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公共政策中的协商民主

合集下载

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的实质,就是要实现和推进公
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把协商民主与选举(票决)民主结合起来
的过程中,始终要体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
与”这一现代民主精神,并把它作为民主和
法治的重要内容,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
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共同来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协商民主可以有多种形式。
人民政协是我国实行协商民主的主要渠道之一。 人民政协要发挥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把 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推进政治协商、 民主监化、程序化水平, 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 局。 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或者人民政府召开公共政 策听证会,比如有的地方实行的民主恳谈会, 都是协商民主的形式。
2014年9月21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政协在全 国政协礼堂举行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 立65周年大会,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 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他提到,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 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找到全社会意 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澳门政治制度

澳门政治制度

澳门政治制度澳门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拥有独特的政治制度。

澳门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一国两制”原则,即在中央政府的管辖下,澳门享有高度自治权。

下面将从澳门政府的组织结构、选举制度和决策机制等方面介绍澳门的政治制度。

首先是澳门政府的组织结构。

澳门政府由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部门组成。

行政部门由由行政长官和行政会议组成,行政长官是由中央政府任命的,负责领导行政部门的工作。

行政会议则是他的助手,由行政长官、高级行政官员和一些非官方成员组成。

立法部门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由33名立法会议员组成,其中12名由全体选民普选产生,21名由行业、社会组织和官方选举产生。

司法部门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官组成,负责审理案件和解决争议。

其次是澳门的选举制度。

澳门特别行政区有独立的宪法和选举法规定选举的原则和程序。

澳门的行政长官由中央政府任命,但需要经过一个选举过程。

根据宪法和选举法,行政长官由由全体选民产生,并由中央政府任命。

澳门的立法会议员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全体选民普选产生的,另一种是由行业、社会组织和官方选举产生的。

这种组建方式旨在确保各个利益集团都能在立法会中有所代表,实现民主参与。

最后是澳门的决策机制。

在澳门的政治制度中,特别重视对不同利益集团的平衡和协商。

澳门政府的决策通常需要通过与利益集团的协商来达成共识。

行政长官和行政会议作为澳门政府的核心决策机构,会与不同利益集团进行磋商,并根据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政策。

在立法过程中,立法会议员可以就政府提出的法案进行辩论和投票,以保证民意的表达和权力的制衡。

这种决策机制可以有效地维护各方的利益,实现政策的公正和合理。

总的来说,澳门的政治制度是独特的,旨在实现“一国两制”下的高度自治。

澳门政府的组织结构、选举制度和决策机制都是为了保证各个利益集团的参与和权力的制衡。

澳门政治制度的稳定运行为澳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指在一个国家内可以有多个以种族、语言或宗教分割的政治力量并存,但同时依然保持很大程度的稳定性。

这种稳定性主要是通过各个政治势力之间互相协商机制来取得的民主模式。

协商民主的实质,就是要实现和推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协商民主与选举(票决)民主结合起来的过程中,始终要体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这一现代民主精神,并把它作为民主和法治的重要内容,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共同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及其创新性, 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

建国60多年来, 我国协商民主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涵, 为经济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走向强盛的中国,提供了广阔的政治发展空间。

1.从政治制度和体制看, 协商民主作为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设计和体制安排, 是政治生活有序运作的重要民主形式。

人民政协是当前实行协商民主的主要政治制度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协商民主的现实政治制度基础,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和体制, 是中国协商民主政治的核心。

2.从政治权利和关系分析, 中国协商民主的本质内容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它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结构相适应,形成多层面的协商民主实践形态, 使人民切实感受到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

中国协商民主实践具有多种形态,在国家政治制度层面, 政协是实行协商民主的主要渠道;在政党政治层面,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协商民主趋向规范, 协商民主的基本方式;在政府治理与公共政策层面, 建立与完善政府决策与管理相关的民主协商机制;在公民社会层面, 基层民主与社会自治制度是协商民主展开的重要社会基础。

3.从政治文化和理念透视, 先进的政治文化和中华民族和合政府文化传统是中国协商民主的精神内核和底蕴。

协商式民主

协商式民主

协商式民主一、协商民主简介协商式民主完善了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制度保障。

协商式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形式,其实质是最广泛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行使民主权利。

这种民主形式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全过程,表现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参政议政作为协商式民主的主要形式,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是现代民主形式的一种发展和创新。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在中国政治民主实践中不断完善协商民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核心地位;明确协商式民主的价值目标;拓展协商式民主的主体范围;强化协商民主的重要平台。

所谓“协商(deliberative)”,就是所有受到政策影响的公民或其代表,都应该能够参与集体决定,而这集体决定,是秉持理性与无私态度的参与者,通过讨论、协商的方式来形成。

政治学家古特曼和汤普逊(A. Gutmann and D.Thompson)认为,所谓协商式民主,指称的是这样一种民主政治形态,即公民通过广泛的公共讨论的过程,各方的意见在公共论坛中互相交流,使各方了解彼此的立场和观点,并在追求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寻求并达成各方可以接受的可行方案。

基于此,协商式民主理论强调公民是民主体制的参与主体,应该积极促进公民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

公民的这种政治参与,不应仅仅局限于投票,或者请愿、陈情或社会运动,而应该在参与者充分掌握信息、发言机会平等与决策程序公平的条件下,对公共政策进行公开的讨论,进而提出可行的方案或意见。

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是为了回应西方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多元文化社会潜藏的深刻而持久的道德冲突,以及种族文化团体之间认知资源的不平等而造成的多数人难以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

协商民主重新强调公民对于公共利益的责任,强调对民意的质的提升,即通过不断地公共协商,使各方都能了解彼此的立场,拓宽彼此的心胸,进而把私利提升为公利,以弥补选举民主多数决的制度缺陷。

协商民主的重大意义

协商民主的重大意义

协商民主的重大意义协商民主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它不仅有助于民主发展,增强政治参与,促进和谐,也有助于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权利,推动社会发展。

在协商民主模式下,国家、政府、公民及有关利益相关者通过友好协商、充分讨论和良性互动实现政治目标。

本文旨在探讨协商民主的重大意义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协商民主的概念,然后,论述了它的重大意义,最后总结了我国实施协商民主的努力。

结论是,协商民主是实现民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力工具。

【关键词】协商民主;重大意义;公共利益;公民权利;民主发展。

《协商民主的重大意义》一、引言协商民主是政治制度的一种,它主张以协商、讨论、和谐互动等方式来实现国家政治目标和政府改革、推动政治参与和发展的基本思想。

近年来,协商民主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被各国视为新的政治制度模式,用以推动政治发展、调节政治关系和维系社会和谐,继而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我国主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上要以民主革命为主线,以实现公民权利和维护国家利益为目标,朝着实行协商民主迈进,不断发展民主政治,推动我国政治制度更加完善。

本文试图探讨协商民主的重大意义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二、协商民主的重大意义1、协商民主有助于民主发展协商民主的产生与发展,是民主政治体制的一种新型,被认为是民主政治的一种补充,为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协商民主不仅是以公民的参与为基础的民主体制,也是一种更加开放、公正、客观的民主政治,也是政策制定过程中社会关联性极强的一种政治制度。

因此,协商民主是民主发展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增强公民参与,提高民意表达能力,更加平等、公平地参与民主政治,更好地维护公民的权利,促进民主的生长和发展。

2、协商民主有助于维护公共利益协商民主模式可以使政府和各方利益相关者在协商或讨论中找到更好的共识,更好地维护公共利益,减少冲突,确保实施政策的顺利进行。

由于参与者充分表达,双方可以相互依赖,充分听取彼此意见,在解决问题上更加宽容,接受对方的意见,共同寻求和谐解决方案,从而达到维护公共利益的最佳效果。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内涵、历史和实现途径.doc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内涵、历史和实现途径.doc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内涵、历史和实现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第一次把协商民主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

[1]那么,什么是协商民主呢?它的来源是什么呢?协商民主理论上的提出,可以追溯到美国学者毕塞特于1980年《协商民主:共和政府的多数原则》一文,他首次提出Delibe rativedemocr acy一词。

[2]1998年,美国社会学家乔.埃尔斯特提出,协商民主是对投票的替代,是一种政治决策的机制。

21世纪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逐渐成熟,形成了完整的理论框架,在西方政治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他们普遍认为,协商民主是在处于利益分化和文化多元社会实现民主,弥补选举民主简单少数服从多数的制度缺陷本的一种探索,强调的是政党、公民、利益集团和社会各阶层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

我国协商民主的研究发端于21世纪初,代表人物有俞可平、陈家刚、李贺林、左宪民等,他们译介了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系统探讨了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内涵和外延。

[3]协商民主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和合‛的价值理念都蕴含着协商民主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在批判地继承传统‚和合‛文化的基础上,赋予了协商民主时代特点、阶级立场、中国元素,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之路。

一、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内涵和优势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形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主要载体和主渠道作用,从而促进全社会的大团结、大联合。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具有‚广泛、有序、规范、民本‛等四大特点:所谓广泛,是指政协委员是代表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英,他们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的参与可以最大限度包容和吸纳各种利益诉求,有利于广大人民民主权利的有效实现;所谓有序,是指政协有着健全的协商民主措施,既保证政协委员通过会议、提案、调研报告、建议案等形式将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上来,又避免了西方选举民主容易被既得利益集团操纵无法反映民众需求的桎梏;所谓规范,是指人民政协始终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放在重要位臵,通过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善的制度规范和运作程序,保证了协商民主渠道的畅通,以及党和政府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所谓民本,是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是为了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永远是其价值追求。

协商民主的内涵和价值

协商民主的内涵和价值

协商民主的内涵和价值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协商民主理论作为一种新型民主理论在西方兴起, 以批判代议制民主和自由民主的视角让大家开始重新审视民主的内涵。

中国学者以敏锐的学术洞察积极审视了协商民主理论,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协商民主概念的理解,并揭示了协商民主的价值。

关键字:协商民主内涵价值关于协商民主,当前我国学术界的认知有两种理论:一种是Deliberative Democracy,即是西方的协商民主;另一种是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与选举相对的民主形式,我们称为协商民主。

从理论基础上看,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基础是自由主义和批判理论。

自由主义是以个人行为受自我利益而非公共利益的趋势为核心原则,自由主义者希望设计一套制度安排消除超越宪法的力量而保护个人利益;批判理论主要关注个人和社会对压制性力量及其束缚的摆脱,进而获得进步性的解放。

中国的协商民主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政治需要、中国政治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政治实践,也是对我国选举民主补充的一种民主形式。

两者是既相互联系又有着区别的理论。

本文协商民主的立足点是西方的协商民主。

下面将对西方的协商民主的基本理论以及中国学者在我国既有协商制度背景下对西方协商民主的各种见解进行梳理。

一、国外学者对协商民主概念的界定当前,学术界对于协商民主没有统而为一的概念。

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协商民主进行了阐释。

总结他们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一)协商民主是一种决策机制或决策程序学者米勒、亨德里克斯、马修·费斯廷斯泰等认为在一种民主体制中,其决策的过程是利益相关者可以参与其中且能自由表达,在公共利益的导向下公开讨论或支持或反对某种观点,最后做出大家都理解或认同的决策,那么这就是协商民主。

马修·费斯廷斯泰因如是说协商民主表达这样一种思想, 即民主决策是合理、公开讨论支持和反对某些建议的各种观点的过程,目的是实现普遍接受的判断。

协商民主的优势与作用

协商民主的优势与作用

协商民主的优势与作用作者:孙宝林来源:《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02期摘要:协商民主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而且是我们党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有力措施。

协商民主有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助于拓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必须发挥协商民主的优势和作用。

关键词:协商民主;优势;作用中图分类号: D6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4)02-0060-04Advantages and Consultation Role of DemocracySUN Bao-lin(Beijing Institute of Socialism, Beijing 100029, China)Abstract: Deliberative democracy not only fully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but also effective measures to deepen political reform our Party. Deliberative democracy helps improve the Party’s leadership and governance;help expand citizens’ orderl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hannels; contribute to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s and governance capacity moderniza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is necessary to play a consultative role in democracy.Key words: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dvantage; role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协商民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 的新要求 ,从 而达 到善治 的结果 。在这样 的理论 和实 践背景 下 ,西方 学者 均开始 提 出一种 崭新 的 民主
理论— — 协商 民主 ,并成为 当代 民主理论发 展 的新 方 向。
“ 协 商 民主”一 词最先 由约瑟夫 ・ 毕塞 特 ( J o s e p h M. B e s s e t t e ) 提 出 ,主 张 公 民 参 与 而 反 对 精 英 主 义 。
如 ,在 参与前 、参 与中 、参 与后 ,个体都 是其 自身利益 的最 好裁 判 ,因此 ,要发 展协 商 民主 ,就必 须先 要 发 展选 举 民主 ,协 商 民 主不 能代 替 自由民 主 。相对 而 言 ,批判 理 论学 者认 为 ,民 主参 与能 够 改变 个 体 ,个 体从观 念上会 变得 “ 更 有公 共精 神 ,更 容忍 ,更 有见识 ,更关 心他 人利益 ,更追 求 自身利益 ” 。 1 3 1
莩 ’ 问 } 玄 2 0 1 4 年第 3 期
澳门公共政策中的协商民主
邓 安 琪
f 摘 要1协 商 民 主是 一种 治理 模 式 的 民主 , 它不 是 通 过 选 举 来 对政 治 权 力进 行 委 托 授 权 , 而是 公 共 政 策
和 社会 问题 治理 模 式 的合 理 化 、 民主 化 。协 商 民主 强调 理 性 的 沟 通 、 互 动 、 交流 和 公 民参 与 , 通过 公 开 和 广
[ 中图分 类号] D 6 2 8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l 0 0 0 — 7 3 2 6( 2 0 1 4 )0 3 — 0 0 5 8 — 0 5


协 商 民 主 与 公 共 政 策
2 0世 纪 9 0年 代 以来 , 自由主义取 向 的代议政 制 民主在 实践 中逐渐 受到挑 战 。例 如 ,政治 代表 的活
泛 的讨 论 ,让 政 府 与公 众 互 相 了解 彼 此 的 立 场和 观 点 ,达 到 共 识 和 合 作 ,并 在 追 求共 同 的 公 共 利 益 的 大 前 提 下 ,寻 求各 方 面都 可 以接 受的 可行 性 方 案 . 澳 门特 别 行 政 区在 推 进 民主 化 、科 学化 的 公 共 决 策 过 程 中 ,借 助 = 协 商 民 主提 升 了 咨询 成 效 .但 其 制 定 政 策 过 程 中还 存 在 可 以提 升 的 空 间 f 关 键 词1协 商 民 主 公共政 策 咨 询机 制 公 民参 与
民 主 的 本 质 是 协 商 ,而 不 是 投 票 ,理 想 的 协 商 是 不 需 要 投 票 就 能 够 达 成 共 识 。协 商 民 主 提 供 了一 种 发 展
民主 的新 的可 能性 ,是对 自由民主的一种 超越 和替代 ,是深化 民主 内涵 的一种尝 试 。
作 者 简 介 邓 安 琪 , 中 山大 学 政 治 与 公 共 事 务 管理 学 院博 士 生 ( 广 东 广 州 ,5 1 0 2 7 5 ) 。
『 2 J 其后 .乔恩 ・ 埃 尔斯 特 ( J o n E l s t e r ) 、伯 纳德 ・ 曼宁 ( B e r n a r d Ma n i n ) 、乔舒 亚 ・ 科恩 ( J o s h u a C o h e n )等 学 者进 一步丰 富和完 典协 商 民主传 统 的复兴 ,而不 是 完全 的创新 。哈 贝马斯认 为 ,协商 思想 为 当代 的复 兴做 出了贡献 ,刺激 了人 们对协 商 的兴趣 ,将 其建 立在 更 加 民 主的基础 之 。 自由主义 的学 者总是认 为 ,政治参 与不 能改 变个体 ,个 体拥 有一些 给 定的偏 好 ,比
动 和决策 逐渐远 离公 民的生 活和视线 ,边缘 群体 的利益得 不 到反 映 ,经 济生 活的不 平等 削弱 了平 等原 则 在 政治 生活 中的运用 。[ 1 1 于是 。人们更 多地 认为 ,民主不 再 只强 调选举 竞争 和尊重 基本公 民权利 与 自由。 反之 ,他 们认 为 ,只有 通过集 体决 策 并进行 协 商 ,政府 的相 关政 策 才具有 合法 性 和认 受性 。也 就 是说 , 在 现今多 元的社 会里 ,公共政 策必须 经过 市 民理性 的 、自由的辩论 和讨 论 ,才 能满 足复 杂社 会对政 策理

58—
协商 民主是一 种达致 共识 的程序 理想 。有观点认 为 ,由于协 商是要 达成 全体 一致 ,所 以它与 人 民政
治 自治 的最低 道德要 求—— “ 民治 ”( r u l e b y p e o p l e )相关 联 ,指 的是 所有 人 民 。弗 兰克 ・ 米歇 尔曼 指 出 , 这个 术语命 名 了一种体 制或 实践 ,其 组织 、动机 、话 语 ,以及 宪政 的联合属 性 ,就是 以恰 当的方 式得 到 所有 受其影 响 的人的 同意 ,而实现政 策合法 性 。在 民 主政 治 中采 用协 商这一 概念 ,指 的是制 定法 律过程 中的程序要 求 .它通过 实际地 衡量投 票 的多数而要 求他们 完全 服从而 不只是偶 尔 的同意 。【 1 也 有观 点认 为 ,协 商 是要 达 成一 种持 续 合作 。博 曼把公 共 协商 初 步界 定 为 :交换 理性 的对话 性 过 程 , 目的是 解 决那 些 只有 通过 人 际 问 的协作 与合 作 才 能解 决 的问题 情 形 ( p r o b l e ma t i c s i t u a t i o n s ) 。根 据
这 个定 义 .协 商与其说 是一 种对话 或辩论形 式 ,不如说 是一种 共 同的合作性 活 动 。这 个界 定 阐明 了公 共
协 商恰 当的 目标 、必 要 的条 件 以及 范 围。[ 5 1 科 恩认 为 。协商 民主指 在一群体 中 ,公 共事 务 的治 理 由内部成员 共 同协商 后再决 定 的体制 ;它必 须 由平等 的公 民以公开论 述 的方式决定 共 同事务 ,也必须 有一套体 制保 障此过 程 。 民主 并不是 政治 唯一 的 形 式 ,而是一种 社会 与制度 安排 的框 架 。第 一 ,它能够 提供意见 表达 、结社 与参 与更好 的环境 ,加速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