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橙色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橙色行动
——深入甘肃消防官兵阵营体验不一样的风华正茂(甘肃政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赵军730070 )
2012年6月2日在“橙色行动”,中国(甘肃)校媒联盟的召唤下,我代表《甘肃政法学院报》大学生记者团,和他们一早就迎着朝阳,伴着和风,踏入了甘肃省消防特勤大队,该特勤大队是我省装备最精良、实战最多,参加救援任务表现十分突出的领头消防团体。
我们跟随着指导官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训场,作训场上站着两排整装待发,随时待命的42位官兵,黑瘦健康的皮肤、挺拔的军姿、给了我们一种可敬可畏的形象;我们纷纷开始用手中的镜头记录着我们所不知道的画面……
“每一个消防官兵都是在伤口的愈合中参加下一次训练、接受下一个任务的!”一位上校这样说,打断了我们记录的镜头,我们纷纷凑了过去,上校接着说:“作为一名消防官兵,每一个人都在…平时即战时‟的严格要求下进行着每一分钟的考验”。
话音刚落,在指战员的指挥下,42位消防战士依次进行了“深邃道救援被困人员”、“心理机能综合作训”、“液体运氨车车祸现场救援”等。
其中,在消防官兵的特别保护下我参加了心理训练中的“空中断桥”作训,我深刻的体会到每一个官兵都是在超负荷的重压下、没有保护的条件下完成这样的训练时十分不易的。
现场观摩后我们开始用心走进每一位消防官兵,跟他们一起坐在了草坪上,在我们的采访中,我们开始了解着我们不知道的故事、不知道的感人事迹。
我采访了特勤大队的周宝建同志和徐可同志,他们分别出身于89年、92年。
周宝建、徐可都是高中参的兵。
当我问及平时训练情况情形是,他俩告诉我:“在新兵连时,刚开始是简单的的队列,就拿站军姿来说,军姿是一切的基础,我们在站军姿,僵硬了脊背,僵硬了脖颈,流出了汗,渴了口……但这些都更使我们坚硬了精神,流出了血汗,淌出了污垢,剩下了铮铮铁骨。
”
接着周宝建说:“完成了一个个作训任务,就是完成一份份属于自己的责任。
责任重于泰山,这样才能使他们在消防第一线,保卫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
“新兵训练中有没有坚持不住的时候,想过放弃的时候?” 我问道。
徐可说“我的兵龄是2年,在新兵连时,前一个月会流泪、会丧失志气,但是在班长和战友的鼓励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体能的增加,
虽然训练强度在加重,但都是会适应的。
”
“你们现在的任务重不重?平时训练紧不紧?”
“现在工作的特勤大队,平时都是经常战备,习以为常。
”
我再追问,能不能具体些时,士兵的回答是“这也就是三级战备,也就是说我们在半夜凌晨听到警笛声、穿衣、带装备、集合、到最后一辆车冲出特勤大队的门口是绝对不能够超出一分钟的”。
……
采访持续了很久,他们的表述一直都很淡定。
仿佛他们已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攀登不过的高峰,他们平时多出汗,就是为了在消防战斗中少流血。
“你们是最可爱的人,你们可敬可亲,你们用生命捍卫人民安居乐业”心中默默表达,至高无上的荣誉属于你们,你们让爱在甘肃大地上流淌,浇灌着甘肃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
我被深深地震撼,我渴望深入的走进他们的心中,收集他们心中的秘密、感受他们的流汗、流血。
无上的尊崇,油然而生,华丽的词藻表达不出我对你们感激、只能默默的祝福你们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赵军
二零一二年六月三日
壬辰之年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