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监狱体制改革论文
现代狱政管理的探讨的论文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监狱工作中的许多矛盾、困难和问题逐步显现出来,特别是狱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监狱刑罚执行工作的要求,甚至制约和阻碍了监狱工作的法制化和科学化进程,影响罪犯改造质量的提高。
因此改革和完善狱政管理制度,已成为人们对监狱管理体制改革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
笔者拟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就当前我国狱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引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使狱政管理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作较系统的分析,阐明走现代狱政管理之路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中狱政工作的基本构想。
本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监狱的基本职能与狱政管理的性质及特色。
第二部分:现代狱政管理的基本理念。
第三部分:现阶段我国狱政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部分:走现代狱政管理发展之路,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
关健词: 监狱; 狱政管理;探讨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iv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China’s market-economy system and the steady deepening of the reforms of it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s, many contradictions,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have surfaced in prison work. In particular, some problems in the prison administration system have rendered it unable to cope with the need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rporal punishment in prison, even restrained and hinder the legal and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of prison work, and affecte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prisoner rehabilitation. Thus, reforming and improving the prison administration system has become a major topic in exploring the reforms of the prison administration system.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by taking advantage of his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conduct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in China’s prison administration and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probes how to introduce modern management ideology to prison administration so that it can cope with the needs of modern development, and elaborates on the path forward for modern prison administra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prison work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This paper consists of four parts:Part I: Basic Functions of Prison and Nature and Features of Prison Administration;Part II: Basic Ideology of Modern Prison Administration;Part III: Major Existing Problems in China’s Prison Administration in the Current Stage; andPart IV: Embarking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Modern Prison Management and Building Modern Civilized Prison.Keywords: Prison; Prison Administration; Exploration目录前言 (1)一、监狱的基本职能与狱政管理的性质及特色 (1)(一)监狱的基本职能 (1)(二)狱政管理的性质 (4)(三)我国狱政管理的特色 (5)二、现代狱政管理的基本理念 (7)(一)树立科学、公正的狱政管理理念 (7)(二)坚持文明、人道的狱政管理原则 (9)(三)创立安全、井然有序的狱政管理环境 (11)三、现阶段我国狱政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4)(一)现行法律法规的滞后与不完善 (14)(二)刑事司法权力分配不合理 (15)(三)罪犯改造的制度不健全,规范化执法有缺陷 (17)(四)监狱安全管理不到位 (19)四、走现代狱政管理发展之路,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 (21)(一)尽快出台完善的刑罚执行法典,为狱政管理提供必需的宏观环境 (21)(二)逐步规范罪犯监管制度,保障罪犯改造活动有序进行 (22)(三)遵循人道的狱政管理原则,切实维护罪犯的合法权益 (24)(四)追求科学的狱政管理模式,提高改造质量 (26)(五)勇于改革,积极探索,引进先进的狱政管理手段 (28)结束语 (30)参考文献 (31)ContentsForeword (1)I. Basic Functions of Prison and Nature and Features of Prison Administration..1(I) Basic Functions of Prison (1)(II) Nature of Prison Administration (4)(III) Features of Prison Administration (5)Part II. Basic Ideology of Modern Prison Administration (7)(I) Building Scientific, Impartial Prison Administration Ideology (7)(II) Maintaining Civilized, Humane Prison Administration Mythology (9)(III) Creating Safe, Orderly Prison Administration Environment (11)Part III: Major Existing Problems in China’s Prison Administration in the Current Stage (14)(I) Lagging and Imperfection of Current Laws and Regulations (14)(II) Unsound Distribution of Criminal Judicial Power (15)(III) Insufficient Prisoner Rehabilitation System, Defective Law Enforcement Standardization (17)(IV) Inadequate Prison Security Management (19)Part IV. Embarking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Modern Prison Management and Building Modern Civilized Prison (21)(I) Enacting Efficient Code for Corporal Punishment Implementation As Soon AsPossible, Providing Prison Administration with Required Macro Environment21 (II) Progressively Standardizing Prisoner Supervision System, Ensuring Orderly Prison Rehabilitation (22)(III) Observing Humane Prison Administration Principles, Substantially Protecting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Prisoners (24)(IV) Pursuing Scientific Prison Administration Model, Improving Rehabilitation Quality (26)(V) Implementing Bold Reforms and Active Exploration, Introducing Advanced Prison Administration Methods (28)V. Conclusions (30)Bibliography (31)前言1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监狱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试论我国监狱企业管理体制改草

【 键 词 】 司制 改 革 ; 府 使 用 制 ; 制 外 管 理 模 式 关 公 政 体 【 图 分 类 号 】DF 7 中 8 【 献标 识码 】 文 A 【 章 编 号 】 6 1 5 0 (0 601 0 6 - 4 文 1 7 — 1 12 0 ) — 0 7 0
不 加 区 别 的 实 施 劳 动 矫 治 必 然 造 成 劳 动 矫 正 手 段 紧 张 状 况 ;2 监 、 合 一 的 管 理 体 制 存 在 角 色 和 职 能 () 企 冲 突 ;3 监 狱 生 产 经 营 缺 乏 相 关 制 度 和 法 律 规 制 ; ()
治 手 段 相 对 单 一 和 不 足 。解 决 的途 径 一 是 通 过 社 会
于 分 离 监 狱 的 多 元 职 能 ,塑 造 责 权 明 确 的 矫 正 生 产
实 体 。 、 分 离 关 键 还 要 看 能 否 塑 造 真 正 的 监 狱 公 监 企
司法 人 主 体 。 先 , 狱 公 司 职 能 和 目 的准 确 定 位 问 首 监 题 。公 司 化 改 革 旨在 从 公 司 治 理 结 构 上 解 决 出 资 者 和 经 营 者 责 权 利 及 其 相 互 制 约 关 系 ,遏 制 监 狱 企 业
化 生 产 活 动 的 巨 大 压 力 下 ,被 迫 考 虑 是 否 转 向 政 府
采 购体制 。 解 决监 狱生 产管 理 的总体规 划之 前 , 在 受
诸 多 因 素 掣 肘 , 个 问 题 还 根 本 无 法 列 入 议 事 日程 。 这 ( ) 营 市 场 化 模 式— — 公 司 制 改 革 一 公 ‘ 1公 司 制 改 革 的 目 的 。 、 分 离 的 直 接 目 的 在 . 监 企
维普资讯
试论监狱体制改革下的监狱工作法制化

试论监狱体制改革下的监狱工作法制化20XX年起,我国监狱系统以“全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为方针的体制改革工作在有关省市正式启动。
体制改革主要目的是要使监狱摆脱经济桎梏,纯化刑罚执行职能,提高刑罚执行质量;要让企业走出行政篱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甩掉监狱非生产性开支等包袱,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此次改革,既是社会发展需要,也是行刑理念进步的具体要求。
在监企合一体制下形成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监狱新体制的发展要求,给监狱工作法制化带来新的挑战。
一、在监狱体制改革下,推进监狱工作法制化的重要意义监狱体制改革后监狱原有的刑罚执行职能和生产经营管理的职能分开,独立运作,建立起新型监狱管理体制和新型监狱企业管理体制,强化了监狱单一的刑罚执行职能,彰显监狱工作主业。
以法制规范国家的行刑活动,实现刑罚与改造活动的法制化,不仅是建立新型监狱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监狱履行监狱职能不可缺少的。
监狱是刑罚执行和改造罪犯的场所,一切活动应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监狱工作法制化,就是把监狱的全部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促进监狱用法律去惩罚与改造罪犯,用法律去统治和管理监狱,切实做到依法行刑,依法治监。
监狱工作法制化是监狱工作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从严治警的重要措施。
二、影响监狱工作法制化推进的症结(一)刑事执行法律体系内部存在矛盾冲突体制改革后,监狱职能单一,按照公正司法、严格执法、责权明确、运行高效、制约有效的要求运行。
目前,我国的刑事执行法律体系是由监狱法及其配套的法规、规章构成,《监狱法》颁行已经十四年,内容过于原则、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迄今监狱法实施细则或条例都未出台,规章以上层次的法律出现了“断层”和“缺项”,出现了法律空白点,使行刑法律总体上处于“粗看有法可依,细究无章可循”状态。
现行监狱的刑罚执行工作,大多依据的是政策性、行政性的法规命令和少量的司法解释,是监狱民警对法律思想、法律精神、法律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以及他们长期从事罪犯管教工作的经验积累。
完善监狱改造制度预防重新犯监狱管理论文(一)

完善监狱改造制度预防重新犯监狱管理论文(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的形式和手段也愈发复杂,导致监狱改造和管理工作成为维护社会安全的基础工作之一。
为了避免犯人在出狱后重新犯罪,必须加强监狱改造制度预防重新犯的工作,建立完善的监狱管理制度,提高监狱改造质量和效果。
一、监狱改造制度的现状当前,监狱改造制度尚不完善,存在一些制度上的漏洞和缺陷,例如监狱职员培训不足、制度不统一、惩罚手段单一等问题。
监狱职员的素质和敬业精神方面也需加强。
二、建立完善的监狱管理制度为了完善监狱改造制度,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狱管理体系。
首先,应该重视监狱职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加强他们的法律素养和职业道德。
其次,监狱应建立细致的犯罪预防教育制度,让罪犯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了解自己的违法行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采取多种惩罚措施监狱必须采用多种惩罚措施,遏制罪犯的犯罪行为。
首先,应采取爱的教育,给罪犯以教育和帮助。
其次,罪犯应该承担由自己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
最后,应采用适当的惩罚手段,如躲藏、禁闭等。
四、加强投入力度监狱改造是社会安全的基础工作之一,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应该加大换届改造的力度,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监狱改造和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五、加强监督和检查监狱改造制度的实施需要广大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监督。
监狱还需要加强自身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定期对监狱改造和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
综上所述,为了防止罪犯重新犯罪,必须完善监狱改造制度预防重新犯的工作,建立完善的监狱管理制度,采取多种惩罚措施,并加强投入力度和监督与检查力度,从而提高监狱改造的质量和效果,保障社会安全的稳定。
我国监狱经济体制改革的探讨(一)

我国监狱经济体制改革的探讨(一)内容摘要监狱经济是伴随着监狱及其行刑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它的存在及其发展不仅能使罪犯劳动力资源得到开发利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贡献,而且还能为监狱有效执行刑罚提供物质保障和现实载体。
而监狱经济的运行状况,直接取决于监狱经济体制。
在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监狱经济体制是一种权力高度集中、监狱和监狱企业合为一体的体制,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狱企业在竞争中力不从心,处于弱者地位,经济效益不断下滑,监狱的生存也受到了直接威胁,监狱的改造质量水平因此而不断下降。
表现在监狱经济方面,面临着监狱企业补充监狱各项建设经费、生产经营债务、办社会等负担过重;监狱企业长期投入不足,发展空间严重受阻;传统监狱企业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等主要困难与问题。
表现在监狱经济体制方面,存在监狱刑罚执行、教育改造职能和监狱经济管理职能难以到位;监、企、社混合多元体制造成监狱工作复杂与艰难;现行监狱经济体制的瑕疵容易滋生司法腐败等主要弊端。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及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以“监企合一”为核心的监狱经济体制面临的困难与弊端逐步显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因而这一问题也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在对监狱经济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回顾的基础上,明确了监狱经济的重要地位,论证了监狱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从多方面分析了监狱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并提出了我国监狱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对策。
本文认为,必须加快监狱经济体制改革,要加大改革力度,落实全额保障政策,推进监、企、社分开,使监狱更好地履行刑罚执行职能;要认真执行政策,将监狱执法经费支出与监狱企业收入分开;要努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顺监企关系,建立促进新型监狱体制规范运行,以“全额保障,监企社分离,收支分开,规范运行”为监狱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从体制、机制和源头上解决目前监狱经济体制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而真正建立和完善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新型监狱体制和工作机制。
狱政管理科学化的论文

狱政管理科学化的论文狱政管理科学化的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率不断上升,刑满释放人员和监狱人数也不断增加。
面对如此庞大的监狱群体,狱政管理的科学化变得举足轻重。
为了确保狱内安全、实现改造罪犯的目标和司法公正,狱政管理科学化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狱政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性。
第一,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狱政管理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一部分,因此,它需要充分发挥一个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机能。
科学化的狱政管理可以通过标准化程序和规定的流程,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
例如,精确的办事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会使监狱的管理更加高效,从而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和人力资源,让管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狱内的其他事务。
第二,提高监管质量。
狱政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指导罪犯走向正确的道路,帮助其改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科学化的狱政管理可以通过加强监督和检查来提高监管质量。
例如,科学化的管理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监测监狱犯罪率等信息,定期发布监狱评估报告,推进制定更加科学的监狱改造计划等方式,提高工作的科学化和精确化,实现监管质量的质变。
第三,规范司法公正。
监狱作为法律执行机关的一部分,其在司法公正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科学化的监管可以通过制定公正的法规、规定标准化处置程序、实行程序公开、纪律训诫等方式,制约有罪犯罪人员的行为,保障其合法权益,提高监狱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度,进一步规范司法公正。
第四,保障社会安全。
作为一个法律的执行单位,监狱在维护社会安全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
科学化的监管可以通过加强预防犯罪教育、修复治疗、维护监狱安全等方式,预防和消除监狱内的潜在不良因素,规范监狱秩序,安全避免犯罪的发生,保障狱内犯罪人员的人身安全。
综上所述,狱政管理科学化是目前狱政改革中持续推动的一项任务,其目标是加快监狱的改革进程,使监狱犯罪治理更加科学和有效。
为了实现科学化的狱政管理,必须注重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科学化的转变也需要依靠各方合作和共同努力完成。
现代监狱建设论文

现代监狱建设论文现代监狱的使命俄国卓越的思想家别尔嘉耶夫在其所著的《人的使命》中提出:“人只有从认识自己开始才能进行哲学思考。
” 就监狱工作者而言,对于现代监狱的认识何尝不如此。
现代监狱的发端肇始于西方,而我国的狱制改革初始于清末。
100多年前的那场轰轰烈烈的监狱改良运动,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近代监狱的黑暗和腐朽,也没有收回“法外治权”,但却狱制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通过监狱改良运动,我国监狱学得到了很大的开展,其后所掀起的波涛,无疑对我国现代监狱的制度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磨难中前进,经过了效仿日本、前苏联,以及改革开放效仿西方监狱之后,我国监狱得到了迅猛开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监狱制度。
当下,我省提出了“建设现代监狱,推动领先开展,服务两个率先”的目标定位,为今后我省监狱工作的创新与开展指明了方向,也勾勒了一幅现代监狱开展的路线图。
从现代监狱的本质、内涵和开展的基本要素分析,在推进现代监狱建设的进程中,现代监狱的使命承载着现代监狱的责任和目标。
首先,维护公平正义,是现代监狱的首要价值。
清代学者何启云认为:“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
”治理国家之道,在于公平正直。
在习惯法和习俗法时代,如,《汉莫拉比法典》所描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那样,极大地表达了“法”的公平。
当同态复仇、种族复仇过度到国家,国家就成为了复仇和惩罚的主体,公权力代替了私人的处分权,特别是自由刑的出现,监狱逐渐成为公平正义的化身。
何为正义?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是不同能力的人得到最恰当的安排,……社会上不同能力的人各司其职,不相僭越,国家就到达了正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得到理性的补充,法律得到公正的补充,规那么得到人道例外的补充”。
哲学大师罗尔斯曾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
”黑格尔关于正义的描述更加直白:“加于犯罪人的刑罚不但是自在正义的,因为这种刑罚同时是他自在地存在的意志,……所以处分他,正是尊敬他是理性地存在。
大力推进以劳动改造制度为核心的监狱改革范文大全

专业的公文写作平台
大力推进以劳动改造制度为核心的监狱改革范文大
全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大力推进以劳动改造制度为核心的监狱改革范文大全,大家一起来看看监狱如何改革,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这篇范文吧。
大力推进以劳动改造制度为核心的监狱改革论文
摘要:历经十年的我国监狱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改革不彻底所遗留的问题在新时期使监狱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监狱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更加突出,有效的劳动改造运行机制长期未建立起来,劳动改造职能发挥不够,监狱的改革发展仍然受到监企体制不顺,劳动改造理论发展滞后的困扰。
新时期的监狱改革必须以毛泽东劳动改造罪犯理论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劳动改造罪犯理论,全面推进以劳动改造制度为核心的监狱改革,建立和完善监企分开的罪犯劳动改造运行机制,实行罪犯狱内生活自给制,建立罪犯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障制度,禁止罪犯一切外来钱物,为罪犯提供适宜的政府采购产品项目,实行罪犯劳动项目多样化和劳动岗位竞争上岗,切实有效地发挥劳动改造罪犯的矫治作用,促进监狱全面发展进步。
关键词:监狱改革监企分开劳动改造罪犯劳动报酬
我国监狱体制改革和监狱布局调整工作,经过近十年的全面推进和艰苦努力,原有的体制性、社会性、保障性障碍已基本解决,监狱职能得到明显强化,监狱布局和环境条件有了显著改善,监狱工作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形势的变化,我们不能不清醒地看到监狱发展依然面临着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监狱体制改革论文以“罪犯劳动改造”为宗旨的监狱制度设计奠定了我国监狱体系的现状:我国绝大多数监狱兼备监狱职能和企业职能。
监狱的企业职能既为罪犯的劳动改造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监狱经费投入的不足。
这种监狱运行模式由解放初延续至今。
同一个监狱组织内监狱职能与企业职能并存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狱体系的特色之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深入发展,这种集监狱职能和企业职能于一身的特殊监狱形态开始出现了一些不适应,运行矛盾逐步显现,现行监狱体制已明显制约了监狱效率的提高,无论从监狱本来的职能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看,现行监狱模式都出现了与社会主义法治新阶段不匹配现象。
在监狱体系外的人看来,监狱既有国家经费支持,又可使用罪犯劳动,还享受国家税收和投资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监狱应该资金充裕、效益上乘。
然而,事实并不如此。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现行监狱运行模式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像所有现代社会问题一样,以资金问题为中心集中表现出来,就是所谓监狱运行资金紧张。
资金是现代社会组织的血液,资金紧张势必引爆组织内外的各种潜在矛盾。
由于资金紧张导致的各种监狱问题包括罪犯改造质量不高,监狱警察权力寻租,监狱职工收入低下,监狱企业亏损严重,等等。
虽然国家投入大量资源,然而这些问题的频发却是不争的事实,所有这些现行监狱问题都可归结为一个词汇或术语,即“效率低下”。
正是在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下,以“监企分开”为中心的我国监狱体制改革被提上议事日程。
经司法部党组提议,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监狱体制改革的十六字方针,即“全额保障、监企分离、收支分开、规范运行”,[1]于2002年在湖北、陕西等六省区监狱系统进行第一批改革试点,并在出台试点改革方案的同时提倡理论先行,积极倡导广泛深入的监狱问题理论研究。
政策科学的原理告诉我们,一项政策的出台总是在问题出现之后才吸引决策者注意,进而开始研究问题的严重性和深层原因,然后才会出台有关政策。
[2]监狱效率问题既促动了国家高层决策者改革监狱体制的决心,又吸引了社会公众对监狱问题的关注,众多专家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介入监狱问题的研究。
就中国监狱问题研究而言,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之后才开始起步的,有关“监企分离”的研究尤为如此,虽然文献汗牛充栋,然而总体上尚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大多数研究就事论事,着眼于政策研究或应用研究,缺乏学理上严谨、内在、一贯的逻辑支撑。
本文试图在归纳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从公共管理角度拓展新的研究思路并由此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向。
第一章中国监狱的结构与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监狱逐步形成了以对罪犯的“监管改造”、“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三大手段为主的监狱工作体系。
而以“劳动改造”为基础的中国监狱体系的企业职能的发挥,使得中国监狱体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系统中一个独特的组成部分。
1.1中国监狱结构的现状中国监狱劳动改造的主要内容是组织罪犯进行生产劳动。
这种监狱生产活动的传统运行模式是,监狱通过自身经营活动,把监狱劳动产品转化为社会需要的商品,从而实现其市场价值,而经营所得则直接用于弥补监狱经费的缺口。
因此,几乎所有现行中国监狱都兼备监狱职能和企业职能,形成了一个组织两类职能的情况。
这种以使用罪犯劳动力为主的企业,一般称之为“监狱企业”。
[3]现行监狱内的企业不仅包括上述的“监狱企业”,还包括不使用罪犯劳动力的所谓“工人企业”[4]。
这些企业涉及行业广泛,包括农业、采掘、机械制造、建材、冶金、化工、纺织、食品等国民经济的多数行业。
近年来,还出现了一种以“来料加工”为内容的监狱生产方式,即为监狱体系外的企业提供罪犯劳动力进行来料加工。
这样,现行监狱的资金来源就有四种主要渠道,即国家拨款、经营监狱企业、经营工人企业和进行来料加工。
此外,许多监狱因不在大中城市内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系统,许多监狱承担了诸如教育、医疗卫生、治安等社会服务。
[5]因此,现行监狱包括监狱职能、社会职能、企业职能三类职能。
监狱中人员成分也非常复杂,除了警察(公务员)和罪犯之外,既包括生产、生活在监狱内的工人(非公务员),也包括生活在监狱内的家属,还包括到监狱打零工的外来人员,甚至还有刑满释放但滞留监狱的人员。
其中,警察和罪犯是监狱永恒的主题和决定监狱职能的主要力量,但也不能排除其他人对监狱职能的影响。
现行监狱体系内的“社会职能”和“工人企业”并非监狱独有,以往国内有关改革对此都有所涉及。
如今普遍接受的观点和做法是,监狱应当逐步剥离其社会职能,逐步分离工人企业。
因此,本文的研究将剔除这些问题,将监狱结构简化为以警察——罪犯两类主体主导的理论模型,着重论述监狱职能(公共产品生产)和监狱企业(私人产品生产)的关系,着力考察警察——罪犯作为经济人对监狱职能(公共职能)和企业职能的影响。
1.2中国监狱问题的研究现状监狱存在和运行所涉及的领域广泛、关系复杂,包括政治、公共管理、历史、伦理、社会、教育、法律、经济、医疗卫生,等等。
监狱问题研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多、研究视角广。
近年来许多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都曾对监狱问题进行过研究探讨,众说纷纭、角度繁杂,水平不一。
总体看来,这些监狱问题研究可分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类。
目前规范研究的文献较多,且出现了一批较有水平的研究成果。
而从实证角度研究监狱问题的文献较少,多是一些操作性研究,虽然它们就监狱体制改革试点的具体操作总结了一些有益经验,但是深入研究体制矛盾的成果还是较少。
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看,从事规范研究的多是学院派,这些学者具有较好的学术素养,基础理论扎实、学理思考严密,内在逻辑清晰,观点和论证较能说服人,他们研究的着力点集中于中国监狱的价值前提,试图回答监狱存在的理由,如何对待罪犯,建设什么样的监狱等问题。
而从事实证研究的多是实践派,他们作为监狱工作者,研究多从监狱现状出发,着力点在具体操作,试图回答监狱运行的效率问题,但因缺乏严格的学术训练而致使内在逻辑(包括数据处理问题)从学理上看不够清晰。
通过这些年的研究积累,中国监狱体制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2.1监狱工作的理念监狱工作应以现代监狱理念为指导。
所谓现代监狱理念,就是指与现代社会及其主流思潮相适应、相协调,反映社会文明、人类进步对监狱的一种信念状态,它是社会主观要求与监狱客观现实的有机统一体。
[6]现代监狱理念的核心是现代法治理念,也就是说,要以监狱运行的法治化来统领监狱各项工作,以监狱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来保障监狱职能(公共职能)的正常发挥,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
现代监狱的制度设计应充分体现法治社会所追求的人道、人权、公正、民主、自由、平等、效率等基本价值理念,合理地控制和维护罪犯的权利,体现刑罚的罪刑法定原则。
1.2.2监狱工作的重点监狱作为维持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其保持社会稳定的职能应落脚在“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工作上,也就是说,监狱作为社会公共机构,对其所生产的公共产品的定位应该设定在让罪犯认同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回归社会后能积极适应或基本适应主流社会,成为与主流社会相容相生、洗心革面的“新人”。
我国监狱的社会主义性质也决定了监狱工作应以不断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中心,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努力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积极矫正罪犯价值观、稳步促进罪犯行为方式转换,把过去危害社会秩序的罪犯锻造成建设社会的积极公民的工作上来。
1.2.3监狱工作的手段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主要依靠三大手段。
一是监管手段,主要通过限制罪犯的人身自由,强制罪犯遵守监狱规则,从而发挥监狱的威慑作用,强化罪犯的规则意识,维护监狱的安全与稳定。
二是教育改造手段,通过教育让罪犯获得更多的知识,全面提高其文化思想素质。
三是劳动手段,通过劳动改进其思想素质,提高其劳动技能,达到改造罪犯的目的。
这三种手段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互相渗透,互相支持的,某些时候还可以互相替代。
然而,在关于如何让罪犯劳动的问题上,却有针锋相对的争执。
一部分观点认为,罪犯的劳动不能创造价值,罪犯劳动只能是一种习艺性的,或者消耗精力的劳动。
通过劳动可以让罪犯获得谋生的技能,有利于出狱后适应社会。
还可以消耗其精力,防止罪犯在监狱内制造事端,重新犯罪。
当然地,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监狱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剔除其企业职能,国家应当对监狱的各项经费给予足够保证,不能从(监狱)企业的经营中获得补充(经费)。
另一部分观点认为,罪犯的劳动应当创造价值,只有创造价值的劳动才能达到改造罪犯的目的。
笔者持后一种观点,即,罪犯应当从事创造价值的劳动。
总体说来,以上三点涉及的都是规范研究的内容。
1.2.4关于监狱体制改革在监狱体制改革方面,坚持监狱职能和企业职能的分离。
但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操作层面,对监狱和企业的矛盾滞留于感性认识。
简单地认为,监狱和企业性质不同,一个是国家行政机关,一个是自负盈亏的实体,两者应当分开。
但对于监狱职能和企业职能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几乎没有研究,尚未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
所以,虽然总结出一些分离监狱职能和企业职能的方法,但都难以深层次地触及现行监狱的主要矛盾,尚未形成系统成熟的改革理论。
当然,监狱体制改革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仍有不少精髓之处,如果加上系统的理论,将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1.3研究方法或分析框架的界定通过对监狱问题研究现状的总结,可以界定出本文的基本结构以及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1.3.1确立监狱体制改革的价值前提监狱不单纯是国家的暴力工具,监狱有其存在的价值基础,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结合体。
监狱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应当是改善其功能、完善其价值、从而决定其性质和结构。
监狱体制改革的思路应该是监狱存在的道德价值决定监狱的具体结构,当然不能脱离社会和客观环境。
因此将着力论述以下问题:其一,监狱应当注重效率,要以最少的财政经费等资源投入获得最高的改造质量;其二,罪犯应当从事创造价值的劳动;其三,在保证监狱职能得到正常履行的基础上,要努力提高监狱企业的运行效率。
从监狱的角度看,生产职能的意义是它提供了劳动改造的载体,产出的产品是监狱实施劳动改造的副产品,并不是监狱第一位追求的东西。
但是,罪犯劳动力毕竟是整个社会劳动力不可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的生产应尽可能实现价值,不至于让这些罪犯在监狱外危害社会,进入监狱还要由其他社会成员供养,从而体现一种社会公平,需要努力使罪犯劳动改造的副产品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这个职能就交给监狱企业履行。
1.3.2分析现行监狱的体制矛盾接着将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当前监狱体系内的监狱职能和企业职能的对立与统一关系,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首先,把现行的监狱职能和企业职能进一步细分为四项具体职能,即监管职能、教育职能、生产职能和经营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