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三峡
《我爱三峡》教案

《我爱三峡》教案教学目标:通过预习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也可借助字典或词典里借词义。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每处景物的特点,想象所描绘的景象,能找出交待巡游路径的句子,体会它们的作用,通过理解课文,摘抄自己喜爱的句子,同时了解三峡独特的景色,使同学产生喜爱三峡的感情。
教学重点: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每处景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同学要学会分析课文的方法:写景的文章抓住景物的特点以及巡游的顺次。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预习课文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10个新词,也可借助字典或词典里借词义,通过熟读课文了解三峡独特的景色,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能找出交待巡游路径的句子,体会它们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爱三峡》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出示地图:指出三峡所在的位置。
二、检查预习状况:1、同桌检查自学状况:包括生字的音、形、义2、听取汇报jun wu峻岭妩媚旋涡3、指名读课文,订正字音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理清文章脉络。
〔试给课文分段〕2、默读课文:1〕思索三峡指的是哪三峡?2〕是怎样把三峡连起来的?画出句子体会它们的作用。
3、听取汇报,老师指导。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四、小结:今日,我们了解了长江三峡指的是巫峡、西陵峡、瞿塘峡,那么它们究竟有什么不同?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课下搜集有关三峡的图片五、作业: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文章层次分明,同学通过初读课文很简单的.理清了文章脉络,同时初步了解了三峡独特的景色。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每处景物的特点,想象所描绘的景象,能找出交待巡游路径的句子,体会它们的作用,通过理解课文,摘抄自己喜爱的句子,同时了解三峡独特的景色,使同学产生喜爱三峡的感情。
教学重点: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每处景物的特点,陶冶同学的情操。
教学难点:同学要学会分析课文的方法:写景的文章抓住景物的特点以及巡游的顺次。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和课件教学过程:一、观赏三峡课件片断。
我爱三峡教案教学设计

我爱三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三峡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体会三峡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如何激发学生对三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吗?你们听说过三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三峡的文章。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2.学生交流朗读感受,分享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三、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第一段,引导学生理解“长江三峡”的概念。
2.讲解课文第二段,引导学生感受三峡的自然风光。
3.讲解课文第三段,引导学生了解三峡的历史文化。
4.讲解课文第四段,引导学生理解三峡的旅游价值。
四、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三峡的认识。
2.讨论三峡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对人们的吸引力。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三峡的文章,感受到了三峡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篇文章,更加热爱祖国的美丽河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三峡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三峡美吗?为什么?二、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第五段,引导学生了解三峡的开发与保护。
2.讲解课文第六段,引导学生理解三峡的未来发展。
三、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三峡的开发与保护的看法。
2.讨论三峡的未来发展前景。
四、课堂实践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为三峡的保护和发展献计献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三峡的开发与保护,以及三峡的未来发展。
希望大家能够为三峡的保护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三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以及开发与保护。
S版教材语文第九册第七课我爱三峡

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那各具特点的景观,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妩媚、注视、怪石嶙峋、婀娜多姿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句。
4、学会用“注视”、“赞不绝口”造句,知道词语有一定的使用范围。
教学过程:一、揭题1、师引出课题: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有许多名川大山。
有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你曾经或是就在这个假日里,你都去过哪些地方?欣赏过哪些美丽的景色?(生介绍)2、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壮观的长江三峡。
(出示课题)二、初读课文。
1、课前,我们都进行了预习,那么现在就来读读课文,说说你找到了哪句话,最能概括三峡的特点?(请6人读课文,找中心句。
出示:我爱三峡,我爱三峡的雄伟壮观,幽深秀美,更爱她的急流险滩。
)2、指导读。
3、三峡的雄伟壮观、幽深秀美和急流险滩都体现在哪些语句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来找找具体的语句。
三、学习课文:1、雄伟壮观(瞿塘峡):师小结:瞿塘峡既有男子汉高大雄伟的气魄,又有女子妩媚秀丽的动人之处,真是令人赞不绝口呀!2、幽深秀美(巫峡):课文不但语句优美,而且作者注意了词语的使用范围。
1、出示:这是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传说有名的《橘颂》一诗就诞生在这儿!(1)“诞生”是什么意思?“产生”是什么意思?(2)这两个词的意思相近,为了让同学们更准确地理解它们的使用范围,我们先来选词填空。
出示:诞生产生今天的班队课上,通过大家的投票选举,()了大队委员候选人。
经过几天的努力,一架崭新的模型飞机在我的手中()了。
(3)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诞生”一般是指人的出生,也可引用美好事物的产生。
而“产生”就是指事物从无到有。
(4)这句话中的“诞生”能用“产生”代替吗?为什么?(“伟大的”、“有名的”加点)2、小结:看来词语都有它的使用范围,因此我们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否则句子的意思表达得不准确了。
《我爱三峡》教学反思

《我爱三峡》教学反思引言《我爱三峡》是一篇以三峡为背景的教学材料,通过对三峡的介绍和描绘,引导学生了解三峡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生态环境的变化。
本文将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改进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教学亮点1. 引入三峡背景知识在教学开始前,我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三峡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于三峡的背景知识有了基本了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利用多媒体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多媒体资源,呈现了三峡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三峡的壮美景色。
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讨论和思考。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对三峡的描写和感受,我鼓励学生动手写作,表达自己对于三峡的喜爱之情。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于三峡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改进之处1.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三峡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他们只看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而没有深入思考三峡背后的自然和社会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关注更多的社会问题,如三峡大坝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保护三峡的重要性。
2. 结合实地考察虽然通过多媒体资源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三峡的美丽景色,但与亲身体验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今后,我打算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自去感受三峡的壮丽景色,深入了解三峡的各个方面。
这样的实地考察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 拓展学生的学习来源目前,互联网发达,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等方式获取大量的信息。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希望能够教会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展他们的学习来源。
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关于三峡的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和探索。
结论通过对《我爱三峡》教学的反思,我发现了教学中的亮点和改进之处。
教学中的亮点包括引入三峡背景知识、利用多媒体资源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些亮点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我爱三峡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案

我爱三峡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我爱三峡》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能够用普通话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进行简单的复述。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图片展示、问题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三峡的兴趣。
2.2运用分组讨论、课堂互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
3.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1.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2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三峡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对三峡的兴趣。
2.课文阅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美。
3.生字词学习教师逐一讲解生字词,让学生通过组内合作,用生字词造句。
4.课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的三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作者是如何表达对三峡的喜爱的?”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5.小组分享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爱三峡》,谁能告诉我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课文解析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分析修辞手法、描绘方法等,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课堂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写作训练教师给出写作题目:“我的家乡”,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
5.课堂小结第三课时1.课堂导入教师出示三峡风光视频,让学生感受三峡的美。
2.课文回顾教师提问:“谁能复述一下《我爱三峡》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进行复述。
3.课堂互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我爱三峡》阅读教案:让孩子们阅读关于三峡的短文和诗歌

题目:《我爱三峡》阅读教案引言:三峡位于中国主要河流长江上游,是世界着名的自然景观之一。
三峡的壮美景色、流淌的长江和悠久的文化历史吸引了无数人前来观赏和参观。
本篇教案将以读文章、诗歌的方式来带领孩子们一起去了解、认识和爱上三峡这个美丽的地方。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们对三峡地理、人文知识的了解;2.了解长江三峡的地貌特点、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3.了解短文和诗歌的写作特点和阅读技巧;4.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认识三峡、了解三峡、爱上三峡;2.熟练掌握短文和诗歌的写作特点和阅读技巧。
三、教学过程1.短文阅读读前预热:师生用图片讨论“三峡”的地理位置、壮美景色和文化历史。
读中探究:请给每一段落标记和精读,主要内容包括三峡的地理特点、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等。
读后感悟:所有学生发表对《我爱三峡》这篇文章的看法,表达个人观点,并结合上文内容给三峡的人文和自然特点进行总结。
2.诗歌阅读读前预热:引导学生体验“三峡”的氛围。
请学生暂时放下桌椅,站在教室的中央面向北方,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全身休息,开始深呼吸,感受空气悄悄地潜入自己的鼻子里、再悄悄地从嘴巴里溢出来,心情逐渐放松。
接着,请背诵一首诗,其中涉及到“三峡”的美景,让诗歌带领自己走进“三峡”,感受“三峡”的美妙。
读中探究:请学生们读一遍诗,了解诗歌的结构形式、语言特点和诗人的表达情感。
接着,请学生分组进行朗诵,展示诗歌的表达情感的能力。
读后感悟:请学生表达对三峡的情感和对“爱国”和“环保”主题的理解与认识。
四、延伸拓展1.请学生自己查询与“长江三峡”相关的资料和图片,向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了解;2.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水库和电站,了解与“三峡”相关的工业和科技知识;3.请学生在家自己画一幅有关“三峡”的漫画或画作,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向家长和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短文和诗歌两种文体,让学生们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阅读的乐趣。
六年级写景我爱三峡的秋天

我爱三峡的秋天大自然是美的,无论什么角度,无论什么季节,无论什么时间,它总是显得那样生机勃勃。
而三峡,正是美中的珍珠……那是不久前,我们全家人乘车来到万州,准备乘船游览三峡。
登上“东方皇宫”号,望着一只只展翅翱翔的小鸟,倾听着江上一阵又一阵“哗哗”的波涛声,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已是黄昏,用罢晚餐,我就躺在床上,想起了曾经学过的一篇课文――《三峡之秋》:“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
”窗外,天空中出现了一个黯淡的狼牙月和两三颗一闪一闪的星星,远处的江面上一盏盏航标灯若隐若现。
不知不觉,我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凌晨,我被船“呜”地一声吵醒了。
睁开双眼,只见一颗流星划破长空,紧接着,启蒙星出现在船的斜上方。
江面上雾气朦胧,隐隐约约看见远处的一棵棵枫树。
太阳出来了,雾散了,早餐之后,突然觉得眼前的景象是如此陌生,江的两岸奇峰罗列,又危峰兀立,让人三分想笑七分是恐惧,山峰上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山中的树也如山一样坚硬、挺直,显得苍翠欲滴,不时还会有猴子在树上栽果子吃呢!秋日早已至,枫叶早成堆。
是的,那火红的枫叶落得江面上到处都是,它们像一艘艘快活的小艇,在江上飘荡,奔向遥远的东方。
不经意间,一只蜻蜓从我眼前飞过,它自由地在天空中飞行……美,你知道什么是美吗?当然,人人都知道“美”这个字,认识“美”这个字。
可是,有多少人知道真正的美呢?这是一两句话说不清楚的。
它的含义也就是自然的美,天生的美,不经过人工雕琢的美。
三峡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秋天的三峡,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我爱三峡,爱那滚滚的江水,爱那翠绿的树林,爱那巍峨的山峰。
我爱自然!更爱三峡!。
五年级说明文我爱长江三峡

我爱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是一个山水书廊。
它受到了许多游客的热爱。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它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起步,纳百川千流,自西向东,横贯中国腹地。
它满载四季浪歌,永不停息的奔向东海。
在万里长江的上游,有一段是长江三峡。
长江是中华之魂,是中华的母亲河。
三峡,是长江的骄傲。
三峡,有“历史文化长廊”、“人文艺术宝库”之称。
这人间奇绝的长江三峡,宛若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住了人们从天南地北纷至而来,一睹三峡的风采。
于是,这风高浪急的滩头,有壮丽的歌吟;这峡畔荒凉的古寺,有隽永的碑刻;这云雨巫山中,有清悠的“竹枝词”踏地而来‘这幽深的饿石洞之内,有唐宋诗词两代文豪酬唱流传于世……三峡的名胜古迹,记着多少动人的事迹,三峡的传说,似乎在人们面前展开一幅长卷。
从古至今,长江三峡曾唤起无数游客的共鸣,激励起对中华民族的无比热爱!
啊,我爱三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爱三峡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每个峡的特点,想象所描绘的景象,激发学生热爱三
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一些表达方法。
4、引导交流,向同伴学习。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每处景物的特点。
教、学具:课件
一、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课前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好吗?(展示长江三峡的风景图)
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长江三峡)
对!这就是名闻遐迩的长江三峡。
三峡指的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出示文字)作者游览了三峡后,由衷地发出了——我爱三峡(出示课题,一起来读课题。
)
师:我爱三峡!我爱三峡什么?从下文的课文朗读中我们来体会出作者的感情。
3)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走进“三峡”。
2、听课文录音:
让我们随着课文录音一起走进三峡,感受一下它绮丽的风光,磅礴的气势,以及它的名胜古迹。
3、出示说话练习:(多媒体出示)
三峡各有各的特色,我爱瞿塘峡的,爱巫峡的,更爱西陵峡
的。
4、齐读(中心句)
二、学习瞿塘峡
过渡:7月17日,我们乘着客轮到了三峡,过了白帝城,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三峡的第一峡----瞿塘峡。
1、指名读第一节,其他同学划出描写瞿塘峡雄伟壮观的语句。
2、课件出示:
只见两旁的山石林立,有的高大雄伟,好像奔驰的骏马,又如手握宝剑的武士;有的妩媚秀丽,宛如温柔的少女,又像飘飘欲飞的仙姑,真是千姿百态。
(1)学生交流
(2)指导朗读:
A、这句话我们在读前半句时,声音要洪亮,读出山石的高大雄伟,请男同学读;读后半句时,声音要柔和,读出山石的妩媚秀丽,请女同学读。
B、同桌读。
C、谁愿意完整地把这句话读一读。
(3)这句句子写得真美,请同学根据填空试着背诵。
课件出示:瞿塘峡真是雄伟壮观呀!只见__________,有的________,好像_______,又如_______;有的_______,宛如_______,又像_______,真是_________。
(4)师小结:瞿塘峡既有男子汉的高大雄伟的气魄,又有女子的妩媚秀丽的动人之处,真是令人赞叹啊!
3、写瞿塘峡的雄伟壮观,除了这句话,还有吗?请交流一下。
课件出示:突然,眼前出现了一座座高耸入云的青灰色的岩石,山势险峻,怪石嶙峋,使人不禁心惊胆战。
学生练读,读出惊喜、危险的、使人害怕的语气。
4、我们已游览了长江三峡的第一峡瞿塘峡,被它那“雄伟壮观”的景象深深地吸引了,请同学们怀着赞美的心情来朗读第一段。
三、出示三峡分布图:
简介三峡:你们看,这就是雄耀三峡之首的瞿塘峡,它西起白帝城,东至巫山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在三峡之中它最短,却给我们留下了太深的印象。
过渡:客轮顺江而下,接下来我们将要到什么地方?如果说瞿塘峡的山石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巫峡中哪些景物又使巫峡变得那样的幽深秀美呢。
(点图)
四、学习巫峡:
1、轻声读课文(
2、3节),划出哪些句子能反映巫峡幽深秀美的特点,这些句子中分别写到哪些景物。
2、集体交流:(多媒体出示)
A、山上……
B、只见千树万树之中……出示巫峡的6幅美景图欣赏。
C、轻烟翠竹……
D、只见十二座陡峭的山峰。
(1)交流哪些景物。
(2)个别朗读。
(3)集体朗读这四句话。
3、以导游的身份来介绍一下巫峡的秀美。
过渡:在瞿塘峡我们领略到了它的山石,在巫峡,我们又看到了它的林硕果茂,轻烟翠竹,神秘而又婀娜多姿的神女峰,那么在西陵峡我们又将见到哪些景观呢?
五、学习西陵峡一节
1、轻声读课文:
2、完成思考题。
(多媒体出示)
在流急的滩险的西陵峡,我们见到了。
听到了。
还见到了。
3、集体完成填空:
4、小结:也就是说在西陵峡,我们见到了三个景观:第一个:流水,用一个字概括它的特点(急),第二个涛声(大、响),第三个河石(奇、怪)
5、多媒体出示:西陵峡的美景。
(6幅图)
配乐朗读这一节。
六:学习课文第5节:
1、分男女生读,思考夜晚的江面展现在我们面前又是怎样的一幅图画呢?
2、知道朗读,体会三峡景色迷人之处。
3、完成说话练习:
三峡的夜景是多么的迷人呀!当(),我深深地陶醉了。
七、总结
我们游览了三峡,了解了三峡的雄伟壮观、幽深秀美、急流险滩,我国的山河是多么迷人呀!当游览结束时,你想说什么?
(我爱三峡)――让我们大声地说—我爱三峡
教师:是啊!因为三峡的雄伟壮观、幽深秀美、急流险滩,使我们深深地爱上了她。
八、拓展
学生课外看图片,结合课文内容,根据查阅的资料,以导游的身份介绍三峡的某一景点。
板书:
我爱三峡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雄秀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