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复习题
地基与基础复习题

地基与基础复习题地基与基础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用粒径级配曲线法表示土样的颗粒组成情况时,若曲线越陡,则表示土的( B )A.颗粒级配越好B.颗粒级配越差C.颗粒大小越不均匀D.不均匀系数越大2.判别粘性土软硬状态的指标是( B )A.塑性指数B.液性指数C.压缩系数D.压缩指数3.产生流砂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动水力( D )A.方向向下B.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C.方向向上D.方向向上且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4.在均质土层中,土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是( D ) A.均匀的B.曲线的C.折线的D.直线的5.在荷载作用下,土体抗剪强度变化的原因是( C )A.附加应力的变化B.总应力的变化C.有效应力的变化D.自重应力的变化6.采用条形荷载导出的地基界限荷载P1/4用于矩形底面基础设计时,其结果( A )A.偏于安全B.偏于危险C.安全度不变D.安全与否无法确定7.无粘性土坡在稳定状态下(不含临界稳定)坡角β与土的内摩擦角φ之间的关系是( A )A.β<φB.β=φC.β>φD.β≤φ1.用以衡量土透水性大小的指标是(B)A.水头梯度B.渗透系数C.动水力D.相对密实度2.关于自重应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由土体自重引起B.一般不引起地基沉降C.沿任一水平面上均匀地无限分布D.大小仅与土的天然重度相关4.太沙基的地基极限承载力理论假设基础底面是(A)A.粗糙的条形面积B.光滑的条形面积C.粗糙的矩形面积D.光滑的矩形面积5.当挡土墙后填土中有地下水时,墙背所受的总压力将(A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6.详细勘探探孔的深度以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为原则,当基础宽度不大于5m,且沉降计算深度内无软弱下卧层时,对条形基础,探孔深度一般可取基础宽度的( C)A.1 倍B.2 倍C.3 倍D.4 倍7.如果矩形底面基础的尺寸为 1 x b =10m x7m,在进行地基承载力中 6 应取( C)特征值修正时,公式A.3m B.4m C.6m D.7m8.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在计算地基变形时,控制的变形特征是(C) A.沉降量B.倾斜C.局部倾斜D.沉降差9.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的桩基础,桩顶嵌入承台的长度不宜小于( C)A.10mm B.20mm C.50mm D.150mm10. 一般情况下,软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值小于( B)A.1OkPa B.20kPa C.40kPa D.60kPa1.靠近山区坡底的洪积土,具有的特点是( D)A.颗粒细小、地下水位较深B.颗粒较粗、地下水位较浅C.颗粒细小、地下水位较浅D.颗粒较粗、地下水位较深2.某土样的液限WL =36%,塑限wP =21%,天然含水量w=26%,则该土的液性指数为( B)A.0. 15 B.0.33 C.0. 67 D.153.地下水位上升将使土中自重应力( C)A.增大B.不变C.减小D.在砂土中增大,在粘性土中减小4.某一土层加荷经历一定时间后,其平均固结度的大小( C) A.与加荷经历时间成线性关系B.与土层厚度成线性关系C.与固结系数相关D.与土的内摩擦角大小相关6.下列因素中,与无粘性土的土坡稳定性相关的因素是_________ 为静止侧压力系数。
地基与基础 期末复习题

(一)多选题1.下列描述基础概念正确的是()A、基础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B、基础只承受上部建筑结构的重量C、基础由若干土层组成D、基础可分为人工基础和天然基础E、基础是一种地下结构2.基础的作用是()A、承受建筑物的重量B、承受地基的重量C、承受自身的重量D、扩散荷载E、可以调节地基的变形3.下列描述地基概念正确的是()A、地基是指基础底下的所有土层B、地基承受基础传来的荷载C、地基的沉降对上部结构无影响D、地基可分为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两种E、地基应有足够的强度(二)选择题1.当土体中只存在()时,土体呈现固体或半固体状态。
A、结合水B、强结合水C、弱结合水D、自由水2.某土样土粒比重为2.6,则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如果该土样体积为1m3,则质量为2.6kgB、如果该土样土粒体积为1m3,则土粒质量为2.6kgC、如果该土样体积为1cm3,则质量为2.6gD、如果该土样土粒体积为1cm3,则土粒质量为2.6g3.某土样经试验测得体积为100cm3,质量为187g,烘干后质量为167g,则该土样的天然含水量为()A、0.107B、10.7%C、11.98%D、0.11984.在下列土的指标组中全部直接由试验测定的为()。
A、天然重度、含水量、干重度B、土粒比重、天然重度、含水量C、土粒比重、天然重度、孔隙比D、天然重度、孔隙比、含水量1.土中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值随深度的增加变化是()。
A、土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均减小B、土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均增加C、土自重应力增加而附加应力减小D、土自重应力减小而附加应力增加2.对于轴心受压基础基底中心点以下地基土中的附加应力描述正确的()。
A、同一水平面,中间大,两边小。
垂直方向递增B、同一水平面,中间小,两边大。
垂直方向递减C、同一水平面,中间大,两边小。
垂直方向递减D、同一水平面,中间小,两边大。
垂直方向递增3.地基附加应力在地基中向下、向四周扩散,并在扩散过程中应力()。
地基与基础复习题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复习资料(一) 年级 专业 姓名分数1. 2. 3. 4. 5. 6. 7. & 9. (一)填空(共25分,每空1分) 颗粒级配曲线越 ________ ,不均匀系数越 ___________ ,颗粒级配越. 应选择级配 _________ 的土料作为填方或砂垫层的土料。
工程上用 ____________ Cu )表示土颗粒的不均匀程度,C u ________ 否则称为均匀的。
土中应力按起因分为 _______________ 分为 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土的渗透破坏形式通常为 ___________ 时视为不均匀的, ,按作用原理或传递方式可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常用测定方法有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 和 _______ 荷载试验曲线上,从线性关系开始变成非线性关系时的界限荷载称为 ______________ 郎肯土压力理论中,当墙后填上达到主动郎肯状态时,填上破裂面与水平面夹角为. 相同地基上的基础,当宽度相同时,埋深越大,地基的承载力 ______________ 」 注基础是指埋深 _____________ 的基础。
承受而 10. 端承桩是指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由 桩。
11. 在细粒上的击实曲线上,稣值干密度所对应的含水量称为. 12. 孔隙比是指 __________ 与_ (二)选择题(15分,每题1分) 1. 利用角点法及角点下的附加应力系数表仅可求得( 九 A 基础投影范国内地基中的附加应力B 基础投影范用外地基中的附加应力C 基础中任意点的附加应力D 基础中心点下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2. 土中控制体积和强度变化的应力是()。
A 孔隙水压力 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之比。
可忽略不计的 B 有效应力 )o C 自重应力 B 上的压缩主要是丄中孔隙体积的减小 D 饱和丄的压缩主要是上中气体被挤出 A 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 C 土的压缩与上的透水性有关 4. 土的压缩系数越大,表示( A 丄的压缩性越髙 B 土的压缩性越低 C e-p 曲线越平缓 D e-lgp 曲线越平缓 5. 在基底平均压力和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条形基础的沉降比矩形基础的沉降( A 大 B 小 C 相同 D 无法比较6. 达西建理描述的是()状态下的渗透规律。
地基与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地基与基础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地基工程是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A. 增加填充层厚度B. 挤密填土C. 增加基础面积D. 安装橡胶防震垫层答案:B2. 地基沉降是指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发生的哪种变形?A. 平移变形B. 弯曲变形C. 转动变形D. 压缩变形答案:D3. 在地基工程中,下列哪一项是确定地基承载力的重要参数?A. 水分含量B. 压缩性指数C. 土粒间摩擦力D. 土壤比重答案:B4. 承重墙是地基工程中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下列哪种墙体材料可用于承重墙?A. 砖B. 水泥C. 木材D. 钢筋混凝土答案:D5. 以下哪种基础形式通常用于在软土地基上建造房屋?A. 筏式基础B. 载荷平衡基础C. 塔式基础D. 悬吊式基础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地基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
答案:地基沉降会导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进而引起建筑结构的变形和破坏。
不均匀沉降可能导致建筑物倾斜,使其失去稳定性,甚至倒塌。
此外,地基沉降还会导致建筑物的地下管道和设备变形或破裂,影响使用功能。
2. 请列举两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答案:两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挤密填土和钻孔灌注桩。
挤密填土通过在软土地基上加压压实填土,增加地基的密实度,提高承载力。
钻孔灌注桩是一种深层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在地基中钻孔并注入高强度水泥浆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三、计算题1. 一座建筑物的总载荷为5000 kN,地基承载力为1200 kN/m²,建筑物的地基面积为60 m²。
请计算该建筑物在地基上的安全系数。
答案:建筑物的总载荷为5000 kN,地基承载力为1200 kN/m²,建筑物的地基面积为60 m²。
建筑物在地基上的承载力为地基承载力乘以地基面积,即1200 kN/m² × 60 m² = 72000 kN。
安全系数可以通过建筑物的承载力除以总载荷来计算,即72000 kN / 5000 kN = 14.4。
工程地质与地基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及填空第1篇工程地质概论1.玄武岩是属于()A.浅成岩B.深成岩C.喷出岩D.火山碎屑岩2.侵入地壳深处的酸性岩浆冷凝后形成()A.流纹岩B.花岗岩C.辉绿岩D.闪长岩3•在胶结物中,强度最大的是()A.铁质B.硅质C.泥质D.碳质4•变质作用因素主要是指().A.高温,高压和化学活泼性流体B.上覆岩体重力下的压固脱水作用C.高温下的矿物重结晶作用D.构造应力将岩石挤压破碎的作用5•大理岩是由()变质而成的岩石.A.石灰岩B.石英砂岩C.泥岩D.花岗岩6•地层对称重复,中间老,两边新,地层界线平行延伸,表示该地区存在()A.水平背斜B.水平向斜C.倾伏背斜D.倾伏向斜7•正断层是指断层的()的现象.A.上盘相对向上运动B.上盘相对向下运动C.下盘相对向下运动D.两盘水平错动8•逆断层是指断层的()的现象.A.下盘相对向上运动B.下盘相对向下运动C.上盘相对向下运动D.两盘水平错动9•地下水中含有侵蚀性CO2时,对混凝土有()A.一般酸性侵蚀B.溶出性侵蚀C.碳酸侵蚀D.硫酸侵蚀10.上层滞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A.大气降水B.潜水C.承压水D.岩溶水11.埋藏在地面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重力水叫做()A.上层滞水B.潜水C.承压水D.裂隙水12.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A.饱气带水B.毛细水C.重力水D.上层滞水13.埋藏并充满两个隔水带之间的重力水叫做()A.潜水B.承压水C.上层滞水D.饱气带水14•黄土的()是黄土地区浸水后产生大量沉陷的重要原因.A.湿陷性B.崩解性C.潜蚀性D.易冲刷性15.具有承载力低,沉降量大的土是()A.黄土B.软土C.膨胀土D.冻土16.冻土的冻胀融沉性是因为冻土中含有较多的()A.易溶盐B.水C.孔隙D.有机质17.岩石的强度指标,通常是用岩石的()来表示.A.抗压强度B.抗拉强度C.抗剪强度D.抗扭强度18.岩体工程性质不仅取决于组成它的岩石,更主要是取决于它的()A.结构体形态B.矿物成份C.不连续性D.岩石构造19.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坡内一个或几个滑动面作整体下滑的过程叫做()A.崩塌B.滑坡C.溜坍D.坍方20•滑坡主要发育在()A.花岗岩区B.石灰岩区C.软弱岩区D.高陡边坡21.斜坡上的大量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坡体崩落的现象叫做()A.剥落B.落石C.崩塌D.滑坡22•崩塌主要发育在()A.软弱岩区B.节理不发育边坡C.节理发育的坚硬岩区D.平缓山坡23、泥石流是一种()A.由风化碎屑物质组成的碎流B.流量特别大的洪流C.含大量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D.由重力堆积物组成的固体物质24、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作用25、外力地质作用的程序: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2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根据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对岩体进行基本质量等级分类的。
地基基础复习题库

地基基础复习题库第一章土的性质与基承载力一、填空题1土的颗粒大小按粒径大小可分为_、_、____、____四类。
2. 土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
3. 土的工程分类主要包括_、_、____三类。
4. 土的压性指标包括_、_、____。
5. 土的渗透性指标包括_、_。
6.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包括_、_。
7. 地基承载力是指_8. 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_。
9. 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主要包括_、_、____。
10. 地基沉降分为_、、____三种类型。
二、选择题1.以下哪种土的颗粒大小介于0.075mm~2mm之间?() A. 砾石 B. 砂土 C. 粉土 D. 粘土2.以哪种土的塑性指数最大?() A. 砾石 B. 砂土 C. 粉土 D. 粘土3.以下哪种土的渗透性最好?() A. 砾石 B. 砂土 C. 粉D. 粘土4.以下哪种土的压缩性最大?() A. 砾石 B. 砂土 C. 粉土 D. 粘土5.以下哪种土的抗剪强度最大?() A. 砾石 B. 砂土 C. 粉土 D. 粘土6.以下哪种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最常用?() A. 静载荷试验 B. 动载荷试验 C.标准贯入试验 D. 触探试验 . 以下哪种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最简单?() A.经验公式法 B. 极限平衡法 C. 有限元法 D. 弹性理论法7.以下哪种地基沉降类型最容易引起建筑物破坏?(A. 瞬时沉降 B. 固结沉降C. 蠕变沉降D. 不均匀沉降8.以下哪种因素会影响地基承载力?() A. 土的性质 B. 地下水位 C. 荷载类型D. 以上都是9.以下哪种措施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A. 夯实 B. 加固 C. 换填 D. 以上都是三、简答题1.简述的工程分类标准。
2.简述土的物理性质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3.简述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的优缺点。
4.简述地基沉降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地基复习题

《建筑地基与基础》复习题思考题:1.土由哪几部分组成?土中三相比例的变化对土的性质有什么影响?2.何谓土的颗粒级配?何谓级配良好?何谓级配不良?3.无粘性土最主要的物理状态指标是什么?4.粘性土的物理状态指标是什么?何谓液限?何谓塑限?它们与天然含水量是否有关?5.何谓塑性指数?其大小与土颗粒粗细有何关系?6.何谓液性指数?如何应用其大小来评价土的工程性质?7.何谓基底压力、地基反力及基底附加压力?8.何为土的压缩性?引起土压缩的原因是什么?9.土的压缩性指标有哪些?怎样利用土的压缩性指标判别土的压缩性质?10.何谓土的抗剪强度?同一种土的抗剪强度是不是一个定值?11.土的抗剪强度由哪两部分组成?什么是土的抗剪强度指标?12.影响土的抗剪强度的因素有哪些?13.地基变形分哪三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点?14.临塑荷载、临界荷载及极限荷载三者有什么关系?15.什么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怎样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有何关系?16.何谓土压力?土压力有哪几种?如何确定土压力类型?并比较其数值大小?17.朗肯土压力理论及库伦土压力理论的适用范围?二者在计算方法上有何异同点?18.什么是基础埋置深度?确定基础埋深时应考虑哪些因素?19.挡土墙后的排水构造有哪几种?20.建筑工程把地基土分为哪几类?21.重力式挡土墙按墙背倾斜形式分为哪几类?22.桩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端承桩和摩擦桩的受力情况有什么不同?本地区的桩通常属于哪几类?23.何为单桩竖向承载力?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方法有哪几种?24.地基处理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其适用范围如何?综合练习题:1. 某工程地质剖面及各层土的重度如图2–28所示,其中水的重度=w γ9.8kN/m 3,试求:(1)A 、B 、C 三点的自重应力及其应力分布图形;(2)地下水位下降4m 后所产生附加应力、并画出相应的分布图形。
答案:(1)72,108.8,168.8;(2)39.22.某建筑场地天然地面以下第一层为粉质粘土,厚5m ,318.0/KN m γ=,2.72s G =,w=35%;第二层为粘土层319.0/KN m γ=, 2.75s G =,w=34%。
地基与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地基与基础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地基的承载力主要由以下哪项因素决定?A. 土壤的密实度B. 土壤的颗粒大小C. 土壤的含水量D. 土壤的化学成分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基础施工中常见的问题?A. 基础沉降B. 基础偏移C. 基础腐蚀D. 基础过载答案:C3. 基础施工中,以下哪种材料不适合作为基础垫层?A. 碎石B. 沙子C. 粘土D. 混凝土答案:C4. 地基处理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地基的承载力B. 减少地基的沉降C. 改善地基的稳定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基础的类型不包括以下哪项?A. 条形基础B. 独立基础C. 桩基础D. 悬挑基础答案:D二、判断题1. 地基的承载力与土壤的密实度成正比。
(正确)2. 基础施工中,所有类型的土壤都适合作为基础垫层。
(错误)3. 地基处理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正确)4. 基础施工中,基础偏移是正常现象,不需要特别处理。
(错误)5. 桩基础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地基。
(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地基与基础的区别。
答案: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层或岩石层。
基础是建筑物与地基接触的部分,是建筑物的支撑结构,它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给地基。
2. 什么是地基承载力?它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在不发生失稳情况下,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
它与土壤的密实度、颗粒大小、含水量、化学成分以及地基的深度等因素有关。
3. 为什么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答案:进行地基处理是为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基的沉降,改善地基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四、计算题1. 已知某建筑物的总荷载为2000kN,基础宽度为3m,基础深度为1m,试计算地基的承载力。
答案:地基承载力 = 总荷载 / 基础面积 = 2000kN / (3m * 1m)= 666.67kN/m²五、案例分析题1. 某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基础沉降不均匀,分析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绪论学习内容:1、关于土的概念(1)、土的定义:土是地表岩石经长期风化、搬运和沉积作用,逐渐破碎成细小矿物颗粒和岩石碎屑,是各种矿物颗粒的松散集合体。
(2)、土的特点:1)散体性2)多孔性3)多样性4)易变性(3)、土在工程中的应用1)作为建筑物地基2)作为建筑材料3)建筑物周围环境3、地基与基础的概念(1)、基础:1)定义:建筑物的下部结构,将建筑物的荷载传给地基,起着中间的连接作用。
2)分类:按埋深可分为:浅基础:埋深较小,可采用深基础:桩基础、地下连续墙(2)地基1)定义:基底以下的土体中因修建建筑物而引起的应力增加值(变形)所不可忽略的那部分土层。
(持力层:直接与基础接触,并承受压力的土层下卧层:2)分类:天然地基:在天然土层上修建,土层要符合修建建筑物的要求(强度条件、变形条件)人工地基:经过人工处理或加固地基。
(一)变形问题1、意大利比萨斜塔意大利比萨斜塔举世闻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就是一个典型实例。
因地基土层强度差,塔基的基础深度不够,再加上用大理石砌筑,塔身非常重,1.42万吨。
500多年来以每年倾斜1cm的速度增加,比萨斜塔向南倾斜,塔顶离开垂直线的水平距离已达5.27m,比萨塔的倾斜归因于它的地基不均匀沉降。
比萨斜塔全景2、苏州市虎丘塔:虎丘塔位于苏州市西北虎丘公园山顶,原名云岩寺塔,落成于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悠久历史。
1980年6月虎丘塔现场调查,当时由于全塔向东北方向严重倾斜,不仅塔顶离中心线已达2.31m,而且底层塔身发生不少裂缝,成为危险建筑而封闭、停止开放。
虎丘塔地基为人工地基,由大块石组成,块石最大粒径达1000mm。
人工块石填土层厚1-2m,西南薄,东北厚。
下为粉质粘土,呈可塑至软塑状态,也是西南薄,东北厚。
塔倾斜后,使东北部位应力集中,超过砖体抗压强度而压裂。
3、上海锦江饭店1954年兴建的上海工业展览馆中央大厅,因地基约有14m 厚的淤泥质软粘土,尽管采用了7.27m的箱形基础,建成后当年就下沉600mm。
1957年6月展览馆中央大厅四角的沉降最大达1465.5mm,最小沉降量为1228mm。
1957年7月,经苏联专家及清华大学陈希哲教授、陈梁生教授的观察、分析,认为对裂缝修补后可以继续使用(均匀沉降)。
(二)强度问题1、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严重倾倒,是地基整体滑动强度破坏的典型工程实例。
1941年建成的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由于事前不了解基础下埋藏厚达16 m的软粘土层,初次贮存谷物时,就倒塌了,地基发生了整体滑动,建筑物失稳,好在谷仓整体性强,谷仓完好无损,事后在主体结构下做了70多个支承在基岩上的砼墩,用了388个500KN的千斤顶,才将谷仓扶下,但其标高比原来降低了4m 。
(三)渗透问题1963年,意大利265m高的瓦昂拱坝上游托克山左岸发生大规模的滑坡,滑坡体从大坝附近的上游扩展长达1800m,并横跨峡谷滑移300-400m,估计有2-3亿立方米的岩块滑入水库,冲到对岸形成100-150m高的岩堆,致使库水漫过坝顶,冲毁了下游的朗格罗尼镇,死亡约2500人,但大坝却未遭破坏。
我国连云港码头的抛石棱体,1974年发生多次滑坡。
1998年长江全流域特大洪水时,万里长江堤防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一些地方的大堤垮塌,大堤地基发生严重管涌,洪水淹没了大片土地,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的威胁。
仅湖北省沿江段就查出4974处险情,其中重点险情540处中,有320处属地基险情;溃口性险情34处中,除3处是涵闸险情外,其余都是地基和堤身的险情。
1998年长江全流域特大洪水时,万里长江堤防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一些地方的大堤垮塌,大堤地基发生严重管涌,洪水淹没了大片土地,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的威胁。
仅湖北省沿江段就查出4974处险情,其中重点险情540处中,有320处属地基险情;溃口性险情34处中,除3处是涵闸险情外,其余都是地基和堤身的险情。
1、土力学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部分内容:一是土的基本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二是土体受力后的变形与稳定性问题;三是工程应用的要求和措施,主要是地基设计与处理等。
四是掌握天然地基上一般浅基础的简单设计方法或验算方法五能正确的使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学习建议土力学的学习包括理论、试验和经验。
理论学习:掌握理论公式的意义和应用条件,明确理论的假定条件,掌握理论的适用范围;试验:了解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的基本手段,重点掌握基本的土工试验技术,尽可能多动手操作,从实践中获取知识,积累经验;经验在工程应用中是必不可少的,工程技术人员要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以便能切合实际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土力学是利用力学知识和土工试验技术来研究土的强度、变形及其规律等的一门科学。
它既是一门古老的工程技术,也是一门年轻的应用科学。
古人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宫殿、庙宇、堤坝、大运河、桥梁等,都为本学科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古典土力学的基础。
然而,这些仅限于工程实践经验,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
土力学的系统理论始于18世纪兴起工业革命的欧洲。
经过17、18世纪很多学者的研究,初步奠定了土力学的理论基础。
但直到1925年美国著名科学家、土力学奠基人太沙基归纳前人的成就,发表了《土力学》一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土力学的基本内容,土力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计算机的出现、计算方法的改进与测度技术的发愤以及本构模型的建立等,以迎来了土力学发展的新时期。
现代土力学主要表现为一个模型(即本构模型)、三个理论(即非饱和土的固结理论、液化破坏理论和逐渐破坏理论)、四个分支(即理论土力学、计算土力学、实验土力学和应用土力学)。
其中,理论土力学是龙头,计算土力学是筋脉,实验土力学是基础,应用土力学是动力。
未来人类的发展将面对资源与环境以人类生存的挑战,更多的岩土工程问题需要解决,青年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将要肩负起历史的重任。
1.1 地球的构造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 地球的圈层构造外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内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深度约为20~70 km1.2 地质作用定义: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和地壳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壳形态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作用。
按照自然动能的来源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第二章地质构造及地貌类型第一节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地壳受到各种内外力的影响,在不断地改变着地球的面貌。
地壳分裂为板块的活动以及宇宙间引力的活动使地壳产生水平和垂直两种运动。
地质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是地壳运动的产物。
一、倾斜构造——原始沉积地层常是水平展布的或是缓倾角的,由于地壳运动产生倾斜,就是所谓单斜构造,是岩层发生褶曲的一翼。
二、褶皱构造——岩层受地壳运动后产生弯曲变形称褶皱构造,它是岩层塑性变形的结果,岩层仍是连续的,并未失去其完整性。
三、断裂构造——岩层受地壳运动的构造应力而破裂,产生裂隙和断层两种类型,使岩体失去完整性和连续性。
断裂构造的力学性质:裂隙——是存在于岩体中的裂缝,是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
断层——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沿断裂面发生了显著位移、错动称为断层。
大的断层包括断层破碎带和其影响带,称为断裂带,如山东郯城延伸至安徽庐江的大断裂绵延上千公里,为世界上著名的活断层——郯庐断裂。
断层带的宽度可由几厘米、几米至几十米。
A.断层的类型——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
B.断层的工程评价:由于岩层发生强烈的断裂变动,致使岩体裂隙增多、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地下水发育,从而降低了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对工程造成了种种不利影响。
地壳运动产生的能量以弹性应变能的形式在断层及其附近的岩体长期积累,并使断层两侧相对位移,以弹性应变的形式表现出来。
当应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断层突然错动,并使积累在断层及其附近岩体中的应变能快速释放,发生地震。
强震活动经常发生在断裂带应力集中的特定地段上:活动断裂转折部位、端点部位、分枝部位以及不同方向活动断裂的交汇部位。
处。
一、地质年代地球形成到现在已有60亿年以上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地球经历了一连串的变化,这些变化在整个地球历史中可分为若干发展阶段。
地球发展的时间段落称为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在工程实践中常被用到,当需要了解一个地区的地质构造,岩层的相互关系,以及阅读地质资料或地质图时都必须具备地质年代的知识。
岩层的地质年代有两种:一种是绝对地质年代,另一种是相对地质年代。
绝对地质年代: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从形成到现在有多少“年”。
它能说明岩层形成的确切时间,但不能反映岩层形成的地质过程。
相对地质年代:能说明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及其相对的新老关系,如哪些岩层是先形成的,是老的;哪些岩层是后形成的,是新的,它并不包含用“年”表示的时间概念。
可以看出,相对地质年代虽然不能说明岩层形成的确切时间,但能反映岩层形成的自然阶段,从而说明地壳发展的历史过程。
所以在地质工作中,一般以应用相对地质年代为主。
地址年代表(见课本28页)二、第四纪沉积物地质特征地质年代中第四纪时期是距今最近的地质年代。
在第四纪历史上发生了两大变化即人类的出现和冰川作用。
这反映了第四纪时所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构造运动和火山活动等特点。
而第四纪时期沉积的历史相对较短,一般又未经固结硬化成岩作用,因此在第四纪形成的各种沉积物通常是松散的、软弱的、多孔的,与岩石的性质有着显著的差异,有时就笼统称之为土。
第四纪沉积物是坚硬岩石经长期地质作用后的产物,广泛分布于地球的陆地和海洋,它是由岩石碎屑、矿物颗粒组成,其间孔隙中充填着水和气体,因而构成为由固相、液相、气相组成的三相体系。
第四纪沉积物的形成: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及其特征根据地质成因类型划分,可将第四纪沉积物的主体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湖积土、海积土、风积土及冰积土等。
定义:土是连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在原地残留或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堆积物。
属第四纪沉积物。
根据地质成因类型划分,可将第四纪沉积物的土体分为:1.残积土;2.坡积土;3.洪积土;4.冲积土;5.湖泊沉积物;6.海洋沉积物; 7.风积土;地下水定义:地下水是赋存于地表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经土壤渗入地下形成的。
地下水是地质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能影响环境的稳定性。
主要表现在:地基土中的水能降低土的承载力;基坑涌水不利于工程施工;地下水常常是滑坡、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发生的主要原因;一些地下水还腐蚀建筑材料。
第一节地下水概述1.地下水:气态水、结合水、毛细水、重力水、固态水以及结晶水和结构水。
重力水(自由水):不受静电引力影响,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可传递静水压力,能产生浮托力、孔隙水压力,在运动过程中产生动水压力,具有溶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