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63、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Survivin、Ki67和P63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肿瘤的关系. 现 代 妇产 科 进 展 , 1 9 9 7 ( 1 ) : 1 9 — 2 1
Ca n c e r Re s , 2 0 0 1, 6 1 ( 1 5 ) : 5 73 卜5 7 3 5 Ak a k u r a N , Ko b a y a s h i M , Ho r i u c h i I ,e t a 1 . Co n s t i t ut i v e
[ 9 ] 吴 秉 铨 ,刘 彦 仿 .免疫 组 织 化 学 病 理 诊 断 [ M] .北 京 : 科 学 技
术出版社, 2 0 0 7 : 3 8 3 — 3 8 7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h y p oபைடு நூலகம்x i a — - i n d uc i b l e f a c t o r — — 1 a l p h a r e n d e r s p a n — -
【 中 图 分 类 号 】 R7 3 7 . 3 3 【 文 献 标 识 码】 A
Ex p r e s s i o n a n d c l i ni c a l s i g ni f i c a n c e o f S u r v i v i n,K i 6 7 a n d P6 3
r e g u l a t i on o {v a s c u l a r e nd ot h e l i a l g r o wt h f a c t o r ,i n d e p e n d e n t
o f b a s i c f i b r o b l a s t g r o wt h f a c t o r ,i s i mp o r t a n t i n t h e s wi t c h
Ki-67、P16蛋白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分析

Ki-67、P16蛋白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分析作者:吴颖史晶晶涂剑宏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3年第26期【摘要】目的:探究子宮颈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67(Ki-67)、多重肿瘤抑制基因-16(P16)蛋白表达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2年8月于南昌市第三医院行子宫颈检查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其中子宫颈癌39例入子宫颈癌组,癌前病变31例[低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3例和高级别CIN 18例]入癌前病变组,均行免疫组化Ki-67、P16蛋白检测。
分析Ki-67、P16蛋白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将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子宫颈癌中Ki-67、P16蛋白的诊断价值。
结果:子宫颈癌组Ki-67、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低级别CIN、高级别CIN(P<0.05);高级别CIN Ki-67、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低级别CIN(P<0.05)。
Ki-67、P16蛋白诊断子宫颈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Ki-67、P16蛋白在子宫颈癌患者中阳性表达率较高,两者诊断子宫颈癌的价值相当。
【关键词】子宫颈癌子宫颈癌前病变增殖细胞核抗原-67 多重肿瘤抑制基因-16Analysis of the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Ki-67 and P16 Protein in Cervical Cancer/WU Ying, SHI Jingjing, TU Jianho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3, 20(26): -163[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67 (Ki-67) and multiple tumor suppressor gene-16 (P16) protein in cervical cancer. Method: The clinical data of 7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ervical examination in Nanchang Third Hospital from July 2018 to August 2022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ll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by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cervical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 Among them, 39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were enrolled in the cervical cancer group, and 31 patients [low-grad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with 13 cases and high-grade CIN with 18 cases] with precancerous lesions were enrolled in the precancerous lesions group. Ki-67 and P16 protein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expression of Ki-67 and P16 protein in cervical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 was analyzed, and the pathological results were used as the "gold standard"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Ki-67 and P16 protein in cervical cancer. Result: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Ki-67 and P16 protein in cervical cancer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low-grade CIN and high-grade CIN (P<0.05);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CIN Ki-67 and P16 protein in high-grad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low-grade CIN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ccurac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between Ki-67 and P16 protein 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cancer (P>0.05). Conclusion: Ki-67 and P16 protein have high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and they have similar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cancer.[Key words] Cervical cancer Cervical precancerous lesions Ki-67 P16First-author's address: Nanchang Third Hospital, Nanchang 330000, 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3.26.038近年来,子宫颈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已对女性身体健康等造成严重影响[1]。
p63和Ki-67蛋白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E p ̄ o f 6 n xr no 3 d p a
poe ri lnrei ea epai n scnclinfac rtni c v a i apt ll o l aadi l i gicne i n e c t hi n s t i as i
Z NG i. I i.u HO Hu LU Jny
[ s at bet e T xlr te epes n o 6 n i 7 poe n cri lit ei ei epai CN)ad i Abt c]O jc v : oepoe h xrs o f0 3 ad K - rt n i ev a nr p hl no l a( I r i i 6 i c a t a l s n t s
80 5
JB n b d C i, u u t 0 1, 13 N . e g u Me ol A g s 1 Vo. 6, o 8 2
[ 文章编号 ]10 - 0 (0 1 0 -800 0 02 0 2 1 )80 5 -4 2
・
临床 医学 ・
p3和 K一7蛋 白在 子 宫 颈 上 皮 内瘤 变 中 的表 达 及 其 临床 意 义 6 i 6
h ma aio av u ( )H V D A uigi t hb d ao (S u n ppl m i sHR - P N s su yr i tn IH)m to . eut: eepes no 6 ecn o gop l r n n i i z i ehd R sl T x rsi f 3i t ot l ru sh o 0 nh r
钟 辉 刘锦 钰 ,
[ 摘要 ] 目的: 探讨子宫颈上皮 内瘤变 ( I ) C N 组织 中 p3和 K-7蛋 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6 i 6 选择 16例子宫颈活检组织 2 标本 , 采用免疫 组织 化学技术 检测 03 K- 6 、 i 7和人 乳头状 瘤病毒 ( V) 6 HP 表达 , 中 1 正常 子宫颈 组织 为对照组 , I 14 其 2例 C N 0 例 、 I23 例 、 I33 CN 1 CN 3例及浸润性癌组织 l 。对浸润性 癌用原位 杂交技术 (S 加做低 危型 和高危型 H V D A检 测。 0例 IH) P N 姑杲: 对照组组织中 03呈 阴性 , 6 但在增厚的鳞状上皮可出现 阳性 细胞。在 CN 、I 2 C N I 1 CN 、 I3和浸润性癌 组织 中,6 03阳性率 分别 为 8 . % 、6 8 、0 .%和 1/ 0,i 7蛋 白阳性率分另 为 0 0 、7 5 、4 5 、4 5 和 8 1 H V阳性 率分另 为 0 0 9 . % 10 0 0 1 I- (6 Ⅱ .% 2 . % 6 . % 5 .% /0, P 0 3 . % 、7 5 、16 、9 4 3 3 1. % 5 . % 3 . %和 3 1 , / 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0 0 P< .5一P< . ) 0 叭 。在浸润性癌组织 中低危型和高危型 HP V D A阳性率分别 为 5 1 N / 0和 8 1 。03在 CN组织 中表达强度随病理分级 明显增强 , /0 6 I 且与 H V感 染有相关 关系 ( 0 0 ) P P< . 5 。 结论 :6 0 3和 K-7蛋 白联合检测 , i 6 有助 于子宫颈癌前病变 的筛查 、 早期 诊断和治疗 。 [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 病理学 ,缶 ; I床 免疫组织化学 ; 3 K-7 l 6 0 ;i 6 [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 77 3 3 .3 [ 文献标识码]A
CDK4和Ki—67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CDK4和Ki—67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目的:探讨Ki-67和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CDK4)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152例宫颈组织(22例慢性宫颈炎、52例CIN和78例宫颈癌)进行检测,计算阳性率并进行检验分析。
结果:宫颈癌和CIN组织中CDK4阳性率分别为87.2%、59.6%,宫颈癌和CIN组织中Ki-67阳性率分别为95.9%、65.4%。
CDK4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分级、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
Ki-67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分级、病理分期有关(P<0.05)。
两者在各组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
结论:Ki-67和CDK4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测定宫颈中PTEN可作为宫颈癌的高危人群筛选指标,Ki-67与CDK4检测还可作为宫颈癌的预后指标。
标签:宫颈癌;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Ki-67;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宫颈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位[1-2]。
其中,宫颈鳞癌占宫颈癌的80%~85%,且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有年轻化趋势,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鳞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能够反映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
本研究通过检测CDK4和Ki-67因子在宫颈鳞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2009-2011年病理科存档的宫颈活检标本及手术标本152例,其中慢性宫颈炎22例,CIN52例,宫颈癌78例,均有确切随访资料。
根据宫颈癌组织学类型进行临床分期(FIGO,2000):Ⅰ期27例,Ⅱ期32例,Ⅲ期13例,Ⅳ期6例;病理学分级:G1 12例,G2 42例,G3 24例;伴有淋巴结转移21例。
P63和Ki-67在肺癌中的作用及意义

P63和Ki-67在肺癌中的作用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P63和Ki-67在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诊断的价值。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3例原发性肺癌组织中P63和Ki-67的表达情况。
结果P63在肺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100%,在肺腺癌中表达较少。
Ki-67在肺鳞癌和肺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7% 和75%。
结论P63可作为肺鳞状上皮源性肿瘤标记物,是判断鳞癌的可靠指标。
Ki-67可作为肺鳞癌预后的指标,联合检测P63和Ki-67对肺癌不同组织类型的诊断、及判断病人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P63 Ki-67 肺癌免疫组化【中图分类号】R7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099-02肺癌(lungcancer)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世界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几乎80%以上的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1]。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在 2008 年恶性肿瘤仍是人类最主要的死因之一,其构成比中肺癌居于首位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而低于发达国家,但男性和女性死于肺癌人数均位居全部恶性肿瘤之首[2,3]。
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的水平,在原发性肺癌的防治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肺癌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和肿瘤标志物。
P63基因是P53基因的同源基因,与上皮组织发育关系密切。
Ki-67为细胞增殖性抗原,反应细胞的增殖程度。
本文旨在研究肺癌中P63和Ki-67的表达与其预后的关系。
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收集楚雄州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符合诊断与纳入标准的患者55例:其中肺鳞癌47例,平均年龄54.17士8.28(33~73岁);肺腺癌8例,平均年龄56.23士9.39(34~73岁)。
1.2 方法全部标本均经10%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4μm厚连续切片。
鼠抗人P63、Ki-67单克隆抗体,S-P法试剂盒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宫颈上皮内肿瘤P16、P53、Ki67、P63的表达与HPV感染及其临床意义

宫颈上皮内肿瘤P16、P53、Ki67、P63的表达与HPV感染及其临床意义齐朝阳;陈艳;曾鸿;高宇琳;郭红梅【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27)020【摘要】目的:研究P16、P53、Ki67、P63在宫颈上皮内肿瘤(CIN)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16、P53、Ki67及P63在255例CIN和63例对照组的表达情况,荧光定量检测HPV-DNA.结果:各组CIN的HR-HPV、P16、P53、Ki67和P63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INⅡ~Ⅲ的HPV、P16,P53、P63阳性率与CIN 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CIN分级增加,HR-HPV阳性率、P16、P53、Ki67和P63的表达程度呈增高趋势.CINⅡ~Ⅲ的HR-HPV阳性率与LR-HPV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R-HPV组P16、Ki67、P63以强表达为主,P53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表达;LR-HPV组P16、Ki67、P63弱表达为主.P53绝大多数不表达.结论:HR-HPV、P16,P53,Ki67、P63可能对促进CIN发生发展具有协同作用;它们可能是宫颈癌的早期事件.【总页数】3页(P3638-3640)【作者】齐朝阳;陈艳;曾鸿;高宇琳;郭红梅【作者单位】523000,广东省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523000,广东省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523000,广东省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523000,广东省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523000,广东省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P16、P63和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张明伟;孙际燕;孙式荣2.宫颈上皮内瘤变p16、p53、Ki-67的表达与高危型HPV感染及其临床意义 [J], 史健;郑军生;尹方;胡维维;黄小军;周小丽3.宫颈上皮内肿瘤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PV16感染与hTERT、ki67表达的关系 [J], 童第洋;尹必舒;吴嘉;陈子勇4.宫颈细胞癌及宫颈上皮内肿瘤组织中HPV16感染与hTERT、Ki67表达的关系[J], 黄冠青5.EGFR、P16、Ki67和P53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J], 丛玲华;戴珍珍;方来福;王静;李萍;钟国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16、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病理诊断中的意义

医学基础与药学研究·98·p16、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病理诊断中的意义丁立明 倪良燕 季 丹 孙子恒【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054(2019)05-0098-03【摘 要】 目的:探讨p16、Ki-67免疫组化染色(IHC)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病理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医院2015-2018年间56例宫颈锥切标本,经HE及IHC染色后镜下观察p16及Ki-67在SIL中的表达特征,分析两者在SIL病理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p16、Ki-67在低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中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水平不同。
p16在LSIL中呈不连续、斑片状分布于鳞状上皮层下1/3,表达弱阳性,而在HSIL中呈连续性分布于鳞状上皮中下2/3甚至全层,表达弥漫强阳性,其在HSIL中的表达明显高于LSI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LSIL组织中Ki-67主要表达于鳞状上皮层的下1/3;而HISL中表达于鳞状上皮的中下2/3甚至全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免疫组化双染切片中,随着级别增加,p16和 Ki-67共表达的例数逐渐增多。
结论:p16、Ki-67参与肿瘤发展过程,反应肿瘤细胞活性,其表达水平与SIL分级呈正比,可以提示患者病变程度及范围,在SIL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p16 Ki-67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诊断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是妇科常见病,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主要与感染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或微生物、吸烟、免疫缺陷等因素有关[1~2]。
不同分级的SIL临床表现不同,根据病变程度和发病机制分为LSIL(CIN Ⅰ级)和HSIL(CIN Ⅱ级和CIN Ⅲ级)[3],LSIL患者缺乏典型临床症状、体征,HSIL患者有白带增多或带血、宫颈糜烂、肥大、息肉等症状、体征,宫颈浸润癌发生概率大。
早期诊断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鳞癌的标记物——Ki-67

早期诊断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鳞癌的标记物——Ki-67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鳞癌的标记物——Ki-67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4例宫颈鳞癌、77例宫颈上皮内病变、23例正常宫颈组织中Ki-67的表达水平,并加以分析。
结果:①Ki-67阳性表达率在宫颈鳞癌中最高(100%),宫颈上皮内病变次之(93.33%~100%),正常宫颈组最低(39.13%)。
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鳞癌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②从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病变到宫颈鳞癌,Ki-67的表达强度逐渐增强,两者呈正相关(r=0.770 8)。
结论:Ki-67参与宫颈上皮内病变、宫颈鳞癌的发生。
作为早期诊断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鳞癌的标记物, Ki-67的检测可提高宫頸鳞癌的早期诊断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Ki-67——a marker of th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nd cervical squamous carcinoma.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S-P 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Ki-67 in 14 cases cervical squamous carcinoma and 77 cases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nd 23 cases normal cervix. Results: ①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Ki-67 in cervical squamous carcinoma,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nd normal cervix were 100%, 93.33%~100% and 39.13% respectively, and it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normal cervix group(P<0.01).②The expression intensity order of Ki-67 was normal cervix,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nd cervical squamous carcinoma from down to up,and they were in a positive correlation(r=0.770 8). Conclusion: Ki-67involves in the occurrence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nd cervical squamous carcinoma. As a marker of early diagnosis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nd cervical squamous carcinoma, the determination of Ki-67 could enhance the early diagnosis rate.[Key words] Ki-67; Early diagnosis;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ervical squamous carcinoma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妇女恶性肿瘤中排第二位,极大地威胁着妇女健康,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能降低其死亡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63、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发表时间:2015-10-20T08:59:07.277Z 来源:《中医学报》2015年7月作者:吴敏[导读] 彭州同一医院病理科四川彭州 611930 应用p63、Ki-67标记对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诊断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彭州同一医院病理科四川彭州 611930【摘要】目的:研究p63、 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分别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30例、浸润性鳞状细胞癌67例中p63、Ki-67的表达,30例正常宫颈做对照。
结果: p63的阳性率与CIN分级呈正比,但CIN与鳞状细胞癌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p63的表达与CIN分级无明显相关性。
p63的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分化程度成正相关。
Ki- 67 蛋白的表达在从子宫颈正常组织→上皮内瘤变→宫颈癌发展过程中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结论:p63在宫颈癌形成早期可能起促癌作用,且可能是鳞状上皮源性肿瘤的标记物。
p63可能与细胞增殖有关。
Ki- 67蛋白可能参与前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因此,应用p63、Ki-67标记对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诊断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鳞状细胞癌;p63;Ki-67【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699-02p63, ki - 67 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the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Wu Min(Department of Pathology, Pengzhou harmonious hospital,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p63, ki - 67 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the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detected in 30 cases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nd invasiv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67 cases of p63, the expression of Ki-67, 30 cases of normal cervix as control.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p63 and CIN grade higher than, but CI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the positive rate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e expression of p63 and CIN grade has no obvious correlation. The expression of p63 and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degree of cervical cancer tissue differentiation. Ki - 67 protein expression in normal tissue from the cervical to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in the development of cervical cancer is gradually rising trend. Conclusion :p63 form promote cancer early may play a role in cervical cancer, and could be the original in the squamous tumor markers. p63 May be associated with cell proliferation.ki - 67 protein may participate in before the occurrence of cervical cancer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p63, ki - 67 markers for cervical lesions and cervical cancer before th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have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63;ki-67.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形成与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后基因发生改变,致使宫颈鳞状细胞正常发育和生长出现复杂的多阶段过程。
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目前认为,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之间的平衡失调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着基本作用。
p53基因[1]作为重要的抑癌基因,被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且一直作为一个独立的而不是某个家族的成员来看待。
直至近几年,其同源基因p63、p73的发现[2]才使人们认识一个古老而庞大的超家族的存在,并且另两个基因更为复杂,在遗传和生长发育等方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
p63对外胚层的分化发育、上皮干细胞稳定性的维持起重要作用,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既可以促进肿瘤形成也可以抑制肿瘤生长[4]。
因此,研究p63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 ,不同来源的肿瘤存在显著的差异,p63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呈过表达,所以成为研究的热点[6],国内本研究旨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癌前病变及鳞状细胞癌中p63蛋白,Ki-67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它们与宫颈癌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收集本医院2009~2014年宫颈活检组织及全子宫切除标本2794例。
患者术前均未经过任何治疗。
用正常宫颈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30例:CINⅠ级15例,CINⅡ级9例,CINⅢ级6例;浸润性鳞状细胞癌67例,按分化程度分级:高分化19例,中分化39例,低分化9例。
患者年龄在32-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岁。
1.2 方法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后,常规石蜡包埋,蜡块以4μm厚度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技术采用Power Vision二步法重复,用PBS替代一抗作阴性对照。
免疫组化Power VisionTM二步法:①脱蜡水化;②过氧化氢孵育;③预处理:胰酶消化10min后,组织切片微波修复,时间分别是20min;④一抗孵育37c3omin;⑤滴加羊抗鼠IgG抗体一HRP多聚体;⑥DAB显色。
p63、Ki-67试剂均为超敏SP试剂盒(福建迈新公司), Power Vision试剂盒(福建迈新公司), DAB试剂盒(福建迈新公司)。
1.3 结果判断 p63、Ki-67阳性染色为棕黄色或棕褐色,均定位于细胞核内,采用二级计分法,阳性细胞计数:<5%,0分;5-25%,1分;25-50%,2分;50-75%,3分;>75%,4分。
染色强度分类:淡黄色,1分;黄或深黄色,2分;褐或棕褐色,3分。
两者计分相乘大于1者为阳性[7]。
1.4 统计学处理各组间阳性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有序分级资料进行线性趋势检验并经统计软件SPSS17.0处理。
2 结果p63、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p63蛋白呈明显的核阳性表达,主要位于宫颈外口移行带区鳞状上皮的基底细胞胞核中。
在CIN中,p63的阳性细胞数随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加;在鳞状细胞癌癌巢中的表达率可高达95%,但着色强度基本一致。
在各组中可观察到p63表达于鳞状上皮化生部位及宫颈腺体柱状上皮下增生的储备细胞。
CINI中,p63表达在基底细胞中,散在表达于棘细胞层;CINⅡ中,p63除在基底细胞表达外,棘细胞层表达比CINⅠ级明显增多,而CINⅢ级几乎全层都有p63的表达,p63在C1N Ⅰ、Ⅱ、Ⅲ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
p63阳性细胞在高分化鳞癌中,主要呈灶性分布于癌巢,而在低分化鳞癌中散乱分布于癌巢,但p63表达的阳性率与宫颈癌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在正常对照组、CIN和鳞癌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证明(r =,p<0.05),呈正相关。
Ki-67在非肿瘤性宫颈鳞状上皮标本中限于基底及副基底层,在 CIN 病变中,核异型细胞呈强阳性表达,且伴随病变层次的增加而表达强度和面积增加。
Ki- 67 在宫颈癌、CIN、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9.3% ( 33/67) 、43.3%( 13/30) 和 13.3% ( 4/30) , 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 P < 0. 05)。
p63、Ki-67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见表,阳性率分别为82.1%(55/67)、95.5%(64/67),但p63、Ki-67的表达率与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不相关(p>0.05)。
表:宫颈鳞癌鳞状细胞癌p63、ki-67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3 讨论p63基因于1998年由Schmale等[8]首先报道,定位于染色体3q27~3q29,在人体组织中呈广泛而有选择性地表达,如肺、皮肤、骨骼、肌肉、乳腺、胸腺、淋巴细胞、神经组织、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等,尤其在增生上皮组织的基底层,对于正常上皮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在转录剪切后p63主要产生两大类异构体:具有经典转录激活DNA结合区和寡核苷酸化区的全长型p63异构体(TAp63)和缺少N端转录激活区的截短型p63异构体(ΔNp63)。
其中,TAp63可与经典p53DNA结合位点结合,诱导细胞凋亡;ΔNp63不具有转录激活活性,以显性失活的方式抑制TAp63和p53依赖的靶基因的转录,不诱导凋亡[9] 。
p63基因位于染色体3q27-3q29区,包含15个外显子,含有两个独立的启动子,第二个启动子位于下游30kb的一个内含子内。
由于启动子的不同和剪切方式的不同,p63基因编码至少六种亚型的蛋白质,分子量不等,可分成两大类:从外显子1开始转录生成具有反式激活区的亚型称为TAp63;从另一个外显子3’启动子开始转录生成没有反式激活区的亚型称为ΔNp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