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课件(共20张PPT)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课件(共20张PPT)

“钱塘湖”
钱塘湖,又称杭州西湖,坐 落于浙江杭州市中心,三面环山, 以“一山、二塔、三岛、三堤、 五湖”为基本格局,被誉为世界 著名的观赏性淡水湖泊。2011年, 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人 文底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吸引了无数游 客前来欣赏。
“钱塘湖”
一山:孤山。 二塔:保俶塔、雷峰塔。 三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三堤:白堤(断桥)、苏堤、杨公堤。 五湖: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
译文:我最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觉得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 下的白沙堤。
赏析诗歌
1.本诗题目为《钱塘湖春行》,试着在诗中找一找“春 行”的“行(游)踪”。
孤山寺北
贾亭西
湖东
白沙堤
赏析诗歌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来?写了这个季节的哪些景物?
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从“早莺、 新燕、乱花、浅草”这些景物可以看 出。
诗歌还写了早春的“湖水、垂云、 杨柳、白沙堤”这些景物。
赏析诗歌
3.诗歌颔联描写很是生动活泼,赏析颔联“争”“啄” 两个字的妙处。
“争”是争相的意思,“啄”是衔 取的意思。这两个动词,细致传神地 刻画出了一幅早莺争着飞向朝阳暖树, 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 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赏析诗歌
4.“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 “家家”?
当堂检测
(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点出诗人观景的处所,描绘 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的诗句是:
孤山寺北贾亭西 , 水面初平云脚低 。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 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

《钱塘湖春行》ppt课件

《钱塘湖春行》ppt课件

创作背景
•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 唐敬宗宝历元年(825)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 首《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四年(823、824)间的 春天。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孤山寺:在西湖的里湖外湖之间的孤山上,南朝陈文帝天嘉年间 (560—565)所建。孤山,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故称。
• 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 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 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 西湖的春景。
• 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巩固练习
• 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D )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 • 暖树:向阳的树木。 •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 啄:衔取。
原文翻译
• 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 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乱花:纷繁的花。 • 欲:副词,将要,就要。 • 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 没:遮没,盖没。
作者生平经历
• 白居易从小聪明过人,五岁即能写诗,九岁便已熟悉声韵。 十一岁时,白居易因藩镇战乱而前往徐州符离避难。不久 又南下越中,投靠杭州的堂兄。
• 在这几年离乡背井的生活中,白居易了解了民众疾苦,并 在当时著名诗人韦应物、房孺复的影响下,创作了《赋得 古原草送别》等诗篇。
• 虽然白居易积极入仕,但因为朝纲逐渐败坏,他的这些政 策和诗歌道遭到了掌权人的痛恨与反对。在被贬的时间里, 白居易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

《钱塘湖春行》PPT课件

《钱塘湖春行》PPT课件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精选ppt
15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啄”
字描写出燕子忙碌和兴奋。此联着意描绘
莺燕的动态,使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 机,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精选ppt
18
颈 乱花渐欲迷人眼,从的植变物化

浅草才能没马蹄。写早春 景象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 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 够遮没马蹄。
精选ppt
精选ppt
16

孤山寺北贾亭西
(点明诗人春游是从孤山寺、贾
亭一带起程的)
联 水面初平云脚低
(诗人瞭望湖面)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
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
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精选ppt
17
颔 几处早莺争暖树, 联 谁家新燕啄春泥。
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
“早”形象容黄莺,体现出诗人的喜爱之情;
精选ppt
26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钱春 塘 湖

水平、云低 早莺、新燕 乱花、浅草
孤山寺北 贾公亭西
流 连 忘 返
春 光 明 媚
湖东、白堤
精选ppt
27
总是读给年迈的老人和没有读过书 的人,如果他们听得懂,就可以了: 如果听不懂就改,直到懂了为止。

《钱塘湖春行》PPT【完美版课件】

《钱塘湖春行》PPT【完美版课件】

课文讲解 听朗读,自由练习有感情朗读 诗歌,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钱塘湖春行
பைடு நூலகம்
jiǎ nuǎn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zhuó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mò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dī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尾联是如何结束全诗的?表达了诗人什么 情感?哪个字最能体现这种感情?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 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说明诗人 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小结
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 春的乐趣,截取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止。开头 写“水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 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明丽轻 快。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初春时早 来的黄莺。
衔取。
诗意: 几处早早飞来的黄莺争着挤在向阳的树上,不
知谁家刚飞过的燕子忙着啄泥筑巢。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刚刚长出地面, 副词,将要,就要。还不太高的春草。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各种颜色的野花。 使人眼花缭乱。 遮没,盖没。
颈联写诗人在马上观花,时间久了,眼前 一片姹紫嫣红,便有迷乱之感。这样写,暗切 题中“行”字。草初生,故“浅”,也是早春 景象;“没蹄”,也是暗切“行”字。
4.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钱塘湖春行 课件(共16张PPT).ppt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钱塘湖春行  课件(共16张PPT).ppt
果?
“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乱”不仅写 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花开之多更显出 了一种勃勃的生机。
重点研讨 4.用“乱”修饰“花”,用“浅”修饰“草”有什么好处?
用“乱”修饰“花”,写出了花的多和繁,并化静为动,写出了 花争芳斗妍、竞相开放的情态,从而突出了花的繁茂和其姹紫嫣红的 色彩;用“浅”修饰“草”,写出了草在初长时的样子和它嫩绿的色 彩,突出了初长芳草的鲜嫩。
不能。因为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只因是早春,所以 不是处处,也不是家家。从莺和燕的动态中,把大自然从冬眠中苏 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了,使人想象出,过不了多久,姹紫 嫣红、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运用“几处”“谁家”“渐欲 ”“才能”和“行不足”等词语突出了“春行”之“早”的特点。
重点研讨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乱”有怎样的表达效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抒发了对西湖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如 果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论她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一 样光彩照人。
基础夯实——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此前诗人曾因得罪权贵而被贬为江州 司马,精神上因此受到严重打击,思想上也由“兼济天下”转为“独 善其身”。这时,他为避免在朝为官遭受党争之祸,主动要求到外任 杭州刺史。离开了京师,心情恬静一些,该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 风光,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整体阅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优秀PPT课件

《钱塘湖春行》优秀PPT课件

合作探究
写野花,用了“乱”和“迷”,分析 这两个词语为什么用得好?
“乱”,不仅写出了花的品种数量 之多,更显出了一种勃勃的生机。
“迷”,写野花乱,乃至要乱得迷 了赏花人的目光,写出了真是美不胜收, 应接不暇。
合作探究
写春草,用了“浅”和“没”,分析 这两个词语为什么用得好?
“浅”和“没”,表现出春草新长 时的“新”“嫩”,形象地写出了西湖 一带春草初长、绿草如茵的景象。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zhuó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mò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dī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词语释义
(1)云脚:下雨前后出现的接近地面的云气。 (2)渐欲:渐渐地要。 (3)早莺:早来的黄莺。 (4)暖树:向阳的树枝。 (5)新燕:刚飞来的燕子。 (6)乱花:杂花,各色各样的花。 (7)浅草:不高的青草。 (8)才:刚刚。 (9)没:遮没,盖没 (10)行不足:玩赏不够。
背景链接
诗人白居易在唐穆宗长庆二年至四年 (822—824)间,曾出任杭州刺史。白居 易在杭州期间,兴修水利、巩固堤坝,官 声极好。他自己也比较自得,在闲暇时喜 欢游山玩水,西湖的白沙堤是他最喜欢的 地方。长庆三年的春天,诗人写下了这首 吟咏西湖早春风光、抒发欣喜闲适心情的 诗。
读音停顿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不可以,“几处”“谁家”照应 “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 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 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为 “处处”“家家”,则没有这种表达 效果了。
莺争暖树,燕啄春泥,一个是早
合作探究
莺,一个是新燕,都是早春景象,生机 勃勃。“几处”说明早莺还少;“争暖 树”说明是乍暖还寒时候;“谁家新燕” 说明燕子始回,可谓地描绘出来细腻。 同时,从莺莺燕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 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 意生动地描绘出来。

13 唐诗五首 《钱塘湖春行》课件(共14张PPT)

13 唐诗五首 《钱塘湖春行》课件(共14张PPT)
低。时间- Nhomakorabea-春天,地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点 - - - 钱塘湖,事
件--- “行”(赏美景)
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
品诵感悟
诗人的游览路线是如何 的?从文中找出词语。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
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泥。
品诵感悟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蹄。
“乱”字形象的描绘出初春繁花初绽的景象,“ 浅 ”字生动地描绘 出初春小草刚刚抽出嫩芽的情态,这两个字体现了早春生机勃勃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赞美之情。
水面/初平/云脚低。 早莺:早来的黄莺。 几处/早莺/争暖树, 新燕:刚飞来的燕子。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杂花,各色各样的花。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渐欲:渐渐的要。 最爱/湖东/行不足, 浅草:不高的青草。
绿杨/阴里/白沙堤。 行不足:玩赏不够。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 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
所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湖东--白 沙堤
品诵感悟
首联点题,交代游踪, 勾画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
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第13课 唐诗五首 《钱塘湖春行》课件(共29张PPT)

第13课 唐诗五首  《钱塘湖春行》课件(共29张PPT)

自学指导二
听读诗歌,划分节奏。 根据注释,翻译诗歌 。
( 5分钟)
文章感知 听朗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mò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副词, 想要, 要。
刚刚 遮没, 盖没。
译文:五颜六色的野花使人眼花
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没过马蹄。
同“荫”, 百游不厌。 指树阴。 最爱湖东 行不足,绿杨 阴 里 白沙堤。
指西湖的白堤,又 称“沙堤”或“断 桥堤”。
译文:我最爱西湖的东面,总感到
游赏得还不够,那便是碧绿的杨树
阴里的白沙堤。
自学指导三: 再读古诗,赏析古诗(15分钟)
根据注释翻译诗句。 春天湖水初涨,
在西湖的里湖 和外湖之间, 山上有孤山寺。
即贾 公亭。
水面刚刚与湖岸 齐平。初,刚刚。
孤山 寺北 贾亭 西,水面初平 云脚低。
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
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译文: 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
面,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面齐平,
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
整体分析古诗内容
1.默读全诗,找一找全诗是围绕哪 个字展开描写的。
2.作者是怎样浏览西湖的?他的路线是怎样的?
诗人骑马绕湖而行, 从孤山寺北面到贾公亭西面再到白沙堤。
3.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西湖的 美?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 湖水(水面)、云脚、早莺、暖树、新燕、 春泥、乱花、浅草、马蹄、绿杨。 诗中的初平之水、早莺、新燕、浅草等景 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尤 的 白其 美 沙是 景 我 堤绿 , 最 。色 游 喜 杨览爱 柳不西 荫够湖 下,东 边
钱塘湖春行
春 钱 塘 湖 行
白居易
水平、云低 早莺、新燕 乱花、浅草 孤山寺北 贾公亭西 湖东、白堤
流 春 连 光 忘 明 返 媚
这首七言律诗,是一首歌咏早春西湖(钱塘湖) 的写景诗。 作者采取了两种写法:一是在行进途中展开描写, 开始从孤山寺写到贾公亭,结尾又写到东湖白沙堤, 诗人足迹遍及大半个西湖;二是选取典型与分类排 列相结合,中间四句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 现春色的景物,莺、燕是禽鸟类,属动物;花草属 植物。 首联点春游起点,颔、颈联写湖上风光,用欢快的 禽事写出早春的一派生机,借助花草这两样春的使 者告诉人们:姹紫嫣红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尾联 直抒深情,流连忘返。
谁几 家处 新早 燕莺 啄争 春暖 泥树
燕向 子向 衔阳几 着的处 春树早 泥木出 在,的 筑谁黄 巢家莺 。新争 来着 的飞
浅乱 草花 才渐 能欲 没迷 马人 蹄眼
马浅 花 蹄浅 渐 。的 渐 繁 春要多 草迷而 刚住多 刚人彩 能的缤 够眼纷 遮睛的 没,春
绿最 杨爱 阴湖 里东 白行 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liàn yàn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当堂训练
背诵全诗
雷峰塔与《白蛇传》
法海和尚破坏了白娘子和 许仙的美好婚姻,并将白娘子 禁锢在雷峰塔下.许多年后,修 炼成功的小青蛇战败了法海 , 白娘子终于被救了出来.现遗 址仍在 南屏山上 。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孤 山 寺 北 贾 亭 西
亭 的 西从 面孤 ,山 寺 的 北 面 到 贾
水 面 初 平 云 脚 低
的云 湖 波重 面 澜重 春 连叠 水 成叠 刚 一, 与 片同 堤 。湖 平 面, 上白
3、再读诗歌,疏通诗意,品味每联内容及结
构安排。 4、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从哪些地方看出 来的呢? 5、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 6、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西湖的诗歌?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白居易是我 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 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 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 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 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其诗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 畅。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代表作品有:《卖炭 翁》、《长恨歌》、《琵琶行》、等。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上有天 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吗?闻名 世界的杭州西湖,你去游览过了 吗?下面我们就一起去领略那里 的早春美景吧!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3、梳理诗歌内容,体味其意境,把握作者情
感。
自学提纲
1、了解作者。
2、初读诗歌咬准字音,把握节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