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传感器原理2

合集下载

传感器工作原理详解

传感器工作原理详解

传感器工作原理详解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特定的物理量或化学量转化为可测量的电信号或其他形式输出的装置。

它在现代科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农业、医疗、环境监测等。

本文将详细解析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便更好地理解传感器的功能与应用。

一、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感知外界物理或化学量的变化,并将其转化为与之相对应的电信号。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传感器工作原理。

1. 压阻式传感器压阻式传感器利用外界物理量对材料电阻的影响来进行测量。

它由敏感材料和电极组成,当外界物理量引起敏感材料的变形或压力变化时,敏感材料的电阻值也会相应改变,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得到外界物理量的信息。

2. 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基于光电效应,将光辐射能转化为电信号。

它由光敏元件和电子电路组成,当光源照射到光敏元件上时,光敏元件吸收光的能量并产生电荷。

通过电子电路的放大和处理,最终得到与光强度相关的电信号。

3. 磁敏传感器磁敏传感器利用磁场对材料磁性的影响来进行测量。

它包括感应式磁敏传感器和霍尔效应磁敏传感器等。

感应式磁敏传感器利用线圈中感应出的电动势来检测磁场变化;霍尔效应磁敏传感器则利用霍尔元件的磁场感应效应,通过测量输出电压或电流来获得磁场信息。

二、传感器应用案例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传感器应用案例。

1.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以测量物体温度为目的的传感器,常见的应用有室内温度监测、电子设备温度控制等。

它一般采用热敏电阻、热电偶或半导体材料作为敏感元件,通过测量敏感元件的电阻、电势或电流来获得温度信息。

2. 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空气中的湿度,常见应用有气象观测、农业温室环境调节等。

它一般使用湿度敏感材料或电容式湿度传感器作为敏感元件,通过测量敏感元件的电容或电阻值来获取湿度信息。

3. 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在空间中的加速度,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运动监测等领域。

传感器工作原理详解

传感器工作原理详解

传感器工作原理详解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外部环境并将信号转化为可用电信号的器件。

它在各个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我们需要先了解传感器的分类。

一、分类传感器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常见的有光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

每种传感器都有其独特的工作原理。

二、光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是利用光的特性进行测量的传感器。

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光的吸收、散射、透射等现象。

例如,红外线传感器利用人体的热辐射发出红外线并通过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线来检测人体的存在。

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是用于测量压力变化的传感器。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压力作用在传感器上产生的变形来测量压力大小。

一般采用钢片或薄膜等材料制成传感器,通过测量材料的变形程度来获得压力值。

四、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用于测量温度变化的传感器。

其工作原理是基于物质的热膨胀性质。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敏电阻传感器和热电偶传感器。

热敏电阻传感器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获得温度值。

五、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是用于测量空气湿度的传感器。

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湿度对某种物质的影响。

例如,湿度对一些带有水分敏感性的材料的电导率、电容率等产生影响,通过测量这些物质的性质变化来获得湿度值。

六、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是用于测量物体加速度的传感器。

其工作原理基于牛顿第二定律,通过测量传感器所受到的惯性力来获得加速度值。

常见的应用包括汽车碰撞检测、手机屏幕旋转等。

七、其他传感器除了以上常见的传感器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传感器,如声音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磁力传感器等。

每种传感器都有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综上所述,传感器是一类能够感知外部环境并将信号转化为可用电信号的器件。

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如光学传感器基于光的特性测量、压力传感器基于压力的变形测量等。

深入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应用和优化设计。

北航2013_传感器技术与应用(13_09_18)-02_to

北航2013_传感器技术与应用(13_09_18)-02_to
新型传感技术及应用—2013
1.1 课程的设置背景(重要性):例子2
应变片 膜片
激振电 磁线圈 参考腔
F16
放大器
P
输出频率
新型传感技术及应用—2013
1.1 课程的设置背景(重要性):例子4
质量块 弹簧片 电阻 元件 电刷
绝缘体
固定电极
弹簧片
m
壳体
活塞阻尼器
电缆插头 盖子组合
活动极板(质量块)
缘体
固定电极
绝缘体
壳体
固定电极
金钯合金套环 磁钢套筒 磁钢 线圈骨架 线圈
引线 线圈 壳体 芯轴 磁钢 铜杯 (阻尼杯) 弹簧 堵头 弹簧片
m弹簧片m源自活动极板(质量块)活动极板(质量块)
动圈式 动铁式
新型传感技术及应用—2013
1.2 课程的主要内容
传感器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665-2005,对传感器 (Transducer/Sensor)的定义是:能感受被测量并按一定 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 和转换元件组成。其中,敏感元件(Sensing element) 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 (Transducing element)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 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传感器的定义与理解
传感器的发展
新材料、新功能的开发与应用 微机械加工工艺的发展
传感器的多功能化发展
传感器的智能化发展
传感器模型及其仿真技术
新型传感技术及应用—2013
1.2 课程的主要内容(四部分)
传感器的重要性(信息技术中的地位)
传感器的核心(敏感机理的讨论)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北航稿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北航稿
感器网络(WSN)是由大量互联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可用于监测和收集环境信息,并实现远程 通信和控制。
传感器根据测量目标和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 学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等多个类别。
传感器感知参数介绍
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会感知不同的物理或化学参数,如温度、压力、湿度、光 强等。了解这些感知参数对选择合适的传感器非常重要。
传感器的特性与指标
传感器的特性和指标包括灵敏度、分辨率、准确性、响应时间等。这些指标决定了传感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本演示文稿将介绍传感器技术的各个方面,包括传感器技术简介、分类及原 理、感知参数、特性与指标、误差和校准方法等。
传感器技术简介
传感器技术是一门研究使用传感器将物理量或化学量转换为可测量信号的科学。它在计量、检测、控制领域广 泛应用,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无处不在的感知能力。
传感器分类及原理
传感器的误差及校准方法
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如线性误差、温度漂移等。校准是 提高传感器测量精度的重要方法。
数字传感器与模拟传感器
传感器可以用于获取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数字传感器具有易于处理和传输的优势,而模拟传感器在某些应用 场景中仍然具有重要作用。
基于MEMS的传感器技术
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是一种小型化、集成化的传感器技术,可实现高性能、低 功耗的微型传感器。

传感器工作原理

传感器工作原理

传感器工作原理标题:传感器工作原理引言概述: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物理量或化学量转换为电信号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环境监测、医疗诊断等领域。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其能够感知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将这些变化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一、传感器的感知原理1.1 传感器的感知原理是基于物理量或化学量与传感器内部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1.2 传感器通过感知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温度、压力、湿度等,来实现对物理量或化学量的测量。

1.3 传感器的感知原理主要包括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光电式等多种类型。

二、传感器的转换原理2.1 传感器将感知到的物理量或化学量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称为转换原理。

2.2 传感器通过内部的电路和元件将感知到的信号转换为电压、电流或频率等形式的输出信号。

2.3 转换原理的实现主要依靠传感器内部的信号处理电路和转换器。

三、传感器的输出原理3.1 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可以是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3.2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通常通过模拟电路进行处理。

3.3 数字信号是离散的信号,通常通过模数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

四、传感器的应用原理4.1 传感器的应用原理是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应用于各种控制系统或监测系统中。

4.2 传感器可以通过信号输出来实现对环境的监测、对设备的控制等功能。

4.3 传感器的应用原理是实现自动化控制、智能监测等技术的基础。

五、传感器的性能原理5.1 传感器的性能原理包括灵敏度、精度、分辨率、响应时间等指标。

5.2 传感器的性能原理直接影响到传感器的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

5.3 传感器的性能原理是评价传感器质量和性能优劣的重要标准。

结论: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感知、转换、输出、应用和性能等多个方面的原理相互作用,实现对外部环境的监测和控制。

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对于正确选择和使用传感器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提高传感器的性能和应用效果。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有所帮助。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航天器传感器技术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航天器传感器技术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航天器传感器技术航天器传感器技术是航空航天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们提供了对航天器周围环境的实时监测和精确测量,为飞行控制、目标识别和导航定位等关键任务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探讨航空航天工程师在航天器传感器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工作和应用。

一、传感器技术的基本原理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

航天器传感器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感知外界环境的物理参数并将其转化为航天器内部可以处理和分析的电信号。

常见的航天器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

其中,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航天器各部件的温度变化,以确保航天器的运行在可控范围内。

压力传感器则用于测量航天器内外压差,为火箭等航天器的燃烧控制提供重要数据。

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则用于监测航天器的运动状态,为姿态控制和导航定位提供准确信息。

二、航天器传感器的应用1. 飞行控制航天器传感器在飞行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姿态、加速度、空气动力学力等参数的测量,飞行控制系统可以实时调整航天器的姿态,控制飞行轨迹和稳定性。

航天器传感器的精确测量能力可确保飞行过程中的高精度操作,有效提升航天器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目标识别航天器传感器技术还可用于目标识别和探测。

通过搭载适当的传感器,航天器可以探测目标物体的电磁辐射、红外信号等特征,进而对目标进行识别和分析。

这在军事侦查、星际探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为航天任务的顺利执行和目标定位提供了关键支持。

3. 导航定位航天器传感器技术在导航定位中有着广泛应用。

利用传感器测量的各种物理参数,如位置、速度、方向等,航天器可以实时确定自身的位置和运动状态。

这对于计算航天器轨道、进行轨道修正以及保证目标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等任务至关重要。

三、航天器传感器技术的挑战与研究方向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航天器传感器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研究方向。

首先,由于航天器的特殊工作环境,传感器需要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适应性,能够抵抗辐射、高温和低温等极端条件的影响。

传感器的原理

传感器的原理

传感器的原理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外部环境并将感知到的信息转化为可用信号的设备。


在现代科技和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环境监测、医疗设备、智能手机等领域。

传感器的原理是基于一些基本的物理现象和工作原理,下面将介绍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首先,传感器的原理基于物理现象,比如电磁感应、压阻效应、光电效应等。

这些物理现象能够使传感器感知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将这些变化转化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号。

以光电传感器为例,它利用光电效应来感知光线的强弱,当光线强度发生变化时,光电传感器就能够将这种变化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其次,传感器的原理还与传感器内部的传感元件和信号处理电路有关。

传感元
件是传感器的核心部件,它能够将外部环境的变化转化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号。

而信号处理电路则能够对传感元件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数字化等处理,使得信号能够被准确地采集和处理。

此外,传感器的原理还与传感器的工作过程密切相关。

传感器的工作过程包括
感知、转换和输出三个基本步骤。

在感知阶段,传感器能够感知外部环境的变化,比如温度、湿度、压力、光线等。

在转换阶段,传感器能够将感知到的信息转化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号。

在输出阶段,传感器能够将转化后的信号输出到控制系统或显示设备中,以实现对外部环境的监测和控制。

总之,传感器的原理是基于物理现象、传感元件和信号处理电路的相互作用,
它能够将外部环境的变化转化为可用信号。

通过对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的深入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应用传感器技术,提高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推动科技和工业的发展。

传感器的原理是什么

传感器的原理是什么

传感器的原理是什么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检测某种特定物理量并将其转化为可识别信号的装置。

它在现代科技和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汽车、医疗器械、环境监测等领域。

那么,传感器的原理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传感器的基本构成。

传感器通常由感知元件、信号处理电路和输出装置三部分组成。

感知元件是传感器的核心部件,它能够感知外部环境的物理量,如温度、压力、光线等,并将这些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

信号处理电路则对感知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转换等处理,最终输出符合要求的信号。

输出装置则将处理后的信号转化为人们可直接感知的形式,如声音、光线、数字显示等。

其次,传感器的原理主要包括感知原理、信号处理原理和输出原理。

感知原理是传感器能够感知外部环境的物理量的基础。

不同类型的传感器采用不同的感知原理,如压阻式传感器利用压阻效应感知压力变化,光电传感器利用光电效应感知光线强度变化等。

感知原理的选择直接影响了传感器的感知范围、精度和响应速度。

信号处理原理是传感器将感知到的物理量转化为可识别信号的关键。

感知元件输出的电信号往往很微弱,需要经过信号处理电路进行放大、滤波、转换等处理,以提高信噪比、保证测量精度,并且将信号转化为适合传输和处理的形式。

最后,输出原理是传感器将处理后的信号转化为人们可直接感知的形式。

不同类型的传感器采用不同的输出原理,如声音传感器通过扬声器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数字温度传感器通过数码显示屏将电信号转化为数字温度值等。

输出原理的选择直接影响了传感器的使用便捷性和可视化程度。

综上所述,传感器的原理主要包括感知原理、信号处理原理和输出原理。

通过感知元件对外部环境的物理量进行感知,经过信号处理电路的处理,最终转化为人们可直接感知的形式。

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在感知原理、信号处理原理和输出原理上有所差异,但都遵循着这一基本原理。

通过对传感器原理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和维护传感器,推动科技和工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天服
本课程的重要性(示例)
“广义信息获取”原则
第1讲:绪 论
1.1 课程简要介绍 1.2 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方式 1.3 课程的设置背景(重要性)
1.4 课程的主要内容
1.5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6 课程的考核
1.4 课程的主要内容
传感器的定义与理解
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与把握:
1. 作用——测量,应用传感器的目的;
谢 谢!
先进传感应用实例1:
物理型传感器:火山、地震监测
60万年、3次,现64万年
先进传感应用实例1:
物理型传感器:火山、地震监测
SF1600S Features:
Best in class noise level of 300 ngrms/√Hz Dynamic range of 117 dB (100Hz BW) DC to 1500 Hz frequency response ± 3g full scale Analog servo accelerometer SeWikipedia)
A sensor (also called detector) is a converter that measures a physical quantity and converts it into a signal which can be read by an observer or by an (today mostly electronic) instrument.
课程回顾4:
2. 根据定义,那些是传感器?
未来战士
高灵敏传感器
生化感测器(血压、心率、体温) 智能织品(化学防护、感知环境)
盔甲:感知周围环境颜色
数码调色可控变色迷彩服(Multicam)
高铁自动闭塞系统1
高铁自动闭塞系统2
2km,停车
4km,减速 6km,高速
高速防追尾系统
自适应巡航系统ACC
1.4 课程的主要内容
传感器的定义与理解
传感的分类
按工作原理分类: (1)物理型:物理性质/物理特性 (2)化学型:电化学反应 (3)生物型:选择性生物活性物质 按被测参数分类:温度、压力、流量、物 位、加速度、速度、位移、转速、力矩、 湿度、粘度、浓度等传感器
1.4 课程的主要内容
传感器的定义与理解
感元件的力学特性(包括位移特性、
应变特性、应力特性和振动特性)
间的独立与
联系
一条主线
二个基础
三个重点
多个独立 模块
应用实例
将被测量转变为
物理效应、变换原理、 不同传感器特点
可用电量
课程回顾3:
思考题(第1讲:绪 论)
1. 如何理解传感器? (1)简述对传感器内涵的理解。(6分) (2)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作用?(6分)
飞机之间的最小垂直间隔标准由过去的600米缩小为300米,
国家安全飞行、空中管理
该空间范围内飞行高度层的数量从原有的7个增加到13个,
可用飞行高度层增加了86%,显著增加了我国的空域容量。
航空航天领域
生理体征监测与重力g
航空航天领域
空间探测
传感器误报!
轨道舱火灾报警?温度传感器
15
航空航天领域
Criteria to choose a sensor?
1. Accuracy 2.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 usually has limits for temperature/ humidity 3. Range - Measurement limit of sensor 4. Calibration - Essential for most of the measuring devices as the readings changes with time 5. Resolution - Smallest increment detected by the sensor 6. Cost 7. Repeatability - The reading that varies is repeatedly measured under the same environment
2. 工作机理——敏感元件,传感器技术的

—— 核心,研究、设计、制作传感器的关键;
关键词?!
3. 输出信号——适于测量的电信号。
——
1.4 课程的主要内容 传感器与变送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665 -2005,对传感器(Transducer / Sensor)的定义是:能感受被 测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 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 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其中, 敏感元件(Sensing element) 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 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 (Transducing element)是指 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 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 量的电信号部分。 变送器(Transmitter)是把传 感器的输出信号转变为可被控制 器识别的信号(或将传感器输入 的非电量转换成电信号同时放大 以便供远方测量和控制的信号源) 的转换器。传感器和变送器一同 构成自动控制的监测信号源。 有时与传感器通用是因为现代的 多数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已经是通 用的控制器可以接收的信号,此 信号可以不经过变送器的转换直 接为控制器所识别。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绪论(二)
李成 2013.03.12
特 别 通 知:
1. 上课时间:周二,1、2节,1-16周 (8:00-) 上课地点:(一)212 2. 周四,3、4节,1-16周,双周 (10:00-) 上课地点:(一)201
课程回顾2:
本课程的教学思路
传感器的特性、典型传感器用弹性敏 不同传感器
先进传感应用实例2:
物理、化学型传感器:石墨烯
悉尼科技大学 石墨烯纸
石墨烯是由碳六元环组成的两维周期蜂窝状点阵结
构, 它可以翘曲成零维的富勒烯,卷成一维的碳纳米 管或者堆垛成三维的石墨, 因此石墨烯是构成其他
石墨材料的基本单元。
目前是世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世上电阻 率最小的材料/透明、良好的导体/化学性质 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 石墨海绵气体传感器
传感器的特点
涉及多学科与技术 品种繁多,个性化应用 要求具有高的稳定性、高的可靠性、高的 重复性、低的迟滞和快的响应 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应用要求千差万别 传感器技术发展缓慢
1.4 课程的主要内容
传感器的定义与理解
传感器的发展
微型化、集成化 多功能化 智能化 总线化、网络化 特种应用(特种环境)
航空航天领域
关键技术之一: 气压高度的精确测量! 高精度的大气压力传感器!
航空航天领域
弹簧
电刷 电位器 引线 壳体
谐振线圈
外壳 振动筒 支承骨架 拾振线圈 铂电阻 基座
真空膜盒
航空航天领域
谐振筒压力传感器——使我国飞机气压高度测量的精度 大大提高,装备我国飞机,出口国外
航空航天领域 2007年11月22日起,8850米~12500米的空间范围内,
美国及英国科学家曾用计算机进行了模拟演示,一旦黄石公园内的超级火山爆
发:美国2/3的国土可能将“面目全非”,火山爆发周围1000平方公里内90%的
人都将无法幸免,在三到四天内大量的火山灰就会抵达欧洲大陆,飘荡在天空 的火山灰将会使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下降10℃,地球北极则会下降12℃,这样的 寒冷气候至少会持续6至10年。
先进传感应用实例2: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英国曼彻斯特大学2位科学家在石墨烯方面的开创性实验。
开发的粘性材料
康斯坦丁· 诺沃肖罗夫
安德烈· 盖姆 模拟蜥蜴手掌去产生足够的范德瓦尔斯力
石墨的片层结构,每个片层中碳原子按六方点 阵排列,一个片层称为石墨烯(透明胶条剥离)
石墨烯晶体(迄今所知强度最高材 料,抗拉强度为钢的200倍以上)
Sensor & Transducer (From Wikipedia)
A transducer is a device, usually electrical, electronic, electromechanical, electromagnetic, photonic, or photovoltaic that converts one type of energy to another for various purposes including measurement or information transfer. In a broader sense, a transducer is sometimes defined as any device that converts a signal from one form to another. In the general case, a sensor is the complete assembly required to detect and communicate a particular event, while a transducer is the element within that assembly which accomplishes only the detection of the event. At the risk of getting too abstract, a transducer converts an input to an output that can be exploited to accomplish the sensing mission. In special cases, a sensor and a transducer can be the sam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