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管理体系简介
资产负债管理体系简介

南京银行 汉口银行 徽商银行 杭州银行 台州银行 昆仑银行 华润银行 富滇银行 贵阳银行
招商银行 长沙银行 营口银行 桂林银行 广州农商 成都农商 紫金农商 长春农商 河北银行 广东华兴 兴业银行
四川联社 邮储银行 无锡农商 泰隆银行 德阳银行 武汉农商
2003-2008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相关经验
相关经验
国有银行 • 建设银行客户关系定价 • 中国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股份制银行 • 招商银行资金转移定价 • 兴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区域性银行 • 南京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客户关系定价 • 徽商银行 资金转移定价 • 西安银行 资产负债管理 ……
农信、农商 • 重庆农商资产负债管理/资金转移定价 • 浙江省农信经济资本管理 • 广州农商、顺德农商、成都农商、紫金农商……
4
利率市场化进程展望
重新启动
• 存款上 限1.1倍
• 贷款由9 折下降 为8折, 再至7折
• 存款上限1.2倍,推 出大额定期存单
• 贷款推出PRIME RATE
• 存款上限1.3倍 • 取消一定额度之
上(如10万)存 款利率 • 贷款定价取消管 制
• 放开活期存款之 外存款利率
•直接影响 •竞争加剧 •利差收窄 •利率与盈利波动加大
信用成本率从1970年0.3%上升到1985 年0.8%,剔除 信用后实际净息差下降20%。银行破产率从银行破产 率由0.05%大幅攀升至4.0%。
7
台湾利率市场化对利差影响 存贷利差收窄
• 1989年修订《银行法》标志利率市场化完成,各 期存款利率大幅飙升,不同期限涨幅在20%~50% 。经过约5年,存款利率逐步回落至1989年4月水 平
资产负债管理制度

资产负债管理制度
资产负债管理是企业内部一项非常重要的财务管理工作,它对企业
的财务稳定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和加强企业的资产负债管理,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和合理运用,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资产负债
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一、制度的目的和背景
(此处可简述资产负债管理的目的和重要性,以及为什么制定这个
制度)
二、资产负债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
(此处可明确该制度适用于企业的哪些部门、环节、场景)
三、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则
(此处可列举和解析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则,如风险控制、合理
配置等)
四、资产负债管理的责任和权限
(此处可明确各相关部门或岗位的责任和权限,确保管理的有效性)
五、资产负债管理的流程和程序
(此处可详细描述资产负债管理的具体流程和程序,包括资金申请、审批、使用、监督等)
六、资产负债管理的工具和方法
(此处可介绍常用的资产负债管理工具和方法,如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分析等)
七、资产负债管理的监督和评估
(此处可说明对资产负债管理的监督和评估机制,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八、资产负债管理的纠纷处理
(此处可描述资产负债管理中可能出现的纠纷情况及处理方式)
九、资产负债管理制度的审查和更新
(此处可说明资产负债管理制度的审查和更新机制,确保制度的时效性和适应性)
结语:
资产负债管理制度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资产负债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运营效率,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建立、优化和落实资产负债管理制度是企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要求之一。
资产负债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管理是指企业以有效管理资产和负债,优化财务结构,保持健康的经营状况,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管理方法。
它通过综合考虑企业的资产投资、财务结构、风险控制等因素,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性资产负债管理对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发展至关重要。
它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分配资金和资源,优化风险控制与收益的平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稳定性,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资产负债管理还可以提高企业的资本效益,降低财务风险,增强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二、资产负债管理的原则和方法1. 资金管理原则资金管理原则是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它包括流动性原则、收益性原则和安全性原则。
企业需要确保其资金流动充裕、回报率高和风险可控,合理配置资金,保障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2. 资产负债结构管理资产负债结构管理是指企业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的结构,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经营发展。
它涉及资产配置、负债结构、权益结构等方面的管理内容,旨在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本回报率。
3. 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需要对各类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和管理,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企业需要采取适当的对冲策略、分散风险的方法,确保企业的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 投资和融资决策管理资产负债管理要根据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市场情况,科学决策资金投资和融资活动。
对于投资决策,需考虑风险、回报和期限等因素;对于融资决策,需考虑成本、期限、可行性等因素。
三、资产负债管理的实施步骤1. 信息收集与分析企业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内外部信息,包括财务报表、市场数据、行业分析等。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了解企业的资产状况、负债风险和市场机会。
2. 设定目标和策略企业在资产负债管理中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和策略,如提高资产回报率、降低负债成本、控制风险等。
同时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
3. 实施与监控企业需根据设定的目标和策略,执行相应的资产配置、负债结构管理和风险控制措施。
12.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12: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一、引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经营范围涉及各类金融业务,同时也面临着各种风险。
资产负债管理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商业银行的稳定经营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相关内容。
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概述1:资产负债管理的定义1.1 资产负债管理的概念1.2 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2: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则2.1 风险匹配原则2.2 流动性原则2.3 盈利原则2.4 杠杆原则3: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3.1 资产负债表结构管理3.2 资产负债表的时间配置管理 3.3 资产负债的风险管理3.4 资产负债的收益管理三、商业银行资产管理1: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管理1.1 现金与准现金资产管理1.2 各类贷款资产管理1.3 其他投资资产管理2: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管理2.1 各类存款负债管理2.2 其他负债管理3: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管理 3.1 股东权益的结构管理3.2 股东权益的收益管理四、商业银行负债管理1:负债的定义和特点1.1 负债的概念和定义1.2 负债的特点2:负债的种类和发展趋势2.1 各类存款负债2.2 各类债券和短期融资工具负债 2.3 衍生品负债3:负债管理的原则和方法3.1 负债管理的原则3.2 负债管理的方法五、商业银行风险管理1:风险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1.1 风险管理的定义1.2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2: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2.1 风险识别和测量2.2 风险评价和监控2.3 风险控制和防范2.4 风险报告和披露3:主要风险类型及其管理3.1 信用风险管理3.2 流动性风险管理3.3 市场风险管理3.4 利率风险管理六、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案例分析1:案例一、某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不当导致的风险与损失 1.1 案例背景1.2 案例分析1.3 案例教训与启示2:案例二、某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成功经验分享2.1 案例背景2.2 案例分析2.3 案例经验总结七、结论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样本附件二、风险管理工具使用手册附件三、资产负债管理指标计算表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资产负债表:在公司的所有权和债权方之间表明公司状况的一张表格。
资产负债管理系统

数据缓存
利用缓存技术,如 Memcached、Redis等,提高 数据访问速度和系统性能。
数据备份与恢复
定期备份数据,并设计快速恢 复机制,确保数据安全可靠。
系统安全性保障措施
身份验证与授权
实现严格的用户身份验证和授权机制,防止 非法访问和数据泄露。
数据加密
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 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和控制,保障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
促进业务创新和发展
03
通过提供全面的数据分析和预测功能,支持企业和金融机构进
行业务创新和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适用范围及使用对象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类企业和金融机构,包 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 基金公司等。
使用对象
主要面向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高级 管理人员、风险管理人员、财务 分析人员等。
该系统通过对资产和负债的实时监控 、分析和预测,提供决策支持,帮助 管理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策略和风 险管理措施。
系统建设目标
提高资产和负债的管理效率
01
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降低人工干预和操作成本,
提高管理效率。
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
02
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实现对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
集群部署
支持集群部署和横向扩展,提高系统处理能 力和容错性。
微服务架构
将系统拆分为多个微服务,降低系统耦合度 ,提高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04
应用场景举例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用实践
风险管理
通过资产负债管理系统,银行可 以实时监控和分析各类风险,如 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 险等,从而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系统
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

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管理(ALM)是金融机构管理风险的核心。
在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对资产负债管理的关注度再次上升。
近年来,随着技术、工具和方法的不断更新,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加。
本文将探讨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资产负债管理的定义及其特点、资产负债管理的发展历程、以及资产负债管理的实践经验。
一、资产负债管理的定义及其特点资产负债管理(ALM)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冲、管理和监控资产和负债的过程。
其目的是确保机构可以在任何时间满足财务义务,并为未来经营做好准备。
资产负债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借以掌握可持续规模和经营风险。
资产负债管理的特点:1.资产负债管理是一种全面的管理方法,涵盖了机构的所有金融产品和交易。
资产负债管理覆盖了现金流及其他财务风险的所有方面。
2.资产负债管理强调风险管理和监控。
机构应当能够度量各种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其资本足以应对任何损失事件的发生。
3.资产负债管理需要机构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确认。
机构必须对其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行评估和确认,并制定合适的风险管理计划。
4.资产负债管理需要机构制定合适的资本计划。
机构必须制定合适的资本计划,确保其能够在各种不可预见的风险情况下保持足够的资本充足性。
二、资产负债管理的发展历程资产负债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
此前,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往往采用传统的管辖结构,以业务为中心,以部门或分支机构为单位进行管理。
这种管理方法导致了许多问题,比如资本分配不当、资产负债不平衡等。
随着金融机构规模逐渐扩大,资产负债管理被引入。
在1980年代初期,资产负债管理开始被广泛应用于银行业。
当时的金融市场繁荣,金融产品创新不断,但银行在管理上遇到一些困难。
资产负债管理的应用,使银行能够管理它们的风险,并实现更好的业务有效性和效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新的软件工具被开发出来,以支持资产负债管理的决策。
资产负债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和负债控制,实现企业财务稳定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从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资产负债管理是一种通过协调企业资产与负债的结构与规模,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它的基本原理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资产收益率,降低负债成本。
具体而言,资产负债管理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资产负债管理需要合理配置资产。
通过科学的资产配置,可以达到最大化资产收益、最小化投资风险的目的。
在进行资产配置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不同资产类别的比例,合理分配各个资产的投资比例。
其次,资产负债管理需要有效控制负债。
负债是企业投资的来源,但是负债过高可能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因此,在资产负债管理中,需要控制负债的规模和成本,确保企业良好的偿债能力和财务稳定性。
此外,资产负债管理还需要关注企业的流动性管理。
流动性是企业运营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关系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运营的连续性。
在资产负债管理中,企业需要合理配置现金和流动性资产,确保能够及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市场波动。
在具体实施资产负债管理时,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
其中,资产负债表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它记录了企业在特定时点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信息,可以用于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运营能力。
此外,还可以运用风险管理和金融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工具的投资和对冲操作,降低财务风险和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资产负债管理不仅适用于企业,也适用于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在金融机构中,资产负债管理的重点是管理资金来源和运用的平衡,以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统一。
同时,资产负债管理也适用于个人投资者,可以帮助他们合理配置个人资金,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回报。
综上所述,资产负债管理是一门重要的财务管理学科,它对于企业和个人的财务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资产负债管理体系简介

• 中小银行的生存压力加大,美 国经验数据:银行破产率由 0.05%大幅攀升至4.0%
资产负债管理体系简介
6
美国利率市场化对利差的影响
美国市场化改革引发利率水平大幅上升,同时利
率波动性显著增强。如下图,1955-1970年利率 波动幅度较小,随着利率管制逐步放开,利率 波动性显著增强,对银行的风险控制提出更高 要求。
客户关系定价战略 成本加成定价方法论
资产负债管理体系简介 18
提纲
利率市场化的挑战与应对 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 资金转移定价
– 资产负债管理 – 客户关系定价
面临困难及路线图
资产负债管理体系简介
基本原理
资金转移定价 Fund Transfer Pricing (FTP)?
存款部门 产品: 1年期存款 资金: ¥20,000 利息支出: - 2% FTP利息收入:4%
0 0 3.72 -1.51 0 0 3.68 2.92 0 0 3.78 2.51 0 0 4.14 2.41 0 0 3.59 1.56 0 0 3.72 2.26 0 0 2.8 2.26
贴现 小计
三个月至六个月(含六个月)
4.92 2.56
2.36
六个月至一年(含一年)
4.8 2.56 2.24
三个月以内(含三个月)
2.21 3.29 6.6 3.67
6.29 3.86 6.55 4.11 5.15 4.23 5.98 3.79 5.06 2.82
-1.08 2.93 2.43 2.44 0.92 2.19 2.24
0.44 0.05 -0.05 0.13 0.25 0.09
0
00 00 00 0 -0.05 0 -0.86 0 -0.13 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67,941 1,571,797 31.6% 2.15 3.24 -33.6%
40,364
46,885 -13.9%
1,426,392 1,054,350 35.3% 2.49 3.00 -17.0%
32,240
30,380 6.1%
美洲银行净利差管理
蓝线 净利差 红线 净利息收入
11
提纲
利率市场化的挑战与应对 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南京银行 汉口银行 徽商银行 杭州银行 台州银行 昆仑银行 华润银行 富滇银行 贵阳银行
招商银行 长沙银行 营口银行 桂林银行 广州农商 成都农商 四川联社 紫金农商 邮储银行 长春农商 无锡农商 河北银行 泰隆银行 广东华兴 德阳银行 兴业银行 武汉农商
2003-2008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09
2008
变动 2009 2008 变动
2009
2008
变动
11,785,053 9,757,654 20.8% 2.16 2.80 -22.9% 245,821 263,037 -6.5%
9,623,355 7,555,452 27.4% 2.30 3.10 -25.8% 211,885 224,920 -5.8%
• 存款利差=f(运营费用, 操作风险, 竞 争)
2. 管理重点
运营费用
100BP
• 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14
银行核心盈利模型
专业化分工管理
贷款利差管理
1. 贷款利差产生原因:
利润45BP
• 承担信用风险、操作风险
资本成本80BP • 银行服务和商誉
2. 贷款利差构成
风险成本
20~500BP
6
美国利率市场化对利差的影响
美国市场化改革引发利率水平大幅上升,同时利
率波动性显著增强。如下图,1955-1970年利率 波动幅度较小,随着利率管制逐步放开,利率 波动性显著增强,对银行的风险控制提出更高 要求。
1970-1975年,利率管制放松后银行存款利率 迅速上升,造成净息差分别收窄了83BP(如 上图)。之后随着资产结构和信贷结构的调 整逐步回升。
相关经验
相关经验
国有银行 • 建设银行客户关系定价 • 中国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股份制银行 • 招商银行资金转移定价 • 兴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区域性银行 • 南京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客户关系定价 • 徽商银行 资金转移定价 • 西安银行 资产负债管理 ……
农信、农商 • 重庆农商资产负债管理/资金转移定价 • 浙江省农信经济资本管理 • 广州农商、顺德农商、成都农商、紫金农商……
信用成本率从1970年0.3%上升到1985 年0.8%, 剔除信用后实际净息差下降20%。银行破产率 从银行破产率由0.05%大幅攀升至4.0%。
7
台湾利率市场化对利差影响
存贷利差收窄
• 1989年修订《银行法》标志利率市 场化完成,各期存款利率大幅飙升 ,不同期限涨幅在20%~50%。经 过约5年,存款利率逐步回落至 1989年4月水平
4
利率市场化进程展望
重新启动
• 存款上 限1.1倍
• 贷款由9 折下降 为8折, 再至7折
• 存款上限1.2倍,推 出大额定期存单
• 贷款推出PRIME RATE
2012
2013
• 存款上限1.3倍 • 取消一定额度之
上(如10万)存 款利率 • 贷款定价取消管 制
• 放开活期存款之 外存款利率
•直接影响
• 伴随利率市场化,存贷利差震荡下 行。
• 利率市场化期间,商业银行存贷差 最低为2.61% ,较前期平均水平下 降26.7%
利率大幅飙升后逐步回落
8
利率市场化进程对中小银行冲击
– 竞争层面看,利率市场化后,由于成本压力, 大中型银行势必进行战略调整,导致层层挤压中 小银行市场,竞争将加剧 –大中型银行拥有 成本、人才、风险管理、创新能 力等优势。 –大中型银行对利率市场化的提前准备
– 资金转移定价 – 资产负债管理 – 产品定价
管理体系建设经验分享
银行核心盈利模型
8%
7%
贷款利差
6%
5%
核心利差
4%
3%
存款利差
2%
1%
O/N
6M
IY
2Y
3Y
4Y
5Y
收益率曲线
净 利 差
10 Years
13
银行核心盈利模型
专业化分工管理
存款利差管理
1. 存款利差构成
利润45BP 风险成本5BP
•竞争加剧 •利差收窄 •利率与盈利波动加大
2014
2015
2016
利率市场化对利差的影响
• 根据国际银行经验,在推行市 场化后的3-5年,利差收窄在50100BPs
国家 美国 日本 韩国
利差变化 -83BPs -82BPs -100+BPs
• 中小银行的生存压力加大,美 国经验数据:银行破产率由 0.05%大幅攀升至4.0%
我们还有多少缓冲空间和时间?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9
利率市场化的深远影响和应对
净利差管理能力将成为银行核心竞争力
• 净利息收入占银行收入90%以上,净利息收入 = 规模 * 利差
• 当利差变成 变量 时,会怎样?
客户
价格是银行三大战略制定的根据和执行者
战略
• 同质化竞争转向差异化竞争 • 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
新模式下的管理要求
价格 策略
市场 战略
• 精细化计量
• 事前资规产划 负、主债动管管理理体系,应利率市场化而生的管理工具, • 专业现化代管理银行经营的基石
产品 战略
10
从差距中发现内涵式发展的空间
国内银行净利差
银行 工行 建行 招商 民生
资产规模(人民币百万元) 净利差(%) 净利息收入(人民币百万元)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体系简介
国内银行建设历程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华夏银行 民生银行 中信银行 建设银行 深发展 北京银行 广发银行
国内银行建设历程
南京银行 宁波银行 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 光大银行
哈尔滨银行 九江银行 上海农商 平安银行
渤海银行
江苏银行 齐鲁银行 进出口银行 晋商银行 成都银行 顺德农商 重庆农商 上海银行
提纲
1.利率市场化的挑战与应对 2.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 2.1资金转移定价 – 2.2资产负债管理 – 2.3产品定价
3.管理体系建设经验分享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央行打开存款利率空间之日,响
•竞争加剧 •利差收窄 •利率波动
2007
SHIBOR 运行
运营费用
50BP
• 贷款利差=f(运营费用, 风险成本,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