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茶酒联趣》公开课课件2
长春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茶酒联趣》教案设计

长春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茶酒联趣》教案设计前言《茶酒联趣》是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男孩通过品尝茶和酒的经历,感悟到了生活中的道理。
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探究人类的文化遗产,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本篇文档将会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设计一节《茶酒联趣》的教学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篇课文,开发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学习能力。
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茶酒联趣》的内容和含义;2.掌握课文的理解方法和鉴赏技巧;3.学习有关茶文化和酒文化的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2.帮助学生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文化氛围;3.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体会品茶品酒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2.培养学生的品尝饮品的文化意识,让学生学会感恩生活。
课前准备1.准备好课本和相关课外材料;2.预先了解茶和酒的基本知识;3.准备好趣味的文化体验活动。
课堂教学1.简单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情境;2.分段讲解并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并在阅读结束后进行课文解读;3.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并展示答案;4.通过课外饮食文化的介绍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茶和酒文化;5.加强学生对饮品文化的体验和了解,让学生提高感知能力和品尝技能;6.进行文化问答,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7.展示生活中的茶和酒文化,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生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确定课文主旨和内容;2.借助文中的对话和描写感受茶和酒的文化氛围;3.通过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茶酒联趣》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1.如何翻译和阐释文中的茶和酒文化;2.如何让学生培养品茶品酒的文化意识;3.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品茶品酒的文化思想。
案例教学法结合茶和酒的品鉴和鉴赏实践,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和理解茶文化和酒文化。
问答教学法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展示答案,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春长春版语文五下《茶酒联趣》优质

序言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 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 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gù
顾客
fēn fù吩咐来自xuán悬挂cì
赏赐
完成下面练习题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对联的内容是什么?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
上联和下联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拓展与运用 上联: 春 来 花 香 柳 绿 下联:冬 至 柏 翠 梅 红
长春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3茶酒联趣》word教案 (4)

(一)读文识字。
1.师范读课文,生听准字音,做好标记。
2.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
3.出示生字词拼读。
4.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测读。
5.读准“悬”“赐”“吩咐”等词语。
6.齐读课文。
(二)练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生仔细听,强调读准字音。
2.学生试读课文
自读;
教读节奏(生个读,点评)——读准节奏
生自由读——读出味道(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生竞读;点评。
三、复述课文,锻炼口语表达。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小组内先练习讲一讲,看看谁讲故事语言流畅,有条理。
3.试着用3——5句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再试着用1——2句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第二课时
一、发挥才智,探究对联的妙处。
(一)读了这则对联,你想到了什么?
(二)这个办法是怎样帮助了富商的?
(三)从这则故事中,你觉得富商是怎样一个人?
(四)猜测一下,这个学者长什么样子?可能有着怎样的经历?
二、积累与背诵。
1.读课后“积累”中提供的对联,试着背诵。
2.小组内背诵,评选“背诵小明”。
三、作业;继续搜集对联,并及时积累。
2019年4月23日
教学难点:能结合学习实际,将符合对偶特点的词句找出来。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搜集带有趣味故事的对联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程序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在我国古代文学殿堂中,有一支瑰丽的奇葩——对联。我们对对联并不陌生,前几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对子歌》《郑板桥题联赠渔民》等文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与对联有关的文章《茶酒联趣》。
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下册《③茶酒联趣第2课时》课件

对句一气呵成,与上联相映成趣,富商连连称妙,忙吩
咐(fù)手下人去准备茶酒。
为什么“学者装束的人”对出下联后,“富商连连称妙”? ①下联与上联相映成趣,上联以店家口吻写,下联
以客人口气写。②从内容上看,上联点出芸芸众生谋生
的辛劳,并提醒大家注意劳逸结合,偷空喝杯茶水;而 下联也在警示人们在生活的劳顿辛苦中学会苦中作乐, 舒展心情,偶尔找杯酒喝。上下联内容完整,浑然一体, 人生的经历与态度自然蕴含其中。③从形式上看,上看,
串珠问题: 1.一读:读课文,富商开茶楼遇到了什么困难? 富商开茶楼,地处偏僻,生意冷清。
2.二思:富商用来揽客的上联是什么?它起到很好的效果 的原因是什么? ①富商用来揽客的上联是“为名忙,为利忙,忙
里偷赏文品诗的情趣,可以吸 引更多的文人来这里喝茶,所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上下联的前两句都描述了顾客的生活状态;紧接着采用 顶真的修辞手法,以“忙里偷闲”“苦中寻乐”过渡,
自然引出与茶楼相关的内容:“饮杯茶去”“拿壶酒
来”。全联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对仗工整,堪称完美, 的确是一副妙联。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
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
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
核心问题: 文中是怎样体现出“联趣”的?
趣一:茶楼为招揽生意出了上联,然后向顾客征
求下联并答应给予赏赐,结果生意冷清的茶楼“红火 起来”。这种招揽顾客的方式奇特、有趣。趣二:前 来对句的学者装束的人与富商的对话、动作生动有趣, 人物形象鲜明。趣三:对出的下联与上联内容相通,
对仗工整,相映成趣。
理解课文。
核心问题:
文中是怎样体现出“联趣”的? 串珠问题: 1.读课文,富商开茶楼遇到了什么困难? 2.富商用来揽客的上联是什么?它起到很好的效果的原因是什么? 3.学者装束的人对出的下联是什么?这副对联妙在何处? 4.你觉得对联在人们的生活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茶酒联趣》长春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自学提示
1、认真读文,说说课文讲了一 件什么事情? 2、试着用3、5句话讲一讲这个 故事。 3、试着用1、2句话讲一讲这个故 事。(5分钟后,比一比看谁说得 好。)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 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 ,拿壶酒来!”这副对联的妙趣。
课堂检测:
一、听写词语
照顾 悬念 二、写出近义词
偏僻—— 偏远
赏赐
三、写出反义词
偏僻—— 热闹
1、把课文多读几遍。 2、收集有关的对联。
返回
茶酒联趣
文题剖析
“茶酒联”是对联的一种,是以茶酒 为题材的对联,是茶酒文化文学艺 术兼书法形式的载体。“趣”,指 的是这幅茶酒联很有趣味。那“趣” 在哪呢?以此为题,即点明了课文 的主要内容,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 兴趣。
反复
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顶真
学习顶真的修辞方法
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或 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 连两次以上,使邻近的语句、片段、 章节顶接,蝉联而下,这种修辞手 法,叫做顶真,又称联珠、蝉联、 连环。如: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 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课堂小练笔
上联:春来花香柳绿 下联:冬去鸟语花香
小学语文长春版五年级下册
茶酒联趣
学习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结 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出段意。
第一次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做到 正确、流利、声音响亮,读课 文时要读准课文中生字的字音。 (5分钟后找同学读课文,并 认读生字,比一比看谁读得正 确,流利。)
五年级下册语文-茶酒联趣

思考与交流。
1.读课文,说说“茶酒联趣”趣在哪里。
参考答案:详见本书第9页核心问题答案。
2.读一读“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 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说说此联妙在何处。
参考答案:详详见本书第9页⑥探究。
拓展与运用。 1.有趣的对联很多,请你通过观察或读书、看报等形式,再 搜集一些,然后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
拓展: 文中对“学者装束的人”的外貌描写比较简单,请你对 他的外貌进行一些补充描写。 _这__个__人__头__戴__一__顶__青__纱__抓__角__儿__头__巾__,__身__穿__一__件__青__衫__,__腰___ _系__一__条__双__搭__尾__龟__背__银__带__,__脚__蹬__一__双__黑__色__皂__靴__,__手__拿__一___ _把__白__色__的__折__扇__,__俊__眉__朗__目__,__面__上__略__带__笑__意__,__一__副__胸__有___ _成__竹__的__样__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杖量地面,地长杖 短,短量长。 一路塘塘塘有水,百家姓姓姓无名。
2.其实写对联并不难,只要你多积累并掌握规律,就可以下 笔自如了。请你试试:
参考答案:上联:春 来 花 香 柳 绿 下联:冬 至 风 冷 气 寒
积累。
参考答案: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 贤xián文》 这则名言告诉人们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 也没有顺风船可驶,想要在广博的书山、浩瀚的学海中汲取 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两个 条件。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rú子牛。
【309教育网优选】小学语文长春版五年级下册《茶酒联趣》教学课件

长春出版社 五年级 | 下册
课后作业
搜集这样与对联相关的小故事,开一个“故事交流会”。
第一单元 汉语家园
茶酒联趣
309教育网
长春出版社 五年级 | 下册
茶酒联趣
长春出版社 五年级 | 下册
学习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为名忙,
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 拿壶酒来!这副对联的妙趣。 3、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激发学 生对对联这一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的喜爱。
长春出版社 五年级 | 下册
字词积累
吩咐 赐教
回顾 赐予
照顾 偏僻
光顾 装束
顾客 恰巧
悬挂 赏赐
恩赐 悬殊
夸下海口
一气呵成
顾此失彼
文人墨客
绝无戏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顾茅庐
一挥而就
左顾右盼
长春出版社 五年级 | 下册
字词积累
1. 吩咐(fu):口头指派或命令。“咐”为生字,注意读音
为轻声。
2.“顾”、“悬”、“赐”让学生通过观察练习书写。
对联的内容两个角度去思考、交流;
问题二,这副对联“妙在何处”?可以从对联的形式和内容两个
方面去思考、交流。
长春出版社 五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
合作交流:
(一)读了这则对联,你想到了什么?
(二)这个办法是怎样帮助了富商的?
(三)从这则故事中,你觉得富商是怎样一个人? (四)猜测一下,这个学者长什么样子?可能有着怎样的
长春出版社 五年级 | 下册
课文导入
《斗鸡山上得绝联》 相传,古时有一位秀才来游桂林名胜之一――斗鸡山。他在山上纵目观望,觉得处处可爱, 连山名也觉得新奇可亲。他一面游览,一面念念有词,不知不觉地哼出一句上联: 斗鸡山上山鸡斗, 但是,却怎么也对不出下联来。正当他苦思冥想之时,忽然来了一位白发长者。秀才定睛 一看,来者正是他的启蒙老师。因而高兴万分。师生二人叙礼之后,秀才说出内心的苦衷。 老师对他说:你的上联是回音对,正读反念,其音其义都是一样。秀才问老师可有佳对?老 师说:我刚才游了龙隐洞,何不以此来对!说罢,念道:龙隐洞中洞隐龙。 秀才一听,极为兴奋,感叹地说:此乃天赐绝对矣!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跟对联有关的文章。
参赛-《茶酒联趣》课件

咐 (fù)
吩咐 嘱咐 付出 付之一炬 附加 附和
顾 (gù)
照顾 顾问 顾客 顾虑 顾名思义 顾此失彼
悬(xuán)
赐(cì )
悬挂 悬赏 高悬 悬崖 悬念
天赐 赐教 赏赐 赐予
思考 :
1.喝茶的人为什么不多?
2.有人提出什么主意? 3.对联是什么?什么意思?
4.谁对的对联?什么意思? 5.说明富商是一个怎样的人?
读一读,说说此联妙在何处?
•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 去 •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 来
下联以客人的语气写,内容完整, 挥然一体,上联不仅仅是为了招 揽顾客来喝茶,也点出了芸芸众 生谋生的辛劳,而下联很好地承 接了上联中的这层含义,同样写 出了人们求生的辛苦,进而点出 了苦中寻乐的方法。
思考与交流 1.读课文,说说“茶酒联趣”趣在哪里?
答:趣之一:茶楼悬挂了上联,富商征求下 联,茶楼的生意从人不多到红火,起来,最 后佳连出炉,可谓妙趣横生。对联不仅仅是 一种语言艺术,更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茶楼主人通过出上联达到了招揽顾客,生意 兴隆的目的。 趣之二:细读这副对联,一茶一酒相互映衬, 妙处颇多,此联对追名逐利者不但未加褒贬, 反而劝人要呵护自己的身体,潇洒人生,让 人感悟颇多,既奇特又贴切,雅俗共赏。
• 开口便笑 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 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 望天空 空望天 天天有空望空天 求人难 难求人 人人逢难求人难
数字联
• 冰冷酒 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 百头千头万头 • 童子看像 先生讲命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谢谢各位老师!
再见!
这副对联上联以店家的口吻写,下联以 客人的语气写,内容完整,挥然一体, 上联不仅仅是为了招揽顾客来喝茶,也 点出了芸芸众生谋生的辛劳,而下联很 好地承接了上联中的这层含义,同样写 出了人们求生的辛苦,进而点出了苦中 寻乐的方法。-----拿壶酒来。全联对 仗工整,人生的经历与态度自然蕴含其 中,的确是一副妙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读一读“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 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 壶酒来”,说说此联妙在何处。
第一,此联内容丰富,蕴含哲理。上联以店家 口吻,下联是客人语气,轻松自然地诠释人莫贪名 利,寻求精神富足。 第二,此联形式工整,妙用修辞。上下两联中 都巧用了顶真的修辞方法,结构整齐。
拓展与运用:
fù
cì
字义:①赏赐②敬辞,用于别人 对自己的指示、答复等
赐予 恩赐 赐教
形近字
踢(踢球) 惕(警惕)
口头指派或命令;嘱咐
吩咐 嘱咐
形近字
附(附近)
民国时期,福建泉州有一位富商,在 城角建了一座茶楼,因地方较偏僻,来喝 茶的人不多。
第1自然段描写了茶楼生意冷 清。
后来有人给富商出了个主意,让富 商请人为茶楼题了一条向顾客征求下联 的上联,悬挂在茶楼门口,并夸下海口, 如有能对出下联者,到茶楼白喝茶一年, 还赠特等好茶十斤。悬挂的上联是: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 茶去
茶酒联趣
“茶酒联”是以茶酒为题材的对联。 “趣”,趣味。这里指文中的茶酒对联
非常有趣。
生字认读
fù gù xuán cì
咐 顾
悬
赐
顾 悬
gù
①商店或服务行业指人购买东 西或要求服务②珍惜
顾客 光顾 奋不顾离远
xuán ①挂
形近字
悬挂 悬案 悬殊
县(县城)
赐 咐
(1)有趣的对联很多,请你通过观察或读书、 看报等形式,再搜集一些,然后和同学们交流 一下自己的收获。
两脚不离大道,吃紧关头,须要认清岔道; 一亭俯看群山,站高地步,自然赶上前人。 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 休得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常留。
(2)其实写对联并不难,只要你多积累并掌 握规律,就可以下笔自如了。请你试试:
上联:春来花香柳绿 下联:冬去鸟语花红 冬至柏翠梅红
对联欣赏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告诉我们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 径可走,没有顺风船可驶,只要勤奋就能走向 成功。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横眉”“俯首” 写出了革命战士对待敌 人和对待人民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这几个自然段写了一位学者对出了 下联。
对句一气呵成,与上联相映成趣, 富商连连称妙,忙吩咐手下人去准备 茶酒。
本段写学者对出下联,富商称赞。
思考与交流
(1)读课文,说说“茶酒联趣”趣在哪里。
趣之一: 茶楼主人通过妙招招揽生意:茶楼悬挂了上联, 富商征求下联,茶楼的生意从“人不多”到“红火 起来”,最后佳联出炉,可谓妙趣横生。 趣之二: 这副对联,一茶一酒,相互映衬。此联对追名 逐利者不但未加褒贬,反而劝人要呵护身体,潇洒 人生,让人感悟颇多。
描写了有人给富商出妙计,以“茶 联”“茶赏”吸引顾客。
这条上联挂出后,果然有不少文人墨 客前来茶楼品茶对句,但始终没有妙句 对出,不过,茶楼生意确实红火起来。
写了上联挂出后,生 意确实红火起来。
一天,一位学者装束的人走进茶楼,问: “哪位是老板?”此时恰巧富商在座,忙迎上 前来,问:“先生有何吩咐?” 学者装束的人说:“老板挂联求对,赏赐 可是当真?” 富商说:“绝无戏言。” 学者装束的人说:“好!”然后要来纸笔, 一挥而就: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
五岭高山就像奔腾的小细浪,乌蒙气势磅 礴,就像小泥丸。诗句表现了红军顽强豪迈的 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