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A.轨道半径之比为1:2 B.速度之比为2:1 C.时间之比为3:2 D.周期之比为2:1
难度:0.65 组卷:222 题型:多选题 更新:2017/12/27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7 . “蹦极”是一项刺激的极限运动,质量为m的运动员将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在某次蹦极中,弹性绳 弹力F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弹性绳处于弹性限度内,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11 .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轨道在B点衔接,导轨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静止物块在A处压缩弹簧,在弹力的 作用下获某一向右速度,当它经过B点进入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为其重力的7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完成半圆周运动到达C点,求:
(1)开始时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 (2)物块从B到C克服阻力做的功; (3)物块离开C点后落回水平面时的水平距离及动能的大小。
F.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kΩ,额定电流0.5A) G.定值电阻R3=9000Ω H.定值电阻R4=500Ω 开关S,导线若干 为减小实验误差,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请在虚线框中画出测量用的正确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____________.
难度:0.65 组卷:299 题型:实验题 更新:2017/4/22
A.灯泡L1变亮 C.灯泡L3亮度不变
难度:0.4 组卷:519 题型:单选题 更新:2017/3/30
B.灯泡L2变亮 D.灯泡L4正常发光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5 . 如图,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 、B接触面竖直 ,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 已知A与 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与B的质量之比为

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理综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

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理综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

2013届惠州市第3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试题说明:本试卷共36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案须做在答题卷和答题卡上;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主观题,答题卡的填涂须用2B铅笔;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和答题卡。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1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要求,选对得4分,错选或不答得O分)1. 下列细胞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落叶丰富的土壤中筛选能分解纤维索的细菌B. 家庭利用酵母菌制作腐乳C. 用红色西瓜汁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D. 观察线粒体时,利用甲甚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绿色,再用显微镜观察3. 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H.每种tRNA只转运一种氨蕋酸C.每种氨雄酸只有一种密码子D.核糖体可在mRNA上移动4.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肠进病海的核酸由 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组成B.肠道病孬的遗传符合迤因分离定伟,不符合组合定萍C. 可用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的培养基培养肠道病毐D. 子代肠道病海的蛋白质外壳都是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合成的5. 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B 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C.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细胞产生记忆细胞D.如果祌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6. 下列关于棺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喷施生长索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怛不能疏花疏果B. 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索C. 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某些遙因表达D. 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索合成增加7. 下列葙关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用作“钡餐”的物质主要成分是硫酸钡B. 采用催化设施,将汽车尾气中CO和NO转化为无害气体C. 常温下,可以用铁制容器来盛装冷的浓硫酸D. S0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烯和聚乙烯都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B. 用酸性KMnO4溶液能鉴别乙烷和乙烯C. (NH4)SO4, CuSO4都能使蛋白质变性D. 葡萄糖、蔗糖都能与新制的Cu( OH ) 2反应9. X、Y、Z是位于同一周期的二种短周HO元索,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HX04、H2YO4、H3ZO4,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X>Y>ZB.非金属性:X>Y>Z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D.酸性:10. 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 加入KSCN显红色的溶液中:B. 含“84”消毒夜(有效成分NaClO)的溶液中: C常温下,PH=1的溶液中:D.常温下,PH=13的无色溶液中:11. 下列冇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单质硅常用作半导体和光导纤维材料B. 硅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C. SiO2与纯碱高温生成CO2,说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D. SiO2足非金屈氣化物,它不与任何酸反应12.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N-14 H-1)A. 1升的0.1mol L-l NaHCO3溶液中含有0.1N A个HC03B. 17g氨气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3N AC. 标准状况下,2.24LC扎中含共价键数为0.4N AD. 常温常压下,2.24L甲烷中含有甲烷分子数为0.1N A13. 下列物理蜇中没奋单位的是A.动摩擦因数B.弹簧劲度系数C.万有引力恒量D.静电引力恒量14.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是A.速率B.速度C.合外力D.加速度15. 某用电器接到如图所示的交流电源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交流电电压的最大值为200VB. 交流电电压的瞬时位1OOVC. 交流电电压的有效值为D. 交流电的频率为0.02Hz16. 如图所示为一种自动跳闸的闸刀开关,O是转动轴,A是绝缘手柄,C是闸刀卡口,M, N接电源线,闸刀处于垂直纸面向里、B= 1T的匀强磁场中,CO间距离为10cm,当磁场力为0.2 N时,闸刀开关会自动跳开.则要使闸刀开关能跳开,CO中通过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为A. 电流方向C→O电流大小为1AB. 电流方向C→O电流大小为2AC. 电流方向O→C电流大小为1AD. 电流方向O→C。

广东省惠州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三月调研物理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惠州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三月调研物理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惠州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三月调研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惯性制导系统的原理如图所示。

沿导弹长度方向安装的固定光滑杆上套一个质量为m 的滑块,滑块的两侧分别与劲度系数均为k 的弹簧相连,两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壁相连。

滑块原来静止,弹簧处于自然长度。

滑块上有指针,可通过标尺测出滑块的位移,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制导。

设某段时间内导弹沿水平方向运动,指针向左偏离O 点的距离为s ,则这段时间内导弹的加速度( )A .方向向左,大小为ks mB .方向向右,大小为ks mC .方向向右,大小为2ks mD .方向向左,大小为2ks m 2.一小球系在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细绳另一端固定在空中某点。

这个小球动能不同,将在不同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小球的动能越大,做匀速圆周运动的( )A .半径越小B .周期越小C .线速度越小D .向心加速度越小3.如图所示,圆形磁场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三个带电粒子 A 、B 、C 先后从 P 点以相同的速度沿 PO 方向射入磁场,分别从 a 、b 、c 三点射出磁场,三个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分别用 t A 、t B 、t C 表示,三个粒子的比荷分别用 k A 、k B 、k C 表示,三个粒子在该磁场中运动的周期分别用 T A 、T B 、T C 表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B 带正电 B .t A <t B <tC C .k A <k B <k CD .T A >T B >T 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382349290U Th X →+中X 为中子,核反应类型为衰变B .234112H H He Y +→+中Y 为中子,核反应类型为人工核转变C .14417728N He O Z +→+,其中Z 为氢核,核反应类型为轻核聚变D .2351136909205438U n Xe Sr K +→++,其中K 为10个中子,核反应类型为重核裂变5.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图示为小球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频闪仪每隔0.05s 闪光一次,测出ac 长为23cm ,af 长为34c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c 长为13cmB .df 长为7cmC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12m/s 2D .小球通过d 点的速度大小为2.2m/s6.如图所示为等边三角形ABC ,在A 、B 两点放等量异种点电荷,已知A 、B 连线中点处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分别为E 、φ,则C 点的场强和电势分别为( )A .18E 、φB .14E 、φC .18E 、14φD .14E 、14φ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p -V 图,气体状态从A→B→C→D→A 完成一次循环,A→B(图中实线)和C→D 为等温过程,温度分别为T 1和T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 1>T 2B .C→D 过程放出的热量等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C .若气体状态沿图中虚线由A→B ,则气体的温度先降低后升高D .从微观角度讲B→C 过程压强降低是由于分子的密集程度减少而引起的E.若B→C 过程放热200 J ,D→A 过程吸热300 J ,则D→A 过程气体对外界做功100 J8.纸面内有一矩形边界磁场ABCD ,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方向未画出),其中AD=BC=L ,AB=CD=2L ,一束β粒子以相同的速度v 0从B 点沿BA 方向射入磁场,当磁场为B 1时,β粒子从C 射出磁场;当磁场为B 2时,β粒子从D 射出磁场,则( )A .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B .磁感应强度之比B 1:B 2=5:1C .速度偏转角之比θ1:θ2=180:37D .运动时间之比t 1:t 2=36:539.如图所示,单匝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 全部处于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线框面积为S ,电阻为R .线框绕与cd 边重合的竖直固定转轴以角速度ω从中性面开始匀速转动,线框转过6π时的感应电流为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2IB .线框转动过程中穿过线框的磁通量的最大值为2IR ωC .从中性面开始转过2π的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为2I ω D .线框转一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28RI πω10.L 1、L 2两水平线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场高度为h ,竖直平面内有质量为m ,电阻为R 的梯形线框,上、下底水平且底边之比5:1,梯形高2h 。

广东省六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精品解析版)

广东省六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精品解析版)

广东省六校(广州二中,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东莞中学,惠州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选择题1.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正确的是A. 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这是他用实验直接进行了验证的B. 其中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外推得到的结论C. 运用甲图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更方便进行实验测量D. 运用丁图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从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答案】C2. 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A,环A与球B间用一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 A、m B,由于球B受到水平风力作用,环A与球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环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m B gtanθB. 风力增大时,轻质绳对球B的拉力保持不变C. 杆对环A的支持力随着风力的增大而增大D. 环A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答案】A【解析】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1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知:杆对环A的支持力N=(m A+m B)g,f=F;所以杆对环A的支持力保持不变.故C错误.以B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2所示,由平衡条件得到:轻质绳对球B的拉力T=,风力F=m B gtanθ,风力F增大时,θ增大,cosθ减小,T增大.故B错误.环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F=m B gtanθ,选项A正确;由图1得到f=F,环A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是两个物体的平衡问题,要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几个物体的速度相同时,可以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3. 如图为某一物理量y随另一物理量x变化的函数图象,关于该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图中阴影部分)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图象表示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则面积等于质点在相应时间内的位移B. 若图象表示力随位置的变化,则面积等于该力在相应位移内所做的功C. 若图象表示电容器充电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则面积等于相应时间内电容器储存的电能D. 若图象表示电势随位置的变化,则面积等于电场在x0位置处的电场强度【答案】B【解析】若图象表示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则根据∆v=at可知面积等于质点在相应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选项A错误;若图象表示力随位置的变化.则根据W=Fx可知面积等于该力在相应位移内所做的功,选项B正确;若图象表示电容器充电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则根据q=It可知面积等于相应时间内电容器储存的电量,选项C错误;若图象表示电势随位置的变化,则图像在x0位置的切线的斜率表示电场在x0位置处的电场强度,面积无任何物理意义,选项D错误;故选B.4. 由于行星自转的影响,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会随纬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广东省惠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综物理

广东省惠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综物理

广东省惠州市2021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综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4分,共6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切合题目要求。

选对的得4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爱因斯坦经过油滴实验丈量了电子所带的电荷量C.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使劲公式D.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互相作用规律14.以下列图,物块在力F作用下向右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那么物块受的摩擦力Ff与拉力F的协力方向应当是A.水平向右 B.竖直向上C.向右偏上 D.向左偏上15.以下列图,一木块在圆滑水平面上受一恒力作用而运动,前面固定一个弹簧,当木块接触弹簧后A.将立刻做变减速运动B.将立刻做匀减速运动C.在一段时间内仍旧做加快运动,速度持续增大D.在弹簧处于最大压缩量时,物体的加快度为零16.以下列图圆形地区内,有垂直于纸面方向的匀强磁场,一束质量和电荷量都同样的带电粒子,以不一样的速率,沿着同样的方向,瞄准圆心O射入匀强磁场,又都从该磁场中射出,这些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有的较长,有的较短,假定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只受磁场力的作用,那么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越长的带电粒子A.速率必定越小B.速率必定越大OC.在磁场中经过的行程越长 D.在磁场中的周期必定越大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题6分,共54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切合题目要求,所有选对者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7.某人向放在水平川面的正前面小桶中水平抛球,结果球划着一条弧线飞到小桶的前面〔如图所示〕。

不计空气阻力,为了能把小球抛进小桶中,那么下次再水平抛时,他可能作出的调整为A.减小初速度,抛出点高度不变B.增大初速度,抛出点高度不变C.初速度大小不变,降低抛出点高度D.初速度大小不变,提升抛出点高度18.假定一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做圆周运动,那么A .依据公式v=ωr,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增大到本来的 2倍B.依据公式F m v 21 r ,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本来的2 C.依据公式F G Mm 1r 2,可知地球供给的向心力将减小到本来的4D.依据上述选项B和C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本来的2 219.以下列图,在粗拙绝缘水平面上固定一点电荷Q,从M点无初速开释一带有恒定负电荷的小物块,小物块在Q的电场中运动到N点静止。

2018高三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高三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届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14.用中子轰击铝2713Al ,产生钠2411Na 和X 粒子,钠2411Na 具有放射性,它衰变后变成镁2412Mg ,则X 粒子和钠的衰变过程分别是A .质子 α衰变B .α粒子 β衰变C .电子 α衰变D .正电子 β衰变15.如图所示,A 是一质量为M 的盒子,B 的质量为M2,A 、B 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定滑轮,A 置于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上,B 悬于斜面之外而处于静止状态.现在向A 中缓慢加入沙子,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 所受的合力增大B .A 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减小C .A 所受的摩擦力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D .未加沙子前,A 与斜面间没有摩擦力的作用16.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a 和b ,跨在两根固定在同一高度的光滑水平细杆C 和D 上,a 球置于C 点正下方的地面上时,轻绳Cb 恰好处于水平拉直状态.现将b 球由静止释放,当b 球摆至最低点时,a 球对地面压力刚好为零.现把细杆D 水平移动少许,让b 球仍从原位置由静止释放摆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细杆D 水平向左移动少许,则b 球摆至最低点时,a 球会离开地面B .若细杆D 水平向右移动少许,则b 球摆至最低点时,a 球会离开地面C .无论细杆D 水平向左或者向右移动少许,当b 球摆至最低点时,a 球都不会离开地面 D .无论细杆D 水平向左或者向右移动少许,当b 球摆至最低点时,a 球都会离开地面 17.某赤道平面内的卫星自西向东飞行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该卫星离地高度为h (h 的高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高度),赤道上某人通过观测,前后两次出现在人的正上方最小时间间隔为t ,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 0,地球的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由此可知地球的半径为 A .B .﹣hC .D .﹣h18.如图所示,粗糙斜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 点.现将物块拉到A 点后由静止释放,物块运动到最低点B ,图中B 点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点一定在O 点左下方B .速度最大时,物块的位置可能在O 点左下方C .从A 到B 的过程中,物块和弹簧的总机械能一定减少D .从A 到B 的过程中,物块减少的机械能一定等于它克服摩擦力做的功19. 某理想自耦变压器接入电路中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其输入电压u 的变化规律。

【新课标-全国卷】最新2018年高考理综(物理)第三次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八

【新课标-全国卷】最新2018年高考理综(物理)第三次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八

新课标2018年高考理综(物理)第三次质量预测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运行的电梯中,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物块始终位于斜面上某一位置。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若电梯静止不动,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一定是零B.若电梯匀速向上运动,物块所受摩擦力方向有可能沿斜面向下C.若电梯加速上升,物块所受弹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一定大于mgD.若电梯加速下降,物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15.如图所示,a、b为环绕某红矮星运行的行星,a行星的运行轨道为圆轨道,b行星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两轨道和红矮星都在同一平面内。

已知a行星的公转周期为18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行星的公转周期大于18天B.b行星在轨道上运行的最大速度小于a行星的速度C.若已知b行星轨道半长轴,可求得红矮星的密度D.若已知a行星的轨道半径,可求得红矮星的质量16.如图所示为某粒子分析器的简化结构。

金属板P、Q相互平行,两板通过直流电源、开关相连,其中Q板接地。

一束带电粒子,从a处以一定的初速度平行于金属板P、Q 射入两板之间的真空区域,经偏转后打在Q板上如图所示的位置。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该粒子束能从Q板上b孔射出(不计粒子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影响),下列操作中可能实现的是A.保持开关S闭合,适当上移P极板B.保持开关S闭合,适当左移P极板C.先断开开关S,再适当上移P极板D.先断开开关S,再适当左移P极板17.图甲为小型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其矩形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OO'沿水平方向)匀速转动,线圈的两端经集流环和电刷与电阻R=10Ω连接,与电阻R并联的交流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示数是10 V。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三调研考试物理试卷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三调研考试物理试卷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三调研考试物理试卷第Ⅰ卷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27-1所示,A 、B 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N 3=A G ,N 4=B G .A 用细线悬挂在顶板上,B 放在水平地面上,A 、B 间轻弹簧中的弹力F =2N ,则细线中的张力T 及B 对地面的压力N 的可能值分别是( )图27-1A .7N 和0NB .5N 和2NC .1N 和6ND .2N 和5N 2.一群氢原子处于同一较高的激发态,它们在向较低激发态或基态跃迁的过程中( ) A .可能吸收一系列频率不同的光子,形成光谱中的若干条暗线 B .可能发出一系列频率不同的光子,形成光谱中的若干条明线 C .只能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形成光谱中的一条暗线D .只能发出一定频率的光子,形成光谱中的一条明线3.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外层轨道(半径为b r )向内层轨道(半径为a r )跃迁时)(a b r r >,电子动能的增量b a K K K E E E -=∆,电势能的增量b a P P P E E E -=∆,则下列中正确的是( )A .0>∆K E ,0<∆P E ,0=∆+∆P K E EB .0<∆K E ,0>∆P E ,0=∆+∆P K E EC .0>∆K E ,0<∆P E ,0>∆+∆P K E ED .0>∆KE ,0<∆P E ,0<∆+∆P K E E4.关于内能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不同的物体,若温度相等,则内能也相等B .物体速度增大,则分子动能增大,内能也增大C .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可能变大D .热量一定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5.用力将重物竖直提起,先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紧接着匀速上升,如果前后两过程的运动时间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 )A .加速上升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一定比匀速上升过程中拉力做的功多B .匀速上升过程的位移为加速上升过程的位移的2倍C .加速上升过程中的拉力一定比匀速上升过程中的拉力大D .匀速上升过程中物体增加的机械能一定比加速上升过程中的多6.一列简谐横波的波形如图27-2所示,此时刻质点P 的速度大小为V ,经过0.2s 它的速度大小、方向第一次与V 相同,再经过1.0s 它的速度大小、方向第二次与V 相同,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图27-2A .波沿-x 方向传播,波速为7.5m/sB .波沿+x 方向传播,波速为5m/sC .图中与质点P 的位移大小总是相等、方向总是相反的质点MD .从开始记时起,质点P 经1.0s ,它的位移增为原来的2倍7.一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同时受到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α和β的两个力1F 、2F 的作用(如图27-3所示),木块获得的加速度为a .若撤去其中一个力2F ,则木块的加速度( )图27-3A .必然增大B .必然减小C .可能不变D .可能增大8.如图27-4所示用绝缘细线悬挂一个带正电的小球,置于匀强电场中,在位置a 时,小球恰平衡.如将小球拉到最低点b 点后释放,则上球从b 运动到a 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和电势能的增量(即末状态值减初状态值)之和E ∆( )图27-4A .0>∆EB .0=∆EC .0<∆ED .∆无法判定 9.如图27-5所示的两种电路中,电源相同(内阻不计),各电阻器阻值相等,各电流表的内阻相等且不可忽略不计,电流表1A 、2A 、3A 和4A 读出的电流值分别为1I 、2I 、3I 和4I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图27-5A .31I I =B .41I I <C .122I I =D .432I I I +< 10.已知万有引力恒量G ,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A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 和地球离太阳中心的距离R B .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运行的速度V 和运行周期T C .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 和月球离地球中心的距离RD .地球半径R 及和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H第Ⅱ卷二、满分20分,11题7分、12题8分、13题5分11.螺旋测微器中测微可动刻度盘每旋转一周,测微螺杆进退的距离为________mm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在三个不同位置测得的情况如图27-6所示,这三次测量值分别为:1D =________mm ,2D =________mm ,3D =________mm 这根金属丝直径的平均值D =________mm .图27-612.如图27-7所示为多用表欧姆档的原理图和面板示意图.图27-7(1)电阻0R 的作用是________.(2)面板上A 、C 两处为极端位置,填上相应的电阻值:A ________;C ________.(3)若取0R =16.2 k Ω 时两表笔短路,指针恰指C 处,不计电源内阻时,表头内阻g r =________,当电源电压为5.4V 时,表头的满偏电流值为________.(4)若=31,则D 处刻线对应的电阻值为________.13.如图27-8所示装置是一个有趣的演示实验.由细铜丝绕制的弹簧圈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并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水银槽中的触针相连,弹簧圈的下端通过另一根触针刚与槽内的水银面接触.当合上开关S 后,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7-8三、满分90分14.(13分)火车以平均速度V 从A 地到B 地需时间t .现火车以速度0V 由A 地出发,先匀速前进,后中途急刹车,停止后,又立即加速到0V ,从开始刹车到加速至0V 的时间是0t ,且刹车过程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同.若要求这列火车仍然在时间t 内到达B 地,则匀速运动的速度0V 应是多少?15.(12分)有许多个质量都为m 的木块沿一直线排列在光滑水平面上,每两个相邻的木块间均用长为L 的柔绳连接着,现用一恒力F 沿排列方向拉第一个木块,以后各个木块依次被牵运动起来,不计绳的质量,求:(1)第2块被牵动瞬间的速度.(2)第n 个木块被牵动的瞬间的速度.16.(12分)如图27-9所示,用某种透明材料制成一块等腰直角棱镜ABC ,光线从AB 面入射,调整到入解角i ,当i =45°时,它射入棱镜后在AC 面上折射时,其折射线恰好沿AC 方向射出.试求该棱镜的折射率n .其中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图27-917.(12分)如图27-10所示,两根电阻不计,间距为l 的平行金属导轨,一端接有阻值为R 的电阻,导轨上垂直搁置一根质量为m 、电阻为r 的金属棒,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磁感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现给金属棒施一冲量,使它以初速0V 向左滑行.设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金属棒从开始运动到停止的整个过程中,通过电阻R 的电量为q .求:(导轨足够长)图27-10(1)金属棒沿导轨滑行的距离;(2)在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消耗的电能.18.(14分)如图27-11所示,长为L 的木板C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板上有两个小物块A 和B ,其间有一根用细线捆住的被压缩的弹簧(弹簧与物块不相连),其弹性势能为0E ,弹簧长度与L 相比可忽略;且A 、B 、C 三者的质量分别为m m m C A ==,m m B 2=.A 与C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 与C 之间的动摩擦数的2倍,现将细线烧断,A 、B 被弹开向两边运动.图27-11(1)A 、B 在C 上运动时,C 是否运动?若有,则方向向哪儿,若没有,说明理由? (2)若A 、B 运动停止时都正好停在C 的两端,求A 、B 在C 上滑行的距离1L 与2L 之比.(3)若一开始A 、B 处于C 的正中央,烧断细线后,哪个物体会滑离C ?滑离时其动能为多大?19.(13分)阅读如下资料并回答问题:自然界中的物体由于具有一定的温度.会不断向外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因与温度有关,称为热辐射.热辐射具有如下特点:①辐射的能量中包含各种波长的电磁波;②物体温度越高,单位时间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辐射的能量越大;③在辐射的总能量中,各种波长所占的百分比不同.处于一定温度的物体在向外辐射电磁能量的同时,也要吸收由其他物体辐射的电磁能量,如果它处在平衡状态,则能量保持不变.若不考虑物体表面性质对辐射与吸收的影响,我们定义一种理想的物体.它能100%地吸收入射到其表面的电磁辐射,这样的物体称为黑体.单位时间内从黑体表面单位面积辐射的电磁波的总能量与黑体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40T P σ=.其中常量)/(106428K m W ⋅-⨯=σ.在下面的问题中,把研究对象(太阳、火星)都简单地看作黑体.有关数据及数学公式:太阳半径m 1078⨯=s R ,太阳表面温度T =6000K ,火星半径m 104.36⨯=r .求面积π4=S 2R ,其中R 为球半径.(计算时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太阳热辐射能量的绝大多数集中在波长为m 1027-⨯~m 1015-⨯范围内,求相应的频率范围(光速s /m 1038⨯=C )?(2)每秒从太阳表面辐射的总能量为多少?(3)火星受到来自太阳的辐射可认为垂直射到面积为2πr (r 为火星半径)的圆盘上.已知太阳到火星的距离约为太阳半径的400倍,忽略其它天体及宇宙空间的辐射,试估算火星的平均温度.20.(14分)如图27-12所示,在直角坐标xoy 的第一象限中分布着指向-y 轴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第四象限中分布着垂直纸面向里方向的匀强磁场,一个质量为m 、带电+q 的粒子(不计重力)在A 点(0,3)以初速0V =120m/s 平行x 轴射入电场区域,然后从电场区域进入磁场,又从磁场进入电场,并且只通过x 轴上的P 点(6,0)和Q 点(8,0)各一次,已知该粒子的荷质比为kg /c 10/8=m q .图27-12(1)画出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轨迹. (2)求磁感强度B 的大小.参考答案1.BC 2.B 3.D 4.C 5.BC 6.BCD 7.CD 8.C 9.BD 10.BCD 11.0.5mm 1.462mm 1.455mm 1.446mm 1.454mm12.(1)调零 (2)∞,0 (3)k Ω8.1,A μ300 (4)k Ω9013.弹簧上下振动,通电时,弹簧各圈中电流方向相同,彼此吸引,使弹簧向上收缩,切断电源.电流消失后,弹簧恢复原状,电路又接通.如此反复,使弹簧上下振动. 14.解设A 、B 两地的距离为S∴ t V S ⋅=而火车经过匀速的时间为)(0t t - ① 火车做减速运动、加速度运动的位移相同 ∴ 22200t V S ⨯⨯=' ② 而∴ S t t V S '+-=⋅)(00 ③ 由①②③ 2)(0000t V t t V t V ⨯+-=⋅⋅ 得:0022t t t V V -⨯= 15.解:(1)设第2块被牵动前,第1块的速度为1V ;第2块被牵动瞬间,1、2两块共同速度为2V ,则FL mV =2121 ① 212mV mV = ② 由①②得:mFL V 222= (2)第3块被牵动前,1、2两块速度为'V 2,第3块被牵动瞬间1、2、3的速度为3V ,同理FL mV 'mV =⨯-⨯2222221221 ③ 3232mV 'mV = ④ 得 mFLV 3223= ⑤ 依次类推,得第n 块牵动后的速度n V 满足 nmFL n V n )1(2-= ⑥得 nmFLn V n )1(-=16.解如图设光在AC 面上的入射角为θ 由全反射定律有:n1sin =θ ① 而在AB 面上由折射定律:n =αsin sin45② 由几何关系得=+θα45° ③由①②③解得θθsin 1)45sin(45sin =-21tg =θ,∴ 51sin =θ ∴ 5=n17.解:(1)设滑行的距离为L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有tlBL t S B t Φ∆⨯=∆∆=∆∆=ε ① 而由电流定义有tqI ∆=② 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 rR I +=ε③由①②③解得q r R l BL =+⋅得lB rR q L ⋅⋅+= (2)由功能原理得20210)(mV Q W f -=-+- ④而lB rR mgq mgL W f ⋅⋅+==μμ ⑤∴ lB r R mgq mV Q ⋅⋅+-=μ202118.解(1)A 、B 在C 上运动时,C 不会动 ∵ 如图g m f A A A μ=,g m f B B B μ=, ∴1==BB AA B A m m f f μμ 而'f f A A =,'f f B B =,∴ C 受合力为零,所以不动 (2)∵ 以A 、B 为系统,所受的合力为零由动量守恒得 B B A A V m V m -=0 ①A V ∶B V =B m ∶A m =2∶1 由动能定理:2210mV mgL -=-μ ② ∴ 1L ∶2L =2222=4=⋅⋅A B B AV V μμ(3)∵ A 滑行L 32后停止,B 滑行L 31后停止 ∴ A 会滑离C 板由能量守恒有B B A A V m V m E 2202121+= ③由①③得02321E V m E A A A 2==由动能定理得:0322E E E E L mg A -'=-'=-⋅μ ④由(2)中有0312232E L mg L mg -=--⋅⋅⋅μμ ⑤ ∴ ④⑤得061E E ='19.解(1)太阳热辐射能量以光子射出∴ f C λ=即λCf =得)Hz (105.1102103157811⨯=⨯⨯==-λCf )Hz (100.3101103135822⨯=⨯⨯==-λCf ∴ f 在)Hz 105.1~Hz 100.3(1513⨯⨯ (2)由黑体辐射能量的公式可得1)107(14.346000106π42848240⨯⨯⨯⨯⨯⨯⨯===-⋅⋅t R T St P Q S σJ 108.430⨯=(3)设火星表面温度为T ,而太阳到达火星表面单位时间辐射到火星的能量为2224220π4ππ44ππd r R T d r S P P S ⋅⋅⋅==σ,Rs d 400=得224400πr T P ⋅=σ ∴ 22424400ππ4r T P r T ⋅⋅'=='σσ,K TT 2101.2800⨯==' 20.解(1)由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和其运动轨迹可知,粒子先经过P 点,后经过Q 点,轨迹如图(2)粒子在A 点出发后,在第一象限内做类似平抛的运动, ∴ XYV V =θtg 又因为t V AO Y ⋅=2, t V OP X ⋅=∴ 12tg ==OPAOθ,∴ =θ45° 由图可知而βθ=, ∴ 2221==⋅PQ r 粒子在磁场中 rmv qvB 2= 得)T (105.89⨯==qr mv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综物理试题1. 用中子轰击铝,产生钠和X粒子,钠具有放射性,它衰变后变成镁,则X粒子和钠的衰变过程分别是A. 质子α衰变B. α粒子β衰变C. 电子α衰变D. 正电子β衰变【答案】B【解析】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有:,,故x和y分别是α粒子和电子,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2. 如图所示,A是一质量为M的盒子,B的质量为,A、B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定滑轮,A置于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上,B悬于斜面之外而处于静止状态.现在向A中缓慢加入沙子,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所受的合力增大B. A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减小C. A所受的摩擦力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D. 未加沙子前,A与斜面间没有摩擦力的作用【答案】D【解析】A、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A所受的合力为零,故A错误;B、A对斜面的压力等于A及沙子的总重力沿垂直于斜面的分力,随着沙子质量的增加,A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故B错误;CD、未加沙子前,A所受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为,等于绳子的拉力,A没有运动趋势,不受静摩擦力;当向A中缓慢加入沙子时,A有向下运动趋势,由平衡条件分析可知:A所受的摩擦力等于沙子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随着沙子质量的增加,A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绳子拉力等于B的重力,保持不变;A对斜面的压力等于A及沙子的总重力沿垂直于斜面的分力,A所受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等于B的重力,当向A中缓慢加入沙子时,分析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由平衡条件分析大小的变化.A 保持静止,合力为零,保持不变。

3. 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a 和b ,跨在两根固定在同一高度的光滑水平细杆C 和D 上,a 球置于C 点正下方的地面上时,轻绳Cb 恰好处于水平拉直状态.现将b 球由静止释放,当b 球摆至最低点时,a 球对地面压力刚好为零.现把细杆D 水平移动少许,让b 球仍从原位置由静止释放摆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细杆D 水平向左移动少许,则b 球摆至最低点时,a 球会离开地面B. 若细杆D 水平向右移动少许,则b 球摆至最低点时,a 球会离开地面C. 无论细杆D 水平向左或者向右移动少许,当b 球摆至最低点时,a 球都不会离开地面D. 无论细杆D 水平向左或者向右移动少许,当b 球摆至最低点时,a 球都会离开地面【答案】C【解析】小球b 下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在最低点,有,联立解得,可知F 与小球b 到悬点的距离无关,所以无论细杆D 水平向左或者向右移动少许,当b 球摆至最低点时,细绳对小球b 的拉力不变,则a 球都不会离开地面,故ABD 错误;C 正确;故选C 。

【点睛】小球b 下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求出最低点速度,再根据向心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出细线的拉力。

4. 某赤道平面内的卫星自西向东飞行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该卫星离地高度为h (h 的高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高度),赤道上某人通过观测,前后两次出现在人的正上方最小时间间隔为t ,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 0,地球的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由此可知地球的半径为A. B.C.D.【答案】D 【解析】根据赤道平面内的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解得:,设卫星的周期为T ,则有:,解得:,因此,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考查万有引力与向心力表达式,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理解向心力的来源,注意前后两次出现在人的正上方时,正好多转动一圈是解题的突破口。

5. 如图所示,粗糙斜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 点.现将物块拉到A点后由静止释放,物块运动到最低点B,图中B点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点一定在O点左下方B. 速度最大时,物块的位置可能在O点左下方C. 从A到B的过程中,物块和弹簧的总机械能一定减少D. 从A到B的过程中,物块减少的机械能一定等于它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答案】BC【解析】A、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处于O点,所以在O点,弹簧弹力为零,物体从A向B运动过程,受重力、支持力、弹簧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由于不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具体大小,所以无法判断B点在O 点的上方还是下方,故选项A错误;B、重力的下滑分力可以大于摩擦力,若,所以当弹力和重力沿斜面的分量等于摩擦力时,速度最大,此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所以速度最大时,物块的位置在O点上方,若,所以当重力沿斜面的分量等于摩擦力和弹簧弹力时,速度最大,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以速度最大时,物块的位置在O点下方,故选项B正确;C、从A到B的过程中,滑动摩擦力一直做负功,故物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小,故选项C正确;D、从A到B的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物块减小的机械能等于弹性势能的减小量和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若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时,则物块减小的机械能大于它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故选项D错误。

点睛:该题中,由于摩擦力的不确定性,使得题目的难度增加,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情况和系统的能量转化情况,知道在平衡点动能最大。

6. 某理想自耦变压器接入电路中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其输入电压u的变化规律。

已知滑动触头在图示位置时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电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过R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B. 电流表A2的示数为C. 此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22WD. 将P沿逆时针方向移动一些,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答案】AC【解析】由图乙可知,通过R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 z,选项A错误;变压器初级输入电压的有效值 ,次级电压:,则电流表A2的示数为,选项B错误;变压器的次级功率为:,则此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22W,选项C正确;将P沿逆时针方向移动一些,则次级匝数增加,次级电压变大,则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选项D错误;故选C.7. 如图所示,在通过等量异号点电荷的直线上有a、b两点,二者位置关于负电荷对称,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有c、d两点。

一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以垂直连线的初速度自a点向上入射,初速度大小为v1时,沿轨迹1到达c点;初速度大小为v2时,沿轨迹2到达d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四个点中a点电场强度最大B. 四个点中d点的电势最低C. 粒子到达连线中垂线的速度大小v c>v dD. 粒子置于a点时的电势能小于置于b点时的电势能【答案】AD【解析】根据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可知,四个点中a点电场线最密集,则电场强度最大,选项A正确;四个点中c、d两点电势为零;a、b两点电势为负值,其中b点的电势最低,选项B错误;初速度v2>v1,因cd两点电势相等,a点到c、d两点电场力做功相同,根据动能定理可知从v c<v d,选项C错误;由轨迹可知粒子带负电,a点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故粒子置于a点时的电势能小于置于b点时的电势能,选项D正确;故选AD.8. 如图甲所示,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M、P两端接一电阻R,整个装置处于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

t=0时对金属棒施加一平行于导轨的外力F,使金属棒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上运动,金属棒电阻为r,导轨电阻忽略不计。

已知通过电阻R的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棒运动速度v、外力F、流过R的电量q以及闭合回路中磁通量的变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AB【解析】试题分析:因E=Blv,所以,v-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斜率大于零的直线,说明了导体棒做的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即v=at;故A正确;根据如图乙所示的I-t图象可知I=kt,其中k为比例系数,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可推出:E=kt(R+r),而,所以有:,−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斜率大于零的直线;故B正确;对导体棒在沿导轨方向列出动力学方程F-BIl=ma,而,v=at得到,可见F-t图象是一条斜率大于零且与速度轴正半轴有交点的直线;故C 错误.,q-t图象是一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故D错误;故选AB.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安培力【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以电磁感应问题中的图象为命题情境考查学生推理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对于图象问题一定弄清楚两坐标轴的含义,尤其注意斜率、截距的含义,对于复杂的图象可以通过写出两坐标轴所代表物理量的函数表达式进行分析。

9.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轻弹簧,原长很短,小球A、B将弹簧压缩至某一长度后由静止释放,A、B被弹开后沿桌面边缘飞出,落至水平地面上的M、N两点。

用天平测出小球A、B的质量m1、m2,用刻度尺测量M、N点到桌面左右边缘的水平距离分别为x1、x2。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①只要实验数据满足关系式_________(用以上物理量符号表示),就能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②该小组认为,利用此实验的装置及测量仪器还可以测定弹簧被压缩时的弹性势能。

那么除了以上测量数据,还必须测量__________(用文字及相应符号表示),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用以上对应物理量符号表示)。

【答案】(1). (2). 桌面离地面的高度h(3).【解析】(1)球离开桌面后做平抛运动,取A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两球质量和平抛初速度分别为:m1、m2,v1、v2,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分别为x1、x2,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需要验证的方程:,其中,代入得到:;(2)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得到:,对系统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代入速度和时间得到:,故还需要测量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点睛】由静止释放后,两球离开桌面做平抛运动,由于高度相等,则平抛的时间相等,水平位移与初速度成正比,把平抛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小球的水平位移可替代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将需要验证的关系速度用水平位移替代.即可进行分析求解,对系统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列式可得到弹性势能的表达式;10.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一根电阻值R x约为10 Ω的均匀电阻丝的电阻.现有器材:电源E(电动势为6V,内阻可忽略不计),电压表V1(量程0~3 V,内阻很大),电流表A1(量程0~50 mA,内阻R G=10Ω),滑动变阻器R1(0~20Ω,允许最大电流2.0 A),开关S、导线若干。

(1)实验时,要求电流表和电压表读数在使用时其指针应偏转到满偏刻度的1/3以上,所测量值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一些,则其中________表(选填电流、电压)必须改装才能符合要求,在该表上________联一个定值电阻R0. 则符合题目要求的R0可选值为_______A、0.1ΩB、5ΩC、20ΩD、100Ω(2)请在虚线框中画出测量电阻R x的实验电路图(所用器材用对应的符号标出)______.(3)某次测量中,测得电流表读数为I,电压表读数为U,定值电阻为R0,则均匀电阻丝电阻阻值R x的表达式R x=________,(用题中给定的字母表示)【答案】(1). 电流(2). 并(3). B(4). 如图1(没有误差)或者接成图2(有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