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复习
初中生物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案

初中生物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2. 保护生物圈的措施。
三、教学重点1.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2. 保护生物圈的措施。
四、教学难点1.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2. 保护生物圈的措施。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保护生物圈的具体措施。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生物圈的理解。
1. 教师简要介绍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具体影响。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如森林砍伐、水质污染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保护生物圈?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生物圈的措施。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提出保护生物圈的决心。
3.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保护生物圈的行动计划。
六、教学过程(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各种影响,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2. 学生观看PPT,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多种影响。
七、课堂互动(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哪些人类活动对生物圈造成了负面影响?”2. 学生积极回答,分享自己的观点。
八、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减少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完整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专题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叙述与可持续发展观点相悖的一项是()A.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矛盾时,首先保护当代人的利益B.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C.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D.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保护环境2.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
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
下列行为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是A.绿化美化环境B.在田间焚烧秸杆C.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D.淘汰高耗能企业3.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A.植树造林B.清运垃圾C.洒水D.减少污染物的排放4.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相符的是()A.使用一次性筷子B.燃放烟花爆竹C.使用环保购物袋D.购买精包装商品5.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①围湖造田②排放污水③植树造林④焚烧垃圾⑤养花种草⑥喷药灭虫A.③⑤B.①②C.①②④⑥D.②④⑤⑥6.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以下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A.植树造林B.随意引进生物新品种C.可回收垃圾的再循环利用D.节能减排,减少污染7.我们都应该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参与者,下列做法不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的是()A.实行垃圾分类及回收再利用B.农田作物秸秆还田再利用C.不浪费水电资源和生活物品D.随意丟弃使用过的废旧电池二、判断题8.一次性筷子方便、干净、卫生,应大力推广使用。
9.多植树或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都可以有效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10.温室效应使地球温暖多雨,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好处.11.目前生物圈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南北极的冻土还没有被开发.1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大力植树造林的首要目标是增加木材产量.三、填空题13.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有乱砍滥伐、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14.在生活垃圾中,废灯管属于________垃圾;废塑料属于________垃圾.15.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________增加造成的,导致地球温度升高.16.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农业应运而生.生态农业是通过建立人工________ ,形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17.人类是生物圈中的特殊成员,________逐渐成为影响生物圈发展的重要因素.18.雨水是否具有酸性用________来表示,酸雨的PH值一般小于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作业课件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10.当今社会,人们积极响应“低碳生活”,这有利于缓解当下的哪类环境污
染问题B( )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层破坏 D.皮肤癌增加
11.目前有三项被公认为世界三大环境问题,下列不属于该三大环境问题的是
( C)
A.酸雨 B.臭氧层破坏
C.水污染 D.温室效应
12.有关部门对汽车尾气进行检测,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 D ) A.水污染 B.土壤污染
5.(6分)在“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活动中,正确的做法是A( ) ①指出有关部门和公民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方面应该如何做;②写出保护当地 生态环境的计划;③小组成员之间要分工明确、团结合作;④进行实地调查。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6.(6分)(2020,巴中)人类活动可能破坏环境,也可能改善环境。下列描述中不 利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B)
A.打造美丽乡村,共享绿色社区 B.直接焚烧秸秆,避免垃圾围城 C.发展生态农业,展示科技魅力 D.建设海绵城市,品味优质生活
7.(6分)(2020,呼和浩特)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爱护生物、保护生物 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以下对此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D)
A.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B.减少煤、石油的利用,开发太阳能、风能、水电等能源 C.人类社会应该高速发展,但不能以耕地减少为代价 D.开展围海造田、退耕还林、还草行动,还生物更多更好的生存环境
物种灭绝加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据统计,近三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呈较快上升的趋势,这些二氧化 碳来源于各种生物的_____和燃料的燃烧。
(2)为降低人们生产、呼生吸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效控制温室效应,我国政府提 倡公民“低碳生活”。低碳是指较低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选择题(40分)1.2018年中国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金华,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A.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D.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2.污染已成为世界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A.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B.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C.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D.臭氧层破坏、汽车尾气、塑料垃圾CO等)浓度持续上升,引起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3.近年来,大气中的温室气体(2A.野生动物大量灭绝B.地震海啸频繁发生C.极地冰盖大量融化D.野生植被大量破坏4.北京官方微博@平安北京提醒网友:寄粽需谨慎、且吃且珍惜。
德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禁止各类粽子携带或邮寄入境的。
这是因为一些品种的粽子含有肉类成分,可能会有虫卵和微生物。
若外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可能出现的结果是()①在当地引起传染病的流行传播;②丰富当地生物多样性;③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④破坏当地生态平衡;⑤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①②⑤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③⑤5.雾霾是人类活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实例,市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工作与改善环境关系不密切的是()A.建立黄河森林公园B.创建全国生态城市C.关闭重污染企业D.调整农业种植结构6.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①围湖造田;②排放污水;③植树造林;④焚烧垃圾;⑤养花种草;⑥喷药灭虫A.③⑤B.①②C.①②④⑥D.②④⑤⑥7.蓝天净土养肺,田园生活养神。
为保卫蓝天,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就餐时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B.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C.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D.露天焚烧垃圾保持环境卫生8.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A.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B.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苔藓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硫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D.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9.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污染是()A.臭氧层破坏B.酸雨C.大气污染D.噪声污染10.我国西部地区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①水土流失;②酸雨;③土壤沙化;④沙尘暴;⑤温室效应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③④D.①③④⑤11.我国政府推行了部分教材循环使用的政策,制定这一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A.有利于卫生防疫B.为造纸厂节约生产成本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D.为每个家庭节约资金1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很多环境问题都是由人类随意处理垃圾引起的,我们要积极践行垃圾分类回收,留住碧水蓝天。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测试题(带答案)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专题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叙述与可持续发展观点相悖的一项是()A.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矛盾时,首先保护当代人的利益B.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C.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D.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保护环境2.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
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
下列行为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是A.绿化美化环境B.在田间焚烧秸杆C.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D.淘汰高耗能企业3.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A.植树造林B.清运垃圾C.洒水D.减少污染物的排放4.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相符的是()A.使用一次性筷子B.燃放烟花爆竹C.使用环保购物袋D.购买精包装商品5.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①围湖造田②排放污水③植树造林④焚烧垃圾⑤养花种草⑥喷药灭虫A.③⑤B.①②C.①②④⑥D.②④⑤⑥6.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以下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A.植树造林B.随意引进生物新品种C.可回收垃圾的再循环利用D.节能减排,减少污染7.我们都应该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参与者,下列做法不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的是()A.实行垃圾分类及回收再利用B.农田作物秸秆还田再利用C.不浪费水电资源和生活物品D.随意丟弃使用过的废旧电池二、判断题8.一次性筷子方便、干净、卫生,应大力推广使用。
9.多植树或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都可以有效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10.温室效应使地球温暖多雨,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好处.11.目前生物圈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南北极的冻土还没有被开发.1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大力植树造林的首要目标是增加木材产量.三、填空题13.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有乱砍滥伐、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14.在生活垃圾中,废灯管属于________垃圾;废塑料属于________垃圾.15.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________增加造成的,导致地球温度升高.16.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农业应运而生.生态农业是通过建立人工________ ,形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17.人类是生物圈中的特殊成员,________逐渐成为影响生物圈发展的重要因素.18.雨水是否具有酸性用________来表示,酸雨的PH值一般小于________。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7.1 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污染,会使生物个体发生变异,导致人类癌症、白血病和新生儿畸形的发生等.下列说法哪项不合理()A.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B.当射线作用于生殖细胞或发育的胚胎时,新生儿就可能产生畸形C.射线引起的生物变异都将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D.射线的物理化学作用引起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是致病重要原因2.近年来频发的生态灾难对生物圈中的生物造成严重危害,以下生态灾难中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A.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海洋生物造成严重危害B.温室气体大量排向大气层,造成全球气温升高,引发次生灾害C.冰岛火山灰对欧洲航空、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影响D.化工物质泄漏,对周围生物和人造成伤害3.发展经济和环保是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热门话题。
从提高生活水平出发,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因此有人认为发展经济重要;也有人认为“还我青山,还我绿水”达到环保更加重要。
题中漫画反映的观点是()A.经济比环保重要B.环保比经济重要C.经济与环保一样重要D.两者都不重要4.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酸雨的形成与大量燃烧煤、石油制品有关B.大气中臭氧增加,加速了温室效应C.大量使用含磷的洗涤用品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D.水俣病和痛痛病的发生与含汞、镉的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废水乱丢乱排有关5.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A.植树造林B.养花种草C.排放污水D.绿色出行6.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以下做法错误的是()A.积极参加“家庭林”植树活动B.焚烧农作物秸秆,使其成为草木灰肥料C.清明节由烧纸祭祀改用鲜花祭祀D.出行尽量步行或乘坐公交车7.北京、天津、内蒙古等地在春季易发生沙尘天气.“沙尘暴”主要是由于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草原沙漠化面积越来越大造成的,那么,你认为导致草原沙漠化的原因是()A.气候干燥B.过度放牧C.开垦草原D.前三项都是8.为防止世界气候的进一步恶化,倡导大家要实行绿色生活,你认为下列有关的行为中,不符合绿色生活的是()A.将使用后的废旧电池集中起来,统一处理B.不使用一次性制品,如一次性饭盒、筷子、塑料袋等C.假期和父母一起开私家车去海边旅游D.把还能书写的纸张收集起来,以便能继续使用9.我国政府颁布的“限塑令”,在很多地方执行效果并不好.我们提倡限塑,主要是()A.塑料袋有毒,会对人体造成伤害B.节约资源,制造塑料袋经济成本太高C.制造塑料袋会浪费化工原料D.塑料袋不易被分解,会造成环境污染10.数百年前,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都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动频繁B.北方寒流长期侵袭C.长年旱灾,赤地千里D.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二.填空题(共2小题)11.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问题。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4.1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选择题(共7小题)1.下列哪一项不能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A.水和水蒸气在全球范围内运动B.黄河源自高原,流经森林、农田,进入大海C.鸟类的迁徙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D.鲨鱼生活在海洋中2.生物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B.蚯蚓疏松土壤是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与生物之间只有吃与被吃的关系D.生态系统的组成除了生物部分外,还有非生物部分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生物圈B.陆地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4.在下列各种节约资源的措施中,我们中学生目前还不能做到的是()A.节约粮食B.节约用水C.节约用电D.节约用汽油5.俗话说:“大河无水小河干”,这说明一个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关联.这表现在()A.非生物因素影响各生态系统B.地域相互关联C.生物有时会到不同生态系统D.ABC都是6.黄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你认为与之有关的是()A.自然灾害B.原来就这样C.洪水泛滥D.植被遭到严重破坏7.使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在远离农药地区的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一现象说明()A.DDT能溶于水,随水流到了南极B.DDT是挥发性物质,能随大气到南极C.DDT已进入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D.带有DDT的动物到达了南极二.填空题(共5小题)8.据统计目前地球上每分钟就有超过的森林被毁.、、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维护生物圈稳定的根本措施.9.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只是地区性的..10.地球上的生物及其依存的环境,称为.其领域包括海平面以上和以下各约米.11.生物圈Ⅱ号是人类成功模拟出的与生物圈类似、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12.海平面以下的生物领域约占地球直径的分之一.三.解答题(共3小题)13.“做好垃圾分类,推动社会发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破解“垃圾围城”推动资源再循环利用的必然举措,需要人人行动起来。
s4.7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探究酸雨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结合课本P114的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设计对照实验: 本实验的变量是: 实验组处理: 对照组处理: 4、预期实验结果及推论:
实验步骤
1、在甲、乙两个花盆中栽培同样数量的植物幼 苗 2、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每天两次向甲盆 中喷洒定量的配制的酸雨,每天两次向乙盆中喷 洒定量的清水,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3、一周后,分别统计两个实验装置中植物幼苗 的生长情况。
预期实验结果与分析: 1、如果两个装置中植物幼苗的生长没有差异 没有差异, 没有差异 说明 酸雨对植物幼苗的生长没有影响 2、如果用酸雨培养的植物幼苗的生长情况比较 好,说明 酸雨对植物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3、如果用清水培养的植物幼苗的生长情况比 较好,说明 酸雨对植物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思考
模拟的酸雨和真实的酸雨有什么差别? 模拟的酸雨和真实的酸雨有什么差别?查 查资料,酸雨含有什么成分? 查资料,酸雨含有什么成分? 酸雨和模拟雨的成分不同:酸雨的成分 主要是水、硫酸和硝酸,模拟酸雨的成分是 水和醋酸。
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 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被称为 空中死神” “空中死神”
• 酸雨使非金属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砂浆和 灰砂砖等的水泥溶解,出现裂缝,导致建 筑物损坏。酸雨使古迹文物面目全非。碑 林文字模糊;著名的杭州灵隐寺的“摩崖 石刻”近年经酸雨侵蚀,佛像眼睛、鼻子、 耳朵等剥蚀严重,面目皆非。酸雨能加速 金属腐蚀,桥梁损坏。
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除了酸雨以外,还包括温 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除了酸雨以外,还包括温 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 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 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 二氧化碳 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危害: 1、使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一些 地区的台风更加频繁, 2、一些地区则更加干旱,最终造成世界各地 农作物的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灭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婚:
晚育: 少生: 优生:
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 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 2—3年结婚。 提倡婚后推迟2-3年生育。
稳定低生育水平。
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 查身体和科学分娩等措施,避免出生 具有遗传疾病的孩子。
人类活动对生物的正面影响
三北防护林是在中国北方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 兴建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用以减缓日益加速的荒漠 化和水土流失进程。由国家林业局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建 设局(三北防护林工程管理办公室)负责实施。工程自 1978年11月启动,分3个阶段、8期工程进行,预计于 2050年完成。三北防护林号称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工程。
三 北 防 护 林
人类活动对生物的负面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物的负面影响
迅速蔓延开来的薇甘菊
人类活动对生物的负面影响
水芙蓉
美丽的杀手 —地中海实蝇
分析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分析 人类 活动 对生 物圈 的影 响
1、森林乱砍滥伐后对当地居民 的生存环境和动植物生活的影响 2、沙尘暴的起因 3、鸟类日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水域污染的原因 5、生物入侵及危害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分析人类活动 破坏生态环境 的实例 探究环境污染 对生物的影响 “三北”防护林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生物入侵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固体废弃物. 工业用水对生物的影响
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课外实践: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
拟定保护生态 环境的计划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探究 环境 污染 对生 物的 不良 影响
1、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2、探究废电池多生物的影响 3、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①酸雨的危害:酸化土壤,影响植物对养分 的吸收;酸化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和 人们的健康; 酸雨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 使植物成片死亡等 ②酸雨的防治: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 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 这些污染物的工作 ③重金属的危害与防治 4、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1、缓解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是( A ) A、植树造林,营造绿地; B、种植能吸收CO2的植物; C、采用无氟制冷剂; D、对排放废气的工厂收取排污费。 2、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人类的以下活动对保护 环境不利的是( B ) A、植树造林;B、围湖造田; C、退耕还林;D、发展生态农业。 3、有些人认为,反正有人打扫卫生,手中的果皮、 纸屑随便丢都行。你认为这种做法对吗? 应该怎么做? 不对。
环境污染对生物圈的影响
酸雨的形成
环境污染对生物圈的影响
水俣病
水俣病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 有机水银污染的鱼贝类,使有机水 银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 合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公害 病之一。
痛 痛 病
痛痛病又叫骨痛病,是20世纪60年代发生 在日本的由公害引起的一种疾病。痛痛病 是因镉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污染而引起的, 影响面很广,受害者众多,所以被公认为 是“公害病”。
环境污染对生物圈的影响
温室效应
环境污染对生物圈的影响
南极 上空 出现 的臭 氧层 空洞
典型例题分析
据报道,1950年2月,某城市雾大无风, 家庭和工厂排出的烟雾经久不散,每m³ 大气 中二氧化硫的含量高达3.8mg,烟尘达4.5 mg. 请回答 (1)、流经该城市的主要河道也因此受到污染, 引起鱼类死亡。这与此种类型大气污染能形成 酸雨 有关。 (2)、这种大气污染对人体 呼吸 系统危害最 大,将会造成 等病症(举出2种主要病症)。 支气管哮喘 、咳嗽、喉痛、呼吸困难、肺气肿。 (3)、大气中二氧化硫将直接危害高等植物的 叶片 组织。 (4)、要防止类似悲剧的出现, 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严格控制污染源 。
课堂练习二
1、电池内的重金属有 ( D ) A、汞 B、银 C、镉 D、上述三者都是 2、废电池最好怎样处理?( D ) A、埋入土里 B、丢入垃圾箱 C、烧掉 D、收集起来交有关部门进行安全处理 3、下例污染物中,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的是( C) A、沙尘暴 B、二氧化硫 C、汞镉等有毒物质 D、氟利昂 4、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臭氧层可以 吸收和过滤太阳光中大量的( D )有效地保护地球 上生物的生存 A、红外线 B、宇宙射线 C、可见光 D、紫外线
课堂练习一
1、“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是指 B ( ) A、三峡工程 B、“三北”防护林工程 C、黄河清淤工程 D、开发大西北工程 2、黄土高原由原本森林密布,草原茂盛变为今天的“天上 B 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荒山野岭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灾害 B、森林草原被人为破坏 C、洪水泛滥 D、由野生动物破坏 3、在招待客人就餐时,不该在食谱中出现的是 ( D ) A、清炖鲫鱼 B、粉蒸牛排 C、干锅鸡丁 D、红烧娃娃鱼 B( ) 4、提倡“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A、减少经济开支 B、节约木材,保护环境 C、减少固体垃圾 D、移风易俗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计划生育 人 类 活 动 对 生 物 圈 的 影 响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目的 要求
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酸酸雨的根本措施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 晚 育,少生 优生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