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水平井技术开发锦25-32-26块薄层超稠油油藏
薄层稠油热采水平井开采技术研究及应用

流孑前后压差 , L 即节流压降 ,aP为孔前压力 ,aP P; ̄ P ; 为孔后 力 ,a P;
P为流体密度 ,咖 k 。 () 2储层 吸汽模型 湿蒸汽从注汽管柱进入地层是一个压力驱动过 程 : 油套 环空内压 力高 , 则储层吸汽能力大 : 油套环空内压力低 , 则储层 吸汽能力 小。即 储层的吸汽能力与注汽能力应该是统一的 在注汽过程中 . 注汽速率 和井底注汽压力之 间满足下列关系[ : 8 ]
Q AP t = - () 2
,一
互 巫: 2 ㈨ K K h  ̄ K) o
I 05 1 o n—. 7 A
—
一
07 S .5+
,
2n )3 6 f似。 一 . 8
z 。 )27 n 一 .1
…
式中, Q为蒸 汽体 积流量 , d AP为注 汽压差 , aJ 为生产 m /; MP ;o
井采液指数 , ( ・ P ) m/ M a; d 为储层吸汽指数 , 因次 ; 无 卢为单位换算系 数 , 因次 ; K 为储 层水 平和垂直渗透率 , ; K 为油 、 无 K 、 DK 、 水的相
1滨南采油厂稠油热采水平井开采现状 .
( 加压不超过 2K )同时检查井 口剩余油管 , 0N . 校验下人深度与设计是
如果相符 . 则表示到位 水平井是通过扩 大油层泄油面积提高油井产量 . 提高油 田开发经 否相符 . () 3 调节好深度 . 按反洗井方式 连接地面管汇 , 闭环 空闸门 , 关 地 济效益的一项开发技术 , 具有直井无法 比拟的突出优势 。单 2 1 平 井 0 P 于 1 9 年完钻 . 94 是滨南采油厂第一 口稠油热采水平井 。截至 2 0 年 面管汇试压 2 M a 06 33均匀注汽工艺研究 - 底 .滨南采 油厂共有稠油热采水 平井 6口.投产初期 平均单井 日 液 331配 注器 节 流 模 型 . . 1. / . 9 t 单井 日 7 d . 8d 油 . d 含水 6 . O 4 %。目前均因低产 、 6 高含水等原 因停 () 1配注器流量公式 井. 累计产油 1 2 吨, .万 2 生产效果差。生产效果差的主要原 因有 : ①油 配注器 的泄流孔属于薄壁节流孔 流体通过配注器流 出时 . 由于 井完善程度低 .造成产能损失 。 ②储层污染严重 。水平井油层井段 会产生一定 的压降 。 依据薄壁节流孔 流量公式 1 , 长. 泥浆造成储 层污染严 重 . 无有效 的油层处 理措施 , 影响油 井的产 泄流孔 的节流作用 , 能。 ③防砂工艺单调 , 防砂效果不理想 , 影响油井产能 。 ④水平段 注汽 湿蒸汽流经配注器前后的压降和流量 的关系如下 : 效果差 。 水平井段 2 0 0 米左右 , 出汽点过于集 中, 造成水平段 吸汽范 围 小: 多轮次注汽后 , 蒸汽会优先进入 已被加热或原油枯竭 的通道 , 水平 段吸汽不均匀 . 影响水平井段 的利用率 。
应用分支水平井技术实现薄层超稠油油藏高效开发

兴 Ⅵ组油 藏 2 0 0 0年 投入 开 发 , 采用 直井 进行生
产, 区 块生 产 过 兴 Ⅵ组 的直 井有 2 9口, 大 多与 V组
合采 。受 V 2出水 影 响 , 生 产兴 Ⅵ组 油 井在 2 0 0 3以
பைடு நூலகம்
后陆续停关或上返 , 剩余动用油井仅有 8口, 采 出程
度低 于 1 5 。 1 . 2 油层 发 育稳 定
汽沿 分 支井 眼 向水 平段 两 侧 推 进 , 增 加蒸 汽 腔在 横 向上 的扩展 , 增 大 泄油 面积 , 提高 开 采效 果 。与直井
和 常 规 水平 井 相 比 , 分 支 水 平井 具 有 单井 控 制储 量 大, 泄 油面 积 大 的特点 。 2 分 支水 平 井地 质设计
水平 井水 平 段短 , 单 井控 制储 量低 。 经 过地质 分析 和
科 学论 证 , 在 该油 层 部署 分 支 水 平井 进 行 开发 是 可
行的。
1 . 1 储 量 动 用 程 度 低
蒸汽沿分支井眼 向水平段两侧雅 进 , 增加蒸汽腔在
横 向上 的 扩展 , 扩大泄油面积 , 实 现 油 层 均 匀动 用 ,
提高 开采 效果 。 2 0 0 6 年 以来 , 在杜 2 2 9块 兴 Ⅵ组 薄 层 状 超 稠油 油藏 中实施分支水平井试验来探索水平井部署厚度 界 限, 先 后 部 署 了 3口分 支 水 平 井 —— 杜 3 2 一兴 H1 0 1 Z井 ~杜 3 2 一兴 H1 0 3 Z井 , 实 施后 生 产效 果显
1 分 支水 平 并可行 性 分析
通过 油层 对 比研究 表 明 , 兴 Ⅵ组油层 发育 稳定 ,
平 面上 连 片分 布 , 连通 性 好 , 厚度可达 5 ~8 m, 上 下
水平井技术高效开发草20馆陶西北部薄层特稠油油藏

7 井 网 部 署
() 2 各项参数 符合热采要求 储 层物性与国内稠油油藏开 发标 准相比 : 油层厚 度外,各项参 数均 处于一等筛选标准水平 ,具备热 除 采开发可行性 而油层厚 度小,可利用水平井对厚度要求小的优势进 行开 发 () 3 具备水平 井渊整的可行性 。① 储层厚度满足水平井开 发。
石 油 地 质
缸 料 技 2 1年第1 01 2
水 平 井技 术 高效 开 发 草2 馆 陶西 北 部 薄 层 特 稠 油 油藏 0
朱 桂 平
(中 国 石 化 胜 利 } 出有 限 公 一现 河 采 油 厂 地 质 研 究 所 ) I } I J
摘 要 草2I 陶西北部 由于储 层厚 度较 薄,直井开发 效益差, 直 未有效动 用 本 次方案在精细地质研 究基础上 ,进 行水平井 I 馆
一
技 术开发界限研 究,充分论证 了水平井开发薄层桐 油油藏 的可行性 实现 了草2I 陶西北部薄层特稠油油藏高效开发 I 馆 关键词 草2J I 馆陶 特稠 油 水平井 1 构造及沉积特征 草2J 处于东营 凹陷南斜坡 ,草桥纯化镇断鼻东部 ,乐安油出东 【 块 区 .西南被石村断层 及东北被草2 断层切割的 ,地层r 西北 倾没 ,r s u J u J 5 油藏 工程研究 ( ) 1 经济 界限研 究 ① 水平井极限经 济累产油 。经测算 ,在 油 价 为5 U ¥ b ,井 深 为 M 时 ,水平 井 单 井经 济 极 限 累产 油 为 0 S/ l b ) m 【 4 l ,按2 . 采收 率 汁算 ,最 低控制 储量 3 5 【 ②经 】 . ×1 t s r 0s % . ×l t 2 r 济极限 油汽 比。采用静态法 计算出不同吨油成本 、不I 油价下蒸汽吞 西 J 吐经 济极 限油汽比。当吨 油成本 lO  ̄/,油 价sJ ¥b l lO t ( ,b时蒸 汽吞吐 us 经济极 限油汽 比大约 为01t ⑧水平井极 限布井厚度 。根据数值模 .i 5t 拟结 果 ,水 平井极 限布井厚 度为3 m。方 案区有 效厚度4 6 . 5 m一 m,满 足要求 。
水平井技术在薄互层稠油油藏二次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

水平井技术在薄互层稠油油藏二次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摘要:薄互层稠油油藏在进入开发后期后,普遍存在着纵向动用不均的矛盾,这些矛盾在蒸汽驱、热水驱等实验中都存在,受油藏及井况限制,平面、纵向均有剩余油无法采出,制约了开发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因此,在二次开发之前,我们首先要通过精细油藏描述,精确认识油藏现阶段特点及剩余油分布规律,创新部署井间挖潜水平井方式,提高水平井产能,同时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通过注汽管柱、注汽量、采油管柱的优化及汽窜的防治,保证了水平井投产效果。
实践证明,薄互层稠油油藏吞吐后期以水平井井间加密方式进行二次开发从技术上是可行的;关键词:薄互层稠油油藏、二次开发、动用程度、剩余油分布、井间挖潜、水平井、【中图分类号】te345前言曙光油田薄互层油藏主要包括杜66、杜48块,属普通稠油,含油面积8.4km2,地质储量5629×104t。
杜66、杜48块储量基数大,储层物性好,剩余油相对富集,但吞吐效果随吞吐轮次的增加,无有效手段大幅度改善,在蒸汽驱、热水驱等转换开发方式试验无明显进展的情况下,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二次开发既是生产形势的需要,也是油藏开发的需要。
本项目通过对薄互层稠油油藏吞吐后期二次开发方式的探讨,明确了此类油藏以水平井挖潜为主的二次开发方向,为后续规模实施二次开发进行了技术准备,对曙光油田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曙光油田薄互层油藏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1.1油藏开发现状曙光油田薄互层油藏于1979年开始勘探,1985年在1-37-35井进行蒸汽吞吐试验并获得成功。
1987杜66、杜48块相继投入开发。
其开发历史大致分为:上产阶段、稳产阶段、递减阶段。
截止2008年7月薄互层稠油油藏共有油井767口,开井582口,日产液2380t/d,日产油614t/d,综合含水74%,采油速度0.4%,采出程度20.24%,可采储量采出程度84.1%。
断块累积产油1139.0637×104t,累积产水1139.6088×104t,累积注汽1859.1595×104t (含转驱注汽97.4132×104t),累积注水73.4271×104t,累积油汽比0.61,累计采注比:1.09。
胜利油田水平井完井采油技术

Zh18-13-20
Zh5 Zh5-8
6
5.1
Zh18-11-14 2.8
Zh18-11-16
2
2
6.0 Zh183
Zh18-11-18 Zh18-11-20 4.6
6
7.9
Zh18-9-12 6.8
8.0 Zh18-9-x14
Zh18-9-16
5.5 Zh18-9-18 2.8
Zh18-9-20
20
二、胜利油田水平井完井采油技术进展
关键工具研制
水平井液压分级箍
套管外封隔器
规格:4in-95/8in 打开压差:17~18MPa 关闭压差: 20MPa
规格:27/8in-95/8in 长度:1m-12m 密封压力: 15-35MPa 耐温:150 ℃
稠油底水油藏开发取得成功
沾 18-1-16井
一、胜利油田水平井开发技术现状
特别是“十五”期间,针对油藏新类型、应用新 领域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大力攻关水平井新技术,进 一步发展完善了五项水平井开发关键技术,成为促进 油田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技术。
1、水平井地质建模及剩余油定量描述技术
2、水平井一体化优化设计技术 3、水平井钻井轨迹测控技术 4、水平井油层保护技术 5、水平井完井采油配套技术
太平油田沾18断块Ng下1砂层组有效厚度等值线图
Zh29-70
11.1 Zh18-15-12 10
Zh18-15-16
Zh18-15-14
Zh26-3
Zh26-4 Zh18-15-20
0
2 2
6
2 6
第2分支 第4分支
6 2
Zh18-13-14
8.6 Zh187 9.9
特超稠油油藏叠置水平井二次开发实践与认识

高采 收率 的 主 导 技 术 。按 照 “ 价 、 究 、 署 、 评 研 部 试
验 、 广 ” 五个 二次 开 发 工 作 程 序 , 洼 5 推 的 在 9块 特
超稠 油油藏 开 展 了加 密 水 平井 ( 叠 置 水 平 井 ) 含 二
次开发 实践 . 。
在 15 .%以上稳产 8 ; a 回采水率高, 累计 回采水率达 9% ; 0 纵向动用程度高 , 7 .% ; 达 55 与同类油藏相 比 开发效果较好 ; I 与 类开发标准相 比, 高于中国石油 天然气 集 团公 司制定 的开发标 准 。 2 2 开发 矛盾 . 洼5 9块油 井 已进入 高吞 吐周期 , 产难 度 日益 稳 加大 , 续吞 吐 开发 效 果及 经 济 效益 变 差 。直 井 开 继 采 出砂 严重 , 造成 洼 6 0断块 l 5口井 全 部 停 产 ,5 41
中图 分 类 号 பைடு நூலகம்E 5 T 26
洼5 9块 沙 三段 (3 油 藏 为 深 层 超 稠 油 油 藏 , s)
油水界 面深度 约为 14 m。主要 目的层 为沙三水 下 50
19 9 7年采用蒸 汽吞吐 开发方 式 10 0 m井 距 正 方形 井
网投入 开发 , 随着 新井 的逐年 投入 , 区块 日产 油量 呈
1 . M a 地层 压 力 系数 为 0 9 , 35 P , . 5 油层 温 度为 5 ℃ , 8 地 温 梯 度 为 0 0 4 m。原 油 性 质 为 特 超 稠 油 , . 3 ℃/ 5 ℃ 时地 面脱气 原油粘 度 为 1 80 MP s2 ℃ 时 0 2 6 0 a・ ,0 平均 地面 密度为 0 9 7 / m , 质 +沥清 制质 含 量 .9 6 c 胶 为 4 .2 , 蜡 量 为 4 , 油 凝 固 点 为 2 c 地 67 % 含 % 原 6C, 层水为 N H O a C 3型 , 总矿化 度为 30 5 O m / 。 0 0~ 0 O g I
薄层稠油油藏水平井分段蒸汽驱筛选研究

2009 年第 21 期 内蒙古石油化工
111
薄层稠油油藏水平井分段蒸汽驱筛选研究
王 曼, 刘慧卿, 张红玲, 刘羽 中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49)
Ξ
摘 要: 针对小断块或井场开采条件受限的薄层稠油油藏, 提出水平井分段蒸汽驱的开发方式。因 蒸汽驱对油藏条件要求高 , 故投产前须进行筛选。 根据不同原油粘度和油层厚度的组合模拟计算结果 , 研究原油粘度和油层厚度对稠油油藏水平井分段注采开发效果的影响, 建立筛选评价标准。 研究结果表 明 , 当油层有效厚度超过 7. 2m 时, 可利用水平井分段蒸汽驱经济开采原油粘度低于 5000m P a s 的普 通稠油油藏; 油层有效厚度达 9. 6m 时 , 该技术可用于开采原油粘度低于 20000m P a s 的稠油油藏。 关键词: 薄层稠油油藏; 水平井; 分段蒸汽驱; 筛选; 粘度; 油层厚度 目前, 中国许多油田稠油油藏主力区块经过多 年高速开发, 采出程度较高, 油水井措施效果逐年变 差, 迫切需要提高非主力油层储量的动用程度, 特别 是薄油层的动用程度。 利用水平井开发薄油层油藏, 由于水平井间的流动近似于线性驱替 , 在一定油层 范围内波及系数高于垂 直井[ 1, 2 ], 且热采时 热损失 小、 热量利用率高, 在一定注采管柱条件下实现水平 井分段注采[ 3 ] , 可将工业价值产量所要求的最小油 层厚度降至最低限度。 水平井分段注采是在水平井 蒸汽吞吐热采若干周期后, 利用水平井长井段优势 将其分为采油段、 封隔段、 注水段 3 个部分对水平井 进行分段蒸汽驱开采[ 4 ]。 该方式对于薄层稠油油藏开发效果影响显著的 油藏参数主要为油层厚度和原油粘度。 通过相关研 究, 建立筛选评价标准, 为扩大水平井技术应用范围 和高效管理奠定基础 , 同时也为直井无法经济有效 开发的稠油薄油藏边际储量提供一种开发模式。 1 水平井分段注采原油粘度、 油层厚度筛选 1. 1 地质模型 油藏埋深为 1440m , 水平井布井范围为 375m × 225m × 24m , 油层孔隙度为 28% , 油层水平渗透率 2 为1325 ×10 - 3Λ m , 垂向渗透率为水平渗透率的1 �4, 原始含油饱和度为 65% , 原始油层压力为16M Pa , 原 始油层温度为 50℃, 粘温关系、 相渗和毛管压力资料 按参考文献[ 5 ]。 1. 2 水平井分段注采模式 水平井分段注采分为采油段、 封隔段、 注汽段 3 个部分 ( 图1 ) 。 水平井段长为L , 生产段长为L p , 注入
薄层油藏水平井优化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

薄层油藏水平井优化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摘要:采用petrel作为地质建模软件,建立油藏层面构造模型和属性模型,得到油藏三维精细数据体。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水平井的井位、射孔位置、水平段长度、水平井轨迹及注采参数进行优化研究。
根据优化结果,在研究区域已实施水平井1口,产油量是周围直井同周期相同生产时间的5倍。
研究成果在稠油老区二次开发的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较理想的开发效果。
关键词:水平井;层面构造;属性模型;数值模拟;二次开发;优化技术引言曙光油田稠油老区以薄互层稠油油藏为主,占稠油老区总地质储量的68.4%。
该类油藏于1986年开始投入热采开发,处于吞吐开发后期。
措施效果差、产量递减快、经济效益逐年下降。
按照现井网及开发方式,生产效果难以改善,采收率无法提高,开展二次开发方式探索已势在必行。
结合petrel作为地质建模软件,建立油藏层面构造模型和属性模型,得到油藏三维精细数据体。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杜66水平井的井位、射孔位置、水平段长度、水平井轨迹及注采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从而指导水平井二次开发的高效进行。
1 油藏概况1.1 油藏地质特征杜66块是曙光油田稠油老区薄互层状稠油油藏中最大的一个断块,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中段,开发目的层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四段上部杜家台油层,全块构造完整,断块构造形态为一个由北西向南东倾伏的鼻状构造。
油藏埋深-800~-1200m,有效厚度42.1m,平均单层厚度2.5m,平均孔隙度25.5%,净总厚度比0.396,地层水为nahco3型。
断块含油面积4.9km2,地质储量3940×104t。
2 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及数值模拟2.1 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建立以杜66块杜i组为研究对象,杜161井为中心的50口井区域作为水平井有利部署区。
纵向上共划分为15层,其中9个油层,6个隔夹层,另外杜ⅰ2层再细分为3个层,平面上建立12m×12m,共计47250个网格结点的构造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C时 脱 气
了一口分支水平井锦2 5 一 H1 z ,水平段长度2 1 0 m,水平段解释
稠 油层 + 低产 油 层8 2 . 5 m/ 4 层 ,油 层 钻遇 率 3 9 . 3 %,但该 井 生产 效 果 较 好 ,共 生产 l 2 怙 j 期 ,累计产 油 达8 4 0 3 t 。
红— 一
2 0 1 5 年 . 第6 期
锦2 5 — 3 2 ~ 2 6 块 位 于 辽 河 盆地 西 部 凹 陷 西 斜 坡 欢喜 岭 油 田 西 部 , 区 块 于 楼 油 层 原
油粘度 大且油层 薄,利用直 井开发 油汽 比低 ,无法实现经济有效开发 ,区块 自2 0 0 4 年 至今 一直处 于低 效 开发状态 , 目前开 井只有2 口, 日产油5 t ,采 油速度 只有0 . 5 5 7 0 , 区块处 于基 本停产状 态。针 对 区块存 在 的f , l 题 ,通 过油藏 精细描述 、油藏 工程 等方 法 ,在 精细构造 研 究及精确储稠 油利用水平
延 伸 最 大
锦2 5 — 3 2 — 2 6 块位于 锦2 5 块北 部 ,是 锦2 5 块 的 一个 次级断
块 ,开 发 目的层 为于 楼 油 层 .区 块 构造 形 态 是 由三 条 断 层 控制
由东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 ,地层倾角1 . 5 。~ 6 。 ,构造高点位于 锦2 5 — 2 6 一 l 8 井附近 ,高点埋深8 3 0 m,含油面积0 . 1 8 k m 。 ,石 油
锦2 5 — 3 2 — 2 6 块平而组合断层共8 条 ( 均为正断层 )。工区内的断
裂系 统 按 其 走 向 划 分 为 二 类 :北 东 向断 裂 和 近 东 西 向断 裂 。对
本 次部署有关 的断层有5 条 ,其 中锦6 3 2 、锦2 s 一 2 6 — 1 8 、锦2 5 —
3 0 — 3 l 1 断层 是 控制 油 藏 的断 层 。锦 2 s 一 2 6 一 新1 8 、锦2 s 一 2 ( ) 一 1 8 断层 是 分割 断 层 。 没 汁的 三 口水 平 井 位 于锦 2 s 一 3 2 — 2 6 块 。该 块 主控 断层 为 锦6 3 2 、锦 2 5 — 3 ( ) 一 ,并 南 锦2 5 — 2 6 一 新1 8 断 层 分 割成 该块 与锦 2 5 — 2 6 — 1 8 块。
井 开 发 的 可 行 性 进 行 研 究 ,确 认 该 块 适 宜 采 用 水平 井 开 发 , 共部 署 完 钻 水 平 井 2 口.
取得 了良好 的开发效果 ,提高 了区块 的储量 动用程度 。
运用水 平井技术开发锦 2 5 — 3 2 — 2 6 块
薄层超 稠油油藏
◇ 中油辽 河 油田公 司 李 明金
锦2 5 — 3 2 — 2 6 块位 于 锦2 5 块北 部 ,是 锦 2 5 块 的 一个 次级 断 块 , 开 发 目的层 为 于楼 油 层 ,锦 2 5 — 3 2 — 2 6 块 于楼 油 层 油层 垂直 有效 厚 度 小 ,平 均 为6 . 6 m,原 油粘 度 大 ,达 1 2 2 9 0 0 m P s・ S ,直 井生 产 较 好 经济 效 益 。 为 动 用 该 部 分 稠 油 层 ,2 0 0 6 年 ,我 们 在 锦2 5 — 3 2 — 2 6 块 实 施
锦2 5 — 3 2 — 2 6 块原 始 地层 压力 为8 . 7 5 MP a ,地层 温 度3 6 . 7 ℃
2水 平 井开 发可 行 性研 究
2 . 1部 署 依 据
2 ( } 1 3 年6 月底注汽投产 ,初期 日产油1 6 . 9 t / d ,综合含水2 8 . 1 %, 截 止到 目前 ,累产油 已达1 2 4 9 t 。2 0 1 3 年l ( ) 月对锦6 3 2 C H 井进行
水平 侧 钻 获 得 成功 ,锦 6 3 2 C H井 于2 0 1 4 年2 月注 汽 投 产 ,初 期 日 产油 1 4 . 7 t / d ,综 合含 水5 1 %, 目前 生产 形 势稳 定 。
1地质 概 况
1 . 1构造 特征
( 1 )构 造落 实 。根 据地 震 资料 精 绌解 释 ,结 合钻 井 资料 ,
m ,属 中高孔 中高渗 型储 层 . .
1 . 3油藏特 征
油藏 埋 深8 3  ̄ ) ~8 8 5 m, 油 层 厚 度 一 般 为 s ~ 1 2 m,平 均 6 . 6
1 . 4流 体性 质
表现为热采周期短.周期产量递 减快 ,周期产油量低 ,不能取得 m,油 水界 面一 8 8 5 m,为边 底水 油 藏 。
原油粘度1 2 2 9 0 0 mP a・ S ,凝 崮 点2 8℃ ,含 蜡 量 3 . 3 1 % ,胶 质 和
2 ( ) 1 2 年 ,我们在以前研究基础上 ,对锦2 5 一 HI Z 井钻遇率低 的情况进行 了分析 ,重新落实区块构造和储 层发育情况 ,继续
进 行 水平 井 部 署 研 究 。通 过优 选 有 利 位 置 ,设 计 并 实施 两 口水 平井 ( 锦2 5 一 H 5 和锦6 3 2 C H)。锦 2 5 一 H 5 井2 0 ] 3 年4 月7 日完钻 ,
地 质储 量3 2 . 3 X 1 0 t 。
1 2樯 岳嫡 枉
断 层 名称
锦 6 3 2
于 楼 油 层2 { ) ℃条 件 下 原 油 密 度 为 1 . ( ) 1 5 g / c m , 沥 青质 含 量4 7 . 5 6 %,属超 稠 油 。 地 层水 总矿 化 度平 均 为2 7 4 1 . 2 mg / L,为N a H C O 型。
1 . 5压 力与 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