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炼字类题型透视

合集下载

浅谈诗歌炼字类题目解题技法

浅谈诗歌炼字类题目解题技法

浅谈诗歌炼字类题目解题技法讲究炼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特点,往往一字不同而境界迥异。

有人作诗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人是“捻断数茎须”,有人甚至“用破一生心”。

既如此,炼字类题目也理所当然的成为历年高考诗歌的热点和重点。

本文试结合历年高考复习中的典型例题,对炼字类答题技法做一梳理,旨在帮助广大考生们揭开诗歌神秘的面纱,显露出它真实的容颜。

一、明确所炼之字的规律根据所炼的词性而言,往往炼动词(如09年四川卷“入”“摩”)、叠词(09山东卷“悠悠”)、形容词(08安徽卷“孤”)、拟声词(06辽宁卷“铿然”)、副词(06江苏卷“又”)比较多,根据所炼之字在诗句中的位置来看,五言诗句以第三个字居多(如《题扬州禅智寺》中“青苔满阶砌”一句中“满”),七言诗句以炼第五字居多(如《戏答元珍》中“残雪压枝犹有橘”中“犹”字)。

二、归纳类型,总结步骤笔者在总结历年高考题的基础上发现,炼字析句类的常考题型大致分为以下两类,下面试结合例题,对各类型一一加以总结:1、炼字析句类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诗中最传神的是哪一个字伺,请做简要分析。

另外它还出现过下面的几种变体:①请对某字/某句进行赏析;②鉴赏某字/句的表达效果;③某字/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例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答:“入”字流入之意(字意),写出了黄河汇入大海的磅礴气势(句意),表现出河的生气(效果),“摩”接近之意(字意),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华山高耸入云之势(手法+句意),突出了山的高峻(效果)。

又如: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注]阑:阻隔;阻拦。

直饶:纵使。

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3分)答:隔,隔断、阻隔之意(字意)。

炼字型用正式

炼字型用正式
来自次北固山下共同探讨
“炼字”题答题思路 炼字”
“炼字”这一考点很重要 炼字” 炼字
诗词的语言讲究准确、传神、言简意丰, 诗词的语言讲究准确、传神、言简意丰,一个 一个词的使用,都费尽心血,古人有“推敲” 字、一个词的使用,都费尽心血,古人有“推敲” 的美谈正因于此。炼字, 的美谈正因于此。炼字,就是指诗中那些极为传神 的字词,在诗词的关键处,一个巧妙的字眼, 的字词,在诗词的关键处,一个巧妙的字眼,可以 有声有色,极致入微,甚至可以营造出一种意境。 有声有色,极致入微,甚至可以营造出一种意境。 古人创作常常讲究炼字, 古人创作常常讲究炼字,这些所炼的字词往往 效果非同一般,因而成为命题者钟情的对象。 效果非同一般,因而成为命题者钟情的对象。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年湖北卷) (2004年湖北卷) 年湖北卷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 有的版本作“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 岸阔” 你觉得“ 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阔”字更好(步骤一) ;阔是空阔,开阔之意(步骤 字更好(步骤一) 阔是空阔,开阔之意( 春湖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 二) ;春湖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且读 起来与“ 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阔”字。(步骤 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步骤四) 三)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步骤四) 。
木兰花
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完整版古诗词鉴赏中的炼字题型解答方法

完整版古诗词鉴赏中的炼字题型解答方法

古诗词鉴赏中的炼字题型解答方法一、从词性切入一般来说,诗歌中最要紧的地方往往落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三类词语上,根据这三类词语的语法特点分析,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变化,强调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

围程度范现描写对象的词要着眼对象的静态;副主要表容词主例、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

赏析诗简要?什么请结合全寺香积过维王。

峰里入云知香积寺,数不。

钟何处人径,深山古木无。

青松,日色冷泉声咽危石。

龙禅制毒潭薄暮空曲,安【分析】唐人五言诗工在一字,谓之“诗眼”,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

妙之字用'见‘冷'与“‘咽【答案】这两句中的诗眼当是“咽”“冷”二字,“咽”字是动词,“冷”字是形容词,“咽”着重从动态的方面来写,写的是山间的流泉,由于危石的阻拦而发出低弱的吟声,仿佛人的鸣咽之声;“冷”从静态方面来写,写的是披洒在青松上的日色,因为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十分阴冷;诗句中的“咽”“冷”。

寂幽僻冷积寺外山中的色绘、精练传神地勾画出了香一二字静一动,绘声二、从描写对象切入古人写诗,“看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这里所指的山和海都是特定的写作对象,也就是诗人在诗歌中描写的特定意象,我们在分析诗人炼字的时候,不要舍近求远,有时答案就在写作对象诗句当中,而很多考。

现象简个最单的往生往忽视了这。

果术效艺三联中“穿”“数”的析全例、结合诗,评第亭溪熙林景。

溪上亭,秋清有馀思日暮。

醒半酒风微,白初月树高.。

萤数流林叶,闲坐独行穿。

汀隔远起?孤灯何处渔歌【分析】“穿”“数”描写所涉及的对象都是诗人自己,“穿”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穿过树林,“数”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综合全诗分析,“穿”“数”两个字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无。

古诗词阅读之“炼字”题解题策略 PPT课件

古诗词阅读之“炼字”题解题策略 PPT课件


18、自己想要的东西,要么奋力直追,要么干脆放弃。别总是逢人就喋喋不休的表决心或者哀怨不断,做别人茶余饭后的笑点。

19、即使不能像依米花那样画上完美的感叹号,但我们可以歌咏最感人的诗篇;即使不能阻挡暴风雨的肆虐,但我们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即使无法预料失败的打击,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注】①耐可:哪可,怎么能够。②赊: 赊欠。

迷人的月色,用之不竭,取之无禁,相
信你也享受过,作者曾说“清风明月不用一钱
买”(《襄阳歌》),但是诗中第三句诗人却
用一个“赊”字,请品析此字的妙处?(3分)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1、明确表现手法:
1、“赊”运用了拟人手法。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Hale Waihona Puke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
花开红树乱莺啼

古诗歌鉴赏之炼字型和分析关键字型题目的答题方法及步骤

古诗歌鉴赏之炼字型和分析关键字型题目的答题方法及步骤

古诗歌鉴赏之炼字型和分析关键字型题目的答题方法及步骤分析炼字型提问方式:设问方式一:字词的表现力①诗中某字用得好,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定向赏析型)②诗句中用得最好的词是哪个,请赏析?(自主赏析型)③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型)设问方式二:内容、结构①诗歌的“诗眼”“关键词”是哪个?③这个词在诗歌中起什么作用?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注意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如果有,也要写进去)(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分析关键字(诗眼)型诗眼常识:1.“诗眼”往往是指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2.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一首诗内容的凝聚点,表现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

(在诗题中为“题眼”)二是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或增强诗歌的形象性,使诗歌充满情趣,给人以丰富的想像;或使诗意更精确;或使诗句翻出新意。

这是局部的诗眼。

特别注意:寻找诗眼时,一要重点关照动词,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

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

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

二要关注修饰语,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三要关注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炼字”型题目的答题步骤教学课件

“炼字”型题目的答题步骤教学课件

抽样二的答案是否
度不同,合在一起,确实混乱。 炼字一定要从词义、词性、用
有这方面的问题? 法等方面多加推敲。
教师引导
学生交流
评点得失
教师总首先要理解“字”的本义,不仅要关注表情达意之美,
还要关注表达效果之美;另外将该字放在原句中,结合诗句内
容分析描述,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二)常见命题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或与其他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3)这首诗(词)中某字是否可以替换成另一个字?请简述 理由。 (4)请对某句中某字的妙处加以赏析。(见上面题目)
三、研高考试题 [例1] (2012·安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4.虚词 虚词用得好,往往具有疏通文气、开合呼应,化板滞为 流动的美学效能。如杜甫的《上兜率寺》中“江山有巴蜀,栋 宇自齐梁”一句,仅“有”“自”两字,将空间与时间结合,远近 数千里,上下数百年,吞纳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见于言 外。如果说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减其色,那么欧阳修《相州昼锦堂 记》首句“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则因增加两个“而” 字使文义大为增光。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 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 〈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 表现手法——修辞作用。解答这两字,要立足诗歌,从修辞 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 答案:“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 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 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 出的奇丽景象。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炼字”题解题思路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炼字”题解题思路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炼字”题解题思路【题型分析】诗歌中常有一些经过作者仔细推敲后,显得极其准确生动又传神的字词,“炼字”题就是鉴赏这些字词的精妙之处。

以动词、形容词的考查居多,有时也有数量词、叠词和虚词。

不同词性的字词,有各自不同的表达效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答题思路】1、“定”:定词性、定字义。

有些题目要求自己寻找判定,这时就要先定下关键字。

2、“联”:联系语境、发挥自己的联想、联系日常所学,对关键字进行判定和分析。

动词:通常具有精准传神地表现被描述对象某种特点的效果,常会涉及到拟人手法,使得所刻画的对象富有动感;形容词:从形、声、色、态等方面表现被描述对象的特点,还能传达作者某种感情,有时要注意考虑词语在状物和抒情时的双关含义;数量词:精心选用的数量词,可以产生隽永新奇的效果;叠词: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拟声叠词的使用,还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虚词(副词、连词):副词的精妙使用,能够有气韵流动、悠扬婉曲、化平淡为神奇的艺术效果。

【真题直击】(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8分)早上五盘岭①唐·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

五盘岭: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4分)【答案】①“斗”字有“争斗”之意,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用拟人的手法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古代诗歌炼字题答题模式-PPT

古代诗歌炼字题答题模式-PPT
——这三个字概括有力,含义丰厚,流露有心杀敌、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的沉痛心情。
课堂小结:
1、寻找并鉴赏诗中精练词语时,可首 先考虑动词、形容词等。
2、赏析炼字题,应结合全诗的意境。
3、答题时,应力求步骤规范,语言严 谨、顺畅,多用术语。
用熟 心练
高考热点:
动词
07年有湖南(葱葱 /靡靡)天津(草草/ 昏昏)卷涉及该项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参考答案:
A、“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释字 义)。
B、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 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 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 (描景象)。
C、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 现得淋漓尽致(点作用)。
第二种类型:
题型分析
注: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陆游晚年住在绍兴镜湖边的 三山。
古人评论这首词的下阕,说第一句有三个字用得好,你认 为是哪三个字?它们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这三个词分别为:“未”、“先”、“空”。
“未”,“没有”之义,表达放眼万里,未灭入侵者的遗恨; “先”,“已经”之义,表达流年暗度,两鬓已秋的感慨; “空”,“徒然”之义,写出了徒有流泪、无补于时的内心痛 苦和失望,也隐含对南宋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春 风 又 绿 江 南 岸
答案:“空”是徒劳之义,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 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答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题 (2) 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步 骤
(3)点出该字作用,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 达了怎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感情。
练习操作 诉衷情 陆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题要点:
(1)明确指出炼字,或肯定哪个字更好。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运用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 效果,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 的感情。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 问: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 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 “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 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 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 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 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 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讲座
第三讲 炼字类题型透视
方杰
主讲人:黑龙江省富锦市第一中学
• 炼字即锤炼词语,是指作者经过反复推敲,从
词汇宝库中选择最妥帖、最精确、最生动形象的 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提问方式
(1)这首诗某一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 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简析某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4)此诗某句中的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 为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乞终养未许
[明]邵 宝 乞归未许奈亲何?帝里风光梦里过。 三月春寒青草短,五湖天远白云多。 客囊衣在缝犹密,驿骑书来字欲磨。 圣主恩深臣分浅,百年心事两蹉跎。
分别是“密”和“磨” (步骤一)。作者多年客 颈联上、下两句中最有表现力的分别是哪 寓京城,行囊中母亲所缝的衣服仍保存着,针 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线仍绵密;驿使送来的家书,作者反复抚摸、 捧读,字迹都快要磨掉了(步骤二)。充分突出 了作者对双亲的深厚感情和深切思念(步骤三)。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冷”字是全诗写景叙事抒情的关键。首句写 郡斋天气的冷,联想到山中天气的冷;由天 气的冷,联想到在山中艰苦修炼的朋友的孤 试结合全诗分析首句的“冷”字好在哪里。 独、凄冷。于是诗人欲送一瓢酒去,好让他 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慰藉。 通过一个“冷”字,虚实结合,把诗人对山 中朋友的想念很巧妙地表达了出来。
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 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 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 “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 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 的心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