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版2017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北京市2017年初三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2017年初三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2017年初三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语文试卷2017.5一、基础▪运用(共20分)名人故居是一种载体,它承载着诸多历史文化信息。

走进名人故居,可以发现其深厚的人文内涵和文化价值。

1.匾额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它以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深远的寓意,指点江山,评述人物。

右边的这幅“浩然之气”匾额,就悬挂于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的文天祥祠。

请你欣赏匾额,完成(1)-(3)题。

(共6分)(1)对这幅匾额的欣赏和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墨浓笔畅,笔力道劲有力。

B.采用楷书书体,浑厚大气。

C.笔走龙蛇,整体潇洒淋漓。

D.四字道出了文天祥崇高的民族气节。

(2)请你配合“浩然之气”匾,为文天祥祠内侧大门两侧的楹柱拟写一副楹联。

下联为“永剩丹心照古今”,下列最恰当的上联选项是(2分)A.河岳日星垂万世B.唯留正气参天地C.长荣青史壮乾坤D.报国文章尊李杜(3)看到匾额,你能联想到的关于“浩然之气”的诗句是什么?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2分)答:。

2.高楼林立的北京城里,坐落着不少名人故居,齐白石故居就位于南锣鼓巷雨儿胡同。

作为著名的国画大师,齐白石曾以“耕砚牛”自称。

请你结合下面这首小诗,推测解释“耕砚牛”的意思。

(2分)自嘲齐白石铁栅三间屋,笔如农器忙。

砚田牛未歇,落日照东厢。

耕砚牛:。

3.东晓市大街203号是满清开国重臣洪承畴的故居。

洪承畴原为明朝大臣,相传他曾以一联句感谢皇恩。

在他降清之后,有人将此联句的标点稍作修改,就表达了对洪承畴的强烈讽刺。

结合上述内容,依次填在下面方框中的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修改前: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修改后: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A.!。

B.!? C .?。

D.,?4.名人故居是一种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遗存。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题。

(共4分)名人故居一般是指名人出生或较长时间居住生活过的住宅建筑,是名人成长和生活的见证。

它提供.了①(保存保护)和传承名人信息的场所,讲述着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

2017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7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7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一、基础▪运用(共21分)1.欧阳询的字点画工妙,骨硬肉丰。

古人评价其字的笔画“ (斜钩)”具有“险而劲”的特点。

请你欣赏下面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选帖,完成(1)﹣(2)题。

(1)欧阳询的这幅字帖属于楷体(字体),其中“武”字第七笔的“ (斜勾)”体现了“险而劲”的特点。

(2)下面是古人评价书法的四句话,根据这幅字帖的特点,判断其中属于评价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书法作品的一项是cA.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B.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

C.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D.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

【考点】15:汉字临摹.【分析】本题中第一小题考查学生对楷书的理解与掌握.【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书法体式的掌握,同时兼顾笔顺考查及书法作品鉴赏.《九成宫醴泉铭》作为考查点,相信考生都不陌生,该作品充分体现了欧阳询的书法结构严谨、圆润中见秀劲的特点.武的笔顺:横、横、竖、横、竖、提、斜钩、点(2)本题考查学生对书法的掌握.作答本题,依然可以用排除法.在这四个选项中,A是钟繇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B是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C是欧阳询“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是明陈继儒对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此碑书法的评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充分体现了其书法特点;D是张芝的“一笔书”,“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据此即可作答选C.答案:(1)楷7(2)C2.名人故居是北京的历史文化名片。

参观这些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4)题。

(1)下面是名人故居分布图。

请你根据提示语,判断图中【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

初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初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初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2017年初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北京果脯(fǔ),也称京式蜜饯(jiàn)。

多用新鲜水果,经过去皮,取核(hé),浸泡,腌制等工艺加工而成。

作为零食,具有果味浓郁,酸甜适口等特点。

B.行走在德国首都柏(bó)林,仿佛沉浸在绿色的海洋中。

在城区沿着13个湖泊(pō)形成的河岸缓步徐行,感受远离大都市喧嚣(xiāo)之后的宁静。

C.周末的农贸市场里人头攒(cuán)动,不绝于耳的是一阵阵的哄(hōng)闹声,“禁止哄(hòng)抬物价,提倡诚信经营”的宣传语也分外醒目。

D.国家出台了畜(xù)牧业补贴政策,对达到要求的牲畜(chù)养殖厂,给予一定数量的补贴。

这个政策能够调节市场供(gōng)求关系。

2.下列语句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振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

B.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

C.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到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仓海桑田的痕迹。

D.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拙。

3.下面这段文字有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2分)①近年来,随着运河综合保护措施的全面推进,拱宸桥西岸的大量历史遗迹得到保存。

②凭借众多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里的传媒、动漫等创意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4.名著阅读(共3分)这是一位同学阅读《海底两万里》等名著后所写的读书笔记,请你读后,按要求选择。

【读书笔记一】情节概括A.孤身勇斗舰队,奇招灭掉火灾B.风暴危险偏航,麦田侥幸获救C.海底美景不断,海面平静无波D.遭遇暴雨封路,陷入迷路危境(1)上述情节中,出自《海里两万里》的是(1分)【读书笔记二】人物点评A.他,心地善良,刚毅勇敢,酷爱真理。

他是—个外科医生,也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的航海家。

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答案】(1)楷体7 (2)C【解析】本题考查字体和笔顺,属于基础类内容。

第(2)小题可以选用排除法,认真读题不难选出答案。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答案】老舍故居【解析】本题实际考查作家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属于常识内容。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答案】D【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修辞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要求对作品有相应的了解。

本题D错在“热烈而激昂”。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答案】①自创②屈原【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修辞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要求对作品有相应的了解。

本题D错在“热烈而激昂”。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病句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和《专题讲座——语法知识》中有详细讲解。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平时应加强识记。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答案】C【解析】本题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平时应注意积累。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文言文复习》中有相应的讲解,并在专题讲座的《阅读复习》中略有涉及。

【答案】(守城者)弃城而逃【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平时应注意积累,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文言文复习》中有相应的讲解,并在专题讲座的《阅读复习》中略有涉及。

【答案】乙【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只要理解了全文的意思,本题较容易答出。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文言文复习》中有相应的讲解。

【答案】得道多助【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只要理解了全文的意思,本题较容易答出。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文言文复习》中有相应的讲解。

(完整版)2017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完整版)2017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7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1道小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21分)1. 欧阳询的字点画工妙,骨硬肉丰。

古人评价其字的笔画“(斜钩)”具有“险而劲”的特点。

请你欣赏下面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选帖,完成(1)—(2)题。

(共5分)(1)欧阳询的这幅字帖属于体(字体),其中“武”字第笔的“(斜钩)”体现了“劲而险”的特点。

(2分)(2)下面是古人评价书法的四句话。

根据这幅字帖的特点,判断其中属于评价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书法作品的一项是(3分)A. 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B. 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

C. 如深山至人,硬瘦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D.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

2. 名人故居是北京的历史文化名片。

参观这些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4)题。

(共10分)(1)下面是名人故居分布图。

请你根据提示语,判断途中【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

(1分)提示语:《骆驼祥子》描写社会各色人物,展现北平生活画卷。

答:(2)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

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然我沉醉其中。

B. 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北京市大兴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

北京市大兴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

北京市大兴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1. 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7道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语文课外学习活动,其中一组的探究主题是“书法欣赏”,以下是同学们整理出来的材料。

请根据要求,完成第1 ~5题。

①学习书法先从 _______ 开始,再学习 ______ ,最后是______ 。

而欣赏书法作品,与创作相反,欣赏必须从整体开始,再到局部,继而深入内核。

②一幅优查的书法作品,首先应能从整体上感染欣赏者,如果失去了整体美,局部的“美”也失去意义,并预示着这幅作品的失败。

要把握整体,就要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作品的整体布局、意味都会在一定空间距离外闪现出来。

有些作品每个字的笔画、结体还不错,甚至还有一定的功力,而整体却相当凌乱。

就像合唱队里的各声部演员,不管高、中、低音,都扯着喉咙唱高八度,即使每个人的声音都高尤、优美,不仅失去了旋律,也就失去了音色和谐的美。

③书法作品的章法布局之美,在书法技巧中虽是一个独立部分,但又与运笔的节奏、墨韵的变化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通过字形的大小、长短、伸缩以至用笔的轻重(ji)徐,配以墨色的浓淡枯润变化,在笔势的管束下,组合成一个均衡统一的整体。

如王羲之的《兰亭序》,章法布局上下承接、疏密有致;结构强调欹正开合,同一字形,绝不重复,能尽字之真态,寓欹侧于平正【甲】点画注重提按顿挫,同一点画,写法多样,无法而有法,能寓刚健于优美。

全篇自始至终流露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给人以高雅清新的艺术感受,成为后人学习行书的典范。

反之,过于工整【乙】齐平而无变化,或杂乱无章而乏气韵,以及一些或过于拘塞或过于疏散的章法,就不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北京市大兴区语文中考一模试卷

北京市大兴区语文中考一模试卷

北京市大兴区语文中考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1. (4分) (2018八下·滨城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寒冬腊月,山里的蜡梅相继开放。

它们虽然生长在贫瘠的岩缝间,经受着凄风苦雨的(侵蚀/侵袭)和无人问津的寂寞,却也无冤无悔;即使零落成泥,也芳香依旧。

到了三四月份,生长在高原上的紫花地丁也会自在绽放,三朵两朵地挨在一起,看上去,①______。

花瓣左右对称,向外弯曲,②______。

紫花地丁紫得清新淡雅,③______。

它虽微小但并不自惭形秽,(而且/反而)更追求精致,活出(精彩/精华)。

(1)文中划线词语的字形和字后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贫瘠(jí)无人问津B . 寂寞(mò)无冤无悔C . 对称(chèng)清新淡雅D . 弯曲(qǔ)自惭形秽(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侵蚀反而精华B . 侵袭而且精华C . 侵蚀而且精彩D . 侵袭反而精彩(3)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①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②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③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B . ①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②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③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C . ①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②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③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D . ①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②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③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二、名著阅读 (共3题;共15分)2. (5分) (2017七上·温州期末) 《镜花缘》《猎人笔记》《城南旧事》是七年级上册自主阅读推荐书目。

请你分别选择一项“推荐语”,向读者推荐这三本书。

《镜花缘》选________ 《猎人笔记》选________ 《城南旧事》选________A.自然风光描写比肩《瓦尔登湖》,堪称十九世纪俄国自然风景与风俗长卷。

2017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有答案)

2017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有答案)

2017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有答案)初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初中,多做题,多练习,为中考奋战,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2017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2分)A、亵渎(xi )、刹那(sh )、强聒不舍(guō)、大动干戈(gān)B、载誉(zǎi)、繁衍(yǎn)、公正不阿(ā )、气冲斗牛(dǒu)C、教诲(huǐ)、即使(j )、一抔黄土(pǒu)、自惭形秽(hu )D、卑劣(li )、自诩(xǔ)、心宽体胖(p n)、挑拨离间(ji n)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 )(2分)A、殒落、断章取义、心无旁鹜、无与伦比B、谀辞、重蹈覆辙、面面相觑、怒不可遏C、赋与、涕泗交流、媚上欺下、正襟威坐、D、布署、恪尽职守、不二法门、略胜一筹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北京电视台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编导很有水平。

B季节有自己的变化规律,它总是春、夏、秋、冬循序渐进。

C金碧辉煌的落日映在空中,十分好看。

D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4、下面一段文字中划线的①、②、③、④处,有两处存在语序不当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只许调整语序,不得增减字数)(2分)历史常给人以警示。

假如当初商纣王能①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②众叛亲离,葬身火海的下场呢?假如当初蔡桓公听从扁鹊的劝告,又何至于③一命呜呼,病入膏肓呢?反过来说,假如当初秦孝公不采纳商鞅实行变法的建议,又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呢?假如当初唐太宗听不进魏征的逆耳忠言,又何来贞观之治呢?由此可见,④善纳人言者,昌;不善纳人言者,亡。

处(填序号)调整为:处(填序号)调整为:5、猜猜我是谁?(4分)(1)夏天的凉友,冬日的火伴。

(家用电器)( )(2)由此登堂入室,任君平步青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大兴区2016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一、基础•运用(共21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共4分)汉字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它是借助“笔墨纸砚”“印章”“镇纸”“搁笔”等工具来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

汉字书法字体,传统讲可分为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五种。

篆书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风格古朴,笔画繁复,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草书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楷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形体方正,横平竖直;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1)下面不属于“文房四宝”的一项是(2分)A.湖笔 B.徽墨 C.镇纸 D.端砚(2)下面对4幅书法作品所属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②③④A.①篆书②隶书③草书④楷书 B.①草书②隶书③篆书④楷书C.①篆书②楷书③草书④隶书 D.①草书②楷书③篆书④隶书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共4分)清明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

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而寒食节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寒食也成为清明节的一个习俗。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1)对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禁(jīn)“仿”字的最后一笔是“横折钩”B.禁(jīn)“仿”字的最后一笔是“撇”C.禁(jìn)“仿”字的最后一笔是“撇”D.禁(jìn)“仿”字的最后一笔是“横折钩”(2)根据语意,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A.⑥③④①②⑤ B.⑥④②⑤③①C.②④⑥③①⑤ D.②⑤①④⑥③3.2016央视猴年春晚开场,主持人给全国人民送上了五副春联,其中一副的上联是“蓝天日丽,九州千里秀”,与之相对应的下联应该是(2分)A.紫气东来,三秦织彩梦 B.碧海春融,两岸一家亲C.古都西望,一路展宏图 D.大地春回,草原锦绣天4.下面语段出自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根据语境,在【甲】【乙】【丙】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甲】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乙】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丙】A.【甲】!【乙】!【丙】! B.【甲】!【乙】?【丙】!C.【甲】,【乙】!【丙】。

D.【甲】,【乙】?【丙】。

5.下面四首诗,各描写了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如果按节令的时间顺序依次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②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③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④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A.③①②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6.按要求作答(共7分)(1)默写(任选3句)(3分)①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②,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③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④,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⑤持节云中,?(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⑥,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2)近水沙滩,鸳鸯休憩;向阳绿树,黄莺争鸣;湛蓝天空,春燕衔泥。

这些无不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倘若你面对此情景,会想到哪句古诗?简要说说此种情景为什么会让你联想到这句古诗。

(4分)诗句:理由: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7~9题。

【甲】臣(指乐毅)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

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

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也,有高世主之心,故假节于魏,而以身得察于燕。

先王过举,厕之宾客之中,立之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

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节选自《史记乐毅列传》)【乙】臣(指魏征)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1)不以禄私其亲以:私:(2)必固其根本固: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3分)(1)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翻译:(2)必浚其泉源翻译:9.结合两段选文,写出乐毅、魏征这些臣下在治理国家方面给君主的建议。

(4分)答:三、名著阅读(共10分)10.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第(1)~(2)题。

(共4分)里存钱时,心里说“这比什么都牢靠!多咱够了数,多咱往墙上一碰;啪嚓,现洋比瓦片还得多!”这两个“碰”分别写出了祥子内心的和。

(2分)(2)在祥子“跳到王家”后,《骆驼祥子》原著中对祥子的心理有这样的描写:“买车,车丢了;省钱,钱丢了。

自己的一切努力只为别人来欺侮!”这里的“丢”其实是指;从后一句可以看出祥子认为。

(2分)11.根据提示, 完成第(1)~(2)题。

(共6分)(1)在《论语》中,多处提到“君子”。

下面对“君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即便不被别人理解,也不恼怒。

这显示了君子修养高,有风范。

B.“君子不重,则不威。

”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

君子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保持尊严。

C.“君子不器。

”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这是主张君子应该具备多种才能技艺。

D.“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不勾结,小人勾结不团结。

君子应该胸怀广阔,公正待人,不结党营私。

(2)被誉为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鲁滨逊漂流记》,着力刻画了主人公鲁滨逊的形象。

他在一个荒无人烟的上生活了28年。

为了生存,他建造房屋,种植稻麦,等。

在这里的第17年和第26年,两次有野人来到这里,在后一次,他救出了一个俘虏,取名“”,后来成为鲁滨逊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小说中,主人公的所作所为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精神。

(4分)四、现代文阅读(共29分)(一)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第12~14题。

(共7分)【材料一】北京新机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礼贤镇和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之间,直线距离天安门46公里、首都机场67公里、天津机场85公里、河北石家庄机场197公里。

北京新机场本期工程按2025年客流量7200万人次、货邮量200万吨、飞行起降量62万架次的目标设计,主要建设机场、空管、供油及航空公司基地等工程。

其中,机场工程总投资790亿元,新建4条跑道、7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和各类保障设施。

在跑道设计上,新机场本期建设的4条跑道采用三纵一横“全向型”构型,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这种跑道构型适合京津地区的空中运行特点,为空管运行提供了多种可行方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北京地区紧张的空域资源,减少航空器地面滑行时间,有利于提高空地一体运行效率,并减少了对周边区域的噪声影响。

在综合交通发展上,打造以新机场为核心的“五纵两横”综合交通主干网络,将公路、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多种交通方式整合,以大容量公共交通为主导,形成具有强大区域辐射能力的地面综合交通体系。

北京新机场的筹建,预示着京津冀各个机场的分工将更加明确,真正实现协同发展。

北京新机场要建成大型国际航空枢纽,京津冀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北京首都机场要提升国际航空枢纽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地服务首都;天津滨海机场要强化枢纽功能,大力发展航空物流;石家庄机场要培育为枢纽机场,积极发展航空快件集散及低成本航空。

(图1)(图2)【材料二】从地理位置来看,新机场处于京津冀主要城市之间的中心地带,是京津冀地区规划发展重点的叠加区和衔接区。

在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依托新机场发展临空经济,有利于发挥产业集聚作用。

利用好河北省和天津市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引导北京部分交通物流、教育培训、商贸市场等服务功能向外疏解转移,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新机场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交通先行、民航率先突破的重大举措。

工程建成后,不仅能够缓解首都机场容量饱和的运行压力,满足北京及周边地区航空运输快速增长的迫切需要,提升我国民航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将积极促进北京世界城市建设、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新机场将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引擎。

12.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材料一】主要介绍了北京新机场地理位置、建设规模、保障设施及协同发展等。

B.【材料二】主要介绍了北京新机场对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作用。

C.北京新机场既是京津冀三地的综合交通枢纽又是大型国际航空枢纽。

D.京津冀将依托北京新机场大力发展航空物流,借用北京新机场实现经济一体化。

13.下列诗句中,最能体现北京新机场设计目标和发展前景的一项是()(2分)A.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B.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

D.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4.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北京新机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哪些影响。

(3分)答:(二)阅读选文,完成15~18题。

(共12分)①一月二十八日中午,鹦鹉螺号在北纬9度4分处浮出水面,西面不远处的陆地隐约可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