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舌诊红苔

合集下载

舌诊入门基础知识大全

舌诊入门基础知识大全

舌诊入门基础知识大全
舌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颜色、质地、湿度等特征,可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下面是舌诊入门基础知识的
详细介绍。

一、舌头的形态
1.舌头的大小:正常情况下,舌头大小适中,不过大也不过小。

2.舌头的形状:正常情况下,舌头呈现略微弯曲的形状,两侧对称。

3.舌头的厚度:正常情况下,舌头的厚度适中,不过厚也不过薄。

4.舌头的质地:正常情况下,舌头的质地柔软,表面光滑。

二、舌头的颜色
1.淡红色:表示气血不足,营养不良等。

2.暗红色:表示热毒内盛,热病等。

3.深红色:表示血热,血瘀等。

4.苍白色:表示气血不足,阳虚等。

5.青紫色:表示气滞血瘀,寒凝等。

三、舌头的湿度
1.湿润:表示体内阴液充足,体质健康。

2.干燥:表示体内阴液不足,体质虚弱。

四、舌头的苔
1.白苔:表示体内湿气重,消化不良等。

2.黄苔:表示体内湿热重,热毒内盛等。

3.黑苔:表示体内湿热重,热毒内盛等。

以上就是舌诊入门基础知识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进行舌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舌头应在空腹状态下进行观察。

2.观察时应保持光线充足,舌头清洁。

3.观察时应注意舌头的形态、颜色、湿度、苔等特征。

4.舌诊只是中医诊断的一种方法,不能作为唯一的诊断依据,需要结合其他症状进行综合分析。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舌诊的基础知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保持健康。

22条舌诊口诀大全

22条舌诊口诀大全

以下是22条舌诊口诀大全:
1. 舌质红是阳,舌质淡是阴。

2. 舌头短胃火旺,舌头长脾气弱。

3. 舌苔白腻寒湿重,舌苔薄白脾胃虚。

4. 舌苔黄腻湿热盛,舌苔灰黑肝胆盛。

5. 舌尖红火热病,舌中部白寒证。

6. 舌根红火盛热,舌根青阴虚寒。

7. 舌尖有瘀点,心血瘀。

8. 舌体胖短脾气虚,舌体瘦长胃火旺。

9. 舌苔似薄磨砂,胃寒脾虚也。

10. 舌苔有厚腻色,脾湿胃湿罢。

11. 舌苔黄腻痰湿重,胃热湿热妨。

12. 舌苔白但脉沉,胃虚湿阻明。

13. 舌苔薄白脾虚,心阳不足明。

14. 舌苔黄灰热盛,心火肝火凶。

15. 舌头短胃气弱,舌头长胃气旺。

16. 舌尖红舌心白,小儿肚痛大。

17. 舌头青黑肝经有,心阳不足巧。

18. 舌尖红舌根白,中气不足哇。

19. 舌苔黄腻湿热重,胃热湿热妨。

20. 舌苔白腻胃气虚,生气不足休。

21. 舌苔似磨砂,脾寒胃寒差。

22. 舌苔有厚痰,脾湿胃湿难。

这些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初步了解舌诊的基本知识和规律,但仅凭舌诊口诀还无法做出准确的诊断,如有需要,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温病舌诊图谱指南(附图)

温病舌诊图谱指南(附图)

辨舌苔一、白苔白苔有厚薄之分。

薄者主表,候卫分之邪,一般见于温病初起,病变尚轻浅;厚者主里,候气分之邪,多因于湿热为患。

稂据舌苔厚薄、润燥程度不同,分为下列几种,1、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略红为外感温邪初袭人体,客于卫分的征象,多见于风温病初起。

风寒表证亦可见到苔薄白,但质地润泽,舌色正常,以此为别。

(编者按:现诸多舌诊书或中医书中,常有以薄黄苔对应风热表证之舌苔,在温病学教材以及温病学经典著作中大都以薄白苔作为温邪在卫表之舌征,黄苔为入气分之征兆,学者宜察之。

)治宜辛凉解表。

如症以发热为主,微恶风寒,口微渴,偶咳嗽,脉浮数,宜辛凉解表,方如银翘散;如证见干咳为主,微恶风寒,口微渴,用桑菊饮。

若苔薄白而干燥较为明显,系表邪未解,肺津已伤。

多见于素体津液亏损而外感风热者,或感受风热病邪较重而津液耗伤者;或见于燥热病邪初犯肺卫者。

如《温热论》:“若苔白干薄者,肺津伤也,加麦冬、银花露、芦根汁等”2、苔白厚而粘腻苔白满布,质地较厚,板贴不松,垢腻润泽意义:湿热郁阻气分,湿浊偏盛。

治疗:开泄化湿。

常症见身热不扬,午后较甚,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

(编者按:卫表证明显常用三仁汤、吐泻为著可雷氏芳香化浊法,夹食滞可一加减正气散,水湿重者可藿朴夏苓汤)叶天士:“再舌上白苔黏腻,吐出浊厚涎沫,口必甜也,为脾瘅病,乃湿热气聚与谷气相搏,土有余也,盈满则上泛,当用省头草芳香辛散以逐之则退。

”即指此种舌苔而言而言。

3、苔白厚而干燥是脾湿未化而胃津已伤的征象,亦主胃燥气伤,即胃津不足无以上承,肺气受伤,气不化液,故舌苔白厚而干。

治疗:先当养津,而后降湿浊。

如叶天士说:“再舌苔白厚而千燥者,此胃燥气伤也,滋润药中加甘草,令甘守津还之意。

”章虚谷亦说:“苔白而厚,本是浊邪,干燥伤津,则浊结不能化,故当先养津而后降浊也。

”临床对此类病证,养阴化湿浊常同步进行。

并根据阴伤和浊结程度,养阴、化浊治疗有所偏重。

4、苔白腻而舌质红绛此为湿遏热伏之象。

中医舌诊图解

中医舌诊图解

舌诊图解主病及相关研究:正常舌象: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薄白苔”。

观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

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有胃气所生。

所谓“胃中生气”是指脾健运化,胃主受纳(即认为是人体消化机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则舌上可现一层薄润的舌苔。

机体在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阴阳的盛衰,气血的调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变化中,察舌苔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脏器官病变)、病邪凶吉进退(疾病严重程度)。

图解: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称裂纹舌。

主病及相关研究:裂纹舌多为阴虚热盛之证。

裂纹舌主病:(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

治宜滋补阴精,益气生津;补脾渗湿;补阴泻火;清热润燥。

另外,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在辩证时,应从苔的干润来辨,若因干而裂,为外感疾病热灼津伤,燥热严重。

若苔上有津而裂,多为气虚所致。

现代研究认为舌上浅裂纹主要是由于舌粘膜萎缩,使舌的纵纹或横纹透出表面而形成,舌的深裂纹则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病变,使舌上皮层失去正常结构,部分乳头变扁平而融合,部分则萎缩断裂形成裂纹,在其下可见到有增厚的疤痕收缩现象。

《辨舌指南·辨舌之质本》认为平人之舌无纹,有纹为血衰,裂纹多少深浅,反映血衰之甚微。

——舌生横裂纹为素体阴亏,如冰片纹,多为老年阴虚;——舌绛无苔或有横直纹而短小者,为阴虚液涸;——舌见裂、断纹如人字,川字,属胃燥液枯而实热内逼。

——舌红见人字纹,乃邪初入心。

或阴证误用凉药;——舌红而裂,大渴引饮者为上消;——红赤苔腻厚而裂纹,为脏腑实热;——无苔无点而赤裂,为阴虚火炎;——舌绛干燥裂纹,为邪热入肝或阴液大伤;——但裂不光,为胃阴不足,痰热凝结;——若舌绛而边尖破碎,又有血痕而痛,为阴液大亏,心火上炽;——舌黄有虎斑纹者。

儿童舌诊图解大全

儿童舌诊图解大全

儿童舌诊图解大全儿童的舌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颜色、苔色等情况,可以初步判断出儿童的身体状况。

下面我们将通过图解的方式,为大家详细介绍儿童舌诊的相关知识。

一、淡红舌。

淡红舌是指舌体颜色较淡,没有明显的红色。

这种情况通常代表着气血不足,脾胃功能较弱,需要调理身体,多补养气血。

二、红舌。

红舌是指舌体呈现出比较鲜艳的红色,有时还伴有瘀点或瘀斑。

这种情况可能代表着热毒内盛,需要清热解毒,调理身体。

三、淡白舌。

淡白舌是指舌体呈现出较为苍白的颜色,没有明显的红色或其他颜色。

这种情况通常代表着气血两虚,需要补养气血,调理身体。

四、紫暗舌。

紫暗舌是指舌体呈现出紫暗色,有时还伴有瘀点或瘀斑。

这种情况通常代表着气滞血瘀,需要活血化瘀,调理身体。

五、舌苔薄白。

舌苔薄白是指舌苔较薄,呈现出白色。

这种情况通常代表着脾胃功能较弱,需要调理身体,多补养脾胃。

六、舌苔厚腻。

舌苔厚腻是指舌苔较厚,呈现出黄腻色。

这种情况通常代表着湿热内蕴,需要清热利湿,调理身体。

七、舌苔黄。

舌苔黄是指舌苔呈现出黄色。

这种情况通常代表着湿热内蕴,需要清热利湿,调理身体。

八、舌苔黑。

舌苔黑是指舌苔呈现出黑色。

这种情况通常代表着寒湿内蕴,需要温阳祛寒,调理身体。

以上就是儿童舌诊的图解大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进行舌诊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全面观察舌头的形态、颜色、苔色等情况,从而初步判断出儿童的身体状况,及时进行调理。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儿童的舌诊,及时发现身体的问题,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舌诊的原理和正常舌象

舌诊的原理和正常舌象

舌诊的原理和正常舌象
舌诊是中医诊断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体的形态、颜色、苔质等来判断人体的脏腑功能及病理变化。

其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舌为脏腑之海:在中医理论中,舌被认为是脏腑气血运行的反射区,具有与脏腑系统相对应的分布区域。

通过观察舌体的变化可以推断各脏腑的功能状态。

2. 反射血气状况:舌体的颜色、纹理和湿润程度等反映了血气运行的状况。

舌头鲜红多为血热、舌体苍白多为气虚,舌质发黄多为黄疸等。

3. 苔质反应身体湿热或寒热情况:舌体表面苔膜的质地和颜色可以反映体内湿热或寒热的状况。

苔厚腻多为湿热,苔薄白多为寒热等。

正常舌象一般表现为:
1. 颜色适中:正常舌体的颜色一般为淡红或淡粉红色。

2. 苔质薄白:正常舌体表面有薄而均匀的白色苔膜,不过厚薄和湿润程度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3. 纹理清晰:舌体表面的纹理应该清晰可见,表面光滑而不粗糙。

4. 湿润适度:正常舌体应该适度湿润,不过度干燥也不过度湿润。

需要注意的是,舌诊仅作为中医诊断的一个辅助手段,不能够作为独立的诊断依据。

如果出现舌体异常,还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

同时,舌象的变化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食物、药物的刺激等,因此需综合判断和慎重分析。

舌诊表格总结

舌诊表格总结

舌诊表格总结
舌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苔、舌质、舌体颜色等舌象变化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以下是舌诊表格的总结:
1. 舌苔:
- 舌苔颜色:正常舌苔应为淡红色或淡白色,苔色过淡可能表示气虚,苔色过厚可能表示湿热等。

- 舌苔质地:正常舌苔应薄而湿润,苔质过厚可能表示湿热,苔质过薄可能表示气虚等。

- 舌苔厚薄:正常舌苔应适度厚度,苔厚可能表示湿热,苔薄可能表示气虚等。

- 舌苔湿润度:正常舌苔应湿润适度,苔湿润度过多可能表示湿热,苔湿润度过少可能表示阴虚等。

2. 舌质:
- 舌质颜色:正常舌质应为淡红色,舌质偏红可能表示热盛,舌质偏淡可能表示气虚等。

- 舌质形状:正常舌质应平坦柔软,舌质胖大可能表示湿热,舌质瘦小可能表示气虚等。

- 舌质纹理:正常舌质应有细密纹理,舌质纹理粗糙可能表示湿热,舌质纹理细腻可能表示气虚等。

3. 舌体颜色:
- 舌体颜色:正常舌体应为淡红色,舌体偏红可能表示热
盛,舌体偏淡可能表示气虚等。

- 舌体湿润度:正常舌体应湿润适度,舌体湿润度过多可
能表示湿热,舌体湿润度过少可能表示阴虚等。

需要注意的是,舌诊结果应综合其他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不能单凭舌象来确定诊断。

而且,舌象的变化也可能受到
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进食、服药等。

因此,在进行舌诊时,最好由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判断和诊断。

温病常用诊法-舌诊

温病常用诊法-舌诊

遍舌黑润: 其舌遍体黑润而无明显苔垢,为温病兼夹痰 湿征象。每见于胸膈素有伏痰而复感温邪者,多 伴有发热、胸闷、渴喜热饮等症状而无其他险恶 症象。
舌苔干黑、舌质淡白无华: 湿温病湿随热化深入营血,灼伤阴络,大量 下血,气随血脱时每见此种舌象。虽属虚脱之证, 但由于病变发展迅速,苔未及转化而色仍黑,但 又因气随血脱而舌质变为淡白无华。
(2)黄苔:
在临床上,黄苔也有厚、薄、润、燥之 分,同时还应观察是否兼有白苔,并与舌 质情况相结合。
薄黄苔: 苔薄黄而不燥者,为邪热初入气分,里 热不盛而津伤不著;如苔薄黄而干燥,为 气分热盛,津液已伤。
黄白相间苔:
指黄苔微带白色或有部分白苔未转黄色。 其中有邪热已入气分,但表邪尚未尽解所致,其苔 一般较薄而干燥;也有黄白相兼而较厚腻之苔,其白色 为湿甚之象,黄白相兼是湿热开始化热所致,属邪在气 分而非表邪未除的表现。
苔白厚而粘腻 多伴见口吐浊厚涎沫,其苔白厚布满全舌,垢腻润 泽,其上多有粘涎附着。 为湿热相搏于气分、浊邪上泛的征象,多见于湿温 病湿重于热阶段,湿阻气分而湿浊偏盛的病证。
苔白厚而干燥: 为脾湿未化而胃津已伤的征象。亦主胃燥气伤、气 不化液之证,即胃津不足不能上承,而肺气又受伤,气 不能化液,故舌苔白厚而干。
白苔主表、主湿:白而薄者主表,白而 厚者主湿;白而润者主津未伤,白而燥者主 津已伤;白而厚浊粘腻者主湿痰秽浊,白而 干硬粗糙者主里热实结。 在温病过程中见白苔者,一般病情多较 轻,预后也较好。但白苔中的白砂苔、白霉 苔却为危重证的表现。此外,还要结合舌质 状况,如苔白如积粉又见紫绛舌质者,主瘟 疫凶险之证。对这些特殊的白苔表现,在诊 断病情和判断预后时应予注意。
苔白腻而舌质红绛: 一般属气分病变,为湿遏热伏之征象,是由湿热病 邪在气分,湿邪阻遏而致热邪内伏不能外达所致。此外, 热邪已入营分而又兼有湿邪未化者也可见到此种舌象, 同时在临床上会有营分证的其他表现,应结合全身表现 进行鉴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红舌 红舌是指比正常人舌色更红的舌象, 一般为邪热渐入营分的征象。温邪 在卫分、气分多为舌边尖色红,且 罩有苔垢,与邪热入营全舌红赤有 所不同。
(一)舌尖红赤 1、主病:为热入营分,心火上炎, 气分邪热尚未净解。 2、特征:舌红,舌尖尤甚。
1)舌根有少பைடு நூலகம்苔垢。
2)全舌红赤,舌中后部有极薄白苔。
【附】淡红而干 1、主病:为气血亏损,气伤不能化 液所致。 2、特征:舌色淡红而干,其色不荣。
(四)舌红上罩粘腻苔 1、主病:邪热已入营分,卫气分之 邪尚未尽解。 2、特征:舌红荣润,上罩少许片状 粘腻苔垢。
(二)舌红中有红点 1、主病:为热入营分, 热毒乘心所致。 2、特征:
1)舌质红,有散在红点,罩有少许 苔垢。
2)满布红星点点,舌质深红,罩有 少许苔垢。
(三)舌质光红柔嫩 1、主病:为阴液损伤之象,多由邪 热初退而津液未复而致,多见于肺 胃阴伤者。
2、特征:舌红柔嫩,望之润泽,扪 之干燥无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