油污染的危害
1.海鸟首当其冲,受到严重的危害 2.由于石油的密度小,且不溶于水,一旦进 入海洋,石油就会漂浮在海面上,一方面隔绝了 水和空气之间的氧气交换,另一方面石油的氧化, 需要消耗海水中大量的溶解氧,造成海水中严重 缺氧,会使海洋中的生物很快窒息死亡。
1.全球变暖问题谈判中,小岛国尤为 迫切,为什么?
提示
全球变暖对低地国家和海岛国家危 害更严重。
2.分析下列地理现象的关系,并用图表 示。
海平面上升 冰川融化 海水膨胀 大 气中CO2增多 全球变暖 淹没低地
提示
大气中CO2 增多
全球 变暖
冰川 融化
海水 膨胀
海平面 上升
淹没 低地
二、海洋环境保护
主要特点: 1.污染源广。 2.持续性强。 3.扩散范围广。 4.防治困难。
污染物质来源: (1)石油及其产品:主要是原油、各种燃料油 和润滑油; (2)重金属:主要有汞、镉、铜、铅、锌、银 等金属元素,来源主要为工业污水、矿山污泥和废水 以及石油燃烧生成的废气中包含的重金属; (3)农药:包括汞、铜、砷、铅等金属农药、 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来源主要为森林、农田而 随水流迁移入海;

2022届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二) 第六章 第一节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2022届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二) 第六章 第一节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三)海冰和冰山
1、海冰: (1)概念:狭义的海冰是指极地和高纬度海域海水 冻结形成的咸水冰。广义的海冰包括咸水冰以及流入 海洋的河冰、湖冰等淡水冰。
(2)形成:在风弱、浪小、流速慢、海水含盐偏低 的近岸浅水区会最先形成海冰。
(3)危害:海冰的膨胀力以及运动时发生的推力和 撞击力,都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一、海洋自然灾害 (一)风暴潮
1、概念: 2、类型: 3、危害: 因水位暴涨,狂风巨浪导致船只沉没、堤坝决口、农田
淹没、房屋被毁、交通通讯受阻、渔业生产受损、人员 伤亡、海水入侵等
4、影响风暴潮灾害的因素
自然因素 地理位置、河流、地形、海岸形状、海底地形
社会经济因素 城市、人口、工业等
P69 阅读 • 孟加拉湾风暴潮
2007年
P69 活动
孟加拉湾是风暴潮的多发区, 也是重灾区。读图6.4,联系 已学知识,分析下列问题。 • 1.推测孟加拉湾风暴潮的多发 季节,并说明原因。
北半球夏秋季节(5—10月) 夏秋季节飓风频繁,此时又正值 雨季,河流的径流量大。
2、从地形、海岸形状、社会经 济状况分析孟加拉湾风暴潮灾 害严重的原因。
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海岸 呈喇叭状、城市众多,人口密 集
3、分析河流对孟加拉湾风 暴潮灾害的影响。
孟加拉湾河流众多,流量大,汛期又集中,与海潮顶托, 加剧了风暴潮的灾害。
归纳: 孟加拉湾风暴潮多发且灾害严重的原因
地理位置
飓风多发地区
海岸形状
呈半封闭或喇叭口形状

地形地势
低平开阔
灾 严
河流
入海水量大,有顶托作用
B. 大气的强烈扰动
C. 围海造陆、建人工岛
D. 海洋水体状态骤变

高中地理6.2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测试新人教版选修2

高中地理6.2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测试新人教版选修2

6.2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一、单选题废油排入海洋形成的油膜浮在海面,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

同时又减少了海面潜热的转移,导致海水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加大,使海洋调节气温的作用减弱,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

据此回答下列1-2题。

1.以下最不可能是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污染物主要来源的是()A.人类生活污染B.海洋石油的开采C.近海石油的加工D.海洋石油运输2.对海洋沙漠化产生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海洋生物因为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B.使沿岸地区干旱程度加剧C.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D.更易诱发当地沿海的赤潮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阴影部分是某海洋污染物质分布图。

这种污染物质最可能是()。

A.石油B.塑料C.化肥D.重金属4.这种污染物除了会造成海域动物大量死亡外,还会()。

①破坏海滨娱乐场所②造成海岸环境退化③造成珊瑚死亡④使海水富营养化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阅读下列资料,完成第5-6题。

大部分国土仅比海平面高出1.5米的马尔代夫总统纳希德说:“我们不想离开马尔代夫,我们也不想沦为‘气候难民’,在临时帐篷里住上几十年。

”5.导致马尔代夫居民成为“气候难民”的直接原因是()。

A.海洋污染B.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C.全球气候变暖D.海平面上升6.下列国家中,同样受马尔代夫遭遇的问题困扰严重的是()。

①荷兰②俄罗斯③哈萨克斯坦④孟加拉国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一艘油轮满载石油沿下图中海峡驶往汉堡,据此完成第7-9题。

7.该油轮装载的石油最有可能来自()。

A.尼日利亚B.墨西哥C.伊拉克D.委内瑞拉8.该油轮经图中海峡后,船员会看到()。

A.风大浪高,波涛汹涌B.船体下沉,阻力增大C.碧海蓝天,干热少雨D.渔船往来,作业繁忙9.若该油轮经过下图中著名海峡时,发生油轮泄漏,则油污很有可能影响到的国家是()。

A.英国B.阿尔及利亚C.索马里D.德国读“某海域示意图”,完成10~11题。

第二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第二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6.2海洋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资料,说明海洋污染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2、了解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3、运用资料,说明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学重难点:1、海洋污染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2、赤潮形成的原因3、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影响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读图引入:读《海洋污染物质来源》示意图2.提问:海洋污染物质来源于哪些经济部门,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到海洋中,从而产生海洋环境问题的。

1.讲述:海洋环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海洋污染,即海洋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本身的自净能力;二是海洋生态的破坏,即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态受到的破坏。

(一)海洋环境污染:(1)海洋污染的来源:绝大部分海洋污染物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污染物进入海洋,污染海洋环境,危害海洋生物,甚至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

①城市和工业生产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它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

②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水温较高,流入河口或海中,也会影响海洋生物。

③施入农田的杀虫剂和化肥随雨水流进江河,或随土壤颗粒在河口淤积,最终流入海洋。

④石油污染:沿海工业生产和海洋航运中的船舶,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石油污染区域多集中于沿海水域或海上航线沿线。

由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因污染物集中,污染迹象明显,危害严重,因而也备受公众关注。

2阅读:课本《阿拉斯加的油轮泄漏》一文及插图、图表《海上石油泄漏清污方法》3提问:海洋污染会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什么影响;海洋生态的破坏是否都是人为因素?4.讲解解:除海洋污染外,人类的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如破坏海岸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工程建设;人类对某些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缺乏科学论证的围海造田工程;都会导致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生物数量和和种类不断减少,甚至部分物种额临灭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海洋环境污染和海洋环境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目前全球的热点问题——海平面上升。

(三)海平面上升
1.海平面上升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两极冰川融化、上层海水热膨胀等原因引起的2.带来的危害:
(思考:为什么小岛国对大力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尤其积极和迫切?海平面上升的机理是如何的?)
(四)海洋环境保护
(问:还养环境保护的措施有哪些?)
海洋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提高陆地资源和海洋资源的利用率,合理使用各种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和资源浪费,实行清洁生产,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以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

③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课堂练习:)
[经典例题2]2000年8月20日,广东大亚湾发生赤潮,下列各因素与之关系不大的是()A.晴天连续水温偏高B.海流运动微弱
C.湾内污染严重D.有台风活动
【解析】要回答本题,首先要了解赤潮发生的原因及赤潮现象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所谓赤潮,是指浮游生物大量异常繁殖而使海水变色的现象。

天然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多数具有一定的颜色。

正常情况下,由于数量小,不易察觉。

但当水体富营养化使其急剧繁殖增多时,它们便大全聚集于水面,呈块状、带状等多种形态漂浮着,使水面具有各种颜色。

产生赤潮的原因,主要是海洋受到污染,生物可利用的氮、磷等营养元素积累,造成海洋富营养化,为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盐类。

而阳光强烈、水温升高、海水停滞、海面上空气流稳定,又是有利于赤潮生物集结的自然条件。

赤潮的出现,使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破坏。

一方面,赤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死亡分解过程中,都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鱼、贝等缺氧窒息而死。

同时在代谢过程中也产生大量生物毒素,可使鱼类病变
【答案】 D
[经典例题3]读下面世界石油污染水域图和两段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0年10月3日,一油轮在①处搁浅造成7000吨原油泄漏,污染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附近的海域和海岸,导致大量鱼类死亡。

材料二南非两个岛的近20万只非洲企鹅因沾上被油轮泄漏的石油而面临生命危险。

——摘自《中国环境报》2000年12月30日
(l)材料上所说的石油泄漏事故发生在由世界石油主要供应地驶向主要消费地的两条石油运输线上,这个石油供应地是,并用字母“A”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

(2)由石油供应地A向东经过①处附近的海峡,运送的石油主要供应。

(3)如石油泄漏事故1月发生在印度半岛南端附近的海域,在洋流的作用下,水面上的油膜将向偏方向漂流。

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原因是。

(4)有关海上石油泄漏清污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海航线上的原油泄漏,通常让其自然分解
B.近岸或渔场周围,可以采用分散法使石油迅速分散
C.小面积的油污可用燃烧法清除
D.吸收法只能在净水环境中进行
【解析】海洋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海洋石油污染。

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

因此,石油污染区域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

由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因为污染迹象明显,污染物集中,危害严重,因而备受公众的关注,也是目前治理污染的重点。

石油污染产生的危害、怎样减少石油污染、海上石油泄漏有哪些方法,都是学习中应该了解掌握的内容。

【答案】(1)中东波斯湾沿岸标注略(2)马六甲日本(3)西因油膜覆盖,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而死;海水严重污染,使鱼类中毒死亡(4)D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