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问题是当代世界核心问题
简答题

简答题。
D一、邓小平对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作出了哪些新的科学判断?答:1、新的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虽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碍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争取比较长期的世界和平是可能的。
2、和平与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当代世界带有全球性、战略性和两大问题是和平与发展的问题。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3、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妻展的主要障碍。
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作祟,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4、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苏联解体宣告两极格局终结,各种力量重新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D十三,简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答:1、1953年,党中央和毛泽东正式提出并完整表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化三改”,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二者互相联系和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D十四、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答: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它的简明概括。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行为体: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事务,具有影响世界经济政治能力的经济政治实体。
2、综合国力:也称国力、国家力量,它是衡量国家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全方面发展的主要指标,对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
综合力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力量构成。
3、欧盟:即欧洲联盟(EU)。
它是目前最为完备、最有成效的区域化集团。
1993年1月1日,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施商品、劳务、人员和资本“四大自由流通”,成为经济集团化的最高层次。
1995年1月1日欧盟扩大到15国,对外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48%,是美国的倍,日本的倍。
1995年12月,欧盟马德里首脑会议决定,欧盟从1999年起实行单一市场,即“欧元”(Euro),并制定了实施的具体时间表。
1999年1月1日欧元如期启动。
2004年至今欧盟成员扩大至25国,这必将对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
4、新经济:是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概念,是由信息技术和当代其他高科技驱动,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加工、分配和使用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
“新经济”也被称为“知识经济”。
5、雅尔塔体制:指1943年11月、1945年2月和1945年7月,美国、苏联、英国三国首脑先后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苏联雅尔塔、德国波茨坦等举行的国际会议上,达成的关于彻底击败法西斯国家,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以及划分三大国在战后世界中权力的谅解、协议、协定的总称。
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美、苏、英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世界秩序重新作出安排。
6、恐怖主义:指为了达到某种政治或社会目的,通过制造恐怖气氛来引起社会注意,以威胁有关政府或社会,无论弱者或者强者都可以采用的,针对非战斗目标特别是无辜平民的各种形式的违法或者刑事犯罪性质的暴力破坏行为。
二、填空(每小题1分,共20分):1、国家利益是判定一国外交政策好坏、外交工作得失的(重要尺度)。
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的核心

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的核心:
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的核心是南北问题。
就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发展而与发达国家的关系问题。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是得益于世界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战乱和冲突则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指和平与发展代替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面临的两个重大课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但战争的危险并没有根除;经济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的共同要求,但南北差距仍在扩大,世界各国远未实现共同繁荣。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
首先,当代世界在政治上的主要矛盾是东西方还存在对抗与世界要和平的矛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了东西对峙、美苏争霸世界的两极格局,给世界和平带来极大威胁。
冷战结束后,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因此,和平问题就成为当代世界政治最突出的问题和集中体现。
其次,当代世界在经济上的主要矛盾是南北方差距的扩大与国家要发展的矛盾。
发展问题就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最核心的问题和集中体现。
抓住了这两大问题,也就从错综复杂的国际矛盾中,抓住了制约、影响其它矛盾的主要矛盾,把握住了时代的主题。
国际战略环境试题库

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试题一、选择题:1.战略在不同地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特点。
下面不属于其决定因素的是( D )A、战略思想B、战略环境C、军事力量D、军队数量2.下列不属于战略基本特点的是(B )。
A、全局性B、变动性C、对抗性D、谋略性3.( C )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A、国际环境B、地理环境C、战略环境D、国内环境4.下列不属于研究国内战略环境应重点把握因素是(B )A地理环境B、人口数量C、政治环境D、综合国力5.下列不属于国际战略格局的一项是( C )A、两极格局B、多极格局C、多元格局D、多元交叉格局6.当前国际战略格局框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A )A、一超诸强,多元争极B、多超一强,多元争极C、多超诸强,多元争极D、一超一强,多元争极7.( D )不是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和调整的重点。
A、主张缩小分歧B、增加交流C、扩大合作D、增强对抗8.胡锦涛主席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 C )的演讲。
A、《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中国》B 《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C、《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D 《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非洲》9.下列不属于我国政府奉行的五项基本原则的是( D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C、平等互利、和平共处D、互利互惠10.美国武装力量目前主要由( B )构成:A、陆军、海军、空军、航天军、火箭军B、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C、现役部队、后备役部队、文职人员11、美国现行军事战略是:(B)A、“营造、反应、准备”战略B、“先发制人”战略C、“大规模报复”战略12、我国在陆地上与周边(c)个国家接壤A、12、B、13、C、14、D、1513、中国海岸线长(b)万千米A、1.6、B、1.8、C、2.0、D、2.614、中国与印度陆上领土争议面积为(c)万平千米A、9、B、12.5、C、12.55、D、13.515、中国对南海问题的立场(c)A、寸土必争B、极力主张,逐步回收C、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D、人不犯我,我不犯人16、陆地接壤国家唯一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教关系的是()A、锡金B、不丹C、越南D、尼泊尔17、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是():DA、单极格局;B、多极格局;C、两极格局;D、一超多强格局18、我们国家的海洋国土面积是():BA、960万平方千米;B、300万平方千米;C、1260万平方千米;D、43万平方千米19、军事战略主要通过对()的建设和运用来达成既定的政治目的:BA、战略方针B、军事力量C、战略手段D、战略环境20、战略思想是对待军事斗争特别是()的根本立场和态度BA战略方针B、战争问题C、战略环境D、军事力量21、对战略环境有直接影响的因素有()CA、国家的地理环境B、政治环境C、国家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和综合国力状况22、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CA、祖国的统一,海洋权益的争端B、祖国的统一,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C、祖国的统一,海洋权益的争端,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影响边疆地区的安全的其它原因23、在新形势下,中国周边的热点问题是()CA、祖国的统一B、朝鲜半岛C、朝鲜半岛和印巴之间的对立24、在军领域里,层次最高,指挥的范围最广,各项工作的“龙头”和总纲,各种活动的依据是()BA、战术B、战略C、方针25、战略重点和枢纽的把握,战略方针的确定,军事力量和斗争方式的运用,战略调整和转变等,这些活动在军事上称为()BA、全面性B、谋略性C、对抗性26、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毛概第五章知识点

毛概论第五章知识点邓小平理论第一节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邓小平敏锐地把握了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对时代主题的转换作出了科学判断。
他明确地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2.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毛泽东随即提出,要以苏为鉴,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在这个探索中形成了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
这些思想理论成果的产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份珍贵的思想财富,对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这一时期,我们也犯了不少错误,走了不少弯路。
这主要是在经济上急于求成、盲目求纯和急于过渡;在政治上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造成这些失误的更深层的原因,一是偏离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国际国内的形势、对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和中国现实的具体国情作出了错误的估量和判断;二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也就不可能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也不可能对社会主义的某些制度和体制进行有效的改革。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
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关键在于不断地总结经验。
”他领导全党从总结群众成功实践的经验中,也从总结工作的某些失误的教训中,把经验上升为理论,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从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毛概 第十三章 习题与答案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习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当前世界的两大主题( A )A.和平与发展B.改革和开放C.竞争和协调D.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2. 邓小平提出,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应该建立在( B )基础原则的基础上。
A.独立自主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平等友好3.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新的判断,认为( A )A.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B.世界大战仍然是不可避免的C.世界大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D.世界大战是不可能避免的4. 正确处理党际关系的最根本的原则是( B )A.互不干涉内部事务B.独立自主C.互相尊重D.完全平等5. 当前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 A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国际恐怖主义C.核军备竞赛D.民族矛盾和领土纠纷6.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主要是由这个国家的( A )A.性质决定的B.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C.国际环境决定的D.政策决定的7. 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C )A.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B.和平共处、平等互利、互相支持、互不干涉内部事务C.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D.互相尊重、求同存异、互补互利、共同发展8.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 A )A.独立自主B.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C.坚持和平共处原则D.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9. 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真正的不结盟,不结盟就是( A )A.不参加任何国家集团和军事集团、不同任何国家结成同盟B.不参与地区论坛C.不参加任何国际性文化论坛D.不参加任何国际性经济组织10. 我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是( A )A.加强和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B.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C.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D.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BC )A.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安全和主权B.积极维护世界和平C.努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D.不结盟E.构建和谐世界2.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是一种( CD )的关系。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1919.5.30,国际关系学诞生于英国。
20世纪20-40年代,理想主义时代。
“和平民主论”和“法律道义论”---伍德罗.威尔逊20世纪40-80年代。
“以‘权力政治’为核心”---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3)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 Waltz)●传统现实主义——《人、国家、战争——一种理论分析》(Man, the State and War)(1959年):围绕“战争的主要根源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提出了关于战争根源的三个概念:认得本性和行为;国家内部结构问题;国际政府状态的存在。
●结构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1979年):对古典现实主义进行了重大修改。
第一位:戴维辛格,1961年发表《国际关系中的层次分析问题》,明确将国际关系包括两个层次:国际系统和国家。
第二位:肯尼思沃尔兹,《人、国家与战争》提出决策者个人、国家内部因素和国际系统因素。
目前影响最大,应用最普遍。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格局/Postwar Economic Structure on World Stage※※(一)概念: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或主要国家集团在世界经济领域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史第一阶段: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American domination in world economic field第二阶段: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Multi-polar Tendency Development第三阶段: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新趋势World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世界经济一体化(Integration):是指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而产生的国家间的经济联合,它依据各国间的协定而建立,以集团的形式而存在,并拥有一套超国家机构。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思考题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 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与国家集团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运动的经济有机整体,也是在世界市场与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范围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与其相适应的国际交换关系的总和。
世界经济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2. 世界经济格局: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一定历史时期活跃于世界经济领域并充当主角的国家以及世界经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结构和状态。
世界经济格局是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一定的世界经济格局总是与一定历史时期的世界经济关系相联系,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4.经济全球化: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正在不断削减的历史过程。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以致使世界经济发展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5.综合国力: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潜力及其在国际社会中所起的影响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它是当代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尺度,它反映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内里以及在国际社会中发挥影响力的外力的总能力。
在综合国力的各要素中,经济是基础,科技是先导。
6. 马歇尔计划: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复兴欧洲计划”,后来被人们称为“马歇尔计划”。
到1952年6月,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共向西欧拨款131.5亿美元,其中贷款约十分之一,其余部分为赠与。
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战后西欧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加强了美国对欧洲盟国的控制。
7.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世界历史中出现的第一个全球性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议》和以美国提出的“联合国复兴开发银行计划”为基础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议》,即“布雷顿森林协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 ,那是很有 限度的。 ‘ … 总之,南方得不到适当的 发 展 ,北 方 的资本 和商 品 出路就 有限得很 。如 果 南
方继 续 贫 困 下 去 ,北 方 就 可 能 没 有 出路 。 同时 , ”
尽 更 多的力量 。我 们就 是要有这 么一个雄 心壮 志 。 ” “ 中国执 行改革 开放 政 策 ,争 取 在 五 十到七 十 年时
许多问题 , 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 , 带有全 局性 ,战略性 的意 义。018 他在 会见 日本商 工 ” 95年 会议所 访华 团时 明确 指 出 : “ 经 济角 度来 讲 ,现 从
在世 界上 真正 大的 问题 ,带全局性 的战略问题 ,一 个是 和 平 问题 ,一 个 是 经 济 问 题 或 者 说 是 发 展 问 题 。概 括起来 ,就是 东西 南北 四个 字 。南北 问题 是
核心问题。 18 年会见印度总理拉吉夫 ・ ” 98 甘地时 ,
X d平 同志更进 一步 强 调 了这个 问题 ,他 说 : “ l,  ̄ 人
治、经济关系,其核心为经济关系 ,即南北经济关 系不平等 、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南方国家如何加 快经 济发 展速 度的 问题 。
一
、
邓 小 平 同志对 南北 问题 的认 识
【 关键词】南北问题 ;核 心 ;发展 【 中圈分类号】A 4 9 8 [ 文献标识码 ]A
[ 编号]1 1 1 (020-1 — - 文章 0 — 6 20) 01 0 09 2 3 4 5
江泽 民同 志在 庆祝 建 党 8 年 大会 上 的讲 话 O周 指 出 ,和平 与发 展 的核心 问题是 南北 问题 。这是 对 当代 世界 主要 问题 所 作 的一个重 要判 断 。和平 与发
Ma ( 2 c 1 20
v 3 o 3 d.9N .
南 北 问题是 当代 世 界 核心 问题
李 青
lX 1 () ) X8 ( 清华大学 国际问题 研究所 ,北京
[ 摘
要】南北问题 是当代世 界 识 ,他对南北 问题的重要 性 、 决南北 t L , 解
谈 话 。归纳 起来 ,主要包 括 以下三 个方面 的 内容 : 1 .要充分 认识南 北 问题 的重要性 x4平 同志 高度重视 南北 问题 ,他多 次强调 要 l,  ̄ 充分认 识 南北 问 题 的重 要 性 。 18 94年 5月 他在 会 见 巴西总统 菲格雷 多时 提 出: “ 在世 界 上问 题很 现 多 ,有两个 比较 突出 。一 是 和平 问题 ……二 是南北 问题 。这个 问题在 目前 十分 突出 。发 达国家越 来越 富 ,相对的是 发展 中 国家 越 来越 穷 。0同年 l , ” 0月 他在 会见缅甸 总统 吴 山友 时谈 到 : “ …… 还有 其 它
们都在讲南北问题很突出 ,我看这个问题就是发展 问题 。……应 当把发展 问 题提到全 人类 发展 的高度 来认 识 ,要从这个 高 度观 察问题 和解决 问题 。
邓 小平 同志 主要 是从 南北共 同发展 的角度来 强
早在 1 4 4月,邓小 平同志在联合 国大会 9 年 7 第六 届特别 会议 上发表讲 话 时就 对南北 问题表 示关
注 ,并提 出 了建立 国际经济 新秩 序 的主 张 。之 后随
调这一问题的 ,他多次指出:“ 西方政治家要清楚 , 如 果不 帮助发展 中 国家 ,西方面 临的市 场问题 、经 济 问题 ,也难 以解 决 。… …现在 世界上 占总人 口四 分之三的地 区是发展 中 国家 ,还谈不上是重要市 场 。世 界市 场 的扩 大 ,如 果 只 在 发 达 国家 中兜 圈
着国际形势的发展 , 特别是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 策之后 ,邓小平同志就南北 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
[ 收稿 日期 】20 - —2 (20 1 1 3
[ 作者简介 】李青 (9} ) 17 一 ,男 ,t ̄ l a
A, 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 , 从事 中美关 系研究
l5 1
维普资讯
问题的途 径以及中国可 发挥 的作用等一 系列问题都有充分的论述。尽管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 ,南北问题 出现 了一些新 的特 点 ,呈现 出日益复杂的态势 ,但认真学习邓 小平同志关于南北问题的论述对我们客观全面认识这 一问题 仍然有积极 的指导作用 ,特别是在加强南北合作 以及建立 国际经济新秩序 ,从而彻底解决南北问题 方面
维普资讯
20 年 5月 (2 1 第 3 卷第 3 9 期
西北 师大 学报( 社会科学版) Jmu f od e o l n e t Sc l c ne) o do N r ws N r U i t y( oi i cs t a t ma v , A aS e
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而其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 , 也就是说南北问题是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这个提 法继 承和发 展 了邓小平 同志关 于 时代 主题 的有关 认
识 ,具 有很 强的现 实 指导 意义和理 论价 值 ,对此 我 们需要 很好 地认识 和体会 。 南 北 问题 ,亦 即 南北关 系问题 ,发 展 问题 ,从 概念上来 讲 有三 层 含 义 : 是 地理 意 义 上 的 概念 。 由于绝 大 多 数 发 展 中国 家 处 于 南 半球 ,所 以称 为 “ 方 国家 ” 南 ,大多 数发达 国家 处于 北半 球 ,所 以称 为 “ 北方 国家 ” 。二 是 历 史概 念 。南北 关 系 是从 历 史 上帝 国主 义国家 和宗 主 国与殖 民地 、半 殖 民地和 附属 国 之 间 的 关 系演 变 而 来 的 。三 是 政 治 经 济 概 念 ,即广 大 发 展 中国 家 与 西 方 发 达 国 家 之 间 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