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团里的登山队
课件1:第23课 登上地球之巅

• 2.文中刘连满的形象令人感动、难忘。在登顶活动中他的哪些行动 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从中表现出怎样的优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质?
• 明确:刘连满在征服被外国探险家认为是不可逾越的“第二台阶” 时,毅然为队友作人梯,以致过度疲劳,体力衰弱,放弃登顶。在 等待队友登顶返回时,他宁愿自己忍受窒息的痛苦甚至死亡的威胁, 也要把最后一点氧气留给同志,并留下一封感人的短信。
• 二、品读课文,探究写法 • 1.文中优美的写景语句无疑是精彩的,请找出这些语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 明确: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峰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
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运用比喻手法) • 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 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顶
在峰顶展示一面飘扬的五星红旗
人类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历史
1841年:印度总监督官乔治·埃弗里斯特爵士记录下珠穆 朗玛峰的地理位置。
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登山者埃德蒙·希拉里作为英 国登山队队员与尼泊尔向导丹增·诺尔盖一起沿东南山脊路线登上 珠穆朗玛峰,成为登顶成功的世界第一人。
1956年:以阿伯特·艾格勒为首的瑞士登山队在人类历史上 第二次登上珠穆朗玛峰。
• 2.文章哪些部分略写,哪些部分详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 明确:刚开始的攀登是略写,最后攀登顶峰是详写,还详写了刘
连满同志运用“人梯”征服“第二台阶”的过程和他宁可牺牲自 己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因为攀登顶峰最困难,也最危险, 通过详写,更能体现队员们的优秀品质。
• 3.刘连满最后并没有登上峰顶,作者为什么花大量笔墨写他? • 明确: • (1) 他遇到的困难也就是其他队员遇到的困难如寒冷、黑夜、
同上一堂为国攀登思政大课 观后感

同上一堂为国攀登思政大课观后感示例文章篇一:《同上一堂为国攀登思政大课观后感》哇塞!今天我看了一堂超级棒的为国攀登思政大课,这可真是让我心潮澎湃啊!一开始,屏幕上出现了那些勇敢的攀登者们,他们背着大大的背包,一步一步坚定地向着山峰走去。
我就在想,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这就好像我们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是选择退缩,还是像他们一样勇往直前?课堂里讲了好多攀登者的故事。
有一位大哥,他曾经在攀登的过程中遇到了暴风雪,那风呼呼地吹,雪打得脸生疼,可他愣是没有放弃。
我就问自己,如果是我在那样恶劣的环境里,我能坚持住吗?我肯定会吓得大哭吧!还有一个小姐姐,她的脚受伤了,但还是咬着牙继续攀登。
这难道不像我们在考试没考好的时候,明明心里难受,却还是下定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吗?看着这些攀登者们的经历,我旁边的小伙伴忍不住说:“他们怎么这么厉害啊!”另一个小伙伴接着说:“就是就是,咱们可得好好学习他们的精神!”我越看越觉得,攀登者们不只是在爬山,他们是在挑战自我,是在突破极限。
这就好比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要不断地挑战自己不会的东西,才能变得更强大。
他们在山上相互帮助,一个拉着一个,一个鼓励着一个。
这不就是我们在班级里,同学之间应该有的样子吗?当有人遇到困难,大家一起帮忙,一起进步。
想到这里,我不禁握紧了拳头。
他们能为了国家去攀登高峰,克服那么多的困难,那我在学习上遇到的那点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这堂课让我明白了,为国攀登不只是爬到山顶那么简单,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团结互助的精神。
我下定决心,以后我也要像这些攀登者们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努力攀登属于我自己的山峰!为了自己,为了家人,更为了我们的国家!示例文章篇二:《同上一堂为国攀登思政大课观后感》哇塞!今天我看了一堂超级棒的思政大课,叫“为国攀登”,这可把我给激动坏啦!一开始,屏幕上就出现了那些勇敢的攀登者们,他们背着大大的背包,一步一步向着高山之巅迈进。
爬山团建主题方案策划书3篇

爬山团建主题方案策划书3篇篇一爬山团建主题方案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勇攀高峰,尽显团队精神二、活动目的1. 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2. 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彼此的信任和理解。
3. 缓解工作压力,放松心情,让员工在大自然中享受运动的乐趣。
三、活动主体全体员工四、活动时间和地点1. 时间:[具体日期]2. 地点:[具体地点]五、活动流程1. 集合:早上 8 点在公司门口集合,乘坐大巴前往目的地。
2. 开场致辞:到达目的地后,由领导进行开场致辞,介绍活动目的和流程。
3. 登山比赛:将员工分成若干组,进行登山比赛。
比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名,以团队到达山顶的先后顺序为准。
4. 团队游戏:在登山过程中,设置一些团队游戏,如“拼图比赛”、“寻宝游戏”等,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午餐:在山顶进行户外野餐,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美食。
6. 自由活动:午餐后,员工可以自由活动,如拍照留念、欣赏风景等。
8. 返程:活动结束后,乘坐大巴返回公司。
六、活动预算1. 交通费用:租用大巴车接送员工,预计费用为[X]元。
2. 餐饮费用:包括午餐和饮用水,预计费用为[X]元。
3. 活动道具费用:购买活动所需的道具和奖品,预计费用为[X]元。
4. 其他费用:如保险费、场地租赁费等,预计费用为[X]元。
七、注意事项1. 穿着舒适的运动服装和运动鞋,以便登山。
2. 自备必要的药品和急救用品。
3. 严格遵守活动规则和时间安排,不得擅自离队。
4. 注意安全,不要攀爬陡峭的山坡或悬崖。
5. 保护环境,不随地乱扔垃圾,爱护自然景观。
篇二爬山团建主题方案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勇攀高峰,尽显团队精神”二、活动目的1. 加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 增强员工身体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 提供交流平台,增进员工之间的友谊。
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四、活动地点[具体地点]五、活动对象全体员工六、活动准备1. 人员分工:成立活动筹备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团队集体爬山活动策划方案

团队集体爬山活动策划方案引言:团队集体爬山活动是一项旨在促进团队合作、提升团队凝聚力和身心健康的户外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团队成员可以互相激励、相互支持,克服困难和挑战,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团结力量。
本文将对团队集体爬山活动的策划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地点选择、活动时间安排、活动流程、安全措施、费用预算以及活动评估等内容。
一、活动目标1. 提升团队凝聚力:通过集体爬山,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2. 促进身心健康:爬山活动不仅可锻炼团队成员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放松身心,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3.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在攀登过程中,团队成员需要相互配合、互相搀扶,共同克服困难,从而加深他们对团队合作的理解和体验。
4. 增强团队成员的自信心和挑战精神:攀登山峰需要耐力与毅力,通过攀登活动可以培养团队成员的自信心和挑战精神。
二、活动地点选择1. 选择山峰:参与者是团队成员,需要根据团队成员的体力水平、经验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山峰。
山峰可以是知名度较高的旅游景区,也可以是相对不知名但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山峰,以增加团队成员的参与热情和挑战感。
2. 选择地点:活动地点应该考虑交通便利性、自然环境的美景、活动安全性等因素。
可以选择离公司较近的山峰或者选择离市区较近的自然保护区。
三、活动时间安排1. 建议选择周末或公共假期进行活动,以方便团队成员参与,并且安排时间较长,可以充分疏导团队成员的压力,并且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活动任务。
2. 活动时间确定后,需要提前进行通知和调整团队成员的工作安排,确保团队成员的参与。
四、活动流程1. 准备阶段:a. 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核实团队成员的参与意愿和能力,并进行初步的人员配备。
b. 确定活动预算:根据活动规模和需求,预估活动费用,并寻找赞助商或合作伙伴,如需要,申请相关的资金支持。
c. 策划活动宣传方案:制定活动宣传内容和渠道,包括制作活动海报、宣传册等,以及通过公司内部通讯平台进行宣传。
工会登山团建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工会登山团建活动策划方案五篇各部门(单位):为进一步增加广阔教职工“安康工作,欢乐生活”的理念,促进教职工之间的沟通,营造和谐开心的工作气氛,学校工会将举办“20_年春季登山健身活动”。
为了保证此项活动能够安全顺当的进展,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参与人员身体状况相宜参与登山活动的全校在职在岗教职工。
二、活动安排(一)活动时间2022年5月22日下午(如遇下雨等特别状况将改期进展)。
(二)活动地点大连开发区童牛岭公园。
班车停车地点:开发区泊石湾停车场。
(三)活动工程徒步登山活动。
(四)活动流程1、本次活动由学校统一发班车。
5月22日中午,全部参与活动的教职工可乘坐平常上下班乘坐的班车前往活动地点。
发车时间:12:30(夏家河和南关岭两个校区同时发车)。
2、到达徒步登山起点后,以分会为单位,各分会主席和有关部门临时负责人先清点人数,然后带着本部门人员领取参与活动的用品等,开头徒步登山活动。
3、各二级学院可在队伍前面持本院旗帜及宣传标语。
各分会参加人数和组织状况将作为评比考核学院优秀职工之家的内容之一。
4、活动完毕后,教职工仍乘坐原班车下班回家。
活动完毕集合时间:15:00活动完毕集合地点:童牛岭大钟停车场返回市内发车时间:15::3 0返回市内发车地点:开发区泊石湾停车场三、组织领导(一)领导小组组长:李家宏副组长:唐初阳成员:各分会主席和有关部门临时负责人(二)各工作小组1、指挥组:组长:赵彦萍副组长:郑晓楠唐爱琴2、安保组:组长:谭俊3、医务组:组长:郭守萍4、宣传组:组长:王培民5、交通组:组长:董秀勇6、奖品组:组长:刘炜萍四、活动要求(一)对全部参与人员的要求1、本次登山活动为集体活动,要求广阔教工积极参加,并提前安排好工作,按时参与登山活动。
2、整个活动中必需坚固树立安全意识和大局意识,严格遵守纪律,加强自我爱护,维护学院荣誉。
3、进入景区后,必需遵守景区规定,不携带火种上山,不随便丢弃垃圾,不破坏景区植被。
北京工业大学社团介绍

1.合唱团:成立于1987年,成立以来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演出,比赛以及对外交流活动。
1992年被北京市指定为“首都大学生合唱团”,以代表首都60余所高校合唱艺术的最高水平,屡获殊荣。
2.北京工业大学学生舞蹈团:创立于1996年,目前有团员31人,其中特长生20人,非特长生11人。
舞蹈团直属部门:服装部,内务部,采购部和外联部,主席是任命制,各部门的部长是采取选举制。
训练时间为每周一、三晚20:00—22:00。
舞蹈团的指导老师杨荣老师,98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创立北京工业大学学生舞蹈团,并在之后的11年里带领舞团参加多项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3.工大电视台:创办于1997年,是学生兴趣施展的平台,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专题节目的主题主要由学生提出在经指导老师审核,最终由学生策划、摄像、剪辑、成片,充分使台员在活动中提升自己业务水平。
是我校学生第二课堂的实习基地。
在这里,已经锻炼出了一支品学兼优的学生记者队伍,不少毕业生纷纷进入了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机构,成长为专业人士。
4.器乐团:成立于2000年,是工大三大艺术社团中最年轻的,包含各种乐器形式,9年多的成长使其逐渐壮大,05年3月参加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展演获弦乐组二等奖,乐团每学期一次专场演出。
5.工大广播台:成立于1960年,从1984年开始招收学生播音员,现已由最初的三名学生发展到一支拥有50余人的学生广播队伍,每周一至周五每日新闻不断为大家传送校内外最新消息,风格各异的五组节目轮流播出,内容涵盖了英语、文艺、资讯、科技、音乐等诸多方面。
6.北京工大报记者团:成立于1989年,最初是五人的新闻小组,现已造出了一支视角敏锐、业务纯熟的记者队伍,是校内唯一面向全国发行的媒体,是校党委宣传部领导下的校园四大新闻媒体之一,由专业的老师指导,以第三版“学生园地”为立足点,肩负着校园新闻采访、实事专题报道、美术、编辑等工作,用笔墨书写校园生活,用铅笔记录工大发展,为创办全国一流的高校校报再接再厉。
登上地球之巅 小八

《登上地球之巅》写了三个队员最终从北路 登上了世界最高峰。你如何看待这种胜利?
• 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登顶成功,说明他们是登山队 的佼佼者。他们取得的胜利,是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 果,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胜利。没有其他人的大量前期工作 和集体协作,他们不可能取得登顶的胜利。为了胜利,有 人还愿意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刘连满就是一个例子。
夜景的特色,写出夜色的美。
放眼远眺,亮丽的眼光中,上海市高楼大厦的个个身影,都匍
匐在我们眼下。现在,我们几个人的头顶上,只有悠闲自在的白 云…… 5月31日傍晚,大雨倾盆,我们家楼下水流成河,不知什么时 候天气才能晴朗1月23日傍晚,余辉缭绕,五彩斑斓的晚霞显现在 天际之中,片片云朵在天空中与晚霞映衬。
• 《登上地球之巅》讲的是四名中国登山队员从珠穆朗玛峰的北坡攀援而上, 踏过千年冰雪,翻过万丈巉岩,最终他们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 这无疑是一场充满艰辛与危险的探险。那么到底是什么使他们成功的呢?就 是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在这海拔8500米以上的冰雪世界 里,无数的困难险阻就如一只只凶猛的“老鹰”,时时刻刻威胁着“雁群”, 但是每只“雁”都齐心协力,不怕牺牲,共同抵御入侵之敌。对于我们每个 人而言,是无时无刻都离不开集体的。家,是我们最先加入的集体。家人彼 此间的爱护、宽容便是一幢大厦的地基;学校这一集体,同学们伸出援手助 你解决问题,使你脸上的笑容重现,令这幢大厦不断筑高……家,班级,学 校,社会,国家,这些大大小小的集体都是哺育我们成长的摇篮,用它们的 真,善,美不断为我们的大厦增砖添瓦。现在,我们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汶川 大地震,前线的解放军战士和医护人员以最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大无畏 的决心站在抗震救灾的最前线,义无返顾地与地震进行一场艰辛的斗争。他 们心连心,用自己珍贵的生命全力挽救受灾的群众,同时也面对着死亡。社 会各界的关注,八方的支持,炎黄子孙的万众一心,一首首众志成城,抗震 救灾的歌曲响彻天地之间。此时,没有人敢否认集体的力量,没有人不为此 喝彩动容。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大家斗志昂扬,团结一致。我们坚信,历 尽无数历劫的中华民族一定会战胜这次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夺取最终的胜利! 集体的力量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共同积累。任何时候,集体的温暖都是我 们所向往的,为集体多出一份力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我们应该向大雁学习, 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我们的“雁群”充满更多的力量,拥有更多的真情。
六年级叙事劳动节登紫金山

劳动节登紫金山
每个人都有自己庆祝“五一”节的方式,而我们家庆祝“五一”节的方式是往登紫金山,往到山上主动把别人乱丢的垃圾捡起来。
一大早,我们就起了床,赶坐第一班公交车。
出发之前,我们准备了两个大袋子,用于装垃圾。
天没亮就起来的感觉十分的妙:大街上与平日可不是一个样,偶尔有一些车辆来往,平常拥挤的马路上竟然空无一人!街道两边的小吃店有的才开始开灶,有的正摆出冒着热气的第一笼馒头包子。
我的肚子不只怎么,竟响了起来,胃口从来没有过的这么得好,很想吃点什么。
我走在马路中央,看着前面弯弯曲曲的马路,我心里十分骄傲!因为路上没有一个小朋友,我是最早的一个。
“五一”节一大早起来爬紫金山的人还挺多,但大多数都是老人。
开始干活了!我拿起一个大袋子,一边走,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并寻找路边的垃圾。
在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山顶。
我失落地问:“妈妈,我一路找来,什么垃圾也没有吗?”妈妈笑了笑,说:“说明大家都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不像以前,这里一眼望去,都成了垃圾的‘舞台’!而现在,垃圾少了,绿色又回来了!”
“太阳出来罗喂,喜洋洋了……”,在下山的时候,传来一阵阵的歌声,原来是老人们组办的小合唱乐队,他们每天来这里一起唱歌。
这样,他们即登山锻炼了身体,又唱歌陶冶了情操,同时也给别的登山者带来了美好的享受!不信你看,有许多的登山者驻足倾听,还有许
多人登山回来,干脆加入他们的行列,和他们一起放声歌唱。
这真是登山途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唱团里的登山队
常青
近两三年,昆明掀起了一股“登山热”,先是登西山,后来又登金殿后山,每天都有几千人参加。
这是一种很好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自然也影响到附中校友。
校友合唱团是联系附中校友的桥梁,因此,校友的活动无不首先从合唱团中反映出来。
开始于2000年三月,几位团员邀约一起登西山,每周一次。
后来参加的人越来越多,到2001年春天,每次都有十几人,最多有二十几人参加,是个名副其实的登山队。
年龄最大的已年近古稀,最小的还不到50岁。
黄文华的妹妹,陈天权、缪以璋来自杭州的侄女和年仅十岁的孙女都曾参加活动。
黄文华、万渝生是队里公认的骨干,几乎每次必到,他们身上背满了年大体弱的队友们的挎包,而且逐渐地形成了惯例:万渝生打前站,黄文华收容。
这个极其松散的组合充分体现了附中校友间团结友爱的精神。
因为有的登山时要拄根棍,为了吃农家饭要带上自己的饭碗,所以登山队员们戏称这个组合是“丐帮”。
既然是“帮”,就要有“帮主”或“掌
门人”,于是大家一致推举登山队的元老之一方月华为帮主。
每次登山,“帮主”都为下一次的活动作出具体安排。
但近几个月“帮主”身体欠安,常常不能到位,所以大家又酝酿着再推举一位“副帮主”或“代帮主”。
进入2001年,合唱团的三位正副团长都先后参加了登山队,他们休闲不忘工作,常常利用登山休息的时间开团长会议。
其他队员都是“参谋”,不请自到地列席会议。
团长会议的内容都不保密,参谋们乐于献计献策,团长们都能虚心倾听群众的意见。
这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附中的民主传统。
由登山到游泳,登山队中又出现了一个游泳队。
昆明地下到处是温泉,温水游泳池特多,有的团员常年游泳。
但从登山队派生出游泳队还是近几个月的事。
起因还是在登山活动中互相邀约,人数逐渐增多,惯例逐渐形成。
合唱团三位正副团长都卷入其中。
黄文华又义不容辞地担任起教练。
很多队员年过半百甚至年愈花甲才学游泳,诲人不倦的黄教练已经培养出了几名老年泳将。
附中校友是团结友爱的,他们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晚年是令人羡慕的。
作曲家唐天尧为校友合唱团录像后满怀激情的说:“我非常激动,你们哪里像老大爷、老太婆?分明是一些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小姑娘。
等我退休以后,一定参加你们的活动。
”
是的,我们的晚年是幸福的。
祝愿我们的合唱团员、登山队员、游泳队员和全体附中校友友谊长存、青春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