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湾遗址博物馆项目实施建议书
泥河湾遗址博物馆项目建议书

泥河湾遗址博物馆项目建议书目录第一章总论 (5)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5)1.2可研报告编制单位 (5)1.3报告编制的依据、范围、原则和过程 (5)1.3项目概况 (7)1.4结论 (10)第二章项目实施的背景和必要性 (10)2.1 项目背景 (10)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2)第三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17)3.1需求分析 (17)3.2建设规模 (18)第四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21)4.1项目选址 (21)4.2 建设条件 (22)第五章设计方案 (22)5.1 建筑设计 (22)5.2 结构设计 (26)5.3 给排水设计 (28)5.4 暖通设计 (29)5.5 电气设计方案 (32)第六章环境保护、抗震与消防 (37)6.1环境保护 (37)6.2抗震 (37)6.3消防 (38)6.4绿化 (39)第七章节能 (39)7.1编制目的 (39)7.2编制依据 (39)7.3节能措施 (40)第八章劳动安全与卫生防疫 (40)8.1 编制依据 (40)8.2劳动安全防护措施 (41)8.3卫生防疫 (41)第九章土地利用 (42)9.1土地利用依据 (42)9.2土地使用权和使用性质 (42)第十章组织机构、劳动定员与人员培训 (43)10.1组织机构 (43)10.2劳动定员 (43)10.3人员培训 (43)第十一章项目的招标方案 (43)11.1 项目招标的依据 (44)11.2 项目招标的范围 (44)11.3 项目招标的方式 (44)11.4 项目招标的组织形式 (44)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44)第十三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5)13.1投资估算 (45)13.2资金筹措 (47)第十四章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47)14.1 社会效益评价 (47)14.2 经济效益评价 (47)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48)15.1结论 (48)15.2建议 (49)附件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泥河湾遗址博物馆2、承办单位概况单位名称:##省文物研究所单位地址:##省**建华南大街82号联系人:联系电话:1.2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法人代表:证书编号:1.3报告编制的依据、范围、原则和过程1、编制依据⑴2005年8月##省某县文化局编制的泥河湾保护开发文化旅游“十一五”总体规划⑵泥河湾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调度会会议纪要⑶##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协调推进##省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有关情况的报告》⑷《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利用方案》⑸某某市国土资源局关于某县泥河湾遗址博物馆建设项目用地的初审意见。
博物馆建设项目建议书

博物馆建设项目建议书尊敬的领导:我是一位博物馆爱好者,在这里给您提出一些建设博物馆的建议。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并让我们的博物馆建设更加出色,更具吸引力。
一、区分主题在建设博物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定义博物馆的主题。
博物馆的主题可以是艺术、科技、历史、地理等,但需要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
比如,如果是艺术主题,可以让博物馆通过展览介绍某种特定的艺术形式或者某个时期的艺术变革。
如果是科技主题,可以让博物馆通过展览和科技交流活动来探讨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
二、设计展览展览是博物馆的核心,良好的设计可以让观众深入地理解主题,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有些博物馆会采用现代的多媒体展示,而有些博物馆则更倾向于传统的展示方式。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简洁明了的标签标签应该包含有关展品的基本信息,例如物品名称,作者或制造商的姓名,物品的年代和来源。
标签应该能够简要地解释展品的作用或历史背景,但不要使用过于深奥的专业术语,以免观众理解困难。
2. 有趣、独特和多样化的展品展品应该有一定的吸引力,即使对那些不太了解主题的观众也应该产生一定的兴趣,这可以通过展示非常独特或有趣的展品来实现。
此外,对于某个时期或主题的展品,应该力求展示多样化的物品,以便为观众提供一个更全面和有趣的视野。
3. 合理的布局为了让展览更加有序,应该合理地安排每个区域的展品。
有一些博物馆会将展览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个相对独特的一个主题,从而更好地分类展示物品。
4. 吸引人的互动装置观众可以通过触摸某个展品或使用某种设备来互动。
例如,如果博物馆展示了某个具有挑战性的机械雕塑,则可以安排一个小型的魔方或其中的一个部分,观众可以通过拼图或其他方式重新组合它。
三、营造氛围博物馆本身也是一个艺术品,营造良好的氛围可以增强观众的参与感。
下面介绍一些方法。
1. 美化环境博物馆的印象不只是来自于其中的展品,还有来自于周围的环境。
为了营造良好的博物馆氛围,我们需要注意环境美化、灯光的运用、颜色搭配、音乐和气味等方面。
博物馆立项建议书

博物馆立项建议书博物馆立项建议书一、项目背景博物馆是一座呈现和展示人类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遗产的日益重视,我国各地的博物馆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地区博物馆建设滞后、博物馆的藏品保护力度不够、教育普及力度较小等。
因此,有必要提出升级与扩建现有博物馆、新建博物馆等立项建议,以进一步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二、项目意义与目标本立项建议旨在通过建设新的博物馆、扩建现有博物馆等方式,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并取得以下目标:1. 促进地方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2. 提升博物馆的建设水平和展示能力,增加公众参观体验。
3. 加强对博物馆藏品的保护与修复,保证文化遗产的传承。
4. 提高博物馆的教育普及力度,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5. 增加游客对本地区的游览吸引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项目内容与计划为实现上述目标,本项目建议包括以下内容与计划:1. 新建(或扩建)博物馆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新建或扩建博物馆,以满足地方文化的展示需求和公众参观体验的提升。
具体计划如下:- 选址:根据地方文化特点和旅游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博物馆。
- 建设规模:根据展示需求和预计游客流量,确定博物馆的建设规模。
- 设施建设:配备先进的展示设施、展示技术与设备,提高展览效果。
- 安全监控:建设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保护博物馆的藏品和游客的安全。
2. 藏品保护与修复加强对博物馆藏品的保护与修复工作,保证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存。
具体计划如下:- 宁静环境:为藏品提供良好的展示环境,控制温湿度、灰尘等有害因素。
- 专业人员:聘请专业的藏品保护人员,制定详细的藏品保护工作计划。
- 藏品修复:根据藏品情况,进行必要的修复与整理工作,保持其原本风貌。
3. 教育普及活动加强博物馆的教育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的文物鉴赏能力和文化认知水平。
具体计划如下:- 学校合作:与当地学校合作,开展博物馆教育课程,增加学生对文化的了解。
博物馆建设项目建议书

博物馆建设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和意义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设施,对于传承和弘扬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博物馆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之一。
然而,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尚缺乏一座集合地区特色文化和历史记忆的博物馆。
因此,我们推荐建设一座博物馆来满足当地居民和游客的文化需求。
二、项目概要1. 项目名称:XXX博物馆建设项目2. 建设地点:项目计划选址在市中心黄金地段,便于游客和当地居民的访问。
3. 总投资额:预计项目总投资额为XXX万元。
4. 建设目标:打造一座集合地区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艺术品鉴赏的综合性博物馆,为游客提供有意义和丰富的参观体验,同时致力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宣传。
三、项目内容和规划1. 建筑设计: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应当体现地区特色和文化内涵,同时具备良好的功能性和可持续性。
建筑外观可以结合当地建筑风格,内部空间应当设计合理,为参观者提供便利的参观路线和展示空间。
2. 博物馆陈列:博物馆的陈列内容应当与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品相契合。
可以分为不同的展厅,呈现地区的自然景观、历史沿革和传统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也可以考虑临时展览和特别展示,增加展览的多样性和吸引力。
3. 教育活动:博物馆也应当成为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
可以组织举办各类文化讲座、讲解员讲解服务、亲子活动等,为不同年龄和兴趣爱好的参观者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
4. 数字化建设: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建设已成为博物馆的重要趋势。
可以引入数字化展览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导览等,提升展览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5. 基础设施建设:博物馆建设还需要考虑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停车场、无障碍设施、餐饮设施等,为参观者提供便利的服务环境。
四、项目预期效益1. 文化传承:建设博物馆有助于地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解本地文化的机会。
2. 经济效益:博物馆的建设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旅游、餐饮、纪念品等,为地方经济增加就业机会和产值。
遗址原址保护的建议和意见

遗址原址保护的建议和意见
遗址原址保护是一项重要的文物保护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策略,下面是我对遗址原址保护的一些建议和意见:
1. 加强遗址保护意识。
加强对遗址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对遗址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同时,对于违法损毁文物遗址的行为,要加大惩治力度,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2. 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
根据遗址的特点和价值,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明确保护目标和保护范围,选择合适的保护手段和措施,确保遗址的完整性和原始性得到保护,同时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开发。
3. 加强遗址保护设施建设。
对于一些有特殊价值和需要长期保护的遗址,应当加强其保护设施建设,建立监测和预警机制,制定灾害应对预案,确保遗址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治理。
4. 健全遗址监测和保护机制。
通过建立遗址的监测系统和监管机构,及时发现和处理遗址保护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加强巡防和管理,确保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实施。
5. 推动遗址文化旅游发展。
对于一些有特殊文化价值的遗址,可以适度发展相关文化旅游业,有效保护和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带动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
遗址原址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全面、深入地做好保护工作。
博物馆建设项目经典建议实施计划书

年产**博物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博物馆是征集、典藏、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
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
历史沿革宝保藏珍品奇物。
由于希腊文化的影响,公元前三世纪埃及亚历山大港成立了一所庞大的博物院,以研究学术为重心,设立图书馆,并收藏珍贵文物。
百余年后,罗马帝国掠夺希腊,所有美术品皆移存到罗马城的宫廷、寺院及王公贵族的家园里,美术品变成贵族私产。
中古世纪的欧洲基督教寺院成为保存美术品的场所。
十六世纪欧洲航海事业兴起,私人搜集珍物的热潮展开,文艺复兴运动亦激起古物学研究的风气。
使博物馆学的领域展开新局面,文物分类法与修护技术相随而起。
十七世纪私人收藏家开始公开其珍藏文物供一般民众参观,私人博物馆出现,公共性博物馆相继成立。
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间美国各地大兴博物馆事业,亚洲国家中国、印度、日本、韩国亦新兴博物馆事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业。
二十世纪初叶迄今,现代博物馆管理的方法与观念日趋进步,由静态进入动态,视听设备及新科技皆被应用到新的列设计与管理上。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建立地跨欧亚非大帝国的军事行动中,埃及博物馆(13)把搜集和掠夺来的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和稀有古物交给他的教师亚里士多德整理研究,亚里士多德曾利用这些文化遗产进行教学、传播知识。
亚历山大去世后,他的部下托勒密·索托建立了新的王朝,继续南征北战,收集来更多的艺术品。
公元前三世纪托勒密·索托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创建了一座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
这座“缪斯神庙”,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博物馆一词,也就由希腊文的“缪斯”演变而来。
与我们今天见到的博物馆不同,缪斯神庙其实是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里面设大厅研究室,列天文、医学和文化艺术藏品,学者们聚集在这里,从事研究工作。
博物馆项目计划书

博物馆项目计划书尊敬的领导:我非常荣幸向您提交这份关于建设博物馆项目的计划书。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实施,我团队已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规划。
在此,我将向您详细介绍我们的计划。
一、项目背景和目的博物馆是一座用于收藏、保护、研究并展示珍贵文物和艺术品的场所。
建设博物馆旨在传承和弘扬文化遗产,推动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
通过展览和教育活动,我们希望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和艺术,激发他们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项目规划1. 地理位置我们计划在市中心的一个优越位置建设博物馆,以方便公众前来参观和游览。
选址应考虑市场需求、交通便利性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建筑设计博物馆建筑设计应符合功能需求,同时体现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
我们计划聘请知名建筑师团队,以确保设计与建造过程的顺利进行。
建筑的外立面和内部空间应考虑到展品陈列的需要,并提供适当的安全保护措施。
3. 资金筹集项目资金的筹集是确保项目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
我们计划通过多种途径筹集资金,包括政府拨款、赞助捐款、票务收入和展览活动的赞助费用等。
4. 文物收藏与保护博物馆的核心是收藏的文物和艺术品。
我们计划建立一个专业的团队,负责文物的收集、鉴定、保护、修复和研究工作。
同时,我们也将积极与其他博物馆、文化机构合作,共享资源和经验。
5. 展览规划展览是博物馆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
我们将制定一系列有吸引力且多样化的展览计划,包括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
同时,我们还将举办一系列教育活动,如讲座、工作坊和导览讲解,以提高观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
6. 市场推广我们将制定全面的市场推广计划,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和合作伙伴来宣传博物馆的活动和展览。
同时,我们计划与学校、社区和旅行社等建立合作关系,吸引更多人群前来参观。
三、项目预期成果和效益1. 社会效益博物馆的建设将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和欣赏文化遗产的平台,增加公众对历史、文化和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博物馆还可以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
博物馆建设项目建议书

博物馆建设项目建议书尊敬的领导:一、项目背景博物馆是文化遗产的载体,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战略地位。
我市作为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博物馆的建设已成为推动文化传承和旅游业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博物馆建设的需求更加迫切。
二、项目内容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展示我市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博物馆将分为五个主要展区,分别是:1. 原始社会展区:该区域将展示原始社会的生活和文化,展示石器、陶器、骨器等文物及其制作工具和生活方式等。
2. 历史进程展区:该区域将着重展示我市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人物、事件和机构,集中展示我市在历史上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变化,介绍本土文化对城市的发展作用。
3. 自然科学展区:该区域将展示我市的地质、动植物和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特色内容,通过展示化石、岩石、标本、植物及其相关知识,提高观众对自然科学的认知和欣赏。
4. 艺术与文化展区:该区域将集中展示我市的艺术与文化方面的成果,包括绘画、书法、民乐、舞蹈等多种形式的作品,让观众领略我市的艺术文化传承。
5. 世界文化展区:该区域将通过建立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引进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及其相关展览,为观众呈现一副真正的国际性文化画卷。
三、项目建设规模及投资项目总投资为2000万元,计划于两年内完成建设和开业。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包括展览陈列区、多功能厅、文创区、水吧及休息区、自助餐区等,总计将拥有4000余种藏品和文物。
四、市场分析及预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博物馆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本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市的文化新地标,吸引大量中外游客的前来参观,同时也成为本地居民文化和智力活动的重要场所。
五、项目效益分析1. 市场效益:本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市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柱,增加文化旅游业的收益。
2. 社会效益:本项目可将本地文化遗产得以很好地展现,增强市民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河湾遗址博物馆项目建议书目录第一章总论 (4)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4)1.2可研报告编制单位 (4)1.3报告编制的依据、围、原则和过程 (4)1.3项目概况 (6)1.4结论 (9)第二章项目实施的背景和必要性 (9)2.1 项目背景 (9)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第三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16)3.1需求分析 (16)3.2建设规模 (17)第四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20)4.1项目选址 (20)4.2 建设条件 (20)第五章设计方案 (21)5.1 建筑设计 (21)5.2 结构设计 (26)5.3 给排水设计 (27)5.4 暖通设计 (28)5.5 电气设计方案 (31)第六章环境保护、抗震与消防 (36)6.1环境保护 (36)6.2抗震 (37)6.3消防 (37)6.4绿化 (38)第七章节能 (38)7.1编制目的 (38)7.2编制依据 (38)7.3节能措施 (39)第八章劳动安全与卫生防疫 (40)8.1 编制依据 (40)8.2劳动安全防护措施 (40)8.3卫生防疫 (40)第九章土地利用 (41)9.1土地利用依据 (41)9.2土地使用权和使用性质 (42)第十章组织机构、劳动定员与人员培训 (42)10.1组织机构 (42)10.2劳动定员 (42)10.3人员培训 (42)第十一章项目的招标方案 (43)11.1 项目招标的依据 (43)11.2 项目招标的围 (43)11.3 项目招标的方式 (43)11.4 项目招标的组织形式 (43)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43)第十三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4)13.1投资估算 (44)13.2资金筹措 (46)第十四章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46)14.1 社会效益评价 (46)14.2 经济效益评价 (46)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47)15.1结论 (48)15.2建议 (48)附件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泥河湾遗址博物馆2、承办单位概况单位名称:省文物研究所单位地址:省建华南大街82号联系人:立森联系:850829881.2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法人代表:郜刚证书编号:1.3报告编制的依据、围、原则和过程1、编制依据⑴2005年8月省阳原县文化局编制的泥河湾保护开发文化旅游“十一五”总体规划⑵泥河湾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调度会会议纪要⑶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协调推进省泥河湾人类探源工程有关情况的报告》⑷《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利用方案》⑸市国土资源局关于阳原县泥河湾遗址博物馆建设项目用地的初审意见。
⑹市规划局关于泥河湾遗址博物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⑺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关于阳原县泥河湾遗址博物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⑻省文物研究所所委托我院编制泥河湾遗址博物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
⑼2002年7月国办发[2002]3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泥河湾等17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通知。
⑽国发[2001]27号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的通知。
⑾国家、有关部门及市、阳原县有关的法规、政策。
2、编制围本报告对项目的建设的必要性、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建设方案、建设进度、投资估算、社会效益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3、编制原则合理确定泥河湾遗址博物馆建设规模,统筹考虑建设和管理,要科学使用。
通过不断地充实和发展,使其成为研究、保护、旅游、展示的重要场所,将其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遗址博物馆。
4、编制过程受省文物研究所的委托,我们承接了《泥河湾遗址博物馆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工作,并与建设方就建设规模、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经过大量的工作编制了本项目《泥河湾遗址博物馆项目建议书》。
1.3项目概况1.4.1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泥河湾遗址群位于省市阳原县、蔚县境,面积约1000余平方公里。
通过中外地质古生物学者、考古学者对泥河湾的持续考查,发现了大量的爬行、哺乳、软体动物化石。
其中小长梁、侯家窑、虎头梁和马圈沟等遗址的发现,确定了早更新世时期泥河湾一带曾经生活过人类,特别是马圈沟遗址首次发现了距今约200万年前人类进餐的迹象,这些考古发现,充分证明了泥河湾遗址群是我国以至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旧石器考古研究基地。
1997年,省人民政府将泥河湾列为全省第一个省级地质遗迹保护区。
1998年,于家沟遗址的考古发掘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001年,泥河湾遗址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国务院批准泥河湾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2年5月份以来,云山、等中央领导先后视察泥河湾遗址,并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泥河湾人类活动遗址有重大的考古价值和学术价值,完全有可能是人类早期活动的场所;认为中国或者亚洲应该是人类的一个重要发祥地,人类起源多元论是站得住脚的,我们的发掘保护工作力度整体上来说很不够。
2012年9月3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利用方案》;9月28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利用方案》(冀政办函【2012】92号),其任务目标是:“建设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推进人类探源工程”、“综合开发工程”。
2012年12月11日,庆伟省长在师大调研时指出,泥河湾的发掘和保护:一是要抓紧立项。
泥河湾人类探源工程要争取在国家科技部立项。
泥河湾的发掘保护不是三五年就能解决的,我们既要考虑目标,又要准备打持久战,中间要出一些成果。
二是要落实机构、场地和资金。
三是要加强组织。
本项目的实施不仅符合阳原县城市规划的要求,而且符合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总体部署,有利于充分发挥泥河湾旧石器遗址群作为文物旅游资源的突出优势,是保护研究开发利用泥河湾遗址群的重要一步,是阳原县乃至全省经济持续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1.4.2 建设地点:泥河湾遗址博物馆选址在马圈沟、侯家窑、虎头梁三个区域。
该场址为考古遗址原地建设,节约土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一个理想的建设场所。
1.4.3 建设规模:建设总占地100亩,建筑面积12000㎡,分马圈沟遗址、侯家窑遗址、虎头梁遗址三个片区。
1、马圈沟片区:7000m2⑴遗址剖面、遗迹、遗物展示:2000m2⑵场景复原阐释区:2500m2⑶发掘工作区:1000m2⑷模拟考古体验区:500m2⑸服务中心:1000m22、侯家窑片区:3000m2⑴遗址剖面、遗迹、遗物展示:1000m2⑵场景复原阐释区:1000m2⑶发掘工作区:500m2⑷服务中心:500m23、虎头梁片区:2000m2⑴遗址剖面、遗迹、遗物展示:500m2⑵场景复原阐释区:500m2⑶发掘工作区:500m2⑷服务中心:500m21.4.4建筑功能:项目定位为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省级遗址博物馆架构,集科学研究、文物收藏、文物保护、列展示、科学实验、旅游观光、信息宣传等功能于一体,通过不断地充实和发展,使其成为研究、保护、旅游、展示的重要场所,将其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遗址博物馆。
工程设计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规,满足绿化、环保、安全、卫生、消防抗震等要求。
1.4.5 环境保护: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污染物有生活垃圾、生活污废水,经处理可达排放标准,满足环保要求。
1.4.6 节地及补充耕地措施:本项目符合阳原县城总体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规划占地。
1.4.7 绿化:集中绿地和分散绿化巧妙结合,辅以小品形成丰富的景观,并充分利用城市景观绿化带,既美化了环境,又可以达到防尘、降噪的目的。
1.4.8本项目估算总投资20035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5385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2828.64万元;预备费1821.36万元。
项目所需资金全部由中央和省财政投资。
1.4结论本项目占地100亩,建筑总面积12000平方米,投资20035万元。
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省当前的产业政策,符合阳原县城市规划和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项目的建设是实现建设文化大省目标的重要举措,项目建成后将为人民提供一个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的场所,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使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总之,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实施的背景和必要性2.1 项目背景泥河湾盆地位于市阳原县桑干河畔,地层古老而全面,由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构成。
在泥河湾新生代第三纪晚期和第四纪地层中,出土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
从20世纪20年代起,泥河湾即引起中外科学家的注意,成为世界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地点。
更为重要的是,建国以后,我国考古学家陆续在泥河湾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晚期和中期的人类化石和遗迹,以及约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活动遗迹,不仅形成了贯穿整个石器时代完整的考古文化系列,而且引发世界考古界对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单一起源说进行新的思考。
目前在全国已经发现了30处1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就有26处在泥河湾。
泥河湾在地质学、古生物学和考古学上的重要地位,不仅在全国、而且在亚洲乃至全世界也是非常罕见的。
1982年,泥河湾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其中的侯家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成为省地质保护区;1998年,于家沟等遗址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0年,泥河湾旧石器时代考古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2001年,泥河湾遗址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泥河湾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泥河湾在地质学、古生物学和考古学上的重要地位,早已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公认,不断有世界各地的学者到泥河湾进行考察研究。
2012年5月份以来,云山、等中央领导先后视察泥河湾遗址,并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泥河湾人类活动遗址有重大的考古价值和学术价值,完全有可能是人类更早期活动的场所;认为中国或者亚洲应该是人类的一个重要发祥地,人类起源多元论是站得住脚的,我们的发掘保护工作力度整体上来说很不够,提出三点建议: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这项工作涉及到中科院与其他单位之间的横向合作,甚至需要国际的跨国合作,建议作为国家主管部门的科技部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力量,做好相关的组织协调工作;二要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制定一个规划,提高立项层级,规划的重点放在200万年人类活动遗迹的发掘上,请科技部把它作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并行的考古立项,保证可持续性;三是要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特别是加大硕士生、博士生等高水平研究人才的培养力度,在现场服务方面,省要制定一个得力的保障办法,为中科院开展工作提供方便的配套服务。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现在,经过几代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地质学家的不懈努力,泥河湾遗址在考古学、古人类学、古生物学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10余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和170万年前的人类生活遗迹,基本确立了泥河湾遗址近20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活动的年代序列,泥河湾遗址基础研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