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类药物
增强免疫药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及使用注意事项

增强免疫药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及使用注意事项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我们的免疫力也变得越来越脆弱,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为了增强免疫力,一些药物被开发出来并广泛使用。
本文将就增强免疫药物及其使用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一、增强免疫力的药物种类1. 维生素类药物维生素是调节免疫系统的重要营养物质,其中维生素C和维生素D被认为对免疫力的增强作用较为显著。
维生素C可以促进白细胞的增生以及抑制病毒的复制,而维生素D则可以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
2. 中草药类药物中草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总结。
一些中草药如黄芪、党参等被广泛运用于增强免疫力的药物中。
这些中草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3. 免疫调节剂免疫调节剂是一类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的药物,包括免疫增强剂和免疫抑制剂。
免疫增强剂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而免疫抑制剂则可以降低机体对自身组织的免疫反应,用于治疗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使用增强免疫药物的注意事项1. 药物剂量需谨慎使用增强免疫药物时,我们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按照正确的剂量使用,切忌过量使用或者自行调整剂量。
不同人群的身体状况不同,剂量也有所差异,所以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2.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增强免疫药物虽然对免疫系统有一定增强作用,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
如使用免疫增强剂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头痛等不良反应,而免疫抑制剂则可能导致免疫力过低,易感染等问题。
因此,在使用药物时需留意副作用,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3. 合理搭配与饮食增强免疫力的药物仅仅是提升免疫力的一种方式,我们也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来增强免疫力。
均衡的饮食可以提供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多食用新鲜蔬果、增加蛋白质的摄入等,有助于提高免疫能力。
4.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不仅仅依赖于药物和饮食,更需要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保证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减少压力等都有助于提升免疫力。
维生素类、微量元素与矿物质类药

4.其它 抗生素可影响血清和RBC内Vit B12含量的 测定值(特别是应用微生物学检查方法时),出现假 性低值。
【不良反应】 1.内分泌/代谢 在开始治疗巨幼细胞贫血的48h内: 严重低血钾。 2.血液药:血尿酸增高。 4.消化 肌注:腹泻。 5.呼吸 肌注:敏性哮喘。 6.皮肤 肌注:皮疹、瘙痒。 7.其它 经眼给药: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
第二章 药物篇
XVII. 维生素类、微量元素与矿物质类药 Vitamins,Trace Elements and Minerals·1079·
0.3~1mg;4~6岁1.1mg;7~10岁1.4mg;成人 1.7~2mg(男)或1.4~1.6mg(女);孕妇2.2mg;哺乳 妇女2.1mg。
【不良反应】 1.神经 2~6g/d持续用药数月:严重周围神经炎(神 经感觉异常、进行性步态不稳、手足麻木等),停药 后可缓解。注射给药:剧烈头痛。 2.内分泌/代谢 高胱氨酸尿症患者用药:血清叶酸 盐浓度降低。 3.消化 口服:食欲缺乏、便秘。 4.其它 过敏反应。200mg/d持续30d以上:Vit B6依 赖综合征。
XVII
维生素类、微量元素与矿物质类药 Vitamins,Trace Elements and
Minerals
·1078·
XVII.1.维生素类 Vitamins
维生素B6 Vitamin B6
【其它名称】 菲力古、洁傲、抗神经炎维生素、抗炎素、申凯 能、维他命B6、盐酸维生素B6、盐酸维他命B6、 盐酸吡多醇、盐酸吡多辛、吡多醇、吡多辛、昊 强、羟基吡啶、Adermin Hydrochloride、Adermine Hydrochloride、Beesix、Gravidox、Hexa-Betalin、 Hexavibex、Pyridox、Pyridoxinae Hydrochloridum、 Pyridoxine、Pyridoxine Hydrochloride、Pyridoxinum、 Pyridoxyine、Vitamin B6 Hydrochloride、Vitaminum B6、Vitaminum B6 Hydrochloride
保健药品有哪些

保健药品有哪些
病情分析:常见的保健药品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叶酸和泛酸钙。
这些药物在缺乏相应维生素或辅助治疗特定疾病时可能有益。
1.维生素C
维生素C可以治疗坏血病、贫血等病症。
其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服用维生素C时应控制剂量,以免引起腹泻、恶心等不良反应。
2.维生素D
维生素D可用于治疗佝偻病和软骨症。
该药物能够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有利于骨骼健康。
对于需要长期使用维生素D的人群,应定期监测血清钙和磷水平,以防止高钙血症的发生。
3.维生素E
维生素E适用于治疗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等病症。
此药物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生殖系统微循环。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4.叶酸
叶酸主要用于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
其能促进核酸合成,起到一定的造血作用。
注意不要过量摄入叶酸片,否则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5.泛酸钙
泛酸钙用于治疗缺乏泛酸钙引起的皮炎、湿疹及口角炎等。
泛酸
钙是辅酶A的组成部分,参与糖类、脂肪以及蛋白质代谢。
对该药物过敏的患者禁止使用,过敏体质者也要谨慎使用。
此外,在选择保健品时需考虑自身状况及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如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建议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都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维生素类药物与保健品有什么区别

生素是应该避免食用酒类物质以及生鸡蛋,否则会对维生素
要与国家标准相符,并且维生素药品的药理作用、病理作用
的造成影响。 最后抗凝血剂、安眠药、避孕药也会对维生素
都需要经过的部门鉴定与审查,在通过层层的检查之后,才
可以正式上市,一旦有问题出现可以及时的追溯到问题的
K、维生素 C、维生素 B6 的吸收、排泄造成影响。
·152·
苏兰英,四川泸县兆雅中心卫生院。
细菌检验合格后就可以正式上市。 如果患有某种疾病,需
治疗,所以维生素药品与维生素保健品具有明显的区别。 那
要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用药,一味地担心药物副作用,会延
么维生素类药物与保健品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误治时间。
五、 说明书和产品宣传存在差异
维生素药物作为治疗患者疾病的一种药品,使用说明书
详细,对该药物的适应证、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进行了详细的
[1] 温 伟 省. 维 生 素 类 药 物 滥 用 的 危 害 及 合 理 使 用 分
析[ 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4) :297-298.
[2] 徐萌,杨卉,梁立峰,等.复合维生素类药物临床使用
分析[ J] .青海医药杂志,2013,43(3) :66-69.
[3] 韩荣旗,武俊.维生素类药物致不良反应 156 例文献
说明,并不会为了加强药品的推广美化药品的治疗效果。 维
生素保健品则不同,维生素保健品由于剂量在安全范围内,
不会损会夸大其词进行宣传,由于有关于
维生素保健品的说明不详细,那么在食用维生素保健品时需
要注意哪些事情? 在食用维生素保健品时,不能搭配以下东
项等。
讨,依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维生素药品与维生素保健品,当
药物分析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在方法验证的基础上,可构建维生素类药物分析的评价指 标体系,包括定量限、检测限、回收率、重复性、稳定性 等指标,以全面评价分析方法的性能。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设定
持续改进方向
针对维生素类药物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 不足,可进一步改进样品前处理方法、优化 分析条件、提高检测灵敏度等,以不断提高 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处理和结果表达技巧分享
数据处理
对HPLC和UV-Vis法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统计 分析,包括峰面积、保留时间、浓度等参数的计算和 处理。
结果表达
将分析结果以图表形式呈现,如色谱图、标准曲线图、 含量分布图等,使结果更加直观、易于理解。同时,对 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在选择维生素类药物的标准品时,应确保其 纯度高、稳定性好,且具有代表性。同时, 应关注标准品的来源和溯源性。
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标准品时,需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保 存和使用,避免污染和降解。此外,应定期 对标准品进行复验和更新。
检测方法验证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要点一
检测方法验证
要点二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为确保维生素类药物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进行 方法学验证,包括专属性、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 等指标的考察。
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及实施情况介绍
质量控制体系
为确保维生素类药物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样 品采集、前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各个环节。
实施情况
目前,质量控制体系已在多个实验室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维生素类药物分析的准 确性和一致性。
标准品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
标准品选择
通过对该维生素类药物的定性、定量分析,评估其质量 稳定性和一致性,为药物研发、生产和监管提供科学依 据。
微刺激方案用药

微刺激方案用药微刺激方案是一种通过适度的刺激来激活身体自愈能力的治疗方法,主要应用于各种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的改善。
在微刺激方案中,药物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合理选择和使用药物可以加速康复过程,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微刺激方案中常用的药物,并说明其适应症和使用方法。
一、非处方药1. 维生素类药物:维生素B群:适用于神经炎、疲劳综合征等疾病,可以改善神经功能和促进新陈代谢。
常见的维生素B群有复合维生素B片和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可以口服或者注射使用。
维生素C:适用于感冒、疲劳等情况,具有抗氧化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常见的维生素C制剂有片剂和口服液,按照说明使用即可。
维生素D:适用于骨质疏松、佝偻病等骨骼问题,可以促进钙吸收和骨骼发育。
常见的维生素D制剂有胶囊和软胶囊,根据医生指导使用剂量。
2. 中成药:赛庚啶软膏:适用于皮肤刺激、过敏等问题,具有消炎、镇静和止痒的作用。
外用于患处即可。
牛黄解毒片:适用于中暑、食物中毒等情况,具有清热解毒、利胆的作用,能改善胃肠道功能。
常见的剂型有片剂和颗粒剂,按照说明使用即可。
当归血建片:适用于贫血、月经不调等问题,能补血活血、调经养颜。
常见的剂型有片剂和丸剂,按照医师建议使用。
二、处方药1. 抗生素:青霉素类:适用于细菌感染等情况,如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等。
常见的剂型有青霉素盐酸盐注射液、青霉素V钾片等。
需医生开具处方,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2. 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适用于过敏、免疫系统疾病等情况,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常见的剂型有片剂、注射液等,需医生开具处方,按照医嘱使用。
3. 其他常用处方药:硝苯地平缓释片:适用于高血压、心绞痛等情况,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心脏供血。
需医生开具处方,按照医嘱使用。
塞来昔布片剂:适用于焦虑、抑郁等情况,具有抗焦虑、抗抑郁的作用。
常见的剂型有片剂和胶囊,需医生开具处方,按照医嘱使用。
对于微刺激方案用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品说明进行使用。
第14篇-维生素类药物分析

1830
第二步 求 %1cm (样)
%1cm(样)
A C(%)
l
注意:
➢ %1cm (样) %1cm (纯)
➢ C 为混合样品的浓度
第三步 换算因子
换算因数=效价(IU / g) E%
1cm(纯)
换算因子的定义为单位 的效价
所相当
维生素A的含量用生物效价即国际单位(IU/G) 来表示。维生素A的国际单位表示如下:
A325校正 6.815A325 2.555A310 4.260A334
f A325(校正) A325 100% A325
A325校正
A325
A325校正
-3%
0
3%
(二)三氯化锑比色法 标准曲线法
1.原理:维生素A与三氯化锑的无水氯 仿溶液作用,产生不稳定的蓝色,在 618nm~62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符合 Beer定律. 2.方法:取维生素A对照品,制成系列 浓度的氯仿溶液,加入一定量的三氯化 锑无水氯仿溶液,在5s~ 10s内,于 62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绘制标准曲 线。按同法测定供试液的吸收度,根据 标准曲线计算含量。
三点校正法
1. 测定原理:本法是在三个波长处测得吸 收度,根据校正公式计算吸收度A校正 值后,再计算含量,故本法称为“三点 校正法”。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1)杂质的吸收在310~340nm波长范围内 几乎呈一条直线,且随波长的增大吸收 度减小;
(2)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加和性。
2. 波长的选择: (1) 三点波长的选择原则为: 一点选择在Va的最大吸收波长处
• 判断差值是否超过 0.02
有一个以上
超过 0.02
无超过 0.02
• 计算 A328(校正) • 用A328计算
药物分析 第十四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
➢紫外吸收:共轭多烯醇侧链结构,在325-328nm之间有最大 吸收,可用于鉴别。
H3C
CH3
9
CH3
7
8
6
5 4
CH3
3 1CH2OR
2
CH3
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
λmax 相对生物效价
维生素A 新维生素Aa 新维生素Ab 新维生素Ac 异维生素Aa 异维生素Ab
325.5 328 320.5 310.5 323 324
1 325nm, 2 310nm, 3 334nm
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
合成的或天然的维生素A 均为酯式维生素A, 根据供试品中干扰杂质的多少,可采用:
(1)直接测定法 (2)皂化法
4. 测定方法
(1)基本步骤
A选择,A328测定或A328校正
求 % 1cm(样)
% 1cm(样)
A C(%) l
= + 0.04
A32校 8 正 3.522A328 A316 A340 3.5220.6280.5610.523
0.605
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
f A328(校正) A328100% A328
3.7%(15%~ 3%)
标 示% 量 A3C2(g8校 /1正 0m 01)l900平 标均 示丸 量重 10% 0
(一)Carr-Price反应 与三氯化锑呈色反应
Vit A
SbCl3
蓝色
CHCl3(无水无醇)
紫红色
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
+
CH2
蓝色
+
CH2
紫红
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
条件: 无水、无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ot Tip
二、化学结构: 化学结构: 醇、酯、酸、胺、醛,酚 三、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 VitA、D2、D3、E、K1 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VitB族 (B1、B2、B6、 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VitB族 (B1、B2、B6、B12) VitC、叶酸、烟酸、 VitC、叶酸、烟酸、烟酰胺
Company Logo
3、薄层色谱法
BP USP 薄层板:硅胶G 薄层板:硅胶G 硅胶 展开剂:环已烷-乙醚( 展开剂:环已烷-乙醚(8:2) 显色剂: 显色剂:三氯化锑 磷钼酸 现 象: 蓝色斑点 蓝绿色斑点
Company Logo
三、含量测定
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比色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Company Logo
维生素B 第二节 维生素B1的分析
一、结构与性质 (一)结构
氨基嘧啶环 噻唑环 还原性
UV
氨基嘧啶环- 噻唑环(季铵碱) 氨基嘧啶环-CH2-噻唑环(季铵碱)
Company Logo
(二)性质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1、溶解性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2、硫色素反应 3、紫外吸收特性 4、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 5、氯化物特性
Company Logo
(二)性
Add Your Text
质
1。性状 。
Add Your Text
Text
2。稳定性 。
4。与三氯化锑呈色 。
3。紫外吸收特性 。
Company Logo
O2
[O]
VA醛
H+ 重排
[O]
呋喃型氧化物 无生物活性) (无生物活性)
VA酸
Company Logo
+
H+
平 丸 均 重 1% % = E cm×换 因 × 算 数 ×100 1 示 标 量
A 平 丸 均 重 % = ×换 因 × 算 数 ×100 c 标 量 示
Company Logo
第二法(皂化法) 第二法(皂化法)
用醇制氢氧化钾加热皂化(水解),用乙醚 用醇制氢氧化钾加热皂化(水解),用乙醚 ), 提取,挥干溶剂,残渣用异丙醇溶解,测定 提取,挥干溶剂,残渣用异丙醇溶解, 含量。 含量。 测定对象 等吸收比法 VitA醇 VitA醇 300、310、325、 300、310、325、334nm
原理
NaOH
环合 环合
[O]
Company Logo
鉴别试验
V 1 → itB → → ] → 色 → [O 硫 素 色 光 荧 消 蓝 荧 ← → 光 失
O − H
N H aO
−H O 2
合 环
KF( N 6 3 e C ) H
Company Logo
(3)波长选择 (3)波长选择
<1> λ1 <2> λ2 和λ3 VitA的λmax(328nm) VitA的 328nm) 在λ1的两侧各选一点
等波长差法: λ1- λ2= λ3- λ1 等波长差法:
eg:《中国药典》中测定V 醋酸酯, eg:《中国药典》中测定VA醋酸酯, =328nm、 =316nm、 λ1=328nm、 λ2=316nm、 λ3=340nm
Company Logo
第一节 来 源
维生素A A) 维生素A(Vitamin A)的分析
1)天然产物 主要来源于鲛类无毒海鱼肝脏中提 取的脂肪油, 鱼肝油。从鱼肝油提取的V 取的脂肪油,即鱼肝油。从鱼肝油提取的VA多为 各种酯类的混合物,其中主要为醋酸酯和棕榈 各种酯类的混合物,其中主要为醋酸酯和棕榈 酸酯。 酸酯。 全反式维生素A 2)人工合成产物 全反式维生素A醋酸酯 中国药典》收载的VA是人工合成的VA VA是人工合成的VA醋酸酯结 《中国药典》收载的VA是人工合成的VA醋酸酯结 晶加精制植物油制成的油溶液,其制剂有V 晶加精制植物油制成的油溶液,其制剂有VAD胶 丸和V 滴丸。 丸和VAD滴丸。
Company Logo
二、鉴别试验 (一)硫色素反应 (二)生物碱沉淀反应 (三)与硝酸铅的反应
VitB1 + NaOH Na2S + Pb(NO3)2
共热
Na2S PbS2(黑色) 黑色)
(四)氯化物反应
Company Logo
硫色素反应(鉴别与含量测定) 硫色素反应(鉴别与含量测定)
硫色素反应为VitB 硫色素反应为VitB1的专属反应
-3%
0
3%
Company Logo
(二)三氯化锑比色法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
Company Logo
思考题
1)三点校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 三点校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 含量的依据(原理)是什么? 含量的依据(原理)是什么? 2)三点校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 三点校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 醋酸酯含量时,校正公式是什么? 醋酸酯含量时,校正公式是什么?换算因 子是多少? 子是多少?写出测定其胶丸含量时标示量 %的计算式。 的计算式。
第九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Analysis of vitamins
概
一、概念
述
维生素 1)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功能所必需的一类微量 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功能所必需的一类微量 必需的一类 生物活性物质 主要用于机体的能量转移 物质, 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用于机体的能量转移 代谢调节。 和代谢调节。 大多数人体内不能自行合成 不能自行合成, 2)大多数人体内不能自行合成,必须从食物中 摄取。 摄取。
(2)换算因数的计算
1g维生素A醋酸酯相当的维生素A 1g维生素A醋酸酯相当的维生素A的国际单位数为 维生素
1 ×106 IU = 2907000 IU ( ) 0.344µg
1g维生素醇相当的维生素A 1g维生素醇相当的维生素A的国际单位数为 维生素醇相当的维生素
1 × 06 IU 1 =3 3 0 ( ) 3 0 0 IU 0 0 3 0µ . 0 g
Company Logo
最大吸收波长是否在323-327之间 最大吸收波长是否在323-327之间 323 是 是否超过0.73 A300/A325是否超过0.73 否 计算A325(校正) 计算A325(校正),或A值 是 否 色谱法纯化
Company Logo
计算A 计算A值
A325 校 ) A325 ( 正− ×100% A325
Company Logo
计算A 计算A值(一个或几个超过±0.02)
A328 校 ) A328 ( 正− ×100% A328
皂化
A328(校正) 328(校正) -3%
A328
皂化
-15%
0
3%
Company Logo
5、生物效价及换算因数
(1)生物效价的定义 ) 维生素A含量是用生物效价表示 维生素 含量是用生物效价表示 单位 IU/g(国际单位) (国际单位)
Company Logo
换算因子=IU/g/ 换算因子=IU/g/ E
1% 1cm
2907000 =1900 1530
3330000 =1830 1820
(VitA酯) VitA酯
(VitA醇) VitA醇
Company Logo
(3)计算
判断法选择A 1、判断法选择A 2、 求 A测定或A A测定或A校正 测定或
等吸收比法: 6/7Aλ 等吸收比法: Aλ2=Aλ3= 6/7Aλmax eg:《中国药典》中测定V eg:《中国药典》中测定VA醇, =325nm、 =310nm、 λ1=325nm、 λ2=310nm、 λ3=334nm
Company Logo
(4)测定方法 (4)测定方法
第一法(直接测定法) 第一法(直接测定法)
水可使SbCl3水解成 水解成SbOCl 水可使 乙醇可与正碳离子作用, 乙醇可与正碳离子作用, 使正电荷消失
溶剂: 溶剂:饱和无水三氯化锑的无醇氯仿溶液
Company Logo
2、紫外吸收特征 维生素A 个共轭双键, 维生素A:5个共轭双键,其无水乙醇液在 326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326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去水维生素A ):6个共轭双键, 去水维生素A(A3):6个共轭双键,其最 大吸收波长向红移, 340~390nm波长间 大吸收波长向红移,在340~390nm波长间 出现3个最大吸收峰(348、367、389nm) 出现3个最大吸收峰(348、367、389nm)。
1% c( ) % ⋅l
3、计算效价
效 ( / g) E1cm ×换 因 价 IU = 1% 算 数
Company Logo
VitA胶丸的含量计算 制剂 —— VitA胶丸的含量计算
平 丸 均 重 标 量 =效 ( /g) 示 % 价 IU × ×100% 标 量 示
第一节
一、结构和性质 (一)结构
维生素A A) 维生素A(Vitamin A)的分析
H -COCH3 -COC15H31
维生素A 维生素A醇 维生素A 维生素A醋酸酯 维生素A 维生素A棕榈酸酯
Company Logo
环己烯
共轭多 烯侧链
存在多种立体异构化合 物 具有UV UV吸收 具有UV吸收 易发生脱氢、脱水、 易发生脱氢、脱水、聚 合反应
2
3
Company Logo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利用维生素A 利用维生素A醇和其醋酸酯分子中具 多烯共轭体系结构,在325~328nm处 多烯共轭体系结构, 325~328nm处 结构 有选择性吸收峰, 有选择性吸收峰,故可进行含量测定
Company Logo
三点校正法——三波长测定法 三波长测定法 三点校正法 (1)原因 (2)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