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饮食习惯调查研究报告样本
幼儿饮食偏好调查报告

幼儿饮食偏好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本次调查针对幼儿饮食偏好展开,旨在了解幼儿在饮食方面的喜好,为幼儿园提供合理的膳食安排和营养均衡的指导。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我园100名3-6岁幼儿。
三、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内容涵盖幼儿食物种类、口味偏好、饮食习
惯等方面。
四、调查结果
1. 幼儿对荤素搭配的需求较高,喜欢口感细腻、色香味俱全的食物。
2. 蔬菜水果类食物中,幼儿对西红柿、香蕉、苹果等水果较为喜爱;对青菜、胡萝卜、豆腐等蔬菜也具有一定的接受度。
3. 在主食方面,米饭、面条、馒头是幼儿的主要选择;对土豆、玉
米等杂粮类食物认可度较低。
4. 鲜奶、豆浆等饮品备受幼儿欢迎,尤其是巧克力牛奶、草莓奶等
口味相对甜美的饮品。
5. 零食方面,果冻、巧克力、薯片等高糖高油食物受到幼儿喜爱,
而果蔬干、坚果类食品吃的较少。
五、调查建议
1. 根据幼儿的饮食偏好,科学合理地搭配膳食,保证营养均衡。
2. 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油食物,加
强对蔬果、杂粮的宣传和推广。
3. 食物的制作应精心细致,色香味俱全,增加幼儿的食欲,培养他
们的味觉。
4. 饮食教育的开展,可通过亲子互动、营养讲座等形式,提升家长
和幼儿的饮食健康意识。
六、总结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幼儿在饮食方面的偏好和需求,为
提供优质的膳食服务和健康的饮食指导奠定了基础。
希望通过我们的
努力,能够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健康成长,享受美味的食物带来的快乐。
感谢所有参与调查的幼儿和家长,谢谢大家!。
关于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研究

关于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不良饮食习惯问题日益凸显。
幼儿期是人的生长发育最为关键的阶段,饮食习惯的养成对于幼儿健康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生活节奏加快、父母工作繁忙等,导致许多幼儿养成了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挑食、偏食、暴饮暴食等问题普遍存在。
不良饮食习惯不仅会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肥胖等健康问题。
据统计,我国幼儿肥胖率逐年上升,而营养不良的幼儿也不在少数。
研究幼儿不良饮食习惯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改善幼儿饮食习惯,提升幼儿的营养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本文旨在对幼儿不良饮食习惯进行深入探讨,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现状,并探讨影响幼儿饮食习惯形成的各种因素。
通过研究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可以更好地阐明饮食对幼儿健康的重要性,从而提出有效改善幼儿饮食习惯的建议。
研究幼儿饮食教育的重要性,可以为幼儿园和家长提供重要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关注和培养幼儿健康的饮食习惯。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幼儿饮食问题,促进幼儿饮食习惯的良好形成,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有益的帮助。
2. 正文2.1 幼儿不良饮食习惯概述幼儿不良饮食习惯指的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主要表现为偏食、挑食或者过量摄入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等。
这些不良饮食习惯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肥胖、甚至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
幼儿期是人生中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饮食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由于幼儿在这个阶段对于食物口味的偏好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的不足,很容易形成不良的饮食习惯。
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形成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个体因素密切相关。
家长的饮食观念和方式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饮食选择,而广告、同龄人和学校食堂等外部环境也会对幼儿的饮食习惯产生影响。
幼儿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

幼儿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膳食营养健康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作为多年工作经验的幼儿相关工作者,我深入调查了幼儿的膳食营养状况,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幼儿膳食营养现状1.膳食结构不合理调查发现,部分幼儿的膳食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
一方面,食物种类单一,缺乏多样性,导致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另一方面,部分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口味,忽视了营养搭配,导致孩子摄入过多的油脂、糖分等。
2.营养摄入不均衡(1)蛋白质摄入不足:部分幼儿的饮食中缺乏优质蛋白质来源,如牛奶、鸡蛋等。
(2)钙摄入不足:幼儿时期骨骼发育迅速,需要大量的钙质。
然而,部分幼儿的饮食中钙摄入量不足。
(3)维生素摄入不足:幼儿饮食中缺乏新鲜蔬菜、水果等,导致维生素摄入不足。
(1)挑食、偏食:部分幼儿对食物有明显的偏好,导致营养素摄入不均衡。
(2)进食速度过快:部分幼儿进食速度过快,容易导致消化不良。
(3)零食过多:部分幼儿零食摄入过多,影响正餐的摄入。
二、幼儿膳食营养健康建议1.合理搭配膳食结构(1)增加蛋白质摄入:适当增加牛奶、鸡蛋、豆腐等优质蛋白质来源。
(2)增加蔬菜、水果摄入:确保孩子每天摄入足够的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3)控制油脂、糖分摄入:减少油炸、高糖食物的摄入,以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1)定时定量:养成定时定量的进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2)细嚼慢咽:教育孩子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过快导致消化不良。
(3)合理零食:适当给孩子提供健康的零食,如坚果、水果等。
3.家庭与幼儿园共同配合(1)加强沟通:家长与幼儿园教师加强沟通,了解孩子在园的饮食情况,共同调整饮食结构。
(2)开展教育活动:幼儿园可以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
(3)定期体检:定期对孩子进行体检,了解其营养状况,及时调整饮食。
幼儿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有时候,家长们可能在忙碌的生活中忽略了孩子的饮食细节。
比如,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能吃,就是健康的,却忽视了食物的营养价值。
幼儿就餐研究报告

幼儿就餐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幼儿阶段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饮食对幼儿的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幼儿的就餐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挑食、进食速度过快等。
为了探索幼儿就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本研究进行了一系列观察和调查。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幼儿就餐过程中的问题,找出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3. 研究方法3.1 观察就餐行为我们在多个幼儿园中观察了幼儿的就餐行为。
观察重点包括幼儿餐前餐后行为、挑食行为、进食速度等。
3.2 调查问卷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家长的调查问卷,以了解他们对于幼儿就餐问题的看法和经验。
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幼儿的饮食习惯、家庭饮食环境等方面内容。
4. 研究结果通过观察和调查,我们得出了以下研究结果:4.1 就餐过程中的问题•挑食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存在挑食习惯,对新鲜的食物较为抵触。
•进食速度过快:部分幼儿在进餐过程中速度过快,容易导致进食不消化和腹胀。
4.2 可能的原因分析•饮食环境不良:有些幼儿在家庭环境中饮食过于讲究,对于新的食物难以适应。
•饮食偏好问题:某些幼儿对于特定食物有偏好,对其他食物不感兴趣。
•家庭教育问题:一些家庭对于幼儿饮食问题关注不够,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5. 解决办法5.1 创建良好的饮食环境•家长要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食物,鼓励尝试新鲜的食物。
•家庭餐桌上要营造积极的氛围,避免强迫幼儿进食。
5.2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要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定时进食,避免幼儿空腹或暴饮暴食。
5.3 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应该重视幼儿的饮食问题,为幼儿提供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家长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培养幼儿对健康饮食的兴趣。
6. 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幼儿就餐过程中存在挑食和进食速度过快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源于饮食环境、饮食偏好和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原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创建良好的饮食环境、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加强家庭教育等解决办法。
幼儿园膳食健康问卷调查报告

幼儿园膳食健康问卷调查报告1. 引言膳食健康对幼儿园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了解幼儿园儿童的膳食习惯、膳食营养摄入以及膳食健康状况,我们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
本报告总结了调查结果,并提出了改进幼儿园膳食健康的建议。
2. 调查方法我们在某市区的10所幼儿园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集了200份有效问卷。
问卷包括了一系列与幼儿膳食相关的问题,如每日进餐次数、食物种类选择、膳食摄入情况等。
我们采用了匿名的方式进行调查,以保证回答者的隐私。
3. 调查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对幼儿园儿童的膳食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
3.1 进餐次数调查显示,大部分幼儿园儿童每天进餐次数为3次,其中早餐、午餐和午睡后的小吃是主要的三餐。
然而,仍有一部分幼儿在家没有规律的进餐习惯,这可能影响到他们的膳食健康状况。
3.2 食物种类选择多数幼儿园儿童在进餐时有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的选择,但仍有一部分儿童倾向于选择高糖分、高油脂的零食。
需要引导和教育幼儿正确选择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等健康食品摄入量,减少高糖分、高油脂食物的摄入。
3.3 膳食营养摄入根据问卷调查,膳食营养摄入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摄入量相比存在不足的情况。
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素的摄入不足可能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免疫能力。
3.4 饮水情况大部分幼儿每天都有适量的饮水,但仍有一部分幼儿不爱喝水,导致水分摄入不足。
提醒幼儿园重视幼儿的饮水情况,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4. 讨论膳食健康是幼儿园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幼儿园的膳食健康管理:4.1 提供均衡的饮食供应幼儿园应提供均衡的饮食供应,包括适量的蔬菜、水果、谷物、蛋白质等食物,确保幼儿膳食的多样性和营养均衡。
4.2 食育教育幼儿园应加强食育教育,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培养幼儿正确的膳食观念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包括给幼儿提供健康饮食知识、示范健康饮食行为以及与家长合作共同宣传膳食健康。
幼儿进餐调查报告

幼儿进餐调查报告一、研究背景幼儿的进餐习惯和饮食偏好对其身体健康和成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在现代社会,由于家长工作繁忙、快餐文化的普及以及电子产品的干扰,许多幼儿存在进食时间不规律、偏食以及对健康饮食的缺乏意识等问题。
因此,本调查旨在对幼儿的进餐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为制定相应的幼儿膳食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法。
问卷范围涵盖了100名幼儿,来自不同幼儿园、不同城市、不同背景。
问卷内容包括幼儿的进食时间、喜好的食物种类、进餐环境、进食速度等。
三、调查结果1.进食时间:调查结果显示,57%的幼儿有固定的进食时间,而43%的幼儿没有固定的进食时间。
2.食物偏好:大多数幼儿对面食(如馒头、面条)和肉类(如鸡肉、猪肉)比较感兴趣。
而对于蔬菜和水果,只有25%的幼儿表示有兴趣。
3.进餐环境:大约80%的幼儿在进餐时有家长的陪同。
然而,33%的幼儿在进餐时同时使用电子产品。
4.进食速度:近一半的幼儿吃饭速度较快,只有20%的幼儿吃饭速度适中。
四、讨论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幼儿的生活习惯和进食环境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幼儿的进餐习惯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43%的幼儿没有固定的进食时间。
对于幼儿而言,有规律的饮食是培养其良好的进食习惯和健康的饮食结构的基础。
因此,建议家长制定固定的进食时间,并保证幼儿按时适量进食。
其次,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较低。
幼儿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蔬菜和水果是提供维生素和纤维素等营养素的重要食物。
因此,建议家长多样化幼儿的饮食,培养幼儿对蔬菜和水果的兴趣。
此外,33%的幼儿在进餐时使用电子产品。
这不仅影响了幼儿对食物的注意力,还可能诱发幼儿进食的厌食情绪。
因此,建议家长在进餐时限制幼儿使用电子产品,为幼儿提供安静的进食环境。
最后,近一半的幼儿吃饭速度较快。
快速进食不仅容易引发消化不良,还会影响幼儿对食物的口味和质地的感受。
因此,建议家长引导幼儿慢慢咀嚼食物,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幼儿饮食偏好调查报告评估

幼儿饮食偏好调查报告评估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幼儿饮食健康问题的关注逐渐增加。
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幼儿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因此,本次调查报告旨在对幼儿饮食偏好进行评估,为幼儿饮食健康提供参考。
二、调查背景本次调查对象为某幼儿园3-6岁幼儿,共计100名。
调查内容包括幼儿对不同食物的偏好程度、膳食结构状况、饮食习惯等。
三、调查结果1. 幼儿对食物的偏好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幼儿对水果和蔬菜较为喜爱,尤其是香蕉、苹果、西红柿等常见水果;而对于肉类和豆类食物的偏好较低,对鱼肉、鸡肉等动物蛋白类食物的接受度相对较高。
2. 幼儿膳食结构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幼儿膳食结构存在一定问题,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蛋白质和脂肪摄入相对不足。
需要引导幼儿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类食物的摄入,保持膳食均衡。
3. 幼儿饮食习惯: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幼儿存在挑食现象,对一些食物表现出明显的厌恶情绪。
因此,需要引导幼儿培养多样化饮食习惯,保证各类营养物质的摄入。
四、评估与建议根据以上调查结果,针对幼儿饮食偏好的评估,提出以下建议:1. 增加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鼓励幼儿摄入适量的肉类、奶制品等蛋白质和脂肪类食物,促进幼儿健康生长发育。
2. 多样化饮食:引导幼儿尝试各类食物,培养开阔的饮食口味,保证各类营养物质的摄入。
3. 定期营养评估:建议家长和幼儿园定期进行幼儿饮食健康评估,保证幼儿膳食营养均衡。
五、总结幼儿饮食偏好对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通过本次调查评估,掌握了幼儿饮食偏好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对幼儿饮食健康问题的重视,共同为幼儿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营养环境。
幼儿园膳食调查报告3篇

[热]幼儿园膳食调查报告3篇我们眼下的社会,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膳食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膳食调查报告1秦都品格奥林匹克幼儿园膳食营养调查分析学龄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其营养膳食状况处于保障儿童身心发育,预防疾病和长期健康水平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的膳食结构、饮食行为、食物加工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迁,为了解幼儿园儿童营养膳食水平,有针对性地做好幼儿园儿童膳食指导工作,特对我园各年龄阶段幼儿作膳食调查。
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我们幼儿园餐点实行的是三餐两点制,大班组抽出幼儿100名,中班组抽出幼儿100名,小班组抽出幼儿100名,小小班组抽出幼儿50名。
2、方法:对20xx年10月第二周的带量食谱实行抽样调查。
按称重法逐日实行调查,并输入电脑营养分析软件计算每日每人摄入量。
二、结果:1、主要营养素摄入量经营养分析,计算出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平均摄入量,主要营养素的供给情况见表可见营养摄入量达到或大于ROA的`有热量,蛋白质,铁。
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摄入方面Vc、铁、锌都有不同水准的缺乏。
2、营养素供热情况从营养素供热情况看,三大营养素脂肪,糖、蛋白质供热比例属正常范围。
三、讨论本次营养调查表明我园的膳食营养水平能基本满足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但Vc、锌、铁还有不同水准的缺乏,在下次的食谱中,我们会改进不足,全面满足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素。
幼儿园膳食调查报告2秦都品格奥林匹克幼儿园膳食营养调查分析学龄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其营养膳食状况处于保障儿童身心发育,预防疾病和长期健康水平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的膳食结构、饮食行为、食物加工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迁,为了解幼儿园儿童营养膳食水平,有针对性地做好幼儿园儿童膳食指导工作,特对我园各年龄阶段幼儿作膳食调查。
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我们幼儿园餐点实行的是三餐两点制,大班组抽出幼儿100名,中班组抽出幼儿100名,小班组抽出幼儿100名,小小班组抽出幼儿50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饮食习惯调查研究报告幼儿饮食习惯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幼儿,对营养的需求非常广泛。
现代家庭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理应不存在营养问题。
但是事实际上却由于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宠爱迁就,致使幼儿任性娇惯,边吃边玩,挑剔,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于。
因此,怎样才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成为我们一直关注的话题,通过对班级小朋友的饮食习惯进行观察,分析,并和家长取得联系,找出方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调查时间、地点、对象、方法:(一)、调查时间:2012年5月14日~6月8日(二)、调查地点:小红花幼儿园(三)、调查对象:大上班(四)、调查方法:观察法、访问法三、调查结果及分析:(一)、调查结果:在昆明市教工第一幼儿园实习期间,我观察了我所在大一班全休幼儿在班级就餐时的饮食习惯,对于出现的频率较高的不良饮食习惯做做出如下统计:1、挑食、偏食9人2、吃饭时讲话12人3、进餐时间超过30分钟7人4、汤食5人5、饭前忘洗手、饭后不擦嘴3人6、饭菜撒在桌上10人7、吃饭情绪低落3人(二)原因分析:从调查结果来看,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现象比较严重。
通过调查,我发现幼儿不良饮食习惯形成有如下几个原因:1、家庭因素影响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现象在家中发生多于在幼儿园,因为家长的过分娇惯,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父母对孩子总是百依百顺,这样就助长了孩子不良饮食习惯的养成。
有此家长缺乏相应的经验,或者因为工作忙,自己的饮食态度和习惯就不正确,给孩子树立了坏榜样。
2、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老师和家长的评价都会影响孩子的就餐情绪,而就餐心情的好坏能很大程度影响孩子进食。
幼儿在家零食不离口。
或则在家吃早餐再来幼儿园,打乱了正常的饮食规律,不利于良好饮食习惯养成。
园伴饮食行为的影响,幼儿喜欢模仿,同伴挑食或速度的快慢都会影响周围幼儿;另外、同伴关系也会影响进餐,例如同伴之间闹矛盾,导致情绪低落,食欲不佳。
3、身体因素影响大班幼儿正在换牙期,换牙期间会食欲不佳;身体状况,生病也会影响饮食。
五、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方法(一)合理组织,使幼儿有良好的用餐情绪1、正确对待不同饭量的幼儿根据各个班幼儿自身的特点,正确对待不同饭量的幼儿。
进餐时对生病的,个别食欲不好的幼儿应为他们提供可口的饭菜,不要强迫他们吃掉全部的食物。
若幼儿长期饭量不大,但精神状态良好,应尊重幼儿本身的意愿,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2、家园共育、控制零食【摘要】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进餐的能力,它有利于幼儿对食物的喜好,也有利于培养幼儿文明的的饮食行为。
但是长期以来,幼儿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却一直困扰着家长和老师。
本文通过示范法、鼓励法、选择法、诱导等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更好的促进幼儿饮食习惯的形成,促进幼儿健康的成长。
中国论文网【关键词】饮食习惯;规律1 饮食习惯的定义饮食习惯是指人们对食品和饮品的偏好。
其中包括对饮食材料的偏好,烹调方法的偏好,以及烹调风味及佐料的偏好。
饮食习惯是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世界各国人们的饮食习惯由于受到地域、物产、文化历史的种种影响而十分多元。
而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偏食、挑食、饮食没有规律。
饮食与健康的关系饮食(又称“膳食”)是指我们通常所吃的食物和饮料。
所有的食物都来自植物和动物。
人们通过饮食获得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和能量维护自身健康。
只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铸就我们健康的身体,而不良的饮食习惯不仅会影响个人而且还会影响其他人。
2 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的表现及成因饮食无规律的表现与原因所谓孩子饮食无规律是指孩子主餐没有固定时间。
例如早餐有时六点吃,有时则八点才吃,有的甚至九点才就餐。
长期饮食无规律,就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饮食时间没有规律,孩子饿了的时侯没有了饭吃,就没有精神在外面做游戏,看书、画画,从而破坏孩子的学习生活规律,影响学习休息。
饮食无规律的原因首先是由于父母工作较忙,不能按时回家,给孩子提供无规律的饮食条件,使就餐时间被迫推迟,或因还不到就餐时间就已经做好了,也会造成孩子饮食无规律。
其次,孩子爱吃零食,是造成就餐时没有规律的原因之一。
孩子吃零食后不会感到饥饿。
到了就餐时间,就可能吃不下饭。
等过了吃饭时间,食物已经凉了或者该睡觉时,又感到肚子饥饿了。
长此以往,会引起消化系统的疾病。
再次,父母的饮食习惯不符合孩子的生理需要。
有的家庭一天两餐或三餐,这对孩子来说可能显得不够,因孩子的胃容量有限,每次吃不下太多的东西。
另外孩子活动量相对较大,由于孩子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而又必须多吃一些食物才能够有充足的能量,来维持孩子对营养的需求。
所以孩子由于饥饿而不得不在非就餐时选择零食,以达到生理上满足。
以上这些都是造成孩子饮食无规律的原因。
偏食的表现及原因偏食是幼儿常见的坏毛病,幼儿偏食都是非常不良的习惯,对生长发育极不利。
偏食容易造成维生素缺乏,一旦缺乏任何一种维生素,就会造成维生素的缺乏症,影响身体的健康和疾病的康复。
偏食会导致某些营养素的摄入不足或过量,造成体质虚弱抵抗力差,容易生病或是过度肥胖,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偏食的行为表现在诸如不爱喝奶,不爱吃蔬菜,不爱吃荤菜,不爱吃蛋,不爱吃豆制品,不爱吃水果,只爱吃菜不爱吃饭,只爱吃白饭不爱吃菜,嗜好油炸食品如炸鸡腿、鸡翅、炸猪排、炸薯条等,嗜好充汽饮料、甜食。
凡此种种,不一一列举。
那么引起偏食的原因是什么呢:食物本身日常饮食比较单调。
如果父母不注意烹调方法,不注意颜色搭配和形状的多样化,或饮食比较单调,也很容易使孩子形成偏食和挑食的习惯。
比如,有的父母天天给孩子吃“蒸蛋”,很少换花色品种,孩子自然不爱吃。
受家长的负面影响(1)家长的负面影响研究发现;父母的饮食习惯会影响孩子的饮食习惯,往往是父母不喜欢的食物也不给幼儿吃,如果父母自己挑剔食物,或在孩子面前说这种食物不好吃,那种食物味道不好,孩子就会受到直接影响。
而且父母不喜欢吃某种食物,家里往往就很少买这种食物,这也会使孩子很少吃到这种食物,选择食物品种单调,%;在调查中发现有58%家长认为孩子偏食是饮食不合理造成的;也有47%家长认为孩子偏食是受父母、家庭因素的影响。
由于一时对一些食物不适应,如吃了制作、保存不当的食物,或因病吃了不宜吃的腻性食物等而大倒胃,演变为固定的偏食。
(2)家长不正确的教养观念与方式受到家长正向或反向的行动、语言诱导。
如发现孩子喜欢吃某一食物,就经常夸奖孩子吃该食物吃得香、吃得多,促成孩子偏爱该食物。
又如强迫孩子吃或多吃某一食物,本意是想利于孩子健康,却反使孩子对该食物产生不愉快感、反感。
又如当着孩子的面评说孩子不喜爱吃什么东西,或者过多责备孩子偏食,无意中强化了孩子的偏食意识,本来还能吃的,反而更加不吃了。
笔者班的杨扬刚入园时什么菜都不吃,只要饭里面有菜她总会说老师我肚疼,经过和家长沟通才知道这位孩子在家里一直不吃菜,只要一吃菜她就恶心。
一天她妈妈来接接宝宝当着宝宝的面和笔者说孩子不能吃菜就不要让吃菜了,这让笔者很生气。
其实孩子没有不吃菜的,所谓的不吃菜都是家长娇惯造成的。
父母一味的迁就孩子,他们不喜欢吃的东西就不让吃长期下去谁也无法想象是什么样的结果。
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一旦缺少营养对自己将来的身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不少家长缺乏科学的育儿常识,不考虑教育方法,而采取强硬手段。
当孩子不喜欢吃某种食物时,父母却大声喝骂,强迫他们进食,还有的讲条件吃,进而加速其对事物的反感,造成偏食。
零食不离口一方面,零食吃多了影响食欲,吃饭时更易挑挑拣拣,久之形成偏食。
又一方面,爱吃零食尤其只吃精加工的零食,会使幼儿的口味日益“乖巧”,更不易接受蔬菜或其它加工较粗的饭菜。
五花八门的零食对孩子极具诱惑力,如果养成常吃零食的习惯,会导致胃肠道消化液不停分泌,胃肠缺乏必要的休息,最终可能引起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下降。
边看电视边吃饭:这是许多孩子的“通病”,电视中精彩的画面分散了孩子的食欲,正餐时未吃饱,孩子易靠零食来补充。
疾病因素常见的导致儿童挑食、厌食的主要疾病是锌、铁缺乏症。
锌、铁为人体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缺锌缺铁会使孩子的味觉发生异常,致使孩子对好吃食物也没有兴趣,生长发育缓慢、免疫功能降低。
所以在幼儿阶段家长应该每年带孩子去体检,检查孩子缺什么微量元素。
以便及时为幼儿补充。
挑食的表现及原因;挑食主要表现在:食谱中缺少一个或一个以上食品组,或一个或多个食品组的食品摄入甚少,如不吃蔬菜或食之甚少,不吃荤菜或食之甚少,不吃水果或食之甚少者;摄入食物品种太少,远远达不到每天约15个食物品种,如在荤素中只吃鱼、虾、蟹等少数几种,或在蔬菜中只吃土豆、芹菜等含纤维素少的几种者;有选择性地或个人喜欢无节制地大量摄入某些食物,且摄食频度很高,几成或已成嗜好,并已严重影响到正餐的摄取者。
幼儿挑食不是先天性的,而是在后天中形成,因此,我们要纠正幼儿挑食的问题首先要了解挑食产生的原因:原因一,父母的挑食现象。
父母对食物的喜好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
父母一味的迁就幼儿,他们不想吃就不让吃,长期下去幼儿会想反正我不吃妈妈也拿我没有办法。
幼儿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后果无法想象。
原因二,幼儿的心理作用。
有很多东西很好吃但他们感觉很难吃,例如蘑菇,很多幼儿不喜欢蘑菇的味道,还有�菜,幼儿认为吃起来有草的味道,因此不爱吃。
既然幼儿不爱吃这就需要家长的教育,给他们讲一些吃某种事物的好处。
原因三,幼儿不良地饮食习惯。
零食是幼儿偏好的食物,他们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这样会造成幼儿在吃正餐的时候没食欲,长此下去,就造成了幼儿不爱吃饭,只吃零食的坏习惯。
3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采用适宜的方法为了防止幼儿偏食、挑食、饮食无规律现象的发生,家长和老师要帮助幼儿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那么该怎样帮助幼儿纠正偏食、挑食、饮食无规律的坏习惯呢?笔者觉得有以下方法在吃饭时候教师不要用强硬的口气和幼儿说话,假如说话的语气太强硬了幼儿会更加排斥吃一些自己不爱吃的东西,所以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示范法。
幼儿不爱吃青椒,认为青椒很辣,老师可以先示范性地吃一口,尝一尝,告知幼儿不辣,再请一名勇敢的幼儿尝一尝,以证明真的不辣,这样幼儿就能逐渐克服对某种食物的恐惧心理。
鼓励法:幼儿虽然很小,可也有自己的饮食喜好。
对于实在不爱吃的菜可以鼓励幼儿“吃一口”,在幼儿吃掉后及时表扬他,再鼓励他多吃几口,时间长了,幼儿就会慢慢接受了。
例如,笔者班的邬镇宇小朋友从小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一直不吃菜后来到幼儿园以后经过老师、小朋友、家长的鼓励终于开始吃菜了,家长不要一味的迁就孩子,他们不想吃的东西家长要采取多种方法让幼儿喜欢吃,再说幼儿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如果缺乏微量元素他们的身体会有一定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