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件-第三单元-写作 学写读后感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课件(共34张PPT)

作品赏析、读书笔记 读后感
下面这首诗带给你怎样的感触?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下面这首诗带给你怎样的感触?
1.我感受到了作者在寒冷雨夜里的凄凉和孤寂,和他 对亲友的思念之情。2.“巴山夜雨涨秋池”让我感到 作者愁情满腹。外面的雨浙浙沥派张满了秋池,更 是自己的愁绪同这雨水一起上涨,又与这夜雨交织, 弥漫在整个巴山的夜空。 3.这首诗中的“夜雨”,让我最有感触,听着窗外夜 色中时紧时疏的雨声便满心都会贮足了诗。
1、标题
直接拟题
读······有感或者《······》有感
主标题+副标题
过去的悲剧让人珍惜今天的幸福
——读《骆驼祥子》有感
以感点为主标题,以读《·····》有 感
《骆驼祥子》读后感
(1)一个纯洁如冰的 的人,为什么会变 成一个社讲会的渣 滓,一具行尸走肉? 我读完《骆驼祥 子》,我心中的疑 问越来越强烈。
这首诗中的“夜雨”让我最有感触,听着窗外夜色 中时紧时疏的雨声,便满心都会贮足了诗。
小结
1.何为读后感:我们阅读的时候常 常会有所触动,或得到一些启发, 把这些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2.“感”的角度:对主题的思考、对部分内容的理解、 对某个细节或某些语句的感悟。 3.读后感的原则:感>读
二、怎样撰写读后感。
何为读后感
我们阅读的时候常常会有所触动,或得到一些启发, 把这些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因阅读而产生感触 如果要写出一篇优秀的读后感,要在思考、分析的 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和别人分享的内容来写,再按 照一定的篇章结构整理成文。
作品主题思考
在理解作品主题的基础上,对作 品的主题有所领悟或有所反思。 我感受到了作者在寒冷雨夜里的 凄凉和孤寂,和他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 《武松打虎》塑造了武松这个梁 山好汉的形象。但我并不认为他就是 一个大英雄,他打虎固然颇有胆色, 他不顾官府告示,也不听店家劝阻, 分明就是一个社会规则的破坏者。
八年级语文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教案三篇

八年级语文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教案三篇《学写读后感》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的写作训练。
我们阅读时侯常常会有所触动,或得到一些启发,把这些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八年级语文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八年级语文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教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读后感的一般写作思路和方法。
2.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闻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作。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重在写作指导,第二课时完成学生写作,集体评议。
精彩导入生成问题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人生漫漫长河中,书籍就像永不熄灭的圣火,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指引着人生的航程。
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阅读。
当我们获取知识,增长信息时,当我们读完一本书、一篇*、一首诗、一段语录,当我们看完一幅画后,我们的心灵会产生一些共鸣和震荡。
当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想记下来的时候,便成了一篇读后感。
例文引路掌握要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有两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海伦的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心被海伦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在书中,海伦说:“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的确,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知识使海伦创造了这些人间奇迹!海伦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运的,正是因为有了知识,她才如此幸运。
在她19个月失去视觉和听觉后,就与这个世界失去了沟通,失去了联系,这个幼小的生命不知道如何排遣与世隔绝的孤独感,她古怪、粗暴、无礼,直至她的莎莉文老师走进了她的生活,教会她认字,才使她张开了心灵的眼睛,得以与人沟通。
一接触到了知识,孤独的海伦意识到只有知识才能铺就一条通向光明之路。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三《学写读后感》教案4篇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三《学写读后感》教案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三《学写读后感》教案精选4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写读后感》这篇文章,使学生了解读后感的写作要求和技巧。
2.培养学生发表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感受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准备:书本《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学写读后感》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和学生讨论一下读后感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读后感。
2.导入课文《学写读后感》,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一下问题:(1)作者通过阅读什么书来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评价的能力?(2)作者对《红与黑》这本书的评价有哪些?2.讲解课文,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三、讨论写读后感的要求和技巧(10分钟)1.让学生讨论一下写读后感的主要要求和技巧,并记录在黑板上。
四、写读后感(20分钟)1.让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并独立阅读。
2.让学生按照课文的要求和技巧,写一篇自己的读后感。
五、分享读后感(10分钟)1.让学生互相交换读后感,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六、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体会,以及写读后感的收获和困惑。
课后作业:写一篇自己对一本喜欢的书的读后感,并交给老师检查。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三《学写读后感》教案精选4篇(二)教案: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二《说明的顺序》【教学目标】1. 了解说明文的特点与写作要求;2. 学习说明文的顺序安排方法;3. 能够运用说明文的顺序写作法撰写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教学重难点】1. 说明文的特点与写作要求;2. 说明文的顺序安排方法。
【教学准备】教材、黑板、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与引入(10分钟)1. 复习学生对于说明文的了解,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说明文是用来做什么的?说明文的特点是什么?2. 阐释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提醒学生注意说明文的写作规范和技巧。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课件(共28张PPT)

看到书中那句经典的话语:“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 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 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 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 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看书的过程中,伴随着阅读的
深入,我感受着保尔人生的跌宕起伏,感叹着确实如书中所说人 的生命只有一次,而在人生的种种波折面前,我们的保尔是何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修改训练,学以致用
问题: (1)感悟点杂乱无章, 不清晰突出
修改方法: (1)确立好一个集中的 “感悟点”——保尔对命 运的抗争,不屈不挠的品 质。
(2)标题笼统
(2)修改为《生命的呐 喊——读<钢铁是怎样炼 成的>有感》
修改训练,学以致用
问题: (3)对原文的引述杂乱
苏联其他地方一样,遭受了外国武装干涉者和国内反动派的践踏。
虽然红军一度解放了塞佩托夫卡镇,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
尔什维克、水兵出身的革命者朱赫来在镇上做地下工作。朱赫来在
保尔家里住了几天,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
许多道理。后来,朱赫来被匪徒抓去了,保尔急着四处打听。一天,
辨析常见问题
学习写作方法
(一)集中“感点”,条理清晰 (二)正副标题,新颖突出 (三)适当引述,清晰突出 (四)引议结合,联想拓展 (五)结尾总结,扣题升华
修改训练,学以致用
原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保尔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 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 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 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在小的时候因为报复老师而被退学,但保尔没有放弃, 在这样黑暗的生活中,保尔依旧坚忍不拔,让自己每天都有乐趣。 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现实中也是一个不折不挠的人, 他告诉我们万物不皆美,却皆富有活力。在他的笔下,保尔也有 这样的一颗心,不仅是充满活力,而且毫不气馁,他虽疾病缠身,
2020年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件-第三单元-教案(付,32)

9 桃花源记1.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字词并能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2.品味作品语言,感受美好意境。
3.了解时代背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及主旨,探究世外桃源的现实意义。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桃花源记》视频前半段。
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这段视频叫《桃花源记》,讲的是一位渔人不经意间发现了一片桃花林,桃花林尽头、溪水的源头有一个可容一人通过的石缝,石缝后面有什么呢?想知道的话,就和我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桃花源记》。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作品背景1.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
他受家庭教育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苍生”的壮志。
但时值东晋和南朝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使之壮志难酬。
陶渊明于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开始做官,任江州祭酒,不久,解职归田。
隆安四年(400年)时,加入桓玄幕。
元兴三年(404年)为镇军将军刘裕参军,第二年八月,因叔父推荐,得为彭泽令。
郡遣督邮至县,吏役告诉他要束带鞠躬迎接,他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而折腰。
”即自离职去,在官仅八十多天。
离任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志。
因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再没有出仕,直至年老以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2.写作背景。
本文大约写于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二年(421年)。
他目睹当时黑暗的社会:统治者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为了争夺统治地位,多次发生流血政变。
如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
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
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赋税徭役和剥削压榨,给百姓造成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痛苦。
他面对现实,深有感触,于是,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又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发情怀。
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梳理文言句义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学生相互讨论,互助解答。
《学写读后感》语文教学PPT课件(3篇)

“联”,就是联系,它有两层意思:一是对原文进行材料分析、 评论;二是针对自己的感受联系实际生活。对原文进行的材料 分析、评论要略写,但不要不写;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必要 也非常重要,一定要写。联系实际才能使文章有可读性、有价 值。所谓“结”,就是结尾,总结全文,重申自己的观点,要 求简洁有力。总之,应从文中提炼出新观点,结合现实生活, 从新的角度写出内容深刻又颇具新意的读后感。
然而,在人类社会高速发展 的今天,一些父母在陪伴孩子成 长的过程中,却渐渐隐身,甚至
②引联结合:引用《傅雷家 书》中的原句,叙述相关内 容,联系史铁生的人生,写 出自己的感受,使文章内容 既充实又真实。
消失。正因如此,许多孩子越来 越偏离健康成长的人生道路。我 想说:只有陪伴才能洞察孩子内 心的真正需要,才能及时发现并 纠正孩子人生成长轨迹的偏差。 愿天下的父母儿女们,都来读一 读《傅雷家书》吧,让陪伴的温 情,在两代人之间明亮起来,在
《小石潭记》读后感提纲
引述内容
表达感受
联系现实
《小石潭记》“潭中 这得益于 静下心细细品味,才能
鱼”这段文字,描写的 作者的细致 感受到美。我们旅游时,
是常见景致,却让人觉 观察,全身 如果只是满足于走马观花,
得特别美。
心投入。 就很难发现美、欣赏美。
·读后感写作·
2.根据自己的提纲写作一篇简 短的读后感,然后再班级展示所 写作品。
·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按照本节课 所学内容写作读后感。
·写作要点分析·
读后感必须要呈现什么写作内容? 明确: 适当引述原文内容; 感受力求深入; 联系阅读积累及生活经验。
例文引路
【旁批】
陪伴,是最明亮的温情
①开门见山:开头便直接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写作学写读后感

“感”为主,“感”是作文的重点。 写作时,避免引述过多,淹没“感”的 内容。
思维导图
范文赏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感受 我是在一次次流泪中读完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内心 被海伦·凯勒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 深深地震撼了!①
海伦·凯勒在19个月大的时候因 一场病导致失明、失聪、失语,她 变成了一个既盲又聋还哑的女孩。 海伦是不幸的,她对生活失去了信 心;但同时她又是幸运的,她遇见 了春风化雨般的莎利文老师。②
①开篇点题,直接交 代读完《假如给我三 天光明》的感受,确 定感发点。
②介绍海伦·凯勒儿 时的“不幸”和“幸运”, 并穿插了作者的内心 感受。
让我们从读完这本书开始,像海 伦·凯勒那样坚强、乐观、勇敢,好 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用微笑面对厄 运,自强不息,奋发学习,到达自己 理想的彼岸!⑤
④该部分运用了对比 的手法,表达深刻感 悟。由海伦的事迹联 系到现实生活,警醒 我们要珍惜现在所拥 有的一切。
⑤再次点明《假如给 我三天光明》的教育 意义,深化中心,总 结全文。
二、阅读感受的来源。
对作品主题的思考,对某部 分内容的理解,对某个细节或某 些词语的感悟。
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选 择最值得和别人分享的内容来写。
三、写读后感的方法。
1.适当引述。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自 己感触较深的部分直接引述;或对原文加以概括, 间接引述。
2.感受力求深入。阅读后,要反复思考、提炼 把自己的感受明晰化、条理化。写作时从多个角度 或层次来思考与表述。
2.分析剧中人物或情节打动你的原因,可以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

《学写读后感》教案写作目标1.要适当引述或概述原材料,引用课文或名著内容时,一定要仔细准确。
2.要从感触最深的方面人手,切入点要小且新巧,见解要新颖独到。
3.要联系阅读积累及个人的生活经验来谈,掌握“引一议一联一结”的写作方法。
重难点重点:开发“引——议——联——结”的写作思路,能选择适当的感受点,学会写读后感。
难点:学生养成边读边思的良好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
审题意明要求“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是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写下的感想。
“感”包括的范围很广,有的是读文章引起思想感情的变化而产生的感受,有的是从文章中学到的知识,有的是弄懂的某个道理,有的是受到的启发和教育。
作文题目一中的“随感”在这里也是读后感,只是形式更为随意简单。
可不拘泥于作品具体内容,更加自由发散。
要想写好一篇读后感,须在“感”字上下足功夫。
可以从如下三方面着手:1.巧引。
这里所说的“引”,是引用之意。
对于读后感来说,“感”虽然是要重点突出的东西,但如果离开了所引文章的内容,“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换句话说,“感”必须在引用的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
如何做到巧引呢?两个字:“详”与“概”。
“详”即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自己感触较深的部分直接引述;“概”即对原文加以概括,间接引述。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详引还是概引,内容要有针对性,不要过多,否则会喧宾夺主。
2.精议。
这里所说的“议”,是议论之意。
议论是突出读后感的“感”字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议”也分两种,即“总议”和“分议”。
“总议”就是将所引用内容统一罗列出来,而后统一发表议论;“分议”就是平时所说的夹叙夹议,即边引用边议论。
3.妙联。
这里所说的“联”,即联系生活。
写读后感的目的是什么呢?自然是从文章中学习知识,获得经验,领会道理,悟出启示。
因此,如能将所发议论同自己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不仅能让文章内容变得自然、实际,更能带给读者无限的思考和回味空间,可谓一举两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
学写读后感
1.了解读后感,
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写法。
2.运用所学知识写读后感,培养对读物的评价能力。
3.培养并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一、导入新课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人生漫漫长河中,书籍就像永不熄灭的圣
火,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指引着人生的
航程。
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
阅读。
当我们获取信息,增长知识时,当我
们读完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段语录时,当
我们看完一幅画后,我们的心灵都会产生一
些共鸣和震荡。
当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感
想记录下来,便成了一篇读后感。
二、认知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是指看了某篇文章或某部
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想所写的文章(如果是
看了某部影片或戏剧后所写的感想,叫“观
后感”,与“读后感”的性质相同)。
读后感作文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又不
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一般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
论证严密,而读后感最突出的特点是“读”
和“感”的紧密结合,“感”是重点。
“读”,
指读了何文,文中有何事、何观点;“感”,
指读后有何感受。
“读”是“感”的基础,“感”
是“读”的升华。
三、读后感写作指导
(一)写作注意点
1.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
的。
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
只有读得
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
如小说,
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作品涉及的社会背
景,还要弄清楚作品人物的精神品质,反映
的社会现象,表达的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
章节让人印象深刻,为什么有这么深刻的印
象等等。
2.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
读后感的方面很多。
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
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
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
以写成读后感。
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
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
3.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
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
俱到,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
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最顺
畅的一个感点来写。
4.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
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
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
读后感中少不了“叙”。
但是它不同于记叙
文中“叙”的要求。
记叙文中的“叙”讲究
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
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
出事理。
(二)具体方法
1.题目格式。
一般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主标
题,下一行是“读《×××》有感”,为副
标题。
也可直接写“读《×××》有感”或
“《×××》读后感”。
2.基本思路。
(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2)概——概括文本主要内容,做到简练、
重点突出。
(3)议——分析材料,提炼感点,表明基本观点。
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
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作一番挖掘。
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
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初学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句写在篇首。
(4)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
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写读后感最忌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
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
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
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
结尾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
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克服常犯的毛病:①大量引述原文,②脱离原文空写“感”,③内容杂乱无中心,④感受认识太肤浅。
四、实战演练
你看过不少电影和电视剧吧,其中哪一部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就此写一篇观后感,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字。
参考范文:
《流浪地球》观后感
中国首部硬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突破了45亿票房,成为2019年春节的一个话题。
故事讲的是,未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实施了庞大的地球逃亡计划:用2500年时间奔向比邻星。
故事就发生在地球逃脱了太阳引力,即将进入木星轨道时期。
我喜欢看科幻故事。
之前看的许多故事一般是以宇宙飞船一样的小规模,或者是宇宙舰队般的大规模逃离,“轻装”逃走,似乎是正常思维下的一般选择,而这部科幻片却是把地球搬走!影片上一个镜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漆黑的宇宙背景下,地球带着一束长长的气体尾巴,缓缓向前移动着……
这种设想真可谓“前所未有”!
在惊叹此种设想新颖之余,我心中升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会这样设计情节?为什么不选择人类“只身”逃离而非得把地球一块儿带走?
我想,这跟中国人的性格有关系。
我们相信努力的力量,相信勤能补拙,相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们相信团结的力量,人心齐泰山移;我们是爱家、恋家的民族,“穷家难舍”“叶落归根”“狐死首丘”,故土难离。
但有趣的是,这世界上许多事情,也真的是因为相信才最终成功的:因为相信邪不压正,长达十四年的抗战才能最终胜利;这个世界也是因为许多善良人们的同心协力而改变的:因为一代代中国的团结奋斗,中国才成了当今世界不容忽视的力量;这个世界,也是因为爱家爱亲人,才有了灵魂的憩息所,精神的动力源。
《流浪地球》,了不起;中国,了不起!愿我们的国家、愿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能继续秉承相信努力、相信团结、爱家爱国的精神,变得更为强大,更为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