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课件第三章

合集下载

传感器技术-第三章-34-电感式传感器的应用-20页PPT文档资料

传感器技术-第三章-34-电感式传感器的应用-20页PPT文档资料

12
不圆度测量打印
16.11.2019
13
电感式轮廓仪
旁向式 电感 测微头
16.11.2019
14
五、压力测量
16.11.2019
1—压力输入接头 2—波纹膜盒 3—电缆 4—印制线路板 5—差动线圈 6—衔铁 7—电源变压器 8—罩壳 9—指示灯 10—密封隔板 11—安装底座
15
六、电感传感器在粗糙度测量中的应用 ——手持式粗糙度仪
•触针: 金刚石圆锥; •针尖圆弧半径:5μ m; •可存储500个粗糙度参数值及4组轮廓数据; •可进行粗糙度参数的打印; •可对外圆、内孔、轴肩、圆锥面等各种复 杂表面进行测试;
16.11.2019
16
粗糙度仪外形
金刚石测头
16.11.2019
17
Hale Waihona Puke 粗糙度测量结果打印(1)16.11.2019
18
粗糙度测量结果打印(2)
16.11.2019
19
Thank you
8—测杆
9—密封套
10—测端 11—被测工件
12—基准面
16.11.2019
4
二、电感式滚柱直径分选装置
图3-14 滚柱直径分选装置
1—气缸 2—活塞 3—推杆 4—被测滚柱 5—落料管
6—电感测微器 7—钨钢测头 8—限位挡板 9—电磁翻板
1160.11—.20容19 器(料斗)
5
16.11.2019
8
仿形铣床外形
主 轴
仿形头
仿形机床采用 闭环工作方式
16.11.2019
9
四、电感式不圆度计原理
该圆度计采用旁向式电感测微头
16.11.2019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第三章PPT课件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第三章PPT课件

原理推导一
在初级线圈中
I1
R1
E
jL1
次级线圈中的感应电势 E2a jM a I1
E2b jMbI1
E2
E 2 a
E 2b
j(M a
Mb )I1
j(M a
Mb)
R1
E1
jL1
感应电势的有效值
E2
(Ma Mb) R12 (L1)2
E1
k(M a Mb )E1
原理推导二
Ma
N2 a 12
根据激励频率不同分为
高频反射式涡流传感器 — 自感型 低频透射式涡流传感器 — 互感型
一、高频反射式涡流传感器
线圈上通交变高频电流 线圈产生高频交变磁场
产生高频交变涡流 涡流产生反磁场 阻碍线圈电流交换作用 等效于L或阻抗的改变
二、低频透射式涡流传感器
U L1 同频交变 电流 产生一交变磁场 磁力线切割M 产 生涡流i 到达L2的磁力 线减少(无M时磁力线直接 贯穿L2) E的下降
三、涡流传感器的结构及特性
四、涡流传感器的应用
位移x的变化 电量的变化 可做成位移、振幅、厚度等传感器
电导率的变化 电量的变化 可做成表面温度、电解质浓度、材质判别等
磁导率的变化 电量的变化 可做成应力、硬度等传感器
x、、的综合影响 可做成材料探伤装置
1、位移测量 涡流位移计
2、振幅测量 涡流振幅计 3、厚度测量
7、自动控制中工件是否到位等的检测 接近开关
接近开关应用实例一
接近开关应用实例二
总结
传感元件 原始 或传感器 输入量
变磁阻式 位移
差动 变压器式 位移
位移、厚度、
涡流式 电阻率
磁导率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件第三章-2电桥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件第三章-2电桥

半等臂电桥、第一对称电桥
Uo Us Us 2(2 ) 4(1 2)

第三 R1 C
三、电桥的工作特性指标
(1)单臂电桥 当R1=R2,R3=R4时
R2
D
Uo Us Us 2(2 ) 4(1 2)
忽略分母上的ε/2,则可得到线性 化方程:
电桥
A R1
三、电桥的工作特性指标
(1)单臂电桥 当RX由R1变化到R1+△R1时
Uo
R2
D
( R2 R3 1 1 R R1 4
U s
R1
C
Uo
) R1
R3
B
R4
输出特性呈非线性关系 当R1=R2,R3=R4时
US
图8-2 电桥原理图
A R1 C R3 B R2 D Ig Rg
R4 ES
图8-2 电桥原理图
第三章 力、扭矩和压力传感器
电桥
一、电桥工作原理 1.直流电桥 若输出端与内阻为Rg的检流计 相连。根据戴维南定理,AB 端的等效电阻为: 一个含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 受控源的一端口,对外电路来 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电阻 的串联组合等效置换,此电压 源的电压等于一端口的开路电 压,电阻等于一端口的全部独 立电源置0后的输入电阻。
第三章 力、扭矩和压力传感器
电桥
电桥是把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元件参数转换成 电压或电流的一种测量电路。这种测量电路简单直 接,而且精度和灵敏度都较高,在检测系统中的应 用较多。
第三章 力、扭矩和压力传感器
电桥
一、电桥工作原理 1.直流电桥 R1、R2、R3、R4组成电 桥四臂; 输入电源加在电桥CD端; 输出信号取自电桥AB端; 输入端加入直流电源ES, 则称为直流电桥。

传感器的弹性敏感元件-第三章.

传感器的弹性敏感元件-第三章.
柱形弹性敏感元件的固有频率:
EA
f0 0.159 2l ml
l — 柱体元件的长度 ml — 柱体元件单位长度的质量
(3.7)
ml A
f0
0.249 l
E
(3.8)
ρ — 柱体元件的材料密度
圆柱形弹性敏感元件主要用于电阻应变式拉力 或压力传感器中。
§3 弹性敏感元件的特性参数计算
2、悬臂梁 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多用于较小力的测
5、固有振动频率 固有频率决定其动态特性,一般来说,固
有频率越高,其动态特性越好。
1k
f
(Hz )
2 me
(3.5)
k — 弹性敏感元件的刚度
与灵敏度相矛盾
me — 弹性敏感元件的等效振动质量
§3 弹性敏感元件的特性参数计算
1、弹性圆柱(实心和空心) 结构简单,可承受很大载荷;但产生的位移
很小,所以往往以应变作为输出量。
§3 弹性敏感元件的特性参数计算
6、波纹管
图3.12 波纹管
压力(或轴向力)的变化与伸缩量成比例, 所以波纹管可以把压力(或轴向力)变成位移。
§3 弹性敏感元件的特性参数计算
轴向作用力下,与波纹管的轴向位移的关系:
1 2
n
yF
Eh0
A0
A1
2 A2
B0
h0 2 RH 2
(3.24)
F — 轴向集中作用力 n — 工作的波纹数
具有弹性变形特性的物体。
§1 概述
弹性敏感元件: 利用弹性变形实现将被测量由一种物
理状态变换为另一种相应物理状态的元件。
作用:直接测量被测量
常用的弹性敏感元件有波纹管、弹性梁、 柱及筒、膜片、膜盒、弹簧管等。

传感器的类型ppt课件

传感器的类型ppt课件
▪ 传感器是将感知到的各种信号转换成易测量 的信号,把相应的信号输入计算机,计算机 发出指令,控制各执行机构。
.
§3-1传感器的定义
一、传感器的定义( Transducer/Sensor ) ▪ 定义:将被测参量转换为与之对应的,易
于测量,传输和处理的信号的装置。
GB7665一87: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 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 装置。
.
§3-2-2 电位计式传感器
回转型变阻器式传感器,其电阻值随转角而变化。
其灵敏度
S
dR
d
k
式中α—转角[rad]
kα—单位弧度对应的电阻值。
.
§3-2-2 电位计式传感器
非线性变阻器式传感器,或称为函数电位器。 当被测量与电刷位移x之间具有某种函数关系时, 通过它可以获得输出电阻与输入被测量的线性关 系。设r(x)为电位器任意瞬时位置(微小区间Δx) 内的电阻,则电阻位移为x时总电阻值为:
KS由两部分组成:
前一部分是(1+2μ),由材料的几何尺寸变化引起,一般
金属μ≈0.3,因此(1+2μ)≈1.6;
后一部分为
l
/,电阻率随应变而引起的(称“压阻效应”)。
/l
对金属材料,以前者为主,则KS≈ 1+2μ;
对半导体, KS值主要由电阻率相对变化所决定。
实验表明,在金属丝拉伸比例极限内,电阻相对变化与轴
第三章 传感器
§3-1 §3-2 §3-3 §3-4 §3-6
传感器的概念 电阻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 电感式传感器 压电式传感器
.
第三章 传感器
▪ 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又称之为电五 官;
信息 传感器技术 通信技术 计算机技术

高中物理第三章传感器第一节认识传感器第二节传感器的原理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高中物理第三章传感器第一节认识传感器第二节传感器的原理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第5页
(2)按工作原理分类: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压电式传 感器、电容式传感器、涡流式传感器、动圈式传感器、 磁电式传感器等.
(3)按能量传递方式划分,可分为有源传感器和无源 传感器两大类.有源传感器是一种能量更换器,无源传 感器不能进行能量更换,被测的非电学量仅对传感器中 的能量起着控制和调节的作用,需具有辅助能源(电源).
第3页
知识点一 认识传感器 提炼知识 1.传感器. 传感器是能够完成两种量(光、热、电、力学量和机 械量等)之间的变换和转换关系的元件.
第4页
2.传感器的组成.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转换电路三部 分组成. 3.传感器的分类. (1)按被测量分类: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压 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负荷传感器、扭矩传感器等.
第32页
4.变隙电感式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是最基本的传感器之一,变隙电感式压 力传感器是将“力”的变化转变为“电流”测量的电测 系统,然后送至指示器电流表,从而测得压力的大小.
第33页
【典例 2】 (多选)如图所示为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 的示意图,其中 A 是发光仪器,B 是传送带上物品,R1 为光敏电阻,R2 为定值电阻,此光电计数器的基本工作 原理是( )
第43页
热敏电阻是由导体材料制成的,其阻值随温度的改 变而改变,且对温度很敏感,热敏电阻的阻值在特定温度 时会发生急剧变化,它在笔记本电脑、自动控制系统等方 面有多种用途,故 D 错误.
答案:ABC
第44页
第45页
第21页
[典例❶] (多选)传感器担负着信息采集的任务,它 常常是( )
A.将力学量(如形变量)转变成电学量 B.将热学量转变成电学量 C.将电学量转变成光学量 D.将电学量转变成磁学量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课件第3章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课件第3章
• 当活动铁心向线圈的另一个方向移动时,用上述分析方法同样可以证明,无论
在Ui的正半周还是负半周,电桥输出电压U0均为负值,即
综上所述可知,采用带相敏整 流的交流电桥,其输出电压既 能反映位移量的大小,又能反 映位移的方向,所以应用较为 广泛。
3.1.3自感式传感器应用实例
• 1. 自感式压力传感器
1)尽可能保证传感器尺寸、线圈电气参数和磁路对称。 2)选用合适的测量电路。 3)采用补偿线路减小零点残余电压。
3.2.2测量电路
• 1. 差动整流电路
• 采用差动整流电路后,不但可以用 0 值居中的直流电表指示输 出电压或电流的大小和极性,还可以有效地消除残余电压,同时 可使线性工作范围得到一定的扩展。
• 2.带相敏整流的交流电桥
为了既能判别衔铁位移的大小,又能判断出衔铁位移的方向,通常 在交流测量电桥中引入相敏整流电路,把测量桥的交流输出转换为 直流输出
图中电桥的两个臂Z1、Z2分别为差动式传感器中 的电感线圈,另两个臂为平衡阻抗Z3、Z4(Z3= Z4 = Z0 ) , VD1、VD2、VD3、VD4四只二极管组成
• 由上式可知,这时电桥输出电压,电桥处于平衡状态。
• 当铁芯向一边移动时,Z1= Z0 + ∆Z, Z2= Z0﹣∆Z,代入上式得
当传感器线圈为高Q值时,可得到输出电压的值为
同理,当活动铁心向另一边(反方向)移动时,则有
综合以上两式可得知电桥输出电压
差动式自感传感器采用变压器交流电桥为测量电路时,电桥输出电压 既能反映被测体位移量的大小,又能反映位移量的方向,且输出电压与 电感变化量呈线性关系。
1~100mm范围内的机械位移,并具有测量精度高、灵敏度高、结构简单、 性能可靠等优点。

光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 PPT课件

光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 PPT课件
当光照射到 PN 结附近时,由于光生伏特效应,产生光电 流。光敏三极管具有比光敏二极管更高的灵敏度。
Ic
VD
VT
Ip IE
第二节 常用光敏传感器工作原理
三、光敏三极管 2.光敏三极管特性 光敏三极管特性与光敏二极管相似 3.光敏三极管应用电路分析
第二节 常用光敏传感器工作原理
四、光电耦合器与光电断路器 1.光电耦合器 光电耦合器是将发光元件和光敏元件合并使用并 集成在一起,以光为媒介实现信号传递的光电器件。 发光元件常采用砷化镓发光二极管,光敏元件可以 是光敏二极管或光敏晶体管
一、光敏电阻 ④ 响应时间和频率特性 光电导的弛豫现象:光电流的变化对于光的变化,
在时间上有一个滞后。 通常用响应时间t表示。
第二节 常用光敏传感器工作原理
一、光敏电阻 ⑤ 温度特性
随着温度升高,光谱响应峰值向短波方向移动。因 此,采取降温措施,可以提高光敏电阻对长波光的 响应。
第二节 常用光敏传感器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1、光敏传感器特点与选用; 2、光敏传感器原理及接口电路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
1、光温敏传感器工作原理; 2、光敏传感器应用电路分析与设计方法;
教学方法:
1、引导文教学法 2、引探教学法 3、头脑风暴法
第三章 光敏传感器及应用技术
问题思考:
1、光敏传感器的作用是什么? 2、常用的光敏传感器有哪些种?各自的原理是 什么? 3、何为光电效应?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多少? 4、光敏电阻的阻值由什么因素决定? 5、光敏二极管工作在什么状态? 6、光电池的的原理是什么? 7、光电开关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哪些应 用? 8、举出20种以上光敏传感器的应用场景。
• 光敏电阻的最高工作电压是由耗散功率决定的, • 耗散功率又和面积以及散热条件等因素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敏感栅的直线各段的拉应变ε l, 而圆弧上各微段轴向应变不是ε l,如在θ =π /2微圆弧处,丝的轴 向压应变ε r=-μ ε l,该段电阻反而减小;弧其它各段轴向应变由拉 应变和压应变组成,-----应变的横向效应,从+εl到-μεl之间。 总之,应变片受应变时电阻变化与纵向应变、横向应变有关。

R R R t K 0( g m)t R R R / R R t [ ( g m)]t 令 0 K0 K0
K0为应变灵敏系数
R K 0( g m )
2.
蠕变自补偿应变计
蠕变微调的结构:全桥式应变计,其R1、R2、R3、R4为应变电桥, 蠕变可调器:虚线框A1、A2、A3、A4。当切割短路环A1时可改变蠕变量 0.0002FS/30min;A2的调节量是A1的一倍,依次A3是A2的一倍,A4是A3的 一倍;可以精确地调节蠕变,进行蠕变自补偿。
金属箔厚度为0.003~0.01 mm康铜
金 属 薄 片
基 片
箔 式 应 变 片 的 结 构 图
L
厚度为0.03~0.05 mm的胶质膜或树脂膜
3. 薄膜应变片
薄膜被直接沉积在弹性基底上,光刻形成应变计. 优点:具有无滞后和蠕变、稳定性好等,适合于制作高内阻、小型化、 高精度的力敏器件。
三、金属应变片的参数
因此,R口的选择必须同时兼顾上述物理量。
② W的选择 ∵电阻单位面积的功耗PS为:
在满足版图布局要求的条件下,电阻条应尽量宽。 若电阻条加宽,流过的电流减小,性能稳定。
3、SOI外延扩散型半导体应变计
若在硅衬底内扩散一定杂质构成敏感栅,与衬底间由PN结隔离,在 150℃以上隔离效果恶化,使两者之间电流泄漏。 更可靠的工艺是SOI工艺(Silicion technique on insulator), 即外延生长半导体Si薄膜,再扩散掺杂形成应变计。适用于制备150~ 200℃左右高温环境的各种压力传感器。
l
l F r r
F
R R R dR dl ds d l s

s dl
l
s2
l ds d s
(2)
l ds l dl (1 ) d s dl s s
若s=π r2,ds=2π r dr,即ds/s=2 dr/r,则
(2) K叫做应变计因子或材料的灵敏系数。 半导体的压阻系数π 很大,K主要由π E决定, 即: 一般K在50~100之间,比金属的灵敏度高很多。
二、压阻系数
立方晶系,将坐标轴方向取在晶轴方向,六种 外力即沿x,y,z的轴向应力T1、T2、T3和与yz、zx、 xy面平行并使面分别绕x、y、z轴转动的剪切力 T4、T5 、T6;使x、y、z轴向上电阻率的相对变 化为:(⊿ρ/ρ)1、(⊿ρ/ρ)2、 (⊿ρ/ρ)3, 使yz、 T1 xz、xy 剪切面上电阻率的相对变化为:(⊿ρ/ρ)4、 x (⊿ρ/ρ)5、(⊿ρ/ρ)6。
表面护膜 电极 氧化膜 层间绝缘膜 衬底
敏感栅电阻
SOI上电阻
4、剪切型半导体应变计
利用剪切压阻系数较大的特性可制作只能感受剪切应力的敏感栅元 件。应用时剪切应力作用对应的电压输出可完全反映剪切应力的大小。
电压正比于电阻变化率----
R lTl tTt R
+
V out
i
-
Vs
剪切型半导体应变计 或 X型应变计工作原理图
5、 薄膜型半导体应变计
有非晶硅薄膜应变计和多晶硅薄膜应变计。纯非晶硅没有压阻效应, 用10nm微晶与非晶混合可产生压阻效应。
多晶硅中晶粒的排列是无序的,不同晶粒有不同的单晶取向,晶粒的 大小对压阻效应有影响:晶粒越大,应变灵敏系数越大(单晶为最大)。 多晶硅的电阻率为:
N为载流子密度,μ 为迁移率
6.绝缘电阻----敏感栅与基底间的绝缘电阻值应大于1010Ω ,若此值太小,则
基片使金属箔短路。
a
b
n %
11
0 0.1
0.3
0.5
0.7
11mm
-0.040 -0.080 -0.120
11
c
1
应变计的蠕变变化率(n)与应 变计端环长度(l1)的关系
四、温度和蠕变补偿应变计
1.温度自补偿应变计
应变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α R,将应变计装
可见,当金属丝受应变时电阻的相对变化率dR/R与金属丝纵向应 变成正比。
二、金属应变片的结构和分类 典型结构:1、金属电阻丝(敏感栅---转换元件)
2、基底(是将应变传递到敏感栅的中间介质,并使电阻
丝与试件间绝缘)。 3、覆盖层(保护)。 4、引出线。
3覆盖层
粘合剂
1敏感栅
2基底
4引线
r
l
L
分类:
在有膨胀系数的弹性体材料上,且电阻的线膨胀系数(βg)与基片的线
膨胀系数(βm)相匹配,即:
电阻丝的热膨胀的附加变形ΔL’: ΔL’= Lg - Ls =(βg- βm)L0Δt
附加应变Δ ε’: Δε’=ΔL’/L0=(βg- βm)Δt
膨胀附加电阻ΔR’为: ΔR’= K0 R0 Δε’= K0 R0 (βg- βm)Δt 温度引起的电阻变化: 虚假应变为:
X
x y z L1 m 1 n 1 L2 m2 n2 2
Tt l Tl =T11 3 1
若在某个晶向上受纵向应力Tl与横向应力Tt,此 方向上电阻的相对变化为:
电阻与晶轴有夹角的应力示意图
R lTl tTt R
二、半导体应变片
1、体型半导体应变计
结构:硅条、内引线(金丝)、 基底(绝缘胶膜)、电极(连接点 康铜箔)、外引线(镀银铜导线)。
铝或金电极
灵敏系数高;
在衬底上可形成半桥或全桥结构, 使温度特性及稳定性都较好;
SiO 2
与IC工艺兼容,可使其微型化、达
到集成化、智能化,是目前最常用的一 种压力敏感元件。 电阻的设计:阻值范围根据应用 场合,从几百欧姆到几千欧姆;形 状一般选用直线式和折线式两种形
硅衬底
扩散型半导体应变计的结构
w
R4 A4 R2 A2
蠕 变 可 调 应 变 计 图
A1 A3 R3 R1
3.1.2
半导体应变片
一、压阻效应----半导体材料受到应力作用时晶格间距发生变化,使其
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1、半导体的电阻率的相对变化与应力T成正比:
π为材料的压阻系数, E为弹性模量 (1)
2、其电阻的相对变化与金属相同:
3.1.1 金属应变计
一、基本原理----金属导体受外力作用时发生机械形变,导致其
阻值大小发生变化的现象,即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金属电阻应
变效应。
应变计------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应变片构成传感器。
∵ ① 金属导线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面积成反比
② 应变效应示意图: 受外力F拉伸时,l增加,s减小,使R增加
1.丝式应变片(回线式和短接式)
① 回线式应变片 原理:直线金属丝受单向拉伸时,每段电阻都增加,总电阻的增加
为各段电阻增量之和,任一微段上所受的应变都相同, 故: R R1 R 2 R 3 Rn R1K R 2 K R 3 K
l1 l2 L K K ... K s s s
(3)
r称金属丝的横向应变;ε 称金属的纵向应变; μ 泊松系数,是横向线度相对缩小和纵向线度相对伸长之间的固定比例。 一般μ 在弹性范围内为常数
(2) 两边同除R得:
k0为灵敏系数。 ( dρ /ρ )/ε ----压阻系数:形变的晶格畸变引起电阻率
随ε 的变化。
金属的k0等于1+2μ ,即仅由形状变化引起。
第三章 力/压力敏传感器
Force/pressure sensors
1、定义:将力/压力等力学量信号变成电信号的装置
2、可测对象:与机械应力有关信号:力和压力,负 荷、加速度、扭矩、位移、流量等其他物理量,称为 力学量传感器。是支撑工业过程自动化的传感器之一。 3、分类: 应用普遍的:电阻式、压电式、电容式、变磁阻式、 光纤式等等。 传统的如弹簧:成本低、不需电源,但体积大、笨重、 输出非电量。 发展了声表面波压力传感器、磁致伸缩型压力传感器、 电位式压力传感器等。 4、发展方向:半导体压力传感器正向集成化和智能 化。
其理论公式为:
L为金属丝总长,r为圆弧半径,n为敏感栅直线段数目
直线绕成敏感栅后K0 比直线的小
② 短接式应变片
数根等长金属丝平行放置,用直径比金属丝大5~10倍镀银丝焊接。 优点:克服了回线式应变片的横向效应。 缺点:焊点在冲击振动时易疲劳破坏。
2. 箔式应变片
---很薄的金属片粘于基片,经光刻﹑腐蚀等,接电极,涂覆覆盖层。 优点:尺寸准确,线条均匀,性能稳定,散热好,寿命长,但K0较低,仅 为2~6 。
保护膜
图,用低压等离子化学气相 沉积(LPCVD)在SiO2基片上 沉积一层多晶硅薄膜敏感栅 成惠斯顿电桥等。
敏感栅(si)
蒸镀电极 Au
绝缘膜SiO2 半导体或金属基片
3.1.3
应变计的测量原理和测量线路
Measurement principle and circuit
---R1、R3和R4固定,R2随应变变化
一、直流电压源单臂电桥
1.平衡条件
a R1 R2 R3 R4 b E
I
在不考虑温度下,单臂桥的输出电压为: (1) 选R2的零应变电阻值使电桥达到平衡,即 输出电压为零。即:平衡条件
三、任意方向应变电阻的压阻系数
Z
电阻(电流)方向和应力(晶轴方向)不同。 设电阻纵向、横向与晶轴方向夹角的余弦为:l1、m1、 n1和l2、m2、n2,任意晶向压阻系数的基本公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