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二年级S版语文上册教案

二年级S版语文上册教案第一章:识字一《秋天的图画》教学目标:1. 认识“图画、金黄”等9个生字。
2. 能读写“图画、金黄”等词语。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1. 生字新词的学习。
2. 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1. 生字新词的理解。
2. 朗读时的情感把握。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让学生看题目,引发兴趣。
2.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字词。
3. 教师讲解生字新词,让学生跟读。
4. 学生齐读课文,体会情感。
5.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
2. 家长签字确认。
第二章:识字二《黄山奇石》教学目标:1. 认识“奇石、仙桃”等10个生字。
2. 能读写“奇石、仙桃”等词语。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黄山奇石的形状。
教学重点:1. 生字新词的学习。
2. 朗读课文,想象奇石形状。
教学难点:1. 生字新词的理解。
2. 朗读时的情感把握。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让学生看题目,引发兴趣。
2.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字词。
3. 教师讲解生字新词,让学生跟读。
4. 学生齐读课文,体会情感。
5.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
2. 家长签字确认。
第三章: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目标:1. 认识“办法、仔细”等10个生字。
2. 能读写“办法、仔细”等词语。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重点:1. 生字新词的学习。
2. 朗读课文,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生字新词的理解。
2. 朗读时的情感把握。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二年级语文S版上册教案

二年级语文S版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词中的文化知识;2.掌握古诗词的常见格式和表现手法;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4.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古诗词中的文化知识;2.掌握古诗词的常见格式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2.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文化知识来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2.阅读法:通过学生朗读、理解、模仿古诗词来掌握格式和表现手法;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写作来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古诗词中的文化知识1. 导入(10分钟)通过简短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定义和作用。
同时,介绍元代诗人吴文英,引出下面的文化知识。
2. 讲授(20分钟)介绍五音诗、七言诗、绝句等古诗词的格式和常见的表现手法。
同时,讲解“七夕节”这一节日的由来和相关的传说故事。
3. 练习(30分钟)让学生朗读《天净沙·秋思》、《赋得古原草送别》等古诗词,并理解其中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
第二课时:古诗词的常见格式和表现手法1. 导入(10分钟)通过简短的介绍和回顾,引导学生回忆古诗词的定义和作用,以及上一课时中的文化知识。
2. 阅读(30分钟)让学生朗读《诗经》中的《关雎》、《国风》中的《蒹葭》等古诗词,理解其中的韵律、语言、情感和文化价值,并分析其写作手法。
3. 合作学习(30分钟)让学生分组,选择一首古诗词,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写作,展示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创意。
教学评价1.课上听写:学生在课上听写老师提供的《天净沙·秋思》等古诗词,考查学生对格式和表现手法的掌握;2.小组讨论: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小组的讨论活动,考查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3.课堂作业:让学生在家里阅读并背诵一首古诗词,以测试学生对古诗词文化知识的掌握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反思这套教案注重了古诗词的文化背景、格式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讲解和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二年级上册s版语文教案

二年级上册s版语文教案(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二年级上册s版语文教案二年级上册s版语文教案二年级上册s版语文教案1:贺年卡教学要求:1.认识13个生字。
会写7个字。
2.自主积累词语。
3.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
知道小猫、小鸡是怎样写贺年卡的。
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
会写7个字。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
知道小猫、小鸡是怎样写贺年卡的。
教学准备:1.小鸡、小猫的头饰。
2.准备一些不同样子的精致的贺年卡。
3.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要求:掌握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小朋友,新年快到了,你怎样向家人、老师和同学祝贺新年?(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
1、自由读全文,把要认识的字作上记号,看看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它。
2、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读一读。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本课要认识的字,学生读出字音,检验学生的自学情况。
2、教师读字音,学生举卡片,看谁举得又快又准。
3、让学生说一说:你记住了哪一个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四)写字。
1、读要求会写字卡片。
2、介绍自己的记字方法,老师指导书写。
3、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运笔方法。
5、学生先描写一个,再写两个。
(教师巡视,纠正学生执笔和写字姿势。
)(五)作业。
1、生字各写一行。
2、熟读课文。
第二、三课时教学内容:细读课文教学要求:了解课文内容。
知道小猫、小鸡是怎样写贺年卡的。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内容。
知道小猫、小鸡是怎样写贺年卡的一、复习巩固。
1、检查上节课所学的生字。
2、阅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分段读课文,理解内容。
①第一段有几句话什么时候谁给谁写贺年卡理解“新年”、“城里”、“乡下”。
②教师引读:小猫是怎样给小鸡写贺年卡的?找出描写小猫动作的词。
二年级S版语文上册教案

二年级S版语文上册教案第一章:识字一《秋天到了》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秋天的特点。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情感把握。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课文朗读的流畅性与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 生字词学习: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3. 课文朗读:分组朗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的语音、语调和情感。
4. 课文理解: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课文二《小小的船》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船的可爱。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情感把握。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课文朗读的流畅性与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小船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小船的兴趣。
2. 生字词学习: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3. 课文朗读:分组朗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的语音、语调和情感。
4. 课文理解: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课文三《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画家的可爱。
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情感把握。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课文朗读的流畅性与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小画家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小画家的兴趣。
2. 生字词学习: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S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S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S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安全稳定为全题,改革创新为动力,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投身课堂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生基本情况我班有学生(44)名,其中男生(22)名,女生(22)名;就测试成绩而言,上学期成绩不理想的有几名学生。
通过上学年的教学发现:不足六周岁入学的儿童,无论在习惯养成、知识基础还是接受能力方面都与城市六周岁半入学的孩子存在显著的差距。
通过教师延长学生学习时间的方法来提高学生成绩,效果是事倍功半。
另外,学生的家庭教育也亟需加强。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有8个单元,均包括“识字”“课文”“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
“识字”继续坚持“多认少写、识写分开”的原则,要求学生认识450个常用字,会写248个字;采用的形式一是安排在课文中识字;二是专设识字课。
三想在语文百花园中相机安排了巩固拓展识字的练习。
在教学中,要把指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培养主动识字兴趣、养成在生活中多途径识字的习惯作为教学的重点。
阅读课文教学有8个单元,共33篇,其中5篇为儿童诗,2篇为古诗,1篇为课本剧,1篇为神话故事,其余皆为童话或故事。
各单元主题为:(1)热爱祖国;(2)革命传统、爱心;(3)明理;(4)爱科学;(5)保护环境和可爱的小动物;(6)优秀品格;(7)快乐的冬天;(8)中外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百花园共八个,安排有语海畅游、读读背背、口语交际、自主积累、写话和综合性学习六个方面的学习活动。
四、教学目标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 认识450个字,会写25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
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二年级上册s版语文教案

二年级上册s版语文教案第一章:语文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本册生字词。
2.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笔画和笔顺规则。
3. 学生能够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与巩固。
2. 笔画的书写和笔顺规则的掌握。
3. 词语的意思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分组讨论、小组竞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3.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掌握。
四、教学评估1. 定期进行生字词听写和默写,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书写时的笔画顺序和书写规范,及时纠正错误。
3. 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了解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第二章:阅读理解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学生能够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短文的理解与分析。
2. 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掌握。
3. 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通过图片、实物等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短文内容。
2. 采用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教师示范阅读,学生模仿,注重阅读的情感表达和语音语调。
四、教学评估1. 通过阅读测试题,检测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阅读时的态度和习惯,及时指导并纠正不良阅读习惯。
3. 通过家长反馈和课堂观察,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培养情况。
第三章:写作表达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简单的句子表达。
2.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
3. 学生能够通过写作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句子表达的练习。
2. 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的掌握。
3. 写作素材的积累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通过图片、实物等多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句子表达。
二年级上册语文s版的教案5篇

二班级上册语文s版的教案5篇二班级上册语文s版的教案1《月亮湾》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观赏月亮湾的秀丽景色,激发同学宠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义。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把握月亮湾的地理位置。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欲望。
1.导入:同学们,你们去过农村吗,见过农村的美景吗?让我们随着图画去巡游农村的美景。
2.出示挂图。
3.揭题:这秀丽的村子叫什么名字?相机板书(月亮湾)4.读题。
留意正音“亮”(轻声)过渡:月亮湾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初读课文—“送生字回家”。
要求:自由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对比生字表划诞生字,“与生字交伴侣,别喊错了它们的名字”。
2.沟通,指名分自然段读,留意正音,师声评议。
(1)平舌音:载zai;翘舌音:朝zhao、绕rao;后鼻音:映ying(2)指导读好句中轻声。
3.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想象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4.沟通,师生共同评议。
过渡:月亮湾是什么?请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2.沟通:月亮湾是什么?(是一个秀丽的村子)(是我家住的地方)(是作者的家乡、是秀丽的村子)说说是谁的家乡?3.指导朗读。
(1)你觉得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为什么?(2)指导用骄傲的语气朗读。
重读“秀丽”一词。
四.过渡:这秀丽的村子为什么叫“月亮湾”呢?1.默读全文,找出有关句子。
2.沟通。
(1)相机出示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
”放映动画。
(2)指导读好长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
(3)用“由于……所以……”的句式说说村子的名字为什么叫“月亮湾”?3.同学字“湾”、“牙”。
(1)师述:“湾”本义是指水流的地方,本文中指地名。
(2)比一比,再口头组词(弯—湾)。
二年级语文s版教案

二年级语文S版教案第一章:认识生字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
2. 学生能够理解生字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内容:1. 学习本课的生字,包括字音、字形和字义。
2.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生字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步骤:1. 教师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认读和记忆。
2. 学生通过组词和造句,理解生字的意义和用法。
3. 学生进行生字书写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第二章:词语理解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本课的词语。
2. 学生能够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义。
教学内容:1. 学习本课的词语,包括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步骤:1. 教师出示词语,引导学生认读和记忆。
2. 学生通过组词和造句,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 学生进行词语运用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第三章:句子理解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本课的句子。
2. 学生能够通过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义。
教学内容:1. 学习本课的句子,包括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2.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步骤:1. 教师出示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
2. 学生通过翻译和改写句子,理解句子的意义和用法。
3. 学生进行句子运用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第四章: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第五章:写作技巧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写作技巧。
2. 学生能够运用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内容:1. 学习本课的写作技巧,包括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
2.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学习写作技巧并进行写作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班级:小学二年级教师:**********第一单元学习内容:第1课至语文百花一。
学习目标:1、认识52个生字,会写2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1、认识52个生字,会写2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美丽的山河。
学习难点:1、会写28个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朗读课文,体会祖国壮丽河山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3、引导学生用汉字的构字规律自主探究,合作识字。
学习时间:共14课时。
1、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认读13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正确书写7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目标:在朗读中让学生想象感受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
激发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1.认读13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2.通过朗读,体会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激发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
积累“人山人海”等词语。
学习难点:1.学会给熟字换偏旁、换部分等方法识字。
2.理解“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生字卡片、升旗仪式的视频片段(含有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的画面)学习方法:阅读法、情感学习法、小组讨论法等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看国升旗仪式吗?(学生结合实际表达。
)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录象。
2.看了录象资料,哪个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板书课文题目)二、初读课文,标画出课文的生字、新词1.自由地初读课文,找出课后的绳子,圈一圈。
2.分小组自学生字,互相正音。
3.课堂开火车检测自学生字效果,注意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
三、识字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国旗元旦北京广场庄严隆重仪式国旗班护旗队员乐曲口令军乐队护卫队员雄壮2.出示不要求写的生字。
旗旦京广严仪式班护队曲令卫3.自学,找出比较难记的生字,在小组中展开讨论。
4.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识字方法,记住“旗、严、曲、式”等。
(部件构成、熟字加减笔画等方法)5.生字、新词接龙比赛,巩固读音,强化记忆。
四、写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广严曲旦京众式2.学生认读并组成词语。
3.分析识记字形。
(1)形近字比较法:广—厂旦—日(2)部件相加:京—亠+口+小众—人+人+人(3)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找方法记住生字。
4.教师重点指导“严、式、曲、广”的书写(1)严:可用“亚”加一撇,第六笔横要压在中横线上。
(2)式:指导书空笔顺,不要画蛇添足多加一笔,也不要漏掉最后一笔点。
(3)曲:不可写成“田”或“由”,中间是一横两竖,第二竖比第一竖长。
(4)广:“厂”字上面加一点。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讲评学生书写。
五、作业1.书写生字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这段话共有几句?2.找出:升旗仪式时间——元旦的清晨;升旗仪式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
3.观看录象资料,体会“人山人海”、“庄严隆重”的含义。
朗读时重点注意这两个词的语气。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察第一幅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武警战士、整齐队列、城楼、严肃)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从哪些词语中体现出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
旗手——擎着;护旗手——身着礼服、肩披绶带、正步。
3.指名读,体会词语的含义。
擎:往上;举。
绶带:一种彩色的丝带,用来系官印或勋章,有的斜挂在肩上表示一种身份。
4.播放护送国旗的录象,体会护送国旗的庄严。
结合动作理解“擎着”、“正步”这两个词语。
5.指导朗读如果你是一名观众,看到这样一支队伍,回怎样想?如果你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名战士,你会怎样想?(光荣而自豪!)带着这样的一种感情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他们分别是怎样表现的呢?(旗手——庄严接过国旗;军乐队——奏起国歌;护卫队员——持枪礼;军人和少先队员——敬礼;群众——肃立注目)2.理解词语:肃立:恭敬严肃地站立。
庄严:庄重而严肃。
3.指导朗读,读出庄严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1.说一说学校升旗仪式的过程和参加升旗的感受。
2.当奥运会上中国国旗升起,国歌响起的时候,你在想什么?3.小组交流后,班级汇报。
(激励学生表达的热情,适当渗透表达方法。
)五、本课小结:作者按照升国旗的顺序,细致而生动地介绍了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里,我们的祖国就像升腾的太阳,会越来越富强而伟大。
(六)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
2.画一面国旗,查找国旗和国歌的知识。
(七)、板书设计:1.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旗手——擎着护旗手——身着礼服肩披绶带庄严隆重军乐队——奏起国歌护卫队员——行持枪礼军人和少先队员——行举手礼群众——肃立注目2 秋天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
4)、在朗读中体会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
2.能力目标:能正确书写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目标:在朗读中让学生想象感受感受秋天的美丽。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学习难点:在朗读中体会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积累词语。
背诵课文。
学习准备:学习挂图课文录音生字卡片学习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秋天的文章,(板书课题:秋天)齐读课题,认识“秋”字,你是怎么记住“秋”呢?二、初读课文,找出生字。
1、自由地朗读课文,用横线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2、想办法弄懂画横线的字的读音。
3、小组交流生字的读音。
4、全班齐读课文。
三、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学生分析要求会认的13个生字。
3、重点分析字形:枣:上下结构,上面是束少一横,下面是两点.四、写字。
1、出示要书写的7个生字2、学生自由读,交流识记方法。
3、学生汇报,师范写。
4、学生给7个生字组词。
五、作业:1、生字各写一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
1、出示生字词语让学生认读。
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测读。
二、学习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说。
3、秋天到了,太阳不再炎热了,哪些东西让人感受天气凉了?学习第二自然段1、听录音朗读,想想这段写了哪些景物呢?这些景物怎样?2、你能读好这个自然段吗?试着读给同桌听。
3、汇报朗读体会。
4、指导背诵。
学习第三自然段1、自由朗读,找出果园里哪些果子熟了?2、这一段该怎样读好它呢?你能说一说,读一读吗?3、齐读这段,尝试背诵。
学习第四自然段1、丰收的秋天还在哪里呢?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2、学生汇报三、总结全文。
1、说说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2、教育学生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四、作业: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搜集有关秋天的诗歌或图片。
板书设计:稻子田野里棉花高粱2 秋天丰收美丽苹果果园里葡萄石榴枣3古诗两首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能正确书写7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诗句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2.难点:体会诗的意境。
学习准备:学习挂图、生字卡。
学习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谈话引出课题。
2、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诗句,纠正字音,再把课文读通顺。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
提醒“见”的读音。
三、熟读课文,理解词语。
1.自学诗文。
2.小组交流。
3.指名读。
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4、学生对读懂的词语和不明白的词语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不明白的词语教师解疑。
四、赏读讨论,背诵诗文。
1.学了这首古诗,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为什么?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
①小组讨论。
②集体汇报,教师随机点拨2.背诵诗文。
这首诗就像一幅鲜活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
让我们再想象一下诗中壮美的情景,有感情地背诵一遍。
五、忆生字,指导书写。
1.读要求会写的字:首、川、似。
2.按结构记忆字形。
独体字:首、川。
左右结构的字:似。
3.指导书写:让学生观察字帖里的字,然后描和写。
重点指导:首、似六、总结。
1、背诵古诗。
2、教育学生学习作者,热爱大自然。
七、作业: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生字各写一行。
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诗题。
今天老师再带你们到风光秀丽的庐山看看。
(出示挂图)庐山秀丽的风光,吸引了古今中外许多文人来观赏,并留下了很多有名的诗篇。
今天我们来学习赞美庐山瀑布的古诗《望庐山瀑布》。
板书:望庐山瀑布二、初读诗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诗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读诗句,互相纠正字音,把诗句读正确。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导名读全诗。
三、再读诗文,理解词语。
1.自学诗文,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还有哪些词不明白。
2.小组交流,互相解答。
3.全班交流,教师解答学生未解决的词语。
4、出示挂图,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5、想象意境,背诵诗文。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会写的字:尺、挂、流、烟,2.记忆生字。
按结构记字。
独体字:尺左右结构的字:挂、流、烟。
3.指导书写。
五、总结谈话,课后拓展。
1.这节课,我们和诗人一起领略了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感情。
2.请同学们课后收集你喜欢的古诗。
在古诗朗诵会上读给大家听。
六: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生字各写一行。
板书设计:3古诗两首天勒乐歌野广阔、美丽牛羊望庐山瀑布飞三千尺壮观夸张疑落九天4、日月潭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12个生字,掌握生词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练习默读课文。
3.能听写课后作业中的词语。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1、能正确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日月潭的热爱,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
学习重点练习默读课文,体会文中在描述中表达出的热爱日月潭,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
学习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准确背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