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电容传感器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第2版)》课件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ppt课件第5 电容式传感器

2H C0 D 1n d
此变换器的电容增量正比于被测液位高度h。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0
r
R
2 Lx 0 ( L Lx ) C R ln r 2 ( 0 ) Lx 0 L 即C R ln r
S——两平行板所覆盖的面积; d——两平行板之间的距离。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电容式传感元件的各种结构形式
(a)
(b)
(c)
(d)
2
(e)
1
(f)
(g)
(h)
(i)
(j)
( k)
(l)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当被测参数变化使S、 d或ε发生变化时, 电容 量C也随之变化。如果保持其中两个参数不变,而 仅改变其中一个参数,就可把该参数的变化转换为
式中C0=ε0εr ba/d为初始电容。电容相对变化量为
C x C0 a
很明显,这种形式的传感器其电容量C与水平位移Δx呈线性关系。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动极板 定极板
电容式角位移传感器原理图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当动极板有一个角位移θ时,与定极板间的有效覆盖面积就 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两极板间的电容量。当θ=0时,则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3 .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A1
Q
A
R1 F
+V
D1 Ur D2
Q
C1 A3 C2
U0
G A2
B
R2
-V
R-S 触发器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VD1 A1 Q F 双稳态 A 触发器 B A2 Q VD2 R1 R2 G C1 C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胡向东著第五章 电容式传感器

ε -- 两个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
ε r -- 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ε 0 -- 真空介电常数(ε 0 =8.85×10-12F/m);
A -- 两个极板相对有效面积;
d -- 两个极板间的距离
返回
上页
下页
由上式可知,改变电容C的方法有三种:
• 改变介质的介电常数ε ; • 改变形成电容的有效面积S; • 改变两个极板间的距离d。
• 近似直线关系 C C0 d
d0
K C / C0 1 d d0
返回
上页
下页
击穿问题
g 0
d0 dg
C CgC0
A
Cg C0
dg d0
0 g 0
• 一般极板间距在25~200um范围内,而最大位移应小 于间距的十分之一,因此这种电容式传感器主要用于 微位移测量。
1)
C0
2 h(1 1) ln D
d
d
d
d
d
C
C
C0
2
h(1 1)
ln D
d
• 电容增量与被测液位的高度成线性关系
返回
上页
下页
5.2 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 5.2.1 调频电路
调频振荡器
电容式传感器Co
L
f
限幅
f
鉴频 u
u 放大
输出
f0 2
1 L(C1 C2 C0 )
C2=
d0
A
d
U
=
0
C1-C2 C1+C2
Ui 2
U
=
0
d d0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

计算结果与温度引起的电阻变化量无关。
2019/6/30
39
四、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
电阻应变片的应用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将应变片粘贴于某些弹性体上,并将其接到测量
转换电路,这样就构成测量各种物理量的专用应变式传 感器。 应变式传感器中,敏感元件一般为各种弹性体,传感元 件就是应变片,测量转换电路一般为桥路; 第二类是将应变片贴于被测试件上,然后将其接到应变仪 上就可直接从应变仪上读取被测试件的应变量。
2019/6/30
36
全桥的温度补偿原理
利用电桥相邻相等两臂同
时产生大小相等,符号相同 的电阻增量不会破坏电桥平 衡(无输出)的特性来达到 补偿。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桥臂
上的应变片温度同时升高,
温度引起的电阻值漂移数值
一致,可以相互抵消,所以
全桥的温漂较小;半桥也同
样能克服温漂。
2019/6/30
37
例如,当x为0.000001时,在工程中常表示为110-6
或m/m。在应变测量中,也常将之称为微应变(με)。
对金属材料而言,当它受力之后所产生的轴向应变 最好不要大于110-3,即1000m/m,否则有可能超过 材料的极限强度而导致断裂。
2019/6/30
7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 第2版 高职高专 ppt 课件
2019/6/30
17
半导体应变片的主要特点是:当受力时,其电阻率 随应力的变化而变化,故灵敏度高,横向效应小。
2019/6/30
18
实验发现,实际应变片的K值比单丝的K值要小,造成此 现象原因是横向效应,还有粘结层传递变形失真。
横向效应:将直的电阻丝绕成敏感栅后, 虽然长度不变, 应变状态相同, 但圆弧段横向收缩引起阻值减小量对轴向 伸长引起阻值增加量起着抵消作用。因而同样应变阻值变 化减小,K值减小,此现象为横向效应。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五章 传感器 2 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2.了解电阻应变片、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理解传感器工作原理的
的特性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基础上,知道已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技
3.会设计简单的有关传感器应用的控制 中的价值,通过自己设计简单的传感器,体
电路。
验科技创新的乐趣,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01 要点一 光敏电阻
1.特点:光敏电阻在暗环境中电阻_很__大___,在强光照射下电阻_很__小___。 2.原理:无光照时,载流子_极__少___,导电性能差;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_增__多___, 导电性变_好___。 3.作用:把_光__照__强__度___这个光学量转换为_电__阻___这个电学量。
规律方法 霍尔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 由左手定则判断载流子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时,无论载流子带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四 指都指向电流方向,即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或负电荷定向移动的反方向;同样,无 论载流子带正电荷还是带负电荷,所受洛伦兹力方向都相同。故可得出结论:如果载 流子带正电荷,则拇指所指的面为高电势面,如果载流子带负电荷,则拇指所指的面 为低电势面。
小 大
D
正确;结合干路电流增大知流过小灯泡的电流必增大,则小灯泡的功率增大,C项正确。
B
[解析] 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用手掌挡住部分光, 阻值变大,指针偏转角度变小。
02 要点二 金属热电阻和热敏电阻
项目 特点 制作材料 优点 作用
热敏电阻
金属热电阻
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_减__小___ 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_增__大___
04 要点四 其他传感器
1.电容式传感器
(2)应用举例 手机触摸屏——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原理:它可以将_物__体__位__移___这个力学量转换为_电__容___这个电学量。如图所示,当物体 向左运动时,电容_增__大___;当物体向右运动时,电容_减__小___。
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第2版教学课件ppt作者陈黎敏传感器技术答案(2)

《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第2版答案第1章1. 答: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的部分。
2. 答:传感器有许多分类方法,但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被测输入量来分;另一种是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来分。
前者的优点是便于使用者根据用途选用,后者的优点是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比较清楚,类别少,有利于传感器专业工作者对传感器的深入研究分析。
3. 答:传感器测量静态量时表现的输入、输出量的对应关系为静态特性,常用的静态特性技术指标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分辨力、稳定性、漂移等。
4.答:传感器的灵敏度k=dyyx=6x+35. 答:产生误差的原因有:测量方法的近似、仪表本身的精度限制、测量人员的习惯、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等多种原因,有的是有规律可循,有的是随机产生的,因此测量误差也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
6. 答:绝对误差Δt=±800−−200×0.5%=±5℃相对误差γ=±5500×100%=±1%7. 相对误差γ1=±5300−−200=±1%γ2=±5800−0=±0.625%答:因为γ1>γ2所以测量范围为0~800℃的仪表精度高8. 相对误差γ1=±600×2.5%500=±3%>2.5%γ2=± 600×2.0% 500=±2.4%<2.5% γ3=± 600×1.5% 500=±1.8%<2.5% 答:可见2.0级与1.5级都能满足测量误差要求,考虑性价比建议选择2.0级,若只需考虑测量精度则选择1.5级。
《电容传感器》PPT课件

双T电桥电路
差动式
负载
U0
iC1 +
iC2
+
正半周:C1充电,C2放电
若将二极管理想化,则正半周时,二极管V1导通、V2截止,电
容C1被以极短的时间充电至U ,电容C2的电压初始值为 U,电源
经R1以i1向RL供电,而电容C2经R2、RL放电,流过RL 的放电电流
为20i221/,4/24流过RL 的总电流iL为i1 和i2的代数和。
补充:差动电容传感器
差动电容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a)差动变极距式 b)差动变面积式 1-动极板 2-定极板
从热胀冷缩和电源电压波动、频率波动等方面,分析差 动电容传感器的好处:
1、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减小非线性。 2、外界的影响诸如温度、激励源电压、频率变化等也 基本能相互抵消,即减小外部影响带来的相对误差
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特性
变面积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为常数, 即输出与输入呈线性关系!!!!这
一类传感器多用于检测直线位移、角 位移、尺寸等参量。
2021/4/24
4
轨道交通学院
School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二、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
定极板
C0
A
d
C A
dx
x
动极板
C0
17
轨道交通学院
School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负半周:C2充电,C1放电
在负半周时,二极管V2导通、V1截止,电容C2很快被充电至电 压U;电源经电阻R2以i1 向负载电阻RL供电,与此同时,电容C1 经电阻R1、负载电阻RL 放电,流过RL 的放电电流为i2。流过RL 的总电流iL为i1 和i2的代数和。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5-2 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教学课件

(1)该秤零点(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
A处。
(2)如果某人站在该秤踏板上,电流表刻度盘的示数为20 mA,这个人的质量是
kg。
压力 F/N 0 250 500 750 1 000 1 250 1 500 … 电阻 R/Ω 300 270 240 210 180 150 120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5.2 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 用 教学课件
科 目:物理
适用版本:新教材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第五章 传感器
5.2 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第一页,共三十五页。
学习目标
1.了解光敏电阻、金属热电阻、热敏电阻和电阻应变片等 材料的物理特性.
2.利用电容器的结构改变影响电容的性质,设计电容式 位移传感器.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五页。
11、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及优缺点
应用:面积型可用来测量位移(较大位移),极距型传感器可用来测量 微小位移,介质型传感器可用来鉴别材质。 优点:电容位移传感器能实现无接触测量。它采用合适的检测电路,做到灵
敏度高、分辨力强、能分辨微小的位移。还有信噪比大,灵敏度高,零漂小 ,频响宽,非线性小,精度稳定性好,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和使用操作方便。 缺点:电容位移传感器的量程比较小,一般只有几十个毫米,容易受外界干扰和 分布参数的影响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五页。
当堂小练
例 1 、 (多选)利用光敏电阻制作的光传感器,记录了传送带上工件的输送情况。如图甲所示为某工厂
成品包装车间的光传感记录器,光传感器B能接收到发光元件A发出的光,每当工件挡住A发出的光时,
光传感器就输出一个电信号,并在屏幕上显示出电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传送带始终匀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第二版课件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第二版课件传感器技术在现代科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的第二版课件进行介绍,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该课件的关键内容和应用。
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和测量环境参数的设备。
课件中首先介绍了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常用的传感器类型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
通过课件的学习,学员们将能够了解每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适用场景。
除了传感器的基本知识外,课件还介绍了传感器在各行业中的应用。
传感器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医疗健康、智能交通、环境监测等领域。
例如,在工业领域,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设备的温度、压力和振动等参数,从而实现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预警;在医疗健康领域,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和血压等生理参数,帮助医务人员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课件中还提到了一些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传感器的网络化和智能化越来越受到关注。
传感器技术也呈现出小型化、低功耗和多功能化的趋势。
课件通过案例分析和最新研究成果的介绍,帮助学员们了解传感器技术的前沿发展和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第二版课件是一份系统、全面介绍传感器技术的学习资料。
通过学习该课件,读者们可以深入了解传感器的原理、分类和应用,并能够掌握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这将为读者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传感器技术提供指导和帮助。
无论是想进一步了解传感器技术的专业人士,还是对传感器技术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该课件都将是一份有价值的学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板形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容量变化
设两极板原来的遮盖长度为a0,极板宽度为b, 极距固定为d0,当动极板随被测物体向左移动x 后,两极板的遮盖面积A将减小,电容也随之
减小,电容Cx 为
式中
Cx b(ad00x)C01ax0
C0——初始电容值
C0
ba0 d0
在变面积电容传感器中,电容Cx与直线位移x 成正比。
蔽电缆
电容Ch与液面高度h (从管状电极底部算起)
的关系式为
ChC空C液2ln h 1R /hr0ln2R h/1 r ln 2R h1/r02lnR 1 /r0hln2R /0rh1r11h
( 5-11)
式中 h 1:电容器极板高度;r:内圆管状电极的外半径; R:外圆管状电极的内半径;h:不考虑安装高度时的液
三种类型的电容传感器
在A、d、ε三个参量中,改变其中任意一个 量,均可使电容C 改变。也就是说,电容C 是A、 d、ε的函数,这就是电容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
理。固定三个参量中的两个,可以制作成以下 三种类型的电容传感器:
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 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 、 变介电常数式电容传感器。
一、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
Cx2lnR h0/rxC01hx0
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特性总结
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输出特性在一小段范 围内是线性的,灵敏度是常数。这一类传感器 多用于检测直线位移、角位移、尺寸等参量。
CA
A
1-实际特性 2-理论特性
二、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
当动极板受被测物体作用引起位移时,改
变了两极板之间的距离d,从而使电容量发
C1——空气介质引起的等效电容; C2——被测介质引起的等效电容; δ——介质的厚度;
d——极距
电容式液位计(可以理解为变面积或变介电原理)
a)同轴内外金属管式 b)金属管外套聚四氟
乙烯套管式 c)带底座的电容液位
传感器的结构
1-内圆筒 2-外圆筒 3-被测绝缘液体 4-被测导电液体 5-聚四氟乙烯套管 6-顶盖 7-绝缘底 座 8-信号传输屏
双T形电桥电路具有以下特点: ①电路较为简单;②差动电容传感器、信号源、负
载有一个公共的接地点,不易受干扰;③VD1和VD2工 作在伏安特性的线性段,死区电压影响较小;④输出
信号为幅值较高的直流电压。
第三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
电容器的容量受三个因素影响,即:极
距 x、相对面积 A 和极间介电常数 。固定
生变化。
实际使用时,总是使初始极距d0尽量小 些,以提高灵敏度,但这也带来了变极距 式电容器的行程较小的缺点。
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的特性曲线
a) 结构示意图 b)电容量与极板距离的关系 1—定极板 2—动极板 3-弹性膜片
从图中可以看到,为了提高灵敏度,应使d0小一
些为好,但行程变小(动静极板接触)。
角位移式的结构
C A
角位移 保持极距 d0不变
1-动极板 2-定极板
极板2的轴由被测物体带动而旋转一个角位移 度时, 两极板的遮盖面积A 就减小,因而电容量也随之减小。
圆筒形直线位移传感器
Cx
A A
外圆筒不动,内圆筒在外圆筒内作上、下直线运动。 设内圆筒的外半径、外圆筒的内半径分别为R和r,两 者原来的遮盖长度为h0,电容量与位移成正比:
聚四氟乙烯外套
第二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
常见的有变压器桥式电路、双T电桥电路、 脉冲宽度调制电路、FM调频电路等。
FM调频电路
调频电路是将电容传感器作为LC振荡器谐
振回路的一部分,当电容Cx变大时,振荡器的 频率f 变低。由于振荡器的频率受电容传感器
的调制,实现C /f 的变换。
回目录
调频(FM)电路
液位限位传感器与液位变送器的区 别在于:它不给出模拟量,而是给出 开关量。当液位到达设定值时,它输 出低电平。但也可以选择输出为高电
平的系列。
聚四氟乙烯外套
液位限位传感器 的设定
设定按钮
智能化液位传感器的设定方 法:
用手指压住设定按钮,当液 位达到设定值时,放开按钮, 智能仪器就记住该设定。正常 使用时,当水位
进入
5.3 电容传感器的应用
进入
5.4 压力、液位和流量的测量 进入
变容二极管在收音机中的应用
并联在变容二极管两端的反向偏置电压越大,PN结就 越厚,上下极板(P极和N极)的“间距”就越大,等 效电容就越小,收音机谐振电路的频率就越低。
第一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及结构形式
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用平板电容器来 说明。当忽略边缘效应时,其电容为
f 1 2π L0C
电容式传感器的调频电路与电涡流传感器的 调频电路有何区别?上式中哪个量是变量?
TTL电平的高电平和低电平 电压范围分别是多少伏?
脉冲调制电路
利用某种方法对半导体开关器件的导通和关断进行 控制,在电路的输出端得到一系列按一定规律变化的、 幅值相等,宽度不相等的脉冲。
脉冲调制电路分析
三、变介电常数式
因为各种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不同,所以在电容
器两极板间插入不同介质时,电容器的电容量也就
不同。
几种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变介电常数式电容传感器
当某种被测介质处于两极板间时,介质的厚度δ越大, 电容Cδ也就越大。Cδ等效于空气所引起的电容C1和被测 介质所引起的电容C2的并联
C 1 /C 1 1 1 /C 21 /d 0A 1 1 /0 rAd 0A /r
流过RL的平均电流IL
就不为零,输出电压Uo
Uo
RLIL
RL
1 T
T 0
[i1(t)i2(t)]dt
在一个周期内平均值为当ຫໍສະໝຸດ R(R2RL) (RRL)2
RL
M
R(R2RL) (RRL)2
RLUi
f
(C1
C2)
为常数时,有: U o U ifM (C 1 C 2 ) K T Δ C
输出电压Uo与双T形电桥电路中的电容C1和C2的差值 成正比。
C A 0r A
式中
dd
A——两极板相互遮盖的有效面积(m2);
d——两极板间的距离,也称为极距(m);
ε ——两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F/m);
εr——两极板间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ε0——真空介电常数,ε0=8.8510-12(F/m)
电容器的边缘效应
理想电容器的电场线是直线,而实际电容器只 有中间区域是直线,越往外电场线弯曲的越厉害。 到电容边缘时电场线弯曲最厉害,这种电场线 弯曲现象就是边缘效应。在基板面积较小时, 将引起测量误差。
位;ε0:真空介电常数(空气的介电常数与之相近); εr1:被测液体的相对介电常数; ε1:被测液体的介电常数;ε1=εr1ε0。
变面积式电容式液位计(导电液体)
棒状电极(不锈钢金属管)外面包裹聚 四氟乙烯套管,不锈钢金属管的下半部分 与导电液体之间构成电容,两者之间的介 质就是聚四氟乙烯薄层。
当被测液体的液面上升时,引起棒状电 极与导电液体之间有效高度增大。由于聚 四氟乙烯的介电常数是空气的2倍,所以电 容变大。
在随后的负半周期间,VD1截止、VD2导通,于是 电容C2快速充电到Ui的幅值,而电容C1放电。有电流i2 逆向流过RL。
二极管双T形交流电桥电路分析
在初始状态,由于C1=C2,所以电流i1=i2,且方向相
反,在一个周期内流过RL的平均电流IL=0。
若差动电容传感器的C1≠C2,则i1≠i2。在一个周期内
1-定极板 2-动极板 3-外圆筒 4-内圆筒 5-导轨 6-测杆 7-被测物 8—水平基准
C
A
C
d0 x
C
x
d0
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简析
图a是平板形直线位移式结构,其中极板1可以左右 移动,称为动极板。极板2固定不动,称为定极板。 图b是同心圆筒形变面积式传感器。外圆筒不动,内 圆筒在外圆筒内作上、下直线运动。
二极管双T形交流电桥电路特点
电路的灵敏度KT与激励电源电压幅值Ui以及频率f有 关,故对激励电源稳定型要求较高。选取Ui的幅值高 于二极管死区电压的10倍以上,可使二极管VD1、VD2 工作在线性区域。R1、R2及RL的取值范围为10~100kΩ。 可以在RL之后设置低通滤波器,能获得平稳的直流输 出电压。
脉冲调制电路的输出波形
a)C1=C2时的波形 b)C1>C2时的波形
二极管双T形交流电桥电路
Ui是频率为f的高频激励电源(约1MHz),它提供了 幅值对称的方波。VD1、VD2为特性完全相同的两只 二极管,固定电阻R1=R2=R,C1、C2为传感器的两个差 动电容,初始值C1=C2 。
在Ui为正半周时, VD1导通、VD2截止, 于是电容C1快速充电 到Ui的幅值, 有电流i1流过RL。
器。反之,若εr不变,则可作为检测介质厚度的传感 器。
变介电常数式电容传感器的用途
当某种被测介质处于两极板间时,介质的厚度δ越大,
电容Cδ也就越大。Cδ等效于空气所引起的电容C1和被 测介质所引起的电容C2的串联:
式中:
C 1 /C 1 1 1 /C 21 /d 0A 1 1 /0 rAd 0A /r
式中
C1——空气介质引起的等效电容; C2——被测介质引起的等效电容; δ——介质的厚度; d——极距
绝缘薄膜张力及厚度测量系统
张力传感器
上下极板
磁粉 制动器
张力传感器 张力信号
厚度信号
励磁信号 电动机
信号处理器
变介电常数式电容传感器的用途
不同介质对变介电常数电容器的影响很大。当介质
厚度δ保持不变、而相对介电常数εr改变时,该电容器 可作为相对介电常数εr的测试仪器。又如,当空气湿 度变化,介质吸入潮气(εr水=80)时,电容将发生较 大的变化。因此该电容器又可作为空气相对湿度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