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语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2版)》郑初华_习题解答1

合集下载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后答案第二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后答案第二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后答案第二版【篇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龚尚福-习题解析和实验指导】xt>2.2 8086微处理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16355【解】:按功能可分为两部分:总线接口单元biu(bus interface unit)和执行单元eu(execution unit)。

总线接口单元biu是8086 cpu在存储器和i/o设备之间的接口部件,负责对全部引脚的操作,即8086对存储器和i/o设备的所有操作都是由biu完成的。

所有对外部总线的操作都必须有正确的地址和适当的控制信号,biu中的各部件主要是围绕这个目标设计的。

它提供了16位双向数据总线、20位地址总线和若干条控制总线。

其具体任务是:负责从内存单元中预取指令,并将它们送到指令队列缓冲器暂存。

cpu执行指令时,总线接口单元要配合执行单元,从指定的内存单元或i/o端口中取出数据传送给执行单元,或者把执行单元的处理结果传送到指定的内存单元或i/o端口中。

执行单元eu中包含1个16位的运算器alu、8个16位的寄存器、1个16位标志寄存器fr、1个运算暂存器和执行单元的控制电路。

这个单元进行所有指令的解释和执行,同时管理上述有关的寄存器。

eu对指令的执行是从取指令操作码开始的,它从总线接口单元的指令队列缓冲器中每次取一个字节。

如果指令队列缓冲器中是空的,那么eu就要等待biu通过外部总线从存储器中取得指令并送到eu,通过译码电路分析,发出相应控制命令,控制alu数据总线中数据的流向。

2.3 简述8086 cpu的寄存器组织。

【解】:(1)通用寄存器:通用寄存器又称数据寄存器,既可作为16位数据寄存器使用,也可作为两个8位数据寄存器使用。

当用作16位时,称为ax、bx、cx、dx。

当用作8位时,ah、bh、ch、dh 存放高字节,al、bl、cl、dl存放低字节,并且可独立寻址。

这样,4个16位寄存器就可当作8个8位寄存器来使用。

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叶继华(第二版)习题答案

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叶继华(第二版)习题答案

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叶继华(第二版)习题答案习题一解答: 1.3(1)[0.0000]原=0.0000[0.0000]反=0.0000[0.0000]补=0.0000(2)[0.1001]原=0.1001[0.1001]反=0.1001[0.1001]补=0.1001(3)[-1001]原=11001[-1001]反=10110[-1001]补=10111 1.4[N]反=1.0101 [N]原=1.1010[N]补=1.0110N=-0.1010 1.5(1)原码运算:比较可知,正数较大,用正数减负数,结果为正01010011-00110011=[01010011]原-[00110011]原=00100000反码运算:01010011-00110011=[01010011]反+[-00110011]反=001010011+111001100=000011111补码运算:01010011-00110011=[01010011]补+[-00110011]补=001010011+111001101=000100000 (2)原码运算:比较可知,负数较大,用负数减正数,结果为负0.100100-0.110010=[0.110010]原-[0.100100]原=-0.001110反码运算:0.100100-0.110010=[0.100100]反+[-0.110010]反=0.100100+ 1.001101=1.110001补码运算:0.100100-0.110010=[0.100100]补+[-0.110010]补=0.100100+1.001110=1.110010764310 1.6(1)(11011011)2=(1×2+1×2+1×2+1×2+1×2+1×2)10=(219)10=(001000011001)BCD(2)(456)10=(010*********)BCD210(3)(174)8=(1×8+7×8+4×8)10=(124)10=(000100100100)BCD210(4)(2DA)16=(2×16+13×16+10×16)10=(730)10=(011100110000)BCD 1.7(1)9876H看成有符号数时,默认为负数的补码,转换为十进制数是:-265069876H=1001100001110110B为负数的补码,对其求补得到正数的补码,即[1001100001110110B]补=0110011110001010B14131098731=(1×2+1×2+1×2+1×2+1×2 +1×2+1×2+1×2)10=26506所以原负数为-26506(2)9876H看成无符号数时,转换为十进制数是:39030151211654219876H=1001100001110110B=(1×2+1×2+1×2+1×2+1×2+1×2+1×2+1×2)10=39030 1.8(1)98的压缩BCD码为:10011000B(2)98的非压缩BCD码为:0000100100001000B 1.9(1)[S1+S2]补=[S1]补+[S2]补=00010110+00100001=00110111,无溢出[S1-S2]补=[S1]补+[-S2]补=00010110+11011111=11110101,无溢出(2)[S1+S2]补=[S1]补+[S2]补= 00010110+11011111=11110101,无溢出[S1-S2]补=[S1]补+[-S2]补=00010110+00100001=00110111,无溢出(3)[S1+S2]补=[S1]补+[S2]补= 01100100+00011110=10000010,有溢出[S1-S2]补=[S1]补+[-S2]补=01100100+11100010=01000110,无溢出(4)[S1+S2]补=[S1]补+[S2]补= 10011100+11100010=01111110,有溢出[S1-S2]补=[S1]补+[-S2]补=10011100+00011110=10111010,无溢出习题二解答: 2.1答:8086有哪些寄存器组?各有什么用途?①通用寄存器AX、BX、CX、DX它既可用作16位寄存器,又可将它拆成高、低8位,分别作为两个独立的8位寄存器使用。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习题参考解答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习题参考解答

mov al , ah
adc al , bl
mov result , cx
adc al , bh
daa
mov ax , [x1+1]
daa
mov cl , al
mov bx , [x2+1]
mov ch , al
mov al , ah 【解】(6)
adc al , bl
mov [result+1] , cx
; 基址变址相对寻址
寄存器寻址
(9) in al , 05
; 寄存器寻址
立即数
(10) mov ds , ax
; 寄存器寻址
寄存器寻址
2. 已知:DS=1000H,BX=0200H,SI=02H,内存 10200H~10205H 单元的内容分别为 10H,2AH,3CH,46H,59H,6BH。
下列每条指令执行完后 AX 寄存器内容各为什么?
(1) MOV AX , 0200
; 执行后,AX=0200H
(2) MOV AX , [200H]
; 执行后,AX=2A10H
(3) MOV AX , BX
; 执行后,AX=0200H
(4) MOV AX , 3[BX]
; 执行后,AX=5946H
(5) MOV AX , [BX+SI]
; 执行后,AX=463CH
题 5. 假设程序中的数据定义如下:
par
dw ?
pname db 16 dup(?)
count dd ?
plenth dw $-par 求 plenth 的值为多少?表示什么意义?
(1) mov ax , [100h]
; 直接寻址,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习题11.什么是汇编语言,汇编程序,和机器语言?答:机器语言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一种机器指令的集合。

汇编语言是面向及其的程序设计语言。

在汇编语言中,用助记符代替操作码,用地址符号或标号代替地址码。

这种用符号代替机器语言的二进制码,就把机器语言编程了汇编语言。

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机器不能直接识别,要由一种程序将汇编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这种起翻译作用的程序叫汇编程序。

2.微型计算机系统有哪些特点?具有这些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功能强,可靠性高,价格低廉,适应性强、系统设计灵活,周期短、见效快,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维护方便。

这些特点是由于微型计算机广泛采用了集成度相当高的器件和部件,建立在微细加工工艺基础之上。

3.微型计算机系统由哪些功能部件组成?试说明“存储程序控制”的概念。

答: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存储程序控制”的概念可简要地概括为以下几点:①计算机(指硬件)应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和输入/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

②在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程序和数据。

③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事先存入存储器中,然后再启动计算机工作,使计算机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高速的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加以执行,这就是存储程序的基本含义。

④五大部件以运算器为中心进行组织。

4.请说明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工作过程。

答: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是执行程序的过程,也就是CPU自动从程序存放的第1个存储单元起,逐步取出指令、分析指令,并根据指令规定的操作类型和操作对象,执行指令规定的相关操作。

如此重复,周而复始,直至执行完程序的所有指令,从而实现程序的基本功能。

5.试说明微处理器字长的意义。

答:微型机的字长是指由微处理器内部一次可以并行处理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它决定着计算机内部寄存器、ALU和数据总线的位数,反映了一台计算机的计算精度,直接影响着机器的硬件规模和造价。

微机原理汇编和接口技术 第二版 朱定华版 课后答案1.ppt

微机原理汇编和接口技术 第二版 朱定华版 课后答案1.ppt

十进制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进制 1000 1001 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
十六进制 8 9 A B C D E F
4
数制间转换
1.二←→十六 二进制整数→十六:从右(最低位)向左将二进制 数4位1组划分,最后一组若不足4位则在其左边补 0,每组用1位十六进制数表示 如: 1111111000111B
为数值位(为真值的绝对值) 8位原码数的数值范围为FFH~7FH(-127~
127);16位原码数的数值范围为FFFFH~ 7FFFH(-32767~32767) 原码表示简单易懂,且与真值转换方便,但内部运 算复杂,为简化计算机结构,引进了反码和补码
10
(2)反码
正数的反码与原码一样,符号位为0,其余位为 其数值;负数的反码为它的绝对值连同符号位按位 取反
=4096×1+256×15+16×3+1×13
=4096+3840+48+13=7997
十进制整数→十六:除1 38947 3
16 2434 2 16 152 8
16 9 9 0
余数倒序排列
6
数制间转换
3.二←→十
十进制数→二进制数:十进制数→十六进制数→二进制数 二进制数→十进制数:二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十进制数 使用2n(2n的二进制数等于1后跟n个0)和十六进制数、十进制数 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以及个别十进制整数和十六进制数的 对应关系(如50=32H,80=64H,100=64H等) 转换,如: 38947=32768+4096+2048+32+3
=8000H+1000H+800H+20H+3H=9823H 1F3DH=2000H-(80H+40H+3H)

实用文库汇编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实用文库汇编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作者:蛇从梁*作品编号:125639877B 550440660G84创作日期:2020年12月20日实用文库汇编之习题11.什么是汇编语言,汇编程序,和机器语言?答:机器语言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一种机器指令的集合。

汇编语言是面向及其的程序设计语言。

在汇编语言中,用助记符代替操作码,用地址符号或标号代替地址码。

这种用符号代替机器语言的二进制码,就把机器语言编程了汇编语言。

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机器不能直接识别,要由一种程序将汇编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这种起翻译作用的程序叫汇编程序。

2.微型计算机系统有哪些特点?具有这些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功能强,可靠性高,价格低廉,适应性强、系统设计灵活,周期短、见效快,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维护方便。

这些特点是由于微型计算机广泛采用了集成度相当高的器件和部件,建立在微细加工工艺基础之上。

3.微型计算机系统由哪些功能部件组成?试说明“存储程序控制”的概念。

答: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存储程序控制”的概念可简要地概括为以下几点:①计算机(指硬件)应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和输入/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

②在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程序和数据。

③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事先存入存储器中,然后再启动计算机工作,使计算机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高速的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加以执行,这就是存储程序的基本含义。

④五大部件以运算器为中心进行组织。

4.请说明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工作过程。

答: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是执行程序的过程,也就是CPU自动从程序存放的第1个存储单元起,逐步取出指令、分析指令,并根据指令规定的操作类型和操作对象,执行指令规定的相关操作。

如此重复,周而复始,直至执行完程序的所有指令,从而实现程序的基本功能。

5.试说明微处理器字长的意义。

答:微型机的字长是指由微处理器内部一次可以并行处理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第二版 16/32位微机原理、汇编语言及接口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版 16/32位微机原理、汇编语言及接口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微机原理第一章1.1 解:五代,详细见书1.2 解:微型计算机: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部件,以集成了计算机主要部件——控制器和运算器的微处理器为核心,所构造出的计算机系统。

PC机:PC(Personal Computer)机就是面向个人单独使用的一类微机。

单片机:用于控制的微处理器芯片,内部除CPU外还集成了计算机的其他一些主要部件,如:ROM、RAM、定时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有的芯片还集成了A/D、D/A转换电路等。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主要面向大流量数字信号的实时处理,在宿主系统中充当数据处理中心,在网络通信、多媒体应用等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1.3 解:微机主要有存储器、I/O设备和I/O接口、CPU、系统总线、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组成,各部分功能如下:CPU:统一协调和控制系统中的各个部件系统总线:传送信息存储器:存放程序和数据I/O设备:实现微机的输入输出功能I/O接口:I/O设备与CPU的桥梁操作系统:管理系统所有的软硬件资源1.4 解:系统总线:传递信息的一组公用导线,CPU通过它们与存储器和I/O设备进行信息交换。

好处:组态灵活、扩展方便三组信号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其使用特点是:在某一时刻,只能由一个总线主控设备来控制系统总线,只能有一个发送者向总线发送信号;但可以有多个设备从总线上同时获得信号。

1.5解:(1)用于数值计算、数据处理及信息管理方向。

采用通用微机,要求有较快的工作速度、较高的运算精度、较大的内存容量和较完备的输入输出设备,为用户提供方便友好的操作界面和简便快捷的维护、扩充手段。

(2)用于过程控制及嵌人应用方向。

采用控制类微机,要求能抵抗各种干扰、适应现场的恶劣环境、确保长时间稳定地工作,要求其实时性要好、强调其体积要小、便携式应用强调其省电。

1.6 解:1.7 解:I/O通道:位于CPU和设备控制器之间,其目的是承担一些原来由CPU处理的I/O任务,从而把CPU从繁杂的I/O任务中解脱出来。

汇编语言第2版郑晓薇汇编语言习题测验题复习资料

汇编语言第2版郑晓薇汇编语言习题测验题复习资料

汇编语言(第2版),郑晓薇汇编语言各章习题、测试题答案习题一1.1 分别将下列二进制数作为无符号数和带符号数转换为十进制和十六进制数11010011 01110111 10000011 00101111 10101010 1.2 十六进制运算1A52H+4438H 3967H-2D81H 37H×12H 1250H×4H1.3 将十进制数变为8位补码并做运算(结果用二进制、十六进制、十进制表示)29+53 73-24 -66+82 -102-151.4 用压缩BCD码计算(结果用二进制、BCD码、十进制表示)29+53 73-24 66+18 132+751.5 符号位扩展(字节扩展为字,字扩展为双字)20A3H 94H 3456H 7FH EC00H1.6 若机器字长为16位,其无符号数表示范围是多少?带符号数表示范围是多少?分别用十进制和十六进制表示。

1.7 写出下列十六进制数所能代表的数值或编码:(1)38H (2)FFH (3)5AH (4)0DH1.8 将下列十进制数分别转换为二进制、十六进制、二进制补码、压缩BCD码和ASCII码:(1)108 (2)46 (3)-15 (4)2541.9 写出下列算式的8位二进制运算结果,标志位CF、SF、ZF、OF分别是什么值?(1)56+63 (2)83-45 (3)-74+29 (4)-12-371.10 查表,指出ASCII码0DH、0AH、07H、1BH、20H、60H、50H、70H 对应的控制字符。

测验一单选题:1.已知X=76,则[X]补= 。

A. 76HB. 4CHC.0B4HD.0CCH2.已知[X]补=80H,则X= 。

A. 80HB. 0C. 0FFHD. -80H3.已知[X]补=98H,则[X]补/2= 。

A. 0CCHB.4CHC. 49HD. 31H4.已知X=78,Y=-83,则[X+Y]补=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进制及码元1.进制转换129= 81H= 10000001B=201Q298= 12AH= 100101010B=452Q1000= 3E8H= 1111101000B= 1750Q5DH= 1011101 B= 135 Q= 93 D3E8H= 1111101000 B= 1750Q= 1000 D357Q=11101111 B= 0EF H= 239 D3.数据表示范围:一字节的无符号数表示范围为0~255,有符号数(补码)表示范围为-l28—+127。

一个字的无符号数表示范围为0~65535,有符号数(补码)表示范围为—32768~+32767。

N位二进制数的无符号数表示范围为0~(2N-1),有符号数(补码)表示范围为-2N-1~(2N-1-1).4.35H代表的ASCII字符为'5',代表十六进制数时等价的十进制值为53 ,代表压缩8421BCD码等价的十进制值为35 ,代表非压缩8421BCD码等价的十进制值为5。

5.FFH代表无符号数时等价的十进制值为255 ,代表补码有符号数时等价的十进制值为一1 ,代表反码有符号数时等价的十进制值为一0 ,代表原码有符号数时等价的十进制值为一l27。

6.--20的8位二进制补码为ECH ,原码为94H ,反码为EBH 。

158的16位二进制补码为009EH,原码为009EH ,反码为009EH 。

第2章微机硬件基础1.计算机系统硬件的五大功能部件及其主要功能?答:硬件系统按功能模块分为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运算器主要完成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及移位运算,其中主要包括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ALU)和暂存数据(原始、中间、结果)的寄存器(Register,R)。

控制器实现对计算机部件的协调调度完成指令的分析执行,其中主要有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PC)或叫指令指针(Instruction Pointer,IP)、指令寄存器(Instruction register,IR)、指令译码器(Instruction Decoder,ID)、微操作命令发生器、时序发生器等。

存储器用来记忆程序与数据,它分为内存和外存,内存主要用于存放正在或正待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外存用于存放暂时不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输入设备是实现将外界的信息输入计算机内部的部件,主要有键盘、鼠标等。

输出设备是实现将计算机内部的信息输出的部件,主要有显示器、打印机等。

3.请简述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并说明软硬件之间的关系。

答: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构成,硬件系统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输出设备.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硬件是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设备,软件是运行计算机硬件上的程序和数据的集合.他们之间的关系: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硬件和软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硬件和软件互相促进发展.5.微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答:(1)字长。

字长是指CPU可以同时运算或传输的二进制的数据位数。

字长越长,速度越快,精度越高,表示范围越大。

(2)速度。

在微机的表示速度用的最多的是CPU的主频,单位为Ml-lz或GHz,但实质上并不一定是主频越高速度越快,如AMD提出的PR表示法声称其l.3GHz的速龙XP可以达到l.6GHz的P4的速度。

表示速度还有另外两个单位:次,秒(每秒运算次数)、MIPS(百万条指令每秒)。

(3)容量。

内存容量从原来的KB已上升到MB,2002年上半年以256MB为主流配置。

硬盘容量从原来的MB已上升到GB,目前主要配置40GB l00GB的硬盘:(4)外设配置。

例如显示器、光驱、声卡、音箱、打印机等。

(5)软件配置。

操作系统及其他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7.8086/8088 CPU为什么要分为BIU和EU两大模块?答:为了使取指和分析、执行指令可并行处理,提高CPU的执行效率。

8086/88CPU有两大模块总线接口单元BIU和执行单元EU组成。

参见教材《汇编语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2版)》2.3.1节“8086/8088 CPU的内部结构”。

8.简述8086/8088 CPU的两大模块BIU和EU的主要功能及组成。

答:如图2.2所示。

9.简述8086/8088 CPU的14个寄存器的英文名、中文名及主要作用。

答:AX(Accumulator)(AH、AL)累加器,它是汇编编程中最常用的一个寄存器,主要用于乘除运算、BCD运算、换码、I/O操作、串操作、中断调用等。

BX(Base)(BH、BL)基址寄存器,主要用于存放地址、基址(默认相对于DS段)等。

CX(Counter)(CH、CL)计数器,主要用于循环计数、串操作计数、移位计数(CL)等。

DX(Data)(DH、DL)数据寄存器,主要用于l6位乘除、问接I/O、中断调用等。

BP(Base Pointer)基址指针,主要用于存放地址、基址(默认相对于SS段)等。

SP(Stack Pointer)堆栈指针(栈顶指针),主要用于存放栈顶地址。

SI(Source Index)源变址寄存器,用于存放地址、变址、串操作源变址。

DI(Destination Index)目的变址寄存器,用于存放地址、变址、串操作目的变址。

CS(Code Segment)代码段寄存器(代码段),用于存放正在或正待执行的程序段的起始地址的高l6位二进制数据,即程序段的段地址。

,DS(Data Segment)数据段寄存器(数据段),用于存放正在或正待处理的一般数据段的起始地址的高l6位二进制数据,即一般数据段的段地址。

ES(Extra Segment)附加数据段寄存器(附加段),用于存放正在或正待处理的附加数据段的起始地址的高l6位二进制数据,即附加数据段的段地址。

SS(Stack Segment)堆栈数据段寄存器(堆栈段),用于存放正在或正待处理的堆栈数据段的起始地址的高l6位二进制数据,即堆栈数据段的段地址。

IP(Instruction pointer)指令指针,它的内容始终是下一条待执行指令的起始偏移地址,与CS一起形成下一条待执行指令的起始物理地址。

CS:IP的作用是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

IP一般会自动加l(逻辑加1、实际随指令长度变化)移向下一条指令实现顺序执行;若通过指令修改CS或IP的值,则可实现程序的转移执行。

PSW(Program Status word)程序状态字,它其中有三个控制标志(IF、DF、TF)和6个状态标志(SF、PF、ZF、OF、CF、AF)。

控制标志是用于控制CPU某方面操作的标志,状态标志是部分指令执行结果的标志。

11.请说明8086/8088 CPU的标志位的英文名、中文名及通用填充方法。

答:IF(Interrupt Enable Flag)中断允许标志,用于控制CPU能否响应可屏蔽中断请求,IF=1能够响应,IF=0不能响应。

DF(Direction Flag)方向标志,用于指示串操作时源串的源变址和目的串的目的变址变化方向,DF----1向减的方向变化,DF=0向加的方向变化。

TF(TrapFlag)陷阱标志(单步中断标志),TF=1程序执行当前指令后暂停,TF=0程序执行当前指令后不会暂停。

SF(Sign Flag)符号标志,指令执行结果的最高二进制位是0还是l,为0,则SF=0,代表正数;为l,则SF=1,代表负数。

我们一般是用十六进制数表示,则可以根据十六进制的最高位是落在O~7还是落在8~F之间,若落在0~7之间则SF=0.否则SF=1。

PF(Parity ChECk Flag)奇偶校验标志,指令执行结果的低8位中1的个数是奇数个还是偶数个,若为奇数个则PF=0,若为偶数个则PF=1。

ZF(Zero Flag)零标志,指令执行结果是不是为0,若为0则ZF=1,否则ZF=0。

OF(Overflow Flag)有符号数的溢出标志,指令执行结果是否超出有符号数的表示范围,若超过则0F=1,否则OF=0。

我们可以通过判断是否出现以下四种情况之一:正加正得负,正减负得负,负加负得正,负减正得正。

若出现则0F=1.否则OF=0.CF(Carry Flag)进位/借位标志无符号数的溢出标志),指令执行结果的最高位是否有向更高位进位或借位,若有则CF=1,同时也代表无符号数溢出;若无则CF=0,也代表无符号数未溢出。

AF(Auxiliary Carry Flag)辅助进位/借位标志,低4位二进制是不是有向高位进位或借位,若有则AF=1,否则AF=0,其主要用于BCD修正运算。

12.内存为什么要分段组织?答:(1)8086/8088 CPU中的寄存器只有16位,如果采用它们直接寻址,则寻址能力势必限制在64 KB范围内,而采用分段组织可以较好地实现扩展CPU的寻址能力。

每段的大小可达64 KB,不同段的组合则可寻址更大的范围。

(2)使程序与数据相对独立,不同存取方式的数据也相对独立。

程序:存放于代码段CS中堆栈方式:存放于堆栈段SS中数据:随机方式:存放于数据段DS及附加段ES中(3)便于程序和数据的动态装配,从一个地方挪到另外一个地方只要更改一下段寄存器的值即可,段内偏移可以不用改变。

但内存地址采用分段组织增加地址计算的复杂度,降低了CPU的执行效率。

14.设DS=26FCH,BX=108H,SI=9A8H,试求出使DS:BX与ES:Sl指向同一物理地址的ES值。

答:即DS:BX=ES:SIDS:BX=DS× l6+BX=26FCH×16+108H=270C8HES:SI=ES×16+SI=ES×16+9A8HES=(270C8H一9A8H)÷l6=2672H15.接口、端口、端口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何?答:一个计算机系统内有很多接口,一个接口内一般有多个端口,一个端口可以有多个端口地址与其对应(这叫重叠地址),一个端口地址可以对应多个端口(但需要继续区分才能访问,如读写顺序、读写信号、数据位、索引区分)。

所以通过端口传输信息首先需要区分端口,区分端口可通过端口地址不同来区分。

20.某程序在当前数据段中存放有两个数据l234H和5678H,若已知DS=2010H、偏移量分别为3400H和4501H,请写出这两个数据在存储器中的物理地址。

答:物理地址l=DS×16+EA=2010H×16+3400H=23500H23500H单元存34H,23501H单元存12H物理地址2=DS×16+EA=2010H×16+4501H=24601H24601H单元存78H,24602H单元存56H第3章寻址方式及指令系统1.指令是CPU可以理解并执行的操作命令,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两部分组成,指令有两个级别,即机器级和汇编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