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评测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五章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题(无答案)-学生用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五章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题(无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某学者提出“红旗河”调水工程设想:从雅鲁藏布江取水,以“山区打隧洞、平原开明渠”的方式,输水至我国西北地区。
图为“红旗河”调水工程设想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平原开明渠”的主要好处是A. 减少工程量B. 水量损失小C. 调节沿途气候D. 减少水污染2.“红旗河”调水工程如果得以实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 哈密盆地的耕地面积增加B. 长江上游水电站的发电量增加C. 塔里木河的洪涝灾害加剧D. 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加剧“国运盛国威壮,喜神州处处沐朝阳,看西气东输,巨龙蜿蜒;高峡平湖,碧波荡漾;千秋伟业,南水北调,燕赵牧马饮长江!”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3.句中所描述的我国的重大事件中,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是①西气东输②三峡工程建设③南水北调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4.我国建设众多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根本原因是A. 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不匹配B. 经济快速发展造成资源的需求量增大C. 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D. 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作为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正源,总长为359 km的新安江从安徽黄山山间发源后,下游流入浙江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也是中国长三角区域的战略备用水源地——千岛湖,上游来水水质对千岛湖水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为缓解杭州市民的饮用水紧张问题,千岛湖引水工程前期领导小组成立,设计的引水规模每年总共约20.7亿m3,但遭到了位于新安江水电站下游的建德市等地部分市民的强烈反对。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上述引水工程直接影响到水循环的A. 径流环节B. 降水环节C. 蒸发环节D. 水汽输送环节6.与从钱塘江引水相比,千岛湖引水A. 工程成本更低B. 水量相等C. 水质更优D. 水价更低“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所示)。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水平测试

轮南
塔里木盆地
黄河 梁
黄土 华北 长 江 高原 平原
淮 河
长江中下 游平原
山脉、河流? 山脉、河流?
A处为什么向北弯? 处为什么向北弯?
西气东输管道要穿越“二山一塬、五越一网” 西气东输管道要穿越“二山一塬、五越一网” 二山指太行山 吕梁山, 指太行山、 二山指太行山、吕梁山, 一塬指黄土高原 指黄土高原, 一塬指黄土高原, 五越指三次过黄河 一次过长江、 指三次过黄河、 五越指三次过黄河、一次过长江、一次过淮 河 一网指江南水网 指江南水网。 一网指江南水网。 全线地形地貌复杂,施工难度非常大。 全线地形地貌复杂,施工难度非常大。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以我国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资 地区分布不均
适应区域发展 南水北调 北煤南运 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
自 然 资 源
源 的 跨 区 域 调
区域间不流动
供给平衡
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需求量和赋存量不匹配
鄂尔多斯气区
新疆气区 青海气区
川渝气区
实 施 西 气 东 输 原 因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 异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 西部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社会经济
1、西部
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基础 设施建设 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 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 环境压力
缓解能源紧缺 社会经济: 社会经济: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2、东部: 东部:
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及基 础设施建设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3、(从全国范围看) 、(从全国范围看) 、(从全国范围看
高中地理 专题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

专题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 分数______(测试时间 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下图,回答1~3题。
1.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穿越的省区中,涉及黄河流域的有 ( )。
A.宁、陕、晋、川、鲁 B.甘、宁、陕、晋、豫C.青、甘、宁、内蒙古、豫 D.新、青、陕、晋、豫2.图示区域内全国性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 ( )。
①西气东输②北煤南运③南水北调④西电东送A.①②④ B.①②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下列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中,有利于改善输入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工程是( )。
①西气东输②北煤南运③南水北调④西电东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1.B 2.D 3.D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
读图回答4~5题。
4.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我国东北地区—① B.我国华北地区—②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 D.我国西北地区—④5.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 )。
A.①→② B.④→①C.③→④ D.②→③【答案】 4.C 5.D读我国某省区地形图,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为高原,乙地附近为盆地B.甲地为山地,乙地附近为盆地C.甲地修筑梯田,乙地发展花卉种植D.甲地退耕还林,乙地发展粮食生产7.图中虚线最可能表示 ( )。
A.川气东送工程 B.西电东送工程 C.劳动力转移方向 D.产业转移路线【解析】第6题,甲地位于山区,适宜发展林业,以保护水土;乙地为平原,适宜发展粮食生产。
第7题,从起点(位于三峡工程附近)判断,图中虚线最可能表示西电东送工程。
【答案】 6.D 7.B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
高中地理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1.下列有关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能源生产和消费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也相对丰富②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③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能源需求量小,能源也相对短缺④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能源需求量小,能源相对丰富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缺口大;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很小。
答案:D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第2~3题。
2.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ⅠB.ⅡC.ⅢD.Ⅳ3.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第2题,根据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和我国能源分布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可知,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低,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但开采能力较弱,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能源自给率应该提高,图中Ⅲ曲线表示的能源自给率1980年以来状况总体提高,最可能是西部地带;东部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能源储量不足,Ⅳ曲线自给率最低,且逐渐减小,应代表东部地带;则Ⅰ、Ⅱ 应分别代表中部地带和我国能源自给率。
第3题,由上题知,我国西部地带2005年能源自给率较高,所以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东部地带,选项中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通过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川气东送等工程,向东部输送大量能源。
答案:2.C 3.D我国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从新疆输送主要来自中亚的天然气,以满足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需求。
西气东输二线干线管道设计输气规模300亿立方米/年,于2011年6月30日建成通气,途经13个省区市。
高中地理3: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课时自测·基础达标 答案+解析

课时自测·基础达标我国天然气资源在西部地区分布非常丰富。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北、华北地区一直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
目前这些地区的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导致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西部地区则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
据此回答1~3题。
1.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B.改善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C.发展西部地区的油气工业D.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2.制约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①勘探、开发资金短缺问题②西部人少,工农业相对落后,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③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远不能满足大批量油气产田的生产和外运需要④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⑤中西部地区地貌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不再开采石油、天然气B.东部地区石油、天然气产量递减,随着经济的发展,会导致供需矛盾更加突出C.西部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将会成为我国开发的重点D.西部地区将大力开采石油、天然气,供应资源日益短缺的东部地区【解析】1选D,2选A,3选A。
第1题,我国东部地区能源开采后备不足,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而把开发的重点转移到能源丰富的西部。
第2题,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的既有自然条件也有社会经济条件,题干问的是社会经济条件。
第3题,东部地区主力油气田的开采已到了中后期,增产难度加大,导致东部地区供需日益突出,西部地区则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
但对于东部油气田,不是不再开采,而是实施“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
(2018·淄博高二检测)2017年山东省建设了三条“外电入鲁”新通道。
读“外电入鲁”通道示意图,回答4、54.“外电入鲁”的原因是由于山东省( )①常规能源匮乏②能源需求量大③酸雨危害严重④环境保护压力大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5. “外电入鲁”给内蒙古、陕西供电方带来的影响有( )①社会经济效益上升②电力生产成本加大③利于生态环境保护④促进基础设施改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4选 B,5选C。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习题【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习题【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含答案)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下图为“某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东、中、西部能源状况差异的原因主要有()①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资源缺乏②东部地区能源出口量大③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消费量小④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交通不畅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2.为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在区际协调方面的对策可行的是()A.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B.东部地区大力支援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C.将东部的工业全部转移到西部D.加强东、西部地区之间文化交流(2018·福建省宁德市期末)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西起江西吉安,东至福建福州,线路全长817千米,设计输气量150亿立方米。
下图为“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线路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建设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B.节省输入地能源消费资金C.发展输入地天然气工业D.缓解输入地能源紧缺的状况4.建设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应防止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酸雨D.水资源短缺5.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给福建省带来的有利影响有()①有利于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②有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③有利于促进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④有利于煤炭工业的发展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读“我国某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示意图”,完成6~7题。
6. 下列因素中,主干线路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A.地形类型B.城市分布C.资源状况D.人口7. 中宁—郑州段发生明显弯曲,原因是()A.为更多的城市供气B.补充气源C.地形障碍D.绕过自然保护区(2018·湖南省长郡中学月考)2018年2月11日,人民网刊登了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如下图)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热议。
【高中地理】高二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检测(含答案)

【高中地理】高二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检测(含答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3)【基础过关】1.我国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 )A.促进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全面发展B.区域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不匹配C.全面平均分配自然资源D.资源在区域之间具有流动性特征2.关于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B.加速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紧张状况C.可有效改善我国东部地区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提高人民生活质量D.该管线东西跨距大,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3.关于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地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海洋多于陆地B.我国天然气资源在陆地上的分布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C.我国陆地上的天然气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和准噶尔盆地D.我国有新疆、青海、西藏和鄂尔多斯四大气区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衡的,存在着明显的富集区和贫乏区。
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 ,完成4~5题。
4.西气东输工程主要解决的资源问题是( )A.水资源日趋紧张的问题B.资源的严重浪费问题C.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发展不协调问题D.土地资源压力过大问题5.由于工程沿线可用清洁燃料取代部分生产、生活用煤,从而将有效降低城市环境中的(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C.白色污染 D.重金属污染【提升】读“2021年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6~9题。
6.甲、乙两幅图中代表我国最主要的能源的是( )A.a B.b C.c D.d7.甲图中按比例大小,分别代表的能源种类是( )A.煤炭——石油——水电——天然气——核电B.煤炭——水电——石油——天然气——核电C.石油——煤炭——天然气——核电——水电D.石油——煤炭——核电——天然气——水电8.据图中反映的比例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必要性是( )A.天然气所占比重低B.东部地区能源缺乏C.天然气易开发,成本低D.天然气资源地区分布不均9.目前,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 )A.我国以石油为主B.我国以天然气为主C.世界以石油为主D.世界以天然气为主我国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高中地理3: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课时达标训练 答案+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达标训练(2017·佛山高二检测)读下图,回答1~3题。
1.图中西气东输管道没有向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B.补充气源C.为贫困的山区人民提供天然气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2.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资源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A.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B.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C.油气资源消费西多东少D.油气资源消费东西平衡3.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 )A.欧洲B.俄罗斯C.新加坡D.日本【解析】1选B,2选A,3选B。
第1题,图中西气东输管道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主要是因为这里是我国陆上天然气分布区之一,可以为西气东输补充气源,但这会增加管道建设成本,与保护东部生态环境无关。
第2题,从图中可以直接判断出我国油气资源分布特征为西多东少;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油气资源消费量大,我国油气资源的消费特征为西少东多。
第3题,从图中可知,①线路来自我国以北地区,来源地应为俄罗斯。
从2018年起,俄罗斯将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如下图所示)向中国供气。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5题。
4.下列叙述,符合管道运输特点的是( )A.占地少,灵活便捷B.成本高,效益好C.受自然条件影响大D.安全可靠,连续性强5.中俄天然气合作对于中国的意义表现在( )A.加快远东地区油气资源开发B.消除环境污染C.促进能源进口多元化D.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解析】4选D,5选C。
第4题,管道运输的特点是灵活性差,投资大,运输成本低,连续性强,运输流体安全可靠。
第5题,强调对中国的影响;可减轻环境污染不可能消除污染;中俄天然气合作可促进我国能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
(2017·淮南高二检测)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继“西气东输”之后,“十二五”期间又实施了“疆电外送”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一、选择题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1—3题。
1.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A 、管道运输
B 、水陆联运
C 、高压输电
D 、航空运输
2.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
的次生盐碱化。
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
大于降水量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 、①②④ B、①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3.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A 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
压力
B 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 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D 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的改善
二、综合题
4.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和“我国受益于西气东输的部分上市公司简况表”,回
答下列问题。
(1)、图中“西气东输”管道②段经过的地形区中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下列 的问题(填字母)。
A .水资源紧张
B .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相协调
C .交通紧张
D .木材短缺 (3)输气管道尽量经过大、中城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主要目的是什么?
(4)目前,我国用于“西气东输”沿线的水土保持工作的投资重点是①②③④四段中 的 段。
(5)表格中,因“西气东输”工程而受益较多的上市公司有两家,其主要原因分别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