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合集下载

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教案通用

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教案通用

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化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详细内容包括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方法、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并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完成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3.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方法以及操作步骤。

难点: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仪器(包括试管、导管、集气瓶、酒精灯等)、二氧化碳制备试剂(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2.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碳酸饮料、灭火器等,引发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2)介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试剂、仪器及操作步骤。

3. 实践操作:(1)演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制取二氧化碳。

4. 例题讲解:(1)计算二氧化碳的制备量。

(2)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

5. 随堂练习:(1)完成实验报告。

(2)解答例题。

6. 性质探究:(1)观察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等。

(2)通过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如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能与水反应碳酸等。

七、板书设计1.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方法、操作步骤。

2.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应用。

3. 例题及解答。

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2)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3)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并提出解决办法。

2. 答案:(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

(2)化学方程式: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3)异常现象及解决办法:① 反应速度过快:减少盐酸的用量或增加大理石的颗粒大小。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碳的性质
物理性质
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可以像液体那样倾倒。通常 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加压强还会溶解得更 多些。在加压和降温冷却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会变成固体,称 为“干冰”。干冰可以升华,直接变成气体。
化学性质
1.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 与水反应
现象:通入二氧化碳时,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
它会带来以下列几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重恶果:
1)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2) 海平面上升;
3) 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海水温度上升
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因为发电烧煤〕, 少开汽车。另一方面保护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乱砍滥 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我 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 约纸张(造纸用木材〕,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 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
CO2 + H2O = H2CO3
现象:当加热时,碳酸分解,从溶液中逸出二氧化碳,所以 红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 H2CO3 = H2O+ CO2↑
3. 与石灰水反应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 + Ca(OH)2 = CaCO3 ↓+ H2O 碳酸钙
讨论:为了使用石灰浆[Ca(OH)2]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常 需在室内生炭火盆?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
用途
灭火器
光合作用
汽水
你能说出这些用途与哪些性质相关吗?
温室效应
温室有两个特点:温度较室外高,不散热。 生活中 我们可以见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温室。 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来做温室,是让太阳光能够直接 照射进温室,加热室内空气,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 以不让室内的热空气向外散发,使室内的温度保持高于外 界的状态,以提供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的条件。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课件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课件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课件一、引言二氧化碳(CO2)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在实验室中,二氧化碳的制法多种多样,其中以大理石(CaCO3)与稀盐酸(HCl)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最为常见。

本课件将详细介绍该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氯化钙(CaCl2)、水(H2O)和二氧化碳(CO2)。

反应方程式如下:CaCO3+2HCl→CaCl2+H2O+CO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通过实验室制气装置进行收集。

三、实验装置1.反应容器:通常使用锥形瓶或试管。

2.导气管:用于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导入收集装置。

3.洗气瓶:用于去除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杂质,如氯化氢(HCl)和水蒸气。

4.集气瓶:用于收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5.装置连接件:如橡胶塞、玻璃管等。

四、操作步骤1.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确保无泄漏。

2.将大理石放入反应容器中。

3.向反应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4.立即用导气管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导入洗气瓶,去除杂质。

5.将洗气瓶与集气瓶相连,收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6.当集气瓶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后,关闭导气管,停止反应。

7.将集气瓶密封,贴上标签,妥善保存。

五、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稀盐酸的加入速度,避免剧烈反应导致装置破裂。

2.实验室要保持通风,避免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窒息。

3.操作过程中,要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防止化学物质溅入眼睛或皮肤。

4.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装置,避免残留物质对下次实验产生影响。

六、拓展与应用1.利用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观察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情况。

2.研究二氧化碳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度,了解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循环。

3.探究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如温室效应、酸雨等,提高环保意识。

七、总结本课件详细介绍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包括实验原理、装置、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第四节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第四节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

2.学会使用实验室常见仪器,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

难点: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和实验操作。

三、教学准备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一套。

2.实验室常见仪器:烧杯、酒精灯、导管、集气瓶等。

3.二氧化碳气体一瓶。

四、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大家知道,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那么,我们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2.理论讲解我们来了解一下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我们来看一下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装置主要包括:烧杯、酒精灯、导管、集气瓶等。

其中,烧杯用于盛放反应物,酒精灯用于加热,导管用于导气,集气瓶用于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3.实验演示下面,我来进行实验演示。

我将大理石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大家注意观察反应现象。

我们可以看到,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了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就是二氧化碳气体。

我将导管插入集气瓶中,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导入集气瓶。

大家注意观察,集气瓶中的气体逐渐增多,最终将集气瓶填满。

这时,我们可以用点燃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将木条插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说明集气瓶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4.学生实验(1)确保实验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定。

(2)准确称量大理石和稀盐酸的用量。

(3)观察反应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4)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器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在实际操作中,同学们要注意掌握实验原理和操作技巧。

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灭火、饮料制造等。

化学教案-第四节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化学教案-第四节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化学教案-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正确使用实验室仪器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

三、教学难点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观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那么大家知道二氧化碳在实验室是如何制取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我们来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采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方法。

反应方程式如下:CaCO3+2HCl→CaCl2+H2O+CO2↑3.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1)将大理石(或石灰石)放入锥形瓶中。

(2)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3)将单孔塞插入锥形瓶中,并将导管的一端插入单孔塞。

(4)将导管另一端插入集气瓶中,并确保导管在集气瓶底部。

(5)打开水龙头,使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充分反应,观察二氧化碳气体的。

(6)待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后,关闭水龙头,将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4.观察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1)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时产生的气泡。

(2)集气瓶中二氧化碳气体的。

(3)二氧化碳气体在集气瓶中的颜色和状态。

5.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要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防止酸液溅到眼睛和皮肤上。

(2)稀盐酸要适量,不要加入过多,以免反应过快,产生大量气体,造成实验事故。

(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将集气瓶打翻。

6.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步骤,掌握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方法。

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加深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1.复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步骤。

化学教案-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化学教案-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化学教案-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目标:
1. 了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 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以及相关的实验操作技能;
3. 培养实验操作的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试剂瓶、酸钠碱石灰管等;
2. 实验药品:碳酸钠、盐酸等;
3. 实验环境:通风良好的实验室。

教学步骤:
1. 实验操作前要做好安全准备工作,戴好实验室所需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2. 准备一个烧杯,加入适量的盐酸。

3. 将碳酸钠称取适量放入试管中。

4. 将试管倾斜放入烧杯中,使其与盐酸接触,并立即放入试管口观察。

5. 观察实验现象,观察试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并观察气泡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6. 实验结束后,关闭瓶口,清理实验台面和实验器材,注意废弃物的处理。

7. 实验记录:记录实验所需的实验数据、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果。

教学提示:
1. 确保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注意防护用品的使用,避免发生意外。

2. 实验操作时要小心谨慎,动作轻柔,避免剧烈摇晃、剧烈加热等操作。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关闭瓶口,以免二氧化碳泄露造成环境污染。

4.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要求进行观察和操作,培养实验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扩展实验:
1. 利用二氧化碳的溶解性质,可以进行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实验,观察二氧化碳溶解时的变化。

2. 利用二氧化碳的滴定性质,可以进行二氧化碳与酸碱的反应等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项复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项复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及试剂的选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 3+2HCl CaCl2+H2O+CO2↑。

注意:(1)液体不能用稀硫酸,因为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会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使反应逐渐停止。

(2)也不能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而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

(3)固体不能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因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太剧烈,使生成的气体不易收集,同时,碳酸钠相对于大理石来说价格较高,不经济。

结论: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最佳药品是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二者反应速率适中、药品价格廉价易得,制得的气体比较纯净。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选择(1)反应物的状态: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

(2)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

综合以上条件,选择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甲乙装置的注意事项:(1)甲中长颈漏斗来注入盐酸,长颈漏斗下端必须伸入液面以下。

(2)乙中固定试管时,试管口竖直向上,试管底部与铁架台面接触。

乙中导管伸入发生装置内不能太长,更不能伸入液面以下。

2.收集装置的选择收集二氧化碳可根据它的性质去考虑。

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且部分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不用排水法收集。

又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故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收集二氧化碳。

4.实验步骤(1)按装置图组装好仪器;(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装入块状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4)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5)收集气体。

(6)气体的验满。

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也可简化为: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加入固体药品)→倒(倒入液体药品)→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导管要伸到集气瓶的底部,且瓶口还要盖上玻璃片)。

5.检验与验满检验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氯化氢气体,导致不纯。
2、实验室为何不用碳酸钙粉末跟稀盐酸 反应制取CO2?
答: 碳酸钙粉末跟稀盐酸反应生成 CO2,但反应速度太快,不利于收集,所 以不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气体。
3、可否用硫酸代替盐酸与石灰石反 应制CO2,为什么?
不能用。因为开始时生成 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薄膜,附着在 石灰石的表面,使它不能接触到 稀硫酸,阻止反应继续实行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一、药品: 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主要成份为CaCO3)
二、反应原理: CaCO3+2HCl==H2CO3+CaCl2
H2CO3==H2O+CO2 总反应:
CaCO3+2HCl==CaCl2 + H2O +
思考: 1、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 与 石灰浓石盐酸反易应挥发有,哪使制些得缺的二点氧?化碳
思考:
右边是 用于检 验二氧 化碳的 是否收
练习:
1.
2、下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有哪些错误?
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没有插 到液面以下。 B.导气管插到液面以下。 C.用向下排气法收集。 D.导管没有插到接近集气瓶 底部。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发生装置(制取氢气的装置相似 )
发生仪器: 1、长颈漏斗 2、锥形瓶 3、双孔橡皮塞 4、导气管
2、在选择收集装置时应以什么为依据? 主要应以物理 (1)气体的密度与空气比较 性质两个方面:(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排水法 向上排气法 向下排气法
2、收集方法: 向上排气法 (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第四节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氧 气 ( O2 ) 氢 气 药品 氯( 酸H钾2 或) 高锰酸钾 锌和稀硫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的演示使学生了解实验操作技能,掌握装置确
定依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

2.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三、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体会、讨论
四、教学用具
课件、多媒体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联系实验室制取氧气。

2.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整体感知
学生整体阅读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三)学习过程
的几套装置图
[教师活动]:投影出制取O
2
<学生讨论>得出这些装置图的适用围:
(1)当用固体反应,需要加热产生气体时,可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
(2)当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就能生成气体时,可采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装置
,根据它们什么性质?
[出示问题] (1)在实验室如何收集O
2

(2)如何检验O
2
<学生讨论> 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密度和溶解性)决定采用什么方法收集;
(2)利用物质的特性来检验物质。

[教师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是:
1.首先了解在实验室的条件下,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化学反应制取这种气体。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和生成气体的物理性质,来设计实验装置,决定采用什么方法收集。

3.需要通过什么实验来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的气体。

[出示问题] 1.CO2制取装置、仪器是?为什么选用?
2.收集方法是?为什么?
3.如何检验CO2和验满
<学生活动> 讨论回答
1.装置:同制取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相似。

[师说明]:采用与制取氢气相同的装置,指出反应的容器可以是锥形瓶、底烧瓶、广口瓶、大试管、启普发生器等,并强调装置的正确性和原因。

2.收集方法:采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

3.检验方法:将生成的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为CO
2。

4.验满方法:将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木条熄灭,证明瓶充满
CO
2。

[教师演示]:制取CO2
<讨论>实验室制取CO
2时,能否将稀HCl换成稀H
2
SO
4

2、向装有大理石的试管中加入稀HCl,另一支也装有大理石的试管
中加入稀H
2SO
4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讲解]:大理石跟稀H
2SO
4
反应一段时间就停止放出气体,是由于CaCO
3
和H
2
SO
4
反应生成的CaSO
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大理石和H
2
SO
4
接触,反应就停止了,所以不能用稀H
2SO
4
代替稀HCl。

(四)总结提高
比较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五)布置作业
1.列表比较H
2、O
2
、CO
2
的实验室制法。

2.《中考伴我行》相关习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