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衡水中学调研卷衡水金卷·语文(三)试卷讲评综述
衡水金卷(三)参考答案

诗歌鉴赏
15.B 【解析】“委婉”错,“耳目”两句对汉元帝的评 价较为直露。
16.①对王昭君离家远嫁的同情。②对汉文帝不辨美 丑, 无制敌之策只能和亲的讽刺批判。③对古代红颜多薄命 的不幸的慨叹。(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信息类文本阅读
1.B 【 解析】A.“更多的是在乡村中自然客观形成的” 不正确。原文中说的是“更多的是老百姓为了自己的生 产和生活自然而然形成的”。C.“没有……规划设计” 不正确,原文中说的是“没有强制性规划”。D.“自然 性和综合性”两个特点概括不正确。原文说的是“乡村 艺术制作材料的自然性”“乡村艺术资源利用的综合性 ”,并非乡村艺术的“自然性和综合性”。
•语文: •任何一个小题都不 应该被放弃!
•基础题--------拿高分
•难题---------拿保底分,争 取突破(古文+诗歌)
文言文阅读 突破,拿下
P197
•先看选文——《通鉴纪事本 末——光武中兴》, •再读选择题12题。
10.C 【解析】从结构来看,“假名”“因势”相对称, 排除A、B项;从语法来看,“根本之固”是“无有”的宾 语,中间不能断,排除B、D项。
追本溯源:追究事物产生的根源。归根结底:归结到根本上。第三横线处 强调推究根本,不是追溯源头,故用“归根结底”。
大有可为:前途极有希望,值得去做。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 到止境。第四横线处是对“我们”而言的,故用“大有可为”。
19.B 【解析】文中第二段第一句中和B项的引号都表示需 要强调的内容。A.表示拟声词;C引用诗词名句;D.表示特 殊含义。
衡水金卷调研卷 答案三

衡水金卷调研卷答案三1、A “因其创作附于漆器之上,使其…”属于强加因果。
2、B “论证其继承传统的必要性”错,应为论证“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的必要性”。
3、B A.过于绝对;C.“故”前丢失“现代漆画题村丰富,意境深远”的条件,且“已凌驾”的说法过于武断。
D.“就一定可以”前后语句属于强加条件或关系不当。
4、A “他也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会经历什么”错误,从前文“他们不会把他怎样”“这很可能是一场误会”“冯牧师心想,他还很幼稚”可以看出,冯牧师并没有意识到接下来自己会经历什么。
5、①上帝之手,原指上帝福音的使者,符合小说中冯牧师的身份特点,他在严酷的现实中觉醒,以自已特有的方式孤身一人向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发起了惊天动地的反抗,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
②小说中冯牧师从一个勿以暴力抗恶的传教士变成了一名孤军奋战的勇士,使得信仰可以让个人去面对人生坎坷、战胜苦难、行走于世的主題更深刻,更有力量。
③小说以“上帝之手”为名,不同于以往烈士、同志、英雄等的惯常用法,新颖的表述既表达了对主人公的尊敬之意,又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每点2分,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6、①冯牧师自认为自己的工作与战争无关不会被为难的自我心理判断,与现实生活中他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关入牢狱并经受了严刑持打形成虚与实的反差,使得作品更为震憾人心。
②莆田在日本是一个电影演员,自视很高,在现实生活中,言行之间都深深打上了做戏的烙印,他把现实场景中真实的人与物都当成虚幻的电影中的人物和道具,以演戏的态度来对待,凸显了莆田精神层面的“非理性”。
③作者把冯牧师和莆田置于同一个“展台”上,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冯牧师的反应与转变,同时用夸张与象征的手法烘托披着艺术外衣的残暴的侵略者莆田的心理虚幻,让他们的生命形式和内容得到了很好的艺术再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④作品中的写实部分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所写的虚幻部分扩大了小说的艺术空间,使作品更显张力。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不分版本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不分版本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考前须知:本试卷分第I卷和II卷两局部。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作答时,将客观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指定位置,在指定区间外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魏家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根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根本的美观念。
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
这一美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表达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根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美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开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
《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彫墙。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把华美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美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假设于目观那么美,缩于财用那么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齋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根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
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那么。
老子极端反对文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假设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观念的源头。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竹文学所扭结并散发的巨大审美——文化效应,不仅得力于其意象系统多维多重的整体性及动态性的表意功能极为契合中国文人的多种价值追求,还在于该系统具有沟通文学自身的理论层面及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的特殊机制,由此而全方位地建构了中国文人的审美情趣。
与游仙、山水、咏史、怀古等题材形式并列,所谓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赋是古代抒情文学中的重要题材与表现形式。
竹在这之中便占有重要一席。
《姜斋诗话》卷二言“咏物诗,齐梁始多有之”,正是竹文学初兴之时。
可以说,咏物诗的兴起成熟是与竹文学发展历程相近的。
文人咏竹时完善臻美了咏物手法。
在咏竹之作接受与鉴赏过程中,中国文人逐步廓清了如何处理咏物作品“形”与“神”、实体与象征关系的认识。
竹子的“节”与文人气节的“节”音同形同,语义相通,以竹比德象征意趣极为明晰,特定的情感取向与价值关怀结体于竹意象之中,文学表现的模式化亦诱发、触动并强化了创作主体理性探究其内在表现规律的冲动,从而促进了所有咏物作品整体规律的探求。
《岘佣说诗》即谓:“咏物诗必须有寄托,无寄托而咏物,试帖体[注]也。
”不妨说,竹文学牵引得咏物作品及其理论注重现实性。
竹在文人情感生活中的实际用途也是多方面的。
且不说一些日用与书写用具,许多传统的乐器如笛、箫等均为竹制。
甲骨文“龠”,即竹制乐器,据说是排箫的前身。
殷周时已有竹制乐器如竽、筑、篪、籁、箫、笛、筝等等。
近年有论者据曾侯乙墓出土的七孔竹笛,认为宋玉《笛赋》是真实的,而宋玉之作直启马融《长笛赋》,两篇作品均描绘竹产于高山绝岩,奇条异千,气势不凡,所制笛音精妙合律,这都并非偶然。
古代乐师对何种竹制何种乐器十分讲究。
像种龙竹、葱竹宜作笛,慈母山竹、紫竹宜作箫,邹山筿竹宜作笙等等。
古称音乐为“丝竹”,唐代还称奏乐者为“竹人”,宋人称领舞人为“竹竿子”。
竹,在物质载体上给予中国音乐文化的贡献,是难于替代的。
河北衡水中学2016高三三模

河北衡水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摸底考试金太阳教育研究院语文研究所编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阅读题)和第二部分(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丨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第一部分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0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即使是娱乐,“粉”什么也很重要伍溪时下,粉丝文化是一种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
所谓粉丝,又叫追星族,就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对另一个人或者一群人〔也有可能是物〉,产生了非比寻常的认同之感与钦慕之情。
这种对优秀人物或事物的钦慕与追随,说起来也是一种人之常情,古已有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据载唐朝有一个荆州人叫葛青,仰慕白居易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竟至于在自己身上刺满了白居易的诗歌,拢共刺了 30多首^想一想都怪吓人。
诸如此类的粉丝行为,历史上真是綿綿不绝,但是到了今天,已不再是“不绝”那么简单了,而是发展成了一股潮流,人多势众。
数量上的扩充只在其次,更重要的变化在于角色转换。
粉丝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仰慕者与追随者了,而开始变成明星的制造者与推动者,粉丝们的行动越来越有组织性与策略性。
大家一定还记得那个一夜之间爆红的邮筒,只因某位明星偶然间与它合了一张影,随后大批的粉丝蜂拥而来,夜以继日地自觉排队,只为了也跟那无辜的邮筒合一张影。
这是无聊吗?是空虚吗?恐怕都不是。
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粉丝们正是要以这种吸引社会关注的方式告诉更多的人:这位明星是非常优秀的,值得我们仿效。
在造星过程中,粉丝们享受的是自己的审美趣味能够成为流行的那种满足感。
粉丝文化让年轻一代的蓬勃生机与巨大诉求呈现在了社会面前,同时也暴露了他们的芜杂与浅近的特点,像现在荧屏上流行的小鲜肉、中性美,就常常引来社会的质疑与诟病。
但是年轻粉丝们积极的参与意识、表达审美风格的强烈诉求,以及强大的行动力与高度的组织性,却让人无法等闲视之。
衡水金考卷语文三答案

• 9 (1)词人百无聊赖,只好久久地站立于 阶前翘首凝望或低头遐思,而所望与所思 更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伤心。(2)春寒袭人,引起词人对 本来向往和赞美的春光产生一丝惆怅之意。 (3)词人孤单寂寞,却没有人能理解这份 孤苦。(4)词人忧思成疾,体质虚弱,而 “悲病”却“相仍”,接连来袭。(没点2 分,答三点可满分)
• 1 这时王僧辩驻扎在湓城,而鲁悉达、樊 俊等人各自拥兵自保,观望着王僧辩的成 败。 。(关键词:“是”“军”“于”各 1分,省略句式1分,语句通顺1分)
• 2韦载所在县的士兵全是高祖原来的兵,大 多数人善用弩,韦载收得几十人,用长锁 链拴着他们,并让自己的亲信看着他们, 命令他们射击周文育的军队。 。(关键词: “即”“以”“监”“部”各1分,语句通 顺1分)
• 因此,文章写 自己和别人的关系的故事, 反映现实生活的人和事,都可以。
• 参考题目 • 陌生而又熟悉的+++ • 我与陌生人同行 • 平凡的陌生人 • 为你喝彩,陌生人 • 陌生人的故事
• (2)展现了阎 正先生青年时期特殊的生活 经历,从而奠定了他艺术之路的基础。(3 分) 特殊的时代造就了阎正的特殊的人生
价值观,特殊的人生经历培养了阎正先生 的小心谨慎的艺术态度和独特的人格。(3 分)
• (3)作者这样安排使文章线索清晰,结构 严谨,也 令人耳目一新。(3分)文中各个 小标题的内容各自独立,却又紧紧围绕题 目“如水君子傲风物,纵横运笔真性情” 这一中心展开,使文章浑然一体。(3分)
• 4 观点一 淡泊名利的真。(1)对于被誉 为集书画家、出版家、艺术评论家于一身 的国艺大师之称,他却直言自己就是一个” 杂”家。(2)不愿为自己出一本书。(3) 不想在自己的艺术中融入商业。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届高三小学期一调考试语文试卷

资料概述与简介 2015~2016学年度高三年级小学期一调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单项选择和主观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客观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指定位置,在指定区间外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请同学们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43分) 一、基础知识(成语、病句、衔接题共11分) 1. 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1)孙小龙模仿赵本山的表演真是______,让大家不时地捧腹大笑。
(2)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主要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就______了。
(3)这部______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
A、惟妙惟肖不攻自破得天独厚B、栩栩如生不攻自破匠心独运C、栩栩如生迎刃而解得天独厚D、惟妙惟肖迎刃而解匠心独运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省就业中心将组织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增加知识,提高技能水平;尽力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
再不会出现务工人员站在桥头、风餐露宿的情况。
B.一代伟人毛泽东深受湖湘文化的影响,而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的哲学思想对毛泽东青年时期的世界观影响尤为深刻。
C. 某大学校长说,为了聘请优秀的教授进学校,他三番五次言高语低地去求人,但要把一些不合格的教授请出去却难上加难。
李玉刚《李》把历史典故和诗词歌赋融为一炉,从“老子”李耳到“诗仙”李白、“词帝”李煜、“药圣”李时珍,从《道德经》《将进酒》、《虞美人》《漱玉词》,了中华李氏文化精华,全球1.5亿李氏宗亲与有荣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国家林业局的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15年,使我国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5%,初步缓解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A.? B.C.D. 二、 调江苏苏州,会清查康熙五十一年以来江苏负课千二百余万,巡抚督责急,逮捕追比无虚日,华固请宽之。
衡水中学调研卷(三)选题课件(精)

14.A【解析】B.成分残缺,在“纷纷要求”前面加 “业主”。 c.后一分句暗换主语或谓语中心语残缺。可在“耗时” 前加“需要”, 并去掉“不可或缺”。 D.词序不当,应改为“出席在美囝夏威夷举行的亚太经 合组织第 1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 一组是 ( )(3分) 在今天这个追求教育公平的时代,爱学生就是 。 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 ,无论 。无论 是 ,无论 , 。在教师的眼里,就如同在母亲的 眼里,他们都是可爱的孩子。 ①是穷人的孩子或者是富人的孩子 ②他们长得漂亮 还是丑陋 ③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受教育者 ④好学生或者是问 题孩子 ⑤优等生或者后进生 ⑥性格温和还是暴躁 A.③④①⑤⑥② B.③⑤①④②⑥ c.③②①④⑤⑥ D.①⑤②④③⑥
13.c【解析】铺张扬厉:原指竭力铺陈渲染,力求发扬光大。 后多形容过分讲究排场。 A.天花乱坠: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 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 B.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不合语境。 D.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经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不合语境。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A:南京郊外的阳山,有三块经人工雕塑、长达40米的巨大石头, 专家认为这是朱棣为给朱元璋修建神功圣德碑选的碑材。 B.上海嘉定区绿地米兰公寓和绿地秋霞坊因大幅下调房价,引 发已购房业主不满,纷纷要求退房或偿还差价。 c.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 缺,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 D.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11月10日至14 日在美国夏威夷出席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第19次非正式会议。
居家二年,一日晨起,大鸟集于舍。爵曰:“伯起之祥至矣。” 果三日而卒。隆庆初,复官,赠光禄卿,任一子。万历中,赐 谥忠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兄为吏,忤知县系狱 忤:触犯 B.挈筐操刃,割道殍食之 挈:提着,拎起 c.岁频旱,日夕建斋醮 醮:古代一种斟酒的仪式 D.一日晨起,大鸟集于舍 集:聚集,集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6. ① 静作用于听觉(1分) • ②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2分) • ③往往与静相融合(2分)
17.亚洲杯的标志,它包括了球员、足球及澳 大利亚国家图形等元素。(2分)会徽中,一 个运动员正在把足球踢出,足球也代表了骄 阳正从澳洲冉冉升起。四条黄色构成了澳大 利亚的地图,也代表了四个举办城市。(4分)
• 8.夜幕降临,酒店飘来酒香,船都停泊靠 岸,人们入店喝酒歇息,寒塘的渔民也都 收鹭开始回家。描绘了一幅日暮回归图。 (3分)反衬出诗人羁旅漂泊之苦。 (2分 ) • 9. ①首联和颔联,通过描写日暮回归的情 景,表达了诗人羁旅漂泊之苦。 ②颈联运 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飘零无依 的感慨。 ③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每条2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 一考试模拟试题 Nhomakorabea文(三)
• 1.B 2.B 3.C • 4.D 5.C 6.B • 11(1)B3D2C1 • 12(1)A3D2B1 • 13.A 14.D 15.A
• 7.(1)吏部尚书王直等按英宗诏书, 广泛推举公正廉洁、有学问、德行好的 官员予以奖励重用,其中就有张骥。 ( “应诏”“博”“与”、定语后置句式 各1分,句意1分) • (2)张骥想法灭蝗,停止了不要紧的事 务,免除了拖欠的赋税,打开粮仓救济 灾民,灾民借此得以生存。(“立法 ”“蠲逋”“发”“赖”各1分,句意1 分)
• 12(2)材料一运用了记叙、描写的表 达方式,描述了1945年7月27日出现在 日本上空的飞机和从天而降的百万份日 文传单,引出《波茨坦公告》发表一事 ,再现当时情景,语言生动,具体,细 致。(3分)材料二运用说明的表达方 式,直接介绍《波茨坦公告》的发表, 语言概括,平实,简明。(3分)
• (3)历史意义:①《波茨坦公告》的发表标志着 同盟国对负隅顽抗的日本战争狂人发出了最后通牒 ,表明了“永久铲除”其“穷兵黩武主义”的鲜明 态度和决心。②《波茨坦公告》的发表加速了日本 军国主义的灭亡。③《波茨坦公告》为战后国际秩 序构建了法律基础。(每条1分) • 现实意义:①防止日本重走军国主义道路,促使其 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或:防止那种给人类带来无 尽灾难的哲学死灰复燃)②依据《波茨坦公告》, 限定日本领土范围;③维护《波茨坦公告》的国际 法尊严,维护二战后和平的国际秩序。(每条1分 )
• 18.立意提示: • 这是一则现实性很强的材料。①从标语形 式的“简单粗暴”和明显的效果看,可立 意为“做事要讲究效果,不要在意形式 ”“不要简单追求效果,也要注意形式的 得体”。②从标语内容以及产生的效果看 ,可立意为“人人都有自尊自爱的一面 ”“文明的种子要埋在自己心里”。③从 大学生这个实验的创新性的角度看,可立 意为“要敢于打破常规”“要把事情做得 出色,就要走创新之路”。④对国人奴性 心理的深刻剖析。
• (4)原因:①妄图掩盖历史真相,掩盖 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本质。②寻求海外 永久派兵的理由,达到炫耀武力、施加 军事影响力乃至军备扩张的目的。③它 对由战争方式窃取的中国钓鱼岛及其附 属岛屿拥有“主权”就“名正言顺”。 (每条2分)
• 危害:践踏国际法,挑战战后国际秩序 ,破坏和平,制造紧张局势,甚至发展 成反人类的战争。(2分)
• • • • • • •
10. (1)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2)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3)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
• 11 (2) ① 内容不同:第一处是恩宁主 动打电话询问吊扇延误的原因,第二处是 供货商主动打电话解释原因并道歉。② 心态不同:第一次扣上电话后怒气冲冲, 第二次放下电话后思绪万千。(2分)这 样安排,在情节设计方面,前后照应,结 构更加严谨;在表现人物方面,前后对比 ,恩宁开始时遇事暴躁发火,后来得到对 方的解释和道歉,进行了反思,发现了自 己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缺点,人物性格 更加鲜明突出。(4分)
• (3) ① 在做了六年销售后升职为公司副 总,是一个工作勤奋、业绩突出的人。② 恩宁升职后,决心做一个公正、耐心、善解 人意的好上司,是一个自我要求较高的人。 ③遇到不如意的事就发火,是一个情绪受环 境影响的人。 ④恩宁坐在办公室里自语的 话和接了供货商电话后的思绪万千,是一个 善于反思的人。 ⑤ 第二天早上,恩宁早些 到办公室把事情理顺,是一个勇于改错的人 。(每条2分,答出三条即可)
• (4) 做好上司的标准很多,就本篇小 说而言①要有公平、耐心、善解人意的 主观愿望; ② 遇事不急不躁,冷静耐 心地处理工作中的烦心事;③真诚、宽 厚地对待员工; ④关心体贴员工,帮助 爱护员工,能营造与员工和谐友善的气 氛; ⑤善于反思,能主动承认错误,放 下面子向下属寻求原谅。 (每条2分, 答出四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