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八校联考2016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4月份)(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6年云南昆明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2016年云南昆明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3/4
t

Q吸 c水m

2.016 106 J 4.2 103 J /(Kg ℃) 50Kg

9.6℃
4/4
(2) p 液gh 1.03103 kg / m3 10N / kg 5m 5.15104 Pa
(3)舰与舰之间水流速度快,压强小,易发生“相吸”碰撞现象。 24.【答案】(1)1 小于 (2) F G mg 20kg 10N / kg 200N P F 200Fra bibliotek 1105 Pa
1/4
18.【答案】平衡 330 三、作图、实验、探究题 19.【答案】(1)70 (2)如图 11
(3)如图 12
20.【答案】(1)游码 (2)①如图
②相同 不同 密度 ③50 21.【答案】(1)在同一平面内(共面) (2)增大 小于 0 22.【答案】(1)如图 15
2/4
(2)断开 大 (3)电阻 电压 (4)0.28 (5)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四、综合题 23.【答案】(1) F浮 G排 m排g 4053103 kg 10N / kg 4.053107 N
S 20 104 m2
(3) f 0.01G 0.01800N 8N W fs 8N5m 40J 25.【答案】(1)三 (2) I P 1400W 6.36A
U 220V W Pt 1.4kW0.5h 0.7kW h W 0.7kW h 0.7 3.6106 J 2.52106 J Q吸 W 80% 2.52106 J 2.016106 J
云南省昆明市 2016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B 二、填空题 9.【答案】105.6 保持不变 10.【答案】应避免 响度 11.【答案】引力 不属于 12.【答案】加大线圈中的电流 负 13.【答案】一定 虚 14.【答案】不会 乙晶体的熔点为 60℃ 15.【答案】1000 短 16.【答案】8 24 17.【答案】化学 140

云南省昆明市2016年中考物理试题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2016年中考物理试题解析

2016年昆明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试题中用到g均取10N/kg.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A.初中生的质量约为45kgB.学业水平考试期间室外气温约为50℃C.考试用的碳素笔长度约为40cmD.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2s分析:成年人体重约为65kg,室外温度一般在25度左右.考试碳素笔长为10cm左右.脉搏跳动约72次/min。

解答:排除BCD故选 A点评:考察学生对物理单位与生活的理解。

2.图1所示的现象与光的色散有关的是A.阳光下的树影 B.汽车倒车镜 C.“折断”的铅笔 D.雨后的彩虹图1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影子的形成、树荫、小孔成像都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叫做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水面、玻璃、凸凹面镜等都可以当做镜面;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太阳光经空气中的小水珠折射后.变成了七彩的色光.在物理学中称为光的色散。

解答:树影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汽车倒车镜是运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铅笔弯折是发生了折射现象;太阳光经水或者三棱镜折射后.变成了七彩的色光.在物理学中称为光的色散。

故选D点评:考察了常见的光学现象的识别.为必考内容.要对各种光学现象有本质理解。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矫正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是液化现象C.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不是振动产生的D.把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汽化现象;地震产生的声波是次声波.声波是由于震动产生的;减弱噪音的三种方法:声源处减弱.如摩托车消音器.校区禁止鸣笛.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关紧门窗.隔音材料.路边植树.人耳处减弱.带上耳塞仿噪。

2016年云南昆明市中考物理试卷

2016年云南昆明市中考物理试卷

物理试卷 第1页(共8页) 物理试卷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云南省昆明市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 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本卷中g 均取10 N/kg 。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 A .初中生的质量约为45 kgB .学业水平考试期间室外气温约为50℃C .考试用的碳素笔长度约为40 cmD .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2 s2.如图所示的现象与光的色散有关的是( )A .阳光下的树影B .汽车倒车镜C .“折断”的铅笔D .雨后的彩虹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矫正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B .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汽”是液化现象C .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不是振动产生的D .把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4.如图所示是小明滑滑板车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滑板车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B .运动的滑板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不再受力C .滑板车安装轮子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D .小明蹬地使滑板车加速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5.“阳光动力2号”飞机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

该飞机质量仅为2.3 t ,与一辆汽车质量相当;机翼长72 m ,安装有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板,为飞机提供所需的全部能量;飞行员靠一套质量为5 kg 的低能耗通信系统实时向地面指挥中心传递数据和照片。

下列关于该飞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制造该飞机尽量选择密度较小的材料B .该飞机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可再生能源C .使用该飞机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 .飞机向地面指挥中心传递信息的速度约为53.010m/s6.如图所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忽略绳重和摩擦) ( )A .改变绕绳方式B .减小动滑轮的质量C .减小提升重物的高度D .减小被提升物的质量 7.将标有“12 V 6 W ”的灯泡L 1和标有“6 V 6 W ”的灯泡L 2串联接在12 V 的电源上,则( )A .灯泡L 1正常发光B .灯泡L 2可能会烧坏C .电路总功率为4.8 WD .通过L 1的电流小于通过L 2的电流8.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R x 的电阻。

2016年云南省昆明市物理中考最新模拟试题及其答案

2016年云南省昆明市物理中考最新模拟试题及其答案

2016年云南省昆明市物理中考最新模拟试题及其答案2016年云南省昆明市物理中考最新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下列各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考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在XXX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功率单位的是()A.牛顿。

B.帕斯卡。

C.瓦特。

D.XXX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20Ω。

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在中点c时,电流表示数为0.4A,当移动滑片P至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3A。

则电源电压U与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分别为() A.6V 10Ω。

B.6V 20Ω。

C.12V 20Ω。

D.12V 40Ω3.某校新购进一辆校车,车上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车上配有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校车的观后镜是利用了光的折射D.校车行驶时,打开车窗,遮阳的窗帘总是往外飘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4.图是运动员顶足球时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球被顶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顶出去的球在上升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均减小D.顶出去的球最终落地,是由于球具有惯性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C.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6.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 -t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7.如图甲所示,均匀柱状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0.5m/s的恒定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

图乙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若不计水的阻力,g=10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料受到的重力为900 NB.石料的密度为1.8×103 kg/m3C.如果将该石料立在水平地面上,则它对地面的压强为2.8×104 PaD.石料沉底后水平池底对石料的支持力为500 N8.在下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向左移动。

2016年云南省中考真题物理试题(答案+解析)

2016年云南省中考真题物理试题(答案+解析)

2016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3分)(2016•云南)下列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A.初中生的质量约为45kgB.学业水平考试期间室外气温约为50℃C.考试用的碳素笔长度约为40cmD.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2s【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中学生的质量一般在50kg左右,个别质量较小的同学,在45kg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学业水平考试期间的室外气温比体温略低一些,在34℃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拳头宽度在10cm左右,碳素笔的长度略大于10cm,在13c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A.【点评】对物体长度、质量、重力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如:人高、教室高、一步长、步行速度、楼梯阶梯数、物理课本长和宽、教室内空气质量等等,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2.(3分)(2016•云南)如图所示的现象与光的色散有关的是()A.阳光下的树影B.汽车倒车镜C.“折断”的铅笔D.雨后的彩虹【分析】混合光分散为单色光的过程叫光的色散;色散的特点是形成了光带.结合选项中的现象可逐一做出判断.【解答】解:A、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不合题意;B、汽车倒车镜可以成后面物体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合题意;C、“折断”的铅笔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不合题意;D、雨后彩虹是光经过空气中的小水滴时发生折射,分散为多种不同色光的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光色散现象的判断,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是形成了彩色的光带.3.(3分)(2016•云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矫正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是液化现象C.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不是振动产生的D.把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分析】(1)近视眼用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用凸透镜进行矫正.(2)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4)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解答】解:A、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A错误.B、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也是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D、把手机调成静音状态,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液化现象、声音的产生、减弱噪声的途径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4.(3分)(2016•云南)如图所示是小明滑滑板车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滑板车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B.运动的滑板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不再受力C.滑板车安装轮子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D.小明蹬地使滑板车加速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①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如果发生改变,说明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了,一定是受到了力;③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减小摩擦力.【解答】解:A、以滑板为参照物,小明和滑板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小明是静止的.此选项错误;B、小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而不是因为不再受力.此选项错误;C、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因此滑板底部安装轮子是利用了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力.此选项错误;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小明用力蹬地可以使滑板车的速度加快.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力的作用效果、改变摩擦力的因素,是力学基本规律的考查.正确、全面理解物理规律是解答的关键.5.(3分)(2016•云南)“阳光动力2号”飞机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该飞机质量仅为2.3t,与一辆汽车质量相当;机翼长72m,安装有高效的太阳能电场板,为飞机提供所需的全部能量;飞行员靠一套质量为5kg的低能耗通讯系统实时向地面指挥中心传递数据和照片.下列关于该飞机的说法,的是()A.制造该飞机尽量选择密度较小的材料B.该飞机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可再生能源C.使用该飞机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飞机向地面指挥中心传递信息的速度约为3.0×105m/s【分析】该题是一道选择题,主要考查密度,能源,电磁波传播及对环境的影响.【解答】解:A、该飞机质量小,体积大,说明所选材料密度小,A选项正确;B、飞机所需能源为太阳能,为可再生能源,B选项正确;C、使用该飞机没有污染排放,C选项正确;D、飞机向地面传递信息为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的是密度概念,太阳能是否是可再生能源及污染的问题,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多少,传播速度接近光速,质量大、体积小说明密度小;了解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并且无污染.6.(3分)(2016•云南)如图所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忽略绳重和摩擦)()A.改变绕绳方式B.减小动滑轮的质量C.减小提升重物的高度D.减小被提升物的质量【分析】对于改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两种情况:一是减轻动滑轮质量、加润滑油减小摩擦,这些方法可以减少额外功,提高机械效率;二是增加提升物体的重,在额外功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有用功,从而提高机械效率.据此分析.【解答】解:A、改变绳子的缠绕方法,对重物被拉升没有影响,即对有用功没影响;忽略绳重和摩擦,对动滑轮的拉升也没有影响,即不影响额外功.所以改变绕绳方式不影响机械效率.故A错;B、减少动滑轮的重力,在提升物体重力不变的情况下,即有用功不变的情况下,额外功减小了,所以机械效率就提高了,故B正确;C、减少重物提升高度的时候,绳端被拉升的距离也变短了,根据η====可知机械效率并不受影响.故C错;D、减小被提升物的质量,就减小了重物的重力,忽略绳重和摩擦,在动滑轮不变的情况下,即额外功不变的情况下,有用功减小了,所以机械效率就降低了.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机械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有用功和总功两个因素,不能理解成:“有用功多,机械效率高”;或“总功大,机械效率低”.还有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是否省力及重物提升的高度无关.7.(3分)(2016•云南)将标有“12V 6W”的灯泡L1和标有“6V6W”的灯泡L2串联接在12V的电源上,则()A.灯泡L1正常发光B.灯泡L2可能会烧坏C.电路总功率为4.8WD.通过L1的电流小于通过L2的电流【分析】由P=计算灯泡电阻,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通过灯泡的电流;由P=UI 计算总功率.利用欧姆定律可求接在12V电源上时电路中的电流,进而利用欧姆定律求两灯两端的实际电压,再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1)由P=可得,灯泡的电阻:R1===24Ω,R2===6Ω,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两灯串联在12V的电路上时通过L1的电流:I1=I===0.4A,所以两只小灯泡消耗的总功率:P总=UI=12V×0.4A=4.8W.故C正确;(2)由I=可,灯泡L1的实际电压U1=IR1=0.4A×24Ω=9.6V<12V,灯泡L2的实际电压U2=IR2=0.4A×6Ω=2.4V<6V,可见,两灯的实际电压都小于额定电压,故都不能正常发光,不可能被烧坏,故AB错误;(3)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则通过L1的电流等于通过L2的电流,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属于一道基础题.8.(3分)(2016•云南)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R x的电阻.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指针几乎无偏转、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A.R x短路B.R x断路C.电流表断路D.滑动变阻器断路【分析】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说明电路为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据此判断电路故障所在.【解答】解:根据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指针几乎无偏转,说明电路为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因此R x断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电路故障问题,关键会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有无示数判断电路具体的故障位置.二、填空题9.(2分)(2016•云南)5月2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CRH380A型动车组(如图)顺利抵达昆明,这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的车,最高时速可达380km/h,合105.6m/s(保留一位小数).它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以350km/h的速度匀速飞驶时,列车具有的机械能将保持不变(选填“不断增加”、“不断减少”或“保持不变”)【分析】1m/s=3.6km/h;动能与速度和质量有关;重力势能与高度和质量有关,弹性势能与弹性形变有关,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解答】解:380km/h=m/s≈105.6m/s;因为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因此质量、速度以及高度都不变,因此列车具有的机械能保持不变.故答案为:105.6;保持不变.【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单位换算以及机械能的影响因素,比较简单.10.(2分)(2016•云南)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处于雷雨天气,为防止受雷击应避免(选填“应避免”或“不须避免”)在空旷处打伞行走.下雨时,天空中传来震耳的雷声.雷声的大小用响度(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描述.【分析】雷电容易击中地面上尖端的突起物;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响度是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解答】解:雷容易击中地面上尖端的突起物体,所以雷雨天在空旷处打伞是及危险的,应避免这种做法;雷声的大小用响度来描述,雷声大即表示其响度大.故答案为:应避免;响度.【点评】本题考查了防止雷电伤害的常识,以及声音特性的辨别,属基础题.11.(2分)(2016•云南)起重机工作时,钢丝绳未被拉断,是因为组成钢丝绳的物质分子间存在引力.空气流动会形成风,这不属于(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分析】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扩散是发生在两种物质之间的现象.扩散是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是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解答】解:起重机工作时,钢丝绳未被拉断,是因为组成钢丝绳的物质分子间存在引力;空气尽管是看不见的,但它的运动是宏观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因此风的形成不是扩散现象.故答案为:引力;不属于.【点评】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间的作用力的特点,以及知道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并能与宏观的运动相区分.12.(2分)(2016•云南)课外兴趣小组自制了一个“温度自动报警器”(原理如图所示).使用时发现电磁铁磁性不够强,改进的办法有增大电源电压(只需填出一种).要使图中电磁铁通电时左端为N极,a点应接电源的负极.【分析】(1)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强弱和线圈的匝数有关;(2)温度自动报警器是由于温度计所在的环境温度的变化导致了控制电路的接通,从而实现了自动控制,电源的正负极可以利用安培定则来确定.【解答】解:据图可知,该温度自动报警器”使用时发现电磁铁磁性不够强,可以增大电源电压、可以增大线圈的匝数均可;确定电源的正负极要利用安培定则来确定,电磁铁的左端是N极和线圈的绕向,根据安培定则可以确定电流是从线圈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电源负极.故知电源的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故答案为:增大电源电压;负.【点评】知道电磁铁磁性的影响因素、安培定则的应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3.(2分)(2016•云南)小明从汽车的后视镜里看见驾驶员,此时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一定(选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能看见小明;小明在后视镜里看到的驾驶员的像是虚(选填“虚”或“实”)像.【分析】后视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所成的是虚像;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据此判断.【解答】解:小明从汽车的后视镜里看见驾驶员,由于光路是可逆的,此时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一定了也能看见小明;后视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所以小明在后视镜里看到的驾驶员的像是虚像.故答案为:一定;虚.【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光的反射规律的认识,知道光的反射成虚像,且光路是可逆的.14.(2分)(2016•云南)用相同的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晶体加热,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当加热至2min时,将甲和乙紧密接触在一起,它们之间不会(选填“会”、“不会”或“不一定会”)发生热传递.由图象还可以反映出它们的一些性质,请任意写出一点乙晶体的熔点为60℃.【分析】(1)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2)据图象中的信息分析即可,如乙熔化有熔点,即是晶体,甲晶体熔点应该高于120℃;再如乙的熔点是60℃等;【解答】解:据图中的温度时间图象可知,当加热至2min时,两种物质的温度恰好相同,所以它们之间不能发声热传递;据图象中的信息分析可知,乙晶体的熔点为60℃,甲的熔点没显示应该高于120℃等;故答案为:不会;乙晶体的熔点为60℃.【点评】能看懂题目中温度时间图象的信息,并知道热传递的条件、晶体、非晶体的区别等知识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5.(2分)(2016•云南)为测量水中的声速,人们采取了这种做法:将两只船相距10km停放在平静的湖面上.一只船上的人敲响放入水中的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另一只船上的人看见火光时开始计时,当用水中的听音器听见第一声钟声时停止计时,得出这两个时间差为10s,此次测量,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000m/s,计算时忽略了火光传播的时间,这是因为这个时间比声音在水中的传播时间小得多.【分析】敲钟的同时火药爆炸,声和光同时发出,光从一艘船传向另一艘船,光速很大,时间很短,忽略不计,认为人看到火光的同时钟声向人传来,知道时间和路程,可以求出水传播声的速度.光的传播速度最快.【解答】解: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v===1000m/s;因为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因此计算时忽略了火光传播的时间,这是因为这个时间比声音在水中的传播时间小得多.故答案为:1000;小.【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知道光速很大,传播17km的时间可以不计是本题的关键,在解答过程中应注意单位的统一.16.(2分)(2016•云南)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当开关S、S1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1.5A,电阻R=8Ω.此时断开S1,电流表示数变为0.6A,则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24Ω.【分析】当开关S、S1都闭合时,滑动变阻器被短路,电路为R的基本电路,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的应用即可求出电阻R的阻值;当断开S1后,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的应用求出电路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再根据滑片位于中点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解答】解:当开关S、S1都闭合时,滑动变阻器被短路,电路为R的基本电路,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由I=可知,电阻R===8Ω;当断开S1后,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由I=可知,电路的总电阻:R总===20Ω;因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滑=R总﹣R=20Ω﹣8Ω=12Ω;由于此时滑片在变阻器的中点处,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R滑大=2R滑=2×12Ω=24Ω.故答案为:8;24.【点评】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明确在开关处于不同状态时电路的连接方式.17.(2分)(2016•云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资料显示,在地球上阳光充足的地方,1m2的面积每年获得的太阳能可达 4.2×109J.这些能量相当于140 kg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焦炭的热值为3.0×107J/kg).【分析】光合作用是把接收到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已知1m2的面积每年获得的太阳能可达4.2×109J.利用Q=mq可求得焦炭的质量.【解答】解: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由Q=mq可得,焦炭的质量m===140kg.【点评】本题考查太阳能向其他能量的转化过程,燃料燃烧放热计算,通过做题使学生了解太阳能的优点,引导学生积极开发新能源,有意义!18.(2分)(2016•云南)如图所示,高0.8m、重1100N、均匀的圆柱形木柱M,截面半径为0.3m,将它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时,木柱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若要使木柱的a点离开地面,至少需要330N的力.【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2))要做出杠杆中的最小动力,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①确定杠杆中的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位置;②连接支点与动力作用点,得到最长的线段;③经过动力作用点做出与该线段垂直的直线;④根据杠杆平衡原理,确定出使杠杆平衡的动力方向.【解答】解:(1)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柱,处于静止状态,竖直方向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2)木柱a点离开地面,要使施加的力最小,应让所施加力的力臂最大,如下图所示:此时动力为F,阻力为G=1100N,动力臂L1====1m,阻力臂L2=r=0.3m,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L1=GL2,则最小力F===330N.【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和杠杆最小力的问题,要注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杠杆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使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而在通常情况下,连接杠杆中支点和动力作用点这两点所得到的线段是最长的.三、作图、实验、探究题19.(3分)(2016•云南)如图所示,汽车速度表的读数是70km/h.【分析】会读速度表,读数时要注意速度计上的单位以及指针所指示的数值.【解答】解:图中速度计上的单位是“km/h”,指针指示的数值是70,因此速度为70km/h.故答案为:70.【点评】对于一些测量工具,在进行读数时都要注意分度值及对应的刻度和单位.20.(3分)(2016•云南)请在图中画出水平桌面上重5N的木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分析】要画重力的示意图先确定物体的重心,然后从重心开始沿重力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重力G.【解答】解:物体的重心可以认为是在它的中心上,G=5N,从重心开始竖直向下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重力G,如图所示:.【点评】知道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作用点在重心,规则形状的物体(如球、方形物体等)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21.(3分)(2016•云南)请标出图中小磁针的N极.【分析】指南针是根据地磁场的作用工作的,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而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再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判断小磁针的指向.【解答】解:因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而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小磁针指向北方(即地磁南极)的为N极,指向南方(即地磁的北极)的是小磁针的S极.如图所示:.【点评】明确地磁场的特点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顺利解答此题.22.(7分)(2016•云南)为了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收集数据.(1)选取铝和铜制成的实心金属组件各1套,形状如图甲所示.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分别测出各金属块的质量.②用直尺或量筒(排水法)分别测算出每个金属块的体积.(2)如表为部分小组收集的质量和体积的数据:物质组件m/g V/cm3物质组件m/g V/cm3铝 a 2.7 1 铜 a 8.9 1b 21.6 8 b 71.2 8c 27 10 c 89 10①已根据表中数据画出了铜组件的m﹣V图,请在同一坐标上画出铝组件的m﹣V图.②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选填“相同”或“不同”);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该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称为密度.③若测得另一铝质实心物体质量为135g,则该物体的体积应为50cm3.【分析】(1)①天平的正确使用归纳为:放、调、称、算、整.“放”是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调”是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2)①利用描点作图法,根据数据表中所给的数据逐一描点,然后连接成线.②结合表格计算出每次实验中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找到规律.通过分析,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来表示.③根据密度公式ρ=m/v,就可以求出物体的体积.【解答】解:(1)①天平的正确使用归纳为:放、调、称、算、整.“放”是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调”是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2)①利用描点法作图,如图所示:②结合表格计算出每次实验中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找到规律.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通过分析,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来表示.故答案为:相同,不同,密度.③根据密度公式ρ=m/v,铝的密度为ρ=m/v=2.7g/1cm3=2.7g/cm3.铝块的体积为v=m/ρ=135g/2.7(g/cm3)=50cm3.故答案为:50cm3.故答案为:(1)①游码.(2)①见上图;②相同,不同,密度.③50cm3.【点评】运用图象法该题可以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也可以通过图象分析得出结论.运用图象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是:(1)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2)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3)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4)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23.(8分)(2016•云南)某小组选用了图甲中光源、水、水槽、可折转的光屏(带刻度)等器材,用于完成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1)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观察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点为O点,不断改变入射角,读出刻度盘上对应的折射角,将实验结果画在图丙中,其中1和1′、2和2′…4和4′分别表示各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位置.由此可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0度.【分析】(1)光屏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还可以利用可折转的光屏确定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线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改变.【解答】解:(1)将光屏的半部分向前后翻折,就不会看到折射光线,只有当整个光屏为一平面时,才能够看到折射光线,说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共面.这说明使用可折转的光屛,是为了观察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由图丙可以看出,当入射角逐渐减小,则折射角逐渐减小,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即: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016年中考物理仿真卷[原创]

2016年中考物理仿真卷[原创]

云南省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仿真考试物理试题卷(全卷四大题,共26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 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试题中用到g 均取10 N/kg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关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的应用很广泛,但也会危害人体的健康B.高速公路上的隔声板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建筑物的玻璃幕墙美观大方,不会形成任何污染 D.使用一次能源不会造成空气污染2.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 .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三孔插座的中间插孔必须接地B.更换或维修用电器时应该切断电源 c.家中尽量不要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D .为了方便,可以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4.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吸热的是( )。

A.游泳结束上岸后感到有点冷B.加冰块使饮料温度降低 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 D.向地上洒水降低环境温度5.今年6月1日,我国引进的首架波音787客机在广州交付使用(如图1所示)。

当波音787客 机加速起飞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6.市下水道井盖丢失导致行人坠入下水道的悲剧时有发生,令人痛心。

为此,某同学设计了 一种警示电路,在井口安装一环形灯L ,井盖相当于开关S ;正常情况下(S 闭合) ,灯L 不亮; 一旦井盖丢失。

云南省中考物理模拟试卷(4月份)

云南省中考物理模拟试卷(4月份)

云南省中考物理模拟试卷(4月份)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2016·甘肃) 即将告别母校的你,认为校园生活中的物理量最合理的是()A . 夏天教室内的温度约为45℃B . 运动会上200米赛跑冠军用时约为10sC . 书桌的高度约为80cmD . 教室内每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0W2. (2分) (2017九上·兴化期中) 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 灯L1与灯L2并联,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B . 灯L1与灯L2并联,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C . 灯L1与灯L2串联,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D . 灯L1与灯L2串联,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3. (2分) (2018八上·蚌埠期末) 根据图表中的信息,下列结论正确的是()0℃、标准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A . 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 . 相同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状态无关C . 相同条件下,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D . 相同条件下,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密度不同4. (2分)厨房里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擀(gǎn)面杖做成圆柱形,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B . 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利用气压越大沸点越低的原理C . 抽油烟机能将油烟排到室外,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D . 菜刀磨得很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了压强5. (2分)有甲、乙两个物体,甲物体的密度是乙物体密度的,乙物体体积是甲物体体积的,那么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A . 倍B . 倍C . 倍D . 倍6. (2分)中国首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深海潜水器“蛟龙号”拟于今夏“探触”5000米深海,届时“蛟龙号”有望再度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的深度记录。

当“蛟龙号”浸没在海水后继续下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压强减小,浮力减小B . 压强增大,浮力增大C . 压强增大,浮力不变D . 压强减小,浮力不变7. (2分) (2018九上·海南月考) 当火箭由地面腾空而起加速上升的过程中()A . 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B . 机械能增加,内能减少C . 机械能和内能都增加D . 机械能不变,内能增加8. (2分)三个分别用铜、铁和铝制成的实心圆柱体,它们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把它们都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大小是(ρ铜>ρ铁>ρ铝)A . 铜圆柱体大B . 铁圆柱体大C . 铝圆柱体大D . 都一样大9.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 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D . 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10. (2分)(2017·陕西) 如图所示,某工地用滑轮组将重为5000N的货物匀速提升6m,所用时间为20s,在绳的末端所用拉力为2200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M处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B . 提升货物过程中的有用功是3×104JC . 拉力的功率为660WD . 若只增加货物所受的重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增大11. (2分)以下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 . 熔丝熔断后,用铜丝来代替B . 用湿布擦抹电器C . 将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D . 小区停电,不切断总开关就进行电路维修12. (2分) (2019九下·峄城月考)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这是模拟奥斯特实验的一个场景B . 图示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C . 将电池正负极对调后,重新闭合电路,小磁针偏转方向改变D . 将图中导线断开,小磁针N极将指向地磁的北极13. (2分)(2020·衡阳模拟) 共享单车为人们短途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精编云南省中考物理一模试卷附解析

精编云南省中考物理一模试卷附解析

云南省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小明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在月球上的质量为50kgB.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压强大约为12000PaC.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为10.8km/hD.教室40W白炽灯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是1210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新能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B.解决能源危机的措施主要有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C.核能属于新能源D.使用煤、石油等能源时会造成温室效应、酸雨等各种环境污染A3.有关四冲程内燃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工作中只有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工作中压缩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工作开始时要靠外力启动;D.每一个工作循环,燃气只做功一次.4.如图所示,一小钢球从光滑固定斜面的A点静止释放,相继经过B、C两点,AB=BC,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A.小钢球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钢球在AB、BC两段内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C.小钢球所受重力在AB、BC两段内做功相等D.就A、B、C三点而言,小钢球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最大5.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路消耗电能的仪表,应安装在总开关之前B.电热毯内的电阻丝断了,只需要将断接上后仍可安全使用C.当电路因故障导致保险装置断开时,只需要更换保险丝或使空气开关复位D.家用电器或电线着火时,首先应立即灭火6.用照相机拍摄水池底部的物体,若照相机的位置不变,比较池中有水与无水两种情况,则有水时( )A.暗箱应略短些,所得的像略小此B.暗箱应略短些,所得的像略大些C.暗箱应略长些,所得的像略大些D.暗箱应略长些,所得的像略小些7.小王站在九龙公园的湖边往水里看,他看到了湖水中的鱼游弋在蓝天白云之间,他做出以下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白云和鱼都是虚像B.这是光的折射现象,白云是虚像,鱼是实像C.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而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D.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而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震耳欲聋”主要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D.声音在真空中不受阻力传播最快9.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通信的;B.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就越大;C.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光纤通信具有传输信息量大、光能损耗小等优点.二、填空题10.用图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选填“A”或“B”)瓶.根据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云南省昆明市八校联考中考物理模拟试卷(4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下列各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人沐浴时水的温度一般是60℃B.一个中学生的正常体重约为50NC.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时间约为8s D.教室里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15A2.关于家庭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验电笔时,手不要接触笔尾金属体B.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抢救C.通常情况下更换灯泡时要先断开灯泡所在支路的开关D.同时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前,必须先考虑电能表、空气开关等的承受能力3.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4.“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中,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如图所示),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C.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D.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5.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烧杯中,液面如图所示,三种液体密度的关系是()A.ρ甲>ρ乙>ρ丙B.ρ丙>ρ甲>ρ乙C.ρ乙>ρ甲>ρ丙D.ρ丙>ρ乙>ρ甲6.如图所示,以下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实验,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B.乙图实验,压有砝码的桌子放在细沙上,砝码越轻,桌腿下陷越深C.丙图实验,测出拉动注射器活塞时的拉力和活塞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D.丁图实验,在教室内可以用水代替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7.2015年3月19日,我国首次用水下机器人在南海3000m深的海底插上国旗,若不计海水密度的变化及水的阻力,机器人在下潜过程中()A.受到的重力逐渐减小B.受到海水的浮力逐渐减小C.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D.受到海水的压强逐渐增大8.小亮同学想设计一个通过电表示数反映压敏电阻所受压力大小的电路,要求压力增大时电表示数增大.已知压敏电阻的阻值是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以下电路不符合要求的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9.日晷是通过观察直杆在阳光下影子的方位和长短来确定时间,其中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来解释.烟花在空中所形成的五彩缤纷的色光是由红、、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10.如图所示是滑雪运动员在雪坡向下滑行的情景.在滑行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越来越;滑板和雪面摩擦生热,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11.有人形容歌手李健嗓音清澈,辨识度极高,这是指李健声音的比较独特;李健自弹自唱时不断移动手指按压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1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如果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的.13.如图所示是电磁铁和永磁体产生的磁场,由图可知,A的左端为极,电源的左端为极.14.升国旗用的旗杆顶上安装滑轮是为了;如图所示的塔吊中使用滑轮组主要是为了.借助图中的塔吊,用1×104N的拉力F在20s内就可将重为1.8×104N的重物匀速竖直提升10m,拉力F的功率是W.15.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将能转换为电能,它是利用来传递信息的(选填“电磁波”或“声波”).16.用盐水腌蛋,过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这是现象,这种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相比较而言煮茶叶蛋时,蛋很快就会咸,这说明了该运动与有关.17.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游轮受龙卷风的影响而倾覆,这是因为龙卷风的中心空气流速大,压强.事故地点水深15米,此处江底受到水的压强Pa.18.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闭合开关S后,当滑片P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小灯泡的I﹣U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W;电源电压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Ω.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1分).19.如图所示,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mm;20.杠杆的支点在O,作出力F的力臂.21.如图所示,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及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2.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选用的实验器材如图所示.(1)小明同学按图所示的装置放好蜡烛和凸透镜后,左右移动光屏始终得不到烛焰完整的像,其原因是.2中所成像的性质为(选填3所成像为(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倒立的实像;实验序号5的成像特点,生活中常用的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②实验序号4中的像距为cm.(3)当烛焰从远处向凸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23.小宇用图1的电路图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选用的电源电压为3.0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图2是未连接完整的实验电路.(1)按照电路图将图2中的实物电路元件连接补充完整,要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减小,在连接电路时,导线不能交叉.(2)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要,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最大处,其目的是.(3)闭合开关后,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时,其读数为V;若要测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滑片P应向(选填“A”或“B”)端移动.(4)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多次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画出了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4所示,在该图象中发现电流不与电压成正比,这是因为.(5)小宇最后不仅测出了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Ω,还测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24.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操作:(1)将表面平整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木块(质量为200克)放在木板上,小明沿水平方向缓慢地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拉力等于摩擦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5N.(2)分别将此木块和所加钩码的总质量增至400克、600克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1.0N和1.5N,初步得出的结论为.(3)另一组同学小华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乙:将木块用测力计水平拉住,测力计另一端固定在桌上一侧,细线一端和砂桶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和长木板相连.实验时在砂桶中加砂,当桶和砂的总重为5N时,长木板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木块和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N,长木板受到桌面对它的摩擦力为N.若在砂桶中继续加砂3N,长木板将做(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选填“变大”、“变小”、“不变”).(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4)小刚同学认为把长木板改成海绵,还可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小刚是通过来判断出压力作用效果是否明显.小刚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把质量和底面积小的小木块换成了质量和底面积大的大木块来进行对比试验,你觉得小刚的做法正确吗?.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5分).(g取10N/kg)25.飞艇的体积是3000米3,自重5000牛,空气的密度为1.29千克/米3,试问:(1)在空气中,飞艇受到的浮力为多大?(2)该飞艇匀速升空时,能够承载的最大重量是多少牛?26.王大刚同学和家人在郊外野餐,用木炭烧水.铁锅内装有5kg水,把水从18℃加热至98℃,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如果木炭的热值为3.4×107J/kg,它燃烧放出的热有10%被水吸收.求:(1)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2)在这个过程中用掉多少木炭.27.如图,电源电压为6V,电阻R0=10Ω,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R上标有“20Ω0.5A”字样.求:(1)当电路中电流最小时,1min内电流通过电阻R0做的功.(2)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2016年云南省昆明市八校联考中考物理模拟试卷(4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下列各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人沐浴时水的温度一般是60℃B.一个中学生的正常体重约为50NC.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时间约为8sD.教室里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15A【考点】重力大小的估测;温度;时间的估测;电流的大小.【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60℃的水非常烫,人沐浴时水的温度一般是40℃,所以A不符合实际情况;B、一个中学生的正常体重约为500N,所以B不符合实际情况;C、世界冠军百米时间是10s左右,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时间约为13s,所以C不符合实际情况;D、教室里日光灯的功率为40W,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I==≈0.18A,所以D符合实际情况.故选D.2.关于家庭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验电笔时,手不要接触笔尾金属体B.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抢救C.通常情况下更换灯泡时要先断开灯泡所在支路的开关D.同时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前,必须先考虑电能表、空气开关等的承受能力【考点】安全用电原则.【分析】正确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抢救;多孔插座各用电器也是并联的,若电路中的总功率过大,会使电路中的电流过大;电能表和保险丝都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同时使用大功率用电器时,要考虑电能表、保险丝等的承受能力.【解答】解:A、使用试电笔时手指要接触金属笔尾,笔尖接触电线,可辨别火线与零线,但手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否则会发生触电事故.故A叙述错误;B、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抢救,故B叙述正确;C、通常情况下更换灯泡时要先断开灯泡所在支路的开关,以免触电,故C叙述正确;D、电能表和保险丝都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而造成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总功率过大;二是短路,所以同时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前,必须先考虑电能表、保险丝等的承受能力,故D叙述正确.故选:A.3.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看选项中哪个生成物是液态,再看是否由气态形成.【解答】解: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不合题意;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符合题意;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故选B.4.“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中,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如图所示),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C.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D.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考点】平面镜的应用.【分析】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且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解答】解:月亮在水中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故选C.5.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烧杯中,液面如图所示,三种液体密度的关系是()A.ρ甲>ρ乙>ρ丙B.ρ丙>ρ甲>ρ乙C.ρ乙>ρ甲>ρ丙D.ρ丙>ρ乙>ρ甲【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分析】根据公式ρ=可知,当质量相同时,密度越大,体积越小,放入完全相同的烧杯中时,液面最低,由图中可看出深度的高低判断出密度的大小.【解答】解:根据公式ρ=可知,当质量相同时,密度越大,体积越小,由图中可看出深度最高的是乙,所以乙的密度最小,丙的体积最小,所以密度最大,因此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乙<ρ甲<ρ丙.故选B .6.如图所示,以下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 .甲图实验,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B .乙图实验,压有砝码的桌子放在细沙上,砝码越轻,桌腿下陷越深C .丙图实验,测出拉动注射器活塞时的拉力和活塞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D .丁图实验,在教室内可以用水代替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考点】帕斯卡原理及其应用;压强;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A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C 、知道压力和受力面积,利用p=求压强;D 、一个大气压可以支持76cm 高的水银柱,相当于10m 高的水柱.【解答】解:A 、甲图实验,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A 错误;B 、乙图实验,压有砝码的桌子放在细沙上,砝码越轻,对细沙的压力越小,桌腿下陷越浅,故B 错误;C 、丙图实验,测出拉动注射器活塞时的拉力和活塞的面积,利用公式p=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故C 正确;D 、丁图实验,在教室内不可以用水代替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因为一个大气压相当于10m 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故D 错误.故选C .7.2015年3月19日,我国首次用水下机器人在南海3000m 深的海底插上国旗,若不计海水密度的变化及水的阻力,机器人在下潜过程中( )A .受到的重力逐渐减小B .受到海水的浮力逐渐减小C .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D .受到海水的压强逐渐增大【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分析】(1)重力大小G=mg ;(2)根据F 浮=ρ水gV 排分析浮力的变化情况;(3)根据浮沉条件判断;(4)根据p=ρgh 分析其所受压强的变化情况;【解答】解:A 、机器人下潜过程中,质量不变,重力不变,故A 错误;B 、下潜过程中潜水器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 浮=ρ水gV 排可知,下潜过程中所受浮力不变,故B 错误;C 、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根据浮沉条件机器人会上浮而不能下潜,故C 错误;D 、根据p=ρgh 可知,下潜过程中的深度逐渐增大,所以受的压强逐渐增大,故D 正确.故选D .8.小亮同学想设计一个通过电表示数反映压敏电阻所受压力大小的电路,要求压力增大时电表示数增大.已知压敏电阻的阻值是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以下电路不符合要求的是()A.B.C.D.【考点】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分析】①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②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支路电流与其阻值成反比.【解答】解:由图知:A、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并联.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并联电路总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一定,所以干路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符合要求;B、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并联.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两端电压一定,所以电流表示数增大.符合要求;C、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串联.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知,压敏电阻两端电压减小,所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符合要求;D、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串联.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知,压敏电阻两端电压减小,所以电压表示数减小.不符合要求.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9.日晷是通过观察直杆在阳光下影子的方位和长短来确定时间,其中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烟花在空中所形成的五彩缤纷的色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分析】(1)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能合成各种色光.【解答】解:(1)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烟花在空中所形成的五彩缤纷的色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答案为:直线传播;绿.10.如图所示是滑雪运动员在雪坡向下滑行的情景.在滑行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小;滑板和雪面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析】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高度,质量一定时,高度越低,重力势能越小;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摩擦生热,属于典型的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解答】解:在滑行过程中,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高度降低,所以重力势能越来越小;滑板和雪面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内能增大.故答案为:小;做功.11.有人形容歌手李健嗓音清澈,辨识度极高,这是指李健声音的音色比较独特;李健自弹自唱时不断移动手指按压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音调.【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不同物质的特征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会不同.【解答】解:每个人发声的音色不同,可以通过音色区分不同的人的声音.因此有人形容歌手李健嗓音清澈,辨识度极高,这是指李健声音的音色比较独特;当李健自弹自唱时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样,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故答案为:音色;音调.1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船,如果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分析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如果以河岸为参照物,船相当于河岸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船是运动的.故答案为:船;运动.13.如图所示是电磁铁和永磁体产生的磁场,由图可知,A的左端为N极,电源的左端为正极.【考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析】根据磁感线特点判断磁体的磁极,再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流的方向确定电源的正负极.【解答】解: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所以永磁体A的左端及电磁铁的右端都是N极.再根据安培定则,伸出右手使右手大拇指指向电磁铁的N极,四指弯曲所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即电流从电磁铁的左端流入,所以电源的左端为“+”极,右端为“﹣”极.如图所示:故答案为:N;正.14.升国旗用的旗杆顶上安装滑轮是为了改变力的方向;如图所示的塔吊中使用滑轮组主要是为了省力.借助图中的塔吊,用1×104N的拉力F在20s内就可将重为1.8×104N的重物匀速竖直提升10m,拉力F的功率是 1.5×104W.【考点】功率的计算;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分析】(1)定滑轮的优点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先根据W=Fs求出拉力做的功,再根据功率公式P=,即可求出功率.【解答】解:(1)升国旗用的旗杆顶上安装滑轮是为了改变力的方向;塔吊中使用滑轮组主要是为了省力;(2)重物由3段绳子承担,故拉力F提升绳子通过的距离为s=3h=3×10m=30m;拉力F做功为W=Fs=1×104N×30m=3×105J;拉力F的功率为P===1.5×104W.故答案为:改变力的方向;省力;1.5×104.15.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它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选填“电磁波”或“声波”).【考点】电源及其能量转化;电磁波的传播.【分析】①手机工作时消耗的能量是由蓄电池提供的.②手机采用无线传输的通信方式.【解答】解:手机电池在向外供电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手机是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答案为:化学;电磁波.16.用盐水腌蛋,过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这是扩散现象,这种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相比较而言煮茶叶蛋时,蛋很快就会咸,这说明了该运动与温度有关.【考点】扩散现象.【分析】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的速度和温度有关.【解答】解:用盐水腌蛋,过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属于分子的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煮茶叶蛋要比腌蛋时咸的快,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故答案为:扩散;温度.17.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游轮受龙卷风的影响而倾覆,这是因为龙卷风的中心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事故地点水深15米,此处江底受到水的压强 1.5×105Pa.【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分析】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可计算江底的压强.【解答】解:(1)龙卷风形成时,其中心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外围的空气流速慢,压强大;(2)水深15米处江底受到水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15m=1.5×105Pa.故答案为:小;1.5×105.18.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闭合开关S后,当滑片P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小灯泡的I﹣U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6W;电源电压6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9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