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七)探究
三年级科学期末基础知识复习

1.。
爪子的功能:搏斗、捕食、爬树肉垫功能:消音、缓冲、防滑。
2.3.通过模拟活动来验证哪种颜色的“小鱼”更不容易被发现,就是在做4.蜷缩着身子,乌龟、刺猬、青蛙、蛇、蝙蝠、熊:有些动物由于季节变化、觅食或繁殖等原因,进行长距离周期性的迁移。
1.有的植物只具备其中几部分。
像葱这样,属于直根系:菠菜、香菜、芹菜、棉花;须根系:玉米、小麦、葱、大蒜。
345.把凤仙花的茎横切、纵切,了解茎的内部,就是在。
叶的表面有这是叶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仪器。
2.探究土壤成分实验(1)用手摸一下土壤,感觉有点湿,是因为土壤里有。
(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出现什么现象?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里有。
(3) 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发现沉降物分层,上层是颗粒较小的,下层是颗粒较大的,说明土壤中有和。
(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冒烟有气味,颜色变浅,同时闻到糊味,说明土壤里有。
3.根据含沙量土壤分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做;含黏土较多的叫做;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叫做。
4.三类土壤特点:透气性好,但保水性能差。
保水性能好但透气性差。
透气性能好保水性能也好。
5.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
6. (石英 )(长石 )( 云母)、白云石等都是。
岩石是由组成的。
有开采价值的矿物、岩石等称为。
它是人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
一般用于光学仪器、石英钟等产品零件的制造。
7. 实验过程中,思考哪些做法是成功的、哪些做法是需要改进的,就是在。
1.2.固体有固定的形状,3.4.6.2.3.人们为了便于认识地球,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4.7.8.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球总面积的9.其中10.11.如何节约用水?(1) 洗衣服水拖地,拖地用的水冲马桶,养鱼水浇花(2) 随手关水龙头(3) 洗脸以盆代替水流1.2.量筒使用方法:(1)(2)将量筒倾斜,瓶口紧挨量筒口,让水缓缓流入量筒内。
(一选、二倒、三看)3.天平构成:砝码、托盘、指针、分度盘、平衡螺母。
(新教材)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小结

粤教版(粤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知识汇总第一单元观察动物1. 动物的幼体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逐渐长大为成体。
有的动物幼体和成体形态变化不大,有的动物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 蜜蜂、蝴蝶等与蜻蜓一样,具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膀,它们都属于昆虫。
3. 啄木鸟、翠鸟等与麻雀一样,身体表面覆盖羽毛,具有一对翅膀等特征,它们都属于鸟类。
4. 在自然界里,有的动物与壁虎的特征相似,身体表面覆盖鳞或甲,一般有四肢,能在地上爬行,这些动物大多属于爬行类。
5. 有的动物与猫的特征相似,身体表面长毛,能用四肢支撑身体在陆地上行走或奔跑、跳跃,这类动物大多属于哺乳类。
6. 海豚生活在海中,和鲸类一样,属于哺乳动物。
7. 草丛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例如瓢虫、蜘蛛、螳螂、蝗虫等。
在观察时注意不要随意触碰。
8. 阴暗潮湿的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例如蜗牛、蚯蚓、鼠妇、马陆等。
9. 草丛里蚯蚓的粪便、蜘蛛网、蜗牛壳,这些都是小动物生活的痕迹。
10. 在浩瀚的海洋里生活着许多种类的动物,如鱼类、哺乳类、爬行类动物等。
11. 不同种类的动物在海洋里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如旗鱼用鳍在水中游动,章鱼可以靠喷水或用腕足移动。
12. 森林里的植物十分丰富,有低矮的草本植物,有茂密的灌木,还有高大的乔木。
这些植物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环境。
13. 在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由于各种原因,每年都会有一些动物从地球上消失。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动物灭绝的速度也加快了。
14. 我国十分重视保护野生动物,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对濒临灭绝的动物进行保护。
15. 观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技能,是搜集科学事实、了解科学现象的基本途径,是科学探究的基础。
16. 在制订计划时,要确定观察的目的、对象、方法、手段、步骤,以及使用的工具和记录方式等。
第二单元水与溶解1. 海水看起来很清澈,但与纯净的水不同,海水含有大量的盐分。
2. 食盐加入水中很快就会溶解,均匀地分散在水中,盐水消失后,盐水还是清澈透明的。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专项复习检测卷实验探究题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专项复习检测卷实验探究题1.小科同学进行空气占据空间的探究实验,请协助完成:(1)如图甲所示,小科同学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塑料杯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
实验中观察到纸( )(填“湿了”或“没湿”),说明空气能( )空间。
(2)如果塑料杯底部扎一个小孔,杯子底部的纸团( )(填“湿了”或“没湿”)。
(3)如图乙所示,将一只弹性很好的气球放入玻璃瓶内,气球嘴套在瓶口上,气球( )(填“能”或“不能”)吹大到整个瓶子。
2.通过模拟热气球上升的实验,如图我们一起探究热气球会上升的原理吧!(1)实验步骤:a点燃蜡烛。
b把塑料袋口朝(选填“上”或“下”)打开,放在蜡烛火焰的(选填“上方”或“下方”)。
c观察塑料袋的变化,做好记录。
(2)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塑料袋会,松手后会(选填“上升”或“下降”)。
(3)实验结论:空气受热体积会(选填“膨胀”或“缩小”),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选填“轻”或“重”),所以热空气会(选填“上升”或“下降”)。
热气球上升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3.小明利用比较充气皮球和踩瘪的皮球的重量来验证空气是有质量的。
下面是他的实验过程,请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实验材料】电子天平、皮球、、气针等。
【实验步骤】(1)实验前,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按“”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
(2)用气针和打气筒给皮球打满气,然后用称出其质量。
(3)把气针插进皮球的气孔中,用脚将皮球踩瘪,把皮球里面的尽量排尽。
(4)把踩瘪的皮球放在电子天平上,称出其;观察两次称量的数值是否相同。
【现象与分析】两次称量的数值是(填“相同”或“不同”)的。
【实验结论】空气是(填“有”或“无”)质量的。
4.为了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渗水能力,某科学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分析回答:(1)在实验过程中可变的条件是,不变的条件是。
(两空均填序号)①加水的时间②加水的量③土壤的种类④土壤的量⑤停止加水的时间(2)在实验过程中,发现:a沙质土流下来的水最多;b壤土流下来的水量适中;c黏质土流下来的水最少。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汇总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汇总一、水的蒸发水是一种液体,虽然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当湿抹布擦黑板一段时间后,它会变干,湿的手也会变干,这是因为水蒸发了。
常见的蒸发现象包括水洼干了、衣服晾干了、食物煮干了等等。
杯子装水后,加盖子和不加盖子相比,加盖子的蒸发速度较慢,放在通风处的蒸发速度也较慢,放在阳光下的蒸发速度则较快。
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不管温度高还是低,水都在不停地蒸发。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洗澡后看到卫生间玻璃上的小水珠并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
二、水的沸腾不停地加热水,水会沸腾。
水沸腾时,水中和水面上会冒出很多气泡,水面上也会看到很多“白烟”,但这不是水蒸气。
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此时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水沸腾时温度达到100摄氏度,足以烫伤人,一定要注意安全。
温度计100摄氏度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而在高山的山顶和山脚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一样的。
在测量水温时,需要保证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同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
在进行实验时,加热后的石棉网和三脚架会很烫,不能用手触摸,需要等它们降温后再收拾和整理。
14.当水沸腾时,水面上的水蒸气温度非常高,触摸会导致烫伤。
15.水沸腾后,可以用来蒸、煮食物、消毒自来水、泡茶、泡方便面等,并且可以获取更多的水蒸气。
三、水结冰1.在常温下,当水温下降到摄氏度时,开始结冰。
2.水结冰时会膨胀,需要更大的空间。
3.为了比较结冰前和结冰后的高度,我们需要在结冰前做好标记。
4.冰块会浮在水面上。
5.冰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固体。
6.冰的温度很低,长时间接触皮肤会导致冻伤。
7.在制作水结冰实验时,加入食盐和碎冰可以获得更低的温度。
8.冰是一种固体,没有流动性,有固定的形状;也是水的固态形式。
9.制作冰淇淋、冰沙、冰棍等冷冻食品需要水结冰。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汇总《水》单元知识点一、水到哪里去了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干了、湿的手干了是由于水蒸发了。
3.常见的蒸发现象有:水洼干了、衣服晾干了、煮食物时水烧干了等等。
4.杯子装水后,加上盖子和不加上盖子相比,加盖子的蒸发慢,不加盖子的蒸发快;放在通风处比放在不通风处蒸发得慢;放在阳光下比放在阴凉处蒸发得快。
5.水蒸气是气体,它是水的一种形态,它也是水。
6.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透明的、看不见、摸不着。
7.水蒸气存在我们身边周围的空气中,不管温度高还是温度低,水都在不停地蒸发。
8.我们洗澡之后,看到卫生间玻璃上的小水珠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9.一杯热开水放在桌上,看到上面冒着的“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10.我们可以用加热、加快空气流动的方法让水蒸发得更快。
11. 我们可以像海水晒盐一样增加水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方法来加快水的蒸发。
12.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多,湿度越大:水蒸气越少,湿度越小。
13.冬天开空调的时候,人们用加湿器加快水蒸发,增加房间的湿度,14.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透明、无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会流动、有质量不同点:水看得到、摸得到,是液体;水蒸气看不见、摸不到,是气体。
15.不同的天气状况,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不同。
二、水沸腾了1.不停地给水加热,水会沸腾。
2.水沸腾时,水中和水面上会冒出很多气泡。
3.水沸腾时,水面上会看到很多“白烟" ,这不是水蒸气。
4.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5. 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
6.水沸腾和蒸发的现象是不一样的:水沸腾的时候也在蒸发,水蒸发的时候不一定沸腾。
7.水沸腾时,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是足以烫伤我们的,一定要注意安全。
8.温度计100摄氏度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9.高山的山顶和山脚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一样的。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题实验探究专题(附答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题实验探究专题(附答案)1.为了观察和研究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实验中会将装有四分之一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
我们一起来完成实验。
(如图)(1)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其正确的方法是()A. B. C.(2)往碎冰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A.让碎冰结成块B.为了获得更低的温度C.让碎冰变得更多(3)在实验中,橡皮筋的作用是()A.方便拿住试管B.方便看清冰C.方便观察水面和冰面的高度(4)实验中发现水结冰所需的时间()A.非常短暂B.比较漫长C.需要1分钟(5)当水完全结冰后,冰面和水面的高度相比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6)观察水结冰发生的变化,可以得出哪些实验结论?2.请在下面的天气日历中获取信息,完成问题。
(1)从日历中,可以发现当天的最高气温是________,最低气温是________。
(2)根据雨量等级表,当天的降水属于________(填“大”“中”或“小”)雨。
3.401班“科学探索者”小组的同学在学校操场上观测天气,请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我们要测量气温,必须带上________。
A.温度计B.风向标C.量筒(2)我们测量气温要选在________。
A.阳光直射处B.阴凉通风处C.随处都可以(3)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在________。
A.8点B.12点C.14点(4)我们测得气温为9℃读作________。
A.摄氏九度B.九度C.九摄氏度(5)我们测量的一天的降水量是指________小时的降水总量。
4.小科在课堂上做过关于空气的如下实验:(1)实验一:用两只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多的水和然后用橡皮泥堵住管口。
用同样的大小的力向下压活塞。
观察到以下现象:由上图可知,第________支注射器中装的是水。
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________容易被压缩。
(2)实验二:在自制天平上右侧拴上一个橡皮泥,左侧拴上一个没有充气的气球,发现天平平衡(图1)把气球吹胀再系上(图2),将会发现________,这说明空气________。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实验探究题

精编学习资料欢迎下载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实验探究题第一单元1.读了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你可能已经知道了科学家是怎样工作的,下面是把琴纳的研究过程进行了浓缩,请根据琴纳的研究过程完成下面问题。
●观察:他发现奶牛场的女工们从来都没有得过天花。
●好奇:为什么挤奶的女工不得天花?●考察:琴纳到奶牛场实地考察,从中发现了牛会生一种类似天花的病,这就是牛痘,而女工们和牛一样,都患过牛痘。
●猜想:是不是患过牛痘就不再患天花?●方法:能不能给人接种牛痘就不会得天花呢?●实验:开始先给一个8岁的男孩接种牛痘,成功后又给2000多名村民接种牛痘,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结论:用接种牛痘的方法,能防患天花。
(1)由此我们得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2)琴纳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奶牛场的女工们从来没有得过天花,于是他就思考:“为什么挤奶的女工不得天花?”这是他进行科学研究中的提出问题。
(3)琴纳开始先给一个8岁的男孩接种牛痘,成功后又给2000多名村民接种牛痘,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这是他进行科学研究中的寻找证据。
2.郝启新将一个生鸡蛋的大头向下放在桌子上,鸡蛋会“站”起来吗?然后将该鸡蛋的外壳打开一个小口,将里面的蛋清和蛋黄都倒出来,再将空的鸡蛋壳的大头向下放在桌面上,鸡蛋壳能“站”起来吗?从小口处慢慢向鸡蛋壳内部灌入一些细沙,大约三分之一,然后将灌沙的鸡蛋壳的大头向下放在桌面上,这时的鸡蛋壳能“站”起来吗?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答:第一次鸡蛋不能站起来。
第二次鸡蛋壳也不能站起来。
第三次鸡蛋壳能站起来。
因为鸡蛋壳灌入细沙后重心降低了,重心越低,物体就越稳定。
第二单元1. 艾珂雪认真观察发现了植物树叶生长的方式不相同,你能根据她观察的现象来画出并总结出2、你观察过大树和小草吗?请你把大树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的圈图中。
①需要阳光②需要水分③粗壮④有生命⑤茎柔软⑥高大⑦需要空气⑧矮小⑨有根、茎、叶3.郝启新同学在观察蚂蚁时,发现如果在离蚁穴稍远的地方放置一些食物,蚁群会派出侦察蚁先进行侦查,然后大批的工蚁就会出来搬运食物,而工蚁所走的路线恰是侦查蚁返回巢穴的路线,如果在侦查蚁返巢的路上事先放置一些小纸片,让侦查蚁从上面爬过,发现侦查蚁会在纸上留下气味。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要点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要点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1、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对观察过的事物提出“为什么,是我们解决问题、走向创新的起点。
2、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
”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能帮助我们明确探究的目标和方向。
3、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4、科学家为了弄明白一个事物的真相和原理,就要不断的做实验,直到弄清楚为止。
5、有了科学研究,才会发明创造,我们的生活才会不断改善。
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
6、列举出我们身边的科技产品和科技成果:血压计、笔记本电脑、天文望远镜、摄像机、宇航员在太空中行走、无土栽培、风力发电、海上石油开采、磁悬浮列车、克隆羊。
7、一名学生端坐在椅子上,双脚前放。
另一名同学用食指抵在他的额头前,不让他的身子向前倾,试一试,这位同学能站起来吗?答:坐在凳子上的同学无法站起来。
因为人坐着的时候,身体的重心在脊椎下方,如果想保持上身直立而从椅子上站起来,必须把身体重心移到小腿以上。
人从椅子上起立的那一瞬间,必须克服体重的巨大阻力才能站起来,在重心没有前移的情况下,人的大腿肌肉没有这么大的力量做到这一点。
因此,人好比粘到椅子上一样,无法站起来。
8、桌上有蜡烛、火柴、瓶子、木块,隔着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点燃的蜡烛,能把蜡烛吹灭吗?答:隔着瓶子能吹灭蜡烛,隔着木块、文具盒、书本等吹不灭蜡烛。
因为隔着瓶子吹气时,因为空气流动越快,气压越低。
空气沿瓶子四周流动形成低压区,外部气体迅速流入低压区,正是这种空气流动吹灭了蜡烛。
9、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气。
蜡烛能被吹灭吗?答:用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吹气时,火苗将斜向漏斗的宽口端,并不容易吹灭。
这是因为吹出的气体从细口到宽口时,逐渐疏散,气压减弱。
如果吹气时,用力大,也能将蜡烛熄灭。
10、使漏斗的小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宽口用力吹气,蜡烛能被吹灭吗?答:蜡烛将很容易被吹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题 4、在公园里发现了一种不知明的虫子,你准备从哪些方 面进行观察?
答:用眼睛看:形状、颜色、身体结构,运动方法。 用鼻子闻:闻闻这个小动物的气味。 用手摸:在安全的情况下摸摸动物的体表。 用耳朵听:听听小动物发出的声音。
探究题 5、有三瓶液体,只知道一种是白糖水,一种是酒精,一 种是白醋,而瓶上没有任何标志,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把它 们区分开来?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 复习(七)
探 究 题
探究题 1、科学上,小明和小红一起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木条、铁钉 和卡纸的硬度进行了研究。记录如下表:
材料名称 木条
木条 铁钉 卡纸
划痕 铁钉 无 无
有 无
卡纸 有 有
问题一:小明和小红用 刻画方法 判断这三种材料的硬度? 问题二:请你根据记录表提供的信息,将木条、铁钉和卡纸的硬 度由强到弱排一排序号。
探究题 8、如果要比较出木头、纸、金属和塑料的软硬,你有什 么办法?
答:我们可以采用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出软硬。能把一 种材料刻画出痕迹的,说明那一种材料要比这种材料软, 依次比较。
探究题 10、小兰在花盆中种了三粒种子,却只发出一个芽, 想一想那两粒种子为什么还不出来呢?
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挑选的种子不饱满,受过损伤;也可 能是缺少水分、阳光或适宜的温度等条件,都会导致种子 不发芽。
排序: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探究题
2、下面的图,反映的是向日葵的一生。
( ) ( ) ( ) ( ) 问题一:根据向日葵一生的生长变化,将以上四幅 图片排好序号。 问题二:根据自己对向日葵的观察和生活经验,简 要的说说绿色种子植物一生经 历哪些过程?
探究题 7、用三种大小、形状相同的固体材料做韧性实验,得到 下列弯曲程度数据。 伸出桌面的长度 5厘米 10厘米 15厘米 1号材料 1厘米 3厘米 4厘米 2号材料 3厘米 5厘米 7厘米 3号材料 5厘米 7厘米 9厘米
从上面的数据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答:我发现3号材料的柔韧性最好。1号的柔韧性差。从好 到坏分别是3-2-1。
探究题 11、蚂蚁遇到危险时会有哪些反应?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情 况简单说明。
答;蚂蚁遇到危险往往会逃跑,当我们用手拦住它,它会 先用触角碰一下,然后逃跑,而且会根据危险地程度逃跑 的速度也会有所变化。
探究题 5、请举例说说你在饲养蜗牛过程中的新发现。(至少列 举2个例子) 答:蜗牛会生卵,白色的颗粒。蜗牛一般晚上吃食物。 过一个晚上,我们总能发现饲养箱里有很多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粪便。 阳光充足的日子,蜗牛喜欢躲避在阴凉的地方,总是爬在 饲养盖的背面。
答:先闻出酒精和白醋,然后可以确定剩下的就是白糖 水了。
探究题 6、水会流动,空气会不会流动?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让 周围的人感受到空气的流动?
答:方法1:放一张纸,悬挂在空中,能看到纸片飞扬起 来。 方法2:把香点燃,能看到烟飘起来,能够感受到空气的流 动。 方法3:向前吹气,我们可以感受到空气的流动。
探究题
3、小红是个小小科学谜,在家里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 扣在水中,(如下图所示),请利用你已学的知识想 想,会出现怎样的实验结果,这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
答:杯子里的纸团高高顶在杯底,杯 子里的水也进不来,纸团不会湿。 这说明空气占据空间,水进不来不会弄 湿纸团,是因为杯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 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