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玉米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吉林省玉M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版)目录一、工程摘要 (1)(一)工程概要 (1)(二)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4)(三)结论与建议 (4)二、工程建设地必要性和可行性 (6)(一)工程建设地背景 (6)(二)工程建设地必要性 (8)(三)工程建设地可行性 (10)三、承担单位情况..................................................................................................... 13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
(一)工程承担单位名称及简况......................................................................... 13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
(二)工程协作单位名称及简况......................................................................... 13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
(三)技术依托单位情况..................................................................................... 16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
四、市场供求分析与预测......................................................................................... 18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
(一)市场供求分析............................................................................................. 18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
玉米良种繁育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68页精选文档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玉米良种繁育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1章项目摘要 (1)1.1项目名称 (1)1.2建设单位 (1)1.3建设性质 (1)1.4建设地点 (1)1.5法人代表 (1)1.6建设年限 (1)1.7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 (1)1.8建设目标 (2)1.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1.10效益分析 (2)1.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12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3)第2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4)2.1项目背景 (4)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8)2.4产业关联度分析 (10)第3章市场分析及预测 (12)3.1国内玉米品种选育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12)3.2山西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13)3.3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 (14)3.4目标市场和竞争优势 (15)3.5产品方案 (18)第4章项目建设单位 (19)4.1项目承担单位概况 (19)4.2现有基础设施情况 (20)4.3技术力量与科研成果 (22)4.4公司财务状况 (24)第5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25)5.1场址选址原则 (25)5.2建设地点与土地权属 (25)5.3项目场址建设条件 (26)第6章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28)6.1工艺技术选择原则 (28)6.2工艺技术方案 (28)6.3设备方案 (32)第7章项目建设方案和内容 (35)7.1项目建设目标 (35)7.2建设方案 (35)7.3建设内容 (36)第8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9)8.1 投资估算依据 (39)8.2 投资估算范围和取费标准 (39)8.3 投资估算 (40)第9章项目建设期限与实施进度 (43)9.1建设期限 (43)9.2项目实施进度 (43)第10章土地规划和环境保护 (44)10.1土地、规划 (44)10.2环境保护 (44)第11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48)11.1项目建设期组织管理 (48)11.2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 (50)第12章财务评价 (52)12.1 财务评价依据 (52)12.2 销售收入及税金预测 (52)12.3 成本费用估算 (53)12.4 利润估算 (54)12.5 财务评价指标 (54)12.6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55)12.7 不确定性分析 (55)12.8 评价小结 (56)第13章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 (57)13.1 经济效益 (57)13.2 社会效益分析 (57)13.3 生态效益 (58)第14章招标方案 (61)14.1招标依据 (61)14.2招标方式 (61)14.3招标范围 (61)14.4招标组织形式 (61)第15章结论及建议 (63)15.1 结论 (63)15.2 建议 (63)附录 (65)第1章项目摘要1.1项目名称2019年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玉米良种繁育加工基地建设项目。
玉米良种繁育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玉米良种繁育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1章项目摘要 (1)1.1项目名称 (1)1.2建设单位 (1)1.3建设性质 (1)1.4建设地点 (1)1.5法人代表 (1)1.6建设年限 (1)1.7主要建设容与规模 (1)1.8建设目标 (2)1.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1.10效益分析 (2)1.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12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3)第2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4)2.1项目背景 (4)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7)2.4产业关联度分析 (9)第3章市场分析及预测 (10)3.1国玉米品种选育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10)3.2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11)3.3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 (11)3.4目标市场和竞争优势 (12)3.5产品方案 (14)第4章项目建设单位 (16)4.1项目承担单位概况 (16)4.2现有基础设施情况 (17)4.3技术力量与科研成果 (19)4.4公司财务状况 (21)第5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22)5.1场址选址原则 (22)5.2建设地点与土地权属 (22)5.3项目场址建设条件 (23)第6章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25)6.1工艺技术选择原则 (25)6.2工艺技术方案 (25)6.3设备方案 (29)第7章项目建设方案和容 (32)7.1项目建设目标 (32)7.2建设方案 (32)7.3建设容 (33)第8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5)8.1 投资估算依据 (35)8.2 投资估算围和取费标准 (35)8.3 投资估算 (36)8.4 资金筹措方案 (38)第9章项目建设期限与实施进度 (39)9.1建设期限 (39)9.2项目实施进度 (39)第10章土地规划和环境保护 (40)10.1土地、规划 (40)10.2环境保护 (40)第11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44)11.1项目建设期组织管理 (44)11.2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 (46)第12章财务评价 (48)12.1 财务评价依据 (48)12.2 销售收入及税金预测 (48)12.3 成本费用估算 (49)12.4 利润估算 (50)12.5 财务评价指标 (50)12.6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50)12.7 不确定性分析 (51)12.8 评价小结 (52)第13章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 (53)13.1 经济效益 (53)13.2 社会效益分析 (53)13.3 生态效益 (54)13.4风险分析 (54)第14章招标方案 (56)14.1招标依据 (56)14.2招标方式 (56)14.3招标围 (56)14.4招标组织形式 (56)第15章结论及建议 (58)15.1 结论 (58)15.2 建议 (58)附录 (60)第1章项目摘要1.1项目名称2013年省吕梁市文水县玉米良种繁育加工基地建设项目。
良种繁育可行性研究报告

良种繁育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良种繁育是指通过科学的手段选择和培育优质、高产、抗病的种源,以提高农作物、家禽、家畜的产出和品质。
良种繁育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品质、增加产量和产值。
目前我国正处于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提高种源质量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因此,开展良种繁育工作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目标本次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实地调研和实验分析,评估我国良种繁育的可行性,为我国农业种源改良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1. 样本选择:选择涵盖我国各地不同气候、土壤条件下的农作物、家禽、家畜样本进行研究。
2. 实地调研:走访农业基地、繁育场等相关单位,了解当前良种繁育工作开展情况和面临的挑战。
3. 种源评估:通过实验室分析和田间试验,评估不同种源的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指标。
4. 经济效益分析:对良种繁育的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进行分析,评估其经济可行性。
5. 技术指导:总结良种繁育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方法,为农民提供培训和指导。
四、研究方法1. 实地调研:走访不同地区的农业基地和繁育场,了解农民种植、养殖情况和种源选取偏好。
2. 数据收集:收集不同种源的生长情况、产量、品质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3. 田间实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设置田间试验,对比不同种源的生长情况和产量。
4. 实验室分析:对不同种源的种子、饲料等进行实验室分析,评估其品质和抗病性。
五、研究成果1. 发现不同地区的种源适应性差异明显,为分地区选育优质种源提供了依据。
2. 发现部分种源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3. 提出了良种繁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和措施。
4. 对我国良种繁育的可行性进行了综合评估,为下一步农业种源改良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六、结论和建议本次研究对我国良种繁育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发现了不同地区种源的差异性和潜力。
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某市万亩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1.1.2主管单位主管单位:某市农业局负责人:1.1.3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某市种子管理站负责人:项目协作单位:某市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技术依托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负责人:1.1.4建设地点某市某镇、某乡1.1.5建设规模本项目选择在某、某2个乡镇21个行政村,面积1万亩。
1.1. 6农艺技术方案品种选择、种子生产工艺、农艺技术工艺、节能节水环境保护措施。
1.1.7主要建设内容土建工程:新建种子检测、实验室600㎡、考种室200㎡、良种挂藏室200㎡、常温库800㎡、低温低湿库600㎡、种子加工车间580㎡、辅助用房450㎡、晒场3000㎡、农机库600㎡、配电室80㎡。
田间工程:建种子鉴定圃5亩,修支渠10000m,建提灌站4座,打机井(普通井)30眼、深水井5眼,地埋输水管道15000m,修田间道路12000㎡,配备喷灌设施5套,修围墙1000m。
仪器设备:购置实验检验仪器39台,加工设备41台(套),农机具32台。
1.1.8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1130万元,占总投资的94.17%;工程建设其它费用43万元,占总投资的3.58%;基本预备费27万元,占总投资的2.25%。
在资金来源上,申请中央投资1000万元,地方配套200万元。
1.1.9建设期限与进度安排项目批复后,两年内完成建设任务。
第一年,建成种子检验检测室,建立良种繁育基地6000亩,达到60%生产能力;第二年,建立良种繁育基地4000亩,总面积达到1万亩,全面实现项目建设目标。
1.1.10经济分析项目建成后,年可产玉米良种350万公斤,新增销售收入1750万元,利税80.1万元,税后利润60.1万元,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03。
1元,新增效益875万元。
1.2可研报告编制的依据(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纲要;(3)《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4)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5)农业部关于实施“九大行动”的意见;(6)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行动方案;(7)《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8)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2006—2010年);(9)某市农业自然资源及社会发展有关基础数据和资料;(10)项目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
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1.项目背景及目标
1.1项目背景
1.2项目目标
2.项目概述
2.1项目简介
2.2项目规模和产能
2.3项目地点
3.市场需求分析
3.1目标市场
3.2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
3.3竞争对手分析
3.4机会与挑战
4.技术可行性分析
4.1技术路线
4.2生产设备和技术要求
4.3品种选择和培育方法
4.4人员配备和培训要求
5.经济效益预测
5.1投资规模和项目周期
5.2成本构成和投资回收期
5.3收入构成和盈利能力
5.4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措施
6.环境影响评价
6.1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
6.2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指标
6.3环保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7.资金筹措和支持政策
7.1资金筹措方式和渠道
7.2政府支持政策和项目申报流程
8.实施方案和进度安排
8.1项目实施步骤
8.2项目进度计划和关键节点
8.3项目风险管理计划和应急预案
9.可行性研究结论
9.1项目可行性评价
9.2建议及预期效益
注:以上仅为示例目录,可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并调整。
文档内容需要包括项目背景、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预测、环境影响评价、资金筹措和支持政策、实施方案和进度安排等内容。
在具体分析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展开,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以提高报告的完整性和可信度。
山东省莘县玉米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第一章总论一、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1.项目名称:2013年山东省莘县玉米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建设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建设地点:(1)良种繁育基地设在山东莘县妹冢镇、十八里铺镇。
(2)种子烘干车间、育种试验室、考种室、检测室等设施建设地点设在山东鑫丰种业有限公司院内。
4.建设单位:山东鑫丰种业有限公司地址:莘县工业园区中路东首电话:0635-75166665.法人代表:季诚建6.技术负责人:马照平7.项目主管部门:山东省农业厅二、建设规模该项目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在山东省莘县妹冢镇、十八里铺镇建设玉米良种繁育基地15000亩,完善基地内生产基础设施。
在山东鑫丰种业有限公司院内建设玉米种果穗烘干车间、育种试验室、考种室、检测室和晒场;配套购置种子检验仪器设备、果穗烘干设备、筒仓附属设备、输送机和农机具等。
项目建成后,年生产加工玉米良种525万公斤。
三、建设内容该项目的建设范围包括:项目建设玉米良种繁育基地15000亩;新建种子烘干工车间等土建工程1500平方米,建设晒场3000平方米;完善田间工程;购置仪器设备98台(套)。
四、项目总投资该项目建设总投资为1075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500万元,省财政配套资金190万元(项目县为千亿斤粮食产能大县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财发[2010]46号),县级财政配套50万元由省级财政承担),市财政配套资金25万元,建设单位自筹资金360万元。
符合《申报指南》要求的配套比例。
五、投资使用计划按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拟定分年投资使用计划,项目建设期为2年。
六、建设期限:2年七、项目效益项目建设达产后年产玉米良种525万公斤,年实现收入3675万元,新增利润230.51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9.55,大于设定的基准收益率7%,财务净现值1082.49万元,项目盈利能力较强。
通过项目建设可发展玉米生产基地210万亩,年可带动农民增收10500万元,效益显著。
榆树市玉米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研(修改版1)

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吉林省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版)长春市工程咨询公司2013年8月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吉林省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版)总经理:娄俊城项目审核:姜石宽参加编制人员:张广山李长平胡征宇冉聪聪长春市工程咨询公司二O一三年八月目录一、项目摘要 (1)(一)项目概要 (1)(二)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4)(三)结论与建议 (4)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6)(一)项目建设的背景 (6)(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0)三、承担单位情况 (13)(一)项目承担单位名称及概况 (13)(二)项目协作单位名称及概况 (13)(三)技术依托单位情况 (16)四、市场供求分析与预测 (18)(一)市场供求分析 (18)(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分析 (19)(三)本项目产品市场供需预测 (20)五、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22)(一)项目选址依据 (22)(二)项目建设地点 (22)(三)建设地点的基本条件 (23)(四)项目建设与当地环境的互适性分析 (26)六、项目建设目标 (27)(一)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 (27)(二)项目建设目标 (27)七、工艺技术方案 (29)(一)项目技术来源 (29)(二)良种选择 (29)(三)工艺方案 (31)(四)种子加工工艺流程 (34)(五)玉米种子生产、质量控制流程图 (34)八、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 (36)(一)高标准种子田建设 (36)(二)种子检测能力建设 (38)九、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41)(一)项目组织管理 (41)(二)建成后的运行管理 (43)(三)保证措施 (44)(四)实施进度 (45)十、土地、规划、环保和劳动安全 (48)(一)土地 (48)(二)规划 (48)(三)环保 (48)(四)劳动安全 (49)十一、节能 (50)(一)节能设计主要编制依据 (50)(二)能源供应 (50)(三)能源消耗预测 (50)(四)节能措施 (51)十二、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52)(一)投资估算依据 (52)(二)投资估算 (52)(三)资金筹措 (53)十三、效益及风险分析 (54)(一)效益分析 (54)(二)风险评价 (55)十四、招标方案 (57)(一)招标依据 (57)(二)项目招标内容 (57)(三)招标范围 (57)(四)招标组织形式 (58)(五)招标方式 (58)(六)项目招标基本情况 (58)十五、结论建议 (59)(一)综合评价 (59)(二)结论 (59)(三)建议 (60)十六、附表、附图 (61)(一)附表 (61)(二)附图 (61)十七、证明材料 (62)一、项目摘要(一)项目概要1.项目名称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吉林省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2.项目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国家千亿斤粮食工程榆树市项目区建设领导小组项目协作单位:吉林省平安种业有限公司4.建设年限2013年6月-2014年5月5.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榆树市城发乡水泉村和环城乡桂家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摘要(一)项目名称:某县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二)建设单位:某县种子管理站(三)建设地点:某县(四)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2年。
即2009年1月—2010年12月(五)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建设规模(1)土建工程:建种子检验检测室1000平方米(含种子仓库330平方米)、种子加工车间480平方米,农机具库房720平方米、晒场2000平方米,烘干塔底座1个。
【见附表三(2)(第49页)】(2)田间工程:打70米深灌溉机电井10眼并配套柴油发电机组、水泵、BAUER平移式喷灌系统;建设机电井房10座;田间主干道4000延长米、修缮排水沟8000延长米;培肥地力1万亩。
【见附表三(1)(第48页)】(3)仪器设备:购臵种子检验检测仪器37台(套);技术培训设备12台(套);种子加工设备45台(套);农机具61台(套)。
【见附表三(3、4、5、6)(第50、51、52、53页)】2、产品方案项目建成后,玉米良种基地面积15000亩,年产玉米良种390万公斤。
主要以优质高产玉米杂交种“大龙160”、“龙丰2”、“大龙7”、“龙丰7”、“丹玉77”等高淀粉系列品种为主。
平均销售价格6.0元/公斤。
(六)投资估算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699.80万元。
其中:田间工程投资116.00万元,占总投入的16.6%;土建工程投资242.90万元,占总投入的34.7%;检验检测仪器购臵费27.10万元,占总投入的3.9%;技术培训设备12.40万元,占总投入的1.8%;种子加工设备158.60万元,占总投入的22.7%;农机设备94.00万元,占总投入的13.4%;工程建设其他费31.00万元,占总投入的4.4%;预备费18.00万元,占总投入的2.5%。
项目总投资估算与资金构成,【见附表三(第47页)】(七)运行费用与效益分析1、运行费用项目建成后,玉米良种繁育费用由农户自行解决,种子收购、加工、销售、农机具及检验、加工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等所需资金由合作企业解决。
2、效益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玉米良种基地15000亩,按260公斤/亩产量计算,每年可生产专用玉米良种390万公斤,全部由项目合作企业回收。
按收购价4.0元/公斤计算,委托繁育的农户制种收入1560万元。
与种植普通玉米相比较(按当地玉米单产600公斤/亩和市场售价1.2元/公斤计算),农民种植15000亩商品玉米收入1.5×600×1.2=1080万元,则制种基地农户比种植普通玉米增加收入1560-1080=480万元。
按制种田15亩/户和4人/户推算,项目区农户增收4800元,人均增收1200元。
【见附表五(第55页)】良种繁育基地所产390万公斤玉米良种可供应本县和周边十余个县(市)160余万亩的耕地使用,加快良种的更新换代,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效能,满足农民的用种需求,提高了区域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质量。
玉米产量及品质的提高,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玉米,以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可以降低粮油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玉米良种基地项目的建成,形成了一个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种子生产体系,将彻底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使水资源利用率和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良种产量大幅度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农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项目建设的背景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十一五”种子工程建设目标、**省增产100亿斤粮食工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政策,通过提高、完善现有基础条件,提升种子生产能力和配套集成技术水平,形成一个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种子生产体系,提高玉米良种生产能力和水平。
不断提高优质、高产品种的覆盖率和加快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步伐,稳步提高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水平。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省是世界三大玉米带之一“黄金玉米带”的核心地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就。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一直居我国玉米单产、总产、人均占有量、商品量、出口量的首位,成为全国第一玉米生产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长期向南方12个省提供商品玉米,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较大贡献。
某县位于**省中部,地处松辽平原腹地,地势平坦,降雨量适中,光照充足,特别适合玉米生长发育,历来盛产玉米,是国家首批确定的国有商品粮基地和玉米出口基地。
近年来,某县的玉米播种面积330万亩左右,约占全县粮食作物面积的75%。
玉米常年产量在19亿公斤左右,占粮食总产的90%左右。
玉米总产量位居全国县市前茅。
玉米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玉米加工业的掘起。
某县现有2个大型玉米加工企业和120多个酿酒企业,加工能力逐年增加,对玉米的需求量逐年扩大。
由于玉米专用品种未能很好地进行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而且缺乏与之配套的高效栽培技术,良种和良法的推广不同步,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缺乏质量监控,社会化和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专用品种不能作到单种、单收、单打、单贮、单运、单销,造成玉米的商品品质和加工品质下降,加工成本居高不下,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因素是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等比较滞后,缺乏粮食加工企业、畜产品生产所需专用品种,使农户增产不增收,粮食加工企业和畜产品生产成本高、效率低、效益差,粮食及加工产品销售不畅,产业优势体现不充分,地方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由此可见,加强农作物新品种的开发和示范推广,可有效增加粮食加工企业和畜产品生产所需专用品种的产量,不仅能保证粮食稳产高产,农户增产增收,还可以有效提高粮食加工企业和畜产品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粮食产、加、销良性循环,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也是非常迫切的。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具有玉米种子生产的资源优势某县地处**平原的“黄金玉米带”腹地。
地理位臵在北纬43°54′及44°56′,东经124°32′及125°45′之间,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热资源充足,降水适中,可以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项目区平均日照时数2590小时左右,5-9月份农作物生育期≥10℃的活动积温2895℃左右,无霜期平均为135天左右,年均降水量为520㎜左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土壤以黑土,厚层黑钙土和草甸土为主,土壤和地势类型十分适合玉米生长。
2、具有较好的生态及基础设施条件某县是全国林业先进县,林带成网,农田成方,生态条件较好;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全县拥有农机总动力68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1500多台,小型拖拉机27800台,配套农机具86000台(套);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全县拥有抗旱机电井5600眼,并配有成套喷灌设施,拥有田间小井36000多眼,加上自然河流、引松工程及水库泡塘,如遇旱情不但可以解决玉米抗旱播种,确保玉米一次播种拿全苗,而且有近40%的面积可以进行水浇。
3、具有雄厚的农业科技力量全县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物保护检疫站和22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全县农业科技推广人员857名,其中高级农艺师25名,农艺师198名,助农和技术员634名。
项目合作单位长春大龙种业公司,目前已培育出“大龙160、大龙7、龙丰2、龙丰7、丹玉77”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淀粉系列玉米品种。
这些玉米品种都适合在某县及周边地区进行繁育和推广。
4、具有十分便利的交通条件某县内交通四通八达,长白铁路,302国道贯穿南北,长白公路穿越西南5个乡镇。
县城与各乡镇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乡与村之间都有柏油路或水泥路相通,全部实现晴雨通车,某县城距省城长春只有60公里,发达的交通网络,为玉米种子的运输和商品玉米的销售,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5、具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某县委、县政府对农业生产特别是对粮食生产历来十分重视,粮食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高,农业季节性工作抓得实。
每年都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对全县粮食生产进行部署,为国家的粮食生产安全做出了较大贡献。
项目区农民有多年的玉米制种经验,不但比较熟练地掌握了玉米制种技术,而且重合同、守信用。
6、具有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的实施经验某县是“十一五”第一批国家商品粮建设基地,又实施了标准粮田建设工程项目。
根据国家农业部及**省农委的具体要求,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建设内容,收到了项目建设的预期效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摸索和总结出了一整套实施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经验,为实施玉米粮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一)产品市场需求预测1、产品市场容量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转化为人类必需的畜禽产品,已成为主要的粮食、饲料、经济兼用作物,人均占有数量已被作为衡量畜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农产品加工业和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
**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玉米产业要实现种植区域化、品种专用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加工系列化、产品优质化。
到2008年以后,优质玉米种植面积要稳定在3000万亩左右,产量稳定在1750万吨左右,商品量保持在1500万吨。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吉林和黑龙江、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农作物都以玉米为主。
由于受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制约,玉米品种以中熟为主,生育期120-127天。
按**省玉米种植面积3000万亩计算,年需种总量近8万吨。
商品玉米及玉米杂交种的市场容量都十分巨大。
2、产品市场空间一般来说工业产品使用年限较长,使用年限一般都在数年以上。
而种子只能一次性使用,需要年年取得新的种子。
特别是玉米杂交种,农户不能自繁自用,必须年年购买种子。
玉米是**省的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大,需种量大,使种子产业年年都拥有一个新的巨大的市场空间。
2008年,某县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45万亩,种子消费量8000吨左右。
周边的长岭、德惠、前郭、扶余等县(市)玉米种植面积超过900万亩,种子需求量达到2万吨以上。
某县及上述周边地区种子消费量合计近3万吨。
从近几年情况来看,某县每年当地购种8000吨左右,周边县(市)在某县购种量2000吨左右,两项合计1万吨左右。
项目玉米良种基地规划面积为15000亩,按照一般年景计算,年产量最低可达到3900吨,仅相当于需求量的三分之一。
况且,项目建成后,玉米良种基地种子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产品销售前景十分广阔,不存在种子的滞销积压问题。
(二)产品销售方案与销售策略良种繁育基地建成后,将大幅度提高项目区玉米良种质量和产量。
本项目产品以自产自销为主。
即以项目合作单位—长春大龙种业公司原有种子销售渠道为基础,实行省内外市场直销和定点零售。