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Ad Hoc网络研究与发展现状
Ad Hoc无线移动网络路由技术及其发展4页

Ad Hoc无线移动网络路由技术及其发展伴随通信技术的升级与发展,无线移动通信应用日渐普遍。
常规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基于已有固定基础设施,移动结点之间通信主要通过基站进行;而传统无线局域网同样需要有线骨干网支撑,再次通过无线路由AP 接入构建而成。
传统无线移动网络的局限在于不适用那些不存在固定网络基础设施或者无法在短时间内构建好所需基础设施的情况下。
面对上述问题,Ad Hoc网络应运而生,并以期便利性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但由于技术上的不完善性,决定其还不能在大范围内推广应用。
了解、研究与改进Ad Hoc无线移动网络路由技术是解决Ad Hoc网络应用局限性的关键。
1 Ad Hoc无线移动网络概述Ad Hoc无线移动网络,确切的说是由一组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装置或者移动节点组成,旨在实现多跳数据传输的临时性自治系统。
与常规无线移动通信相比,整个Ad Hoc网络不需要固定的基础设施,更不需要固定的路由设备,网络中所有节点均可移动,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也是随着节点的移动不断变化,各节点间可以以任何方式动态的保持联系。
这种情况下,每个节点都起到终端和路由的双重功能,不仅要完成节点本身的数据发送、接收,还要完成维护到其他节点之间的路由功能;节点路由功能的正常发挥是Ad Hoc网络节点之间数据传输的关键。
2 Ad Hoc无线路移动网络特点Ad Hoc无线移动网络不能直接利用传统有线网络或者基于有线骨干网的无线路由AP协议来实现,是由其独特的特点决定的。
2.1 动态拓扑结构Ad Hoc无线移动网络中,网络拓扑结构由于节点的移动位置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并且变化的方式、速度等也是难以预测的。
2.2 有限传输带宽Ad Hoc无线移动网络通信手段主要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相对于有线信道而言,无线通信信道的带宽更低,传输速度有限。
2.3 移动终端局限性Ad Hoc无线移动网络用户终端,如:笔记本终端、智能手持终端、车载计算机终端等,有明显的灵巧、便携特点,但作为“路由”来工作的要求相对高了一些,为保证所有终端都能发挥路由作用,就要求路由协议设计要科学、高效。
Ad Hoc网络

Ad Hoc网络综述摘要:Ad Hoc 网络是一种新型、多跳、自组织的无线网络,借助于多跳转发技术来弥补无线设备的有限传输距离,网络节点能够动态地、随意地、频繁地进入和离开网络,从而拓宽网络的覆盖范围,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传输各种业务。
由于Ad Hoc网络是一种新型的无线移动网络,因其独特的组网特性,使得安全问题成为其发展的最大束缚。
路由协议的安全是自组网安全的一个重要部分。
文中扼要介绍了Ad Hoc 网络的发展历史、概念、主要特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 Ad Hoc 网络的应用,并指出了Ad Hoc 网络管理面临的问题,重点论述了移动Ad Hoc网络中的安全问题,介绍了多种安全路由的协议和方案,并对其中的三种按需安全路由协议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进一步研究Ad Hoc网络路由安全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Ad Hoc网络;无线移动网络;网络安全;安全路由协议;1.引言Ad Hoc网络是一种具有多跳性,无需任何基站支撑的无线自组织移动网络。
在未来移动通信领域,由于Ad Hoc网络无需基站支撑因而具有架设方便等优点,它将广泛应用于移动办公、移动漫游等方面;特别是未来军事战争中,将是不可缺少的无线通信网络。
Ad Hoc网络具有自组织性和拓扑动态变化的特点。
目前Ad Hoc 网络的研究热点问题为路由协议、服务质量、MAC 协议、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整合、安全性问题。
Ad Hoc 网络既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网络运行,也可以作为当前具有固定设施网络的一种补充形式,在恶劣环境中支持移动节点之间的数据、语音、图像和图形等业务的无线传输,应用范围可以覆盖工业、商业、医疗、家庭、办公环境、军事等各种场合。
本篇综述概括了2004-2009年的关于Ad hoc网络的发展历程、前景、设计理念、网络安全设计以及安全路由协议等方面的参考文献,集中了关于Ad hoc网络的最新技术理念。
2.概述Ad Hoc自组网作为一种新型的无线移动网络,不像传统的无线网,它不依赖于任何固定设施,而是通过移动节点间的相互协作保持网络互联。
Ad Hoc网络未来发展方向探讨

1 2 A o . dh c网络在 环境监 测 中的应用
盖 地 区 的对 象 信 息 , 将 其 发 送 给 观 察 者 的 网 络 。它 的 特 并
有 优 点是 , 每个 节 点 可 以 充 当路 由器 , 至 在 移 动 中也 可 甚 以 自行 组 网 , 有 较 高 的 灵 活 性 。 同时 , 不 需 要 固定 的 具 它
节 点 控 制 室 内其 他 一 些 节 点 , 而 迅 速采 取 排 气 通 风 等应 从 急 措 施 , 达 到确 保 室 内环 境 安 全 的 目的 。 以 除 此 之 外 , 用 Ad h c 线 传 感 器 网 络 , 可 以 在 一 利 o 无 还
些 门窗 等 特殊 的地 方 , 置 一 些 能 够 感 知 红 外线 的传 感 器 放
摘 要 : 介绍 了 Adh c网络未来 的几个发展方 向, o 包括 与传 感器网络的融合 , 在车栽 网络 上的应 用和在 偏远 山区的
应用。
关 键 词 : dh c网络 发 展 方 向 ; 感 器 网络 ; 载 网络 ; 远 山 区 A o 传 车 偏
计算机网络中的移动Ad Hoc网络研究

计算机网络中的移动Ad Hoc网络研究随着无线移动计算设备的普及,移动Ad Hoc网络也逐渐成为计算机网络的研究热点。
移动Ad Hoc网络是一个无线自组织网络,不需要任何基础设施即可进行通信。
它是由一组移动无线节点组成的网络,这些节点可以是移动设备、无线嵌入式设备或任何其他可以相互通信的设备。
移动Ad Hoc网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应急通信、军事通信、智能交通等领域。
移动Ad Hoc网络的研究面临着多种挑战。
其中最大的挑战是网络拓扑的不稳定性。
由于节点的移动性,网络的拓扑结构经常发生变化,这导致路由协议需要快速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
此外,在移动Ad Hoc网络中,发生许多隐藏和公开的信道冲突,导致数据包丢失和网络性能下降。
因此,为了保证移动Ad Hoc网络的高性能和可靠性,需要对路由协议、路由发现、拓扑维护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目前,移动Ad Hoc网络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
其中最重要的进展是基于跳数的路由协议,例如AODV,DSR等。
这些路由协议通过每个节点转发数据包来维护网络中的路径。
其中AODV使用目的地序列号来避免环路,DSR使用源路由器来避免环路。
这些基于跳数的路由协议已经被证明是在小规模网络中非常有效的,但是在大规模网络中,由于节点数目的增加,路由器的负载和网络瓶颈问题变得非常严重。
随着移动Ad Hoc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适应路由协议被提出和应用。
这些协议的关键在于对网络中的信息共享,从而更好地协调路由和拓扑控制。
例如,OLSR协议使用多播算法来共享邻居信息,Ad Hoc路由信息协议使用Bloom过滤器来共享本地拓扑信息。
另一种方式是启用节点间的灵活合作,如基于博弈论中的合作和非合作策略。
这种合作策略下,节点间通过追踪彼此的行为进行路由控制和优化,从而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除了路由协议,移动Ad Hoc网络的拓扑维护和节点定位也是研究热点。
定位是移动Ad Hoc网络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因为很多应用,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医疗保健和行动通信等,都需要准确的位置信息。
(信息与通信)MANET移动adhoc

contents
目录
• MANET移动Adhoc网络概述 • MANET移动Adhoc的应用场景 • MANET移动Adhoc的关键技术 • MANET移动Adhoc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MANET移动Adhoc的未来展望
01 MANET移动Adhoc网络 概述
05 MANET移动Adhoc的未 来展望
5G/6G通信网络中的MANET移动Adhoc
总结词
随着5G和6G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MANET移动Adhoc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实现更高效、可靠和实时的通信。
详细描述
在5G和6G通信网络中,MANET移动Adhoc将借助先进的通信技术和算法,提 高网络的覆盖范围、传输速率和稳定性。同时,借助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技术,实 现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实时性和高效性,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更好的支持。
能耗问题
总结词
节点能量有限是MANET移动Adhoc网络的一个重要限 制,能耗问题直接影响到网络的寿命和性能。
详细描述
为了降低能耗,可以采用节能通信协议、功率控制和节 能路由等技术。此外,可以通过优化网络拓扑和控制节 点活动状态来进一步降低能耗,延长网络寿命。
安全与隐私挑战
总结词
MANET移动Adhoc网络面临严重的安全和隐私威胁,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 保护网络的安全和用户的隐私。
组成与结构
组成
MANET由多个移动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具有无线通信能力,可以相互通信并交 换信息。
结构
MANET的结构是动态变化的,节点之间可以相互协作,形成一个多跳的通信网 络。节点可以随时加入或离开网络,对网络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工作原理与技术
移动AdHoc网络研究与发展现状

本文由o n i z i k a3000贡献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专题专题:《数据通信》2003 年第4 期1 5移动A d Ho c 网络研究与发展现状移动Ad Hoc 网络研究与发展现状方旭明( 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移动ad hoc 网络发展的历史、理论和技术上的一些热点问题, 以及它的一些应用, 从而给读者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移动ad hoc 网络奠定一些基础。
为了便于读者跟踪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 本文最后介绍了一些在这一领域比较活跃的研究机构以及他们的主要工作。
关键词: 移动 A d Hoc 网络自组网 A C 协议路由协议蓝牙网络应用M 一、移动AdHoc 网络的历史一般认为, 没有基础设施的网络出现在20 世纪70 年代, 在最初开发报文交换技术( 后来发展成因特网) 不久,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DA R PA ) 资助了一项特别的研究—分组无线网络( Packet R ad io N etw o rk ) , 即让报文交换技术在不受固定或有线的基础设施限制的环境下运行。
最初的动机之一就是满足战场生存的军事需求。
在战场恶劣的环境下, 通信设备不可能依赖已经敷设的通信基础设施, 一方面这些设施可能根本不存在, 另一方面, 这些设施会随时遭到破坏。
因此, 能快速装备、自组织的移动基础设施是这种网络区别于其他商业蜂窝系统的基本要素。
在结构上, 这种网络是由一系列移动结点组成, 是一种自组织的网络, 它不依赖于任何已有的网络基础设施。
网络中的结点动态且任意分布, 结点之间通过无线方式互连, 它将分组交换网络的概念引伸到广播网络的范畴。
这项工作开辟了移动自组网(M ob ile A d Hoc N etw o rk , 简称A d Hoc 网络或M AN ET ) 研发的先河[ 1 ]。
Ad Hoc网络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Ad Hoc网络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摘要:Ad Hoc网络做为一种能够临时快速自动组网的移动通信技术越来越得到专家们的重视,目前Ad Hoc网络也是无线网络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和热点。
介绍了Ad Hoc网络的特点和应用以及Ad Hoc网络的研究状况。
关键词:Ad hoc网络;自组织;多跳网络;移动终端1 Ad Hoc网络的概念即移动自组网通信技术,也即无线Ad Hoc网络。
“Ad Hoc”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是“特别的,专门的”意思。
这里提出的“Ad Hoc 技术”就是一种特定的无线网络结构,强调多跳(Multi-hop)、自组织、无中心的概念,因此国内一般把基于Ad Hoc。
技术的网络译为“自组网”或者“多跳网络”等等。
2 Ad Hoc网络的特点与应用2.1 Ad Hoc网络与传统通信网络的比较与传统通信网络相比,Ad Hoc网络具有以下特点:(1)无中心和自组织性。
Ad Hoc网络没有绝对的控制中心,所有节点地位平等,各节点通过网络协议和分布式算法协调工作,节点可以随时加入和离开网络;(2)动态变化的网络拓扑。
Ad Hoc网络的移动节点能以任何速度和方向移动,加上无线信道的功率和干扰等因素,因而网络拓扑随时变化并难以预测;(3)移动终端的便携性和资源局限性。
移动终端虽具有轻巧便携等优点,但也存在能源受限、内存较少、CPU处理能力较低等缺点;(4)安全性差。
由于采用无线信道、分布式控制等技术,Ad Hoc网络的安全性较差,容易受到网络入侵和攻击,影响整个网络的性能。
2.2 Ad Hoc网络的应用Ad Hoc网络的无中心设施的优点是不可替代的,其应用可归纳以下几类:(1)军事应用:Ad Hoc网络具有的无基础设施特点非常适应了现代战争快速准确的要求,如美军的数字电台NTDR利用了AdHoc网络技术;(2)灾后紧急应用:在发生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后,固定的通信设施可能无法运作,但又需要有效的救灾措施和技术。
AdHoc网络

AdHoc网络AdHoc网络是一个没有有线基础设施支持的移动网络。
在AdHoc网络中,所有的节点都是由移动主机构成的。
最初是应用于军事领域,是为了在战场环境下分组无线网络数据的通信。
AdHoc是一个拉丁词汇,在拉丁语中他的意思是“为了这个目的(forthispurpose)”。
Adhoc网络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无线、多跳、无中心分布式控制网络,它无需网络基础设施,具有很强的自组织性、鲁棒性、抗毁性和容易构建的特点,其关键技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文章主要对Adhoc网络的路由协议、服务质量、功率控制、安全问题和互联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最后展望了Adhoc网络的发展前景。
1、Adhoc网络特点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涌现出了众多的移动通信技术,Adhoc就是其中之一。
Adhoc网络是一种无线多跳网络,与传统的无线网络相比,它不依赖于任何固定的基础设施和管理中心,而是由一组自主的移动节点临时组成,通过移动节点间的相互协作和自我组织,保持网络连接和实现数据的传递,主要应用于军事战场、医疗抢险以及抗洪救灾等特殊紧急环境。
Adhoc网络组网灵活、快速,使用非常方便,但必须为Adhoc设计专门的协议和技术,因为传统固定网络和移动蜂窝网络中的技术和协议无法直接复制到Adhoc网络,这是由Adhoc网络自身特性决定的。
因此有必要对Adhoc网络的路由协议、服务质量和功率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2、关键技术探讨2.1路由协议路由协议是Adhoc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良好的路由协议是建立Adhoc网络的首要问题。
与传统网络的协议相比,Adhoc网络路由协议的开发更具挑战性,这是因为传统网络的路由方案都假设网络的拓扑结构是相对稳定的,而Adhoc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是不断变化的。
另外,传统网络的路由方案主要依靠大量的分布式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保存在某些网络节点和特定的管理节点中,而Adhoc网络中的节点不会长期存储路由信息,并且这些存储的路由信息也不总是可靠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移动Ad Hoc网络发展的历史、理论和技术上的一些热点问题,以及它的一些应用,从而给读者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移动Ad Hoc网络奠定一些基础。
为了便于读者跟踪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本文最后介绍了一些在这一领域比较活跃的研究机构以及他们的主要工作。
关键词:移动Ad Hoc网络自组网MAC协议路由协议蓝牙网络应用一、移动Ad Hoc网络的历史一般认为,没有基础设施的网络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在最初开发报文交换技术(后来发展成因特网)不久,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DARPA)资助了一项特别的研究一分组无线网络(Packet Radio Network),即让报文交换技术在不受固定或有线的基础设施限制的环境下运行。
最初的动机之一就是满足战场生存的军事需求。
在战场恶劣的环境下,通信设备不可能依赖已经敷设的通信基础设施,一方面这些设施可能根本不存在,另一方面,这些设施会随时遭到破坏。
因此,能快速装备、自组织的移动基础设施是这种网络区别于其他商业蜂窝系统的基本要素。
在结构上,这种网络是由一系列移动结点组成,是一种自组织的网络,它不依赖于任何已有的网络基础设施。
网络中的结点动态且任意分布,结点之间通过无线方式互连,它将分组交换网络的概念引伸到广播网络的范畴。
这项工作开辟了移动自组网(Mobile Ad Hoc Network,简称Ad Hoc网络或MANET)研发的先河。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还资助了其他一些相关研究项目,其中包括“可生存自适应网络(SURAN)”、“低成本报文无线电(LCR)”、“可生存通信网络(SCN)”、“战术因特网和近期无线电(NTDR)”项目等。
不过,这些研究内容在当时并没有公开,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早期,我们很难从公开的出版物上获得有价值的理论与技术成果。
由于自组网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战场通信指挥与控制、警察与医疗部门的抢险救灾、传感器网络、课堂教育等众多领域,其战略意义非常重要。
90年代中期,随着一些技术的公开,Ad Hoc网络开始成为移动通信领域一个公开的研究热点。
目前Ad Hoc网络尚未达到完全实用阶段,大部分工作仍处在仿真和实验阶段,仿真规模在数百至数千结点,实验规模在几十个结点左右。
二、移动Ad Hoc网络的特征与研究热点由于移动Ad Hoc网络是一种移动、多跳、自律式系统,因此它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动态拓扑:即网络中的节点可以任意移动,因此,网络的拓扑结构也可能会变化。
链路带宽受限、容量时变:由于拓扑动态变化导致每个节点转发的非自身作为目的地的业务量随时间而变化,因此与有线网络不同,它的链路容量表现出时变特征。
动力受限:由于网络节点的移动特征,其中大多数节点以电池作为动力,因而,在进行系统设计时节能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物理上安全有限:移动网络比固定网络(有线和无线)更易受到安全威胁。
需要克服无线链路的安全弱点及移动拓扑所带来的新的安全隐患。
90年代以来,移动Ad Hoc网络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已经从无线通信领域中的一个小分支逐渐扩大到相对较独立的领域。
目前,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区域上(欧洲和亚洲等地区),周期性的Ad Hoc网络学术会议日益增多。
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Ad Hoc网络成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新的路由协议。
Ad Hoc路由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传统的保存在结点中的分布式路由数据库如何适应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
新协议一般以广播或组播方式建立网络路由,核心是减少广播风暴。
目前,一般普遍得到认可的代表性成果有DSDV、WRP、AODV、DSR、TORA和ZRP等。
源头性的创新性研究主要集中在2001年以前,后续的成果多为这些协议的改进,目前,路由协议的研究仍然是Ad Hoc网络成果最集中的部分。
不过,从实现的难度来看,这些协议离适用性还有一定的距离。
(2)提出基于Ad Hoc网络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
主要是解决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影响比较大的有MACA协议,即RTS/CTS/ACK方案,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分裂的双信道方案和基于定向天线的MAC协议,以及一些改进类的MAC协议。
有一些研究则是侧重于将IEEE 802.11的MAC协议移植到Ad Hoc网络中。
基于定向天线的MAC协议在理论上性能较为优越,但在技术上实现的难度较大。
(3)Ad Hoc网络与蜂窝网的互连互通。
文[17]-[19]研究并提出了一种iCAR(internet Cellular and Ad hoc Realy)系统,提供蜂窝小区内信号的补盲。
该方案给出了在加入补盲点之后系统性能改善的性能评价。
从结果看,该系统只是针对目前的2G系统,尚无法联系到基于IP方式的分组网络。
最近,文[22]提出了一种在蜂窝网上覆盖一个无线多跳网络的方案,其中用一些无线路由器来代替蜂窝网络中的一些结点。
该结构与[17-19]所提一致,但通过优化路由、信道规划和功率控制等使系统在发射功率受限的情况下达到系统吞吐量最大化,其他方面没有太多的贡献。
(4)基于Ad Hoc网络的多播/组播协议、TCP协议、地址分配、功率(节能)控制、安全性问题、分布式算汉、QoS等方面有一些研究成果,但各部分的数量相对较少。
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有,文[20]试图把移动IP扩展到Ad Hoc网络,基本方案是要用特定的RIP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作为路由协议,但这种方案与Ad Hoc 网络的其他路由协议不相容。
(5)在实验和应用网络的构建上,最近比较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者正在研究用蓝牙节点组建Ad Hoc网络。
就蓝牙本身的技术来说,蓝牙可以组成微微网(piconet),微微网通过桥节点(bridge)互连,可以形成多跳的Ad Hoc 网络,也称为蓝牙散射网(scatternet)。
蓝牙规范尚未对蓝牙微微网之间的通信和基于蓝牙的Ad Hoc网络的形成等内容做出具体描述,这是一个开放的问题,目前已有一些文献针对基于蓝牙的Ad Hoc网络的形成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协议或方案。
(6)国内学者所发表的Ad Hoc网络的研究成果较少。
从2001年起,开始有少量成果发表,研究类的论文大约有数十篇,主要成果基本上集中在路由协议的一些改进,少量成果涉及MAC协议的研究。
可以说国内在该研究领域基本上是刚刚起步。
三、移动Ad Hoc网络的应用移动Ad Hoc网络潜在的应用很多,可分为以下几类:移动会议:在室外临时环境中,工作团体的所有成员可以通过Ad Hoc方式组成一个临时网络来协同完成一项大的任务,或协同完成某个计算任务。
在室内办公环境中,办公人员携带的包含Ad HoC收藏器的PDA可以通过无线方式自动从台式机上下载电子邮件,更新工作日程表等。
家庭关网:通过移动联网的方式把办公室的协公环境延伸到家庭,必要时在家庭办公。
或者利用我们随身携带的个人无线Ad Hoc设备与装备了Ad Hoc收发器的家庭电器通信,自动完成开锁、开灯、打开娱乐设备、调节空调等操作。
紧急服务:由于停电或其他灾害出现,网络基础设施遭到破坏时,组建一个Ad Hoc网络帮助紧急救援人员完成必要的通信工作。
传感器网络:最近,人们开始关注大量分布的传感器协调工作问题。
传感器可以工作在危险的环境(如化学有害物质泄漏现场),通过在传感器上装备位置指示器、Ad Hoc收发器等,将传感器所在现场的信息传送到危险现场以外,避免救援人员进入现场,收集和辩别事故信息。
个人域网络:通过Ad Hoc网络把个人通信、娱乐、办公等设备联网,这些设备可以或不需要与因特网相连,但在执行用户的某项活动时肯定需要彼此通信,在这种情况下,移动性不是主要问题。
军事无线通信:在现代化战场上,各种军事车辆之间、士兵之间、士兵与军事车辆之间都需要保持密切的联系,以完成集中一指挥,协调作战。
这样的通信网络是一种典型的Ad Hoc网络。
据报道,在最近的伊拉克战争中,移动Ad Hoc网络得到有效的应用。
其他商业应用:如未来装备Ad Hoc收发设备的机场预约和登机系统可以自动地与乘客携带的个人无线Ad Hoc设备通信,完成目前的换登机牌等手续。
如商场内商品RF标签,廉价的RF标签可以通过无线接口由Ad Hoc设备动态刷新。
顾客若携带手持无线设备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某种商品和价格。
这种设备已由NCR公司生产。
以下是一个移动Ad Hoc网络在军事上的研究与应用实例。
美国DAPRA近期资助了一项研究——“自愈式雷场系统”。
该项目时间跨度为2000年至2003年。
系统计划采用智能化的移动反坦克地雷阵来挫败敌人对地雷防线的突破。
这些地雷均配备有无线通信与自组织联网单元,通过某种方式布撒之后(如通过飞机、地—地导弹或火箭弹进行远程布撒),这些地雷迅速构成移动Ad Hoc网络。
在遭到敌方坦克突破之后,这种地雷通过对拓朴结构的判断,以及自动弹跳功能迅速“自愈”,即通过网络重构恢复连通。
如此反复,直到系统无法重构为止,最后自行引爆。
“自愈式雷场系统”可以大大限制敌军的机动能力,延缓敌军进攻或撤退的速度,在一段时间内封锁特定区域。
该系统采用FHSS扩频方式,中心频率为2.4GHz,带宽为83 MHz。
节点之间采用声波沿距(~10米)定位。
四、研究移动Ad Hoc网络活跃的机构目前,国际上在移动Ad Hoc网络方面研究较为活跃的几个研究机构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Mario Gerla教授所领导的“无线自适应移动性实验室”(The WAM(Wireless Adaptive Mobility)Lab,/NRL/wireless/)。
研究方向包括Ad Hoc网络路由协议、多播协议、多跳网络QoS、MAC 协议、功率控制、蓝牙网络等。
康奈尔大学Zygmunt J.Hass教授所领导的“无线网络实验室”(Wireless Networks Laboratory,/)。
研究方向包括Ad Hoc网络重构、MAC协议、路由协议、网络安全等。
伊利诺基大学Urbana-Champaign分校Nitin Vaidaya教授(/-nhv/)所领导的Ad Hoc网络研究小组(现在伊利诺大学Urbana-Champaign分校ECE系)。
研究方向包括Ad Hoc网络的定向MAC协议、定向路由协议、网络调度等。
马里兰大学Satish K.Tripathi教授所领导的“移动计算与多媒体实验室”(The Mobile Computing and Multimedia Laboratory (MCML),ht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Elizabeth M.Belding-Royer教授所领导的“移动性管理和联网实验室”(The Mobility Management and Networking (MOMENT)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