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西铁路彬长矿区采空区地质选线
某煤运铁路工程延安地区工程地质选线

解放 后又 建 成 了很 多 国 有 大 型煤 矿 和其 他 中小 型 煤 矿, 再 加上 一些 私 自开采 的掏煤洞 , 因此 拟建铁 路方 案 受煤 矿采 空 区的影 响很 大 。另外该 区还存 在 大量 的黄 土滑 坡 、 错落 、 崩 塌 等不 良地 质 和其 他特 殊 岩 土 问题 。
摘
要
采 空 区、 滑坡等 不 良地 质是 影响铁路 工程 地质 选线 的重要控 制性 因素 。通过访 问调 查 、 钻
探、 物探 以及 资料 收集 等综合勘 察 方法 , 查明 了拟建煤 运铁 路 工程 附近 的 采 空 区特 征 , 并 对其 影 响 范 围
进 行 综合评 估 , 结合 该地 区其他 控制 线路 方案 的影响 因素 , 提 出了相 对安 全 、 经济的 线路 方案 建议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1 —1 5
第一作者简介: 郭 晓亮 ( 1 9 8 2 一) , 男, 2 0 0 4年 毕业 于西北 大学 勘察技术 与工 程 专业 , 工程 师。
河) 、 汾川 河 、 仕 望 河 。地 下 水 分 为 第 四系 全 新 统 冲 、
洪积 层孔 隙弱 富水含 水 层 , 第 四 系 中上更 新 统 黄 土孔
某煤运铁路 工程延安地 区工程地质选线 : 郭晓亮 吕 菲
隙极 弱富水 含水 层 , 新 近系上 新统 静乐 组红 土 隔水层 , 侏 罗 系下统 延 安组 砂 岩含 水 层 , 三 叠 系上 统 瓦 窑 堡组
区条 则沟 煤矿 整合 区 、 宝 塔 区青 化 砭 镇后 丈 子 沟 煤 矿
Ge o l o g i c a l Ro ut e S e l e c t i o n f o r a He a v y Ha u l Ra i l wa y a t Ya n a n Co a l Zo n e
彬长矿区煤层气赋存特征及开采前景分析

彬长矿区煤层气赋存特征及开采前景分析彬长矿区煤层气赋存特征及开采前景分析1、矿区基本概况彬长矿区位于黄陇侏罗纪煤田中部,地处咸阳市彬县、长武县境内。
矿区规划面积577.39km2,地质储量78.91亿t;区内主采煤层为4号煤层,平均厚度19.39m。
煤层赋存稳定,地质构造简单,煤质优良,灰分小于12%,含硫小于0.5%,属低硫、低磷、低灰、高热值的优质动力煤。
开采条件优越,适宜大规模机械化开采,是建设大型现代化矿井的理想之地。
1997年8月原国家计划委员会以计交能[1997]1351号文下达了《国家计委关于陕西彬长矿区总体规划的批复》,批复矿区新建矿井9对,分别为大佛寺矿井 (其中一期3.0Mt/a,二期8.0Mt/a)、孟村矿井(6.0Mt/a)、胡家河矿(4.0Mt/a)、小庄矿井(8.0Mt/a)、亭南矿井(3.0Mt/a)、下沟矿井(3.0Mt/a )、官牌矿井(1.2Mt/a)、蒋家河矿井(0.9Mt/a)、水帘洞煤矿(0.90Mt/a),矿区总规模41.0Mt/a,其中一期36.0Mt/a,二期41.0Mt/a。
矿区“十五”期间已建成亭南矿井、大佛寺矿井,随着西〔安〕~平〔凉〕铁路的开工建设,小庄、孟村、胡家河、雅店矿井及同步建设的马屋电厂、亭口水库等矿区重大建设项目正陆续建设,将最终把彬长矿区建设成为安全、高效,集煤、电、路、化工、水利一体化的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现代化矿区。
2、地层特征彬长矿区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鄂尔多斯盆地分区,从东南向西北沿沟谷依次出露三叠系上统胡家村组(T3h)、侏罗系下统富县组(J1f)、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直罗组(J2z)、安定组(J2a),白垩系下统宜君组(K1y)、洛河组(K1l)、华池组(K1h)。
第三系及第四系覆盖其上。
3、构造特征彬长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渭北隆起北缘的彬县~黄陵坳褶带。
总体构造形态为中生界构成的NW缓倾的单斜构造,在此单斜上展布一些宽缓而不连续的次级褶皱构造。
彬长矿区煤矿开采对白垩系地下水的影响研究

彬长矿区煤矿开采对白垩系地下水的影响研究摘要:随着矿区大范围的大釆高综采放顶煤开采,采煤形成的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在局部延伸至白垩系含水层,导致煤矿涌水量增大,同时也给白垩系含水层造成了破坏和影响。
本文从含水层结构、水位水量、水质方面研究了采煤对白垩系含水层的影响。
关键字:煤矿开采,含水层结构,水位水量,水质彬长矿区是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的十四个煤炭资源基地-黄陇基地的主要矿区之一,属国家规划矿区。
矿区位于陕西省黄陇侏罗纪煤田中部,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东段,属西部干旱缺水地区。
白垩系砂岩孔隙裂隙含水层是矿区主要含水层,其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富水性中等-强,随着矿区大规模的开发,地下水开发利用从以第四系松散层地下水为主,局部地段白垩系洛河砂岩浅层地下水作为补充,转变为以白垩系洛河组砂岩地下水为主,局部第四系松散层地下水作为补充,白垩系地下水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随着矿区大范围的大釆高综采放顶煤开采,采煤形成的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在局部延伸至白垩系含水层,导致煤矿涌水量增大,亭南煤矿涌水量由初期平均160m3/h增长到了近三年的1000m3/h以上,最大达到1700m3/h,同时也给白垩系含水层造成了破坏和影响。
1、采煤对白垩系含水层结构的影响随着煤炭开采,上覆围岩压力释放,形成了冒落带、导水裂隙带及弯曲变形带。
根据矿区开采资料发现,在局部地段,导水裂隙带已延伸进入白垩系含水层,导致白垩系含水层的隔水底板(安定组泥岩)遭到破坏,含水层与巷道采空区连通,形成新的含水层排泄通道,造成含水层水的下泄。
以大佛寺煤矿40108工作面为例,根据工作面两带探查资料显示:导水裂缝带均波及白垩系含水层,裂高采厚比平均16.02倍。
工作面距白垩系底界平均厚度为172.35m,工作面平均采厚12.5m,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约200m,已进入白垩系含水层。
安定组泥岩在煤矿开采前岩石结构比较完整,是良好的隔水底板,导水裂隙带发育至白垩系地层后,安定组泥岩完整性遭到破坏,白垩系含水层隔水底板出现垂向裂隙,成为导通白垩系地下水与采空区的导水通道,白垩系水通过导水裂隙带进入采空区。
采空区勘查方案

采空区勘查项目勘查方案二〇一七年三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3)(一)自然地理 (3)(二)区域地质概况 (3)(三)矿产地质 (4)(四)目的任务 (4)二、勘查工作设计依据 (5)三、整体工作思路 (5)四、工作方法 (5)(一)瞬变电磁 (6)(二)地震勘探 (8)(三)高密度电法 (12)(四)钻探 (14)五、勘查工作设计 (14)(一)工作量设计 (14)(二)勘查工作进度计划 (14)六、近三年勘查工程一览表 (16)七、单位资质证书 (16)八、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17)一、工程概况2017年棚改旧改工程共有3个地块。
项目场区为村民安置工程拟建场区,此类建设项目通常为20层以下的住宅楼。
(一)自然地理项目场区地处山前冲积平原,地形较平坦。
区域内水系主要为巴漏河,区域内众多冲沟汇于巴漏河,巴漏河发源于市南部山区,向北流入小清河。
流经矿区段基本常年有水,雨季流量较大。
该区气候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季多西南风,雨季在7、8月份,年平均降水量610.4mm,年平均气温为12.9℃,全年无霜期197天。
该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烈度6度。
(二)区域地质概况1)地层、地质(1)奥陶纪马家沟组:为煤系地层的基底,分中、下统,缺失上统,为浅海相及泻湖相碳酸盐沉积。
下部为白云质厚层结晶石灰岩,其中部含条带状燧石结核,中、上部为灰色或灰黑色致密厚层石灰岩,含珠角石、头足类化石。
该层厚度在800m左右。
(2)石炭纪本溪组:厚50m左右本区揭露此段地层钻孔少,参照邻区地层资料,本组地层分上、下两段。
上段:由深灰色泥岩和厚层状石灰岩组成,有时夹薄煤层,所夹徐家庄灰岩,厚度较大,岩溶发育,和奥陶系石灰岩共同构成本区煤层的充水、含水层。
下段:由杂色粘土岩,铁质岩,及浅灰色砂岩组成。
(3)石炭—二叠纪太原组:厚162m左右本组地层为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主要由浅灰色砂岩、粘土岩和深灰色粉砂岩、泥岩及薄层石灰岩组成,含薄煤8-10层, 7、9、10-3煤层较稳定。
处理磁铁矿采空区铁路路基施工技术

维普资讯
・
16・ 2
全 国中文核 心期 刊
路基工程
20 0 7年第 3期 ( 总第 12期) 3
变形的影 响大。影响 范 围内的竖 向位移 、水 平位 移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水平变形 、斜率和 曲率等 的变化对作为承载上部 结构 及列 车荷载 的路基影响较大 。地表稳定 性差。
4 采 空 区处 理 工 艺 试 验
经分析研 究拟采用水 泥砂浆 和水泥 粉煤灰浆进行 采空 区的充填 ,试验用水 泥粉煤 灰浆 的配合 比为水 : 水泥 : 粉煤灰 =1O 0 3 14 ,由于浆液 浓度较 . 0: .6: .4 大 ,流动缓慢 。为达 到设计扩散半径 ,施工采 用配合 比为水 : 泥 : 煤 灰 =1O 0 3 水 粉 .0: .0:12 ,配 成 .0 16 . 4m ,比重 15 ,结石率 8. .2 3 5%的粉煤灰浆 。进 行竖井 和斜井注浆试验时 ,水泥砂浆的 配合 比采 用水 : 泥 : = . 0: .0 : .0 水 砂 0 6 0 2 14 ,配成 12 .2 m ,比 重 18 . ,结石率 9 6%的砂浆 ,效果较好 ,施工时予以 采用 ,但在施工过程 中,根据钻孔所 揭示采空 区的情 况 ,仍可适当调整钻孔深度和浆液 的类 型、配 比,以 达到最佳充填效果 。 在 冒落带的松散堆积碎石土层 中存 在大量可充填 的空隙 ,为 了取得空隙的可充填率 ,在现场进行 了松 散堆积碎石土层模拟注浆试验 。试验利 用现场开挖 的
底柱崩 落法开采 ,采空区顶板 自然垮落 ,回采率 约为 6 O%以上 ,至今仍 在开采 。
2 采 空区工程地质特征 采空区地处太行 山东麓 的黄土丘 陵区 ,区 内海 拔
斌郎煤矿年产6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 附件B:开题报告

附件B: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煤炭是工业的粮食。
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机构中,煤炭占75%以上。
煤炭工业发展的快慢,将直接影响直接关系国计民生。
煤炭不仅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而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从煤中可以提取二百多种产品,这些产品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必须的,而且钢材的冶炼也需要消耗大量煤炭资源,钢材又是基建的基础,工业发展的脊梁,另一方面人民的生活对煤炭的依赖也非常大,比如我国北方取暖需要消耗大量煤炭资源。
因此,为使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必须加快煤炭工业的现代化步伐。
目前,我国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2%左右,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中仍占76%以上,而且未来煤炭的需求仍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虽然将来的发展新能源的比重将逐步上升,但在可预见的若干年内,煤炭仍然占据中国能源消耗的主要地位。
据(武承厚)测算,到2020年,我国能源每年仍将需求约50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大约需要45.3亿吨,这相当于目前全球消耗的煤炭总量。
国内煤炭资源不足,必须从国际市场加以补充。
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石油占2.4%,天然气占1.2%),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品种齐全,分布广泛。
根据国土资源部《二○○六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截至2006年底全国煤炭保有储量为:资源储量11597.79亿吨,资源量8262.99亿吨,基础储量3334.8亿吨,储量1825.39亿吨。
全国32个省(区、市)中除上海市外,都有煤炭资源,但区域分布不均衡。
总体特征是北多南少,西多东少,山西和西北地区最富集。
根据煤层的赋存情况和开采技术条件,煤矿可采用地下(矿井)开采和露天开采。
露天开采适用于煤层厚度大、埋藏较浅的条件。
其产量比重,目前,在我国仅占有国有煤矿总产量的7%~8%。
矿井开采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地质条件,在我国广泛采用。
彬长矿区矿区总体规划汇报内容

彬长矿区矿区总体规划简介一、矿区概况十一、矿区辅助企业和设施二、矿区资源条件十二、矿区地面布置三、原矿区规划情况十三、矿区防洪四、井田划分十四、准轨铁路五、矿区建设顺序十五、矿区供电六、矿区建设规模十六、矿区信息网七、矿区均衡生产年限十七、矿区给水排水八、选煤厂布局十八、矿区供热九、煤化工项目十九、技术经济十、规划电厂二十、结论一、矿区概况1.矿区总体规划的过程煤炭院、电力院、铁一院于1993年11月编制了《陕西省彬长矿区煤电路集团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4年6月,三个设计院《陕西省彬长矿区煤电路集团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修)》1997年8月国家计委以计交能(1997)1351号文批复。
2003年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委托煤炭院、电力院、铁一院、化工六院、省水电院编制《彬长矿区综合开发规划》,2005年12月完成。
2006年煤炭院完成矿区规划(修), 2007年1月陕煤集团审察.2.矿区总体规划修改的原因1). 由于地质勘探工作的进展,矿区的地质条件有所变化。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完成了下沟、亭南、大佛寺、胡家河、小庄、孟村、蒋家河与官牌等井田的精查,各矿井的煤层赋存范围及资源储量及等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矿区规划的修改显得尤为重要。
2). 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对煤炭的需求,要求原规划的矿井能力提高。
随着我国采矿技术,采矿设备的发展,矿区已先后开工建设了下沟、大佛寺、亭南、蒋家河等高产高效大、中型矿井,矿区煤炭产量逐年递增,有些矿井的产量已经成几倍的突破了原规划能力,因此,有必要对矿区规划进行修改。
3 ). 矿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有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矿区基础设施已得到很大改善。
312国道,306省道,银川—武汉高速。
西(安)—平(凉)。
矿区电源彬县城东110变,亭口35变,长武县罗峪110变,亭口110变,大佛寺110变。
亭口水库被列为陕西省“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
因此,修改矿区规划时机已经成熟。
彬长矿区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确定方法_黄阳

2. 2 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与评价 由于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没有现成的
公式, 因此考虑通过对其它相似条件的矿区进行分 析, 利用经验比拟法来评价。
下沟煤矿与高家堡井田相距 30余公里, 地形、 地质特征均十分相似, 现在年开采量已超过 150M t。 煤层平均厚度 16. 76 m, 设计预留底煤 4 m, 综放开 采厚度为 12. 7 m, 工作面采高 2. 6 m, 采放比为 1 B 3. 88。目前下沟煤矿导水裂隙带的评价主要参考兴 隆煤矿的评价公式。
目前国内经常采用的导水裂隙带计算经验公式 为 1984年 5矿井水文地质规程 6 ( 试行 ) 和 2000年 的 5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 开采开采规程 6中提供的公式以及各大矿业集团根 据自己矿区的实际情况总结出来的经验公式。 1. 2 公式的适应性评价
5矿井水文地质规程 6 ( 试行 ) 提供的公式适用 于中厚煤层, 或厚、特厚煤层分层开采; 5建筑物、水 体、铁路及主要井 巷道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 6 ( 2000版 ) 中提供的公式适用单层采厚 1~ 3 m, 累 计采厚不超过 15 m, 公式形成时还没有出现放顶煤 开采方法, 因此所用公式对放顶煤开采方法是否适 用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表 2 国内相似采煤方法导水裂隙带计算资料对比表
矿区
开采 煤厚
兴隆庄 煤矿
南屯 煤矿
平均 6m
最厚 8m
平均 6m
煤层 倾斜
程度
煤层顶板 岩石力学 采冒比 采裂比
性质
备注
)))
总体岩性 2. 7~ 属坚硬 3. 5
9. 0~ 最大采 11. 3 高综放
)))
总体岩性 3. 4~ 属坚硬 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