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L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OCL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OCL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一、引言 (1)二、设计目的 (1)三、设计任务及要求 (1)1.实训任务 (1)2.实验仪器 (1)3.设计任务及要求 (1)4.安装调试要求 (2)四、总体设计方案 (3)1.设计思路 (3)2.OCL功放各级的作用和电路结构特征 (3)3.采用集成功率放大器构成的实用电路 (4)五、实验设备及元器件 (5)六、制作PCB及电路板 (5)七、测试内容及步骤 (7)1.测试内容 (7)2.测试步骤 (7)八、参考文献 (7)九、个人体会 (8)十、致谢 (8)十一、附录 (8)一、引言OCL是英文Output Capacitor Less 的缩写,意为无输出电容。

采用两组电源供电,使用了正负电源,在电压不太高的情况下,也能获得比较大的输出功率,省去了输出端的耦合电容。

使放大器低频特性得到扩展。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具有输出功率大、外围元件少、使用方便等优点OCL功放电路也是定压式输出电路,为钏电路由于性能比较好,所以广泛地应用在高保真扩音设备中。

二、设计目的1.学习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的初步经验,掌握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步骤,培养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

2.学会OCL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和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3.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任务及要求本节主要是通过一个OCL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安装和调试,进一步加深对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理解,增强实际动手能力。

1. 实训任务安装并调试一个OCL功率放大器,要求技术指标如下:额定输出功率:Po>=10W负载:8Ω频响:20HZ∽20KHZ2. 实验仪器:电路模板一块、元件若干3. 设计任务及要求1)根据设计指标选择电路形式,画出原理电路形式,画出原理电路图;2)画出PCB图;3)估算元件的参数并选择元件,列出材料清单,利用万能板焊接元器件;4)模拟测试内容及步骤,并记录表格;5)写出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内容:电路形式选择,元器件的选择及参数估算,原理图,安装布线及材料清单,调试内容及步骤,记录,调试结果整理分析及设计调试的心得体会。

OCL功率放大电路课程设计

OCL功率放大电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名称:合并OCL功率放大器姓名:学号:0401100338班级:电气1003指导教师:皮小力目录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3)二、系统分析与电路图设计 (3)三、单元电路分析与设计 (6)四、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8)五、EWB仿真与调试 (9)六、实验分析与结果 (10)七、改进意见与体会 (10)八、参考文献 (11)设计课题题目(模拟部分): O C L 功率放大器一、设计任务与要求设计任务:利用运放741、三极管等搭建基本的OCL功率放大电路,为解决正向传输小于负向传输的问题,采取两种方式:加入自举电路、加入有源负载搭建电路。

1、学习设计功率放大电路;2、使用EDA仿真软件进行设计。

设计参数指标:1、额定输出功率Pom≥10W;2、负载阻抗RL=80Ω;γ。

3、失真度%≤3设计要求:1、方案论证,确定总体电路原理方框图;2、单元电路设计,合理选择元器件;3、仿真调试及测量结果。

设计意义:熟练掌握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电位器等器件的测试判断以及参数的查阅与运用。

通过OCL功放电路的制作,熟悉OCL功放的工作原理掌握电子产品的制作和调试方法,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工程实践观念。

二、系统分析与电路图设计2.1系统工作原理2.1.1 OCL互补对称电路特点:1)双电源供电;2)输出端不加隔直电容。

C的作用:隔直通交;储存电能,代替一个电源。

OCL 全对称功率放大器要求中点电压接近0V,当制作功放调试时中点电压不为OV时,就需要调整,由于OCL功放是全对称电路,所以电路中元器件参数也要求完全对称,如果元器件参数不对称,功放输出中点电压会超过规定幅度,例如大于200mV,此时就需要对功放中点电压进行调整,调整时主要更换输入差分电路三极管,输入差分电路某一只三极管和别的三极管参数差别较大,会引起功放输出的中点直流电压较大,此时需要逐个更换差分三极管,每更换一只差分电路三极管就测试一下中点电压,当中点电压比较小时,就不需更换了,另外需对整个电路的对称性检查,差分以后电路参数不对称也需更换,制作功放时,电阻最好选择金属膜电阻,要求精度在5%以内,最好为精度1%,差分电路三极管选择差分电路专用三极管而不是普通三极管。

OCL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OCL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给音响放大器的负载RL(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

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输出的信号的非线形失真尽可能地小,效率尽可能的高。

功率放大器的常见电路形式有OTL电路和OCL电路。

有用继承运算放大器和晶体管组成的功率放大器,也有专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

本次课程设计是一个OCL 功率放大器,该放大器大采用复合管无输出耦合电容,并采用正负两组双电源供电。

综合了模拟电路中的许多理论知识,它使我们学过的相关理论知识得到更好的巩固,并使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

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安装与检测电路的能力。

一、方案的原理框图,总体电路图及原理说明1、方案的原理框图:2、实现原理图:3、方案的原理说明:本功放的申路图,功放部分元器件连晶体管在内仅20个左右,乍下看象一个原理简图,但确确实实是一个可付诸实用的功放,而且它能以较低的谐波失真向8Ω(4Ω)负载提供≥50W(120W)的输出功率。

它采用典型的OCL电路,但制作时根据实践情况对设计作了必要的改进。

输入级BG1—2按惯例采用差分放大级,但与一般常见电路稍不同的是采用PNP管,这与采用NPN管相比,两管配对容易且一致性好,噪声较低。

对简单的电路结构,这是需要加以尽量考虑的。

第二级BG3为主电压放大级,它提供大部分电压增益,但未采用常见的“自举”电路。

大功率放大器采用“自举”电路对增大输出功率意义不大,且能省去一个对音质有影响的电解电容,并有利减少元件简化电路。

C2是相位补偿电容。

末级由BG4—7以最简方式复合而成的互补输出级,元件少无调整,使采用功率较小的推动管BG4—5也足以满足推动末级输出100W以上的要求。

末级静态电流的设定以减小低输出功率时的交越失真为主,通常取40—50mA。

至于大输出功率时的交越失真因“掩蔽”效应,影响不明显。

对静态电流也未作热补偿,工作时随着温度上升静态电流也相应上升,但试用中并未出现失控这样做可简化安装工艺、减少调试手续,此外,稍大的静态电流多少也能降低一些大输出时的交越失真.二、元器件选择和电路参数计算二极管2个三极管7个20kΩ1个4 kΩ2个22kΩ 1个40kΩ1个2.6kΩ1个160PF 1个10uF 1个0.33Ω2个1、功率的计算,计算输出功率P o输出功率用输出电压有效值V0和输出电流I0的乘积来表示。

模电课程设计——OCL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模电课程设计——OCL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目录一、设计题目及要求 (1)二、题目分析和设计思路 (1)三、电路图及电路原理 (2)四、电路参数确定 (4)五、电路的功能和性能验证 (6)六、设计成果 (6)七、总结与体会 (9)八、参考文献及资料 (9)一、设计题目及要求1. 设计题目OCL功率放大器的设计2. 设计要求设计一个集成运放和晶体管组成的OCL 功率放大器。

设计任务:⑴输入信号:有效值U i < 200mV.(2) 最大输出功率:P> 5W.(3) 负载电阻:RL=2(n(4) 通频带:BW=80Z H- 10KH Z二、题目分析和设计思路1、题目分析OCL功率放大器是一种直接耦合的功率放大器,它具有频响宽、保真度高、动态特性好及易于集成化等特点。

性能优良的集成功率放大器给电子电路功放级的调试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还具有输出功率大、外围元件少、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在收音机、电视机、扩音器、伺服放大电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功率放大器可分为三种工作状态:(1)甲类工作状态Q点在交流负载的中点,输出的是一种没有削波失真的完整信号。

(2)乙类工作状态Q点在交流负载线和I B=0输出特性曲线的交界处,放大器只有半波输出。

(3)甲乙类工作状态Q点在交流负载线上略高于乙类工作点处。

乙类互补的电路会产生交越失真,可采用甲乙类互补电路来消除。

本次题目要求设计一个集成运放和晶体管组成的OCL功率放大器,输入信号有效值为U i <200mV最大输出功率值为P>5W且负载电阻和通频带分别为:RL=2(n和BW=80H Z10KH对于这个题目,可根据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和基本OCL电路以及集成运放的有关知识来进行设计。

2、设计思路首先,根据题目的分析确定目标,设计整个系统是由哪些模块组成,各个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并设计OCL功率放大器的初步电路图。

并考虑要用到元器件有哪些?其次,对系统进行分析,根据系统功能,选择各模块所用的电路形式和其具有的功能。

OCL功率放大电路课程设计(数电)

OCL功率放大电路课程设计(数电)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姓名/学号: / // 班级:指导教师: 闫改珍、张平娟职称: 讲师2012 年 6月1日……………………………….OCL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目录1.1设计要求……………………………………………………………….( 3 )1.1.1系统功能………………………………………………………( 3 )1.1.2性能指标………………………………………………………( 3 )1.2系统设计………………………………………………………………3 )设计目的………………………………………………………( 3 )1.1.1设计思路………………………………………………………( 4 )1.1.2原理总图………………………………………………………( 5 )1.2单元电路设计1.3系统的仿真1.1设计要求:1.1.1系统功能OCL是英文Output Capacitor Less 的缩写,意为无输出电容。

采用两组电源供电,使用了正负电源,在电压不太高的情况下,也能获得比较大的输出功率,省去了输出端的耦合电容,使放大器低频特性得到扩展。

OCL功率放大电路实质上是一种能量转换电路,主要用以获得一定的不失真(或失真较小)的输出功率。

OCL功放电路也是定压式输出电路,为钏电路由于性能比较好,所以广泛地应用在高保真扩音设备中。

性能优良的集成功率放大器给电子电路功放级的调试带来了极大地方便。

1.1.2性能指标①.利用运放741、三极管等元器件设计基本的OCL功率放大电路;②.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15W;③.电路的效率>60%。

1.2系统设计1.2.1设计目的①.掌握电子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②.掌握模拟电路器件的应用③.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能力④.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⑤.熟悉常用仪表,了解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1.2.2设计思路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给负载Rl 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当RI一定时,希望输出功率尽可能大,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且效率尽可能高。

OCL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OCL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烟台南山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OCL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姓名:王慧强所在学院:工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系所学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工程1403 学号201402013026 指导教师:王选诚完成时间:二零一五年十二月摘要OCL功率放大器不仅能够放大普通信号,还能够放大一些极其微弱的信号。

音频功率放大器是音响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将音频信号放大到足以推动外接负载,如扬声器、音响等。

OCL功率放大器是一种直接耦合的功率放大器,它具有频响宽,保真度高。

动态特性好及易于集成化等特点。

OCL是英文Output Capacitor Less的缩写,意为无输出电容。

采用双端电源供电,使用负电源,在电压不太高的情况下,也能获得比较大的输出功率,省去了输出端的耦合电容。

使放大器低频特性得到扩展。

OCL功率放大电路也是定压式输出电路,由于电路性能比较好,所以广泛的应用在高保真扩音设备中。

性能优良的集成功率放大器给电子电路的功放级的调试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采用分立元件电路法进行设计。

分别设计直流稳压电源,前置放大电路以及功率放大电路。

其中前置放大电路采用差分式放大电路。

关键词:OCL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无输出电容功率放大电路第1章绪论 (4)1.1 ocl 功率放大器的意义..................................................................................... (4)1.2 ocl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要求及参数 (4)1.3 设计方案 (4)第2章 OCL功率放大器各单元电路设计 (6)2.1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6)2.2 前置放大级设计 (6)2.3 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8)第3章 OCL功率放大器整体电路设计 (10)3.1 整体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10)3.2 电路参数计算 (10)3.2.1 确定电源电压参数 (11)3.2.2确定功率输出管的参数 (11)3.2.3 复合管的参数选择 (12)3.2.4 前置放大电路部分 (12)3.2.5 部分重要电阻的参数选择 (13)3.3 整体电路性能分析 (13)第4章总结 (14)参考文献 (15)第1章绪论1.1 ocl 功率放大器的意义OCL(Output Capacitorless)出电容器电路是采用正负两组对称电源供电没有输出电容器的直接耦合的单端推挽电路负载接在两只输出管中点和电源中点OCL 功率放大器是在OTL功率放大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全频带直接耦合低功放大器,它在高保真扩音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OCL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OCL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OCL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OCL(开环放大器)音频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s,简称PA)在众多影音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将信号从入口功率放大到输出功率,提供音频设备更大的输出能力。

本文针对OCL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构成了一套有效的设计方案,以满足多种应用需求。

首先,将放大器分成三个部分,即核心部分、驱动部分和外部部分。

其中,核心部分是使模拟电路正常工作的关键部件,它包括电源模块、放大电路模块和调节模块。

核心部分有效地实现了放大器发挥功能的基本规则,如输入输出参数的设计,过电流、热保护以及通信信号的设计要求。

接着,是放大器的驱动部分,它的电路设计和实现是实现放大器功率放大功能的关键。

其中包括低频网络电路、高频网络电路、振荡网络电路以及功率放大器电路。

驱动部分使用了先进的电子元件,实现了信号功率放大、音质优化和阻抗调整的功能,以便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实现平滑的音频效果。

最后,放大器的外部部分,其设计主要包括声音控制、连接端口以及控制按钮等与用户接口相关的内容。

这些设计可以实时调整和监控放大器的工作参数,使用者可以更轻松地使用和控制设备。

通过以上三个部分,完成了OCL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验确认了其输入电平、输出电平、负载阻抗、线性度、信噪比等主要性能指标,以及高。

质量的音频失真和优良的视听效果,达到了实用的应用效果。

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OCL音频功率放大器,分析了全面覆盖其主要工作特性的设计要素,并给出了实用的设计思路,以及实验精度调节等具体实现技术,有效解决了放大器在实际应用中的质量问题。

ocl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ocl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ocl功率 放大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OCL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电路组成及各部分功能;2. 掌握OCL功率放大器的性能参数,如输出功率、效率、失真等;3. 学会分析OCL功率放大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搭建OCL功率放大器电路,并进行调试与优化;2. 学会使用相关测试仪器对OCL功率放大器性能进行测量,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路中与OCL功率放大器相关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品质;3. 提高学生对实验操作规范的认识,培养他们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电子技术相关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OCL 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理论知识,还具备实际操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OCL功率放大器基本原理:- 理解OCL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分类、特点及应用场景;- 掌握OCL功率放大器电路的组成,如输入级、驱动级、输出级等;- 学习OCL功率放大器的关键性能参数,如输出功率、效率、失真等。

2. OCL功率放大器电路分析与设计:- 分析典型OCL功率放大器电路,了解各部分功能及相互关系;- 学习OCL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方法,包括选型、计算及优化;- 掌握OCL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调试与测试方法。

3. 实践操作与问题分析:- 搭建OCL功率放大器实验电路,进行实际操作,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 学习使用相关测试仪器,对OCL功率放大器性能进行测量,分析实验数据;- 针对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会分析与解决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CL 功率放大器一、电路组成OCL 功率放大电路如图1所示,电路分为输入级、推动级和输出级等三个部分:输入级由33212b b121P R R R R R R T T 、、、、、、、、组成,其作用是抑制零点漂移和温度漂移,并使静态时的输出电压0≈o V ,从而保证电路稳定、可靠的工作;2P R 的作用是调整交流负反馈,3P R 的作用是调整21T T 、管的静态工作点;1P R 的作用是使74~T T 处于微导通(即使74~T T 工作于甲乙类状态)。

推动级由414143~R R D D R T P 、、、、及4p R 组成,它的任务是为输出级提供足够的驱动电流,并使74~T T 管处于甲乙类状态。

输出级由74~T T 、5R 和6R 组成,其任务是向负载提供信号功率。

它由互补对称电路组成,其中54T T 、组成NPN 型复合管,6T 和7T 组成PNP 型复合管,二、工作原理1)由图1可知,3T 管为PNP 管,组成的电路接成共发射级接法。

当3T 基极交流信号为正半周时,3T 管的 基-射之间总的电压减小,其集电极3C i 减小,3T 管趋于截止,此时,CC p P D C V R R R I V V -+++=)(44113(其中D V 是41~D D 的正向导通压降将减小,导致6B V 减小,使得76T T 、导通,负载有电流L i 流过;当76T T 、处于导通状态时,543T T T 、、截止,由于616B B R i I i I ≈+=(此时01≈I )将增加,使得4R 及4p R 上产生压降,使得6B V 增加,所以6T 不能充分导通,影响输出级的动态范围(6446,)(B R CC p R B i I V R R I V ≈-+=)。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在电路中加一个自举电容3C ,其CC =5~12VV CC =5~12V100pF图1 OCL 功率放大器Ω容量应足够大(几十微法),而且44p R R >>。

由于静态时0≈A V ,电容3C 被充电,3C V 为负值,当246C R B V R i V -=也为负值,当3BE V 为交流信号正半周到来时,由于3C 两端电压不能跃变,故6B V 电位346C R B V R i V -=也跟着下降(3BE v 正半周信号到来时,由于3T 趋于截止,故03≈C i ,这样R i 亦趋近于零),这就保证了6T 充分导通趋于饱和,使6T 管有足够的基极电流,从而扩大了输出级的动态范围。

2)当3T 基极交流电压负半周到来时,3T 管集电极电流3C i 增加,3T 趋于饱和,则CC p P C D C V R R R i V V -+++=)(44133也将增加,54T T 、管充分饱和,有电流L i 流过负载。

三、深度负反馈在电路中的作用深度负反馈电路由2221p b R R T T 及、、组成,其中21T T 、采用差动式放大电路,形成了深度的交、直流负反馈。

由于21b b R R =,静态时,021==B B V V 。

当输入有信号1i V 时,使1BE v 增大,这时1T 管的↑↑↑→→e e B V i i 11,由于2T 管基极电位已定且02=B V ,所以e V 增加只能使2BE V 减小,这时2T 管电流产生同1T 管相反的变化,即↓↓→22e B i i 。

因为21T T 、组成的电路参数对称,而3R 又很大,那么1e i 增加的量几乎等于2e i 减小的量,也就是说1i V 被3R 分作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信号(差模信号)加在1T 和2T 的基极。

这时两管发射极电流的变化量1e I ∆和2e I ∆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所以3213)(R i i V e e R +=近似不变。

因此,当有差模信号输入时,3R 上压降不变,3R 对差模信号无负反馈作用。

如果因温度变化,使21b b 、的电位有等量的增加或减小(共模信号)时,则21be be V V 、也跟着有等量的变化,此时二管的1e i 和2e i 也会同时增加或减小。

如果be V 增加使e V 增加,这必然会加到两管的发射极,使21be be V V 、同时减小,从而抵消了由于加入共模信号使be V 增加的量,由此可见,3R 对共模信号强烈的抑制作用,有效地抑制了温度漂移。

另外,2T 管基极通过2P R 直接与输出端O 点相连,构成交、直流负反馈电路。

对于直流负反馈,当温度增加时,5E I 会增加,使得oV 上升,产生下述过程:↓↓↓↓↑↓↓↑↑↑↑→→→→→→→→→→o C C C C C be B e be A o V I V I V I V V V V V V 53311112)(不变时在结果经过反馈电路使o V 又降回来,从而抑制了输出点的零点漂移;对于交流负反馈,反馈支路如图2所示,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反馈系数212b b b V R R R F +=,在满足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电压放大倍数222221b P b b P V R RR R R A +=+=(注:电压放大倍数指1i oV V V A =,在输出信号最大不失真条件下,K R P 5.82=,这样,64.21.54.81=+=V A )。

+V CC =5~12V四、电路设计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 1.额定输出功率W P o 1=。

2.负载阻抗W R L 8=。

3.频率响应 KHz Hz 20~10 4.输入电压V V mV V i i 1,1001≤≤1)选择电路形式功率放大器的基本任务是放大信号功率,所以它最主要的技术指标是输出功率、效率和非线性失真。

为保证电路从以上三个指标满足要求, 选择电路的组成形式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甲类功放的效率较低,当采用变压器耦合的功率放大器时,它的高频和低频部份频率响应特征不好,在引入负反馈时,容易产生自激,这种电路通常应用与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不适合用于低频大信号放大;如果采用无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器(OTL ),无论是采用单电源还是双电源供电,输出端均需要接一个大电容,这个大容量电容严重影响了电路的低频特性;要进一步改善放大器的低频特性,往往采用OCL 电路,这种电路取消了输出电容,需要双电源供电。

如采用如图2.1所示的由运放和晶体管组成的功率放大器,为稳定工作点,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在31T T 、发射极接有76R R 、,6R 和7R 通常选用几十欧至几百欧的电阻,另外,31T T 、集电极个接有平衡电阻1110R R 、。

它们一般取值也为几十欧至几百欧,这样,为确保43T T 、工作于甲乙类状态,避免输出信号的交越失真,即确保42~T T 基—射之间的静态压降为0.6V 左右,A 点、B 点电位势必要选的合适。

因此,为了使42T T 、在静态时处于微导通状态,21T T 、基本已处于饱和状态,再在加上111076R R R R 、、、产生的压降使得电阻上的功率损耗增加,使得整个电路的效率降低。

通常在最大不失真条件下,其效率η只能约为30%~42%。

为提高电路总的效率,往往采用如图1所示的输入级为差动电路的OCL 电路,该电路由于引入了交、直流负反馈,可大大改善低频响应,同时由于取消了如图2.1中的电阻107116R R R R 和、、,因而总的效率大为提高。

所以本设计采用如图1所示的功率放大电路。

2)确定电源电压电源电压的高低,决定着输出电压的大小,而输出电压又由输出功率决定,所以指标给定了输出功率,即可求出电源电压。

因为Lom Lo o R V R V P 22)21(== 所以输出电压最大值V R P V L o om 48122=⨯⨯==当输出电压为最大值时,75T T 、接近于饱和,考虑到75T T 、的饱和压降及发射极电阻上的压降等因素,电源电压必须大于om V ,他们之间的关系为CC om V V η=,一般取8.0~6.0=η。

本设计取7.0=η,这样,V V V omCC 7.57.04==-η,取电压标准档级V V V V CC CC 66-=-=,。

3)计算大功率管75T T 、选取大功率管主要考虑三个参数,即晶体管c-e 之间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CEO BR V )(、集电极最大电流CM I 和集电极最大功率损耗CM P 。

①当电源电压CC V 确定后,5T 和7T 承受的最大电压为V V V CC CE 12622max =⨯==。

②大功率管的饱和压降V V CES 3.0≤,若忽略75T T 、的管压降,每个管的最大集电极电流LCCC C R R V I I +==5max 7max 5因为5T 和7T 的射极电阻65R R 、选得过小,复合管稳定性差,过大又会损耗较多的输出功率,一般取L R R R )1.0~05.0(65==已知Ω=8L R ,则取Ω=⨯===8.081.01.065L R R R 选用标准档级电阻,取Ω==165R R 。

所以A R R V I I L CC C C 66.01865max 7max 5=+=+==③单管最大集电极功耗三极管5T 和7T 工作于推挽工作状态时,单管的最大集电极功率损耗为om C C P P P 2.0max 7max 5==。

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可靠地工作,通常使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om P 比额定输出功率o P 要大一些,一般取o om P P )2~5.1(=,取W P P o om 5.15.115.1=⨯==。

考虑到功放管75T T 、工作于甲乙类,存在静态电流o I ,实际管耗要大一些,一般o I 为mA mA 30~10,这里,取mA I o 20=。

故每管最大管耗W V I P P P CCo om C C 42.0610205.12.02.03max 7max 5=⨯⨯+⨯=+==- ④根据功率管极限参数,选择75T T 和 选择大功率管,其极限参数应满足max575max 575max 57)(5)(C CM CM C CM CM CE CEO BR CEO BR P P P I I I V V V >=>=>=由于互补对称电路要求二极管尽量对称,故选取75ββ=为满足电路性能,三极管75,T T 选用硅管。

这样得到三极管的极限参数为:WP P A I I V V V CM CM CM CM CEO BR CEO BR 111275757)(5)(======综上所述,选定5T 型号为TIP41C ,7T 型号为TIP42C ,经测试其11075==ββ。

⑤选择64T T 、由于4T 和6T 分别与5T 和7T 复合,它们承受的最大电压相同,均为CC V 2。

这样,V V V CEO BR CEO BR 126)(4)(==在计算集电极最大电流和最大管耗时,若忽略87R R 、和75T T 、内部的损耗, 取5max5max 6max 4)5.1~1.1(βC C C I I I ==5m a x5m a x 6m a x 4)5.1~1.1(βC C C P P P ==在设计时,取mA I I I C C C 911066.05.1)5.1~1.1(5max5max 6max 4=⨯===β mW P P P C C C 7.511042.05.1)5.1~1.1(5max5max 6max 4=⨯===β 选择64T T 、,使其极限参数满足:m WP P m A I I V V V CM CM CM CM CEO BR CEO BR 1001001264646)(4)(======选取4T 为3DG8050,6T 为3DG8550,经测试其21064==β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