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试题长春版
吉林省长春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厄运(è)惬意(qiè)伎俩(jì)叱咤风云(chà)B . 匀称(chèn)污涩(sè)恣睢(suī)引颈受戮(lù)C . 倔强(juè)踌躇(chú)滞碍(zhì)断壁残垣(yuán)D . 喑哑(yīn)嗔视(chēn)两栖(qī)吹毛求疵(cì)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他无论在什么场合说话都咬文嚼字,这种认真的态度是值得提倡的。
B . 《雪》的开头和结尾就因为富有哲理意味而催人奋进。
C . 走进书店,各种各样的中考辅导资料令考生和家长应接不暇。
D . 这篇散文诗写的是雪,却是别出心裁地从描写雨来开篇的。
3. (2分) (2015七上·包头期中)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B . 我们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C . 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没有的奇迹。
D . 李春燕的感人事迹,使全体学生深受教育。
4. (2分)选出修辞手法不同其它三句的一项:()。
A . 小树林静悄悄的,各种花儿、草儿,连那些爱吵闹的小山雀,也仿佛午睡了,一点儿声息也没有。
B . 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了,太不了解它们了。
C . 这些画儿下面划了三个圆圆的“○”,好像滚动的铁环。
D . 一只大花蝴蝶冒冒失失撞在我额上,又慌慌张张飞走了。
5.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2024届长春市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长春市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8分)我们美丽的祖国,草木皆有意,山水都含情。
看那巍峨山峦,汤汤江水【甲】看那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乙】看那清风闲坐,白云高卧【丙】看那碧涛如浪,百舸争流【丁】这些景象又引起你怎样的遐想呢?看那雄鹰,海燕笑傲沧海,我感受到了勇敢者的奋斗;看那大雪中tǐng bá的青松,严寒中怒放的腊梅,我体味到了坚强者的抗争;看那雨后灿烂的彩虹,秋霜染红的枫叶,我感受到了乐观者的心境。
美丽而智慧的大自然,无时无刻都在启迪着我们,读懂自然,学会生活。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①巍峨②tǐng bá2、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2分)A.展翅飞翔B.搏击蓝天C.自由自在D.身姿矫健3、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A.美丽而智慧的大自然,无时无刻都在启迪着我们,学会生活,读懂自然。
B.美丽而智慧的大自然,每时每刻不在启迪着我们,读懂自然,学会生活。
C.美丽而智慧的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启迪着我们,学会生活,读懂自然。
D.美丽而智慧的大自然,每时每刻都在启迪着我们,读懂自然,学会生活。
4、选文“甲乙丙丁”处应该填入的标点是()(2分)A.甲。
乙。
丙。
丁。
B.甲;乙;丙;丁……C.甲、乙、丙、丁。
D.甲、乙、丙、丁……5、古诗文默写填空。
(7分)(1)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2),,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句子是:,。
(4)人生困顿时,可以用李白《行路难》中的名句“,”来激励自己。
二、阅读(4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7分)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2019-2020学年长春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测试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一、阅读(60(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关雎》)2.蒹葭苍苍,□□□□。
□□□□,在水一方。
(《蒹葭》)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4.相见时难别亦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5.范仲淹《渔家傲》一词中以浊酒引出思家之情,又借典故表现外患未除,功业未建,欲归不能的矛盾心理,把词人的耿耿丹心与深沉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的词句是:□□□□□□□,□□□□□□□。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诗人以“□□□□□□□,□□□□□□□”一句为我们创设了一幅边塞冬日雪景的美丽图画。
7.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寓居成都,由茅屋被风吹破联想到社会现实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体现推己及人、忧国忧民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既用此告诫子侄,又常常以此述志自勉。
《出师表》中明确的表达出他这种人生志向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长春版九上语文期中检测题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九年级语文(上)(长春版)期中检测题(120分钟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2分)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端正地书写名句和对联。
(第1~7题每句1分,第8题2分,书写1分)1.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诗经关雎》)2.蒹葭凄凄,。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蒹葭》)3.葡萄美酒夜光杯,。
(王翰《凉州词》)4.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6.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两句以“春风”比北风,以春日的“梨花”比冬日的雪花,设喻大胆、新颖而又十分贴切。
7.杜甫在《春望》中表达思亲人、盼音讯心情的名句是,。
8.丰富多彩的初中语文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九年级(6)班组织了一次“我心中的语文”专题学习活动,其中有主题为“话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交流会。
在这次活动中,请你完成以下任务:请为本次交流会的场地布置拟一副对联,要求所写内容切合活动主题。
上联:下联:二、阅读理解(48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甲文】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乙文】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长春版)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吉林省实验中学繁荣学校九年级上学期学业测试一语文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诗经·蒹葭》)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3.□□□□□□□。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苏轼《水调歌头》)5.高度决定气度,身处至高点,自然气魄开阔、沉稳练达。
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两句便表现了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豪迈气概。
6.“托物言志”是中国古典诗词常见的表现手法。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花为喻,表达自己虽前途不畅,仍不忘报国情怀的诗句是:□□□□□□□,□□□□□□□。
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诗人用“□□□□□□□,□□□□□□□”为我们创设了一幅边塞冬日雪景的美丽图画。
8.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寓居成都,由自己茅屋被风吹破结合社会现实联想到天下茅屋俱破,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体现了他由此及彼忧国忧民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3.羌管悠悠霜满地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9.春秋左丘明10.鄙陋,眼光短浅(鄙陋,目关短浅)同遍,遍及,普遍驱车追赶倒下11.战争的时间(鲁庄公十年);战争的双方(齐国和鲁国交战);战争的性质(齐国攻打鲁国非正义性战争)。
12.重点写的是齐国的决策指挥(曹刿在战争中的决策指挥);为了突出曹刿的人物形象,沉着,镇定,从容,果断,善于观察,有军事指挥才能。
13.例如:鲁庄公能在召见曹刿,并且战争中能听从曹刿的决断,从而取得胜利,可见要知人善任,从谏如流。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
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
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
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
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mí()漫。
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
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
如奇葩初绽,砉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籍,抢救无及。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一霎.( )间(2)mí( )漫2.遇见陌生的词语,我们可以根据关键字的意思归纳综合,最终推知词语的意思。
已知以下两个关键字的意思:阑(lán):将尽。
散(sàn):分散,由聚集而分离。
推知词语“兴阑人散”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段中破折号的用法属于()。
A.表示声音的延长B.表示话题的转换C.表示解释说明D.表示话语的中断4.根据“起初”“俄而”“继”“终”这些表示时间先后的关联词可以推断画线句子属于______关系的复句。
5. 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毛泽东《沁园春·雪》)(2)__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被广为传诵。
(5)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毕竟更热爱人间生活。
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由出尘之思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
长春版九上语文期中试题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试题长春版2012-11-9一、积累与运用(一)基础知识(2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兀.立()(2)颠簸.()(3)鬃.毛()(4)憩.息()(二)诗句积累与运用(每句1分,共10分)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3.蒹霞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4. ,都护铁衣冷难着。
5. ,再而衰,三而竭。
6.《关雎》诗中,表现君子因得不到淑女的爱慕,而时时思念的句子是:,。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通过描写沙漠冰封壁立,阴云密布的景象,为饯别场面酝酿气氛的句子是:,。
8.俗语说:“屋漏偏遭连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将这个场景生动地描绘出来的句子是:,。
二、阅读(48分看)(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名,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鈍,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9.《出师表》是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写给后主的表文。
(1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的意思。
(2分)(1)彰.其咎()(2)先帝不以臣卑鄙..()11.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这句话的意思。
(2分)12.选文中的“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是指哪两件事?(2分)13.诸葛亮是智者的代名词。
吉林省长春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鉴赏(jiàn)白皙(xī)模样(mó)滑稽(jī)B . 犹豫(yù)简陋(lòu)和蔼(ǎi)覆盖(fù)C . 淹没(mò)散乱(sǎn)活跃(yào)头颅(lú)D . 气氛(fèn)固执(zhi) 魅力(mèi)翘起(qiào)2. (2分)与“呼朋引伴”中“引”字同义的一项是()A . 引经据典B . 引而不发C . 引吭高歌D . 引人人胜3. (2分) (2017九下·马山月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B . 他一走进运动场就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和一张张快乐的笑脸。
C .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精神,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
D . 互联网上的资料不仅丰富,而且查起来方便快捷。
4. (2分) (2020八下·惠东期中)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A . “最主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B . 金秋时节,望奎街头到处都摆着水果,西瓜啊、香瓜啊、李子啊……走到哪里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
C . 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不会在追求理想的路上迷失方向。
D . 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
5. (2分) (2017七下·无锡期末) 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A . 首句以“润如酥”来形容初春小雨的细滑润泽,“润”字写出了春雨的可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试题长春版一、积累与运用(一)基础知识(2分)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兀立()(2)颠簸()(3)鬃毛()(4)憩息()(二)诗句积累与运用(每句1分,共10分)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3.蒹霞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4. ,都护铁衣冷难着。
5. ,再而衰,三而竭。
6.《关雎》诗中,表现君子因得不到淑女的爱慕,而时时思念的句子是:,。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通过描写沙漠冰封壁立,阴云密布的景象,为饯别场面酝酿气氛的句子是:,。
[来源:学科网]8.俗语说:“屋漏偏遭连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将这个场景生动地描绘出来的句子是:,。
二、阅读(48分看)(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来源:学科网ZXXK]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名,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鈍,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9.《出师表》是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写给后主的表文。
(1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的意思。
(2分)(1)彰其咎()(2)先帝不以臣卑鄙()11.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这句话的意思。
(2分)12.选文中的“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是指哪两件事?(2分)13.诸葛亮是智者的代名词。
仅就选文看,体现了诸葛亮哪些最可贵的精神?请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对你的教育意义。
(3分)(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5分)自作聪明有猎于山者,射雄雉①而置雌雉,或问其故,曰:“置雌者留以招雄也,射雌则雄者飏②,并获则绝矣。
”数月后,雌果招一雄雉来,猎者又射之。
如是数年,获雄雉无数。
一日雌雉随猎者归家,以首触庭前香案③而死。
后其家人死相继,又为讼累而荡其产,未几猎者亦死,竟绝后。
或曰:“人莫不爱其伉俪④,鸟亦然耶。
”猎者之计虽狡,而雉鸟之报更惨矣。
【注释】①雉:俗称野鸭。
②飏:飞走。
③香案:放香炉的长条的桌子。
④伉俪:伴侣。
14.文中“射雄雉而置雌雉”中“置”的意思是。
(1分)15.“雌雉随猎者归家,以首触庭前香案”,雌雉悲壮而死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2分)。
16.故事的结尾交待了猎者的下场:“猎者亦死,竟绝后。
”从猎者的结局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2分)(二)现代文阅读(2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月到中秋齐有明又是一年中秋时节。
窗外月光如泻,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迷人的薄纱,显得宁静而又安详。
天上明月如盘,一如我小时候看到的模样。
每年的中秋都是一样,不同只是个人的心情罢了。
现在的中秋节几乎都是在忙碌中匆匆度过,已全然没有了节味。
于是在这个时候总会想起儿时的中秋节……天渐渐黑下来。
牛和羊都被陆续从田间牵回村子,苦累的庄稼人今天比往常早一些收工了。
漫长的秋收季节,人们起早贪黑的,收了水稻掰玉米,种完芝麻种黄豆,砍过红麻刨红薯。
农活一件接着一件来,真难得歇一口气儿。
秋收大忙时节,每家的壮劳力没日没夜地干活,像是在偿还自己祖祖辈辈还没有还完的债。
月亮出来了,是一轮满月。
在蓝色和白色的云彩里面,慢慢地向空中移动。
月到中秋,家家的喜气都从大人小孩的心眼里面冒出来。
每一家都忙着做饭了,屋顶的炊烟在明亮的月光下白白的,在空中弥漫。
村庄开始热闹起来,不时可以听到孩子们的嬉戏声,谁家的收音机里在播放着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
一家一户的人们都围在晚饭桌旁边。
尽管物质条件比较差,但是到了中秋,还是要将个排场。
红烧猪肉端上来了,厚厚的长条形,上面用褐色色素和调味品打点,油腻腻的、喷喷香,比现在的猪肉要香上许多。
自家养的小公鸡也端上来了,接着,乡下的土菜如四季豆啦、洋葱啦、豆芽啦、咸鸭蛋啦,也都陆续上齐了。
中秋是乡村的“美食节”,满满一桌子,真是寻常难得吃的美味!除非家里来了稀客,平时绝不会是这么丰盛的。
主妇从厨房里出来,洗脸洗手然后入座,全家人算是坐齐了。
男劳动力举起酒杯美美地品着,孩子们则急忙伸筷,埋头大嚼,一饱口福。
狗儿乖巧地趴在桌子底下,专注地啃骨头。
喝酒的人耳根开始发热,菜也吃的差不多了看,白米饭一碗接一碗地端上桌子。
这时候如果有谁走在小村里,就会闻到整个村子到处都都是新稻米和红烧肉的香味儿。
快吃完晚饭的时候,有的小孩也已溜下饭桌,呼朋引伴,背着大人悄悄滴潜伏到谁家的菜地里去了。
以往他们听大人说,八月半的晚上,端一盆水放在菜地里的豆架或辣椒架下,耳朵贴在水面上,侧耳倾听,准能听到月宫里面嫦娥和玉兔的悄悄话儿呢!在娃娃们的世界里,充满了对这个美好传说的无限向往。
他们叽叽喳喳地挤在菜架子底下,眼睛盯着刚刚端出来的半盆水,屏住了呼吸。
领头的孩子先把耳朵贴到水面,好像并没有听到什么。
别的孩子也一个接一个换着听,还是没有!抬头看看天空中,月亮似乎比黄昏时更高,更圆了,仔细看去,月亮里面影影绰绰的,好像是吴刚在砍桂花树。
失望写在一张张稚嫩的脸上。
有个捣蛋包乘别的孩子不备,呼哨一声:“听,有声音了!”话音未落,一抬手,“哗啦”一声,把半盆水就掀翻到菜园里。
大家嘻笑着、骂着,一哄而散,把菜园子踩个乱七八糟。
月亮已经升到高空,蓝白色的天空比平时更显得高远。
村里村外吃过饭的大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大家围坐在院子里,各自品评着谁家的红麻长得旺势,谁家的水稻又遭了虫灾。
有的三三两两走出村子,到庄稼地里去散散步,也散散心,凉风习习,寒蛰等秋虫也愉悦地鸣叫着。
白雾茫茫,露水已经打湿了每一片庄稼的油绿的叶子。
早种的芝麻正在忙着开花,洁白的花朵垂着青露。
仔细倾听,能够听到清脆的“啪嗒”的露珠落地的声音,更显得几分静谧。
月色如水,村口张家李家,家家都把月饼拿出来一块儿品尝。
每家都是那种大约半斤重的老式月饼,厚厚的、圆圆的、黄澄澄的浸润着油彩。
掰开来,红色的、绿色的甜丝,无色的冰糖,黄色花生瓣儿,都露出来,让人真想立刻咬上一大口。
孩子们围着大人撺掇起来,大人们假装呵斥孩子,一边教育孩子要尊重老人的道理,一边先掰开一半儿递到老人手里。
孩子们有心无心地听着,分得一半块,只顾欢天喜地地跳跃着、品尝着。
老人们用所剩无几的牙齿咀嚼着香喷喷的月饼,阅尽沧桑的脸上写满一生的幸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知他们是不是也在思念远方的亲人,祝愿亲人们此时此刻也能够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能够一起赏月,共度良宵!夜已深沉,月儿更明。
朴实的庄稼汉们带着明天的希望,把一个快乐的中秋节带自家小院,带入梦乡。
17.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分)(1)潜伏()(2)稚嫩()(3)咀嚼()(4)撺掇()18.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1)快吃完晚饭的时候,有的小孩也已溜下饭桌,呼朋引伴,背着大人悄悄地潜伏到谁家的菜地里去了。
(2)月亮里面影影绰绰的,好像是吴刚在砍桂花树。
19.作者将“又是一年中秋时节”独立成段并用于开篇,从全文来看,有何作用?(3分)20.文中运用了多种描写,其中“窗外月光如泻,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迷人的薄纱,显得宁静而又安详”属于哪种描写?有何作用。
(4分)21.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儿时全村人享受中秋之夜的情景,将读者带到了如诗如画的童年。
文中除了写“中秋晚餐”之外,还写了哪三个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22.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序、倒叙、插叙、补叙。
作者在叙述自己儿时中秋夜的故事时运用的是哪一种?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有代表性的词语或句子。
(4分)23.文章以“朴实的庄稼汉们带着明天的希望,把一个快乐的中秋带回自家小院,带入梦乡”结尾意味深长,纵观全文,你认为庄稼汉们明天的“希望”是什么?(4分)24.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清明、端午、春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你是怎么度过的?是诗意、浪漫、思念,还是……请用对联的形式记录下你的感受。
(2分)上联:人逢佳节精神爽;下联:。
(二)名著阅读(5分)25.京剧《失空斩》取材于《三国演义》中“失街亭”、“空城计”、“挥泪斩马谡”三个情节,请简要概括其中一个情节,并谈谈你阅读该情节的感受或启示。
(1)情节概括:[来源:学科网ZXXK].(2)感受(启示):三、写作(60分)26.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1)题目:秋天的旋律(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刘仕春,雁江区伍隍镇石桥铺村一名农家女孩。
17岁时,一次意外触电,使她失去了双臂。
她以极大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用脚翻书写字,苦练“口书”书法,先后在成都街头卖字糊口,北京舞台表演。
为实现当一名英语老师的梦想,2004年参加高考,被青岛黄海职业学院录取。
2005年6月,在“文明青岛.放飞五月”大学生书画比赛中,她以其口书“真爱永存”等作品获艺术特别奖;2005年获“感动青岛十佳人物”提名奖。
她也先后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作巡回报告。
最让人感动的是,她在求学及兼职期间,省吃俭用,出资2万元资助家乡20名优秀贫困生,实现了她“即使有一千个理由哭泣,也要有一千零一个理由坚强”及回报社会、回报所有爱心人士的理想人生。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学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