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花季姑娘的绝笔信人生哲理
花季女孩的生命遗言11111

花季女孩的生命遗言正值花季的女孩却写下残酷的生命遗言,年轻的生命究竟遭遇了什么?又是什么原因让她写下了这样的遗言?今年10月**日,县三中高三四班班主任刘**正在干什么工作,突然接到一个短信,刘老师的脸立刻变得铁青。
这是谁发来的短信,是一个什么样的短信让这们青年教师这么难过。
同期声刘**:“当时我看到这个信的时候我控制不住了,眼泪就掉下来了,真的很难过。
我从来都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事。
”这个短信是这样写的:………………………发这个短信的女孩叫刘容,家住胡状乡黄村,是县三中高三四班的学生,今年只有18岁,一个花季女孩,为什么会发这样一短信呢,原来,就在今年9月22日,刘容容被确诊患上了白血病。
认识刘容容的人都知道,她是非常聪明非常懂事的孩子,学习优秀,善解人意。
父母说:刘容容在家的表现。
奶奶说:刘容容如何孝顺老师说:刘容容在班里表现同学说:刘容容如何为人处事刘容容喜欢……,但是刘容容最大的梦想是成为………。
刘容容:爱好…的原因刘容容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农民,,弟弟和妹妹也都在上学,奶奶常年有病,二叔也因车祸致残,为此家里还欠下了债务,家里的生活一直比较困难。
家庭背景让她从小就产生了要跳出龙门的梦想,200 5年刘容容考入了县三中,那是她实现梦想的第一步。
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十八岁是属于诗的,十八岁是编织梦的。
十八岁的女孩有太多太多彩色的梦,也有太多太多的希冀,更有太多太多的渴望…大学是刘容容做梦都想去的地方,但是突然之间这一切都被击碎了。
9月22日,刘容容住进濮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就在入院前的头一天晚上,刘容容还给奶奶洗了最后一次脚。
奶奶:谈当时洗脚情景,和刘容容说:这可能是最后一次洗脚了…医生:谈刚入院时病情,如何治疗,需要多少钱这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确实没有能力承担高额的治疗费用,仅仅……次化疗就让家里欠下……元的新债。
县三中师生知道这一消息后,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她捐款一万多元,但是很快就花完了,眼看着女儿在死亡线上挣扎,刘容容的父母一筹莫展。
高三语文【看遍古今世事,体验百态人生】一个13岁女生的遗言能够死,已是荣幸

【看遍古今世事,体验百态人生】一个13岁女生的遗言:能够死,已是荣幸5月13日傍晚,上海市李惠利中学13岁女生黄一馨,在自己家的阳台上跳楼自尽,她的生命,就象黄昏里一片树叶,飘落在暮色里。
其实,她死的时候,距她13岁生日还有7天。
据说,黄一馨是名初一女生,一名极具文学才华的优秀学生。
在给同学们留下的遗言中,她说:能够死,已是荣幸。
人们发现,黄一馨的坠楼现场是一片花木葳蕤之地,有碧桃、黄杨、紫薇、香椿等。
她首先是坠落在香椿树上,但可惜那棵树的树冠太小,无法承载这个生命的重量,细丫断了,于是,她后脑、后背首先着地,一只脚仍然挂在树杈上。
有老太回忆:当时我坐在客厅里,以为窗外一件衣服飘了下去;有邻居称:我在厨房,听到砰的一声,很闷,狗发了疯似地向着出事地点,狂叫狂蹿;小区保安说:小女孩后背着地,一只脚挂在树杈上,仰面,我赶紧探她鼻息,已经没气了,我把她轻轻抱离树杈,放在小路上;女孩的父亲:5点钟左右,馨儿回来了,像往常一样关上门,做作业。
等到发现时,她已经倒在楼下,我拼命地叫她,抚摩她,又给她做人工呼吸,没用,血不断地从她口鼻中汩汩地流出。
一个13岁花季少女,竟然把死亡当成一种荣幸,是怎样的动力,驱使她这样结束自己稚嫩的生命?她留下三封遗书,分别给父母、同学以及老师。
其中给父母的最短,而给老师的最长。
面对这三封遗书,人们不明白,既然她懂得,生就是快乐,却偏偏要结束自己娇嫩的生命?为什么一个花季少女,会认为自己很脏、很贱,留下来是对同学的污染呢,难道她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坏女孩吗?遗书之一,致父母:对不起,我不孝。
请你们好好活,忘记我。
女儿,黄一馨;遗书之二,致同学们:再见,再也不见。
我犯了很多错,伤害了很多人,包括你们。
对不起。
谢谢你们陪我度过了2年,即便死了,我也不会忘记的。
能够死,已是荣幸。
希望你们能拥有幸福吧。
你们,不要再互相生气了吧。
生,是快乐,为何还要再不满?原来想了很多很多要说的,提笔,却全部忘记了。
丰县教师李秀娟“绝笔信”事件折射三个方面社会问题

丰县教师李秀娟“绝笔信”事件折射三个方面社会问题4日,网上曝出一封署名“李秀娟”的公开信反映其遭受的不公待遇,矛头指向当地公安、教育部门有关人员。
当日下午,丰县政府通报表示,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李秀娟同志反映的问题开展全面调查,女教师夫妇也已被找到证实安全。
此事件折射三个方面的社会问题。
一是地方政府处理群众诉求不及时。
当事人之所以选择在网上公开自己的诉求信件,并透露或将走极端方式,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吸引网民的高度关注,形成网络舆情热点事件,来倒逼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被迫发声处理此事。
这反应了一些地方政府在处理社会矛盾隐患问题时存在推诿扯皮、重视程度不够以及互相不想担责等错误思想和行为,严重损害群众切实利益诉求,极易引发此类负面舆情。
二是信访维稳工作方式简单粗暴。
李秀娟在信中反映她被派出所强制带走、殴打、拘留,住院治疗期间遭遇连续监视,并且由于自己发生过到北京进行信访活动就被学校处以记过处分等情况。
从目前网上的这些信息来看,我们无法片面了解其是否确实有涉嫌寻衅滋事等真实行为,但当地政府的处理方式显然是一味强调维稳的结果。
诚然,信访稳定工作一直都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考核事项,甚至存在一票否定机制,也确实维护了社会大局的稳定,但在实行中的变样走形、一味求稳等行为,方式简单粗暴,也让访民人身权、合理诉求权、知情权等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有违法治精神。
三是当事人非理性行为过于冲动。
处理任何事情,人们都要考虑一下其将会产生的后果如何,进行必要的利益权衡,但事件里李秀娟采取的行为显然缺乏这些考量。
她的这一封发在网络上的绝笔信,透露出自杀的倾向,必然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让当地市、县两级公安部门派出大量警力在全城进行搜寻工作,最后证明两人其实并无采取极端行为,或许只是一种威胁来吸引公众关注,让宝贵的警务资源白白耗费,影响公安和政府部门正常工作的开展,扰乱社会正常秩序,实在是欠缺考虑的错误行为。
一个绝望女人遗书范文

一个绝望女人遗书范文
亲爱的家人和朋友们:
当你们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可能已经不在你们的身边了。
我
知道这会给你们带来很大的痛苦和伤心,但是请相信我,我是出于
无奈才做出了这个决定的。
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
人际关系上。
我总是觉得自己无法胜任,无法取得别人的认可和肯定。
每天都过得很疲惫,很无助,我感到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意义。
我尝试过去寻求帮助,但是每一次都无济于事。
我感到自己像
是一个被遗弃的孩子,没有人愿意倾听我的心声,理解我的痛苦。
我感到自己被孤立在这个世界上,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我知道自己的离开会给你们带来很大的伤痛,但是我希望你们
能够理解我的选择。
我不想再继续承受这种痛苦和无助,我需要解脱。
我希望你们能够原谅我,也希望你们能够过得幸福快乐。
我并不是不爱你们,相反,我爱你们胜过一切。
但是我已经无
法再忍受这种痛苦和无助了。
我希望你们能够记住我曾经的美好,
而不是我的离开。
我希望你们能够珍惜自己的生命,过得幸福快乐。
最后,我想对你们说声再见了。
愿你们能够过得幸福快乐。
爱你们的……。
这是一个绝望女人留下的遗书,她在这封信中表达了自己长期
以来的痛苦和无助,以及对家人和朋友的爱和祝福。
这样的遗书让
人深感心痛,也让人深思人生的意义。
希望我们能够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身边的人,过得幸福快乐。
女人一生的警告

女人一生的警告很喜欢三毛的一句话:我相信,上天不给我的,无论我十指怎样紧扣仍会走漏,给我的,无论我怎么失手都会拥有。
人生,不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么,能够逝去的都不该留恋。
无论前路渺茫还是光亮,不管生活得失还是荣辱,你需要做的就是活好当下。
当你艰难困顿时,不妨静下心来读读三毛这个奇女子。
在那些关于成长,关于人生的故事里,聆听三毛心底的声音。
做个不慕世间风物情长,不争凡尘冷暖朝夕,不惧人生悲喜消磨的女子。
关于梦想•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一个人最富有的时候就是心中有梦的时候。
当你知道你要驶向何方,风都会为你扬帆起航。
很喜欢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有一句台词:“你要尽全力保护你的梦想。
那些嘲笑你梦想的人,他们必定会失败,他们想把你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我坚信,只要我心中有梦想,我就会与众不同。
你也是。
”世上之事,并非因为完美,才值得用一生去坚持;而是你用一生去坚持,才会变得完美。
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天赋和际遇不同,但人的一生至少应该有一个可以让自己坚持下去的梦想。
有些路注定是要往里走的,要想到达繁华,必经一段荒凉。
所以,哪怕长夜漆黑,也要为自己点上一根足以窥见梦想的蜡烛。
努力并不是为了讨好谁,也无需感动谁,而是让自己足够优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无非是有梦做,有事爱,有所期待!关于读书•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人生的很多沮丧,多半是因为有限的智慧把自己困在了一个狭隘的空间里。
外面的光亮照不进去,里面的黑暗也透不出来。
如果你觉得自己过得不好,一定是太长时间没有读书了。
读书,可以让我们从别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借鉴别人的经验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人生就是一只储蓄罐,你当下投入的每一分努力,都会在将来化为无形的财富砸向你。
它虽不能让人永葆年轻,却是一个人最好的护肤品。
化解生命危机

化解生命危机故事说话少女跳楼自杀老父写信警示孩子珍惜生命2006年9月的一个傍晚,在美丽的珠海横琴岛,一栋8楼民居的天台上,一个花季少女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如花的生命。
她叫阿琼。
在遗书上,阿琼写出了自杀的原因:“我不快乐,一直以来也不快乐,我似乎觉得缺了点什么,但我说不出是什么,但那使我很不安和痛苦……使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距离,每一分(钟)都是那么的难熬!而事实是:生活上,阿琼绝对衣食无忧,家里每个月给她六七百元的零花钱;学习上,阿琼在初一初二时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人际交往上,阿琼在学校里也非常有人缘,她在同学面前总是有说有笑。
她哥哥认为她“没有任何自杀的理由”。
一封父亲永远发不出去的信。
琼女:你留下一份使人肝肠寸断的遗书,就这样决绝地、头也不回地走向了另一个世界!你在遗书中说了很多很多,但也很少很少,但我总不明白,也无法明白,你的心灵深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你那个世界,为什么连生养你16年的爸妈都不能走进半步呢?琼女,爸爸好后悔呀!爸爸好恨啊!为什么我们不能走进你的精神世界?爸爸的心都碎了,要知道,你对爸爸来说是唯一的不可取代的啊!现在,我就假定吧,假定你已上了天堂,又假定你成了小天使。
那么,爸爸求你做一件事,那就是请你守护一下普天下你的同龄人,包括你的胞弟,叫他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珍惜真情,珍惜亲情!特别特别是要可怜天下父母心!你们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呀,我们这些老爸老妈向你们乞怜了!已经心碎的老爸我思我悟1、你怎样看待故事中女主人公的这种行为?2、你觉得女孩最终体现了他生命的价值吗?心心点灯有人说:“生,需要一生的勇气;死,只是一时的冲动!”死亡意味着生命永远逝去,所以人的生命才显得格外珍贵,活着才显得格外有意义。
阿琼最终没有勇气面对现实生活,在她的眼中,用尽最大的勇气解脱可能是最好的结局,但是她却忽视了生命的一种独有价值,那就是:无论何时,没有一个人可以代替你,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你——是独一无二的。
世界上最感人的遗书

世界上最感人的遗书在我们的生命旅程中,有些时刻让我们迷茫、感到无助,但也有一些时刻是那样温暖和动人,以至于能够触动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当谈及遗书时,它们中的一些更是能够深深地触动人们的心灵。
这些遗书以其真挚和深情的字句,向我们揭示了人类最纯粹的感情和最深厚的爱。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看到几封世界上最感人的遗书。
第一封遗书来自于一位母亲,伊芙琳·吉布斯在19世纪初期写给她即将去世的儿子的信。
这封信是一份深情的告别,她鼓励他要勇敢、坚强,并鼓励他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封信以其深刻的母爱之情和对未来的期望,被认为是一份真正感人的遗言。
第二封遗书是一位犹太女性维多利亚·沃尔夫在1938年纳粹德国统治下写给她丈夫的一封信。
这封信是她生命最后的告别,她将与丈夫分离,去往集中营,但她依然充满了对爱的向往和对丈夫的深爱。
她的遗书被认为是对爱情和勇气最高级的展示。
第三封遗书来自于约瑟芬·皮亚尔,一位在2016年印度孟买爆炸中去世的女孩。
在爆炸前,她给她的父亲写了一封告别信。
她向父亲表达了她对他的爱和感激之情,并勉励他要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封感人的遗书体现了约瑟芬对父亲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最后一封遗书是由纳尔维·辛格,一位在2008年印度孟买恐怖袭击中牺牲的印度空军大校,给他那时未出生的儿子写的。
这封信充满了对儿子的期望和父爱,纳尔维希望他的儿子成为一个正直、勇敢和有品德的人。
这封真挚的信表达了他对家庭和国家的无尽的爱。
这些遗书是如此深情和真挚,它们之中传达的是无私的爱、勇气和对未来的关怀。
它们触及我们灵魂最柔软的地方,提醒我们关心和珍惜我们所爱的人。
无论是家人、朋友或者我们的伴侣,这些遗书都传递了一个共同的信息:爱是我们存在的真谛,它是使我们变得更好的力量。
在人类历史中,有许多其他的感人遗书,每一封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情感。
这些遗书记录了人类的喜怒哀乐,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和情感。
《人间信》读后感

《人间信》读后感本书的阅读体验是逐级上升的,前 2/3 只是一个还不错的故事,而最后两节则直接登上了两个台阶。
麦家先生的这次转型非常成功,我总觉得他就像一位文科生在写理科生的故事,想法新奇,文笔优美(随便摘取一段描写都可以当作高中阅读题去分析其作用),只是在知识的严谨性上稍显不足。
故事以吊死的女孩开篇,起初我对这个情节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但从结局倒推回去,就会对其深意有更深刻的理解。
前 23 章用大量笔墨描写了父亲德贵,以他的几个绰号为线索,经历则简单概括为曾被劫掠的鬼子抓走当苦力,也学到了一些“鸟语”。
“潦坯”这个称呼格外落寞,他们聚在红房子前的行为给人一种邪气凛然的感觉,其中包括赌狗、三角猫和阿根大炮等。
奶奶曾告诫他,有些事情不能沾染,一定要坚决拒绝。
在老一辈人眼中,“潦坯”这个外号更为严重。
父亲一生懦弱,被人白扣工钱,还被调查和批斗,但他却欺软怕硬,经常吓唬别人。
父亲离开后,家里的一切都陷入了停滞。
他到底做了什么,没有人能说得清楚,而“无底洞”这个直白的描写则更深刻地描绘出了那种无尽的恐惧。
他救了一个孩子,却反被诬陷,这种戏剧性的情节就像是一个玩笑,而这命运甚至牵连到了下一代。
在疯狂的年代,“我”也被同学们批为小鬼子,父亲的行为打破了母亲和奶奶的安慰,再加上刘主任的刺激,“我”在那个年纪就执意要去揭发父亲。
当“我”回到家后,听到了各种指责和谩骂,却觉得这一切都无所谓。
八年后,“我”回到老家,看到姐姐妹妹艰难的生活,也看到了母亲和父亲的无奈选择,于是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
麦家先生擅长描写,而他在书中将“我”换成第三人称叙述,这让我感到非常惊讶。
从“我”回到“他”,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意志锻造的楷模,这种叙述方式令人眼前一亮。
或许,这是他以特殊的方式对那个时期的自己进行切割,却又无法完全摆脱,最终形成了无奈的妥协。
正如莫言事件所引发的争议一样,当我看到评论区网友的反应时,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疯狂的年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位花季姑娘的绝笔信人生哲理 走在茫茫的人生之路上, 人们似乎总想寻觅一份永恒的快乐和幸福, 总希望 自己付出的真心、真情能够得到别人的理解,能过上值得珍惜的生活。
然而,生 活并不像想象的一帆风顺。
在殷切期盼中,人们难免会有失望。
那么,当自己的努力被现实击碎,当你的心灵走向麻木甚至绝望时,你该怎 么办呢? 有一年秋天,文学家郭沫若到普陀山游览。
在梵音洞赏玩的时候,他偶尔拾 到一本笔记。
为了寻找失主, 他把笔记本打开来一看, 只见扉页上写了一副对联: “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
”横批:“春在哪里。
” 郭沫若一见此对联,不由心中一寒,叹道:“此联未免太悲观了吧?” 接着翻看下去,郭沫若大吃一惊,原来笔记中还有一首绝命诗,诗歌下款还 署着当天的日子。
郭沫若看罢,心急如焚。
他知道必须马上找到失主,如果迟了,说不定那人 就走上绝路了。
于是,他立刻让随行的同志去寻找。
众人四下里寻找了好一阵子, 最终把那个欲绝命之人找到了, 原来是一位神 色优郁、行动失常的姑娘。
郭沫若经过了解,知道这位姑娘因为考大学 3 次落榜,不久前,感情上又遭 受了挫折,于是就产生了自尽的念头。
郭沫若听完姑娘的诉说,关心地对她说:“下联和横批太消沉了,这不好, 我替你改一改,你看如何?” 姑娘低头不语,郭老吟道:“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
横批呢, 就题‘春在心中’。
” 好一个“春在心中”!对联经郭沫若这么一改,顿时积极的力量倍增,消极 之意尽去,姑娘听后感动不已,加上郭沫若的一番劝导,遂断了自尽的念头,对 人生的态度也从颓唐转化成进取。
面对生活的不幸, 有的人由于极度失望而陷人深深的痛苦之中, 以致采取了 “人没有希望, 也没有痛苦’’的消极态度, 让生活沿着这个态度和路线滑下去。
这种人生态度是不可取的,要知道失望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但是面对失望,需 要有积极的心态,不可放任失望情绪,应该时刻保持希望。
希望是心中涌现的激情,是风雨不摧的愿望。
一个人有希望,就有无尽的追 求。
有希望就不会害怕贫寒与孤独,如果心存希望,你就会看到前途的美好,只 要你保持积极的态度, 在黎明到来前整理好自己的心绪, 希望就能给你带来自信 的阳光。
1/5
2/5
3/5
4/5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