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调查及对策

合集下载

跳跃运动员损伤现状调查与分析

跳跃运动员损伤现状调查与分析

跳跃运动员损伤现状调查与分析韩 雨(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北重四中,内蒙古包头 014000)摘要:对10名跳跃运动员进行了运动损伤调查。

结果表明,跳跃运动员的受伤多发部位依次为膝、踝、腰和腹。

多发伤种与项目有关;跳高易致股后肌群拉伤、膝关节、踝关节扭伤、背部损伤;跳远易致国肌损伤、半月板损伤;三级跳远易致足跟底部扭伤、踝关节扭伤;局部运动负荷过大、技术动作不正确和身体疲劳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科学安排训练和竞赛,注意对运动员的技术训练和技术诊断,加强对膝踝等受伤多发部位的保护,提高对急性损伤的诊治水平,建立、健全运动员医疗制度和康复制度,对于预防跳跃运动员损伤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跳跃;运动员;损伤中图分类号:G80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8)05-0210-002随着竞技体育职业化进程的加快,比赛更加频繁,赛场上的竞争越来越紧张、激烈,运动员的运动负荷不断增加,由此引起的运动损伤也呈上升趋势,严重阻碍了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正常的发挥和提高,并成为运动员被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1]。

目前,对运动损伤产生的机理极其预防研究已成为人们的研究重点。

跳跃是我国田径项目优势项目,在我国田径运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对于田径跳跃项目运动损伤的研究比较少见。

下面我将列出我所调查的跳跃运动员受伤的情况,查找病因,以便积极有效的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促进跳跃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并为同层次、同类型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治疗和预防提供借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临沂体院跳跃组10名跳跃运动员,其中男5名,女5名,年龄在15—25岁,训练年限在5—8年。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有关运动损伤的论文和专著,调阅该体工队跳跃组10名运动员的病例。

2.访谈法面访教练员、运动员和队医等数人,通过集体座谈、个别访谈,找病因、病程及治疗方法、疗效等进行详细调查。

浅析三级跳专项能力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浅析三级跳专项能力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浅析三级跳专项能力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摘要】三级跳作为田径项目的一种,是需要进行专项能力训练的。

在三级跳专项能力训练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训练中缺乏科学性,缺乏个性化的训练方案,长期训练容易导致身体损伤,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指导,同时设备和场地条件也存在不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加强训练科学性和个性化训练方案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要预防训练带来的身体损伤,建立有效的监督与指导体系,改善设备和场地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才能更好地提高训练效果,减少运动员的伤害风险,使三级跳专项能力训练更加科学、安全和有效。

【关键词】三级跳, 专项能力训练, 科学性, 个性化方案, 身体损伤, 监督与指导, 设备和场地, 训练效果, 专项运动员, 训练条件, 效率提升1. 引言1.1 三级跳专项能力训练的重要性三级跳专项能力训练是田径项目中的一项重要训练内容,也是奥运会等高水平比赛中的必备项目之一。

三级跳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项目,既需要运动员具备出色的爆发力和速度,又需要具备出色的跳跃技巧和平衡能力。

三级跳专项能力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级跳专项能力训练可以有效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这项训练涉及到全身各个肌肉群的协调性和爆发力,不仅可以增强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耐力,还可以提高其反应速度和灵活性,为其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奠定基础。

三级跳专项能力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技术水平。

在训练中,教练可以针对每位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和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其纠正动作中的不足,掌握正确的跳跃技巧,从而在比赛中更加游刃有余地完成跳跃动作。

三级跳专项能力训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提升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运动员的毅力和意志品质,让其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持不懈,取得更好的成绩。

加强三级跳专项能力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还可以培养其良好的体育精神和品质。

1.2 三级跳专项能力训练的现状三级跳是一项复合性较强的田径项目,要求运动员具备较高的爆发力、速度和柔韧性。

跳远运动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研究

跳远运动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研究

跳远运动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研究作者:武海燕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23期摘要:跳远是一项历史悠久田径运动项目,目前也成为了中小学体育的必修课程,主要的表现形式需要运动员以高速度的助跑、高强度的跳跃来完成,因此是一项剧烈的体育运动。

在运动中如果稍有不慎便容易造成肌肉和关节的损伤。

本文的主要结构为先指出跳远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然后结合工作实践分析跳远运动产生运动损伤的几大原因,最后从自身与外界两个方面给出具体的预防保护建議。

以期能在跳远运动教学中减少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关键词:跳远运动;运动损伤;预防研究0.;;; 引言跳远运动青少年体育教育中十分重要,而良好的身体是进行长远体育运动的前提。

跳远本身是为了锻炼身体,因此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导致身体受损,便是得不偿失。

本文首先分析跳远运动的科学性。

1.;;; 青少年跳远运动的重要性跳远运动是国家在青少年中大力开展的体育教育,为了促进青少年身体发育、掌握科学的运动技能,培养更高层次的运动型人才,很多中小学及高校都普遍开展跳远运动课。

跳远运动有着其自身成熟和完善的运动系统,从不同方面对人的身体进行训练。

首先,对上肢灵活性的训练,通过助跑等形式,锻炼上肢力量和上肢与下肢的协调性。

其次是对下肢弹跳能力的训练,在跳远时,跳远的弧线呈抛物线形,起点与落点之间的距离取决于运动员的加速度,以及助跑距离。

掌握科学的跳远运动技能,不仅能让青少年的身体得到充分锻炼,也可以为国家培养跳远运动人才做好人力上的储备。

2.;;; 跳远运动产生损伤的原因通过在跳远教学中的实际教学工作经验,发现主要有以下几大原因导致跳远产生运动损伤。

2.1; 运动准备不充分通过实践和观察和问卷调查,发现部分跳远运动员在进行跳远运动之前,不进行准备运动,这对于跳远这种高强度肌肉伸缩活动来说是非常有害的。

其次,大部分运动员会在运动前进行准备活动。

然而,都存在着活动不充分的现状,只是流于形式,进行简单的活动,身体并没有完全的打开,上肢、下肢肌肉没有完全发热。

中学生三级跳远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与预防

中学生三级跳远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与预防

中学生三级跳远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与预防
孙志新;张健;王厚雷
【期刊名称】《四川体育科学》
【年(卷),期】2015(000)004
【摘要】国内外有关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和引起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方面的研究很多,但对于三级跳远损伤的部位、类型及损伤的原因至今很少有研究,面对这一问题,研究运动员在比赛训练中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以及教练员在训练中合理的训练安排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研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运动中不同程度的损伤,促进三级跳远训练的发展。

【总页数】4页(P136-139)
【作者】孙志新;张健;王厚雷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体育学院,山东聊城,252059;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124;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23.4
【相关文献】
1.天津市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调查及对策 [J], 周永华;郭站
2.篮球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与预防 [J], 朱海营
3.柔道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及预防措施 [J], 张粉红;李岩
4.跆拳道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调查分析与伤病预防 [J], 宫恩强
5.大学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分析及其预防 [J], 董亚臣;王大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研究

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研究

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研究作者:李彬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03期摘要:本次研究主要在对运动员运动损伤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性质和运动损伤的类型,运动损伤发生时间、发生部位、损伤程度,在对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的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预防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措施。

关键词:三级跳远;运动损伤;预防措施一、研究背景运动损伤的发生,不仅影响运动员正常的运动训练,还会对运动员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破坏运动员的训练热情和训练兴趣,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情绪。

提前做好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预防措施,对运动员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二、运动损伤概念界定运动损伤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在运动过程中身体发生损伤的情况。

在日常运动或者运动训练过程中,由于项目自身原因、个人原因、运动环境、运动设备等等因素,运动人群会出现身体损伤的情况。

对于三级跳远运动员来说,运动损伤的发生直接造成的结果就是运动员无法正常参加训练,间接造成运动员训练情绪低下,甚至严重点儿的情况,运动员可能或发生重大疾病甚至瘫痪在床,提早结束运动生涯。

三、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性质和运动损伤的类型运动损伤从性质上划分,可以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

慢性损伤是在长期的运动过程中,身体某个部位经常受到伤害,逐渐累积形成的损伤;而急性损伤则是在短期时间内,身体突然发生损伤的情况,急性损伤往往后果严重,症状明显。

一般情况下,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之间会在一定的情况下互相转化。

对于急性损伤来说,事后及时处理是非常必要的,而慢性损伤则是需要在日常运动过程中慢慢调节来改善的。

对于三级跳远运动员来说,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情况都有发生,急性损伤较慢性损伤更为常见。

关于运动损伤的类型,对于三级跳远运动员来说,运动损伤常见的有拉伤、扭伤、骨折、挫伤、脱位、撕裂等等,主要的就是拉伤、扭伤和挫伤。

四、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时间、发生部位、损伤程度对于三级跳远运动员来说,运动损伤的发生具有季节性和时段性的特点,运动损伤多发生在夏季和冬季,训练中和训练后。

浅析三级跳专项能力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浅析三级跳专项能力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浅析三级跳专项能力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三级跳作为田径项目中的一种跳远比赛,需要运动员具备强大的爆发力和技术功底。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训练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本文将针对三级跳专项能力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

一、训练量不足三级跳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化和技术性的跳远项目,而训练量不足将会直接影响运动员的专项能力提高。

许多训练班和培训机构在进行专项能力训练时,往往只关注技术细节,而忽视了训练量的重要性。

这样一来,即使运动员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动作,但由于身体没有经过充分的训练,无法达到最佳状态,整体表现依然会受到限制。

解决方案和建议:在进行三级跳专项能力训练时,应该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训练水平,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逐步增加训练量,培养运动员的耐力和爆发力。

注意让运动员在训练中逐渐适应比赛强度,提高竞技状态,避免在比赛中因为体能不足而出现失误。

二、缺乏系统性训练三级跳是一个需要高度系统性的项目,运动员需要在技术动作、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训练。

一些训练班和培训机构在进行专项能力训练时,容易陷入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突破的误区,而忽视了项目整体性的训练。

导致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技术不够稳定、心理素质不够成熟等问题,影响了整体表现。

解决方案和建议:在进行三级跳专项能力训练时,应该注重系统性的训练,全面提升运动员的综合实力。

不仅要重视技术动作的训练,还要加强身体素质的培养,包括力量、柔韧性、速度等方面。

培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提高比赛经验和心理素质调节能力,使其在比赛中能够应对各种复杂情况,达到最佳状态。

在三级跳专项能力训练中,训练班和培训机构往往忽视了科学性训练的重要性。

他们往往只注重表面上的训练动作,而忽视了运动员身体机能的高负荷训练,导致后期运动员难以取得长足进步。

四、缺乏专业化教练在进行三级跳专项能力训练时,缺乏专业化的教练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级跳远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分析

三级跳远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分析

三级跳远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分析摘要】:三级跳远是以速度为核心,以力量为基础的多级“跑跳型”运动的新兴运动项目,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组成,具有高速度、高强度的运动特点。

在三级跳远过程中,人体要承受很大的冲击力量,所以,运动员的肌肉、韧带、关节损伤时有发生,旨在通过运动员和教练的共同努力帮助三级跳远运动员减少踝关节损伤的发生。

【关键字】:三级跳远运动踝关节损伤预防和治疗1.引言三级跳远运动是一项技术非常复杂而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的体育的运动项目,长期以来由于对三级跳远技术的认识不足,没有形成独立的训练方法,对预防运动损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常在运动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给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本文对三级跳远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原因进行概括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本文研究对象主要是云南省大运会三级跳远运动员。

参加大运会人数总计56人,男生34人,女生22人,年龄区域18-25岁.2.2研究方法2.2.1文献查阅法通过查阅1979-2012年间有关三级跳远运动损伤的文献,以及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保健学、解剖学等相关资料,为研究三级跳远运动损伤的机理、部位,以及如何预防踝关节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2.2.2运动员交流访谈法对云南省大运会三级跳远全体运动员进行交流访谈。

据数据统计,踝关节损伤在三级跳远运动中的损伤最为多见和严重。

踝关节损伤多为踝关节内的外侧副韧带的过度牵拉或撕裂,轻者造成韧带的部分纤维断裂,重者则韧带纤维完全断裂,并引起关节脱位或半脱位,严重者可伴有撕脱骨折。

2.2.3视频分析法对于分析爱得华兹、伊纳萨·克拉维茨、萨涅耶夫等运动员的三级跳远运动过程中与训练过程的视频,更能让我感觉三级跳远过程中的容易受伤和学习怎样保护。

3.结果与分析3.1踝关节为何容易损伤踝关节是三级跳远运动中极易受伤的部位。

由于脚步不停地移动时,很多人冲到沙坑前进行跨步腾空时,因速度太快而习惯用脚尖先着地,这样的动作及其容易使踝关节局部负荷过重。

我国少年跳远运动员运动创伤的研究与预防

我国少年跳远运动员运动创伤的研究与预防

我 国少 年 跳 远 运 动 员运 动创 伤 的研 究 与 预 防
于永 萍
( 黑龙江省体校 训练科 ,黑龙江 哈尔滨 10 0 5 0 8)

要 :少年跳 远运动 员在训 练 中,意 外受伤 事故时 而发 生,直接 影响 系统训练和运动成 绩提 高 ,迫使 个
别运动 员过早 离开运动场 ,结束短 暂的运动生 涯。通过调 查访 问以及 自身多年 实践 ,运 用运 动 医学 、运动 力学、 运动 生物 学、解剖 学等学科 知识对我 国少年跳远 运动 员意 外受伤 事故进 行分析 、研 究,提 出具 有针对性 的运 动
pr f s i . i ril o g n sia i nv st swe l so a y y a sp a tc , h o g icp iekn wld o e son Th sa t et u h t ive t to ii a l a wn m n e r r c ie t r u h d s i l o e ge c hr he g n a d S n s o t d cn ,k n tc , ov m e i l g ,a t m y c ri so h nay i,t e e r h t u o nr n O o p rsme i ie i ei s m e ntb o o y nao are n t e a l ss her s a c o o rc u ty
YU n —png Yo g i
(.. e ti N r esP t l m U iesyD qn 6 3 8 He ogin hn) PE D p.n et at e oe nv r t,a ig13 1 , i n j g ia h r u i l a C A s at T e u ei n mpa lt i tet iig teacd n b igi ue cie t c usf m t b t c: h vnl l g u t ee n h ann ,h cie t en jrda c n o c r r me r j eo j h r n d o i t t . f nh st dvd a rslpo ie t tl e b cuete e gi ue cie te et l a p aste o i O t a h i iiu leut rm n n a e , ea s i jrdacdn p ae y p er,h me e en h t hb n n r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调查及对策
作者:周永华郭站
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6年第27期
摘要:该文以天津市东丽区体校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出现的运动损伤的部位、损伤的类型、不同训练内容对运动损伤的影响,通过此类问题的探讨,找出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预防青少年三级跳远训练或比赛中出现的伤害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与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9(c)-0008-02
三级跳远是技术比较复杂和技能性要求比较高的体育项目,其完整技术由全程助跑和三次起跳、腾空、落地等部分组成,具有速度高、节奏快、强度大的运动特点,对人体的踝关节、膝关节的承受力要求极高。

因此,在进行三级跳远训练与练习过程中,人体要承受地面对身体的很大的反作用力,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腿部肌肉、大腿韧带、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运动损伤时有发生。

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由于大多数是刚刚接触三级跳远运动,所以更容易产生运动损伤。

因此,青少年三级跳远训练的科学化、系统化,应受到重视,降低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是广大教练员、运动医学康复工作者十分关心和重视的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天津市东丽区业余体校三级跳远项目的青少年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该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的需要,查阅大量国内有关资料,对关于三级跳远的运动损伤资料收集和整理,为能够更好地工作打下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该文的研究目的,提出问题并以问卷的形式发放,进行深度调查。

将经检验的调查问卷发放到16名天津市东丽区体校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手中。

1.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数理统计法对所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1.2.4 逻辑分析法
对获得的数据和资料,运用逻辑分析方法,进行分类整理与比较,归纳与演绎。

2 结果与分析
2.1 天津市东丽区体校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研究与分析
东丽区体校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分析。

根据表1调查显示: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脚踝的损伤几率在30.92%;膝关节的损伤比率占20.17%;髋关节的损伤比率占2.45%;腰部的损伤比率占2.52%;小腿的后群损伤比率占3.54%;大腿后群损伤比率占
33.91%;大腿前群损伤比率占5.9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腿后群的损伤排在第一位。

造成这一部位的损伤原因,可能是由于青少年跳远运动员在训练中加速助跑、起跳时脚上板时引起的拉伤等,主要是由于三级跳远运动员训练时用力过大,大腿肌肉承载负荷过高、身体发力不协调、身体的柔韧差等原因造成的。

踝关节的损伤排在第二位。

说明青少年在练习时这一部位也是较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训练时动作不标准,脚尖外旋或者是内旋导致的。

膝关节的损伤排在第三位。

膝关节是人体结构中比较复杂的连接部位,起到一个杠杆作用,在承受比较大的外作用力时就比较容易损伤。

2.2 东丽区体校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类型分析
从调查可以看出:扭伤的占9.71%;拉伤的占41.24%;挫伤的占15.27%;劳损的占
32.52%。

从以上数据看出,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损伤中,肌肉拉伤和关节的劳损所占的比重较大,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跳跃练习比较多,是造成这一损伤的重要因素。

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在训练中的全程助跑和中程助跑的起跳练习次数,三级跳远的专项跳跃训练的负荷过大,使得膝关节和相关肌肉的局部超负荷使用,出现运动损伤。

2.3 不同训练内容对东丽区体校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影响
从调查可以看出,天津市东丽区三级跳远青少年运动员,在不同的训练内容中,速度练习造成的损伤占30.81%;跳跃练习的造成的损伤占11.92%;力量练习造成的损伤占8.21%;技术练习造成的损伤占46.8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东丽区青少年业余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大多发生在速度练习和技术练习中,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三级跳远运动员在速度练习
中的训练强度过大。

运动员的教练员在速度练习时多采用计时的方法训练,强调运动员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跑完一定的距离,长期的超负荷训练,使三级跳运动员超出了自身的负荷能力。

2.4 天津市东丽区体校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由调查可知,天津市东丽区体校青少年业余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急性损伤占首位,导致这一情况的出现与运动员在训练前期的热身运动不够充分有很大关系,其次是慢性损伤占21.32%。

然后是急性转慢性占13.54%,这是因为运动员在受伤后不注意伤情控制,最后导致慢性伤的形成。

从调查可以看出,运动员损伤的主要因素是训练正常内容前的准备活动不合理(占
28.63%);其次是技术动作的不规范(占23.21%),这一因素与教练员对运员的技术抓得不严,只求运动成绩等因素相关;训练安排不合理占20.25%;过度疲劳训练占16.82%。

运动员的损伤多出现在冬季,其次是春季,冬季、春季的易受伤是原因是由于这两个季节天气比较冷,运动员在训练时准备活动不充分和准备活动做得不合理导致的。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天津市东丽区体校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情况统计中,大腿后侧肌群的损伤排在第一位。

这些损伤的原因是,运动员训练时用力过度、大腿肌肉的承载负荷过高、上下肢的配合不协调、柔韧素质差等原因造成的。

(2)天津市东丽区体校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类型来看,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肌肉拉伤和相关关节劳损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分别达到41.24%和32.52%。

因而,相关肌肉和相关关节部位局部负荷过重,造成了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运动损伤。

3.2 建议
(1)天津市东丽区体校,三级跳远运动的教练员在训练中,合理安排运动员的运动负荷,以防止运动疲劳和过度训练。

运动员体能的改善和提高,应在科学、合理的运动负荷下才能实现。

(2)运动员必须注重身体的全面提高。

特别是跳远运动员应具有较好的力量、速度、灵敏度、柔韧度和耐力等素质,重视力量训练的全面性,提高肌肉关节力量。

(3)加强日常训练管理,注意兴奋点的合理转移。

特别是在分组练习和分散练习时,要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

在学生对某项运动长时间保持兴奋状态时,应适当地使其兴奋点转移,避免因某一局部承受的负荷过大而引起慢性损伤。

参考文献
[1] 何祖新.体育专业术科教学运动损伤研究[J].体育学刊,1997(2):113-114.
[2] 刘卫国.运动损伤原因浅探[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3(4):46.
[3] 李翅鹏.运动损伤的预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4] 于文谦.运动损伤的恢复对策[J].体育科学,1999(5):49.
[5] 姚磊.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流行病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363-3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