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复旦大学附属上海第五人民医院
病理病案讨论

病理病案讨论第一篇:病理病案讨论患者,男,61岁,退休工人。
突然呕血1小时入院。
患者去年7月份在某医院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于1小时前进食晚餐后出现恶心,呕出鲜红色血液,量约300ml,无血凝块。
伴头晕、心悸、口干。
入院后又呕鲜血约500ml,头昏、乏力,次晨共解柏油样便2次,每次约150g。
患者有乙肝病史多年,确诊“肝硬化”1年余。
入院体检:体温36.9℃,脉率80/min,呼吸22/min,血压105/70mmHg,慢性病容,颈侧见2处蜘蛛痣,巩膜清,有肝掌、腹膨软,肝肋下未及,脾肋下3cm,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
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总蛋白48.1g/L,白蛋白27.6g/L,球蛋白20.5g/L,A/G 1.3,总胆红素27.9μmol/L,直接胆红素8.5μmol/L,谷丙转氨酶120U/L,尿素氮8.10mmol/L,肌酐120μmol/L,葡萄糖7.60mmol/L。
乙肝标志物测定(ELISA法):HBsAg阳性、HBcAg阳性、抗HBc阳性。
胃镜:食管中下段静脉中-重度曲张。
B超:提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肿大,中等量腹水。
腹水常规为漏出液。
腹水病理:未见癌细胞。
住院后因再次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
1、根据提供的病史及检查结果,你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
2、肝硬化的概念,了解发病机制?3、门脉性肝硬化的病理变化如何?叙述其临床病理联系。
答:1诊断:门脉性肝硬化(晚期)依据:1呕鲜血约500ml: 上消化道出血;2 两处蜘蛛痣,巩膜清:激素代谢障碍;3脾肋下3cm,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脾肿大和腹水4肝肾功能:总蛋白48.1g/L,白蛋白27.6g/L,球蛋白20.5g/L,A/G 1.3,总胆红素27.9μmol/L,直接胆红素8.5μmol/L,谷丙转氨酶120U/L,尿素氮8.10mmol/L,肌酐120μmol/L,葡萄糖7.60mmol/L:物质代谢障碍;5乙肝标志物测定(ELISA法):HBsAg阳性、HBcAg阳性、抗HBc阳性:大三阳;6提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肿大:肝硬化失代偿期; 7未见癌细胞:排除肝癌2肝硬化:指由于反复交替发生的弥漫性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而导致的肝结构改建,肝变形、变硬。
老年人维生素B12缺乏症的临床分析

老年人维生素B12缺乏症的临床分析段磊;石蕾;沈黎玮;倪冬燕;任传成【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年(卷),期】2012(032)013【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维生素B12缺乏症的临床特征及病因.方法对13例确诊维生素B12缺乏症的60岁以上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例男7例(53.85%)、女6例(46.15%),年龄61 ~82岁;血清维生素B12低于150 pg/ml的有8例(61.54%),临床首发症状感觉异常9例(69.23%)、共济失调2例(15.38%)、肢体无力1例(7.69%)、纳差消瘦1例(7.69%);临床主要表现感觉异常12例(92.31%)、共济失调12例(92.31%)、肢体无力8例(61.54%)、纳差消瘦6例(46.15%)、感染4例(30.77%)、精神症状3例(23.08%)、皮肤改变和尿潴留各1例(7.69%);实验室检查中7例贫血(53.85%)、4例甲状腺功能异常(40%)、7例头颅MRI提示颅内小缺血灶(100%)、5例脊髓变性(62.5%)、3例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巨幼细胞贫血(50%)、8例胃镜检查异常(100%)、1例合并神经梅毒且脑脊液检查异常(7.69%);13例患者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对以慢性起病、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有感觉异常、胃部疾病史、甲状腺疾病史、糖尿病病史、长期大量饮酒史的老年患者及时进行维生素B12测定可以早期诊断维生素B12缺乏症,尽早补充维生素B12,对该病进行有效治疗.【总页数】3页(P2704-2706)【作者】段磊;石蕾;沈黎玮;倪冬燕;任传成【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240;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240;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240;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240;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2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1.42+4【相关文献】1.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维生素B12缺乏症临床分析 [J], 何素玉;徐建玉;唐毅;姚勇;孙怡2.以复发性口腔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维生素B12缺乏症临床分析 [J], 孟文霞;冯璐;资云玲;蒋李懿;李菊兄;周震3.以复发性口腔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维生素B12缺乏症临床分析 [J], 孟文霞; 冯璐; 资云玲; 蒋李懿; 李菊兄; 周震4.甲钴胺对二甲双胍所致维生素B12缺乏症的疗效 [J], 黄震国; 申圣爱; 太鸿梅; 张春子; 金海琳5.二甲双胍致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B12缺乏症的研究进展 [J], 蔡昳;沈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酷似肺炎的单侧肺水肿1例并文献复习

酷似肺炎的单侧肺水肿1例并文献复习王张生;许澎;朱文青;葛雷;葛均波【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6(043)004【总页数】3页(P500-501,504)【关键词】单侧肺水肿;心衰;肺炎【作者】王张生;许澎;朱文青;葛雷;葛均波【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上海200240;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上海200240;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3肺内血管外液体的蓄积即可形成肺水肿,最常见的原因是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增高。
单侧肺水肿(unilateral pulmonary edema,UPE)可见于胃酸吸入、气胸后肺组织膨胀、充血性心力衰竭、特定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胸部创伤等。
表现为UPE的急性心衰在临床较为少见,常被误诊为肺炎,继而延误诊断。
本文报道1例表现为UPE的急性心衰,治疗后单侧肺水肿消失。
病例资料男,32岁。
因“咳嗽咳痰伴气促1个月”入院。
患者1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爬4层楼后出现气促症状。
无发热,无明显胸闷胸痛,夜间可平卧,未及时入院就诊,自行口服止咳药约1周后症状好转。
1周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出现血块,气促症状进一步加重,稍作活动后出现气促,伴乏力。
于我院急诊就诊,查体:两肺呼吸音粗糙,双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双下肢水肿。
生化检查示:肌酸激酶同工酶17 U/L,肌酸激酶19 U/L,肌钙蛋白I 1.14 ng/mL,B型钠尿肽7 740pg/mL,肌酐132 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04 U/L,总胆红素28.5 μmol/L,谷草转氨酶83 U/L,D-二聚体2.4 mg/L,白细胞10.28×109/L,中性粒细胞7.3×109/L,C-反应蛋白57 mg/L。
通过病例讨论开展药物治疗学教学

・
14 ・ 0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 0 7年 第 1 第2期 0卷
Pata P amayA dCii l e de,0 7 V 11 , o 2 rci l hr c n l c me i 2 0 . o.0 N . c n aR s
托林 雾化 吸入每 4小时 1次 , 急性发作 控制后 出院。最近
1 月 患 者 的 症 状 和 肺 功 能 情 况 为 : 周 4 5次 晨 起 喘 个 每 ~
息, 每月 3 次因夜间咳嗽、 喘而憋醒 , 气 活动后气 喘和 咳嗽。
P F为预 计值 的 9 %。请 参 照 治疗 前 哮 喘 病 情 严 重 程 度 E 0 的分 级 , 价其 哮喘 目前属 于 哪 一级 。 评 教 师 : 患者 至 今 并 未 经过 规 范化 治 疗 , 看 哮喘 防 治 该 请 指南 中规 范 治 疗 前 哮 喘病 情 严 重 程 度 分级 表 ( 表 1l) 见 【 。
表 1 规范治疗 前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
表 2 哮喘息者长期治疗 方案 的选择
分级 间歇状态( 1级) 第 轻度持续 ( 2级) 第 中度持续 ( 3级) 第 不必 吸入激素( 0 gB P或相当剂量其他吸入激素 ) ≤5 0g D 吸入激素(0 ~10 0g DP或相当剂量其他吸入激素)联合吸入长效 &受体激动剂 2 0 0 gB , 长期预防用药
2 0 3 0 0 2。
万托林气雾剂 10“ ,~2喷/ 必要时 1 。经过 4个 0 g1 次, 次 月的治疗 , 患者 自觉 哮喘症 状未完 全缓解, 故再次 就医, 目 前情况 为每周 3次晨起 喘息 , 每月 3次因夜 间咳嗽、 喘而 气
肺部病变PETCT显像-病例讨论

讨论
左肺病变定性?
病理结果及解 析 左肺上叶舌段肉芽肿;
解析: PET/CT示: 左肺上叶舌段近胸膜处结节影,大小约2.8×2.9cm, 纵隔窗见宽基底与胸膜相连,胸膜与病灶间可见线形 低密度影,肺窗见病变周围渗出影,边界尚清,另可 见长条索影,PET上其放射性摄取团状异常增高, SUV最大值为6.6,延迟后SUV最大值为8.4。 该病变CT上的形态学特征为肺部良性肿瘤的典型表现; 虽然PET上显示为团状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不具备 特异性,诊断时仍首先考虑为良性肿瘤。
Case 2 P12538
患者,女,57岁 半月前左胸痛,无咳嗽、发热 CT发现左肺占位,大小2.5*2.1cm 结核菌素试验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未查 未行治疗 否认TB及DM史 无手术史 父亲肺Ca史
PET/CT检查
PET/CT检查
PET/CT检查
PET/CT检查
大小2.8*2.9cm SUVmax6.6--8.4
肺部病变PET/CT显 像病例讨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PET中心 任树华
课程目标
在该课件结束后,您应该掌握: 肺癌PET/CT显像的典型表现 肺部良性肿瘤PET/CT显像的典型表 现 肺泡细胞癌PET/CT显像的常见表现 肺部结节(直径≤1cm)随访的重要 性
Case1 P5506
患者,女,54岁 偶有咳嗽,无胸痛、发热等不适
PET/CT检查
大小约2.1×3.1cm SUVmax4.1----5.9
PET/CT检查
T/CT检查
讨论
左肺病变定性?
病理结果及解 析 左肺下叶腺癌;
解析: PET/CT示: 左肺下叶内侧基底段结节影,大小约2.1×3.1cm,形 态不规则,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PET上其 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SUV最大值为4.1,延迟后SUV 最大值为5.9。 该病变具备肺癌PET/CT显像的典型表现: CT上形态学征象和PET上的FDG摄取团状异常增高,延 迟扫描SUV最大值升高。
胸 腺 五 肽 治 疗 重 型 肝 炎 临 床 疗 效 观 察

参考文献
[ 1 ]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试行) 1 中华内科杂志 ,1995 ,34 :788 [ 2 ] 叶维法 ,钟振义 ,主编 1 临床肝胆病学 1 第 2 版 1 天津 :天津科学
技术出版社出版 ,1998199 [ 3 ] 彭文伟主编 1 病毒性肝炎研究 1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 ,
19981273 [ 4 ] Andreo ne P ,Cursaro C , Gramenzi A ,et al . A rando mized co n-
t rolled t rial of t hymo sin alp ha I t herap y versus interfero n alfa t reat ment in patient s wit h hapatitis B eantigen antibo dy and hapatitis B virus DNA-po stive chro nic hapatitis B . Heopatology ,1996 ,24 :774 [ 5 ] 黄自存 1 胸腺肽α- 1 治疗重型肝炎的免疫调节研究 ,临床肝胆 病杂志 ,2000 ,16 ( 2) :98
高脂血症有可能是肝脏疾病 , 特别是脂肪肝的一个征兆 , 尤其是肥胖患者 , 这些病例用降血脂药后出现肝脏损害 , 要区 分是原有的肝病表现还是降脂药所致 。同时 , 降脂药物一般需 要长期应用 , 需要定期严密检测肝功能水平 。对于脂肪肝患者 如何应用降脂药物 , 也需要大量的严格的临床实验进一步来明 确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
复旦大学的附属医院

复旦大学的附属医院
我校有中山医院、华山医院、儿科医院、妇产科医院、眼耳鼻喉科医院、肿瘤医院、金山医院、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华东医院十所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是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学专家的摇篮,有一批蜚声海内外的著名临床医学专家,更拥有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中青年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临床医学曾经涌现了黄家驷(外科)、林兆耆(内科)、沈克非(外科)、荣独山(放射科)、王淑贞(妇产科)、陈翠贞(儿科)、郭秉宽(眼科)、胡懋廉(耳鼻喉科)、钱惪(传染科)、杨国亮(皮肤科)、吴绍青(肺科)等11位国家一级教授。
附属医院拥有肿瘤学、神经医学、心血管病学、影像医学等一批具有相当实力和优势的学科和学科群,作为医学科研基地,承担和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卫生部和上海市项目基金的研究工作,获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肝癌临床、新喉再造、颅底显微外科、臂丛根性撕脱伤等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
附属医院每年承担大量的医疗任务,接受和诊治众多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疑难危重病例,成功抢救大量心脑血管意外、气管异物、复合性外伤等急诊病人。
设有普通门诊、专家门诊、专科专病门诊、疑难杂症会诊、干部保健、特需服务等多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医疗服务。
垂体瘤术后视野改善的时程特征及改善程度的影响因素

垂体瘤术后视野改善的时程特征及改善程度的影响因素于晓彦 朱皓皓 廖宇洁 金轶平 摘要目的:通过对垂体瘤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中心静态视野的定量分析,来探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视野改善时程的特征,以及术后视野改善程度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
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行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且 术前有视野缺损的垂体瘤患者110例(212眼),对其中在术后1周复查视野有改善且术后3、6、12个 月时随访资料完整的30例患者(45眼)视野改善的时程特征进行分析。
采用平均缺损(MD )定量分析视野。
对各影响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随访资料完整的30例患者视野在术后1周时改善最为明显,而后随时间推移视野改善程度逐渐趋于平缓,其中有1例患者在术后12个月时出现垂体瘤复发。
110例患者手术后1周视野正常、改善、无改善者最佳矫正视力(BCV A )、视野MD 绝对值、全颞上象限视野缺损、视交叉压迫以及肿瘤最大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7.025,P <0.001;F =37.580,P < 0.001;χ2=17.459,P < 0.001;χ2=11.296,P=0.004;F =13.197,P < 0.001);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术前BCV A (β=2.241,P =0.011,OR =9.406)、术前视野MD 绝对值(β=0.195,P < 0.001,OR =1.215)、术前全颞上象限视野缺损(β=1.614,P =0.002,OR =5.024)、肿瘤最大径(β=0.512,P =0.023,OR =1.668)为影响术后视野改善程度的相对独立的影响因素。
结论: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视野在术后1周时改善最为迅速。
术前BCV A 、术前视野MD 绝对值、术前全颞上象限视野缺损和肿瘤最大径为影响垂体瘤患者术后视野改善程度的相对独立影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举办出科病例讨论
兹定于2008年6月30日下午13:30,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新药剂楼3楼阶梯教室举办内科出科病例(具体病例见附件)讨论。
欢迎医院各临床科室医生参加。
出科病例讨论
内分泌科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28岁。
因“多尿、多饮、消瘦3天,加重伴恶心、呕吐1天。
”入院。
3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多尿、多饮、消瘦,无多食,开始未予重视。
1天前,病情加重,出现恶心、呕吐,为少量内容物,伴中上腹阵发性隐痛,无腹泻、腹胀,无呕血、黑便等。
来我院门诊就诊,查随机血糖28.5 mmol/l,血常规报告WBC.15.46109/L、N% 84.7%,尿酮体(++++)。
为进一步诊治,拟“糖尿病并酮症”收治入院。
起病前1周,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未就诊,自服日夜百服宁、抗生素(具体不详)治疗后病情好转。
既往史:体健。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糖尿病史。
【入院体检】
T.37.4℃,P.84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
步入病房,神志清楚,对答切题,自主体位,查体合作,体型中等,BMI23kg/m2。
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双眼睑无浮肿,双眼活动自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良好。
口唇红,无紫绀,齿列齐,牙龈无红肿,口腔粘膜无溃疡,伸舌居中。
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
胸廓对称,呼吸运动对称,双肺叩诊清音,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未触及细震颤,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8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腹平软,中上腹、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明显包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击痛。
双下肢无浮肿,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可,膝反射、跟腱反射、肱二、三头肌腱反射正常,巴彬斯基征阴性,四肢肌力对称Ⅴ级。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26.76×109/L,N.22.9×109/L N%.85.6%,Hb.133g/L;尿酮体(++++);血气分析:PH7.04,BE-25.3mEq/L,AB 5.6 mEq/L,PaCO217mmHg, PaO2103 mmHg;生化:随机血糖36.2 mmol/L,血钾6.8 mmol/L,钠131mmol/L,氯95mmol/L,CO2CP
5.5mmol/L,尿素11.8 mmol/L,肌酐90umol/L,尿酸549 umol/L。
血淀粉酶67U/L。
心三酶:肌酸激酶63 U/L,肌酸激酶同工酶51 U/L,乳酸脱氢酶320 U/L 。
肌钙蛋白I<0.10ug/L。
肌红蛋白10ug/L。
糖化血红蛋白5.59%。
空腹C肽0 ng/ml,餐后2小时C肽0 ng/ml。
抗胰岛素抗体阴性。
肝功能、血脂、T3T4全套均正常范围。
【辅助检查】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
腹部超声提示肝胰脾肾未见明显异常。
胸片报告正常。
【治疗经过】
给予胰岛素泵控制血糖、大量补液、纠正酸碱电解质平衡、美洛西林抗炎、潘托拉唑保护胃粘膜等对症支持治疗。
病情好转后改为三餐前注射优泌林R(早15U-中11U-晚11U)、睡前注射优泌林N 14U,每天4次强化治疗,血糖基本稳定后出院。
【讨论要点】
讨论本病例的诊断和治疗。
【讨论时间和地点】
2008.6.30下午1:30 市五医院新药剂楼3楼阶梯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