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动漫专业建设研究

高职动漫专业建设研究
高职动漫专业建设研究

高职动漫专业建设研究

[摘要]文章针对高职动漫专业的现状,分析了其实际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作者的教学与工作实际,在专业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体系方面提出了改革途径,尤其在教学体系改革方面,文章提出动漫专业课程采用的三种教学模式:案例式操作课教学、项目式实训课教学和工学结合1+1顶岗实习教学。

[关键词]高职教育动漫专业教学模式

动漫产业已逐步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并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动漫产业的巨大发展空间,使动漫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急速增长,动漫人才培养处于一个旺盛发展的时期。但是与产业发展相比较,动漫专业的教育教学、理论建设等方面却相对滞后,教育方式与实际应用还有一些差距。因此,动漫专业的建设改革亟待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一、高职动漫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问题。动漫专业是艺术和技术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门学科,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表现,从业者需要经过一定的艺术积淀和磨砺。而部分高职院校为了降低教学成本,使用短平快手段,弱化创意与表现能力的培养,强调动画制作软件的熟练使用。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导致具有动漫原创能力的人才缺乏,而仅会操作电脑软件的技术人才过剩。

2.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我国高职动漫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在师资、教材、课程设置、教学实验设备等方面都还不完善,大部分教师都是学院出身,理论知识虽丰富,但缺乏真正的实践经验,不能很好地把握动漫发展的方向,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实际工作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而从企业直接引进的技术人才虽具备丰富的制作经验,但受到学历和教学能力的制约,也难以胜任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

3.教学体系建设问题。很多院校办学条件不足、教学资源缺乏,造成专业教学体系建设不完善,制约了新专业的发展。此外,高职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还突出表现在:一是对职业教育研究不足,教学模式的设计不符合高职动漫专业的教学特征;二是学校自身结构不健全,能力不足,培养模式的改革总体处于局部某个环节的修改状态,难以形成较为完善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与实践体系。

二、高职动漫专业建设改革的途径

1.专业培养目标。动画产业已经是一种工业化的生产体系,行业的岗位和分工已经细化,动辄数十集的动画片,不是几个人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集体的力量。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生基础、兴趣和办学资源而因材施教。对于美术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培养目标最好定位在动画制作、后期编辑制作等工作岗位;对于手绘基础好的学生,培养目标则可定位在前期分镜、策划、修形、上色、漫画创作等工作岗位。未来的动画技术需要多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作为支撑,在培养具体岗位技能的基础上应扩展相关的影视知识、艺术创意能力,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2.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能力和素质直接决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按照职业教育的要求,“双师型”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职业工程师的典范,这就要求教师要到企业真正参与项目制作实践,了解企业项目运转的实际流程和制作过程。但由于资金、时间等问题,让现有教师长期进入到企业的生产中或者从企业把技术人才完全请出来进行教学,都是不太现实的。较好的解决方法是采用校企合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