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矿 物
【成才之路】高中地理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课件 湘教版必修1

(3)关键词法掌握矿物概念 ①矿物是“岩石圈中”的化学物质,以区别于大气或生 物体中的化学物质; ②是“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以区别于人 工合成的; ③是“天然化合物或单质”,以区别于混合物。例如土 壤、铝合金不是矿物。
知识点 2 岩石 (1)概念:岩石是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 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2)分类:按照成因,岩石可分成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 和变质岩三大类。其形成、特点如下表所示:
【答案】 (1)C (2)D (3)C
【例 4】 (2011·唐山高一 11 月月考)下图为“岩石圈物质 循环示意图”,其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 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完成(1)~(2) 题。
(1)2008 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
同属( )
【答案】 (1)D (2)A
随堂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2011·河南学业水平测试)读地壳物质循环模式图,完成 1~2 题。
1.图中数码代表沉积岩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字母代表变质作用的是( )
A.a
B.b
C.c
D.d
【解析】 本题通过地壳物质循环模式图,考查对岩石 种类的认识和对导致岩石间相互转化的作用力的理解,图中 的①是由高温熔化作用形成的,所以其是岩浆;②由①形成, 所以其是岩浆岩;③由外力作用形成,所以其是沉积岩;④ 由变质作用形成,所以其是变质岩。图中的a指向变质岩, 为变质作用;b指向沉积岩,为外力作用;c、d指向岩浆, 为高温熔化作用。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 知识点 3 地质循环 (1)概念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岁月中,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 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循环,即地质循环。
《农业知识综合一》大纲

农业知识综合一大纲《土壤学》第一章绪论1、掌握土壤、土壤圈、土壤肥力、土壤生产力等概念;2、明确土壤在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3、了解土壤科学的发展简史及主要学术观点。
第二章土壤矿物质1、掌握粘土矿物、原生矿物、同晶替代等概念;2、明确土壤矿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矿物组成;3、掌握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的结构、类型与性质;4、了解土壤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第三章土壤有机质1、掌握土壤有机质、土壤腐殖质、矿化过程、腐殖化过程、腐殖化系数、C/N、土壤有机质矿化率、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HA/FA等概念;2、了解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和类型;3、理解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包括矿质化过程和腐殖质化过程,影响分解和转化的因子,明确腐殖物质的组分及特点、;4、明确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调控土壤有机质的途径。
第四章土壤的物理性质1、掌握土壤粒级、土壤质地、土壤机械组成、物理性砂粒(物理性粘粒)、土壤孔性、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团粒结构、土壤结构性、土壤耕性、土壤宜耕期、土壤物理机械性等概念;2、掌握土壤粒级的矿物组成和理化特性、土壤质地和肥力的关系以及不良土壤质地改良的基本措施;3、掌握土壤孔隙类型,明确孔性的影响因素,了解其调节途径;4、明确土壤结构的类型,了解土壤结构形成的机制,比较不同结构体与肥力的关系;5、了解土壤的物理机械性和耕性及其影响因素。
第五章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1、掌握土水势、土壤水吸力、毛管水、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呼吸、土壤热容量、土壤导热率等概念;2、熟悉土壤水分的类型及对植物的有效性,土壤有效含水范围及影响因素;3、明确水分含量表示方法,了解水分含量测定方法;4、了解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掌握其运动的方式;5、了解土壤的热性质以及它们在土壤中的变化和相互关系。
第六章土壤的化学性质1、掌握土壤胶体、离子吸附、阳离子交换作用、CEC、盐基饱和度、潜性酸度、活性酸度、总碱度、碱化度、土壤Eh、土壤缓冲性等概念;2、了解土壤胶体表面类型及土壤胶体带电的原因;3、掌握阳离子交换过程的特点、影响因素,明确离子交换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4、了解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概念以及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5、明确土壤具有缓冲性能的原因;6、明确土壤酸度的强度指标和数量指标,土壤碱性指标,土壤酸碱性的改良;7、了解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状况对植物生长、养分有效性及有毒物质积累的影响。
煤矿地质第二章三大类岩石简述

斑。
隐晶结构,玻璃质结构,块状构造。
四、花岗岩-流纹岩类(酸性岩类) 1.一般特征: SiO2>65% 主要矿物:钾长石,酸性斜长石,石英 次要矿物:黑云母,角闪石
副矿物:磁铁矿,锆石等
色率一般小于10
2.深成岩:花岗岩-呈浅肉红色,浅灰色等,
粗-细粒结构或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
第二章
一、矿物的概念:
矿物和岩石
矿物
第一节
矿物 :是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在一定地 质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下相对稳定的自然元素单 质或化合物。 晶体与非晶体的概念 所谓晶体是指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 在三维空间呈周期重复排列的固体。也可以形象 地说,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一)矿物的形态
1.矿物的单体(单个晶体)形态 (1)理想晶体的形态 单形(由同形等大的晶面构 成的晶体形态)、聚形(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形状 和大小的晶面构成的理想形态)。 (2)实际晶体的形态 歪晶(晶体在生长过程中, 由于受外界条件影响,常不同程度地偏离其理想 形态,形成歪晶) 。 (3)晶体的习性 矿物晶体在一定条件,常常趋向 于形成的某一习惯性形态,称为晶体的习性,简 称晶习。三向等长、二向延展、一向伸长。(许 多晶体的晶面上可以见到一系列平行或交叉的条 纹,称晶面条纹)。
主要矿物:中性斜长石,角闪石
次要矿物: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石英
色率为15-40
2.深成岩:闪长岩-呈灰色至绿灰色,中、
细粒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中性斜长石,角闪石。次要矿物辉石,
黑云母,石英或钾长石。
浅成岩:闪长玢岩-斑晶是中性斜长石,
角闪石,呈灰绿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自然地理学课后作业

绪论当今地球环境的主要问题?水与地球环境的关系?第一章矿物不同矿物其化学成分不同吗?矿物单晶为什么形态不同?光泽与颜色为什么不同?区别:石英~方解石;正长石~斜长石;滑石~高岭土第二章岩石1、什么是岩浆岩?主要有哪几类?它们和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有什么关系?2、请列出相同岩浆形成的侵入岩和火山岩的对应关系。
3、岩浆岩产状如何形成?产状与结构、构造的关系?4、岩浆岩结构和构造有何区别?有几种主要结构、构造?5、为什么有晶质、非晶质?6、岩浆岩的结构、构造反映哪些成岩信息?7、岩浆岩为什么有色调深浅差别?8、根据SiO2含量岩浆岩分几类?9、如何区分岩浆岩的等粒结构、斑状结构与沉积岩的碎屑结构?10、什么是沉积岩?它是怎样形成的?沉积岩有哪些类别?11、风化的方式与作用?12、变质岩与岩浆岩在形成机制上有哪些异同?13、变质岩的结构、构造与其成因关系?14、三大类岩石区别要点?第三章地史与地层整合、不整合接触与地壳运动关系第四章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1、褶皱构造有多少类型及变形类型?2、确定褶皱构造类型最主要标志为什么是地层新老关系而不是地层产状?(结合图解)3、产状三要素是否哪项可缺少?4、如何确定断层的位移与类型?5、断裂与褶皱在成因上有何内在联系?第五章山原1、基岩和地质构造对地貌发育有何影响?2、什么是地质构造地貌?它有哪些主要类型?第六章冰川与冻土冰川、冻土的形成条件?冰川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冰川与全球气候、海面变化的关系?冰川、冻土区与南方温暖湿润区水文特征有何差异?第七章河流1、河流作用的类型?分别形成哪些主要河流地貌类型?2、河流沉积物的搬运方式3、河流袭夺4、河流浅滩的成因5、洪积扇的成因、结构特征6、河漫滩的成因、结构特征7、阶地的类型、成因8、三角洲的类型、发育过程第十章岩溶1、岩溶发育的4个基本条件2、岩溶水的垂直分带及各带的岩溶发育特点3、地表、地下岩溶地貌类型4、石芽、峰林、孤峰在形态上的差别及它们的分布规律5、岩溶地貌的发育过程6、岩溶地区水文特征第十一章风沙与黄土1、风蚀作用2、风力搬运的三种方式3、风积物的特征4、风蚀地貌主要类型5、风积地貌主要类型的形态特征及成因。
(完整word版)普通地质学_舒良树_各章作业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地球科学地质学普通地质学均变说灾变说将今论古二、填空题1.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2.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及()等若干方面。
3.地质学的研究程序一般包括()、()、()及()等方面。
4.“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
”这句话的意思是(“”)。
简言之,就是地质研究中常用的(“”)的思维方法。
这一思维方法由英国地质学家()所提出,并由()发展和确立。
5.地质学研究的主要依据是保存在岩石中的各种()。
三、问答题1.从总的方面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哪些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地质学研究中采取了哪些特殊的研究方法?2.研究地质有哪些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3.在地质学中又可分出哪些分支学科?各分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4.在应用“将今论古”的思维方法进行地质分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5.怎样正确认识“均变说”与“灾变说”对地质发展演变过程的解释?6.《普通地质学》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是什么?7.学了“绪论”部分以后,你对地质学和地质工作有了哪些初步认识。
二、填空题1.地壳及与地壳有密切关系的部分。
2.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层年代与地质发展历史;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力与地质作用;地质学的应用问题。
3.资料收集;野外考察;分析化验与模拟试验;综合解释。
4.今天是过去的钥匙;将今论古;郝屯;莱伊尔。
第2章矿物一、名词解释克拉克值元素丰度矿物单质矿物化合物矿物类质同象同质多象晶质体晶面结晶习性条痕解理解理面断口硬度岩石火成岩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岩石的结构显晶质结构稳晶质结构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粗粒结构中粒结构细粒结构自形晶半自形晶它形晶岩石的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流纹状构造块状构造枕状构造沉积岩碎屑岩粘土岩生物岩生物化学岩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结构生物结构成岩构造层理层面构造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交层理泥裂波痕假晶印模球度圆度分选性成熟度胶结物胶结类型变质岩变余结构变晶结构变余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碎裂构造二、是非题1.为纪念克拉克的功绩,通常把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
第二章 矿质营养(一)2014

Potassium Deficiencies:
Yellow and brown coloration of leaf margins 缺钾:叶缘变黄和棕色
S
吸收形式:SO42- 生理作用: 1、形成含S氨基酸 2、是CoA、VB1、VB7成分 病症: 1、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叶色黄绿或发红 2、影响叶绿素合成 3、植株矮小 思考- S的缺素症和N的缺素症有何异同?原因?
常见的有钴(Co) 、硒(Se) 、钒(V) 、铝(Al) 、钛(Ti)、锂(Li)、碘(I)等。
钴(Co):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所必需的。
Si:有利于水稻茎秆发育,在有硅存在时,增强水稻的抗倒和抗病能力。 Na:有利于甜菜叶片中的淀粉转化为蔗糖有利于光合产物向根的运输。 Na还参与保卫细胞和
缺乏症:
缺Ca时的病症主要表现在幼叶和根、茎的生长点。 (本节其它内容自学)
缺钙症状
1)幼叶淡绿色 继而叶尖出现典 型的钩状,随后 坏死。 2)生长点坏死 钙是难移动,不 易被重复利用的 元素,故缺素症 状首先表现在幼 茎幼叶上,如大 白菜缺钙时心叶 呈褐色“干心 病” ,蕃茄 “脐腐病”。
水稻缺Ca,新叶发 黄,生长点坏死
(2)植物缺乏该元素时表现出特有的病症特征(症状),当加入该元素时,
可预防或消除病症,恢复正常,且其功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 (3)该元素对植物的营养作用(效果)是直接的(而不是由于土壤的物理、
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善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研究植物营养的方法 ――人工培养法
人工培养法或无土栽培法(soil-less culture)指不用土壤而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 进行培养植物的方法。它包括四种:
第二章
矿 质 营 养
第1章 第2节矿物质 (食物中矿物质成分的生物有效性)

第一章 水和矿物质
• 第二节 矿物质
一、食品中矿物质的分类、存在形式及其功能 二、矿物质对食品性质的影响 三、食物中矿物质成分的生物有效性 四、影响食品中矿物质成分的因素 五、几种重要的矿物质营养素
食品生物化学
学习目标 1.了解水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和水的生理作用。 2.掌握食品和生物组织中水的状态。 3.理解水分活度的概念,了解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 4.掌握成碱食物与成酸食物的概念。 5.掌握影响矿物质生物有效性的因素。
食品生物化学
三、食物中矿物质成分的生物有效性
生物有效性是指代谢中可被利用的营养素的量与摄入的营 养素的量的比值。对于矿物质,生物有效性主要通过从肠道到 血液的吸收效率来确定。
影响矿物质生物有效性的因素:
食品生物化学
一般来说,食物营养的生物有效性与食物的可消化性成正比 关系。动物性食物中矿物质的生物有效性优于植物性食物。
食品生物化学
5.个体生理状态
机体的自我调节作用对矿物质生物有效性有较大影响。矿 物质摄入不足时会促进吸收,摄入充分时会减少吸收。吸收功 能障碍会影响矿物质的吸收,胃酸分泌少的人对铁和钙的吸收 能力下降。个体年龄不同,也影响矿物质的生物有效性,一般 随年龄增长吸收功能下降,生物有效性也随之降低。
6.加工方法
加工方法也能改变矿物质营养的生物有效性。磨碎的细度 可提高难溶矿物质的生物有效性。添加到液体食物中的难溶性 铁化合物、钙化合物,经加工并延长贮存期就可变为具有较高 生物有效性的形式;发酵后的面团,植酸含量减少了15%~ 20%,锌、铁的有效性可显著提高,其中锌的溶解度增加2~3 倍,锌的可利用率增加30%~50%。
食品生物化学
3.矿物质与其他营养素的相互作用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优质课件(共35张PPT)

有用成分举例
花岗岩是坚固、 美观的建筑和装 饰材料;多种金 属矿是工业生产 的原料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沉积岩 变质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 用下,被风化成碎 屑物质,再经搬运、 沉积、固结作用而 形成的岩石
具有层 理构造; 常含有 化石
原有岩石存在的温 具有片
度、压力等条件产 理构造
生变化,使岩石原 或表面 先的矿物成分、结 具有条
岩浆岩。
(2)岩浆岩、沉积岩
变质岩。
(3)岩浆岩、变质岩
沉积岩。
(4)各类岩石 岩浆。
一二
思考讨论 青岛崂山上的岩石主要是花岗岩,这种岩石属于岩浆岩, 是否由此可以判断崂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提示:否,岩浆岩有两类,一类是岩浆侵入地壳内部冷却凝固形成的 侵入岩;另一类是岩浆喷出地表(火山活动)冷却凝固形成的喷出岩。 而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因此不是火山喷发形成的。
2.岩石 (1)概念:岩石是岩石圈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 种矿物组成。 (2)按成因分类:
成因:炽热的岩浆冷凝 形成 ①岩浆岩
分类:侵入岩和喷出岩 形成过程:风化过程产生的碎屑物质经漫长岁月
沉积、固结而成
②沉积岩 突出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
命名依据:根据组成沉积岩的物质,如砾岩、 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一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特点 问题导引 材料一:2015年5月17日,法国富尔奈斯火山喷发,岩浆喷薄而出。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材料二:美国波浪谷是指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朱红悬崖的帕利亚 峡谷,其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一样,所以这个地方叫做“The Wave”,即波浪。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答案:(1)② ③ (2)岩浆岩 沉积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的貝殼狀斷口、雲母的參差狀 (鋸齒狀)斷口
• 礦物不一定有解理,但一定有斷口
南一版基礎地科
• 土状断口:
断面粗糙、呈细粉状,为土状 矿物特有。
• 纤维状断口:
呈纤维丝状,见于纤维状矿物 集合体上。
裂理(裂开)
• 裂理也称裂开,是矿物晶体在外力作用下 沿一定的结晶学平面破裂的非固有性质。 • 裂开外观极似解理,但两者产生的原因不 同:裂理往往是因为含杂质夹层或双晶的 影响等并非某矿物所必有的因素所致。 • 同一种矿物,有的颗粒有裂理,有的没有; 而同一种矿物任何颗粒都有相同的解理。
(3) 透明度
• 透明 • 半透明 • 不透明
透明矿物
石英
冰洲石
石膏
半透明矿物
辰砂
闪锌矿
不透明矿物
磁铁矿 石墨
(4) 光泽
• • • • 金属光泽 半金属光泽 金刚光泽 玻璃光泽
油脂光泽 珍珠光泽
• 变异光泽
丝绢光泽
蜡状光泽 土状光泽
金属光泽
黄铁矿
黄铜矿
半金属光泽
辰砂
铬铁矿
金刚光泽
金刚石
非晶质体
• 不具有格子构造的物质
晶体与非晶体结构(平面)示意图 (a)晶体,(b)玻璃(非晶体
• 非晶质体
非晶质体矿物:蛋白石(SiO2)、
褐铁矿(Fe2O3﹒nH2O等
矿物的单体形态
• 矿物的单体形态指矿物的单晶 体形态 • 实际晶体与理想晶体,歪晶 • 结晶习性:
磁铁矿
岩盐
萤石
菱铁矿
结晶习性
• 4) 焦电性:当温度变化时,部分矿物在晶体某些结晶方
向产生荷电的效应。如:电气石
4. 矿物的磁学性质
• 矿物在外磁场(磁铁,电磁铁)的作用下能被吸引或排斥
的性质。 • 按磁性强弱分为三类: 1) 铁磁性矿物:磁铁矿、磁黄铁矿 2) 顺磁性矿物:辉石、角闪石等 3) 逆磁性矿物:方解石、石盐。
5. 矿物的熔点
硬度最小者為 1,最大者為10,稱為
摩氏硬度表 • 注意:相对硬度只表示硬度相对大小,
各级之间硬度的差异不均等
在野外工作中: 指甲2.5, 铜板3.0,小刀5.5, 玻璃5.5,钢锉6.5.
那么: 玻璃刀的材料可能是什么? • 影响硬度的因素: 内因:矿物自身的化学键、 集合体方式 外因:风化、裂隙、杂质
绿帘石Fe3+
符山石Fe3+
绿柱石Fe2+
透视石Cu2+
自色是矿物自身特有的,固定的,对鉴定矿物 有重要意义
他
紫水晶
色
黄水晶
• 矿物中的机械混入物使矿物呈现的颜色
他色不固定,一般不用来鉴定矿物
假色
• 由于某些物理原因形成的与本质无关的颜 色 • 晕色: • 锖色: • 变色:
欧泊变彩
矿物颜色命名方法
鲕状集合体:
返回
豆状集合体:
返回
• 4)钟乳状 集合体:
•
在岩石的洞 穴或裂隙中,由 真溶液蒸发或胶 体凝聚,在同一 基底上向外逐层 堆积而成。
葡萄状
肾状
其他:
• • 块状集合体:凭肉眼或放大镜不能辨别 颗粒界限的矿物致密块体。 土状集合体:矿物呈细粉末状较疏松地 聚集成块。
• 被膜状集合体: 矿物成薄膜状覆盖于 其他矿物或岩石的表面。
第二章 矿 物
第二章 矿 物
• • • • • • 第1节 矿物的概念 第2节 矿物的形态 第3节 矿物的物理性质 第4节 矿物的化学性质 第5节 矿物的形成与共生 第6节 矿物的分类与鉴定
1、概 念
• 矿物:矿物(mineral)是由地质作用或宇宙作 用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
构、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相对稳定的天
块状集合体:
土状集合体:
返回
被膜状集合体:
返回
第3节 矿物的物理性质
• • • • • • 1. 矿物的光学性质 2.矿物的力学性质 3. 矿物的电学性质 4. 矿物的磁学性质 5. 矿物的导热性、热膨胀性和熔点 6. 矿物的其他性质
1. 矿物的光学性质
• • • • • (1) 颜色 (2) 条痕 (3) 透明度 (4) 光泽 (5) 发光性
极不完全解理
• 解理面和晶面: ①晶面为晶体形成过程中生长到最外面 的一层平面,受力打击后,立即破碎消失; 解理面为在晶体内部构造上连接力弱的方 向上,受力打击后可连续出现相互平行的 平面,呈阶梯状。 ②晶面一般比较暗淡且不平,解理面颜 色新鲜,光泽较强。
断口
• 當礦物不是沿著解理面破裂時,此 不平整的破裂面稱為斷口 • 礦物斷口常有一定的形狀,例如石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结晶化学分类法。这种方法将矿物分为自然元素、硫化物、卤化物、 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和含氧盐五个大类。
矿物学
• 矿物学(mineralogy)是研究矿物(包括准矿物) 的成分、结构、形态、性质、成因、产状、 用途和它们相互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矿物 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和变化的历史的 科学。它为地质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及材料 科学等应用科学在理论上和应用上提供了 必要的基础与依据。
闪锌矿
玻璃光泽, 如方解石、正长石:
变异光泽:矿物表面不平坦时呈现的光泽 又可细分为: 脂肪光泽,如石英断口:
珍珠光泽
透石膏
白云母
丝绢光泽
蜡状光泽
叶腊石
土状光泽
• 高岭土
(5) 发光性
• 矿物在外加能量如紫光、紫外光和X射线等 的照射下能发射可见光的性质 • 萤石,夜明珠
2.矿物的力学性质
• 熔点:矿物受热从固态转为液态的温度; • 与矿物的化学键强弱有关,分为七级: 1)辉锑矿: 2)黄铜矿: 3)铁铝石榴子石: 4)阳起石: 5)正长石: 6)古铜辉石: 7)石英:
条 痕
黄铁矿
赤铁矿
条痕对鉴定矿物有重要意义
愚人金
• 黄金是贵重物品,但要想得到真正的黄金,光靠一双 慧眼还不够,因为“愚人金”会让你一叶障目。“愚人金” 的矿物学名称为黄铁矿,化学成分FeS2,颜色为淡金黄色, 骤然一看颇似黄金。强金属光泽,条痕绿黑色,不透明。 晶形形态常呈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或两者的聚形。无解 理。硬度6-6.5,比重5.0左右。 如何识别“愚人金”和真正的黄金呢?只要拿它在不 带釉的白瓷板上一划,一看划出的条痕(即留在白瓷板上 的粉末),就会真假分明了。金矿的条痕是金黄色的,黄 铁矿的条痕是绿黑色的。另外,用手掂一下,手感特别重 的是黄金,因为自然金的比重是15.6―18.3,而黄铁矿只 有4.9―5.2。
3) 任何一种矿物均只是在一定的
物理化学条件下相对稳定,得以保存。 当外界条件改变至超出矿物的稳 定范围时,矿物即会变成在新的条件下 稳定的其他矿物。
•
大部分矿物是固体(如石英、金刚石),也有的是液体(如自然汞)或气体 (如火山喷发中的水蒸气),也有的是胶态(如蛋白石)
2、类型 根据形成原因可分为: 原生矿物——由地壳内部岩浆冷却后形成的矿物。 次生矿物——由原生矿物进一步风化形成的新的矿物。 如方解石是碳酸钙溶液沉淀而来的;高岭石是由钾长石风化来的。
• a.同种晶体的习见单形: • 同一种矿物可形成不同晶形, 磁铁矿: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八面体 与菱形十二面体的聚形 • 不同矿物出现相似晶形: 岩盐,萤石,黄铁矿:都可以呈现立方体 的晶形。
• b. 矿物形态按结晶习性分为三种: 一向延长 二向延长 三向延长
• 一向延长:柱状,针状,放射状
然结晶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是岩石和矿
石的基本组成单位。
•
• • •
说明:
1)矿物系地球、月球及其他天体中
天然形成的产物。
人造矿物或合成矿物: 在实验室或工厂里用人工方法 制造出来的、与相应的天然矿物 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分、结构及 性质的产物。
•
2) 矿物具有一定的成分、结构、
形态和性质,藉此可鉴别矿物种。 但是,由于形成环境的复杂性,矿物的 这些特征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故 这些特征常可作为反映矿物成因的 标志。
(1) 颜色
• 定义:矿物的颜色(color)是矿物对入射的白 色可见光(390~770nm)中不同波长的光波 吸收后,透射和反射的各种波长可见光的 混合色。
• 1) 自色 • 2) 他色 • 3) 假色
自色
• 定义:矿物本身固有的颜色 • 产生机理: a:过渡金属元素的内部电子跃迁 b:元素离子间的电子转移或电荷转换 c: 晶体结构缺陷造成的电子转移 d: 能带间电子转移
比重
• 定义:矿物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g/cm3 • 相对密度:矿物在空气中的重量和4OC的水 的重量比。 • 按比重,矿物分为三级: • 轻级:相对密度<2.5,如石盐、石膏 • 中级:相对密度在2.5~4,如石英、金刚石 • 重级:>4,如方铅矿,自然金
3. 矿物的电学性质
• 1) 导电性:矿物对电流的传导能力。 分为:良导体,半导体,非导体 • 2)介电性:某些矿物在电场中被极化的性质。 • 3) 压电性:部分矿物晶体在机械作用的压力或张力作用 下,因形变而呈现的荷电效应。如:石英
解理
• 解理:矿物在外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结 晶方向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解理等级:
极完全解理 完全解理 中等解理 不完全解理 极不完全解理 云母 方解石 正长石 磷灰石 石英
雲母的解理(一組)
康熙版p35圖3.15a
陳政瑜 攝
方解石的解理(三組;斜交)
龍騰版高二地科上冊
中等解理
不完全解理
镜
即能分辨出矿物各单体的集合体。
根据单体的晶体习性及集合方式, 显晶集合体的形态常见有: 柱状(columnar)、针状(acicular)、 板状(tabular)、片状(schistic)、 鳞片状(scaly)、叶片状(foliated) 和粒状(granular)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