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例急诊内镜诊治Dieulafoy病的护理配合
Dieulafoy病30例临床及内镜下治疗分析

Dieulafoy病30例临床及内镜下治疗分析
赵德娥;张永祥;苗涛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09(011)024
【摘要】目的:探讨Dieulafoy病的诊断与内镜下治疗.方法:对近14年收治的30例Dieulafoy病临床和内镜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内镜下治疗16例,其中注射高渗盐水或硬化剂3例,射频治疗仪治疗13例,均立即止血,其中1例再次出血死亡;手术14例,均治愈.结论:急诊内镜检查是Dieulafoy病主要诊断方法,内镜下治疗是重要治疗手段,射频治疗具备操作简便、患者耐受好、疗效肯定等优点,手术治疗可彻底解决血管畸形问题,也是重要治疗手段.
【总页数】1页(P101)
【作者】赵德娥;张永祥;苗涛
【作者单位】723200,陕西城固县医院消化科;723200,陕西城固县医院消化
科;723200,陕西城固县医院消化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内镜下钛夹联合氯化钠、利多卡因和肾上腺素注射治疗Dieulafoy病临床分析[J], 沈婷;赵建妹
2.Dieulafoy病的临床特征与内镜下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J], 陈楚流;程卫杰;林荣凯;袁楚明;梁英杰
3.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Dieulafoy病的临床分析 [J], 易静;孙辉;刘琴;喻
枝红
4.内镜下治疗Dieulafoy病并活动性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J], 王宏霞; 陈平; 苏秉忠; 丛春莉; 杜春
5.内镜下治疗Dieulafoy病并活动性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J], 王宏霞;陈平;苏秉忠;丛春莉;杜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诊内镜诊治Dieulafoy病

急诊内镜诊治Dieulafoy病
武丽萍
【期刊名称】《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17)003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内镜诊断治疗Dieulafoy病的价值.方法分析7例Dieulafoy病急诊内镜诊治的效果.结果急诊内镜一次确诊率71.1%,内镜下治疗即时止血成功率100%,长期止血成功率80%.结论Dieulafoy病应首选急诊内镜诊治.【总页数】2页(P165-166)
【作者】武丽萍
【作者单位】中国长城铝业公司总医院消化科,河南,郑州,45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2.2
【相关文献】
1.急诊内镜诊治Dieulafoy病临床分析 [J], 许青峰;黄家建
2.49例急诊内镜诊治Dieulafoy病的护理配合 [J], 朱冬兰;张明珠;成敏;杨传春;伏亦伟
3.急诊内镜诊治Dieulafoy病48例分析 [J], 刘健
4.急诊内镜诊治Dieulafoy病10例报告 [J], 方冬生;杨秀疆
5.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治Dieulafoy病4例临床分析 [J], 李恕军;王海红;田效然;李京雨;盛剑秋;陆晓娟;金鹏;王继恒;付蕾;范如英;杨欣艳;赵晓军;李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属钛夹在急诊治疗Dieulafoy病的护理

D i e u l a f o y病又称 胃粘膜下恒径 动脉破 裂 出血 , 1 8 8 4年首 次
报告 , 是引起上 消化 道 出血 的一 种 罕见 病 因 , 约占 0 . 3 % ~6 .
查[ J ] . 护理 学杂志 , 2 0 1 2 , 2 7 ( 5 ) : 4 8~ 5 0 .
护理过程 中, 护理人员积极 疏导患 者不 良的心理 问题 以及 指导 患者建立 自我心理保健 有关。传统 护理方法 大都从 经验 出发 , 忽视患者 自身心理 保健 的作用 , 单 纯认 为只要 告 知患 者“ 要有 信心面对疾病 ” 、 “ 不要 悲伤 和抑 郁 ” , 就 能解决 患 者 的心理 问
曾丽斌 : 女, 大专 , 护师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0 6— 0 8
\ \
≯
)
p ≯
p
)
能提 高患者的生理健康 水平 , 而不能提高患者 的精神健康水平 ; 从 整体上 , 不能有效提 高患者 的生活质 量。循证护 理方法 能从 患者的生理健 康和精神健康 两大方面整体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同时 , 循证 护理方 法 比传 统 护理 方法 在提 高 N S患者 白 白 生理健康水平更具有促进 作用 , 这可能 与积极有 效 的健康 教 育和提高服药依从性有关。护理人员不仅对患者及 家属进行知 识、 饮食及 活动 的指 导 , 也适 时地给予评 价和具体 指导 , 旨在提 高患者的 自我健康保健意识和能力 。比如 , 在传统护理方法 中 , 护理人员只告知患者需要低 蛋 白低脂饮 食 , 但未能 对患者进 行
Dieulafoy病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

Dieulafoy病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俞毅君;周卸来;徐德征【期刊名称】《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0(021)003【摘要】目的:提高对Dieulafoy病的早期诊断率及探讨对其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84年1月至1999年6月收治的8例Dieulafoy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占同期上消化道大出血的1.9%(8/421).胃镜确诊3例,手术探查确诊5例.胃镜局部注射硬化剂止血2例,其中1例6h后再次出血中转手术.手术治疗7例,行破裂血管缝扎术3例,胃局部楔形切除术3例,近端胃部分切除术1例.8例中7例治愈,1例术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为12.5%(1/8).结论:掌握Dieulafoy病的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和及时手术处理非常重要.术式以胃局部楔形切除和破裂血管缝扎术较为实用.【总页数】4页(P127-129,139)【作者】俞毅君;周卸来;徐德征【作者单位】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外科学教研室,杭州,310012;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外科学教研室,杭州,310012;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外科学教研室,杭州,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2【相关文献】1.Dieulafoy病临床特点及内镜下诊治研究 [J], 殷健;吴志强;侯鹏;聂艳孝;汪涛;刘文祥2.Dieulafoy病的内镜治疗及临床特点 [J], 董丽凤;张泰昌;蒋东伟3.两例儿童Dieulafoy病致失血性休克诊治分析 [J], 史淑君;肖程;康权4.内镜下治疗Dieulafoy病并活动性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J], 王宏霞; 陈平; 苏秉忠; 丛春莉; 杜春5.内镜下治疗Dieulafoy病并活动性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J], 王宏霞;陈平;苏秉忠;丛春莉;杜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镜下治疗Dieulafoy病的疗效探讨

内镜下治疗Dieulafoy病的疗效探讨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杜氏病(Dieulafoy病)的疗效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该院住院的40例Dieulafoy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方法不同分为胃镜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比较两种方法的成功率及死亡率。
结果内镜下治疗组20例,成功17例,2例治疗失败后转外科手术治疗成功止血,死亡1例;外科手术治疗组22例,其中2例为内镜治疗失败者,成功21例,死亡1例。
内镜下止血治疗成功率低于外科手术组,死亡率高于外科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是Dieulafoy病的首选,外科手术可作为候选方案。
标签:Dieulafoy病;电子纤维胃镜;胃镜下治疗杜氏病是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一种少见病,病灶隐匿,临床上不易识别,急诊胃镜和手术探查也易出现漏诊而发生再出血甚至死亡[1]。
为探讨内镜下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Dieulafoy病的疗效差异,该研究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40例Dieulafoy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24 h内经急诊内镜检查确诊,共40例,男32例,女8例,男:女= 4:1,年龄28~76岁,平均52岁。
所有患者均表现为突发呕血或和便血,入院时伴失血性休克36例。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内镜下治疗组与外科手术治疗组,各20例。
内镜治疗组男17例,女3例,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43.1±12.8)岁,呕血12例,便血8例;外科手术治疗组男15例,女5例,年龄29~74岁,平均年龄(41.8±13.3)岁,呕血11例,便血9例。
1.2 诊断标准Dieulafoy病内镜诊断的标准为符合以下一项:①来源于正常粘膜或微小粘膜缺损的动脉喷射性出血;②在正常粘膜或微小粘膜缺损中可见血管残端,且伴或不伴活动性出血;③在正常粘膜或微小粘膜缺损中附着点状的新鲜血凝块[2]。
Dieulafoy病的诊断与治疗(附30例报告)

Dieulafoy病的诊断与治疗(附30例报告)
王益训;王教常
【期刊名称】《浙江临床医学》
【年(卷),期】2006(008)001
【摘要】Dieulafoy病又称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出血突然,出血量大,病情危重。
本院1998年1月以来经内镜检查并治疗3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46)
【作者】王益训;王教常
【作者单位】325804,浙江省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325804,浙江省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Dieulafoy病的诊断与治疗(附18例报告) [J], 吴明波;徐美东;姚礼庆
2.胃Dieulafoy病的诊断与治疗(附16例报告) [J], 黄鸣煌;童向红;洪信裕
3.消化道Dieulafoy病的诊断与治疗(附20例报告) [J], 聂军;卢莉
4.Dieulafoy病的诊断与治疗(附12例报告) [J], 陈云波;贾明库;王长文;孙亚彬;杜学民
5.Dieulafoy病的诊断与治疗(附6例报告) [J], 彭开勤;张应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ieulafoy病急诊内镜治疗的护理

Dieulafoy病急诊内镜治疗的护理Dieulafoy又称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大出血中较少见的病因之一。
我院1988 年1月~2002年9月急诊内镜下治疗本病9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本组9例中男5例,女4例,年龄24~62岁,平均44·7岁。
临床表现:呕血9例、黑便7例、暗红色便2例;出血量1 000~1 200 ml 5 例、1 300~1 500 ml 3例、>1 500 ml 1例;全部病例均伴有头晕、心慌、口渴、出汗,心率100~120次/ min,其中4例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脉搏细数。
方法全部病例入院后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输血。
同时应用止血药物,待病情稳定后行胃镜检查,插镜时动作应轻柔,进入胃腔后边冲洗边检查,找到出血部位后,在出血局部喷洒1 000U凝血酶以止血,应用注射针在病灶周围及血管残端进行粘膜下注射5%鱼肝油酸钠,每例3~6点,每点0·5~1·0 ml,注射后观察出血部位变为紫红色或白色,喷血和射血停止。
2 结果 9例患者中7例均经1次镜下治疗达到即时止血,1例经2次镜下治疗而止血,1例经镜下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内镜下治疗成功率为77·78%。
全部内镜治疗成功的病例随访8个月~2年无复发。
3 护理体会·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近几年由于CVP套管针的广泛应用,此种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多采用在周围静脉通道建立的同时,利用 CVP套管针行颈静脉、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 再埋入静脉留置针,连接三通管,可进行多条通路输液,是抢救低血容量休克时紧急输血、补液的有效措施[1];在输血、输液时开始宜快,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待血压回升后,可根据中心静脉压和尿量调节输液的速度。
本组4例入院时出现休克,经及时建立静脉通道,且同时采用CVP插管,快速输液、输血后血容量不足得到改善,休克得到纠正。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Dieulafoy病的护理

急诊止血成功 , 1 仅 例患者术后第 2天再次出血转外科 手术 , 治
疗成功率为 9 . %。随访 6—1 , 56 2月 患者均 未再 出现消化道 出
2 12 术前准备 .. 生命体征。 2 13 器械 、 品准备与设备调试 .. 物 器材 , 测试 吸引器是否有负压 。 2 2 术 中护理 . 检查各项必备器械是否齐 患者术前禁食 、 禁饮 6—8h 术前 3 n给 , 0mi
位 隐 匿 , 病 急 , 血 量 大 且 易 反 复 , 断 困 难 , 死 率 起 出 诊 病
解 释出现不适 的原 因, 除患者焦 虑不安 的情绪 。 解 2 32 饮食护理 .. 术后要求禁食 2 , 4h 2—3d后改进温凉半流 质饮食 , 周后 改为正 常饮食 。忌 进食过 快 、 1 过热 , 尽量 不吃 生 硬、 煎炸 、 易产气及粗纤维食物 , 禁饮酒 , 避免吞 咽较硬 、 带渣 、 刺
情观 察、 饮食护理、 并发症防治等。认 为 内镜 下氩 离子凝 固术 治疗 Del o 病 致上 消化 道 出血是 一种 简便 易行 , i ay uf 止血成 功率 高, 并
发症 少的治疗方法, 在术前、 中、 术 术后进行娴 熟有效的护理 配合 , 治疗成功 的重要环节 。 是
关键 词 : i l o 病 ; De a y uf 内镜 ; 离子 凝 固术 ; 理 氩 护 中 图分 类 号 : 4 3 5 R 7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6— 4 1 2 1 )1— 0 8— 块 附 着 J 。
患者取左侧卧位 , 置人 牙垫 , 配合 医生将 胃镜插 入 胃内 , 找 到并对准 出血灶 , 助医生接上 负压 吸引。将 氩离子凝 固导管 协
经 内镜活检孔道伸入至病灶上方 3— 5mm, 以每次 1 进行 ~2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9例急诊内镜诊治Dieulafoy病的护理配合朱冬兰张明珠成敏杨传春伏亦伟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内镜下诊治Dieulafoy病的护理配合方法。
方法:在内镜下对49例Dieulafoy病病人进行诊治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内镜检查前常规准备,活动性出血伴休克的抢救及术中止血治疗的护理配合等。
结果:本组病人均在消化道出血12h内行急诊诊治,其中4例诊断后直接转外科治疗,其余45例经内镜成功止血。
49例Dieulafoy病病人均成功获救。
结论:急诊内镜诊治应争取在消化道出血后24h内进行,生命体征不平稳的病人,可在内科抗休克的同时进行内镜下治疗。
护士熟练掌握配合内镜止血治疗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关键词急诊内镜;Dieulafoy病;护理配合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21.083The nursing cooperation of emergency endoscop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49patients with Dieulafoy disease.ZHU Dong-lan,ZHANG Ming-zhu,CHENG Min,et al(The People's Hospital of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Taizhou225300)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nursing cooperation methods of emergency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Dieulafoy disease.Methods:Nursing of endoscop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49patients with Dieulafoy disease,included general preparation before endoscopy,ample articles involved,emergency treatment to patients with active bleeding and shock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hemostatic therapy in treatment.Results:49patients with Dieulafoy disease got emergenc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12h,with4cases for surgical treatment directly after diagnosis and45cases for successful endoscopic hemostasis.49patients with Dieulafoy disease were all successfully rescued.Conclusion:Emergency endoscop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hould be performed within24h aft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and endoscopic therapy should be performed during internal antishock in the patients with unstable vital signs.Nurses and opera-tor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acit understanding,and skillfully master nursing measures of endoscopic hemostatic therapy.Key words Emergency endoscopy;Dieulafoy disease;Nursing cooperationDieulafoy病即杜氏溃疡病,是消化道恒径动脉破裂引起作者单位:225300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北院消化内镜中心朱冬兰:女,本科,主管护师的出血病症。
恒径动脉是一种发育异常的血管,易形成迂曲或瘤样扩张,一旦黏膜受损,容易引起大出血[1]。
近年来,随和处理的关键因素预防和处理围术期低体温的关键在于正确评估病人个体发生低体温的危险度,并应用一定的预防策略,而体温调节是临床护理的基本要求,对围术期的体温监测和保温措施都是通过护士进行实施[3]。
统计结果显示,参加本项调查研究的4 19年手术室工作经验护士占57.5%,均受过高等教育,参与者预防围术期低体温的知识很广泛,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表3、表4说明,参与者对导致围术期低体温的常见原因和防止病人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的技术方法了解全面,并且97.5%(24+15/40)肯定围术期常规监测体温的意义。
3.2对于围术期低体温的定义缺乏明确的标准参加本项研究的手术室护士虽然知识广泛、经验丰富,但是对于正常体温范围和围术期低体温的低温界值的选择上具有明显差异,有多种答案的出现,40%选择为正常体温范围36ħ 37ħ,这并不符合预防手术期间意外低温的临床指南,这一点提示我们的护理核心机构需要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医疗护理现状的标准临床指南,来指导护士进行临床实践,统一认识,消除个性化差异。
设计出好的指南,可以更好地促进临床工作人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病人在临床中更多受益。
3.3围术期常规体温监测的认知与实际实施存在明显差异统计数据显示,参加本项研究的手术室护士均非常肯定围术期常规体温监测的重要性,但是在统计实际操作率时87.5%选择了少数病人,仅有12.5%选择多数病人,无人选择全部病人,患病类别100%选择心脏手术病人,这充分说明在临床围手术期,只有心血管体外循环病人才从真正意义上享受到了手术全程的体温监测,而没有做到普及,这与手术室的客观监测条件限制首要相关,又与手术周转率日益提高和手术室护士工作量提升次要相关,此可另作它项研究[4]。
总之,随着医学科技不断的纵深发展,围术期低体温越来越为广大医务人员所重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提出围术期常规行体温监测,了解动态体温,预防术中低体温[5]。
凡是腹部手术、胸腔手术术中都应进行低体温监测,而不能仅局限于一些大手术[6],重视围术期低体温的危害,不但要提高认知水平,更要从主动护理措施开始,因为如果消极的进行常规监测,很可能会带给病人灾难性的后果。
参考文献[1]胡兴国.围手术期的轻度低温[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0,21(4):225-227.[2]黄宇光.保持围术期体温正常一种减少手术并发症的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方法[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3,11(6):203.[3]李燕,佘渝,张乃萍.围术期低体温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4,12(19):66-68.[4]董美丽,于兰贞.循证护理在规避围术期病人低体温风险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2011,12(34):18-20.[5]段莹莹.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1,11(9):11-12.[6]陈新春,傅诚章.围术期低体温的预防[J].中华医药杂志,2006,6(2):112.(收稿日期:2012-05-26)(本文编辑肖向莉)着内镜诊治水平提高,该病检出率明显提高,治疗方法也由原来的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变为内镜治疗为主,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我院自2008年1月 2012年1月共收治49例Dieulafoy病急诊内镜诊治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49例,均为Dieulafoy病病人,男37例,女12例。
上消化道Dieulafoy病病人43例,其中胃底贲门下21例,胃体小弯侧10例,大弯侧6例,十二指肠球部4例,十二指肠降部2例。
下消化道Dieulafoy病6例,其中乙状结肠部位与直肠部位各3例。
年龄23 91岁,平均68.23岁。
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均因呕血伴或不伴黑便,下消化道Dieulafoy病均因血便而入院。
所有病例发病前均无明显消化系统症状,病人均在入院后12h内行急诊内镜诊治。
结果:45例经内镜成功止血,其余4例因胃底大量血凝块,周围大量鲜血,无法看清病灶,再者血压一直不稳定,直接转外科治疗。
2护理配合2.1判断出血性质根据出血性质判断出血位置,如为上消化道出血者,按胃镜检查常规准备;如为下消化道出血者,按肠镜检查常规准备,所有病人均签署内镜检查知情同意书。
2.2用物准备Olympus GIF260胃镜、Olympus CF260肠镜、Olympus公司生产金属钛夹为HX-610-135型及推送器为HX-110LR型、8%去甲肾上腺素冰生理盐水(20mg去甲肾上腺素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硬化剂、APC300氩离子凝固器及ICC200高凝电发生器、热活检钳、心电监护仪等。
2.3术中止血治疗的护理配合(1)如为活动性出血伴休克者,快速建立两路静脉通路,遵医嘱补液、药物止血、配血、输血、抗休克及吸氧等治疗,密切观察病人神志、面色、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尿量变化等。
(2)喷洒止血。
常用8%去甲肾上腺素冰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出血部位,对黏膜小血管破裂止血简单、方便、有效[2],不仅使局部血管收缩止血,而且能充分暴露视野。
(3)配合术者使用电凝止血、APC300氩离子喷射止血、微波止血或热活检钳止血。
必要时根据出血性质、部位,遵医嘱配合术者行黏膜下注射硬化剂止血,即于出血病灶处分点注射高渗盐水(10%NaCl)或5%鱼肝油酸钠,再或聚桂醇。
(4)金属钛夹夹闭止血。
内镜下直视发现病灶后迅速将预先安置好的钛夹推送器递交术者,高度注意术者的操作令,迅速充分张开钛夹并调整方向,抓住机遇,将钛夹横跨止血部位,将出血灶放在中间,压住病灶,将周围正常黏膜一并夹住,夹闭出血的血管,其机制与外科血管缝合或结扎相同[3]。
3讨论急诊内镜是诊断Dieulafoy病首选方法,急诊内镜应争取在消化道出血24h内进行,内科保守治疗对Dieulafoy病常无效[4],不必等病人病情完全稳定后进行,可在抗休克、内科止血、予以PPI针剂、生长抑素、补液、输血的同时进行内镜下治疗。
病情会很快控制,尤其是急性大出血者,内镜检查和治疗越快越好[5]。
3.1保证视野清晰,充分暴露出血病灶极为重要为术者准备内镜时,尽可能选择有副送水功能内镜或使用喷洒导管辅助医师反复冲洗血迹,以利明确出血部位和性质。
3.2黏膜下注射硬化剂前先确保内镜注射针伸缩自如调整适宜针头长度,排尽注射针内的空气,将收针状态的注射针递给医师送入钳道,当注射针对准注射部位后遵医嘱出针进行分点注射,每点约2ml,最好使用10ml无菌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