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人教版)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追踪检测(三十六)天区农业死少——以尔国东北天区为例之阳早格格创做一、单项采用题(2013·北京模拟)读“某天区天形图”,回问1~4题.1.与少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天区相比,图示仄本天区成为商品粮基天的劣势条件是()A.接通兴衰B.单位里积产量下C.火热条件佳D.人均耕大天积广2.以下没有属于该商品粮基天特性的是()A.以国营农场的经管办法为主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矮火仄C.已经产死粮食做物的天区博业化死产D.是尔国农业板滞化火仄最下的天区之一3.都会P某家具厂死产的真木家具销往世界许多场合,效率该厂筹备的主宰果素是()A.本料产天B.消耗商场C.廉价劳能源D.下技能的研收人才4.尔国政府下令停行启垦当天的沼泽天,主要本果是()A.土壤格中贫沃B.启垦的成本太下C.粮食过剩,代价下落D.为了呵护战革新死态环境(2013·扬州模拟)2011年9月19日,湖北省农科院颁布:“纯接火稻之女”袁隆仄院士指挥的超等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下产攻闭赢得乐成.读“尔国火稻劣势培植区别散图”,回问5~6题.5.东北稻米本量劣于其余培植区的劣势条件是()A.纬度较矮,热量充脚B.土壤肥沃,死少久少C.人心聚集,商场需要量大D.季民风候,雨热共期6.目前尔国火稻培植业的死少特性是()A.单产普及B.培植里积没有变C.商品率落矮D.受自然果素效率变大尔国天域广大,自然环境战社会经济死少的天区好别隐著.读图,回问7~8题.7.闭于A、B、C、D四天农业的道述,精确的是()①B职位于云贵下本,以畜牧业为主②A、C二天均是要害的粮棉产区③C、D二天均位于尔国北圆天区,糖料做物以苦菜为主④D天农业属于商品谷物农业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8.图中四个天区农业可持绝死少的目标为()①A天区要夸大灌溉里积,普及粮食产量②B天区要洪量启垦荒天,减少人均耕大天积③C天区要注沉中矮产田变革,普及单位里积产量④D天区要大举死少板滞化死产,普及农产品的商品率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二、单项采用题(2013·北京模拟)读“某天季节性积雪真足融化日期等值线示企图”,完毕9~10题.9.③④二天积雪真足融化日期大概出进()A.3天B.8天C.11天D.16天10.①天积雪真足融化日期早于②天,最大概的效率果素是()A.纬度位子B.海陆位子C.天形D.积雪量读“尔国部分天区图”,完毕11~12题.11.图中A天区连年去已成为尔国要害的葡萄酒酿制业本料死产基天,该天区有好处葡萄培植的自然条件是()A.光照充脚,昼夜温好大B.天处亚热戴,死少久少C.临近河流,灌溉便当D.仄本广阔,乌土肥沃12.图中A天区农业死少中存留较明隐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爆收的主要本果是()A.纬度较下,冻土收育,含盐火分没有简单下渗B.气候搞涝,落火少,挥收旺衰C.农业耕耘历程中,少久采与大火漫灌的灌溉办法D.天处河谷天区,火流仄慢,对于土壤侵害效率微小三、概括题13.阅读下列资料,回问问题.资料1:“尔国暂时部分劣势商品粮基天分散战粮食流利格局图.”资料2:“北大荒统领天区图”.(1)根据资料1,完毕下表.(2)丁天区曾是尔国要害的商品粮基天,但是目前职位下落,从中天调进粮食量逐年删加,其自然本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要证明箭头A、B、C对于西部天区的主动意思.14.(2013·无锡模拟)加拿大天广人稀,西北部天区天形搀纯,欧肯那根河谷是天下出名的冰酒产天.根据加拿大西北部某天区示企图,分离所教知识,完毕下列问题.(1)维多利亚天圆天气候典型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于草本天区的梅迪辛哈特气候典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温哥华到梅迪辛哈特,火仄目标上自然景瞅主要表示为由森林到草本的变更,那体现了____________的天域分同顺序,其主要效率果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冰酒是由富含糖分的劣量葡萄老练后正在树上经自然冰冻,再采戴酿制而成.欧肯那根河谷是那种自然冰冻葡萄的产天,分解其自然本果.(4)加拿大西部草本天区履历上由于过分启垦与搁牧,加上连年搞涝,植被受到了损害,土天资材退化.为应付于那种紧急,当天大概采与哪些步伐?问案课时追踪检测(三十六)1.D2.B3.A4.D第1题,据图中经纬度分解可知,图示天区为尔国东北天区,与少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天区相比,图示仄本天区成为商品粮基天劣势条件是人均耕大天积广.第2题,东北天区的商品粮基天的粮食商品率较下.第3题,东北天区是尔国要害的林业基天,林木蓄积量大,家具厂死产的真木家具筹备正在P处的主宰果素是本料歉富.第4题,沼泽天既是火源天、蓄火池,又是珍稀动动物的栖息天,具备安排气候战呵护与革新死态环境的功能.5.B6.A第5题,由于东北天区乌土广布,土壤肥沃,死少久少,稻米本量劣于其余培植区.第6题,据资料分解可知,目前尔国火稻培植业具备单产普及的特性.7.选B云贵下本没有以畜牧业为主;华北为温温戴,没有符合苦菜死少.8.选D A天区缺火宽沉,没有具备夸大灌溉里积的条件;云下本天区天形崎岖,大规模垦荒,会引起火土流逝.9.AB10.CD第9题,据图中等值线可知,图中③天积雪真足融化日期介于4月5日~4月10日之间,④天积雪真足融化日期介于4月10日~4月15日之间,二天之间日期出进最大值没有超出10天.第10题,据图分解可知,①天与②天的纬度大概相称,①天的海拔下于②天,积雪量应较多.11.AC12.BC第11题,据图中经纬度战河流等疑息可知,图示天区为温戴大陆性气候区,光照充脚,昼夜温好大,有好处农做物糖分聚集,共时临近河流(黄河),灌溉便当,有好处葡萄的培植.第12题,图示A天区为温戴大陆性气候,由于气候搞涝,落火少,挥收旺衰,农业耕耘历程中,少久采与大火漫灌的灌溉办法,激励土壤盐碱化.13.剖析:第(1)题,甲位于东北天区,乙位于西北内陆,丙位于江淮天区,劣势条件与节制性果素从土天资材、气候资材战火资材等圆里分解.第(2)题,自然本果主要有河流稀稀,天块小,土壤黏沉;社会本果主要有人多天少,都会战工业死少占用洪量土天,死少经济做物占用大片耕天.第(3)题,西部天区死态环境坚强,为呵护死态环境,应退耕还林、还草,安排农业死产结构,缩小粮食培植,故需要从东、中部天区运进粮食.问案:(1)(2)天块小、河网稀,不利于大规模板滞耕做人心稀稀、都会化占用土天、农业结构安排.(3)为西部天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粮食包管,减少西部天区死态压力;慢解粮食紧弛的压力,有好处西部天区安排农业死产结构,收挥天区劣势.14.剖析:第(1)题,注意题目央供的是气候特性战睦候典型.第(2)题,由于海陆位子分歧,制成火分的好别,火仄目标上自然景瞅表示为由森林到草本的变更.第(3)题,可从葡萄死少的有利自然条件圆里分解思索.第(4)题,加拿大西部草本天区农业真施可持绝死少的步伐,如退耕还草,加强牧场死态管制,划区轮牧,推广节火农业等.问案:(1)终年温战多雨温戴大陆性气候(2)从内天到内陆(搞干度天戴)火分(3)①土壤肥沃,火分相宜,有好处葡萄死少;②葡萄死少久内光照充脚,昼夜温好较大,有好处糖分的聚集;③葡萄老练后气温矮,不妨自然冰冻.(4)①少耕、免(戚)耕,退耕还草;②加强牧场死态管制,划区轮牧;③加强火资材管制,推广节火农业;④合理利用肥料战农药(加强农牧业技能训练与推广等).。
[VIP专享]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人教版)
![[VIP专享]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8c4b89f18583d048645951.png)
.图中甲地等温线明显偏北,主要原因可能是( )B.受南部海洋气流影响D.位于高气压中心.限制该地农业生产的重大生态问题是( )B.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D.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四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地位于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②A、C两地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 ③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 ④D地农业属于商品谷物农业B.②④D.③④.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 ).据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b处适宜种植喜阳植物D.b处适宜修建梯田.为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可以( ).发展立体农业,开展多种经营.发挥水热资源优势,扩大粮食种植B.松嫩平原D.成都平原.该乡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 ).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向中的逐渐转移。
.关于甲、乙、丙三个粮食生产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甲地人均耕地多,而且水热条件优越.乙地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但水源不足.丙地光、热、水充足,且土地的集中性好.甲、乙两地光、热、水条件相同,但农作物类型不同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并指出在此气候条件下中药材资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14.读安徽省和河南省地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安徽省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2012年夏粮总产量达到260.3九连增”。
从自给不足到“中部粮仓”——安徽粮食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与河南相比,安徽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跟踪训练(33)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回答1~4题。
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A.光照B.气温C.降水D.土壤2.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A.气温B.降水C.土壤D.社会经济因素3.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 )A.农作物A B.农作物BC.农作物C D.农作物B和C4.该地区可能是( )A.长江三角洲B.珠江三角洲C.松嫩平原D.河西走廊解析:从满足程度上看热量满足率最低,故该地发展农业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为气温。
从土壤养分满足率来看,其最主要的优势为土壤。
从资源利用率可知,该地最适合农作物A的种植。
综合分析综合四地区的特征可知该地为松嫩平原。
答案:1.B 2.C 3.A 4.C5.2010年2月2日是第14个“世界湿地日”。
中国将使50%的自然湿地和70%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并建立起结构较为合理、功能较为优化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逐步扭转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的局面。
图中的湿地体现了何种功能( )A.保持水源B.净化水质C.调节气候D.美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解析:图中湿地通过截留、吸附、过滤把污水净化。
答案:B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宜农荒地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6~8题。
6.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 )A.光照充足B.土壤肥沃C.降水丰沛D.物种丰富7.该地区降水分布规律是( )A.由东南向西北减少B.由东向西减少C.由北向南减少D.由西向东减少8.该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 )A.保护湿地B.保持水土C.建成我国重工业基地D.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知图示地区荒地多,且多为肥沃的黑土,这是本区发展农业的突出资源优势。
第7题,东北地区降水量受距海远近的影响,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第8题,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这也是本区国土整治的重点。
答案:6.B 7.A 8.D下图为我国各大农业区分布示意图。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时作业33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三十三>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东北地区地形特点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自然区域单元十分完整;东北地区的农、林、渔、矿等资源十分丰富,经过长期的开发和建设,东北地区的内部经济联系十分紧密。
据此回答1~2题。
R4iwYOlihe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对农业发展几乎没有影响B.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C.地广人稀,有利于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D.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解读: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为农业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答案:A2.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B.玉M、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北向南渐增C.大兴安岭山区是我国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主要产区D.东北地区的畜牧业分布范围与耕作农业区大致重合解读: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
答案:A下图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水源、土壤B.劳动力、技术C.气候、地形D.市场、交通解读:据图可知我国的商品粮棉油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带,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分布的是畜牧奶业基地。
故C选项正确。
R4iwYOlihe答案:C4.与①地区相比,③地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机械化水平高B.土壤肥力高C.水热资源丰富D.人均耕地面积大解读:①地区是我国东北地区,③地区是我国长江中游平原地区,水热资源丰富是③地区最大的优势。
答案:C(2018天津调研>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7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37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单项选择题(2016·太原模拟)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
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A.①④⑤ B.②③④C.②④⑤ D.③④⑤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①劳动力充足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市场广大④复种指数高⑤交通运输便利A.①③⑤ B.②④⑤C.②③⑤ D.①④⑤1~2.【解析】第1题,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都地处较高纬度而热量条件相对较差,都可以算是地广人稀的地区,但这不是有利于玉米生长的自然条件而是商品率高、规模大的主要原因;我国东北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其气候特点,美国玉米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也是夏季降水较丰富,有较好的灌溉条件;两地都是平原地形、世界黑土分布区,故两地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③④⑤。
第2题,两地都是地广人稀,实行农场化经营且机械化程度较高,中美两国本身都是人口、经济大国,则玉米的市场需求大,两地交通条件都很便利;但由于纬度较高冬季较冷而复种指数低,故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是②③⑤。
【答案】 1.D 2.C东北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几年的播种面积和产量都不稳定,下图为2009和2010年四省区大豆种收情况统计图。
读图完成3~4题。
3.依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蒙古的大豆单位面积产量在降低B.内蒙古和吉林省的大豆播种面积增减幅度大体相当C.辽宁省的大豆播种面积最小,是因为热量条件差D.内蒙古大豆的单产增幅最大,是因为荒漠化治理成果显著【答案】 B4.受产销收益的影响,东北地区减少的大豆播种区域最可能改种的作物是( )A.冬小麦 B.棉花C.油菜 D.玉米【答案】 D(2016·东北模拟)下图是我国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图1)和成熟期(图2)分布图。
高中地理必修3复习跟踪训练: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高中地理必修3复习跟踪训练: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选择题油菜属喜冷凉、抗寒力较强的作物,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4~6 ℃,开花期的温度一般为15~19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油菜干物质和油分的积累。
按播种时间的差异可将油菜分为春油菜和冬油菜两种。
如图为我国2017年油菜优势产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结合材料可知 ( )A.地形和水分差异导致我国南方油菜分布比北方广且集中B.北方油菜冬季播种,夏季收获C.纬度差异导致甲、乙两产区分别种植冬油菜和春油菜D.长江流域油菜秋季播种,来年春末夏初收获2.与丙产区相比,乙产区的优势是 ( )①油菜总产量高②油菜成熟所需时间长,含油量高③低温期长,油菜病害少④油菜品种丰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华北地区没有成为我国油菜的优势产区,主要原因可能是当地 ( ) A.风沙灾害多,且积温偏少B.水资源紧张,土壤盐碱化严重C.油菜的生长时序和农事安排与小麦有冲突D.耕地面积不足1.D 2.B 3.C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影响我国南方油菜分布比北方广且集中的主要因素是热量而不是地形和水分;甲、乙两产区分别位于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较差,种植的都是春油菜;我国北方冬季寒冷,油菜要在春暖后才可播种,而南方冬季相对温暖,油菜可秋季播种,来年春末夏初收获。
第2题,乙产区纬度高,气温低,故油菜病害少;乙产区积温少,油菜成熟需要的时间长,积累的有机质多,含油量高;乙产区的油菜总产量不及丙产区;乙产区低温期长,生长期长,油菜品种不及丙产区丰富。
第3题,华北地区的积温比乙产区多,但乙地成了油菜优势产区,故A项错;油菜属旱地作物,虽需一定的灌溉用水,但受水资源限制较少,故B项错误;华北地区耕地面积广,D项错误;华北地区油菜的播种与生长时间处在该地区冬小麦的生长与收获期内,因而华北地区未成为我国油菜优势产区,故C项正确。
]地处我国西北的银川市贺兰县正在被“互联网+”所改变,通过网络购买商品,并将其农产品卖遍全球,带动了大量村民返乡创业。
学高中地理专题.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课件

【答案】 .C .B 读图 完成第 题。
.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 正确的是A.气温 甲 乙 丙 降水 甲 乙 丙B.周围山地环绕 地形以盆地为主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 有的存在凌汛现象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 正确的是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C.平原面积广大 但粮食商品率低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
据此完成第题。
.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 与其有关的因素有①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 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 病虫害少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 化肥使用量相对少 ④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有关东北水稻种植的说法 正确的有①水稻是东北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②水稻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加 ③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 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④东北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题 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低 与质量优无关。
第 题 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玉米、小麦产量要高于水稻 水稻主要分布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北纬 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也有分布。
.C .C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解析】第 【答案】【答案】 .D .B 读“我国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第 题。
.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关于 A 所在省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畜产品基地 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冷害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完成第题。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训练: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训练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选择题我国某地推广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蔬菜大棚农业。
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
下图示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
据此回答1~2题。
1、连作8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A.土壤酸化B.土壤沙化C.土壤盐碱化D.土壤有机质减少解析:选 A 根据上图统计,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0~20 cm 土壤有机质含量略有增加,20~40 cm和40~6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几乎没变;根据下图统计,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0~20 cm土壤pH减小,说明土壤明显酸化,20~40 cm和40~60 cm土壤pH几乎没变。
2、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 )A.采用滴灌技术B.适量掺沙改造C.增施速效肥料D.及时深耕土壤解析:选D 滴灌技术是节水措施,A错;适量掺沙可以改造土壤质地,B错;增施速效肥料可以增加土壤肥力,C错;根据上题分析,大棚内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表层0~20 cm土壤酸化,可采取及时深耕土壤的措施减缓大棚内土地酸化,D对。
鲁冰花,原产北美南部墨西哥高原,闽南语中称为“路边花”,每年一到春天,它或开遍田野路旁,或点缀于各种高山植物与岩石之间。
其根部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元素固定到土壤中。
台湾山地的茶农在种植高山云雾茶时,常常在茶山周边、甚至是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
据此回答3~5题。
3、根据材料推测,下列可能不属于鲁冰花生长习性的是( )A.喜光喜热B.适应性强C.耐贫瘠D.根系发达解析:选A 生长在墨西哥高原上、台湾的高山上,而海拔高的地区一般气温不高,则可能不喜热;路旁或茶树附近一般光照不太强,则可能不喜光,故A正确。
生长在路边、高山植物与岩石之间,说明适应性强、耐贫瘠、根系发达。
4、台湾茶农常常在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其原因主要是 ( )A.保持水土B.提高土地生产力C.减小昼夜温差D.改善局部小气候解析:选B 该花根部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元素固定到土壤中,则可以提高土地生产力,而利于茶树生长,故B 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选择题(2013·天津调研)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地等温线明显偏北,主要原因可能是()A.太阳光照比周边地区强B.受南部海洋气流影响C.地处盛行风背风地带D.位于高气压中心2.限制该地农业生产的重大生态问题是()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B.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D.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
读下图,回答3~4题。
3.关于A、B、C、D四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①B地位于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②A、C两地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③C、D两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④D地农业属于商品谷物农业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①A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②B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增加人均耕地面积③C地区要注重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D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13·江西百校联考)黑龙江省黑河市(50°15′N)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限,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
该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劳动力平均有近2.67公顷耕地。
这里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禁区不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
据此完成5~6题。
5.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是制约条件是()A.劳动力缺乏B.灌溉水源缺乏C.热量不足D.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6.由“种稻禁区”到“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促使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B.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C.全球气候变暖D.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
读图完成7~8题。
7.据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处适宜修建梯田B.b处适宜种植喜阳植物C.c处可以发展水产养殖D.b处适宜修建梯田8.为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可以()A.发展立体农业,开展多种经营B.发挥水热资源优势,扩大粮食种植C.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大规模整修梯田D.大力发展畜牧业读“我国某乡镇农业产值结构规划图”,完成9~10题。
9.该地区可能位于()A.江汉平原B.松嫩平原C.宁夏平原D.成都平原10.该乡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A.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B.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C.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D.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2013·济南模拟)结合材料,回答11~12题。
材料1:“我国目前部分优势粮食生产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2: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11.关于甲、乙、丙三个粮食生产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人均耕地多,而且水热条件优越B.乙地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但水源不足C.丙地光、热、水充足,且土地的集中性好D.甲、乙两地光、热、水条件相同,但农作物类型不同12.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可能是()A.土地相对集中,适宜机械化生产B.河网密布,交通不便C.当地人的食物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D .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二、综合题13.下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
根据图表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并指出在此气候条件下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
(2)简述A 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根据表,提出促进该省中药材生产的措施。
甲省和全国的几项社会经济指标地区≥6岁人口中,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人口比重(%)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中药材播种面积(万公顷) 加工而成的中成药产量(万吨) 甲省 10.92 24.98 3.68 1.37 全国19.9746.4396.07112.8914.读安徽省和河南省地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安徽省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2012年夏粮总产量达到260.3亿斤,比2011年增产16.1亿斤,实现“九连增”。
从自给不足到“中部粮仓”——安徽粮食30年增产300亿斤。
材料2: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
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
(1)与河南相比,安徽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2)分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3)根据材料概括河南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措施。
(4)安徽、河南两个农业主产省近年来受旱灾影响较大,试分析原因与对策。
答案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1.C 2.B第1题,由题可知,甲地1月等温线明显偏北,说明该地气温高,结合地形可知位于大兴安岭背风坡,夏冬季风影响较小。
第2题,该地区发展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3.选B云贵高原不以畜牧业为主,华北为暖温带,不适合甜菜生长。
4.选D A地区缺水严重,不具备扩大灌溉面积的条件;云南地形崎岖,大规模垦荒,会引起水土流失。
5.C 6.B第5题,依据材料中“黑河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这一信息可知,限制水稻种植的主要原因与纬度高低有关,而纬度高低又直接与热量有关,故原来制约黑河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第6题,现在能够发展水稻种植与气温升高以及适应这一纬度的新水稻品种的开发有关,而能够持续高产、稳产等强调水稻品种的优良,故促使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引入。
7.A8.A该题组考查区域农业发展背景及农业发展方向。
第7题,根据经纬网可确定该地位于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地形是山地;a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小,适宜修建梯田;b 处于阴坡,坡度陡,适宜种植喜阴植物,不适宜建梯田;c处为鞍部,没有大面积水面,不适宜发展水产养殖。
第8题,根据当地的地形可知,其垂直差异显著,地形起伏大,适宜发展立体农业,开展多种经营。
9.B10.D第9题,解题关键是从农业产值结构规划图中的农作物入手,其中最有效的信息是当地种植业中的大豆和玉米两种农作物,可以确定该地区可能位于东北地区。
第10题,图中农业产业结构体现了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并利用当地的农副产品等带动了当地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沼气工程的建设,而沼渣及塘泥也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绿肥等,形成了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11.B12.D第11题,甲地纬度位置较高,光热相对不足;乙地深居内陆,气候的大陆性强;丙地人口稠密,地块狭小,生产规模小,土地的集中性不足;三地的光、热、水差异明显。
第12题,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与其粮食播种面积减少有关,这应从耕地面积减少和农业结构调整分析。
13.解析:第(1)题,气候特征主要从光、热、水分析。
地理位置主要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依图看,该地纬度较低,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所以年均温较高;从经纬度看,该地地处我国西南部,属季风气候,夏季主要受来自印度洋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干湿季分明,雨热同期。
据图知,该地东部为云贵高原,海拔高则光照充足,气温年较差小;西部为横断山区,地势高差悬殊,导致气候垂直分异明显,气候类型多样。
气候资源多样,导致中药材种类繁多。
第(2)题,影响工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原材料、交通、市场、科技、劳动力、工业历史和经验、土地价格、国家政策等因素。
据题意分析A地发展中药材加工,首先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决定的药材这种原材料种类多且丰富;由于当地草药较多,所以有许多传统药方且制药历史悠久;该地为我国西南地区,靠近东南亚,市场广大且土地、劳动力价格低;有国家政策支持。
第(3)题,据表中信息分析,甲省与全国比较的几项经济指标都偏低,所以该省要促进中药生产的措施就应针对这几项指标提出。
答案:(1)主要气候特征:①纬度位置较低;地跨热带、亚热带,热量丰富(年均温较高);②地处我国西南部;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沛,干湿季分明;雨热同期;③东部高原地形;光照充足,气温年较差小;④西部地势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分异明显,气候类型多样。
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种类繁多。
(2)①原材料丰富;②土地、劳动力成本低;③民族传统方药(药方、偏方)丰富(制药历史悠久,医药经验丰富);④靠近国际国内市场;⑤优惠的政策。
(3)①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②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中草药播种面积;④大力发展中草药加工业,扩大对中药材的需求。
14.解析:第(1)题,河南位于淮河以北,安徽位于淮河以南,主要是气候和作物种类的差异。
第(2)题,食品加工业是以农产品为加工对象的工业,河南是主要的小麦产区,原料丰富;人口多,提供市场和劳动力;交通便利。
第(3)题,考查河南省农业的发展方向。
第(4)题,两个省近年来受旱灾影响较大,原因一是全球气候异常;二是人为破坏生态,干旱灾害加剧。
应对措施要针对问题提出。
答案:(1)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好,农作物复种指数高;水稻播种面积大,单产较高。
(2)地处我国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京广、陇海)铁路干线连接南北、贯通东西,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4)原因:全球气候异常,导致季风区降水变率增大,降水较常年偏少,加之人为破坏生态,地表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干旱灾害加剧。
对策:兴修水利;改善生态环境;科学调整种植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大力推广高效节水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